胆管炎

  • ERCP治疗老年胆管结石伴胆管炎的疗效及复发影响因素
    院)胆管结石伴胆管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胆管系统疾病,在老年群体中较为高发,患者可出现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等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且可保持胆管系统的完整性及生理功能,是目前微创治疗老年胆管结石伴胆管炎的主要手段之一〔1,2〕。但不同年龄的老年患者采取ERCP治疗后的完全取石率存在一定差异,且部分患者ERCP治疗后出现胆管炎复发情况,且有研究表明,ERCP治疗后出现胆管炎复发的患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年20期2023-10-24

  • 高龄老年人复发性胆管炎8例并文献分析
    人由于共病多,胆管炎的治疗选择趋向于微创化,但是临床疗效不是很理想。本文报道8例高龄老年人复发性胆管炎的治疗和随访病例,为高龄老年人复发性胆管炎的治疗策略选择提供参考。1 病历资料病例1:男,96岁,2007年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第5年(2012年)发现胆总管结石,2014年行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总管取石+鼻胆管引流术,13 d后鼻胆管胆道造影发现残留结石,再次行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球囊取石并拔除鼻胆管。2017年5月

    实用老年医学 2023年7期2023-07-24

  • 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的发病机制探讨
    命[1-2]。胆管炎是Kasai术后常见并发症,多于术后1年内发生,可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及自体肝生存率[3-4]。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肠道细菌逆行是胆管炎发病的主要原因,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4]。关于逆行细菌来源于反流的肠内容物还是空肠胆支内本身存在的细菌,防反流措施对胆管炎的发生有无改善,均存在争议[5-6]。本文探讨Kasai术后胆管炎的发生机制,以期为胆管炎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1 术时肝脏情况与胆管炎发生的关系Kasai术前患儿BA分型、

    天津医药 2022年1期2022-12-07

  •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胆总管结石继发性急性胆管炎的预测价值
    道梗阻,是急性胆管炎的常见病因[1]。急性胆管炎是由胆总管结石引起的胆道梗阻、感染所导致的胆道系统疾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严重时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多脏器衰竭[2]。急性胆管炎作为胆总管结石常见的继发症,患者死亡率高达10%~30%[3]。2018版东京急性胆道感染指南完善了对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提高了急性胆管炎的诊断灵敏度,降低了急性胆管炎死亡率[4]。尽管改进了急性胆管炎的检查方法,临床上发现,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胆管炎患者的发病率并未降低。因此探

    海南医学 2022年21期2022-11-22

  • 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ERCP治疗策略进展
    潘文胜*急性胆管炎是指伴有胆管梗阻,而继发细菌感染的炎症性疾病[1]。目前胆管梗阻最主要的原因是胆总管结石,关于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液体支持、抗感染、结石去除及胆管引流等[2]。经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下胆管引流是目前急性胆管炎的一线治疗,可为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提供早期预测、病情评估、结石去除以及胆管引流等诊治途径[3]。然而目前关于胆总管结石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12期2022-03-11

  • 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的诊治及预后研究
    100045胆管炎是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影响患儿近、远期预后[1-3]。Kasai术后胆管炎的发生以及治疗的延误可加速胆道闭锁患儿肝硬化进程,并导致进行性肝衰竭。因此早期发现并治疗胆管炎对于保证胆道闭锁患儿长期自体肝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关于Kasai术后胆管炎诊治经验方面的探讨仍然较少,且大多缺乏系统随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患儿临床资料,并结合门诊规律随访,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22年1期2022-02-17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疗效观察
    在治疗合并急性胆管炎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LCBDE 后一期缝合在治疗合并急性胆管炎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LCBDE术后一期缝合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以影像学检查为依据,包括腹部超声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 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11期2021-12-08

  • 血浆Presepsin在急性胆管炎感染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基,黄 毅急性胆管炎在急性胆道感染中较为严重,病情可迅速进展,导致患者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1]。通过急性胆管炎患者临床表现,同时结合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综合评价感染程度[2]。目前实验室指标对急性胆管炎患者感染程度的判断非常重要,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血小板(PCT)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感染相关因子,WBC及CRP对感染的判断敏感性较强,但特异性较差,而PCT敏感性较差,特异性较强[3]。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Preseps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1年11期2021-11-26

  • 老年恶性胆道梗阻患者ERCP术后发生胆管炎的影响因素
    感染,包括急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肝脓肿等,其中胆管炎最为常见,如不及时干预,可加重病情进展,预后不良〔3〕。因此积极探索可能导致ERCP术后胆管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对指导早期防治、减少胆管炎发生、提高ERCP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拟分析老年恶性胆道梗阻患者ERCP术后胆管炎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于淮北市人民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90例老年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4期2021-07-27

  • 15例IgG4相关性胆管炎影像学特征分析
    IgG4相关性胆管炎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纤维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的疾病,表现有较为特殊的组织病理学结构,主要包含纹状纤维化、闭塞性静脉炎以及淋巴浆细胞浸润,受到影响的器官中会出现IgG4阳性的浆细胞浸润且比较突出,大部分会累及唾液腺、胰腺、泪腺、肝胆等胆管外器官,并且通常会伴发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3]。临床实践中,此病不常见而且无明显特异性。对于IgG4相关性胆管炎的鉴别及诊断,影像学、血清学、组织学诊断较为常用[4]。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诊断结果具有

    甘肃医药 2021年7期2021-07-15

  • 血清UMOD、MFG-E8和CA199对急性胆管炎合并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00003急性胆管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由于其病情凶险,不少急性胆管炎患者错失早期微创治疗的机会,一旦发生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易出现中毒性休克,甚至多脏器衰竭,其病死率高达50%[1],其中肾脏是最先受到损伤的器官,故早期预测急性胆管炎合并急性肾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糖类抗原(CA)199由胆管上皮细胞产生,胆道系统的病变均能引起CA199水平升高,血清CA199水平与急性胆管炎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其是否对胆管炎引起的肾损伤具有预测价值仍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年12期2021-07-07

  • 尿TIMP-2、IGFBP-7和血清CA199在急性胆管炎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01318急性胆管炎是普外科的常见疾病,往往发病急,进展迅速,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往往会导致败血症、肝脓肿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1]。肝内外胆管结石、胆道狭窄或胆道蛔虫等原因均可引起急性胆道感染,导致急性胆管炎。急性胆管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是急性肾损伤,其发生率高达21.5%,而发生肾损伤后的病死率高达68.2%[2]。目前,临床上常常通过检测肌酐来反映肾功能状态,但无法及时反映肾脏的功能。有研究表明,尿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和胰岛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年7期2021-04-16

  • 血小板、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与急性胆管炎的相关性分析
    消化内科3急性胆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胆管感染性疾病,多见于胆管结石或胆管肿瘤等因素引起的胆管梗阻。一旦发病,急性胆管炎往往进展较快,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可导致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预后较差。因此,对急性胆管炎进行早期诊断和评估是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手段。有研究表明,在重症感染患者中,血小板(platelet, PLT)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PLT计数减少预示着机体感染较重、预后较差[1-2]。D-二聚体(D-dimer, D-D)是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

    胃肠病学 2021年6期2021-03-31

  • 剪切波弹性成像对胆道闭锁患儿术后早期胆管炎的诊断价值
    asai术)。胆管炎是Kasai手术后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2]。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可用于评价胆道闭锁患儿术后肝纤维化的程度。本研究应用SWE技术检测胆道闭锁患儿术前及术后1个月肝脏杨氏模量值,旨在探讨SWE技术在胆道闭锁患儿术后早期胆管炎的筛检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道闭锁患儿59例,男26例,女33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03-02

  • 异位再发的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一例
    】 IgG4;胆管炎;再发;硬化性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0.11.017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mmunoglobulin G4-related sclerosing cholangitis,IgG4-S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管炎,其特征是血清IgG4水平升高,组织结构中IgG4阳性浆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密集浸润,胆管壁纤维化和闭塞性静脉炎[1]。对于异位再发的I

    右江医学 2020年11期2020-12-28

  • 胆管炎控制量化指标抉择肝胆管结石肝切除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分析
    除治疗合并急性胆管炎的肝胆管结石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为了保证手术安全和临床疗效,需炎症控制1个月后实施[1-2]。漫长的等待时间增加了胆道引流管脱离、胆管炎复发等风险,加重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随着对急性胆管炎的诊断、分级和治疗流程等的深入研究,其诊治水平取得长足进步[3]。是否可用量化的胆管炎控制指标,而不仅仅以炎症控制后时间来抉择后续的肝切除术?本研究用量化的胆管炎控制指标抉择肝切除术的时机,通过对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油市人民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年10期2020-10-27

  • ERCP治疗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并胆管炎的疗效及复发因素分析
    该类疾病常并发胆管炎,症状表现相似。目前临床对于无外科手术指征的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合并胆管炎患者主要采用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据文献[2]报道,ERCP相对外科手术而言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花费少等优势,已成为胆胰病变的重要治疗方法。但研究[3]发现,ERCP治疗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存在术后复发情况,一些患者术后再次出现纳差、腹痛、恶心、黄疸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9期2020-10-15

  • 肝脏CD4、CD8及CD68表达与Kasai术后胆管炎的关系研究
    ,高伟,詹江华胆管炎是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术)后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60%~90%,严重影响患儿的自体肝生存时间[1-3]。胆管炎的病理基础包括胆管的萎缩、消失和坏死,但Kasai术后胆管炎的特征性改变却鲜有报道。既往研究表明Kasai 术时肝组织的炎症浸润程度可以作为预测Kasai 术后胆管炎发生的指标之一[4];CD8+细胞比例降低,CD4+/CD8+细胞比值升高以及CD68+细胞比例下降,提示患儿预后较差[5]。由于临床

    天津医药 2020年8期2020-08-17

  • 血清CA19-9与前白蛋白对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患者发生急性胆管炎的预测价值
    6000)急性胆管炎是一种潜在危及生命的全身性疾病,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病急,进展迅速,若不能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随着梗阻及感染的进一步加重,极易进展为重症胆管炎,危及生命,死亡率高达11%~27%[1]。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胆总管不同程度的梗阻,同时合并不同程度的感染所致,以胆总管结石最为常见。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Charcot三联征[2],即右上腹疼痛、发热、黄疸,若梗阻及感染继续加重,发展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可表现为典型的Reynol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6-30

  • 血清CA199,NLR和PLR水平在急性胆管炎肾功能损害中的诊断价值
    最终导致梗阻性胆管炎。急性胆管炎患者细菌和内毒素从胆道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和脓毒血症,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13.8%[1]。在多器官功能衰竭中,以肾脏损害最为常见,如何早期识别急性胆管炎及其并发症,对于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在胆管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一些生物记物,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改变[3-4]。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199,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和血小板计数/

    临床荟萃 2020年6期2020-05-21

  •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的延迟诊断1例
    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继续口服激素治疗。随访至今,激素已停用,未见复发。讨论IgG4相关性疾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组织,如胰腺、肝门胆管、甲状腺、眼眶等部位[1],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特征是血清中IgG4水平升高,IgG4阳性浆细胞大量浸润,伴有肝纤维化和(或)胆管壁增厚处闭塞性静脉炎,对类固醇反应良好。图1 胆总管全层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图2 IgG4呈阳性,SP法2012年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临床诊断标准[3],包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3期2020-04-20

  • 延续性护理预防先天性胆道闭锁术后患儿晚期胆管炎的效果观察
    )0 引言晚期胆管炎是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多见于患儿术后出院康复阶段[1-2]。本研究主要针对93 例患儿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7 年2 月至2018 年10 月收治的93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异同,分为常规组(45 例)、延续组(48 例)。常规组男28 例,女17 例;年龄(3.4±1.3)个月。延续组男30 例,女18 例;年龄(3.6±1.4)个月。差异不

    智慧健康 2020年6期2020-03-24

  • MRI诊断胆道梗阻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癌;胆管结石;胆管炎【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206-01胆道梗阻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见发病原因有:胆管炎、胆管肿瘤、胆管结石、胰头癌等,造成胆道梗阻,引起上腹部疼痛、黄疸等临床表现和体征。MRI作为当代最先进的影像学检查设备之一,能为胆道梗阻性病变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在疾病定位和定性诊断中有极高应用价值[1]。现选取我院收治的胆道梗阻患者为研究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10期2019-09-09

  • 血必净注射液在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老年患者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
    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行手术治疗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急诊手术治疗的基础下加以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术后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经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经血必净

    健康大视野 2019年5期2019-03-27

  • 分期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管炎合并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研究(附5例报告)
    管囊肿常因合并胆管炎至医院就诊时发现[4],但目前尚无大规模或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明确胆总管囊肿患者的胆管炎发生率;而且截至目前,尚无统一策略治疗合并胆管炎的胆总管囊肿。成人胆道囊肿并发胆管炎是一个复杂的医学问题,严重且危及生命。然而,在胆管炎急性发作期间,手术治疗操作复杂,并可进一步引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我们尝试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使成年胆道囊肿患者度过胆管炎急性发作期,将手术治疗推迟至胆管炎完全消退。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我科为5例合并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9年1期2019-03-05

  • 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及炎症细胞浸润与Kasai术后胆管炎的关系
    肝生存率,术后胆管炎仍是最常见且最难处理的并发症[3]。反复发作的胆管炎导致BA患儿的自体肝生存情况不理想。Shimadera等[4]证实肝纤维化程度与Kasai术后早期胆管炎发作关系密切,肝内胆管局部纤维化引起肝内胆汁排出减少,易引起术后胆管炎发作。蒋宏等[5]发现BA患儿的肝组织和纤维斑块存在CD4+、CD8+T淋巴细胞浸润,手术吻合部位存在炎症,这成为术后胆管炎的发病基础。肝纤维化、肝组织炎性浸润与Kasai术后胆管炎有关,但两者与胆管炎的具体关系还

    天津医药 2018年7期2018-07-27

  •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老年人急性胆管炎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
    0060)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的发病机制是由于胆道系统部分或完全梗阻而引起的细菌感染[1-2],患者中70%可表现为右上腹痛、寒战高热、黄疸(Charcot三联征)[3-4],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及临床处理困难(尤其是老年人)等特点[5],易发生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5-6]。轻度急性胆管炎可以经保守治疗待症状控制后,根据病因决定是否继续治疗[7]。中度急性胆管炎通常先保守治疗观察,若转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2期2018-05-16

  • 胆道闭锁术后胆管炎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分析
    0%的患儿因为胆管炎和肝脏纤维化最终需肝移植[4]。胆管炎是Kasai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大部分的患儿在术后1年内发作,部分患儿可每年出现反复发作[5]。感染是引起Kasai术后胆管炎的一个重要原因[6]。随着抗生素耐药问题的不断严峻,以及术后胆管炎反复发作导致病原菌分布的改变,如何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成为治疗Kasai术后胆管炎的关键。基于以上,本研究对我院近10年来Kasai术后胆管炎患儿进行总结,分析其病原菌分布特点及抗生素的敏感性。1 资料与方法1.1一

    实用医学杂志 2018年3期2018-04-03

  • MRI鉴别化脓性和非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价值
    1张小明1急性胆管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胆道系统急性炎症,大多是由于胆道结石引起胆道梗阻的基础上发生[1]。如果胆道梗阻未能解除,感染未被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发生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脓液在胆管内集聚可导致胆管内压增高,甚至败血症,这种情况临床上需要紧急处理或外科手术进行胆管减压[2-3]。因此,鉴别化脓性与非化脓性胆管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然而,目前影像学手段,包括CT、MRI、超声等影像学方法仅限于评价胆管梗阻的位置、原因、程度以及肝内继发改变[4-7]。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2期2018-03-07

  • 预防胆道闭锁患儿术后胆管炎的护理干预
    道闭锁患儿术后胆管炎的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受诊治的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合理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胆道闭锁;术后;胆管炎;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2新生儿出现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5期2018-02-24

  • 胆道闭锁患儿术后胆管炎的预防性护理
    李欧敏 吴典明胆管炎作为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术后3年内发病率为40%~60%,大部分患儿在术后1年内发作[1],其发生率为60%~90%[2]。术后胆管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有肠道微生物的移位、肠内容物反流、肝内胆管扩张、胆汁引流不充分、肠梗阻、肝内胆管结石和术后肝纤维化进行性加重等,各个发病机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决定着胆管炎的发生[3]。根据胆管炎发生时间的不同,将发生在1个月内的胆管炎

    中国临床护理 2018年1期2018-01-14

  • 102例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分析
    Kasai术后胆管炎分析郭 鑫 孙 雪 任红霞目的 分析102例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以加强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的诊治。 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6年6月山西省儿童医院行Kasai手术并统一术后治疗方案的102例胆道闭锁患儿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Kasai术后胆管炎发作的时间、次数及频率,术后是否遵嘱服药、治疗情况及疗效等,分析胆管炎与自体肝存活率、黄疸消退率及肝功能恢复等预后情况的关系。 结果 术后未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7年2期2017-06-01

  • 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发生情况分析
    患儿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发生情况分析刘 凯1王 凯2马 楠2孟醒初2张 威2孙 超2董 冲2吴 斌2韩 潮2覃 虹2沈中阳2高 伟2目的 分析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发生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移植科接受肝移植手术的219例胆道闭锁患儿临床资料。根据肝移植术前是否接受过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手术)、肝移植术前是否发生胆管炎以及肝移植术中肠袢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分组,并比较各组间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 结果 2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7年2期2017-06-01

  • 胆总管结石患者并发化脓性胆管炎的预警因素分析
    患者并发化脓性胆管炎的预警因素分析王春秋, 马颖才, 朱智勇, 袁 玲(青海省人民医院 消化科, 西宁 810007)目的 探讨胆管结石并发化脓性胆管炎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青海省人民医院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入院3 d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CRP、ALP、GGT、DBil、胆总管直径、结石直径、氧分压、尿胆原。将研究对象分为单纯胆管结石组和胆管结石并发化脓性胆管炎组;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年1期2017-02-10

  • 硬化性胆管炎的治疗进展
    刘海涛硬化性胆管炎的治疗进展●史朝浩 刘海涛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诊断及治疗均较为困难。本文就硬化性胆管炎的治疗作一综述,以期加深对该病的了解,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胆管炎;硬化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肝内和肝外胆管的炎症,胆管破坏,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肝病。该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发病中位年龄为40岁,以男性多见,

    保健文汇 2017年7期2017-02-02

  • 老年结石性急性胆管炎患者腹腔镜手术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
    老年结石性急性胆管炎患者腹腔镜手术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李 凯 朱 斌 任 宇 宫 轲 阿民布和 张能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38)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及胆囊切除(LC)治疗老年急性胆管炎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将近年收治的部分老年CBDS患者72例根据有无非重度急性胆管炎分为胆管炎组(37例)及非胆管炎组(35例),并比较两组特点。结合围术期综合治疗。四孔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6期2017-01-17

  • ERCP术后胆管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ERCP术后胆管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张雨雨 刘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管理科 (北京 100020)对131例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18例发生ERCP术后胆管炎。将患者按是否发生ERCP术后胆管炎分为术后胆管炎组和非胆管炎组,分析相关因素(年龄、性别、术中操作、梗阻部位)对ERCP术后胆管炎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梗阻部位与术后胆管炎有关。18例ERCP术后胆管炎患者10例送检病原学检查,胆汁培养共获得菌株9株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7期2016-12-15

  • ERCP术后胆管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ERCP术后胆管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陈敏1#魏威2姚玉玲1李运红1吕瑛1张晓琦1王雷1李雯1徐肇敏1邹晓平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1(210008)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背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诊治肝胆胰疾病不可或缺的内镜技术,该技术手术创伤较小,但操作风险极大。目的:分析ERCP术后胆管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连续性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ERCP诊治的患者,

    胃肠病学 2016年7期2016-08-30

  • 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胆管炎病因及诊疗状况
    Kasai术后胆管炎病因及诊疗状况詹江华1,2△,卫园园2摘要:胆管炎是胆道闭锁患儿行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原因仍不清楚,可能是由于肝内胆管结构改变、胆汁引流不畅等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所致。目前胆管炎的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治疗上则多采用抗生素、激素、保肝药联合应用的经验性方案。Kasai术后胆管炎的防治是提高胆道闭锁患儿自体肝生存时间的关键。解决胆管炎问题需要从病因入手,从根本上预防其发生,才能使Kasai手术获得最佳效

    天津医药 2016年7期2016-07-30

  • 内毒素、降钙素原在鉴别急性胆管炎及急性胆囊炎中的意义
    素原在鉴别急性胆管炎及急性胆囊炎中的意义郭美霞ab,许小兵ab,金鑫鑫ab,李敏利ab,王彬ab,张晓华ab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a 老年病研究中心,b 干部消化内科,南京 210002)[摘要]目的探讨内毒素(ET)、降钙素原(PCT)在鉴别急性胆管炎及急性胆囊炎中的价值。方法检测61例患者血清ET及PCT浓度,其中急性胆管炎组20例,急性胆囊炎组21例,慢性胆管炎组10例,慢性胆囊炎组10例,比较各组间ET及PCT的血清学浓度差异。结果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6年3期2016-07-25

  • 反复发作化脓性胆管炎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核磁共振表现分析
    反复发作化脓性胆管炎 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核磁共振表现分析任玉清①钟祥市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 湖北 钟祥 431900[摘要]目的:探讨反复发作化脓性胆管炎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选取64例反复发作化脓性胆管炎、经病理和MRI证实为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探讨其MRI表现。结果:萎缩肝叶与非萎缩肝叶比较,其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较高(x2=30.637,P<0.001);门静脉阻塞或狭窄与非门静脉阻塞或狭窄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1期2016-03-14

  • PBC命名的演变:从肝硬化到胆管炎
    变:从肝硬化到胆管炎吴灵芝段维佳贾继东编译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早在19世纪中后期西方学者就描述了以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的肝硬化。1950年代早期Ahrens等提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这一命名,并被广泛接受。但在随后的1959年, 著名肝病学者Sherlock对此命名提出了异议;1965年,Rubin、Schaffner 、Popper等学者建议更名为“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但由于这一命名太过复杂,并没有得到广泛认

    肝脏 2016年6期2016-03-09

  • 单纯血清脂肪酶水平升高的病因分析
    腺炎;胆囊炎;胆管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脂肪酶;淀粉酶2013年美国胃肠病学会关于急性胰腺炎的管理指南指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标准之一是血清淀粉酶(AMS)和/或脂肪酶(LPS)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及以上[1]。但临床中我们发现,LPS升高3倍及以上的情况并不只出现于胰腺炎患者,在一些其他非胰腺炎疾病中也经常出现高水平LPS,这常干扰临床疾病的正确诊断,而目前关于LPS在非胰腺炎中升高的研究未见报道。鉴于此,我们对108例单纯LPS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

    山东医药 2015年3期2015-04-05

  • 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肝吸虫性胆管炎对肝功能的影响观察*
    术治疗肝吸虫性胆管炎对肝功能的影响观察*游伟(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 广东 佛山528311)摘要: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治疗肝吸虫性胆管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肝吸虫性胆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处理,比较2组治疗效果,2组均随访6个月,观察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5.0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2015-03-02

  • 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胆管炎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
    干预对重症急性胆管炎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王延恒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胆管炎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8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重型急性胆管炎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重症急性胆管炎术后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给予重症急性胆管炎术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泌尿系统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4期2014-09-12

  •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胆管炎术后患者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急性胆管炎术后患者的影响王玉静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胆管炎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胆管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情绪改变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 差异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1期2014-01-23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手术治疗分析
    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作为一种严重的胆道感染类急腹症,是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1]。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在胆道梗阻基础上,其感染症状进一步发展的并发症,具有发病急、病情演变迅速、病死率相对较高的临床特点[2]。有报道称,国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死亡率,可以达到13.7%[3]。本研究中,2011年3年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8期2012-06-01

  • ERCP术前应用抗生素防治胆管炎的荟萃分析
    %[2-3]。胆管炎的主要诱因是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和胆道不充分引流[3-4]。因此,美国消化内镜协会推荐胆管梗阻的患者 ERCP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5]。然而,美国心脏协会最新制定的指南指出即使伴有胆管阻塞的患者ERCP术前也不建议应用抗生素[6],已往的一项Meta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 ERCP术后败血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7]。此后的许多研究结果也不一致[8-9],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分析,探讨 ERCP术前应用抗生素在术

    辽宁医学杂志 2011年1期2011-04-12

  • 恶性胆道梗阻ERCP引流术后并发胆管炎原因分析
    P引流术后并发胆管炎发生率较高,此类报道较少。结合本院开展ERCP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探讨其ERCP引流术后发生胆管炎的可能原因。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3年3月~2010年10月对43例经CT、MRCP证实为进展期恶性胆道梗阻,且失去手术机会或手术难度大的患者行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男25例,女 18例,年龄 56~84岁,平均68.3岁。其中胰头癌11例,胆管癌23例,胆囊癌3例,肝癌4例及乳头癌2例(根据ERCP治疗需要分:上段为胆囊管水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15期2011-03-02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及化脓性胆管炎36例报告与分析
    胆囊炎及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36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治愈34例,死亡1例,1例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因病情恶化转院治疗。并发症主要有,切口感染2例,腹腔包裹性积脓1例,经穿刺排脓后痊愈。结论:认真做好鉴别诊断,可以避免误诊,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关键词] 胆结石;胆管炎;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 R57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8(a)-181-02急性胆囊炎是胆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15期200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