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
- 冬夏倒置的怪地
吸引了不少游人、學者至此游览和探究。在湖北省五峰县白溢寨主峰北侧,有一个奇怪的山洞。每当三伏天,洞内就会凝结出大冰块,当地居民纷纷到那里取冰作冷饮和保藏饭菜。盛夏一过,冰块就消融了,直到来年盛夏才又出现。在辽宁省桓仁县境内,有一条长15千米的“地温异常带”。它总是跟自然规律“开玩笑”,夏天,人只要在这异常带的裂隙口六七米远处站上一二分钟,就会感到寒气透骨。然立秋以后,正当气温和地温下降时节,异常带的地温却节节上升。到了隆冬,大地寒风刺骨,冰封雪冻,那里却热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2期2022-02-14
- 早起,是一份人生红利
自律的低配。”有學者研究成功人士的生活方式,发现99%的人都有早起的习惯。早起,这个看起来很普通的生活习惯,却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正如富兰克林所说:“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一个人的作息时间,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与人生态度。早晨的时间可以用来吃早饭、晨练、冥想、读书看报,这些小小的习惯日积月累,可以给人带来强健的体魄、积极的心态,能让我们更好地感知生活的幸福。南怀瑾曾说:“能控制早晨的人,就能控制人生。”你怎样过早晨,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1期2022-01-11
- 如是说
,林冲的情。——學者丁帆自述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对“时空伴随者”的浪漫解读。疫情防控:算,都算我们认识的人屈指可数,认识的衣服和裤子却不计其数。——梭罗曾如此讽刺时尚聪明人能把事做对,智者能做对的事;聪明人能过上好日子,智者能把日子过好;聪明人能改变环境,智者能调控心境。——小聪明与大智慧汽车的挡风玻璃很大,后视镜却很小。因为,过去没有未来重要,往前看比往后看更需要勇气。——李炜(摘自《新周报》)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50期2021-12-24
- 南宋四大家
诗名尤其大,著名學者钱钟书说,他俩在宋诗中的地位就好比唐诗中的李白、杜甫。杨万里作诗善写身边之事。词人姜夔(kuí)对此十分服气,说“处处山川怕见君”。意思是什么景色被杨万里看到,都免不了被他写入诗中。陆游一生创作了近一万首诗。难得的是,其中好诗也很多。但事实上,写诗最多的人是乾隆皇帝,他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尤袤爱书成痴,人送外号“尤书橱(chú)”。只要是他没有读过的书,他都会想尽办法找来读、找来收藏。范成大的高光时刻是代表弱势的南宋朝廷出使金国。虽说“
少年博览·小学低年级 2021年12期2021-04-29
- 《詩經》學的國際化: 法國方法的傳播與日本學者的論證難題
一、 引 言法國學者Marcel Granet(1884—1940)的著作FêtesetChansonsAnciennesdelaChine(《中國古代的祭禮與歌謡》)在國際漢學界中産生深遠的影響法文原著是ê (Paris: E. Leroux, 1919)。該書有第二版: ê (Paris: E. Leroux, 1929)。。Granet這姓氏通常翻譯爲“葛蘭言”,也有人譯爲“格拉耐”、“格拉涅”或者“葛蘭特”。日本學者白川静(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20年0期2020-12-30
- 思想與思想史
——土田健次郎《道學之形成》評介
都不屬於“初期道學者”,但却是孕育了道學的新儒學思想潮流的推動者,甚至在思想上“濃厚地表現出與初期道學者們近似的一面”——再加上對相關學者間學緣、地緣和親緣等關係的梳理,深入呈現了孕育道學的學術思想生態。再如第六章、第七章對程頤與其對立者王安石、蘇軾,以及與佛、道教在思想上的異同關係的論析,從周邊思想的角度呈現了其對程頤道學的資養和自覺化之推進。其二是全面闡釋個體學者的“個别思想”。作者對個體學者思想的處理,不像傳統的理學研究那樣偏重於探討其天人論、心性説
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 2020年0期2020-12-02
- 記香港中大“甲骨文電子資料庫”①的創建與智能
片浩瀚甲骨資料,學者們如何在已有甲骨著録中快速準確地檢索到所需的甲骨文字或異體字,並及時掌握每片甲骨上的刻辭資料,已經成爲一個難題。能否有一種功能猶如“百度”這樣的工具,檢索起來既簡便又快捷,能够使甲骨資料被更多不同領域的專業學者和學生所利用呢?這是當時亟待解決的一個難題。1990年代初,科技雖然經歷着日新月異的進步,但是甲骨文字與電腦印刷體漢字仍然有着很大距離。衆所周知,甲骨文字有其複雜性與不確定性,加上卜辭各時代同字異體,給電腦檢索輸入帶來極大的困難。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20年0期2020-12-02
- 耿昇先生對敦煌學的獨特貢獻
歷史的原因,中國學者大多數是學習英語、日語和俄語出身,能夠掌握法語的專業人士可謂鳳毛麟角。因此,耿昇先生對法文論著的翻譯,就爲中國學者瞭解法國學者的研究成果打開一道大門,可以讓中國學者以法國同行的先期成果爲基礎繼續探討,或者與志同道合的法國同行進行對話。可以不誇張地説,如果没有耿昇先生翻譯的法文論著的漢譯本,就没有今天中國學術的許多成果。筆者從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來從事敦煌學研究,與當時大力翻譯法國敦煌學論著的耿昇先生過從較多,以下謹就敦煌學及
敦煌吐鲁番研究 2020年0期2020-11-30
- 編後記
論壇的記録及部分學者的筆談文章。該論壇係山東教育出版社与天津師範大學國際中國文學研究中心聯合舉辦。參會者有各高校學者,以及該出版計劃的合作方山東教育出版社的同仁們。我們的設想是,通過“中外文學交流志傳”,爲不同文化之間的“架橋工”畫一幅素描。既然是素描,那麽就應該是樸素的、寫實的,從而達到有温度、有熱情的目標,寫出好玩的學術性文字或學術性的好玩文字,而擯棄簡單量化、標籤化的文風,從不同的面向展現中外文學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研究的若干斷面。對於這樣的架構設想,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20年0期2020-11-12
- 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
义和价值;从专家學者对病毒的研究与争论,我们觉知生命中的担当与责任……在这场人类与病毒的战争中,未成年人不仅了解了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还学习了生命的价值到底该如何体现。生命是个过程,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生命发展的课题不尽相同。对未成年人开展生命教育,既要尊重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又要遵循生命个体发展的普遍规律,再配合个人和社会的需求,如此,才能制定出科学、规范、与时俱进的未成年人生命教育内容,进而指导教育实践的开展。本组文章聚焦未成年人生命教育这一主题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20年5期2020-07-04
- 《嶺南學報》徵稿啟事
等20世紀最著名學者的許多重要文章,成為他們叱咤風雲、引領學術潮流的論壇。嶺南大學中文系復辦《嶺南學報》,旨在繼承發揚先輩嶺南學者的優秀學術傳統,為21世紀中國學的發展作出貢獻。本刊不僅秉承原《嶺南學報》“賞奇析疑”、追求學問的辦刊宗旨,而且充分利用香港中西文化交流的地緣優勢,努力把先輩“賞奇析疑”的論壇拓展為中外學者切磋學問的平臺。為此,本刊與杜克大學出版社出版、由北京大學袁行霈教授和本系蔡宗齊教授共同創辦的英文期刊《中國文學與文化》(Journal o
岭南学报 2020年2期2020-03-02
- 拓片綴合的機會與風險
——以河南博物館舊藏甲骨爲中心的檢視*
自發現伊始,即有學者對甲骨殘片進行綴合,如王國維通過綴合,修正了《史記·殷本紀》的商王世系,就是其中一個著名的例子。近年以來,甲骨綴合風氣更盛,甚至成爲甲骨研究中成果最爲豐碩的一個領域。除了甲骨收藏者外,學者綴合甲骨只能利用拓片,這也是近便的方法,因爲一般人能接觸甲骨實物的機會很少。利用拓片綴合甲骨,是客觀情勢下的不得不爾。學者利用拓片做的綴合,通過實物的驗證,往往確不可易;甚至有些學者利用摹本做綴合,也能做出成績。這些成果都是難能可貴的。然而,用拓片綴合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20年0期2020-02-24
- 甲骨分類史小考*
分的分類成果都是學者在進行甲骨著録的時候,依據個人偏好得出的。我們發現,這些分類意見經歷了若干次范式轉换,並且與整個甲骨學的發展相始終,有簡單梳理之必要。一、劉鶚與早期的分類嘗試劉鶚在1903年抱殘守缺齋石印本《鐵云藏龜》自序中有如下一段話:劉氏所總結的四種卜問,初讀之下讓人摸不着頭腦。好在劉氏舉出了“厭問類”的《鐵》67.3和《鐵》127.1兩版例片。(3)見《合集》16881(典賓)、13926(典賓)。這兩片甲骨在1903年初版《鐵》中未附釋文,19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20年0期2020-02-24
- 憶胡厚宣先生
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學者胡厚宣先生。1990年11月父親去世後,我從胡先生那裏才知道,父親和他最初是在解放初期上海美術考古學社相識的。1990年12月胡先生在給我的信中説,他和我父親是“將近50多年的好朋友”。解放後胡先生在上海復旦大學任教期間,由於同在一個城市,胡先生和父親結下很深的友誼。在飯桌上父親曾給我講起那個戰争年代,胡先生夫人桂瓊英阿姨爲支持胡先生研究甲骨文,不惜變賣首飾購買甲骨的故事。這個故事給我留下印象極深,從那以後我一直很期待見到胡先生。可没過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19年0期2019-12-16
- 金縷曲
濠上詞隱詩人學者蔡厚示先生千古蔡厚示,字佛生,筆名艾特,室名玉雪軒。江西南昌人。一九二八年五月出生於南昌三江鎮南街菜村,二〇一九年二月二十二日於福州病逝。享年九十又二。厦門大學中文系畢業。北京大學文藝理論研究生班肄業。歷任厦門大學中文系助教、講師、副教授,福建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海内外知名詩人學者。上世紀七十年代在閩省,相識而未相見;八十年代,相聚於上海金山詞學討論會。隨後,多番於各種場合相遇。曾謂;有共同朋友,無共同敵人。坦誠、率真,曠
词学 2019年1期2019-12-16
- 振聾發聵,令人深省
——重讀耿昇先生譯《吐蕃僧諍記》《中國5—10世紀的寺院經濟》《伯希和敦煌石窟筆記》有感
後最早讀到的國外學者研究敦煌的重要著作,當時便使筆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時光荏苒,如今再重讀耿昇先生的這幾部譯作,温故而知新,加上斯人已去,感慨甚多。回想起來,當時耿昇先生敢於翻譯和出版社敢於出版這幾部譯作,實屬不易。20世紀80年代初期,雖然國家已步入改革開放,人們的思想有所解放,但“文革”的極“左”思潮仍然存在,在許多問題上人們仍然心有餘悸。特别是在敦煌學方面,因一句“敦煌在中國,敦煌學研究在日本”引起學界乃至全國人民愛國熱情的高漲,如果翻譯出版外國人的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9年0期2019-12-15
- 清代考據學的理論與方法檢討
顧頡剛在回答某些學者對用科學方法整理國故的質疑時説:“國學是科學中的一部分(如其是用了科學的方法而做研究),而不是與科學對立的東西。”①胡適:《新思潮的意義》,《胡適文集》(2),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57—81 頁;傅斯年:《毛子水〈國故和科學的精神〉 識語》,《傅斯年全集》(1),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62 頁;顧頡剛:《北京大學國學門周刊發刊詞》,《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索引》,上海: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6年,第169
国学 2019年1期2019-12-13
- 總結澳門研究成果 開闢學術自主道路 社科評獎推動澳門學學科建設
作品除了澳門本地學者的作品外,還有內地學者的學術著作,反映了研究澳門的學術力量並不受限於地域,學術研究隊伍正在不斷地增強。本屆評委龔剛表示:“評獎活動使研究澳門的人不僅來自澳門,也來自國內,它激起內地學者對澳門問題的關心,推動更多內地學者研究澳門。”他認為評獎活動有助澳門學者認識國家發展,同時也幫助內地學者了解澳門,“澳門學者以研究本地文化、經濟、博彩業比較多,內地學者則更多研究內地與澳門的合作,兩地學者的交流能大大增強澳門研究力量,對澳門和內地未來的發展
澳门月刊 2019年11期2019-12-04
- 敦煌學人傳薪火 齊心合力襄盛舉
——《敦煌學大辭典》(第二版)編纂工作啓動
敦煌學研究的知名學者積極回應,是重大工具書編纂出版項目。與會專家學者就《敦煌學大辭典》(第二版)的編纂實施細則、新增詞目選收標準、作者隊伍構成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獻計獻策。會議成立了以首都師範大學郝春文爲主編,北京大學榮新江、上海師範大學方廣錩、敦煌研究院趙聲良、浙江大學張涌泉、蘭州大學鄭炳林、上海辭書出版社張敏爲副主編的編纂委員會,原則確認了編纂組織、編輯體例等關鍵事項,對編纂進度做出了合理安排,標志著《敦煌學大辭典》(第二版)編纂工作進入實質性階段。1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9年0期2019-11-25
- 甲骨文釋讀札記(三則)
B1釋爲“來”,學者一般也將“B”釋爲“來”,②如《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甲骨文合集釋文》、《甲骨文校釋總集》、《殷墟甲骨文摹釋全編》與“漢達文庫”,均釋爲“來”字。張玉金、陳年福、朱鳳瀚、常耀華、陳絜、王子楊、齊航福等先生在引及“B”所在卜辭時,也均釋爲“來”字,參張玉金:《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版,頁249;陳年福:《甲骨文動詞詞彙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版,頁78;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19年0期2019-08-09
- 学者与读者
却是截然不同的。學者经过长期深入细致的钩沉抉微,发现《三国演义》中的一些章节与史实有出入,如“桃园结义”其实子虚乌有,“草船借箭”乃是移花接木,“断桥退敌”属于夸大其词等。然而,恰是这些片段,被读者视为精彩所在,认为是有形有神、活灵活现的情节,从而读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历代的戏剧家把它们搬上舞台,这些剧作至今还盛演不衰。殊不知,学者在这方面的严肃,与读者在这方面的痴迷,恰也构成了这部小说的魅力。(摘自《福建文学》)
领导文萃 2019年12期2019-06-14
- 2018年賭收3028億
15.9%。 有學者認為,按目前趨勢,2019年首季賭收儘管有增長亦是低單位數。預計中場首季保持較高增長,或在10%水平,新春期間遊覽港珠澳大橋會順道來澳,尤其港客可能重遊舊地,帶動中場優於貴賓廳。 貴賓廳2016年佔賭收53.3%,2018年則為54.8%。學者認為2019年貴賓廳市場可能持平甚至負增長,但中場保持增長,相信貴賓廳市佔率進一步下調,有機會與中場平起平坐。 2018年角子機收入150億,較2017年131億增14%,市佔在一五至2018年間
澳门月刊 2019年2期2019-03-14
- 編 後
書局出版。由兩國學者就文學問題進行這樣長時間的對話並整理成書,不僅在當時不太多見,就是今天也是不多的。從中西先生身上,可以感受到如同許多中國先賢和前輩一樣的愛才、惜才與酷愛學術的情感。儘管我們可能在不少問題上各執己見,但我們都將學習和理解不同文化作爲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並且相信各國學者的對話與增進瞭解是十分必要的。對話是不同文化會通最好的方式之一,國際中國文學研究的本質就是在要通過對話實現中外文化的會通。《周易·繫辭上》説:“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18年0期2018-11-12
- 試論《孟子》“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之“舍”
,點睛之句。古今學者對對“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中的“舍”解釋說法不一。筆者對古今的說法進行了分類歸納,并試着分析了其中四種說法,以求裨益於來者。一、“舍”的六種觀點(一)“舍”,陶冶之處、居處之舍也(二)舍,禁止,不肯也(三)“舍”,猶何不也明代學者王恕在《石渠意見補缺》(明正德刻本)中對“舍”“讀屬上句”,作“陶冶之處”的說法,進行了懷疑和批駁,認為“舍”“讀屬上句”,作“陶冶之處”解是“文理全不通暢的”,并提出了“似乎文理通暢”的解釋——何不。(四)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6期2018-05-14
- 試論《孟子》“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之“舍”
,點睛之句。古今學者對對“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中的“舍”解釋說法不一。筆者對古今的說法進行了分類歸納,并試着分析了其中四種說法,以求裨益於來者。一、“舍”的六種觀點(一)“舍”,陶冶之處、居處之舍也(二)舍,禁止,不肯也(三)“舍”,猶何不也明代學者王恕在《石渠意見補缺》(明正德刻本)中對“舍”“讀屬上句”,作“陶冶之處”的說法,進行了懷疑和批駁,認為“舍”“讀屬上句”,作“陶冶之處”解是“文理全不通暢的”,并提出了“似乎文理通暢”的解釋——何不。(四)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0期2018-03-03
- 編 後
書局出版。由兩國學者就文學問題進行這樣長時間的對話並整理成書,不僅在當時不太多見,就是今天也是不多的。從中西先生身上,可以感受到如同許多中國先賢和前輩一樣的愛才、惜才與酷愛學術的情感。儘管我們可能在不少問題上各執己見,但我們都將學習和理解不同文化作爲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並且相信各國學者的對話與增進瞭解是十分必要的。對話是不同文化會通最好的方式之一,國際中國文學研究的本質就是在要通過對話實現中外文化的會通。《周易·繫辭上》説:“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17年0期2017-11-14
- 蔡英文政治正確會傷害台灣?
責研究朝核危機的學者,應聘至府內向相關幕僚簡報朝核危機與台灣議題後發現,蔡對朝核問題似乎感到相當陌生。當該學者提到日清甲午戰爭因朝鮮問題而起,導致台灣被割讓;後因韓戰問題使蔣介石政權受惠,蔡突然提問:「歷史是這樣的嗎?」令該學者深感震驚,從而認定,蔡聽簡報僅是官式文章,根本不想理解臺灣與朝鮮之間的關係。是以問及台灣是否有撤僑計畫,難怪官員的答覆是派民航機與軍用運輸機接回僑胞即可,殊不知台灣在韓國僑民約6~8萬人,台灣哪有能力派機將僑民全數接回。暗示蔡英文政
台商 2017年5期2017-07-05
- 中國發展成就和對世界貢獻有目共睹
書,棗多海外專家學者認為,中國近年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對世界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法國《費加羅報》發表評論認為,中國正積極採取措施平衡經濟增長模式,使之更加有利於國内消費與服務。中國當前的服務業和互聯網發展已成為經濟活動的主要驅動力,並對亞洲產生了有益影響。德國發展政策研究所所長迪爾克梅斯納表示,中國在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在全球發展中的貢獻有目共睹。沒有中國,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無法取得成功,中國在加强多邊開發銀行、非洲工業化以及發展中國家環境友
华人经济 2016年7期2017-05-16
- 《嶺南學報》徵稿啓事
等20世紀最著名學者的許多重要文章,成爲他們叱咤風雲、引領學術潮流的論壇。嶺南大學中文系復辦《嶺南學報》,旨在繼承發揚先輩嶺南學者的優秀學術傳統,爲21世紀中國學的發展作出貢獻。本刊不僅秉承原《嶺南學報》“賞奇析疑”、追求學問的辦刊宗旨,而且充分利用香港中西文化交流的地緣優勢,努力把先輩“賞奇析疑”的論壇拓展爲中外學者切磋學問的平臺。爲此,本刊與杜克大學出版社出版、由北京大學袁行霈教授和本系蔡宗齊教授共同創辦的英文期刊《中國文學與文化》(Journalof
岭南学报 2017年2期2017-03-12
- 《嶺南學報》徵稿啓事
等20世紀最著名學者的許多重要文章,成爲他們叱咤風雲、引領學術潮流的論壇。嶺南大學中文系復辦《嶺南學報》,旨在繼承發揚先輩嶺南學者的優秀學術傳統,爲21世紀中國學的發展作出貢獻。本刊不僅秉承原《嶺南學報》“賞奇析疑”、追求學問的辦刊宗旨,而且充分利用香港中西文化交流的地緣優勢,努力把先輩“賞奇析疑”的論壇拓展爲中外學者切磋學問的平臺。爲此,本刊與杜克大學出版社出版、由北京大學袁行霈教授和本系蔡宗齊教授共同創辦的英文期刊《中國文學與文化》(Journalof
岭南学报 2017年1期2017-03-10
- 敦煌文書與中國古文書學
,已經越來越成爲學者的共識。中國古文書學之所以能夠成立,是因爲出土和傳世古文書的發現越來越多、研究越來越深入。這其中,敦煌文書的發現與研究,是古文書學得以成立的一個重要基礎。二“古文書學”中的“文書”,是指狹義的“文書”。用古文書學的定義來説,就是指具有“發出者”與“接受者”的、具有移動意義的文書。這種文書保持了原有的“書式”,未經後人删改。典型的文書如官文書中的牒、符、帖、狀;私文書中的契約、書信,等等。敦煌文書中保存了大量這類“古文書”,因此是“古文書
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 2017年0期2017-01-28
- 乾嘉時期的諸子學研究*
謂漢學、宋學或清學者,其實都完全歸結爲經學。然而,“清學即經學”的説法未免太過籠統,造成單一刻板的印象,好像清代没有諸子學,或者清代的諸子學與經學全無關涉。這樣的認識並不符合清代學術的真相。梁啓超説,清儒“以復古爲解放”,復兩漢之古雖對宋明而得解放,但仍未超越經學的範圍,復周秦之古乃超越經學而回歸周秦諸子學。如梁氏的説法,清學以經學爲主體,然在主流的經學思想中,隱含着子學復興的端倪。到了晚清,“如孫詒讓、章炳麟諸君,竟用全副精力發明諸子學,於是從前作經學附
诸子学刊 2017年1期2017-01-27
- 春節歸來話兩岸
召集兩岸知名專家學者和台協會長們齊聚北京,以「台灣政黨輪替後 台商在兩岸關係未來發展中扮演的角色」為題,進行座談。無論是「選題」——緊扣當前兩岸關係出現的「變數」——民進黨執政「攪亂」兩岸關係和平的一池春水;還是參加座談會的人員——蘇起(台北論壇董事長)、高長(東華大學教授)、陳明璋(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張冠華(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長)、曹曉衡(天津南開大學台研所所長)、包承柯(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以及台商協會的會長郭山輝(全國
台商 2016年3期2016-05-30
- 優秀學術領導人應該具備的品質
——2015年8月15日在敦煌吐魯番學會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節選)
好與國内外敦煌學學者和愛好者的聯絡與協調工作。要做好這項工作,除了需要專業知識,還需要一批優秀的學術領導人負責組織和協調。考慮到未來70後、80後的敦煌學者終將擔負起領導學會的責任,我想和在座的70後朋友們談談做一個學術領導人應該具有的素質和品質。要做好一個學術領導人,要求可以有很多。我想是不是主要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眼界要高、胸懷要寬、格局要大、熱心爲學者服務、有公心、不能太自我、懂感恩、能團結人、會用人。所謂眼界高,就是視野要開闊,要有國際視野。所謂胸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6年0期2016-02-03
- 編 後 語
傳承——現代文化學者視野中的‘新子學’”研討會,2013年4月12日—14日華東師範大學主辦“‘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這三次學術會議所收論文(部分發言經整理後成為文字),連同此間發表的其他討論“新子學”的文章,分别被編入《諸子學刊》第八輯“‘新子學’論壇”欄目和《諸子學刊》第九輯(“‘新子學’專號”)、《“新子學”論集》(學苑出版社2014年2月版),已廣為讀者所知曉。本輯為《諸子學刊》“‘新子學’專號之二”,共收文章48篇,主要遴選了2014年和20
诸子学刊 2016年1期2016-02-01
- 編後記
內陸歐亞學!中國學者理應爲這門國際性學問做出獨特的貢獻,我們也一定能夠做到這一點,因爲我們有十足的底氣:一、中國是歐亞大國,中華民族和內陸歐亞的關係可謂千絲萬縷、休戚與共、血肉相連。二、我國是最早審視與描述內陸歐亞區域歷史文化的國家。公元前2 世紀,偉大史家司馬遷在他的不朽著作《史記》中已經撰寫了朝鮮、匈奴和大宛三列傳,涉及的地域從東北亞直至地中海,這正是內陸歐亞的範圍。三、我們擁有的內陸歐亞學第一手資料(無論文獻還是出土資料)之豐富,舉世無雙。四、即使從
欧亚学刊 2016年1期2016-02-01
- 經濟調整時代,最需官員、學者沉穩、務實、持重
。某些熱衷預測的學者只會預計未來幾月跌勢持續,止跌回升估算則“集體失聲”,遑論拿出拯救賭市辦法。無奈政府只有自救,急做預案,劃出底線,保民生,促就業,制定緊縮開支之策,築就安全網。政府以快速姿態回應民眾疑慮,社會肯定。然卻部分高官“點贊”聲中失去定力,自信過度,難免誤判和做些無用功,與某些學者所為無異,此為後話。關鍵時候,學者多行“無用功”成語“雞鳴狗盜”的典故,相信大家都知道,說的是戰國時,齊國孟嘗君喜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有才能的讓他們盡其所
澳门月刊 2015年6期2015-08-29
- 時代新機遇,生動演繹中國故事
却沒有。中國智庫學者也鮮少常駐國外知名智庫,從而造成對他國的國情的把握嚴重欠缺,直接影響了中國對外政策有效性。以不斷動蕩的烏克蘭局勢爲例,中國真正研究烏克蘭經濟、金融與政治以及相關中東歐事務的專家非常少,導致中國對烏克蘭變局把握與政策應對常常捉襟見肘。二是中國智庫尚未形成主導他國的國際感召力,缺乏構建全球對話領先平臺的必要實力,也缺少與國際政要名流對話的智庫知名學者。當下全球最著名的論壇,如中美經濟與戰略對話、達沃斯論壇、財富論壇等,背後都是歐美一流智庫的
澳门月刊 2015年6期2015-08-29
- 獨立深入,贏得世界口碑
究方向的,採用由學者自己選擇,自行完成提交政府的模式,在這一點上,大陸智庫的獨立性差一些,更會出現多個智庫搶項目,以及智庫觀點與政策制定者之間相关联的困局。大陸對獨立性的約束相對較多,往往選題會依順政府;同時學者的獨立性也很重要,學者有一定的道德操守,不能弄虛作假,說話要客觀,有傾向性也必須作出聲明,才能令人信服,公眾或者政府可以不喜歡你的建議,但是不能忽視你的研究,所以長期以來新加坡形成的智庫獨立性與學者自主性在未來大陸和澳門的智庫發展中都可以提供重要經
澳门月刊 2015年6期2015-08-29
- 老莊研究的開拓之作
——評陸永品先生《老莊新論》
是建國後的新一代學者,也是當今為數不多的老一輩老莊研究專家。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陸先生的《老莊研究》即已面世,當時大陸學界的道家文化研究還是一片蕭條,陸先生的著作在多個方面拓展了老莊研究的新領域,為道家文化研究帶來了新氣象,滋養了一代代學人。近幾年,陸先生以近八十歲的高齡,對其舊作《老莊研究》作了全面修訂補充,拋棄了原來一些受時代思潮影響的舊觀點,補充了大量個人研究的新成果。新問世的這部《老莊新論》可謂是陸先生一生治學的結晶。奉讀陸先生的這部大作,不僅
诸子学刊 2015年2期2015-02-07
- 求賢納才 兼聽則明
密結合,從官員到學者,從企業至坊間民眾,無不如此。其現頻率之高,不亞於“承載力”一詞。而這也正是束縛本澳經濟發展,乃至將來經濟實現跨越騰飛的關鍵所在,所以不綁在一起都不行。不止澳門,世界上任何國家,遇到發展、振興問題,都把人才培養,引進和留住,掛在嘴上反復講。這非別的,實乃當今世界國與國實力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與搶奪。可以說,哪個國家擁有豐沛人資,高端人才,其競爭力就強大,國民經濟就呈強勁發展勢頭,此乃不爭事實。澳門“人才發展委員會”就是在這種內外環境下成
澳门月刊 2014年6期2014-06-23
- “好的選舉”才是解決澳門法律滯後的關鍵
力養著一大批專家學者,當學者們提出合理意見時,又總是不採納,那豈不是浪費時間和精力?而且解決澳門法律滯後的根本性措施是完善立法會的選舉。立法會作為特區的立法機關,地位是《澳門基本法》所賦予的,也就意味著有權對澳門地區的法律進行修改。澳門立法會的組成當然是由立法議員所組成,且立法議員在立法會中會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立法議員的產生過程才是重中之重。目前澳門立法會產生,主要分為三個途徑:直選、間選和官委。坊間有這樣的說法:“直接選舉聽商家佬的,間接選舉聽社
澳门月刊 2014年4期2014-04-29
- 澳門學術研究發展的反思
中有提到:“部分學者做研究過於空泛,往往沒有瞭解到港澳社會的情況下,就非常積極地‘出謀劃策……長此以往,不僅研究成果大折扣,甚至貽笑大方。”作者如此不客氣的諫言,相信全國港澳研究會的學者專家能聽得見!文中又提到:“很多內地學者對港澳問題的研究,內容較為空泛,不敢觸及實質性問題,看問題表面化,缺乏理性客觀的深邃思考等。有些過於理性的研究往往是不能解決實際中的問題、甚至存在與實際脫節的思考。”“以‘澳門學的研究為例,相關研究者多是‘新移民,罕見土生土長的澳門人
澳门月刊 2014年3期2014-03-20
- “全國港澳研究會”成立與澳門學術研究發展的契機
首個由內地及港澳學者參與的學術團體,其致力於推動內地與港澳地區的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開展港澳研究,以及增進三地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等工作。另外一個亮點就是,前港澳辦常務副主任陳佐洱任該會會長。據報道指,該會將有高達200位內地及港澳的專家學者加盟,當中包括澳門基金會行政會主席吳志良、澳門立法會議員蕭志偉、澳門基金會研究所副所長楊道匡、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院長郝雨凡等十多名學者獲邀擔任不同職務。前不久該會吳志良副會長亦透過媒體表示,有了全國港澳研究會這個全
澳门月刊 2014年2期201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