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

  • 以“长征文化”为支点打造粤北红色景点名片
    吴伯奎 摘要:粤北地区“长征文化”景点众多,但各景点主题不鲜明,也缺乏红色景点的整体名片。在此背景下,力求挖掘“长征文化”以打造粤北红色景点名片,对挖掘“长征文化”的意义,目标设定和路径选择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长征文化;粤北;红色景点;主题 2019年7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2019年12月该方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旨在推进实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一重大文化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33期2022-12-08

  • 抗战时期粤北红色电台历史考察
    台。广东省委分为粤北省委和粤南省委后,电台又转给粤北省委。电台在粤北三年多的时间里多次搬迁,其间,出现了工作人员机智保护电台的事迹。电台加强了内部建设,创新了工作方式,成功完成了各项任务。1942年5月发生“粤北省委事件”后,电台停止工作,转为隐蔽,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关键词:抗战时期 粤北 红色电台在全面抗战时期,要取得战争的胜利,高效、安全的通信方式是不可缺少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日本占领区开辟了敌后战场,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针对人民军队和根据地的

    文教资料 2022年2期2022-05-17

  • 粤北客家传统宗祠的建筑审美探析
    蔡泉源 赖隽龙粤北客家人继承了中原汉族的文化传统,又吸收了岭南文化,造就了灿烂多姿的客家文化,粤北客家宗祠建筑就是其中的代表。粤北客家宗祠浓缩了客家建筑文化的精华,其建筑内包含的空间文化形态、规划选址布局、雕刻与装饰等,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审美价值。1 粤北客家传统宗祠概述长期以来,粤北客家人保留着中原汉族的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崇祖敬祖的思想根深蒂固,宗祠建筑作为精神载体,渗透了客家人敬祖睦宗、尊师重教、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粤北客家人心目中,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23期2022-02-17

  • 粤东粤北饮食文化对比
    【摘要】 粤东、粤北是广东省内地理环境、气候及经济等各方面差异较大的两个地域,本文以潮汕地区的鲎粿与韶关地区的花生豆腐作为具体研究对象,运用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两地饮食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旨在阐明两地饮食文化的差异,挖掘其背后的饮食观念,并试图为传承与推广两地特色饮食文化,带动两地饮食经济发展提供可由之路。【关键词】 民俗学;饮食文化;比较研究;粤东;粤北【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

    今古文创 2021年43期2021-11-21

  • “隔离法”自救与政府干预:民国时期粤北瑶族地区传染病防治的经验与思考
    状况。民国时期,粤北瑶族时常遭受天花、疟疾、鼠疫等传染病的侵袭,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1927年4月,接受孙中山先生“扶助国内弱小民族”思想的广东省政府开始调整治瑶政策,主动介入瑶区防疫工作,并结合瑶族总結出的“隔离法”,采取多种现代防疫手段在瑶区开展防治工作。经过广东省政府多年的努力,虽未能杜绝传染病在瑶区的传播,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染病对瑶族民众的伤害,其历史经验及教训可为防治新冠肺炎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瑶族;粤北;传染病;隔离法【作 者】

    广西民族研究 2021年1期2021-06-01

  • 粤北生态发展区乡村环境协同治理体系构建
    杨亮摘要:粤北作为广东省战略性生态发展区,在省域甚至更大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具有极大的生态价值。本研究根据粤北乡村的特征和环境治理现状,构建了粤北乡村环境的协同治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系统性治理工作框架,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治理体系和跨区域协调体系,打造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协同发展。关键词:粤北;生态发展区;乡村环境;协同治理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39-8114(2020)19-0228-05Abst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19期2020-12-07

  • 粤北乡镇幼儿园开展足球特色活动的有效途径
    然成为趋势。做为粤北地区的乡镇幼儿园,如何抓住契机,打造地区幼儿足球特色课程,并有效落地开展是一项极具意义的实践研究。關键词:粤北;乡镇幼儿园;足球特色;途径3-6岁是幼儿的运动机能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开展足球活动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国际著名儿童心理与儿童足球教育专家殷红博说“要让百万幼儿在关键期科学地踢足球”。幼儿足球活动有助于增强幼儿机体健康、提升幼儿认知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同时对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能力也有着积极意义。幼儿足球教育可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20期2020-12-06

  • 粤北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建设研究
    相关文献资料,对粤北地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进行调查与分析,立足于粤北地区校园足球发展现状,整合以韶关学院为依托的粤北地区校园足球从业者的人力资源,借助互联网信息科技平台,创建粤北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的建设研究为粤北地区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借鉴.1 粤北地区校园足球现状粤北地区即是广东省北部地区,通常指韶关和清远两个地级市下管辖区域,按经济发展角度划分,则包括韶关、清远、梅州、河源和云浮五市[1].笔者是针对粤北地区的校园足球进行学术性研究,并不是针对经济相关性

    韶关学院学报 2020年9期2020-11-12

  • 粤北美丽乡村建设中绿化树种选择研究
    选择原则,以及在粤北乡村村前村后公共绿地、集体和个体庭院、乡道路旁、水旁及村前村后山坡等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何选择绿化树种,为进一步做好乡村园林景观绿化、推进粤北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关键词] 美丽乡村;绿化树种;粤北[中图分类号] F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0-60-2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绿化”“美化”工程是不可或缺的,而绿化树种的选择是决定绿化成效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绿化树

    乡村科技 2020年10期2020-10-14

  • 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改革与策略
    ,实现乡村振兴。粤北地区作为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重点对象,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在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担负着建设粤北农村经济的重大使命,所以选取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一、粤北地区经济发展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一)粤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粤北地区包含韶关、河源、梅州、云浮以及清远五个地级市。2017年广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 879.23亿元,比上年增长7.5%。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84.3%,粤北

    韶关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5-19

  • 粤北山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三角经济区9市,粤北山区(清远、韶关、河源、梅州、云浮,共5市)及粤东粤西共三个经济区12个市只占了20%左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长期以来,粤北山区与其他区域发展失衡一直是广东省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所在。对粤北山区的物流业及经济发展关系进行研究,有利于粤北山区物流业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从而缩小粤北与其他区域的差距,实现广东省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平衡发展。目前,国内外研究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两者关系的文献有很多,理论方法主要集中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数理公式模型、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4-21

  • 粤北乳源瑶族刺绣图案的图像学解析
    质文化遗产之一,粤北乳源瑶族“盘王印”刺绣图案颇有特色。文章运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从“前图像志分析”“图像志分析”“图像学解释”三个层次解读“盘王印”的构成形式、主题背景、和它所象征的文化内涵。研究表明:“盘王印”的组织结构严密,充分彰显出其神圣与威严性,它的起源与祖先盘王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体现乳源瑶族人们生活习俗、崇拜观念和民族情感的载体。深入挖掘乳源瑶族“盘王印”刺绣图案所体现的文化蕴意,對于进一步了解和探究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丝绸 2020年1期2020-04-10

  • 中央红军战略转移行动对外解密探析
    军战略转移行动在粤北、湘南逐步对外解密。1934年11月1日,最先向中央苏区全体红军战士家属解密;11月4日,向红军野战军全体指战员公开宣布红军野战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和目的地区;11月7日,公开散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联合署名的传单《出路在哪里》,对野战军战略转移途经地区乃至湖南全省民众公开宣传共产党和红军主张,动员和鼓励工农劳苦群众勇敢革命,积极拥护红军和苏维埃。红军野战军战略转移对外解密虽失之于迟,但它对中央苏区

    红广角 2020年1期2020-04-07

  • “抗战时期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究”专栏导语
    迁至韶关,从而在粤北办学的学校达到了30多所。诸校汇集韶关,互相支持,资源互用,教师互聘,学生互动,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抗日救亡各方面形成为事实上的学校共同体——“华南联大”。于是一向文化落后的粤北山区,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教育景象,成为抗战时期粤北华南教育的中心。先师们在此潜心问学、教书育人、服务地方,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建立后,从这里走出去而成为大学校长的近2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0多位,数位学者在多学科领域成为奠基之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南联合大学

    韶关学院学报 2020年8期2020-02-24

  • 粤北山区制茶历史渊源及其相关文化特色①
    640)1 广东粤北山区制茶现状粤北山区是广东产茶、制茶的重点区域,包括了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等地区。粤北山区茶叶种植面积占广东全省茶叶种植面积50%以上,年产茶量占广东全省产茶总量40%左右[1]。拥有6个国家地理标志的茶叶类产品包括:马图绿茶、仁化白毛茶、西岩绿茶、象窝茶、沿溪白毛尖、英德红茶,占广东全省国家地理标志类茶叶产品总量60%。2018年,粤北山区经营范围涉及茶叶类产品与茶叶产业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共有27家,占粤北山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6期2019-12-22

  • 中央红军长征顺利通过粤北原因再析
    3日,中央红军在粤北地区先后突破了国民党军前三道封锁线,为红军长征打开了继续前进的通道。在此期间,周恩来、朱德等中央红军领导人冲破共产国际对国民党实力派的固化认识,同陈济棠达成“借道”协议,为中央红军通过粤北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红军干部、战士表现出坚定的信念与战斗精神是行军顺利的强大精神支撑;行军途中人民群众的支援与救助则为中央红军提供了有力的后备保障。中央红军在实施战略转移的关键时刻,秉持灵活务实的决策原则,使红军避免了可能遭受的惨重损失,为中央红军主

    红广角 2019年5期2019-12-18

  • 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的现状分析及建设思考* ——以南岭自然保护区为视角
    512023一、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之概述(一)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的概念分析1.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的内涵解剖在保护中求发展是建立生态特别保护区的目标,以生态保护作为生态特别保护区建设的第一要义并兼顾地区协调发展,建设具有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实现保护与发展共存。在粤北生态自然保护区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好韶关及清远的生态基底,秉承保护与建设共进的理念,打造特色的绿色产业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筑建一扇绿色屏风。抓住粤港澳大湾区的契机,在粤港澳经济快

    法制博览 2019年27期2019-12-13

  • 粤北瑶族银饰文化内涵探析
    闫黎摘 要:粤北瑶族银饰汇聚了瑶族几千年的文化内涵,积淀了瑶族先民的宗教信仰,呈现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从粤北瑶族银饰的图案纹样、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弘扬粤北瑶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关键词:粤北;瑶族银饰;图案纹样;文化内涵瑶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南方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今天的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广西、广东和云贵等地,它们有着共同的祖先“盘瓠”,但因其地域环境、生产方式、服饰等方面的不同而分为盘瑶、过山瑶、红头瑶、花篮瑶、排瑶

    艺术科技 2019年12期2019-11-23

  • 全民健身背景下粤北健身俱乐部开展及经营探析
    研究。结果表明:粤北区健身俱乐部器材场地等硬件设施相对落后,训练课程开发较单一。同时缺乏具备体育健身相关知识的人才,缺乏管理意识和文化素质,营销经验不足,建议健身俱乐部加强硬件设施更新,政府部门加强政策投入。经营者通过学习专业健身知识和管理经营理论,提高俱乐部的管理和经营水平。关键词:粤北  健身  俱乐部  经营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4期2019-11-22

  • 非遗视野下粤北瑶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实践中为了扩大粤北瑶族民歌影响范围,更好地展出其独有的特色,则需要对与之相关的传承与保护进行深入思考,积极探索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并将具体的研究工作落实到位,促使瑶族民歌能够保留下去,避免其潜在应用价值、非遗保护效果等受到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非遗视野下粤北瑶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进行系统阐述,以便实现其长效发展。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北;瑶族民歌;传承;保护;应用价值结合当前的形势变化及粤北民歌的发展状况,深入探讨其传承与保护,有利于丰富我国非物质

    艺术大观 2019年14期2019-09-28

  • 探寻粤北本土文化 拓展美术课程资源
    效途径。关键词:粤北;本土文化;美术;课程资源美术是一种文化的学习。《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鼓励美术教师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当地民族与民间艺术以及人类文化的遗物、遗迹等进行美术教学[1]。传承和弘扬民间艺术文化是美术教育的重要趋势和使命。一、地方本土文化资源对于中小学美术的教学价值地方本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记载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是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将地方本土文化融合到中小学美术教学之中,能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2期2019-09-10

  • 粤北瑶族山歌的艺术特征
    关512005)粤北瑶族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后期,已由湘入粤,于粤生息,成为粤北瑶族先民的主体。”[1]755广东瑶族主要分布在粤北,而粤北瑶族又以乳源、连南、连山、阳山等县相对集中,其他地方的瑶民主要呈“大分散小聚居状态”[1]755。粤北瑶民热爱唱歌,他们依山而居,世代在南岭山脉繁衍生息,长期以来,孕育了古朴而又独特的瑶族民歌。瑶族民歌内容丰富,有叙述瑶族来源的历史歌,传播知识的知识歌,恋爱婚嫁的情歌以及祭祀礼仪的风俗歌等等。这些民歌不仅可以慰藉瑶民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4期2019-05-25

  • 中央红军长征的第一份宣言书
    长征;红军传单;粤北;宣言书【中图分类号】K2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6644-(2019)06-0073-07忠良博物馆陈列了一份由红色收藏家王金昌收藏的由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联合署名的红军传单《出路在哪里》。这份红军传单诞生于中央红军长征初期,被誉为“红军长征的第一份宣言书”,为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动员民众积极拥护和参与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学界关于这份红军传单,史料挖掘和研究还比较有限。

    红广角 2019年6期2019-02-10

  • 粤北采茶戏及其音乐歌舞特色
    。而在广东地区,粤北采茶戏作为广东六大剧种之一,具有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加强对采茶戏以及音乐歌舞特色的研究,对于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生产状况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粤北采茶戏的起源、粤北采茶戏及其音乐歌舞的特色以及粤北采茶戏的发展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为研究粤北地区采茶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进而借此发扬粤北采茶戏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对广东省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粤北 采茶戏 音乐歌舞 特色中图分类号:J818 文献标识

    艺术评鉴 2018年13期2018-11-14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心理需求相关性浅析
    神养老。本研究以粤北地区60岁以上智力正常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从幸福感和心理需求这2个维度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了解粤北地区老年人幸福感与心理需求之间存在何种相关性。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粤北地区2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粤北地区老年人幸福感指数普遍偏高,尤其是70岁以上的女性老年人,并得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需求越少,老年人的幸福感越强的结论。关键词:粤北、老年人、幸福感、心理需求1、前言1.1研究背景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科学与财富 2018年7期2018-05-21

  • 试析粤北古村落的文化类型
    分析研究。通过对粤北的古村落的文化研究,来阐释古村落的文化多样性特征及其文化传承。[关键词]粤北;古村落;文化;类型[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1—0178-03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1.083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1期2018-01-23

  • 浅谈粤北采茶音乐的腔句特征和文化
    075000)粤北采茶音乐是粤北地区人民反映其性格、表达其情绪的主要形式,早在17世纪,赣南地区的采茶活动就多姿多彩,而在历史的冲刷之下,粤北采茶音乐汲取了很多文化的养分,步入了其发展的新阶段,形成一种地方特色浓郁、文化内涵深厚的音乐形式。粤北采茶音乐的唱腔、句式及其文化的内涵,与其他的剧种都不尽相同,为了更好的弘扬我国的茶文化,了解粤北采茶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文章对粤北采茶音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 采茶音乐概述1.1 粤北采茶音乐的发展历程我国是

    福建茶叶 2018年2期2018-01-19

  • 粤北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分析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粤北城镇化的进程,但是其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是重点内容。因此本文就是对粤北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关键词】粤北 城镇化进程 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一、前言人口就业、经济产业和城乡空间结构的变化过程就是城镇化的实质。粤北地区要想使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就要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农业经营规模以及农民收入渠道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解决[1]。所以具体研究粤北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二、粤北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服务

    时代金融 2017年27期2017-10-23

  • 粤北火炬松林分结构与生长过程分析
    和工业用材树种,粤北是其适宜推广区域之一。以粤北韶关地区20年生火炬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人工林结构与生长动态。结果表明,人工林分分化严重,且自然淘汰率高达57%,现存林分竞争强烈,被压木高达22%。从生长过程来看,韶关地区的火炬松在造林后7~8 a内属于树高和胸径生长速生期,其后生长率显著下降,林分个体间分化增大,竞争强烈,而且此时材积增加刚进入速生期。因此建议在此时间段进行第一次间伐,以现存林分估计间伐强度在50%左右;现存林分进行第二次间伐,

    南方农业·下旬 2017年5期2017-08-16

  • 培养幼儿传承采茶戏的实践研究
    徐碧琼【摘 要】粤北采茶戏历史悠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受到现代文明冲击的今天,能传承粤北采茶戏的人越来越少了。通过幼儿采茶戏戏剧艺术的培养,可以让幼儿学习到正宗的粤北采茶戏,把采茶文化传承下去,同时有利于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关键词】粤北;采茶戏;幼儿教育;戏剧艺术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传统文化正在流失,粤北采茶戏也不例外。我们希望通过多方面的研究,能找到有效的方法来传承粤北采茶戏,以下是关于这个课题的几项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粤北采茶戏是国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3期2017-05-11

  • 粤北红军标语的特点与意义
    命风采。关键词:粤北 红军标语 宣传 特点 意义中图分类号:K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396-011994年,粤北红军标语的保护工作受到国家文物局、广东省文化厅的重视。1996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广东省文化厅、韶关市文化局和南雄市文化局组成粤北红军标语揭取保护工作小组,采用科技手段,把留存在乡村的一部分红军标语揭取下来,放在博物馆陈列、保护,博物馆成为韶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29年至1935年,中央苏

    中文信息 2017年2期2017-04-13

  • 粤北采茶戏唱腔特点及音乐探析
    453000)粤北采茶戏唱腔特点及音乐探析杨素军(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 453000)粤北采茶戏是戏曲的一种,兴起于明清时期,在闽赣地区逐渐形成规模。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中华文化一起进入岭南地区,在粤北地区也流行开来。粤北小调通过不断的吸收赣湘地区的民俗民风及歌舞歌剧的表演形式,逐渐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表现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多样化的今天,粤北采茶戏的研究和发扬保护极具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实践意义。粤北采茶戏;唱腔;民俗歌剧远在明朝,就有关于采

    福建茶叶 2017年11期2017-02-07

  • 粤北采茶歌的艺术特征解读
    350015)粤北采茶歌的艺术特征解读周建华(阳光学院艺术系,福建福州 350015)粤北地区采茶歌艺术的成熟与完善,客观上也反映了该地区文化理念的价值与作用。将粤北采茶歌的具体艺术理念进行分析,能够在帮助我们加深对该艺术形式了解认知的基础上,创新文化融入理念,优化文化融入内涵,提升文化价值,从而诠释整个艺术形式的内涵和特征。本文拟从粤北采茶歌的形成过程及内涵分析入手,结合粤北茶文化的具体发展状况认知,通过融入粤北采茶歌的艺术特征价值,从而探究多元文化背

    福建茶叶 2017年8期2017-02-05

  • 粤北山地杉木人工林施肥的几个关键技术
    517147)粤北山地杉木人工林施肥的几个关键技术叶志荣(连平县田源镇林业管理站,广东 河源 517147)摘要杉木是优良的用材林树种,粤北人工用材林以杉木林为主。文章在阐述杉木施肥理论和杉木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山地立地情况,对杉木人工林的施肥技术进行总结,内容包括肥料种类、用肥量、施肥方法等,还着重阐述了对施肥效果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及处理方法。关键词粤北;杉木人工林;林地施肥;关键技术杉木是粤北地区的主栽树种,种植历史长,效益高。杉木喜肥、喜湿

    防护林科技 2016年2期2016-12-17

  • 粤北古代方志综述
    512000)粤北古代方志综述苗仪 (韶关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室,广东韶关512000)摘要:粤北地方志编纂历史源远流长,自南朝宋王韶之纂粤北“地记”的《始兴记》,至唐宋“图经”的兴起,再到明、清时期州府县志的兴盛,粤北南、韶、连三州十余县编纂的地方志,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体例完备,内容丰富,是岭南纂志最多的区域之一。关键词:粤北;古代方志;综述①史载《始兴记》作者有王韶之、王歆之或王歆等数说,考王韶之,《宋书》、《隋志》、新旧《唐志》及《唐摭言》等均有

    韶关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7-15

  • 粤北瑶族歌堂歌衬词衬腔的艺术特征
    512005)粤北瑶族歌堂歌衬词衬腔的艺术特征赵旭超(韶关学院 音乐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5)摘要:粤北瑶族歌堂歌衬词、衬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特的韵味。歌堂歌中的衬词、衬腔与歌曲类型的划分,以及歌曲旋律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衬词、衬腔的普遍运用程度、分类、结构功能以及衬腔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将对粤北瑶族歌堂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关键词:粤北;瑶族;歌堂歌;衬词;衬腔粤北瑶民以连南、连山以及乳源三个自治县相对集中。瑶族有自己的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6-01

  • 粤北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根基
    512005)粤北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根基王秀美(韶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5)粤北文化是粤北群众理解、选择、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大众化的重要载体;粤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品格、价值旨趣、文化精神上的相似相通性是粤北文化发挥涵养化育、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根基,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粤北地区落地生根的深层文化基因。粤北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

    韶关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2016-04-13

  • 粤北地区采茶舞蹈的研究
    南714099)粤北地区采茶舞蹈的研究杜娟(渭南师范学院,陕西渭南714099)粤北采茶舞蹈是一种发源于粤北地区,反映粤北地区人民生活风貌的一种戏曲舞蹈形式。粤北采茶舞蹈和它的戏曲一样都是粤北地区的文化特色,更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它反映了我们传统的茶文化,也反映了粤北地区的戏曲舞蹈文化,并将两者非常美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流行至今的粤北采茶舞蹈。本文首先讲述了采茶舞蹈的起源与发展,在根据其发展阐述了粤北采茶舞蹈的主要剧目和艺术特色,根据其艺术特色介绍了

    福建茶叶 2016年10期2016-03-31

  • 粤北采茶戏演唱特色与美学特征
    450044)论粤北采茶戏演唱特色与美学特征和进旭(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44)粤北地处岭南山地中间地段,生活着大量的客家人,不仅风景独特、秀丽,民风淳朴、热情,而且是粤北采茶戏的发源地。粤北采茶戏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悠久,其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很多其他地方戏中的精华,最终形成了音乐结构、演奏风格较为成熟的一类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种。本文在广泛调查并大量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粤北采茶戏的演唱特色和美学特征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对地方戏曲和茶文化的保护起

    福建茶叶 2016年11期2016-03-30

  • 粤北采茶音乐的教育普及探析
    430034)粤北采茶音乐的教育普及探析徐颖 (武昌理工学院音乐与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034)摘要:粤北采茶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个分支,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粤北采茶音乐主要以当地茶农的茶事劳作为素材,体现了当地茶农淳朴自然的生活风貌,带有浓浓的地域特色。本文通过对粤北采茶音乐的构成元素及艺术内涵的分析与研究,希望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了解与传承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关键词:粤北;采茶音乐;客家;继承发展1 粤北采茶音乐的内容构成粤北采茶音乐主要源于广东粤

    福建茶叶 2016年2期2016-03-30

  • 粤北采茶舞蹈价值探析
    050228)粤北采茶舞蹈价值探析韩莉娟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石家庄050228)摘要:粤北采茶舞是极具音乐表现力的一种传统舞蹈。粤北采茶舞中的动作都源自生产劳作、动物形态、壁画以及雕塑造型。舞蹈技巧也包括了步伐、水袖、扇花等。粤北采茶舞正是在当地特有的自然文化环境、风俗习惯的影响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关键词:粤北;采茶舞;民俗我国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茶已经成为中国人饮食、待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在种茶、制

    福建茶叶 2016年1期2016-03-30

  • 探析粤北采茶音乐的唱腔特征及意义——以《牡丹调》为例
    5000)探析粤北采茶音乐的唱腔特征及意义——以《牡丹调》为例孙建海,张媛霞 (张家口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摘要:《牡丹调》是粤北采茶戏传统音乐中最具表现力的曲牌之一,属于采茶调北路曲调的重要唱腔,在一些重要的采茶曲目中都有广泛运用。本文通过对粤北采茶音乐《牡丹调》的唱腔特征及其文化意义加以分析与研究,希望可以对粤北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有所助益。关键词:粤北;采茶音乐;牡丹调;文化特征孙建海(1978-),硕士研究生,讲师。张媛霞(1980-),

    福建茶叶 2016年1期2016-03-30

  • 粤北采茶戏演唱特色与审美
    充637000)粤北采茶戏演唱特色与审美周娴婷,蒋云刚(南充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四川南充637000)粤北采茶戏在我国戏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唱法和优美的艺术审美,都让粤北采茶戏充满了魅力。本文从粤北采茶戏的概括入手,分析了其在演唱上的特色和艺术上的审美效果,希望对采茶戏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粤北;采茶戏;特色源于广东省北部地区的粤北采茶戏,属于广东六大剧种之一,被列入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韶关艺术研究室更是出版了六集《粤北采茶戏传统

    福建茶叶 2016年11期2016-03-30

  • 粤北采茶戏唱腔音乐探析
    阳550000)粤北采茶戏唱腔音乐探析李阳(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00)粤北采茶戏既有戏曲艺术的魅力,又独具客家文化的风格,因此成为粤北的艺术代表。本文主要探索和分析了粤北采茶戏的独特唱腔特点,提出了保护粤北采茶戏的重要性和相关对策,并且就粤北采茶戏的未来发展走向进行了探析和展望。粤北采茶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粤北采茶戏;唱腔;音乐;艺术风格粤北采茶戏起源于广东省的民间采茶歌舞,其表演形式主要有唱花灯、采茶、唱花鼓

    福建茶叶 2016年12期2016-03-30

  • 粤北采茶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州221000)粤北采茶音乐的继承与发展王浩(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0)据我们所知,采茶戏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其中一种就是粤北采茶戏,它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在中华灿烂的茶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粤北采茶音乐是一种典型的音乐方式,其来源出自采茶戏,十分巧妙地继承了属于采茶戏的音色特点。基于此,本文将对粤北采茶音乐的发展史进行简单的概述,从而归纳总结出粤北音乐的特点,并探寻未来粤北采茶音乐改革发展的道路。粤北采茶戏;音乐元素;创新发展正宗的粤北

    福建茶叶 2016年12期2016-03-30

  • 粤北采茶戏文献综述
    556011)粤北采茶戏文献综述韩 东 (凯里学院音乐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摘要】粤北地区是采茶戏比较集中的地方之一,它也是客家文化主要代表之一,在粤北采茶戏中蕴含丰富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值得当地人关注、继承和发展。本文将通过“源”、历史阶段、在当下的发展等几方面进行综述,以便引起人们对于它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关键词】粤北;采茶戏;文献综述引 言关于采茶戏,本人是在上大学之后才知道的,大学期间仅仅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研究生期间,对采茶戏也仅仅是略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期2016-02-04

  • 南岭中段粤北地区多金属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探讨
    ]目的是通过总结粤北地区的成矿规律,为找矿方向的选择提供依据,本文从成矿与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关系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铅、锌、锑、钨等系列矿产,受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地层层位的控制,并严格与富含藻类、炭质、泥砂质的不纯碳酸盐岩沉积相相关,钨锡矿产与燕山晚期花岗岩关系密。成矿空间控制因素主要有断裂构造、岩体与沉积地层接触界面以及燕山晚期岩体与早期岩体的接触界面,其中断裂构造是控制矿体定位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讨论提出了在坳陷区的向斜盆地或其边部是寻找多金属矿

    地球 2015年8期2015-10-21

  • 粤北采茶戏起源新探
    胡振邦粤北地区位于南岭山地的中段,包括韶关和清远,是客家人主要迁居地之一。粤北流行采茶戏,关于粤北采茶戏的起源,有专家认为于清道光年间源于江西赣南采茶戏,但这种观点缺乏具体文献支持。探讨粤北采茶戏的起源,应该综合考察粤北地区的艺术传统,尤其是歌舞艺术传统,其次,需要梳理关于粤北采茶戏搬演活动的相关文物和早期文献。一 粤北采茶戏起源于粤北地区的艺术土壤粤北采茶戏是在民间灯彩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小戏剧种,旧称唱花灯、唱花鼓、采茶戏、大茶或三脚班,流行于广东省北部

    上海戏剧 2014年5期2015-04-20

  • 张九龄与粤北采茶戏
    005)张九龄与粤北采茶戏肖著华 (韶关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张九龄是粤北历史文化名人,是粤北客家先民中的佼佼者,他与粤北采茶戏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张九龄的人生履历具有很强的戏剧色彩,应当成为粤北采茶戏剧舞台的重要题材。张九龄;客家;粤北采茶戏;题材张九龄与粤北采茶戏有什么联系吗?恐怕读者读到这篇文章的题目时,第一句便要提这个问题。从粤北采茶戏本身来说,张九龄的确与粤北采茶戏似乎毫无关系。但是如从粤北文化的角度着眼,作为粤北历史文化名人的张九龄与粤

    戏剧之家 2015年3期2015-03-18

  • 浅论粤北采茶戏音乐
    谭耀来粤北采茶戏音乐是粤北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粤北采茶戏音乐大多起源于民间小调、山歌、民谣、杂曲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些曲调的内容都是讲述老百姓身边发生的故事。如《劝夫调》《打草鞋》《出门调》《上山调》《茶调》《酒调》《摇船歌》《戒赌调》等。成百上千的曲调津津有味地诉说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景象,大到买田卖屋、迎亲送葬,小到柴米油盐、荷包针线,说的全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所以说粤北采茶戏音乐是粤北人民创造的音乐,是老百姓自己的音乐。和所有的民族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9期200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