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

  • 抗凝治疗预防窦性心律心力衰竭患者缺血性卒中研究进展
    会增加患者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临床上,心房颤动伴心衰的患者抗凝治疗的获益已被证实。但窦性心律的心衰患者缺血性卒中在抗凝治疗中的获益尚不明确,窦性心律心衰患者应用抗凝治疗的必要性仍有待探索。现就窦性心律心衰患者应用抗凝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及现有的评估手段做一综述。【关键词】心力衰竭;抗凝治疗;缺血性卒中【DOI】10.16806/j.cnki.issn.1004-3934.2023.12.000[基金项目: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业务费(2022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3年12期2023-04-29

  •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卒中溶栓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路径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缺血性卒中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采用脑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缺血性卒中溶栓患者的神经功

    医学前沿 2022年6期2022-06-07

  • 中青年隐源性DWI阴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两例
    功能障碍;缺血性卒中;卵圆孔未闭Cryptogenic DWI-negative ischemic stroke complicated with patent foramen ovale: report of two cases Liu Yingying, Ma Lili, Ma Xiaomeng, Chen Xiaoho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

    新医学 2021年12期2021-12-30

  •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影响的分析
    康复护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04月期间在我院脑病科进行诊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采用运动功能Fugl-Meyer评测量表(FMA)、Brathel指数以及自制满意率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评估并对比。结果 康复护理干预后,两组的FMA评分及Brath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1年12期2021-12-03

  • 针刺结合经筋推拿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患者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观察
    筋推拿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患者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缺血性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和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刺结合经筋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痉挛程度和生活质量,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障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上肢痉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其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2期2021-11-08

  • 卒中急救护士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救治效果的评价
    卒中护士;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救治效果【中图分类号】R74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015-0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9.6%-70.8%[1]。现阶段,各大医疗机构卒中中心对AIS患者救治推荐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但使用该药物在救治时间上受到相关限制,rt-PA 静脉溶栓的时间窗一般为4.5 h内,随着发病时间的不断延长,救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6期2021-07-06

  • 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与脑梗死分型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
    认知障碍:缺血性卒中;相关性;危险因素:脑梗死分型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较为多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致残率,脑卒中症状通常以突发性晕厥为主,近年来成为临床公认的危害我国老年患者体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有临床报道显示,认知功能障碍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表现,神经毒性、血清微炎症、氧化应激、生物能量稳态与凋亡等代谢功能障碍均可参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鉴于此,在此次实验中,对15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患的认知障碍和脑梗死分型及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期2021-05-26

  • 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相关因素研究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抑郁 相关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ed factors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Method: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cored and diagnosed with Hamilton depression sca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18期2021-03-27

  • 椎动脉发育不良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表现及作用
    H)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表现及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IS患者272例,均行颈段椎动脉彩超及头颅MRI检查,分为两组,其中VAH组44例,无VAH组228例。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临床严重程度。 结果 44例伴有VAH的患者年龄较轻(P=0.025)、男性更多(P=0.0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是VAH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两组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26期2020-11-17

  • 远近相合配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
    合配穴法;缺血性卒中;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039-01卒中为我国高发病,在我国已位列发病率榜首,其中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大部分。针刺治疗卒中在我国已有多年研究,现已写入专家共识但在临床中,对针刺治疗卒中的具体方案的探索始终在进行。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远近相合配穴法在治疗缺血性卒中运动功能缺损的疗效的观察,拓展针刺治疗该病的新方法,并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现将相关病例报道如下:1一般

    健康之友 2020年10期2020-11-16

  • 南通地区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药物应用现状及依从性随访分析
    解南通地區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药物的应用现状,并对其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连续纳入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缺血性卒中患者328例,于出院后3、6、12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患者二级预防药物应用情况及停药原因,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出院后3、6、12个月,二级预防药物使用率逐渐降低,尤其是抗血栓药物和降脂药物下降明显(P【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二级预防 现状 依从性[Abstract] Objective: To in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27期2020-11-06

  • 分析老年首发缺血性卒中(IS)患者远期卒中后抑郁(PSD)与梗死病灶的相关性
    讨老年首发缺血性卒中(IS)患者梗死病灶与远期卒中后抑郁的联系性。方法:选取2018至2020年来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 表(HAMD)进行分组,其中有26例老年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患有抑郁,其他34例老年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无抑郁,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在顶叶、基底核、岛叶、枕叶方面,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比例对比,差异无明显,P>0.05;在颞叶、额叶方面,抑郁组比例显著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显著,P【关键词】缺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5期2020-10-21

  • 洼田饮水试验结合吞咽训练对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摄食情况的影响
    吞咽训练对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摄食情况的影响。方法 86例缺血性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 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洼田饮水试验指导饮食, 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吞咽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及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等级。结果 干预后, 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7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2期2020-09-02

  • 他汀类药物对女性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人载脂蛋白的影响
    :探讨女性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人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载脂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98例,均为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之后,选取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检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载脂蛋白、血清载脂蛋白和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载脂蛋白和血清载脂蛋白均无显著差异(P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1期2020-08-16

  • 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血栓前体蛋白水平变化
    目的 探究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血栓前体蛋白(TpP)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正常健康体检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PM组,正常体检患者设为YM组,所有患者均采用LISA法检测患者机体内血浆中的TpP水平,比较不同发病时间血浆TpP含量变化差异。结果 PM组患者0~6 h/6~24 hTpP水平均显著高于YM组,且PM组患者发病6~24 hTpP水平显著高于发病0~6 h的TpP水平,差异显著(P【关键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6期2020-07-16

  •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
    复护理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为试验样本,所选病例均来自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分组以随机双盲法进行,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就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阐述。结果: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较之对照组更低,FMA评分、BI指数较之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P【关键词】缺血性卒中;超早期康复护理;运动功能【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6期2020-07-06

  • 长期口服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对缺血性卒中合并慢性胃炎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究缺血性卒中合并慢性胃炎患者在治疗期间长期口服小剂量肠溶阿司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期限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研究对象为110例缺血性卒中合并慢性胃炎患者。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予以治疗;治疗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予以治疗。观察指标:缺血性脑卒中、上消化道出血、胃炎症状、脑出血等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较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卒中合并慢性胃炎患者在治疗期间长期口服小剂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6期2020-07-04

  • 大脑中动脉狭窄致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变,并且在缺血性卒中最常受累。传统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不能解释某些患者卒中发病率,近年来,许多研究都集中在新发现的危险因素上,卒中的二级预防成为研究热点,因此寻找MCA狭窄患者卒中血管相关的预测因子并针对性干预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关键词】大脑中动脉;缺血性卒中;预防【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116-021 介绍缺血性卒中最常用分类是TOAST,包括五种亚型,其中大动脉粥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3期2020-04-19

  • 心梗后合并缺血性卒中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要】心梗和缺血性卒中是临床常见病,两者具有相似的病理生理特征,梗死后可合并卒中,导致致死率升高。本文对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推动相关研究,达到预防两病合并的目的。【关键词】心梗;缺血性卒中;发病特点;危险因素;保护因素;进展【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099-01心梗和缺血性卒中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两者的发生率均较高,单病发生时可合并另一种疾病,合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多。随着中国人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2020-04-05

  • 颈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块易损性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8年2月1日-2018年12月10日之间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和门诊就诊治疗的200例患者,对患者实施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根据患者检查结果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缺血性卒中)、对照组100例(非缺血性卒中),将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缺血性卒中患者易损斑块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非缺血性卒中患者(P【关键词】颈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研究【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2期2019-11-27

  • 早发性及迟发性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
    探討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早发性及迟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神经科3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长期随访(2~6年)。发生卒中后癫痫患者共108例,根据发作时间不同并分为早发性癫痫组(41例)及迟发性癫痫组(67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癫痫发作分类及癫痫持续状态出现率、脑电图结果等。 结果 迟发性癫痫组男性比例高于早发性癫痫组(P < 0.05);迟发性癫痫组平均年龄低于早发性癫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20期2019-10-09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氨酸血症与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32)和异常组(n=36),每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病率。再根据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不同,将异常组分为A组(轻、中度障碍)(n=24)、B组(重度障碍)(n=12),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病

    中外医疗 2019年21期2019-09-27

  • “调神益咽”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吞咽障碍;缺血性卒中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0.052文章编号:1006-1959(2019)10-0156-04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iaosh

    医学信息 2019年10期2019-06-09

  • 扩大的血管间隙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
    18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后完善头颅磁共振检查并对EPVS进行分级。3个月后随访患者进行GSD-15量表评分并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进行PSD诊断,分析EPVS和PS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EPVS的严重程度与PSD独立相关。【关键词】:缺血性卒中、血管周围间隙、卒中后抑郁、磁共振Abstract: Background: 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 (EPVS)are associated with unfav

    健康大视野 2019年5期2019-03-27

  • 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血清学标志物;预测【中图分类号】R54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02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在一般人群中,心房颤动的患病率为0.4%~1.0%,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65岁的年龄组中,发病率超过5%,在80岁的年龄组中,其发病率高达10%。2014年在美国发布的心房颤动管理指南中指出,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风险比非心房颤动高五倍。心房颤动患者的中风比非心房颤动具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3期2019-03-20

  • 脑白质疏松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A)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起病14 d内的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共91例,所有患者完成MRI检查,依据头颅MRI是否存在LA,分为LA组74例,无LA组17例。并对脑白质疏松严重度进行评分,卒中后3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估,认知功能评定采用MoCA量表和MMSE量表。结果  LA组整体认知功能(MMSE、MoCA评分)及视空间执行功能、语言功能、记忆功能评分低于无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医学信息 2019年1期2019-03-09

  • 鲁西南地区基层医院医务者对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及预警症状知晓状况的调查分析
    务工作者对缺血性卒中(以下简称为“卒中”)危险因素及预警症状的知晓状况,为基层卒中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8年9月随机选取鲁西南菏泽市某县12个乡镇级医疗机构的536例业务骨干在职医务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卒中危险因素和预警症状调查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预警症状中肢体麻木无力和瘫痪与言语含糊或听不懂他人讲话的知晓率均为100.00%,迷失方向、尿便失禁、嗜睡知晓率分别为10.07%、10.07%、7.84%;知晓预警症状≥5项占6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35期2019-02-11

  • 体重指数和腹围指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部位和病因的影响
    腹围指数对缺血性卒中部位和病因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CIS)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检查的8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测量记录两组的身高、体重和腹围,计算BMI和腹围指数,进行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和TOAST分型。结果 观察组的超重与肥胖亚组BMI、腹围异常亚组腹围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 cm/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 cm/kg亚组LAA型高于≤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26期2018-12-24

  • 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危险因素的临床观察
    目的 浅析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癫痫者作为观察组,未癫痫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过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心源性疾病、皮质梗死、神经功能损伤三项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缺血性卒中;癫痫;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7期2018-12-15

  • 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高血压与颈动脉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治缺血性卒中患者193例,分为H型高血压组及非H型高血压组,进一步将非H型高血压组分为正常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高Hcy组,比较4组颈动脉硬化情况。结果: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4组中颈动脉狭窄率>50%的患者中H型高血压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颈动脉硬化程度与Hcy呈正相关(回归系数0.383,P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同型半胱氨酸;H型高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5期2018-12-07

  • Hcy、炎性因子与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其中发生缺血性卒中的46 例为观察组 , 未发生卒中的 50 例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 Hcy、CRP、 IL6的含量。结果:观察组 Hcy、CRP、 IL6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缺血性卒中;H型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851.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2-021-01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2期2018-11-06

  • 医生培训对伴有房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抗凝治疗的影 响
    组住院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房颤检出率及抗栓治疗比例。 方法:将扬州市10家医院随机分为培训组和对照组,培训组给予抗凝知识培训,对照组未参加该项培训。比较两组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伴房颤的比例、抗凝治疗率。结果:两组比较房颤检出率(16.0% vs 12.5%)和抗凝治疗率(29.0% vs 5.9%)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心房颤动,抗凝,华法林【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3-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7期2018-10-22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观察
    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液,观察组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关键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缺血性卒中;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749.053【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

    健康大视野 2018年8期2018-10-20

  • 中医药对缺血性卒中后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
    人们认识到缺血性卒中诱导的脑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到NVU中的各组成成分,而神经保护的目标应从之前传统观点中对单一的神经元保护扩展为对多组成成分的全面保护,药物保护的靶点也应该针对各种有害因子。真正认识到全面保护会使缺血性卒中的治疗达到更理想的效果。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的全面保护及整体调节的优势和特点,与神经血管单元治疗策略的要求相吻合。现主要基于神经血管单元,对中医药治疗不同病机的中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中医药治疗缺血性

    世界中医药 2018年8期2018-09-10

  • 高龄缺血性卒中患者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分析
    究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5例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例,分成非溶栓组18例及溶栓组17例。非溶栓组予常规治疗,溶栓组予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然后对比两组病例相关数据。结果:治疗后溶栓组NIHSS评分低于非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尿激酶对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超早期静脉溶栓,尽管脑出血风险增大,但依然能够有效改善预后。【关键词】 高龄; 缺血性卒中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3期2018-08-28

  • 青年缺血性卒中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
    的:对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进一步了解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患病因素。方法:收集20151-20182期间在本院住院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卒中史、卒中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史、血糖、血甘油三酯、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血尿酸、血叶酸、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患病因素。结果:(1)20151-20182期间在本院住院第一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共1792例,其中有76例患者为

    健康大视野 2018年7期2018-07-23

  • 缺血性卒中患者偏身感觉障碍的早期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偏身感觉障碍的早期临床研究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對照组予以常规的脑梗死药物治疗,研究组予以个体化综合康复方案,其中包括Babath治疗方法、运动疗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生物电反馈治疗、心理疏导等。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早期康复效果,包括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得出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失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且

    健康大视野 2018年3期2018-06-04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合并缺血性卒中史的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研究
    分析合并缺血性卒中史的冠心病病人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引发不良事件的常见危险因素。方法 将2014年2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在本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50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缺血性卒中史分成两组,合并缺血性卒中史的病人纳入观察组,共153例,未合并缺血性卒中史的病人纳入对照组,共347例。对比两组各项资料。结果 观察组的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多支病变、单支病变、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共七项指标和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关键词】缺血性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期2018-03-31

  • 细致化护理在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生存质量中的效果研究
    护理在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9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缺血性卒中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则采用细致化护理进行干预。统计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同时间的SS-QOL量表、WHOQOL-100量表及SCL-90量表评分结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S-QOL量表、WHOQOL-100量表及SCL-90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23期2018-03-08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在缺血性卒中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LA2)在缺血性卒中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13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实验组,另择取同期1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液样本检测并观察两组血清Lp-PLA2水平差异,观察实验组不同TOAST分型、不同脑梗死面积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損患者的血清Lp-PLA2水平。结果 实验组Lp-PLA2(317.4±106.2)ng/mL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中外医疗 2017年31期2018-01-23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高龄骨折患者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中的治疗效果
    动脉斑块;缺血性卒中;氧化应激[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10(b)-0062-04[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 of Atorvastatin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unstable carotid plaques complicated ischemic stro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29期2018-01-21

  • 轻型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研究
    的观察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使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0月在神经内科治疗的80例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传统组(n=40)和观察组(n=40)。传统组静脉溶栓后给予阿司匹林长期治疗;观察组静脉溶栓后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3周,然后继续单用阿司匹林长期治疗。3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mRS评分,评估3个月内患者的脑出血率、病死率和脑梗死

    右江医学 2017年6期2018-01-16

  • 卒中一级预防风险评估与用药原则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风险评估;用药原则【DOI】10.3969/j.issn.1673-5765.2018.06.002在我国,卒中已超过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成为第一致死病因,并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1]。卒中的一级预防是指预防首次卒中,即对有卒中倾向、尚无卒中病史的个体,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以达到减少卒中发生的目的。目前,76%以上的卒中为首次发作,所以有效的一级预防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6期2018-01-14

  •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司匹林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收取我院1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缺血性卒中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3年4月到2015年6月期间,观察组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拜阿司匹林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基底动脉收缩峰值流速(Vp)值、NIHSS评分及ADL评分、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BA(57.45±9.21)cm/s、RVA(50.23±9.11)cm/s、LVA(50.16±9.11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12期2017-11-15

  •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浆miRNAs水平与房颤相关性研究
    和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浆miRNAs水平和房颤发生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神经内科在2016年10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95例为分析对象,依据其是否合并有房颤又划成持续性房颤组(65例)和阵发性房颤组(65例)以及非房颤组(65例),并以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5名作为健康组,用2-ΔΔCt法来对miRNAs具有的相对表达量实施测试。 结果 持续性房颤组患者的miR-328为(5.51±0.76),显著高于

    中外医疗 2017年21期2017-09-25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硬化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易损斑块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易损斑块主要的特点有活跃的炎性反应、大的脂质核和薄的纤维帽、内膜剥蚀以及表面血小板聚集、斑块出现裂隙、斑块内出血、斑块肩部及基底部有较多新生微血管等。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年龄、收缩压及吸烟关系密切,这三者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未发现与性别、舒张压、单核细胞计数、超敏 C 反应蛋白、血糖、血脂、肌酐、β2微球蛋白有直接联系。易损斑块引起缺血性卒中可能机制是易损斑块所致管腔狭窄、斑块易损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7期2017-08-09

  • 血清瘦素、BDNF水平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
    功能障碍;缺血性卒中;瘦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levels of keptin and BDNF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Bi Shangqing, Luo Zhenyu, Zhai Liang, Zeng Jibin, Huang Rucheng De

    新医学 2017年11期2017-05-30

  • PBL教学模式在缺血性卒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定位定性诊断;PBL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192-02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更容易的掌握学科。PBL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方法。PBL(Problem Based Learn)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国内近年来逐渐兴起[1]。它在本科生医学教育中被认为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法[2]。PBL是指在教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9期2017-02-27

  • 腔隙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缺血性卒中[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27-0021-04研究发现,约10%~40%的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在起病72 h内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加重,即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是导致临床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1]。目前,LI患者发生END的机制尚未明确,血栓局灶性积聚或不稳定斑块脱落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27期2016-12-21

  •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像学特点
    分析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以及与脑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4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设为实验组,54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比对两组患者影像学的检查结果和发生脑动脉狭窄情况以及发生部位。结果实验组患者基底节区梗死(35.19%)、脑干梗死发生率(31.48%)和分水岭梗死发生率(4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基底节区梗死(14.81%)、脑干梗死发生率(11.11%)和分水岭梗死发生率(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7期2016-10-11

  • 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磁敏感成像的影像学特征观察
    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磁敏感成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73例急性缺性卒中患者,按照患者是否合并脑微出血分为以下两组: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脑微出血作为试验组(42例),未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对照组(31例)。均给予所有普通磁共振和磁敏感成像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在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脑微出血患者中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有关危险因素。结果 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经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1期2016-09-11

  • 围场县居民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情况调查
    015年因缺血性卒中而死亡77人,死亡率为0.295%。49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复发病例达到202例,复发率为40.48%,其中男性复发率为42.90%,女性复发率为36.51%。同时调查还发现,80岁以下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也相应增高。结论 围场县是缺血性卒中的高发地区,复发率、患病率及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复发率最为明显。这与该县居民摄入钠量较多和高血压控制不满意有关。[关键词]缺血性卒中;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Abstra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18期2016-09-01

  •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预后评价
    1000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预后评价杨丽英赵江龙陕西宝鸡市人民医院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宝鸡市人民医院干部病区宝鸡721000【摘要】目的探索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及预后评价。方法 选取2010-07—2012-09于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20例,收集基线资料,根据是否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分为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于入院时及发病后3个月时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4期2016-08-02

  • 脑血管迂曲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血管迂曲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方法 200例行经颅多普勒检查患者, 根据有无脑血管迂曲分成对照组(无脑血管迂曲)和研究组(脑血管迂曲), 各100例。对两组患者非卒中和卒中例数进行记录, 分析脑血管迂曲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及脑血管迂曲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患者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脑血管迂曲的影响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压、性别和年龄。结论 脑血管迂曲与发生缺血性卒中具有密切的联系, 并且高龄、高血脂、高血压、女性均是脑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6期2016-07-26

  • 主动脉弓粥样硬化高危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150例临床分析
    高危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150例临床分析温玉梅1,刘秀娟1,刘晓宇2,徐明侠3,李俊霞4(1.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省蔚县妇幼保健院,河北 蔚县 075700;3.河北省蔚县中医院,河北 蔚县 075700;4.河北省蔚县人民医院,河北 蔚县 075700)摘要:目的探讨导致主动脉弓发生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与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所致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无将其分为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7-21

  • 中药干预椎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回顾性对照研究
    P关键词:缺血性卒中;椎动脉;支架;再狭窄;血瘀证;气虚证椎动脉起始段狭窄(vertebral artery origin stenosis,VAOS)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1]。椎动脉支架置入术被认为是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2-3],但椎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率很高,是所有颅内外血管支架成形术中再狭窄率最高的。国外多中心前瞻性研究(SSYLVIA)报道椎动脉颅外段支架后再狭窄率高达35%[4],华扬等[5]研究显示177例椎动脉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10期2016-06-27

  •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研究
    年3月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346例,根据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分成颅内动脉狭窄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计算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分析两组间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颅内动脉狭窄组高血压病史、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病、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相关。结论颅内动脉狭窄与甘油三酯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4期2016-06-13

  • 房间隔结构异常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介入封堵治疗
    结构异常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介入封堵治疗付强1赵敏1张倩2丁则昱2杜丽娟3王伊龙2曲辉2董可辉2陈步星1*王拥军2*(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北京 100050;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血管神经病学中心, 北京 100050;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超声科, 北京 100050)【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房间隔结构异常封堵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以2015年5月至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1期2016-05-31

  • 活血祛湿通调营卫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肢体麻木疗效观察
    营卫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肢体麻木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以自拟口服中药汤剂治疗。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肢体麻木变化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治疗组肢体麻木变化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活血祛湿通调营卫;缺血性卒中;肢体麻木;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7期2016-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