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辨
- 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易经直指》”条辨正
经直指》 易贵 考辨中图分类号:K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23)02-91-96民国《贵州通志》是民国年间由任可澄、杨恩元等学者主持编纂的贵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通志,其中的《艺文志》著录了自汉、魏、晋、唐、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贵州学者名家的一千九百六十六部著作,是一部全面反映贵州历史文献的总集1。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易》类”著录的第一部著作,是明易贵的《易经直指》十五卷。易贵,字天爵,贵州宣慰司贵竹长官司人。
贵州文史丛刊 2023年2期2023-08-23
- 馮衍年譜*
——基於兩漢史籍文獻的考證
漢;事迹;典籍;考辨馮衍是東漢著名文學家,在兩漢之交的文學遞嬗中,具有承前啓後的意義。他早年歷經磨難,在動亂和戰争中,得到很多人生歷練。他一生幾乎没有脱離政治,但却不太成功,特别是進入東漢後,屢被讒毁,跋前躓後,動輒得咎。與此相關甚至有因果的,是他的家庭生活很不安寧,甚至連休妻之事,也弄到布散天下。“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1)(清)趙翼:《題遺山詩》,姚奠中主編,李正民增訂《元好問全集·附録》,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295頁。,
古籍研究 2022年1期2022-12-29
- 《五百家注音辯昌黎先生文集》音注來源考辨*
詞:音注;來源;考辨音釋材料具有複雜性,“往往把不同來源、不同層次、不同性質的各類音切壓縮在同一個共時平面,研究者稍一不慎,就會把異質的音切當作同質來處理,從而直接影響研究結論的準確性和可信度”(1)李子君,朱光鑫:《20卷本〈詩集傳〉朱熹自創音切考辨》,《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8年第2期,第182頁。。基於這一點,在開展語音史研究時,不要急於構建音系,而應先對音切進行全面分類再加以定性,分清音注的層次來源。細緻釐清音釋文獻中音注的層次、來源,探尋
古籍研究 2022年1期2022-09-27
- 《西湖三塔记》和《洛阳三怪记》考辨
记》 写作年代 考辨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中,有《西湖三塔记》和《洛阳三怪记》两篇情节极为相似的作品。对这两篇作品的诞生年代和它们之间孰前孰后,学术界历来颇多争议,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因此本文对这两个问题再做探析。一、《西湖三塔记》的写作年代《西湖三塔记》大致讲述了主人公奚宣赞因游历西湖,从而结缘西湖三怪的故事。故事之中,奚宣赞因善心搭救卯奴,却又险遭婆婆和白衣娘子所害,幸得卯奴报恩才逃过劫难。最终奚真人降服三怪,将它们统统镇压在了西湖三塔之内。这一则故事情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7期2022-07-16
- 《金瓶梅》回前诗词的考辨与校正
们对这些错误进行考辨与校正,以提高该版本的学术质量,供再版时参考。 关键词:《金瓶梅》;回前诗词;考辨;校正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2)07-0090-10《金瓶梅》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两个系统、两种版本,即10卷的《金瓶梅词话》和20卷的《金瓶梅》。由东吴弄珠客作序的《金瓶梅词话》① 10卷本(以下简称《词话》)于明代万历四十五年刊刻,是现存的最早《金瓶梅》刻本,崇祯年间刊刻的《新刻绣像批
江汉论坛 2022年7期2022-07-13
- 《尔雅?释诂》“美也”“和也”条异文考辨
》;版本;异文;考辨《尔雅》产生于战国至秦汉间,是我国最古考的辞书,现存十九篇,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都是训释以先秦儒家经典为主的文献词语。其中,《释诂》主要训释文献中的一般词汇,被训词千余个,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同时,《释诂》篇也是版本异文最多的,这些异文类型丰富,产生原因复杂,对其进行个案剖析,可以为《尔雅》版本异文的全面研究提供方法和示范。本文以台湾藏宋监本为底本,以存世的唐宋元明时期《尔雅》白文本、《尔雅注》本、《尔雅》单疏本、《尔雅注疏》
现代语文 2022年6期2022-07-03
- 《全宋诗》误收唐诗续考
》;误收;唐诗;考辨摘 要: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是篇幅最多的中国古典诗歌总集,是20世纪古籍文献整理的代表性成果,但其重出、误收、重见的诗歌数量较多,笔者在使用中发现《全宋诗》《全唐诗》重出、误收、重见的诗歌有300余组,分为作者两收诗歌重录、《全唐诗》误收、《全宋诗》误收、诗歌重见不能考訂时代四种情况,这些重出误收诗歌的考辨对于《全宋诗》《全唐诗》的整理研究及别集编纂与作家作品的研究都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文章对其中《全宋诗》误收唐诗的部分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年5期2022-06-23
- 引文考辨三则
对三则引文进行了考辨,发现其中都存在原始信息失真的情况。引文错误在出版物中比较常见,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降低出版物的编校质量,甚至导致内容质量问题,严重者还会影响出版单位的社会效益评价、影响作者的声誉。通过考辨实例可以看出,对原始信息核查,是作者、編辑都应该特别重视的一项内容,二者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查核引文信息认真落到实处。进行专项核查、认定工作,切断谬误流传链,确保书稿所用原始信息准确,可有效提高书稿质量。关键词:引文 原始信息 核查 考辨引文,是作
出版参考 2022年7期2022-05-30
- 《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非支谶译新证
关键词:常用词;考辨;译者;汉译佛经;中古汉语《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三卷,旧题东汉支娄迦谶译。史光辉从语言角度,对《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的译者进行了考辨[1](P280),以译者可靠的《道行般若经》为参照,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该经与参照佛经具有明显差别,认为该经非支谶所译。史文主要是从源自原典的词语、同义近义词的运用与选择以及语法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考证。将两部佛经作品进行比照阅读,我们发现,两部佛经在常用词的使用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常用词在文献中出现频率
现代语文 2021年9期2021-12-12
- 《现存湖北著作总录·音韵之属》补正
作凡六则,同时还考辨了相关韵学著作凡五则,以期为该书的完善以及音韵学研究提供相应的文献依据。关键词:《现存湖北著作总录》;音韵;文献;补正;考辨中图分类号:H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1)03-0046-07《现存湖北著作总录》(以下简称“《总录》”)是阳海清和汤旭岩二位先生主编的大型知见书目。该书目“既收录历代湖北籍人(含集体)采用传统著述方式并以文言文写的书,亦收录历代用传统方式和文言文写湖北的书”[1] 前言,即囊
荆楚学刊 2021年3期2021-09-12
- 《世说新语》 “ 通长 ” 释义考辨
“通长”;释义;考辨【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6-0125-02《世说新语·文学》第34则中:(1)殷中军虽思虑通长,然于才性偏精。忽言及四本,便若汤池铁城,无可攻之势。(《文学》)对于其中 “通长”一词应如何释义,各译注版本之中存在争议,尚无定论,目前共有三种解读:1.“全都擅长”(张㧑之《世说新语译注》;朱碧莲《世说新语详解》)2.“通常,一般”(张万起、刘
今古文创 2021年26期2021-09-10
- “檐花”释义考辨
“檐花”;义项;考辨一、问题的提出作为古代诗文中的常用意象,“檐花”一词最初可理解为“檐前之花”,即屋檐下开的花。不过,在具体语境中,它又可以引申出不同的义项。如果只是释为“檐前之花”,就会出现语义不通、释义不确的状况。同时,由于各种义项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从而导致在释义时出现了很多争议,以致于对“檐花”的理解产生困惑。关于“檐花”释义的争议,始于唐代杜甫的《醉时歌》:“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对此处“檐花”的理解,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宋代郭知
现代语文 2021年4期2021-09-05
- 《别録》佚文“讎校”、“殺青”條考辨❋
《别録》 校讎 考辨一劉向、劉歆父子奉詔校理秘書,編著《别録》、《七略》,在古文獻學史上具有開創意義。《别録》、《七略》很早就已亡佚不傳,(1)案,據姚振宗考證,此二書皆亡於唐末五代。其説云:“《别録》自《唐·藝文》著録之後,後史無傳焉。雖亦見於《通志·藝文略》、焦氏《經籍志》,皆虚列其目,非實有其書,蓋亡於唐末五代之亂,宋初人已不及見矣。”“《七略》自《唐·藝文》之後,《崇文總目》、《遂初堂書目》、晁《志》、陳《録》、《通考》、《宋志》皆不著録,蓋與《别
中华文史论丛 2020年3期2020-12-01
- “农民离村”:一个概念的考析
农民离村 概念 考辨农民离村,是中国史学界的惯用语汇,主要针对晚清民国出现的农村人口流动现象。“农民离村”这一语汇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国际经济危机影响,国内政治环境的恶化,兼之天灾人祸频仍,中国社会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农村危机,进而引发了极为普遍的“农民离村”现象。“农民离村”成为当时中国的社会问题,受到了知识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都曾参与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农民离村”成为当时社会的热点词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限于特定的政治社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0期2020-11-09
- 《祖庭事苑》的训诂学成就
音辨形三个方面,考辨书中的12则词条,以此管窥《祖庭事苑》的训诂学成就。关键词:《祖庭事苑》;析错;语源;考辨;训诂北宋僧人睦庵善卿所撰的《祖庭事苑》[1]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解说禅宗语录语词的辞书。全书择取唐、北宋禅师的十八种著作中的两千四百多条词语,校勘讹误字形,注音释义,并指明来源。该书在疏解禅籍语词时,既对学人解读禅籍时的疑问及错误进行解说和纠正;又充分利用辞书、古注来探求字义、词义,尽可能地探明词语的语源;还通过辨析词语的音形为释义找到依据。这些在一
现代语文 2020年6期2020-09-29
- “考辨””语境”和”设问”
理解。重点基于”考辨””语境”和”设问”,探究了提升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期将史料作用最大化,实现理想的历史史料教学效果,发展学生历史思维,提高学生历史水平,早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为关注此类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考辨;史料教学;奇妙设问;语境引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不仅对高中历史教学给予高度重视,而且强调了史料教学的重要性,促使“论从史出”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史料教学引起了历
高考·中 2020年12期2020-09-10
- 明代江南工匠思维、技艺及差异考辨
南;工匠;差异;考辨摘 要:文章从明代江南工匠的服务对象、内容、知识等视角和层面,就性质界别、专长类别、层次能级等三向维度,对包括偏向传统意蕴阐发的技道型或聚焦技术变革的创新型特质在内的种种异和同,予以检视和辨析。认为霑溉历史文化、审美经验和智力支持的传统器物设计主体,约略为自循环的闭合系统;知识体系、思维路径和探求事物本质的偏差,是机械技术类滞后的渊薮。中图分类号:F1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35(2020)02-0090-08On t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2期2020-08-03
- 蒲松龄《日用俗字》注释考辨
日用俗字;注释;考辨中图分类号:I269.6 文献标识码:A蒲松龄的《日用俗字》以七言韵文记录了清初山东淄博一带的方俗用语,旨在帮助乡邻识文认字,提升文化素养。用当地方音记录活跃在口语的常用字条,并尽量以方言本字记之。因此,在方言史上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该书“涉及到了‘身体‘庄农‘养蚕‘饮食‘器皿‘杂货、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百工技艺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在识字、正音之余,又兼有丰富的知识性” [1]267。张树铮先生苦心孤诣,积数年之功,撰写的《蒲松龄
蒲松龄研究 2020年1期2020-04-26
- 第一、五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人数考辨
习所;学员人数;考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大革命时期由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一所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前后共举办了六届。它的创办及发展对于推动掀起国民革命的高潮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①但研究无止境。对于第一届(1924年7月3日至1924年8月21日)和第五届(1925年9月14日至1925年11月19日)农讲所招收学员的人数,仍需要加以考辨和明确。一、关于第一届农讲所的学员人数第一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入学时有
红广角 2020年6期2020-04-06
- 明代江南工匠思维、技艺及差异考辨析
南;工匠;差异;考辨摘 要:文章从明代江南工匠的服务对象、内容、知识等视角和层面,就性质界别、专长类别、层次能级等三向维度,对包括偏向传统意蕴阐发的技道型或聚焦技术变革的创新型特质在内的种种异和同,予以检视和辨析。认为霑溉历史文化、审美经验和智力支持的传统器物设计主体,约略为自循环的闭合系统;知识体系、思维路径和探求事物本质的偏差,是机械技术类滞后的渊薮。中图分类号:F1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35(2020)02-0090-08On t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04-05
- 元代古速鲁氏籍贯考辨
氏;家族;籍贯;考辨元代的色目人是指蒙古人最先征服地区的居民,其种类极其繁多,有各色名目,故用色目称之。元末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列举了色目人31种,清人钱大昕在《元史·氏族表》将其合并为23种,陶氏和钱氏给色目人分的种类中都没有古速鲁一种,但是钱氏的氏族表中却有古速鲁氏家族的世系。《新元史》作者柯劭忞的色目人氏族表虽承钱大昕说,但却将古速鲁单列为色目人的一种,与唐兀氏、康里氏、乃蛮氏、雍古氏等等色目人种类并列,可见钱大昕和柯劭忞对色目古速鲁的看法是有区别
新丝路(下旬) 2020年2期2020-03-12
- “为长者折枝”中“折枝”一词释义研究述论
折枝 《孟子》 考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齐桓晋文之事》是集中反映孟子“保民为王”思想之处,该篇中,孟子有这样一段话:“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对于“折枝”一词,概括而言,常有三种解释,《四书逸笺》对此有所总结:折枝,陆氏善经谓折草树枝,集注从之,与为长者意殊不属;赵氏注: 按摩折手节,解罢枝也,亦费力;陆筠云:枝、肢古通用,谓罄折腰肢,揖也。这三种说法,简称为“按摩说”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5期2020-03-01
- 《离骚》草木考辨
离骚; 草木; 考辨中图分类号:G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139-001《楚辞》文本的一大特色就是其绚烂多彩的诗句中蕴含着带有楚地风情的草木,从而形成了影响后世的“香草美人”意象。历代文人在研究《楚辞》时,总是回避不了对其“香草美人”意象的探讨,但绝大部分都是受到王逸“譬喻说”的影响,着重以香草为切入点,分析诗人的内心世界,而缺少对香草本身的考证,在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后,许多草木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1期2020-02-20
- 明遗民黄云家世考
其家世及家族成员考辨,以使其人其诗能更多为人了解,还其在清诗史上应有的地位,彰显其为丰富清诗宝库所做的实绩。关键词:遗民;黄云;家世;考辨黄云(1621—1702),字仙裳,明末诸生,泰州人。著有诗集《樵青集》《康山集》《悠然堂全集》《桐引楼诗》《五言诗抄》《仙舟图唱和诗》,杂著《景曾录》《洗心录》《临池随笔》《读书随笔》等。现仅有《悠然堂全集》《桐引楼诗》存世。明亡不仕,以樵者自居,拒清朝“鸿博”之试。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及诗词声名现在几乎湮没无闻。然在明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9期2019-12-02
- 敦煌俗赋《燕子赋》《百鸟名》鸟名释义商补
文学与博物学知识考辨了野鹊、(求鸟)鸠、(包鸟)鹩、护泽鸟、赤觜(亚鸟)、白练带、鹄鹄师、鸿娘子、赤嘴鸭、提胡卢、念佛鸟、泽雉、花没鸽、青雀儿等14个鸟名。关键词:《燕子赋》;《百鸟名》;鸟名;考辨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9)04-0099-07Abstract: Both Yanzi Fu(Odes to the Swallows)and Bainiao Ming(Chirpings of All
敦煌研究 2019年4期2019-10-08
- 《论语》中的纺织服饰考辨
》;纺织;服饰;考辨;儒学中图分类号: TS941.19;K892.23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 1001-7003(2019)02-0096-06引用页码: 021304Abstract: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ontains abundant information on textiles and costumes. The explanations made in the circle of historical s
丝绸 2019年2期2019-09-10
- 对《毛泽东传》有关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讹误的考辨
勤工俭学;时间;考辨[中图分类号]A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928X (2019) 020039022019年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启动100周年。这一有着广泛而深远影响的群众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动高潮期的1919年3月至1920年12月,共有1600多名中国进步青年,分二十批次,从上海启程赴法。这批怀揣学习新思想、改造旧中国梦想的进步青年,在旅欧期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和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共党史和中国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9年2期2019-08-22
- 剑桥大学出版社成立时间考辨
版社;成立时间;考辨一、学界对剑桥大学出版社成立时间的分歧长期以来,学界关于剑桥大学出版社成立时间的认定并不统一,其中最常见的有两个版本:一说是1534年,以英王亨利八世授予的皇家特许状(TheLetters Patent of 1534)为标志,特许状授权:大学有权聘用、任命三位书商或印刷商;被任命的书商和印刷商可以印刷任何书,可以在任意地方买卖这些书;他们的许可证和经营权只需通过剑桥大学认证。这张特许状是剑桥大学印刷和出版事业得以创立和发展的根基。另一
现代出版 2019年1期2019-06-24
- 敦煌《毛诗》写卷与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互证例释
之所在,亦论马氏考辨之精审。关键词:《毛诗》;敦煌写卷;《毛诗传笺通释》;考辨 中图分类号:G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9)01-0101-08《诗经》一书肇端久远而传祚绵长,始编于春秋,经秦焚书之厄,至汉以三家《诗》立学官,其后《毛诗》出,至东汉郑玄作笺兼采今古文,而后三家《诗》相继不传。然因辗转传抄千年之久,《诗经》异文杂出、诸义不明。在敦煌写卷被发现之前,人们所能见到的最早《诗经》版本是宋刻本。据统计,《诗经
敦煌研究 2019年1期2019-03-22
- 人教本高中《语文》文言词语注释商榷四则
;文言词语误注;考辨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人教本高中《语文》(下简称“《语文》”)[1]教材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5册必修课本每册均选收了一定篇目的文言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
北方文学 2018年29期2018-12-18
- 胡瑗姓名浅考:基于瑗、瑷、璦三字的训诂分析
瑗 胡瑷 姓名 考辨 训诂一.“胡瑷”的误用百度是当今使用最多、最大众化的搜索引擎之一。笔者搜索关键词“胡瑗”后,出现词条数约为459000个。搜索“胡瑷”,出现词条数约为46500个。仔细分析这些词条,两个关键词所搜索出的资料都是关于同一人的。而搜索“胡瑗”的词条数要远多于“胡瑷”。同时,笔者还注意到,“互动百科”中还出现了“胡瑷-胡瑗”的带有“退让性”与模糊性说法,堂堂一个古代名家,居然有两个不一样的名字,且读音相差甚远,岂不怪哉?这就说明:一方面,百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10期2018-11-27
- 庄子籍贯故里问题考辨
疑难问题作了详细考辨,通过对大量方志及史地书籍有关记载的考证辨析,从而确认庄子籍里为战国时宋之蒙邑,即今河南商丘市民权县。【关键词】 庄子 籍贯 故里 考辨庄子名周,是战国中期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庄子》一书汪洋辟阖,仪态万方,“不仅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1]同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两大支柱,几乎支配和影响了整个学术思想史。不可否认,庄子确实是个特异而偉大的
西部论丛 2018年5期2018-08-25
- 《则全和尚节奏指法》成书年代、撰者及其生卒年份考
奏指法》;古琴;考辨1 《则全和尚节奏指法》撰者《则全和尚节奏指法》著作中的信息多处颇有出入,如周庆云《琴书存目》载:不著撰人姓氏,是编载明钞本,《琴苑要录》内前有序云:曹太后之侄孙,名摭字贵获……当在神宗哲宗时……知是编确系北宋时书也。[1]《中国音乐书谱志》第1276条例载:宋,则全和尚,成书时间约1080年,收录于琴苑要录本。[2]吴枫《简明中国古籍辞典》认为:此著是北宋著名琴家则全和尚撰,不分卷,则全为僧义海的弟子。其继承义海的琴学理论,并对其进行
艺术科技 2018年8期2018-07-23
- 浅谈墓志考辨之方法
间,以文献、实物考辨墓主生平。关键词:墓志;考辨;方法1 广义的墓碑与墓志广义的墓碑,是指为纪念死者,赞颂其功德,并标识墓地而立于坟茔墓道的石碑[1]。若从狭义而论,它们则因形制、位置、内容的不同而名称各异。墓碑(狭义),即立于墓前地上,较为简洁地记录墓主姓名、官阶品级、生卒寿年、入葬情况。墓表,又称“阡表”或“灵表”,其作用犹如墓碑,立于墓道,表彰死者。神道碑铭,立于墓道,汉代已出现,初时碑文较为简单,一般只称“某帝或某官神道之碑”,后来纪事渐趋详细,成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6期2018-05-14
- 《金瓶梅词话》五十三至五十七回真伪考辨
真伪 考辨一、引言《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書”之一,它的神秘色彩无疑是“奇”的原因之一,书的作者、成书年代、人物形象等一系列谜题,造就了《金瓶梅》独特的“神奇”艺术感官。而这些谜团如雾一般萦绕在人们眼前,时至今日也无人能拨开云雾给出明确答案,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便是其中一个:《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三至五十七回的真伪。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问题的由来。万历年间名士、大文学家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卷25中说到:“然原本实少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遍觅不得
文教资料 2018年36期2018-04-22
- 谁是董其昌心中“五百年来一人”
词:傅山;书论;考辨傅山(1607—1684)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法家、思想家、学者。他的书法成就自不必说,而他提出的书论亦备受后人重视。研究傅山书法的学者,基本都会重点谈论他的“四宁四毋”论。这一书论的明确提出,见于傅山晚年所作五言古诗《作字示儿孙》诗末的自注。《作字示儿孙》:“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诚悬有至论,笔力不专主。一臂加五指,干卦六爻睹。谁为用九者,心与掔是取。永真遡羲文,不易柳公语。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平原气在中,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2期2018-04-12
- 夏同龢参与张勋复辟考辨
太保之一。经仔细考辨,本文作者认为,夏同龢为复辟党重要成员绝不可能,且参与复辟可能性极低,主要原因有四:一、此书所记内容多出自茶馆酒肆杂谈,不足征信;二、此书内容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三、夏同龢参与复辟说法仅见于此书,同类史料没有所载;四、考察夏同龢生平经历,与此书记载在逻辑上难以符合。关键词:夏同龢 张勋复辟 考辨中图分类号:K2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8)01-66-70在关于贵州状元夏同龢的研究中,其是否参与张勋复
贵州文史丛刊 2018年1期2018-03-12
- 牛树梅《省斋全集》诗歌文本错讹考辨
错讹之处一一予以考辨,并就正于方家。关键词:牛树梅 诗歌 错讹 考辨牛树梅(1799~l882),字雪樵,号省斋,今甘肃省通渭县鸡川乡牛坡村人。从政20余年,为官清正,广播人口。余时多从事教学和著述,学渊邃,工书法,是近代有名的讲学家。《清史稿》卷四百七十九有传。著有《省斋全集》、《闻善录》,另有《湑叶文存》和《牛氏家言》传世。牛树梅的诗歌作为一生的雪泥鸿爪,收录在同治十二年成都石印本《省斋全集》十一、十二卷,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但由于创作中出现
文学教育 2018年2期2018-02-26
- 宋本《文子》考論*
宋本 《文子》 考辨今存《文子》最早傳本爲漢墓竹簡,惜已非全帙,且所存文字與傳世本差别較大。其後又有敦煌《文子》殘卷面世,其内容與傳世本《文子》基本吻合。今所見較早之《文子》當爲宋刻本。王利器《文子疏義》據明正統《道藏》本墨希子注《文子》予以校勘,王氏據其所校勘之本及宋人趙必《覆瓿集》卷十二《文子序》推斷宋時至少有四種傳本[注]王利器《文子疏義》,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3頁。。今所見最直觀之宋刻《文子》影印本有《四部叢刊三編》《中華再造善本》《子藏·道家
诸子学刊 2018年1期2018-01-23
- 《序听迷诗所经》疑难字词考辨
讫句”等字词进行考辨。“加祺”之“祺”为“禖”俗写,校读为“谋”。“加谋”乃为同义连文,义同“诬谋”,谓诬陷谋害。“薄合”当校读为“布谷”。“趐覩”当读为“忮妒”,谓忮恶妒忌之义。“沭”是“沐”的加点俗字,为“木”的音借字;“(扌方)”字當读为“纺”,“纺”为“绑”的古字,即绑缚之义;“讫句”即“各各他(Golgotha)”,为耶稣被钉十字架之地。关键词:《序经》;字词;考辨中图分类号:G256.1;B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
敦煌研究 2017年5期2017-11-17
- “茹毛饮血”考辨
,指出对该词进行考辨的关键在“茹”字上。结合传统训诂学方法和代词回指确认原则证明将“茹”释为“食菜”是不对的,并进一步从《纬书集成》和《故训汇纂》等书中补充例证数条,最终确认“茹”的释义是“包裹、覆盖”。关键词:茹毛饮血 考辨 回指 礼运 谶纬“茹毛饮血”是一个很常见的成语,出自《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1]何谓“茹毛”?许多权威辞书将“茹”解释为“吃
现代语文 2017年5期2017-07-06
- 敦煌写卷《妙法莲华经》字词小考两例
《妙法莲华经》;考辨一“苦逼”小考(一)“苦逼”开始是两个字。“苦逼”的早期形态是两个单独的字,“苦”和“逼”。虽然我们能够在一些文献资料中看到,“苦”“逼”这两个字靠在一起,但是她们并不是当作“苦逼”一词进行使用的。我们可以在一些佛教文献当中找到例句。如:1.《妙法莲华经》“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2.《起世经》“尔时,罪人在铁城中,乃至受于极严重苦,众苦逼切,不堪忍故,恒常叫唤,是故名为叫唤地狱。”3.《起世经》“彼呼呼婆地狱中诸众生等,为彼地狱极苦
魅力中国 2017年19期2017-06-16
- 宋濂书法题跋探析
两篇题跋书法进行考辨,最后分析宋濂题跋书法的艺术价值。关键词:宋濂;书法题跋,考辨[项目基金:本文系渤海大学2016年研究生创新基金,(编号:071502224-37)]一、宋濂的书法交游宋濂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卒于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是元末明初著名文人。入明之后,宋濂更是备受荣宠,历任《元史》总裁、翰林学士、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等职务,朱元璋也“屡推(宋濂)为开国文臣之首”,并不吝褒奖之辞,称他为“真儒”“纯臣”“贤人”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4期2017-06-09
- 《清人别集总目》 误收总集考辨
录,本文就此进行考辨。关键词: 《清人诗文集总目》 别集 总集 考辨李灵年、杨忠先生主编的《清人别集总目》(以下簡称《清集总目》)是第一部全面反映现存清代人诗文别集情况的大型古籍书目,共著录近两万名清代作家所撰约四万部诗文集,为文史学者全面了解和研究清代文学、目录版本学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如此多的诗文集,编者不可能一一寓目,故书中难免存在讹误之处,如一些诗文总集被当作别集收录于书中。本文就阅读所得,仅就这一问题进行考辨,略述管见。13页:丁善宝《十二种
文教资料 2017年9期2017-06-08
- 明初水西土官宣慰使霭翠归附明朝时间考辨
说并称,未加甄别考辨而辗转传抄,习以为然,导致长期以来学界在这一问题上认知的混乱,实有背于学术研究求真求实的基本精神。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史料以及研究著述的梳理与辨析,以期厘清该问题的疑义与分歧,也意在打破明初水西土司研究中某些“习以为然”、“熟视无睹”的现象,回归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严谨性。关键词:水西土司;霭翠;归附;歧异;考辨中图分类号:K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099(2017)02-0109-10国际DOI编码:10.15958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5-30
- 论夏同稣非张勋复辟党十三太保
太保之一。经仔细考辨,本文认为夏同稣为复辟党重要成员绝不可能。主要原因有四:一、此书所记内容多出自茶馆酒肆杂谈,不足征信;二、此书内容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三、夏同稣参与复辟说法仅见于此书,同类史料没有记载;四、考察夏同稣生平经历,与此书记载在逻辑上难以符合。关键词:夏同稣;张勋复辟;考辨由于史料缺失,不少历史真相被掩盖在重重迷雾之中,给后人学习带来极大困难。在关于贵州状元夏同稣的研究中,其参与张勋复辟之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弄清此事的来龙去脉,尽最大努力
大东方 2017年11期2017-05-30
- 韩国诗话引论汉代诗文评析
倾向,严肃细致的考辨以及对文学性方面的探讨。关键词:韩国诗话 汉代诗文 两种倾向 考辨 文学性韩国诗话的构成比较复杂,有的是专门的诗话论集,而更多的是内容博杂的掌故随笔,或者器物风俗当中涉及了诗话。这里面既有中国诗歌及其他,也有韩国汉诗及其他,有的各自独立,有的则混合在一起。在韩国诗话的具体引用和论述中,有的诗话是作者独创的,而更多的是整理、抄录,尤其到了朝鲜王朝后期以及之后。在诗话的具体作用上,有的是针对某个问题的详细探究,而有的则是材料的梳理与罗列。韩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7年4期2017-04-27
- 越南陶晉《夢梅詞録》考辨
首。但是經過學者考辨,這些詞多爲僞作。二九年,范文映發表《〈夢梅詞録〉的真相面貌》指出《夢梅詞録》六十首詞之中有三十八首詞抄襲自中國詞作。二一一年,范文映在《陶晉〈夢梅詞録〉一些留意點》中進一步指出其中四十三首詞不是陶晉的詞作。本文經過考訂認爲,《夢梅詞録》剩餘十七首詞作也是抄襲自中國,現存《夢梅詞録》爲僞作。關鍵詞 陶晉 《夢梅詞録》 僞作 考辨一 陶晉的生平陶晉一生在阮朝爲官,歷經四位皇帝,擔任過參編、安静主管、刑部尚書、兵部尚書、工部尚書、一品管涵的
词学 2017年2期2017-03-18
- 《离骚》中“宓妃”真实身份考辨综述
》 宓妃 求女 考辨《离骚》中宓妃一词出现于“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由于对宓妃这一人物的相关记载不多,且资料不全,见仁见智,所以研究者们对“宓妃”这一人物的身份猜测多有歧义,难以确证。下面把有关宓妃身份猜测的四种不同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梳理如下,并稍作评述,以供参详。一、宓妃是伏羲氏之女 关于宓妃的身份,王逸注曰:“宓妃,神女。以喻隐士。”如淳《汉书音义》:“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遂为洛水之神。”《洛神赋》李善注云:“宓妃,伏羲氏女,溺洛水而死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7年1期2017-02-09
- 蒲松龄《重阳王次公从高少宰、唐太史游
白山的具体经过,考辨蒲诗作于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九月初十日或此后一两日,王次公为毕际有此次长白山之游的侍从者。关键词:蒲松龄;诗作;本事;作期;考辨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路大荒整理的《蒲松龄集·聊斋诗集》中,收有《重阳王次公从高少宰、唐太史游北山归,夜中见访,得读两先生佳制,次韵呈寄》七律二首。其诗云:午夜敲门贵客残,登堂喧笑礼仪宽。未分胜友名山座,犹得奚囊妙句看。去就依人常似鸟,工夫化鹤不成丹。高斋萧索惟秋树,李郭仙舟望亦难。词
蒲松龄研究 2016年4期2017-01-16
- 《聊斋志异·鬼哭》中王七襄其人本事考
;本事;李荫祖;考辨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聊斋志异·鬼哭》一文,记叙了谢迁之变时,顺天学政王七襄仗剑吓鬼而反被群鬼揶揄嗤笑的故事。篇末“异史氏曰”:“邪怪之物,唯德可以已之。当陷城之时,王公势正烜赫,闻声者皆股栗,而鬼且揶揄之。想鬼物逆知其不令终耶?普告天下大人先生:出人面犹不可以吓鬼,愿勿出鬼面以吓人也!”蒲松龄意在强调,缺德、无德的王七襄,拿出顺天学政的官帽,身佩能够避邪的宝剑,也不能把群鬼吓唬住,而且,无德也正是王七襄“不令终
蒲松龄研究 2016年4期2017-01-16
- 柳贯诗宗江西诗派说考辨
诗宗;江西诗派;考辨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80-01柳贯(1270-1342),字道传,号乌蜀山人,婺州浦江(今属浙江)人,元代著名文学家,与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曾师从于柳贯。《元史》称柳贯“作文沉郁舂容,涵肆演迤,人多传诵之”。四库馆臣评价曰:“文章原本经术、精湛闳肆,与金华黄溍相上下。”柳贯既以文名显于世,其诗名遂为文名所掩。胡应麟《诗薮》云:“元婺中若
成才之路 2016年28期2016-10-31
- 《全宋文》李益谦小传及收文考辨
李益谦小传及收文考辨吴昊(厦门大学 中文系,福建厦门361005)摘要:《全宋文》卷四八六四收录李益谦文章三篇并附小传,而南宋初有作品流传后世的李益谦实有二人,一为绵竹(今四川绵竹)人,字无亏;一为奉符(今山东泰安)人,字相之。《全宋文》所收李益谦三文,《李流谦行状》为绵竹李益谦作,《乞诸路抄录酬赏指挥奏》为奉符李益谦作,《浦塘记》的作者是绵竹李益谦还是奉符李益谦目前难以确定,《全宋文》皆归于绵竹李益谦名下,且小传将绵竹李益谦与奉符李益谦的生平事迹混淆为一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6-29
- 《大唐西域记》异文考辨
大唐西域记》异文考辨辛睿龙(河北大学 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摘要:以《大唐西域记校注》提供的版本异文和佛经音义书出具的引用异文为材料,利用文献学、训诂学、辞书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大唐西域记》中一些有价值的异文进行了考辨。关键词: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校注;异文;考辨;佛经音义《大唐西域记》(以下简称《西域记》)全书十二卷,书成于贞观二十年,即公元646年,系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由玄奘述,辩机撰文而成。由季羡林注、范祥雍校的《大唐西域记校注》(
唐山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6-20
- 广西上林“壮八音”的族属考辨*
“壮八音”的族属考辨*●刘敏[摘要]上林壮族八音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资产名录。通过田野调查,考察分析对上林县的自然环境、民族迁徙和壮族八音的历史渊源及现有八音队的源流、师承关系、音乐形态等,对其“壮族八音”的族属问题进行考辨。[关键词]族属;壮族、汉族八音队;八音曲;乐种;考辨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上林县八音调查报告”(项目编号:ycsw2014067)阶段性研究成果。广西地区壮族八音大体分为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以“唢呐
歌海 2016年2期2016-06-13
- 施耐庵名讳、字讳和名号辨
字讳; 名号; 考辨出自于不同材料的有关施耐庵的各类名讳、字讳及名号①由于这些不同的称呼究竟是名讳、字讳还是名号根本分不清楚,故下文一律以“名号”统一称之。,既不相同,更不统一,可谓五花八门。这本应引起人们的质疑,却在现有的部分研究中成了证明兴化施氏先祖施彦端与《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合一”的证据。这些研究认为,出自不同材料的完全不相同的施耐庵的各种名号,是施耐庵出于“避祸”的需要产生的,只要能找到这些名号在音、形、义上的某种关联,就可以将这些迥异的名号一并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4-12
- 中药狼毒名实考辨
)中药狼毒名实考辨黄和平, 王 键*(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1)摘要:中药狼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但未明确其植物基原,导致其药材来源产生了一些混乱。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对该植物的历史沿革进行归纳梳理,并对当前药材基原的确定提出建议。关键词:狼毒;基原;本草;考辨dol:10.3969/j.issn.1001-1528.2016.02.036狼毒为传统中药,自《神农本草经》开始,历代本草均对其进行了记载。其植物基原至宋代才得以明确,为瑞
中成药 2016年2期2016-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