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夜宴图
- 《韩熙载夜宴图》的色彩在装饰画中的应用
要:《韩熙载夜宴图》是我国五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画作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阐述《韩熙载夜宴图》的历史背景及色彩特点,进而探究这幅画的艺术特色。以创作装饰画的具体过程为例,分析《韩熙载夜宴图》中的色彩在现代装饰画中的应用,从而达到将传统绘画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目的。同时,将《韩熙载夜宴图》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和艺术风格运用到装饰画中,既能够为现代装饰画增添新元素、新形式、新材料、新手法,又能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精神,让人们能够更好地领略传统艺术之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3期2024-06-03
- “国潮”乐剧《韩熙载夜宴图》的艺术魅力
”乐剧《韩熙载夜宴图》剧照“国潮”乐剧《韩熙载夜宴图》以“中国首个名画‘原创’国乐剧场”“一场茶与酒可以‘喝’的音乐会”等为特点,结合了台上台下的互动式交流与音乐剧情的沉浸式体验。该剧共六幕,包括“序幕”“悉听琵琶”“王屋六幺”“宴间小憩”“管乐清奏”“夜宴何休”。全剧长约90 分钟,含中场休息与观众互动时间。作为一场“国潮”音乐剧,导演兼作曲蔡东铧发挥他一贯擅长的“跨界”艺术风格,将音乐、戏剧、国画、诗词、茶艺、花道等传统艺术形式与西方的音乐戏剧叙事逻辑
新疆艺术 2024年1期2024-02-01
- 数字化公共艺术介入传统文化再生研究
代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为例,以文脉解读、视觉营造、交互搭建三个步骤,对基于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公共艺术创作展开研究。发掘古代名画美术价值、音乐价值和文化内涵,构建交互式公共艺术装置,以彰显五代时期绘画艺术、传统音乐的魅力。结果:对《韩熙载夜宴图》进行视觉创新与情景再现,采用创作式互动方式,以新的角度和方法诠释《韩熙载夜宴图》的文化意义,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给予观众多感官沉浸式、形式新颖、寓教于乐的观看体验,传递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审美感受。结论:研究涉及软硬件
艺术科技 2023年20期2023-10-25
- 从空间处理上分析《韩熙载夜宴图》
。对于《韩熙载夜宴图》,空间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整幅作品以长卷的形式展开,利用屏风和床榻对画面进行了合理的分割,使每段画面不仅独立成章,前后又能紧密相连。本文通过对《韩熙载夜宴图》空间处理的分析,使读者更进一步了解《韩熙载夜宴图》的空间艺术魅力以及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间运用。关键词:《韩熙载夜宴图》;空间分割;空间连续一、中国画对时空观念的认识古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人也习惯用时间划分事件的安排,例如用节气安排农事,用早、中、晚安排
收藏与投资 2023年8期2023-09-07
- 论生活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动人。《韩熙载夜宴图》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尤为细致,从细节中透露出人物的微妙感情,是南唐画家顾闳中在夜宴中把所观景象描绘下来的传世之作,这是一幅描绘当时现实生活的艺术性较高的写真作品,就其画面而言,画家选取五个有意义的夜宴生活的场景,夜宴活动的顺序为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欢、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本文将从人物的表情动作、线的造型、“六法论”中经营位置对《韩熙载夜宴图》的体现以及绘画情节方面来深入分析《韩熙载夜宴图》的内涵,并通过深入了解这幅画来谈谈生活对艺术
艺术大观 2023年21期2023-08-12
- 从图像学角度解析《韩熙载夜宴图》
摘要:《韩熙载夜宴图》为五代画家顾闳中所画,画作以长卷的形式描述了韩熙载在家中设宴的欢乐场景。本文以图像学理论为依据,对《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场景及形象等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其深层内涵以及时代精神,并解析其图像学意义。关键词:图像学;《韩熙载夜宴图》;场景一、背景《韩熙载夜宴图》为五代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所创作的作品,是我国十大传世名作之一。该作品为绢本设色,目前藏于故宫博物院。《韩熙载夜宴图》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韩熙载在家中设宴,众人其乐融融的场景,即一次完整
收藏与投资 2023年6期2023-07-14
- 《韩熙载夜宴图》中坐具与坐姿的美学价值研究
实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可以明显看出靠背椅、绣墩等高型坐具的频繁出现,表明高型坐具当时已进入上流社会的居家应用。事实上,北宋中期,“垂足坐成为坐礼中的正统坐姿,跪坐正渐渐地被中国人遗忘”[3]。当时出现了大量适应垂足而坐的坐具,如胡床、墩、杌、凳、椅。两宋至明清时期,高型坐具得到进一步发展,交椅、太师椅和官帽椅等多种式样的坐具相继出现。《韩熙载夜宴图》的五段场景中,每一段画面虽用屏风分割,但均有各样的坐具出现。在复兴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从这幅旷世名画的坐具出发
国画家 2023年3期2023-07-12
- 课程教学视域下的《韩熙载夜宴图》色彩分析
究背景《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作者在当时只是一名普通的画院待诏,与董源、巨然、徐熙等同时代大师的地位差距较大,然而这幅画的风格在当时独树一帜,人物绘制和色彩讲究写实,与中国画“重意不重形”的普遍追求大相径庭,因此在当时这幅画被当成一副普通的作品,不受世人重视。元代评论家汤厚在《画鉴》中提到该画因过于写实而失去雅致,不值得收藏。直到后来西方绘画传入中国,人们对写实风格有所了解,这幅画的真正价值才逐渐得到世人的认可。[1]这幅画描绘了1
流行色 2023年4期2023-06-01
- 关于《韩熙载夜宴图》的图像学方法论试分析
要:《韩熙载夜宴图》代表着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工笔重彩发展的最高水平。五代十国时期,社会环境复杂,时局动荡不安,南唐后主李煜命顾闳中创作的《韩熙载夜宴图》也侧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定。本文将以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方法论对这幅作品进行分析,并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上,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角度探索这幅作品的深层内涵。关键词:图像志;图像学;《韩熙载夜宴图》;传统绘画一、潘诺夫斯基的方法论概念与《韩熙载夜宴图》的背景(一)关于潘诺夫斯基图像学方法论的定义欧文·潘诺夫斯基
百花 2022年11期2023-01-30
- 画里画外韩熙载
——略谈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创作意图
南唐和《韩熙载夜宴图》唐末藩镇割据,史称“五代十国”。南唐作为十国中版图面积最大的政权,由唐烈祖李昪(原名徐知诰)在江南地区建立,定都于江宁(今南京市)。南唐政权存世38年便被北宋政权所吞并,曾经文化繁荣、经济富庶的南唐国祚短促,仅传三世便走向灭亡。虽然南唐政权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为一瞬,但其在美术、诗词、音乐等诸多方面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韩熙载夜宴图》就是这一时期在绘画方面的代表作品,也可以称得上中古绘画史上的一件杰作。该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2023-01-04
- 《韩熙载夜宴图》人物视线与场景贯连之作用探析
孟莞祺《韩熙载夜宴图》,相传为南唐宫廷画家顾闳中所绘,现留存的实物为宋代摹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不同于大部分叙事画颂扬或记录时事的创作意图,《韩熙载夜宴图》有着极为独特的政治目的。北宋官修的《宣和画谱·卷七》中记载:“是时,中书舍人韩熙载,以贵游世胄,多好声伎,专为夜饮,虽宾客糅杂,欢呼狂逸,不复拘制。李氏惜其才,置而不问。声传中外,颇闻其荒纵,然欲见樽俎灯烛间,觥筹交错之态度不可得,乃命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故世有《韩熙载夜宴图》
大观 2022年9期2022-12-06
- 《韩熙载夜宴图》的音乐图像学分析
引 言《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画家顾闳中的巨作,各场景之间运用屏风、床榻、几案等物品巧妙分割,即独立成画又相互连接,以长卷形式一气呵成,将现实中的宴饮情景生动传神的展现在世人眼前。目前学界对《韩熙载夜宴图》的图像研究已取得了较多成果,但从图像中的音乐元素挖掘其个人及音乐生活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试图以《韩熙载夜宴图》中的音乐场景进行分析,结合史料以韩熙载身边的乐妓为突破点,通过还原其真实的音乐生活揭示韩熙载真实的政治态度。一、《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声音景观(一)
黄河之声 2022年7期2022-11-21
- 运用图像学浅析《韩熙载夜宴图》
技大学《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一系列长画卷的形式展示出南唐时期韩熙载的宴席场景。这幅长卷线条严谨流畅,细腻灵活,极富表现力,特别是对韩熙载眼神的描绘非常具有艺术性。本文运用图像学的分析方法,对图像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寻找更清晰的图像分析,进而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一、图像学的研究方法(一)瓦尔堡——确立了图像学将图像学第一次从意大利美术史象征意义研究当中发展出来的是瓦尔堡,他是一位意大利学者,被人们誉为“图像学
艺术评鉴 2022年18期2022-11-05
- 《韩熙载夜宴图》的艺术特色研究*
典画作《韩熙载夜宴图》,是古代人物画的重要传承作品,画作创作主题内容是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的生活轶事,主要包括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该幅画有着疏密有序、张弛有力的全局构图,人物刻画传神大气、精细古朴,充分显示出了作者高超的绘画艺术创作水平。此外,《韩熙载夜宴图》的色彩运用极富有层次感,综合采用了多种亮丽的色彩,在这些炫彩亮丽的色彩中又穿插使用了大块的墨色,以此来起到对比与协调的重要作用。作者在创作该幅画时,还科学巧妙运用了晕染技法,促使整体画面变得
艺术品鉴 2022年23期2022-09-09
- 从《韩熙载夜宴图》说起
赵华杰《韩熙载夜宴图》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幅传世名画,画家顾闳中通过听乐、观舞、暂歇、清吹、散席等场景,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五代南唐大臣韩熙载奢华的夜生活。画面上韩大人宴前洗手的“镜头”,从民俗学视角很有观赏价值,不仅折射出中华饮食文化的文明,也为宴前洗手提供了直观的佐证。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非常讲究洗手的方法和仪式感,在祭祀、宴饮、结婚等活动时,必须先洗手,否则视为失礼。洗手,古人称为“沃盥”。你看“盥”字的造型结构,上面两旁是给水工具,
江苏卫生保健 2022年8期2022-08-25
-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酒具考
——兼论其绘制年代
032《韩熙载夜宴图》卷(以下简称《韩》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画卷内容为南唐重臣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场景,全图共分为五个段落,分别是听乐、观舞、暂歇、轻吹和送客场景,其中听乐和暂歇两段中均有注壶温碗等酒具出现。关于这些酒具的时代与窑口等问题,过去普遍认为是五代青白瓷,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该卷传为南唐顾闳中所作。近年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学界对《韩》卷的时代问题已有了不少新的看法,本文将从画卷中酒具的形制出发,探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5期2022-07-20
- 从《韩熙载夜宴图》看五代男性服饰
06)《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时期南唐宫廷画家顾闳中的代表作品,描绘的是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生活。韩熙载是一个颇具政治抱负的人,但屡遭猜忌排挤,悲观失望之余借声色自慰,也借消沉之态图以自保。顾闳中受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家,目识心记,窃画韩府夜宴场景。此画卷描绘了听乐、观舞、休憩、清吹、散宴五个夜宴生活片段,每段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手法类似连环画,但没有明显的时间顺序和情节起伏。画家用屏风和家居作为画面故事的一个连接点,将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转换完美
西部皮革 2022年12期2022-07-18
- 基于古代名画中六幺舞者的形象及服饰特征探析
在南唐《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的舞姬王王屋山跳的那段舞蹈就是唐代最盛行的“六幺舞”。中国古代舞蹈服装也跟随着新时代的繁荣发展,也有了新的改变。本文主要以六幺舞为线,深入挖掘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中六幺舞的魅力,以及舞者服饰和舞者形象的特点。以独特新颖的视角探析在新时代背景下古代舞蹈服饰的变化与创新应用。关键词:六幺舞;南唐;韩熙载夜宴图;新中式中国历史的长河连绵不绝,古代舞蹈文化在其中熠熠生辉。古代舞蹈服装因其历史时期和舞蹈种类的不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表现形
科学与财富 2022年8期2022-07-04
- 《韩熙载夜宴图》对历史的见证和对美学的启蒙
要:《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原迹早已丢失,现存的只是宋摹本,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作品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在家设宴、载歌行乐的场面。画面中记载的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由五段场景构成,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画面的整体层次在当时更是一种创新。作品造型准确精微,线条精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富有变化,敷色丰富、和谐,使得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6期2022-05-30
- 老舍《有声电影》结构中的美术属性
色,与《韩熙载夜宴图》和修拉的点彩画法在艺术上高度互通,从而可以站在绘画的角度来解读。 关键词:老舍 《有声电影》 《韩熙载夜宴图》 美术属性 点彩法 “艺术各部门虽各有领域,可是艺术修养却不限于在一个领域里打转转”[2],老舍先生的这句话解释了“踏花归去马蹄香”和“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这等引人拍案叫绝的佳话流传至今的原因。老舍本身具有极高的美术修养,所以他的艺术的灵感如一点浓墨滴入水的柔波,变化万千,无法规定在确切的框架之中,这些美术经验拓宽了老舍的艺
文学教育 2022年5期2022-05-26
- 北京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之色彩审美意识研究
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图1)引首有明代程南云所题篆书“夜宴图”三字,画面后有南宋、元、明、清之历代题跋。据传此卷为五代时期南唐画院待诏顾闳中所作,目前学界的看法更倾向于宋摹本。全卷分五段:听乐、观舞、息歇、清吹、惜别。此卷颇具匠心的设色是鲜明独特的色彩审美意识的呈现。一、美学理论层面色彩的审美意识作为一种感性的意识形态,是主体在进行有关色彩的审美活动时所产生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形式。北京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所体现的色彩观是诸多思想合力影响下的结果。(一)儒
国画家 2022年2期2022-04-13
- 论《韩熙载夜宴图》构图中的美学特点
摘要:《韩熙载夜宴图》画面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在美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绘画的影响也极为深远。本文通过结合绘画的创作背景,从四个角度对《韩熙载夜宴图》构图中的美学特点进行分析。一、《韩熙载夜宴图》绘画的背景《韩熙载夜宴图》的绘制背景相传有两个版本,其一为官员韩熙载出自豪门,才能超群,为南唐后官中书侍郎,因南唐国力及政治逐渐衰退,而自己却力不从心羞愧难当,于是便用日日笙歌乐舞沉迷酒饮这种方式来掩盖。南唐后主李煜自是很想重用韩熙载,但又闻熙载“放意杯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3期2022-02-23
- 《韩熙载夜宴图》中蕴含的美学思想
——以顾闳中版和唐寅版为例
所绘的《韩熙载夜宴图》现存故宫。作者顾闳中是江南人,南唐时期的宫廷画家。这幅画沿袭了唐代人物画的特点,画面构图十分富有情节性,类似现在的连环画,巧妙地运用屏风进行分割。人物造型精细准确,线条工致细谨,色彩浓丽但不失雅致。画中还描绘了各色的屏风、床帐、乐器、桌椅等生活用品,都刻画得十分细致,体现了作者高超的绘画水准。画中所描绘的主人公韩熙载出身唐末北方大家族,但为家世所累为南唐做官。韩熙载十分有才能,但是他性格高傲,不事权贵,一直未得南唐重用。南唐后主对他十
艺术品鉴 2021年26期2021-10-25
- 浅析《韩熙载夜宴图》视觉空间的营造方式
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如图1所示)突破了现实生活中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一次性完整的描绘出韩熙载宴请宾客时的不同情景,营造出具有极强的代入感和无限联想的视觉空间。图1 《韩熙载夜宴图》南唐顾闳中,绢本设色,手卷,28.7×335.5CM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二、《韩熙载夜宴图》中视觉空间的表现形式众所周知,《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经典的人物画卷,它的经典不仅仅在于人物刻画的深入精细、用线的遒劲流畅,而画面中对空间的营造与处理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在有限的空间中完整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8期2021-09-24
- 观《韩熙载夜宴图》
摘要】《韩熙载夜宴图》是最著名的古画之一,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绘制,绢本设色,现存为宋摹本,故宫博物院藏。图中描绘了韩熙载家宴歌舞行乐的场面,全画用屏风作画面建构,分为五段场景观乐、观舞、宴间休息 清吹、散宴送客,像连环画一样记录了夜宴的完整过程。【关键词】韩熙载夜宴图,空间刻画,中国画鉴赏南唐地据江南,山水佳丽,风尚文美,典午流风,时未全堕。其君主多好绘事,恩宠画士,故名家辈出,其在他方者,亦多相继来归,为翰林待诏。顾闳中、竹梦松、高太冲、朱澄、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期2021-09-10
- 空间的连续与延伸
——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
本文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尝试讨论中国传统手卷形式绘画中的空间意识与表现。基于不同学者对空间意识表现的认知以及对《韩熙载夜宴图》的多角度剖析,以主体人物间的视觉交互建构为出发点,探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时空统一观念体系与图本的空间架构。通过审读手卷形式绘画所呈现的空间意识,即空间的连续与延伸,探讨人物方位设定及视觉交互建构与内部空间的陈设、方位间的联系。一、卷收与展放的绘画空间横轴、竖轴与长卷是中国传统绘画最重要的创作形式,早期在陶器上作画,由连续、对称、均
大众文艺 2021年14期2021-08-15
-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的经营位置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此幅画的经营位置的巧妙让人叹为观止。《韩熙载夜宴图》的背景复杂,画里中心人物韩熙载是贵族,历时三代帝王,社会的动荡让他心灰意冷,在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后,他以声色韬略做掩护,逃避做宰相,在自己府中夜夜笙歌,南唐后主李煜派遣大画家顾闳中去韩熙载的府中探视,把所见绘制出来,所以,就有了《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有很深的思想深度,不仅能够体现当时的时代风貌,而且揭示了当时政治阶级的内部矛盾。《韩熙载夜宴图》现存宋摹本,绢本设色,但我们仍能从画面
艺术品鉴 2021年18期2021-07-19
- 绰姿华裳染风韵 夜语笙歌醉人生
——感受《韩熙载夜宴图》时代背景
和他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最好的例证,从这幅画作中能感受到那个时代在特定环境中,有着怎样生活态度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和时代气息。一、五代时期人物画显著特色(一)五代时期人物画创作的历史背景历经隋唐两个大一统封建帝国的长期统治后,国家根基逐步从强盛走向没落,地方割据势力如春笋般横空出世。寇匪猖獗,枭雄逐鹿,仿佛一夜之间,就将强大的唐王朝推上了绝路。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有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更迭快速的短暂朝代,同期还有中原地区之外的十个割据政权,
河北画报 2021年4期2021-06-17
- 从《韩熙载夜宴图》看诗词绘画的融合
意境《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顾闳中画的,这副画卷故事情节很有趣,现代有人把它作为真人摆拍摄影作品,有的人就给他做成立体的面塑和泥塑。韩熙载是北方人,他是唐代末年一个北方的大家族出身的人,他高才博学又精音律,善书画。但是,由于他的父亲卷入一件政治案件,父亲被处于死刑,为了保全家族不被灭族,他就跑到了南方给南唐后主做事。如果他对北方还有情感,还存留着对故国的情谊,他会在军事决策的关键时刻帮助北方人而不帮助南方人,所以南唐后主,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对韩队韩熙载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期2021-06-11
- 《韩熙载夜宴图》图像学分析
,分析《韩熙载夜宴图》的内容、深层含义和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这种方法,可以理解其作品的深层含义,不仅仅是从画面上去看画了什么事物,而是要透过现象看其本质。关键词:潘诺夫斯基;图像学;韩熙载夜宴图一、瓦尔堡:图像学理论的建立图像学的出现是对沃尔夫林等人的形式主义学派的形式、风格分析方法的反拨,要求欣赏一幅作品不能只是狭隘地去分析画面的线条、色彩、空间感,而是要摆脱形式主义的局限,致力于将人为分离的学科整合起来,形成一门综合性的文化学科。瓦尔堡认为图像学
美与时代·下 2021年4期2021-05-28
- 空间批评视域下《韩熙载夜宴图》艺术赏析
要:《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画家顾闳中唯一一件传世珍品,代表了五代两宋时期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最高水准,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时间的空间化”。以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批评理论”为出发点,分别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三个维度对画中的场景布置、复杂社会关系以及主人韩熙载的内心世界展开深入探析,能够使我们更好地领会画作蕴含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关键词:韩熙载夜宴图;空间批评;艺术赏析20世纪中后期,学界经历了备受关注的“空间转向”,人们开始关注“空间”对于文学
美与时代·下 2021年2期2021-05-17
- 晚唐社会艺术观研究
——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
南唐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有所体现。然而不同于盛唐的繁华,由于外族的入侵,晚唐的国家权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贵族和朝臣们却仍沉浸在昔日的和平安详中,不问朝政,用大把的时间纵情声色,《韩熙载夜宴图》正是绘制于这样的背景之下的。一、《韩熙载夜宴图》主要内容韩熙载是负才艺而名重的晚唐五代士人,曾深受李璟的重视,但是却因为过分正直的人格而遭到达官贵族的排挤被贬,后主李煜继任后为挽救岌岌可危的南唐,曾欲拜韩熙载为相,但韩深知南唐亡国大局已定自己无力回天,索性拒绝了后主
大众文艺 2021年7期2021-05-01
- 浅析《韩熙载夜宴图》的韵律表达
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时期画家顾闳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为绢本工笔设色卷轴画,长335.5厘米,宽28.7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闻名于世的传世国宝之一。相传是由作者目识心记所绘,整体描绘五代南唐时期中书侍郎韩熙载设宴情景的画面,全卷分为五段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描绘了不同的人与物,整副画面绘制精细,虽有四十多个主体人物,但是每个人的神态以及衣物刻画都十分精细,甚至于人物手部姿态以及细节都跃然画面中,这也显示出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作品独具匠心的构图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7期2021-04-08
- 从《韩熙载夜宴图》看诗词绘画的融合
意境《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顾闳中画的,这副画卷故事情节很有趣,现代有人把它作为真人摆拍摄影作品,有的人就给他做成立体的面塑和泥塑。韩熙载是北方人,他是唐代末年一个北方的大家族出身的人,他高才博学又精音律,善书画。但是,由于他的父亲卷入一件政治案件,父亲被处于死刑,为了保全家族不被灭族,他就跑到了南方给南唐后主做事。如果他对北方还有情感,还存留着对故国的情谊,他会在军事决策的关键时刻帮助北方人而不帮助南方人,所以南唐后主,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对韩队韩熙载
锦绣·下旬刊 2021年3期2021-01-28
- 《韩熙载夜宴图》中人物服饰设色研究
所绘的《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长卷的杰出代表作品,是其最具影响的作品之一。画家顾闳中描绘记录了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场景,全卷设色艳丽,但不失雅致,极具节奏感。文章重点研究了《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服饰设色,从设色的技法、布局,再到服饰的色彩特点以及主从关系等角度进行探讨,研究了色彩的对比、节奏、装饰性、寓意等艺术价值。关键词:《韩熙载夜宴图》;人物服饰;设色研究色彩在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绘画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韩熙载夜宴图》,绢本设色,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9期2020-12-23
- 以图像学方法分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摘要:《韩熙载夜宴图》是古代工笔重彩的顶峰之作,色彩清丽,为南唐画家顾闳中所作。图像学是西方美术史学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本文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方法为主要手段分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采用一种新的方式探究其艺术特色和美学价值。关键词:《韩熙载夜宴图》;图像学研究方法;潘诺夫斯基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1-0-020 引言图像学研究方法从19世纪欧洲的美术史研究中开始发展起来,图像学作为美术史
艺术科技 2020年21期2020-12-08
- 浅谈《韩熙载夜宴图》中屏风的运用
本文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分析了屏风在画中的特殊作用。屏风既是一件有形之物又是一种绘画元素。当作为一件有形之物时,屏风对于空间能起到一定的分隔作用,每个分化出的空间都是独立的场所,但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当作为一种绘画元素时,屏风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又有着“引导观者观画视线,铺设叙事情节,构建绘画空间”等作用。由此,屏风成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韩熙载夜宴图》中场景的构成《韩熙载夜宴图》全卷共分为五段,每段之间的空间构建都将屏风作为桥梁来
艺术家 2020年8期2020-12-06
- 《韩熙载夜宴图》乐器考释
丁同俊《韩熙载夜宴图》乐器考释●丁同俊(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文章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韩熙载夜宴图》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场合对不同类型的乐器加以分析,考证了五代南唐上层社会宴会时用乐的场景与规模,重点分析了《夜宴图》中各类乐器的形制、演奏姿势,以及乐队的排列与组合,并结合相关史料与图像,对唐代、五代,以及宋、金时期的琵琶演变过程展开探讨,提出五代十国时期是琵琶汉化关键期的推论,进而分析这一时期音乐向近古转型所起到的作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11-18
- 从《韩熙载夜宴图》中看五代家具的风格与样式
文试从《韩熙载夜宴图》的家具样式阐释五代古典家具的风格与样式特点。关键词:韩熙载夜宴图;五代家具;风格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2-0-02《韩熙载夜宴图》为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工笔画作品。画中人物动势、家具样式、服饰款式都极为清晰,为后人研究五代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翔实的古代家具信息。本文以《韩熙载夜宴图》为参考,对五代家具风格与样式进行探讨。一、相关概念界定(一)《韩熙载夜宴图》断代关于《韩熙载夜宴图》的断
艺术大观 2020年22期2020-11-16
- 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
宫本的《韩熙载夜宴图》出自五代南唐时期顾闳中的笔下,但从对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的分析上看很有可能是宋时期的作品,无论是从画面中的题跋印鉴、著录、画面内容或风格考证都指向宋时期,本文将从画面的题跋印鉴、画面内容、和风格考证三个方向来证明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圖》有可能出自宋人之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韩熙载夜宴图》为设色绢本,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通行观点认为描绘的是南唐李煜时期的宰相韩熙载与宾客宴饮的故事,并一直被归于五代南唐宫廷画家顾闳中名下。从
海风 2020年4期2020-10-28
- 用图像学分析《韩熙载夜宴图》国画作品
析,从《韩熙载夜宴图》的整体画面设计内容深入地考虑到对图像的寓意,再一次深入考虑到图像绘画者与其社会文化背景的相互影响,这本身就是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理论体系一次简略的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从其艺术作品本身的角度出发,横向地研究整个艺术史时代的图像学原理与其社会文化背景。根据这种研究方法,艺术史研究领域不再仅仅局限于艺术形式,而是交叉与融合,包含了政治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哲学等各类学科。关键词:图像学;潘诺夫斯基;韩熙载;《韩熙载夜宴图》中图分类号:J
艺术大观 2020年13期2020-10-09
- 《韩熙载夜宴图》是人与人联结的结晶
结出了《韩熙载夜宴图》。因此本文从与《韩熙在夜宴图》关联的人物入手,去解读作品产生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的背景,探究其背后深层的联结点。【关键词】夜宴;南唐;李煜;韩熙载;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以下简称《夜宴》)作为命题绘画的经典画作,是符合命题绘画的特征:创作者是根据他人特定的标题或要求完成作品的创作方法。即《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根据南唐后主李煜的要求为引,绘制展现韩熙载夜宴歌舞的实际状态。命题通常只规定作品的内容范围,而不限制作品的形式和情节处理
红豆教育 2020年2期2020-09-10
- 从《韩熙载夜宴图》看中国古代晚宴的服饰表现
景线。《韩熙载夜宴图》作于五代十国时期,是从唐代服饰到宋代服饰的过渡期,此图以长卷的形式主要描绘南唐大臣韩熙载潇洒自如的夜宴生活,全卷分为“奏乐”“观舞”“休息”“轻吹”“送客”五个部分,用笔细腻圆润,服装设色明丽又不失清雅、讲究又不失协调,通过服饰的表现也可探究出一定的社会内涵。作为中国古代存留下来的一幅宴饮图,又具有人物画的写实性,是古代宴会的真实再现,也是研究古代宴会人们穿着打扮不可多得的绘画资料。一、服饰设色手法具有一定的社会内涵《韩熙载夜宴图》中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8期2020-09-04
- 从《韩熙载夜宴图》到《最后的晚餐》中色彩表现的差异
通过对《韩熙载夜宴图》和《最后的晚餐》两幅画作的比较分析,以此探讨中西方古典绘画的表现形式,研究分析两幅画作中色彩运用的差异,这对于后期中西美术绘画的交融与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关键词:中西方绘画;色彩意象性;色彩表现《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南唐时期画家顾闳中的代表作品。此画作是顾闳中奉李煜之命,悄悄混进宴会人群,细心观察整个宴会情形,然后凭借高超的记忆和杰出的智慧创作出来的杰作。全卷构图清晰,构思缜密,打破了时间的概念,把不同时间进行的活动画在同一幅画面
锦绣·下旬刊 2020年4期2020-08-19
- 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断代初探
宫本的《韩熙载夜宴图》出自五代南唐时期顾闳中的笔下,但从对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的分析上看,其很有可能是宋时期的作品。文章将从画面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服饰两个方向来阐明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有可能出自宋人之手。关键词:《韩熙载夜宴图》;人物形象;人物服饰;风格考证;两宋时期北京故宫院藏《韩熙载夜宴图》(以下简称《韩》卷)的服装考释能够作为鉴定其年代的依据起到辅助的作用。徐邦达、沈从文、孙机、余辉、张朋川等学者对此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角度。余辉受到沈从文把“二重证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11期2020-03-03
-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窥视性探析
21)《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描绘韩熙载府邸聚会行乐场景的长幅画卷,画面由右起笔向左而画,观看此幅画卷,仿佛一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旅行。魏晋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有云:“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此以巧历不能差其品也。”[1]在《韩熙载夜宴图》中画家顾闳中对人物形象、身体动态、面部神态的把握可谓炉火纯青。韩熙载出身富贵人家,才华出世,眼看南唐政治江河日下,李煜却无力挽救,因而“耻为之相,故以声色晦之”,后主李煜特
民族艺林 2020年4期2020-02-27
-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永辉韩熙载夜宴图 南唐 顾闳中顾闳中(910-980)五代十国时期江南人,南唐国家画院的专业画家(翰林待诏),以擅长人物画而称于世。其实最让人佩服的是顾先生强大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宣和画谱》中记载顾闳中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入夜潜伏进韩熙载府邸,窥探韩先生奢华放浪,大宴宾客的夜生活后,仅凭其记忆而绘制出煌煌巨制《韩熙载夜宴图》(命顾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画作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刻画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当世即成名作,后被历代皇家所收藏,
美文 2020年3期2020-02-24
- 从图像学视角分析《韩熙载夜宴图》
价值。《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著名艺术家顾闳中代表作品之一,这幅作品刻画了韩熙载深夜邀请宾客宴会的场景。画面中描绘的就是一次韩熙载夜宴的完整过程,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表现出韩熙载在南塘污浊的政治环境中明哲保身的态度和处事智慧,也是画家对当时为官者懒于朝政、贪图享乐的现实主义反映。关键词:图像学;潘诺夫斯基;韩熙载夜宴图一、时代背景与画家生平五代十国,“五代”是唐朝灭亡后在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五个政权:梁、唐、晋、汉、周。史称后梁、
美与时代·下 2020年10期2020-01-26
-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画屏图像研究
。二、《韩熙载夜宴图》中的画屏内容《韩熙载夜宴图》全卷共由13幅屏风画组成。在这13幅屏风画中,山水屏风11幅,其余2幅为花鸟题材。这些屏风把整张画卷分为四段,每段画的内容不但可独立为一个内容,又可组成一个完整、具有叙事性质的连环故事。这些被巧妙连接起来的屏风,引领观赏者进行一场循序渐进的、关于韩府夜宴全过程的视觉之旅。枕屏是安装于床榻边缘上的小屏风。《韩熙载夜宴图》全画共出现可以看到画面内容的床边枕屏三幅。第一幅出现在卷首,其余两幅出现于画卷第二段韩熙载
艺术家 2019年7期2019-12-16
- 北京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与“唐寅本”图像比较研究
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内容概述《韩熙载夜宴图》卷,五代,顾闳中作 (宋摹本),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韩熙载夜宴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一幅绢本设色的人物长卷画。该作品描绘人物细致生动且设色雅致清新,表现了五代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宴场景。五代南唐顾宏中当年奉旨精心绘制的《韩熙载夜宴图卷》,现已不存世。北京故宫本为南宋画院佚名画家的画迹。因为画中人物的衣冠服饰、家具陈设以及发式礼仪都为宋朝制度。全卷画面分五段,分别是“听乐”
魅力中国 2019年42期2019-11-12
- 浅析五代时期上层社会的服饰
摘要:《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画家顾闳中的作品。与南唐后主李煜面和心不和,为了查明韩熙载的忠心,李煜特地派顾闳中去暗地里观察韩熙载的活动,且如实画出。韩熙载为了避免李煜的猜疑,刻意给人营造出一种不问世事,沉湎于歌舞的夜生活,好让人放松对他的警惕。南唐后主李煜看过顾闳中画的这幅长卷以后就暂时放过了韩熙载等人。这幅画是一幅写实性绘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一切,单就从这幅画中的服饰来看,画中人物的服饰都不同于唐代和宋代,所以在研究这一时期的服饰时,《韩熙载夜宴
艺术大观 2019年14期2019-09-28
- 顾闳中和他的《韩熙载夜宴图》
世事。《韩熙载夜宴图》,顾名思义,描绘的是韩熙载在夜晚举办宴会的情形。这幅长达三米的画卷,可以分成五段: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故事之间是按照宴会的时间线索组织起来的,随着画卷的徐徐展开,我们看到了韩熙载从观赏歌舞演奏,到中途小憩,再到重新进入宴会,最后与客人们分别。为了区隔每个时空中的不同故事,画家巧妙地使用了一个道具来划分画面——它就是画面中多次出现的屏风。在这幅画里,几扇高耸到画面之外的巨大屏风将连续的画面自然地分割开。它们不仅是分隔时空的重要
小读者·阅世界 2019年1期2019-09-10
- 《韩熙载夜宴图》与《最后的晚餐》对人物心理描绘的比较探究
。一幅《韩熙载夜宴图》,后人熟知了韩熙载、顾闳中,知晓了五代十国的南唐。同样是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让我们了解了耶稣以及代表反面典型人物的犹大,同时可追溯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这两幅画都是大众熟知的历史经典名画,对这两幅名画分别做研究者也甚多,无论是从绘画技巧还是作品的题材,相对来说,分析的还是比较详细的。也有学者将两幅名画做比较研究的,但为数不多,如果要对这两幅名画做全面的对比研究,难度系数是比较高的。在笔者阅读的相关文章里,从绘画作品的构图角度对这
大众文艺 2019年22期2019-07-12
- 《韩熙载夜宴图》的时空描绘手法与电影镜头手法的比较
摘要:《韩熙载夜宴图》通过长卷方式将人物的前后活动相继表现在一幅画面之中,这与电影的呈现方式极为相似。本文通过镜头、观众视点及时空转换方式三方面,将《韩熙载夜宴图》的呈现方式与电影语言进行比较。着重将五个场景转换的时序空间切割的巧妙结合与电影镜头过渡方式进行比较。关键词:长卷;场景转换;镜头过渡方式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5-5312(2019)12-0035-01一、《韩熙载夜宴图》时空描绘与电影镜头《韩熙载夜宴图》体现了中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4期2019-07-12
- 试析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蒙太奇”技法运用
技法;《韩熙载夜宴图》引言“蒙太奇”原指构成和装配的建筑术语,其在法语中也有着“剪接”的含义。后由于电影的蓬勃发展,它被理论化借用,继而为大众广泛熟知并被理解为一种影视后期的制作方法。虽然“蒙太奇”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影视艺术领域,但它却并非是影视艺术的专属。前苏联导演普多夫金亦曾在论著《蒙太奇》中指出“蒙太奇的本性就是各种艺术所固有的东西”。爱森斯坦也同样认同“蒙太奇生活化”的主张,其作为“一系列的表象通过这个或那个途径在人们的感受中、意识中,逐渐形成由各个
流行色 2019年3期2019-06-28
- 声情并茂,繁华尽观
摘要:《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典范之作和闻名中外的艺术杰作之一。在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是一个朝代更迭,战乱纷争的动荡时期,于是吟风弄月,歌舞宴乐,赋诗、作画、弹琴、跳舞成了他们赏玩遣兴,附庸风雅的手段。便是当时的南唐画家顾闳中,虽仍以贵族生活作为其主要表现对象,但人物形象及整个画面传达的却是一种比惚迷离的心绪和含蓄阴柔的美,这是当时整个社会风尚在绘画作品中的反映。关键词:《韩熙载夜宴图》;顾阂中;画面赏析中图分类号:J525.2 文献标识码:A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1期2019-05-08
- 从《韩熙载夜宴图》看南唐教坊乐舞
)一、《韩熙载夜宴图》总述(一)版本信息《韩熙载夜宴图》版本众多,自北宋以来的画论中,先后著录有不同版本的《韩熙载夜宴图》。本篇探讨的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版本,由我国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所作,为绢本设色,高28.7厘米,长333.5厘米,是极其优秀的人物绘画作品。(二)韩熙载简介韩熙载(公元902年-970年),字叔言,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世家出身。他初入朝时,颇有远见和抱负,历经三朝,却由于内部倾轧,才识不得施展。韩熙载晚年失意不得志,故沉湎于酒色,“放
大众文艺 2019年7期2019-04-22
- 析南音乐舞《韩熙载夜宴图》的创新
——兼探京剧表演形式
音乐舞《韩熙载夜宴图》,对南音的传承发展做出了新的尝试。本文以《韩熙载夜宴图》这一作品为例,从“诗”“乐”“舞”等三个方面阐述南音乐舞这一全新表演形式,从舞台艺术、核心内容、艺术形态三方面思考南音与南音乐舞的艺术差别以及京剧的表演现状。“南音乐舞”是中国艺术家在尊重南音传统表演形式的基础上,采用南音的“乐”与梨园“舞”相结合的一种全新表演形式。应该肯定地说,艺术家们在大胆创新发展南音古乐,拓展南音艺术表现空间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这是京剧艺术要努力学习和借
影剧新作 2019年3期2019-01-10
-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山水屏风
画面。《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屏风,将画面分隔成四组场景,每个场景皆设置一扇高大宽阔的山水屏风,这与画中韩熙载“放浪形骸”“纵情声酒”的身份不符。文章试图探索分析《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山水屏风与韩熙载个人审美趣味之间存在的某种特殊关系。关键词:韩熙载夜宴图;山水屏风“屏风既是一个物件又是一种绘画媒介”[1]。当屏风作为物件时,它就存有一种分化画面空间的意味,它将画面情节铺陈展开,使每个画面既有特定的情节场所,又有内在联系,各个场景所组成的时间性叙事情节让画面布局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9期2018-12-17
- 浅谈《韩熙载夜宴图》中“蒙太奇”思维模式的运用
,其中《韩熙载夜宴图》中就具有这种蒙太奇思维。《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现如今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的作者是南唐的著名画家顾闳中,当时正是南唐后主李煜当政的时期,这一阶段国家内外交困,而韩熙载不敢拒绝皇上的旨意,又不想去朝廷任职只好荒诞度日、夜夜笙歌,才有了后来顾闳中通过目识心记所画的这幅传世名画。这幅画作分为五个场景即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采用了蒙太奇的思维模式进行创作,然后裁剪、重组,最后形成一幅完整的画作。本文首先了解一下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画面主要内容,
艺术评鉴 2018年12期201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