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窗
- 三种手术方式救治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148例的近期疗效分析*
肿微创穿刺术,小骨窗开颅,大骨瓣开颅手术及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3-6]。本文回顾分析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接收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及近期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诊断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并接受外科治疗的148例患者,其中穿刺组(采用硬通道穿刺引流血肿)43例,小骨窗组(骨
云南医药 2023年6期2024-01-12
- 血肿抽吸联合低后位去骨瓣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据手术方式分为小骨窗组(n=52)及抽吸组(n=80)。小骨窗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抽吸组患者采用低后位去骨瓣联合血肿抽吸引流术。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甘肃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伦理审批号:2023-240)。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有高血压病史;②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其中幕上出血量30~60ml;③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有手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36期2024-01-08
- 骨窗尺寸对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结果影响的Meta 分析
在上颌窦侧壁制备骨窗,直视下沿窦壁剥开黏膜,在黏膜与窦底之间植入骨移植材料。其难点在于骨窗的安全准备,根据Tatum[1]提出的经典术式通常会制备一个较大尺寸的骨窗以提供清晰的术区视野[3-5]。骨窗尺寸曾设计为20 mm×5 mm[6],但术后常伴有面部肿胀、疼痛不适,甚至创口开裂等并发症。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学者们开始将重点放在减小骨窗尺寸的设计,并认为应根据患者缺失牙齿的情况进行精准设计[7-9]。Imai[10]和Lu[11]提出骨窗的近远中距离应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9期2023-10-27
-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标准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及对炎症性指标的影响
镜微创手术与标准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患者高血压性脑出血对疗效与炎症性指标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黄山市人民医院的10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神经内镜微创组和标准骨窗开颅组各51例。临床和手术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获得。患者或家属均提供书面手术知情同意。纳入标准:高血压;高血压出血无手术矛盾。排除标准:合并脑干出血;严重心、肝、肺功能障碍;精神障碍;凝血功能障碍。两组临床资料差异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年15期2023-08-07
- 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治疗体会
2.1 术前评估骨窗情况①骨窗头皮处于持续或间断性塌陷;②骨窗头皮处于轻度凸起,但可弹性回压骨窗内;③骨窗头皮处于持续膨出,不能回压骨窗。第①、②种情况,采取分期手术,先行颅骨成形术,后期再根据脑积水症状评估决策是否行分流术;第③种情况,同期同侧颅骨成形术并脑室-腹腔分流术。1.2.2 脑积水的评估 对于并发脑积水的病人,常规脑脊液释放试验2 次,评估脑积水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从GCS 评分、步态、小便情况、头痛头晕等方面综合评估,有明显改善的病人,行脑室-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6期2022-11-14
- 显微镜下大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的临床效果
患者单纯性接受大骨窗开颅治疗与纤维镜下大骨窗开颅治疗后效果进行评价。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8 年3 月 至2021 年3 月,将30 例 高 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5 例。对照组中,男10 例,女5 例,平 均(60.9±7.2)岁,出 血 部 位:脑 叶 有5 例、基底节区有7 例、小脑有3 例,平均颅内出血量:(67.4±4.6)mL,平均高血压病症:(8.6±1.6)年;研究组中,男9 例,女6 例,平均(6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1期2022-07-27
- Mimics 三维重建辅助术前规划在急诊开颅手术中的应用
CAD 元件标记骨窗和手术入路等关键点。应用仿真割切工具在颅骨模型上行去骨瓣操作模拟手术,观察骨窗和血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一步修正手术路径,规划骨窗,使骨窗位置和大小既有利清除血肿,也可充分缓解颅内压力。 测量各关键点的位置,将骨窗位置标注在患者手术部位指导开颅手术。1.2.4 开颅手术 根据骨窗和手术入路位置采取合适体位并设计手术切口, 切开头皮和皮下组织,按规划的骨窗位置和大小形成骨瓣,对于血肿位置较深,可于三维场景中开启骨窗和血肿视窗,通过平移和
江西医药 2022年2期2022-05-16
- 鞍底骨窗大小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影响分析
的指标,探讨鞍底骨窗大小与垂体瘤切除程度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共纳入87例垂体瘤手术治疗患者,其中男44例,女43例;年龄17~81岁,平均年龄(51.5±12.3)岁;住院天数平均15(12.5,19)d。主要临床表现有视力视野缺失、闭经、泌乳、性功能减退等。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体征、头颅MRI或CT扫描检查、病理诊断确诊为垂体瘤;(2)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3)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手术。排除标准:(1)ASA分级≥4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2期2022-05-11
- 后颅凹成形术治疗小脑出血术后小脑骨窗疝1例
小脑出血术后小脑骨窗疝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50 岁,因“脑出血术后1月余,反复恶心、呕吐10 天”转入我科,既往当地“小脑出血并急诊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手术”史,术后恢复良好,于术后20 天开始下床活动,后逐渐出现头晕不适,频繁呕吐,休息后不能缓解,于当地医院综合对症治疗后,无明显好转;并请相关科室排除胃肠道疾病,患者仍反复恶心、呕吐,不能进食、水,遂转诊至我院继续诊治。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可,进食、水后均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双侧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2期2022-03-24
- 改良胫骨截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织。沿力线自截骨骨窗中央平行拧入3.5 mm螺纹钉2 枚(间距约3 cm),近切口及远近两端处掀起部分皮蒂,经切口用微创截骨器细钻头沿骨窗界限间断打孔,截取大小约6 cm×2 cm骨窗;皮蒂下方的骨窗界限经皮间断打孔,再用骨刀将钻孔连接成线,即手法截骨至“藕断丝连”保留内骨膜及部分外骨膜。随后在搬移骨块上、下端相距约3cm 各拧入4.5mm螺纹钉各1 枚,冲洗伤口,可吸收线缝合部分切开的骨膜,逐层间断无张力缝合切口,针孔碘伏纱条缠绕保护,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8期2021-10-20
- 显微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显微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颅内血肿清除术则符合微创外科理念。本研究通过对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97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显微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01—2020-12我院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97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均经CT检查、MRI检查确诊,符合2019《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中关于“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诊治标准[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5期2021-10-15
- 小骨窗开颅显微治疗小脑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为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手术,该手术治疗方式不会对患者带来大的创伤,比较安全,但是治疗效果会因手术时间的不同产生差异。此次研究将进一步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治疗小脑出血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收治的小脑出血患者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中男4例,女7例,年龄36~78.5岁,平均(58.7±2.5)岁。对照组中男5例,女6例,年龄38~80.5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2021-08-20
- 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分析
患者,旨在探究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HBGH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2组,各39例。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45.0~71.5岁,平均年龄(58.19±4.22)岁;脑出血部位:右侧基底节区出血22例,左侧基底节区出血17例;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46.5~72.5岁,平均年龄(59.01±4.35)岁;脑出血部位:右侧基底节区
黑龙江医药 2021年13期2021-07-15
- 增强现实虚实融合技术辅助在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图1F),设计骨窗大小为(2.5±0.5)cm2,再使用铣刀或者咬骨钳沿着“横窦-乙状窦”颅骨表面投影游离适宜骨瓣,暴露横窦-乙状窦拐角处硬膜,完成骨窗开颅操作。骨蜡封闭乳突气房及骨窗缘板障出血,弧形切开硬膜,释放脑脊液,向后下方牵拉小脑,暴露术区。颅内操作完成后严密缝合硬膜,于硬膜表面填压薄层吸收性明胶海绵后还纳骨瓣,使用2~3枚颅骨连接片固定骨瓣,逐层缝合肌肉、皮下组织及皮肤,无须放置引流管。图1 增强现实虚实融合技术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手术1.3
广西医学 2021年8期2021-07-07
-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经翼点入路小骨窗经岛叶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 经翼点入路小骨窗经岛叶手术,作为一项新型术式,逐渐被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现阶段经翼点入路小骨窗经岛叶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关报道较少。 为此, 该文随机选择该院2018 年3 月—2020 年3月期间收治的7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其临床特点基础上, 进一步探究经翼点入路小骨窗经岛叶手术的有效性、可行性,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①首次发病;②经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等综合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 ③患者家
中外医疗 2021年11期2021-06-22
- 改良Paine点穿刺脑室外引流术及终板造瘘术在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夹闭术中的应用
陷良好(脑组织和骨窗间距大于1 cm),则拔除脑室外引流管,常规关颅;脑组织仍平于骨窗或塌陷不佳(脑组织和骨窗间距小于1 cm)、脑室内积血较多,则行终板造瘘,并保留脑室外引流3~5 d;脑组织凸出于骨窗,则行终板造瘘,保留脑室外引流3~5 d,并行去骨瓣减压。2 结果85例中,81例改良Paine点穿刺顺利,其中3例术后复查见穿刺入对侧脑室;4例穿刺失败。11例因动脉瘤夹闭后仍见脑组织塌陷不佳,行终板造瘘术,并保留脑室外引流3~5 d,其中3例行去骨瓣减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7期2021-04-17
- 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者应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并记录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输血量、病死率以及血肿清除率。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35±0.54)h;平均出血量(160.38±19.09)mL;平均输血量(140.18±19.72)mL;病死率6.25%;血肿清除超过85%所占比例83.33%,血肿清除70%~84%所占比例6.67%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5期2021-04-02
- 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的研究进展
剩余牙槽骨高度、骨窗尺寸、骨窗覆盖、植骨方式等。本文就这些方面进行回顾,以期进一步了解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的进展。1 剩余牙槽骨高度上颌窦窦内成骨需要足够的血管生成和成骨细胞来源,剩余牙槽骨作为成骨细胞的来源之一,可能对植骨材料的矿化成骨起一定的作用。Corbella等[1]提出当上颌窦底仅为一薄层皮质骨时有少量新骨生成,但总量少于剩余牙槽骨为皮质松质骨时。目前该观点未被证实。但Pignaton等[2]则发现剩余牙槽骨高度对新骨生成无明显影响。推测新骨形成
口腔医学 2021年3期2021-03-31
- 神经导航指引下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
神经导航指引下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20年1月— 2021年2月收治入院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分为第一组(对照组)和第二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神经导航指引下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神经导航指引下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恢复快。【关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2021-03-16
- 显微镜下小骨窗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较小的显微镜下小骨窗手术进行治疗。本文选取141 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探讨显微镜下小骨窗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0 月~2017 年6 月本院收治的141 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均经CT 检查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骨窗组(71 例)和普通组(70 例)。骨窗组男34 例,女37 例;平均病程(10.9±5.6)h;平均年龄(62.4±7.8)岁。普通组男31 例,女39 例;平均病程(1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4期2021-03-04
- CT改良骨窗在急性隐匿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要原因可能是常规骨窗对于骨髓水肿导致的细微骨质密度异常显示不佳。为了探讨更佳的诊断急性隐匿性OVCF的窗技术,我们提取了急性OVCF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采用常规骨窗和改良骨窗盲法诊断急性隐匿性OVCF,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纳入研究的患者46例,男11例,女35例。年龄53~96岁,中位数73.5岁。均为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台州市博爱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OVCF患者。受伤至影像学检查时间1~30 d,中位数2 d。试验方案
中医正骨 2021年10期2021-02-11
- 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故采用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应用在基底节脑出血有较好效果[4]。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就诊的86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A组43例,B组43例。A组实施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B组实施骨瓣开颅术。A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2~78岁,平均(56.49±5.39)岁;基底节出血量31~60 ml,平均(43.27±4.13)ml。B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4~76岁
华夏医学 2020年6期2021-01-15
- 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例,对照组采用骨窗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试验组采用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26~71岁,平均(44.31±3.06)岁,出血量41~78mL,平均出血量(53.48±8.61)mL;试验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28~70岁,平均(44.29±3.04)岁,出血量43~82mL,平均出血量(53.51±8.58)mL,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5期2020-12-27
- 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减压窗下积液的相关因素分析
者病情作适当大小骨窗。十字形剪开硬脑膜,探针穿刺定位血肿深度及方向;缓慢抽吸,注意避开血管;双极电凝止血,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于血肿腔留置明胶海绵及引流管;逐层闭合切口,术后给予抗感染、止痛、补液、吸氧等常规对症治疗。1.3 减压窗下积液判断方法 CT检查判定减压侧硬膜下积液,积液表现为脑外新月形或弧形低密度影,与脑组织边界清晰。1.4 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收集患者的性别(男/女)、年龄(≥60岁/2 结果2.1 DC术后并发减压窗下积液情况 123例脑出
山东医药 2020年35期2020-12-23
- 微创穿刺引流术与传统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的对比分析
为外科干预。传统骨窗开颅术对颅内血肿清除较好,但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影响预后。随着微创技术的成熟,微创穿刺引流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利于促进HCH患者术后的恢复。对于HCH患者,临床对术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2]。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与传统骨窗开颅术治疗HCH患者的效果对比,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科收治的HCH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10期2020-10-17
- 显微镜下小骨窗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分析显微镜下小骨窗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8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组间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大骨瓣开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身体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身体功能恢复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4期2020-08-14
-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开颅减压术。传统骨窗平均骨窗7cm×9cm ,而改良式骨窗大概为12 cm×14 cm[2]。这样扩大骨窗有利于减小颅内压力。传统骨窗容易爆出很多问题,也容易合并并发症使病人死亡率提高。而改良后手术操作更容易些,降低病人在手术中死亡几率并提高了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1.3 评价标准患者术前术后颅内压力值,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术后半年GOS评分。1.4 统计学方法文章内是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有数据,使用t检验所有的计量资料,检验技术资料我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2期2020-06-29
- 小骨窗微创手术用于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4月间到我院就诊的9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90例患者分为小骨窗组和开颅组,每组各45例。90例患者均经CT等检查确诊为脑出血患者且均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入组患者均为形成脑疝。其中小骨窗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6~78岁,平均(60.23±5.48)岁。开颅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5~7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7期2020-06-20
- 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的GOS 评分及并发症分析
并去除骨瓣, 骨窗约12 cm × 14 cm 大小, 清除血肿、 挫裂伤及坏死的脑部组织。研究组行双额大骨瓣减压术: 患者取平卧位, 将头部垫高15°~30°; 使用头托, 以便手术时改变头位。 手术前采用脱水剂与利尿药降低患者的颅内压, 手术切口为冠状切口, 两侧以颧弓上耳屏的前1 cm 处为起点, 而两侧切口于耳廓上方位置向上向后行, 并在顶结节中线与连线的交点处汇合, 皮瓣往额侧方翻起, 紧邻于皮缘下方处开窗, 而两侧骨窗约15 cm × 12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5期2020-06-09
- 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效果观察
颅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患者,均行头颅CT、MRI检查确诊,GCS评分≥6分[1]。排除脑外伤、脑梗死、脑动脉瘤及其他原因所致脑出血患者。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60例。小骨窗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46~71岁,平均57.89岁。高血压史3~18 a,平均10.46 a。GCS评分3~13分,平均7.91分。大骨瓣组:男39例,女21例;年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1期2020-02-21
- 去骨瓣减压骨瓣面积与颅脑外伤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的关系
围。然而,骨瓣或骨窗面积越大,患者术后因颅骨缺损产生的并发症可能越多,患者的预后反而越差。Yang 等[5]研究报道DC 后慢性PTH 发生率却有增高。本研究通过分析去除骨瓣相对于同一层面半颅骨的面积大小,并比较不同去除骨瓣相对面积患者的术后PTH 的发生情况,以期寻找骨瓣面积同术后PTH 发生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 年1 月至2018 年1月期间在金华市中心医院与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279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和排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12期2020-01-17
- 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清除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
展,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清除术逐渐应用于临床。笔者观察了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清除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并与钻孔引流术进行比较。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37例,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8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分成小骨窗组(小骨窗开颅清除术)40例和钻孔引流组(钻孔引流术)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Mrakwalder神经功能评分(MGS)
浙江医学 2018年13期2018-08-07
- 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实施的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调研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取50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从37~76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4.0岁。患者发病时间从0.3~24 h不等。由于该病症发病急,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包括经过临床诊断患者高血压脑出血类型及例数分别为大脑半球皮质下出血18例,基底节区脑出血32例。患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1期2018-01-20
- 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对比
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开阳县人民医院于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14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46例患者随机分为骨窗开颅组(73例)和骨瓣开颅组(73例)。为骨瓣开颅组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为骨窗开颅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各项手术指标。结果:骨窗开颅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3.15%,骨瓣开颅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2.1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1期2017-12-01
- 颅脑全麻术后头高卧位的护理探讨
有效降低颅内压和骨窗压力,有利于脑组织功能的恢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06月~12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型颅脑全麻手术患者40例。纳入标准:(1)重型颅脑手术患者;(2)全身麻醉;(3)无循环系统疾病;(4)心肺功能良好;(5)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非全麻手术;(2)心肺功能不良;(3)循环功能不稳定;(4)有休克症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1.2 方法对照组术后采取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卧位,待麻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7期2017-10-09
- 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
,比较术前和术后骨窗张力变化情况,并研究骨窗塌陷程度与神经机能恢复和发生并发症的关系。结果:绝大多数患者术后骨窗张力恢复正常,且骨窗塌陷越严重,神经机能和并发症发生几率越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 大骨瓣减压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颅骨缺损是一种脑外伤或去大骨瓣减压手术后患者常见的后遗症,这类患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并产生相应的社会问题[1-3]。颅骨缺损会破环颅腔内正常生理平衡、引起加压区水潴留、加重神经废损、
淮海医药 2017年5期2017-09-28
- 多层螺旋CT及MR诊断自发性脑脊液鼻漏1例
MPR),分别以骨窗及软组织窗观察,横断面骨窗及软组织窗均可见位于蝶窦后壁的骨质缺损(图1)。矢状位及冠状位显示更为清晰,可见蝶窦后上壁骨质不连续,骨质缺损直径约3 mm(图2~3),邻近的蝶窦内可见液平面,且与之相邻近的桥前池增宽,其内脑脊液与蝶窦内液体密度一致。(2)MRI检查:MR矢状位T2WI显示蝶窦内液体信号与脑脊液信号一致,并通过一线样液体影相连(图4)。 手术:该患者行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术中见右侧蝶窦后上壁局部骨质缺损,直径约3 mm
河北医药 2017年18期2017-09-12
- 急性硬膜外血肿血肿量对颅骨切开术骨瓣设计的要求
别采取3 cm小骨窗(67例)、5 cm小骨窗(61例)和常规骨瓣(63例)开颅血肿清除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范围、残留血肿量和术后中线移位、环池结构。结果191例患者中血肿最大径≤8 cm 47例、>8~10 cm 106例和>10 cm 38例。血肿最大径≤8 cm时,与常规骨瓣组相比,3 cm小骨窗组血肿清除范围小(t=⁃3.370,P=0.002)、手术时间短(t=⁃14.469,P=0.000)、术中出血量少(t=⁃9.310,P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2期2017-05-15
-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5 cm的骨桥;骨窗面积在7 cm×8 cm~12 cm×12 cm;次侧骨瓣与骨窗大小依据患者脑组织损伤情况、术中颅内压情况进行相应调节。对患者术后加强观察及护理,具体方法在下文讨论中论述。评估指标:术后经观察护理,对其治疗效果使用格拉斯哥评分进行判定[2]:①显效:格拉斯哥评分15分;②有效:格拉斯哥评分8~14分;③无效:格拉斯哥评分低于8分或者患者死亡。结 果7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经观察、护理干预之后,49例患者显效,显效率70.0%;18例患者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6期2017-01-20
- 开颅术后颅骨缺损修补时机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颅骨缺损患者根据骨窗塌陷深度(D值)的不同分为3组,轻度塌陷组134例(D6个月者12例。比较各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384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254例,改善率为66.1%。轻、中、重度塌陷组改善率分别为73.1%(98例)、74.3%(104例)、47.3%(52例),轻、中度塌陷组神经功能改善率高于重度塌陷组。结论 依据开颅术后骨窗的塌陷程度早期行颅骨缺损修补治疗,可早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颅骨缺损;修补;神经功能;颅脑损伤开颅术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1期2017-01-13
- 骨窗保护枕的设计与使用
·小 经 验·骨窗保护枕的设计与使用徐佩丽 张剑剑 龚孝军(安徽省合肥市滨湖医院心胸脑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0)骨窗保护枕; 神经外科; 护理Occipital bone window protection; Neurosurgery; Nursing去骨瓣减压手术是神经外科抢救危重症患者的常见手术,可以在清除颅内血肿的同时降低颅内压;但术后也带来不利因素:患者在睡眠状态下会无意识地压迫骨窗,压迫脑组织。且颅骨修补手术常在术后3~12个月进行,这期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18期2016-12-21
-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的临床价值研究
梁楚森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的临床价值研究梁楚森目的探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住院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143例的临床资料,以实际所行手术方式分为小骨窗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73例和大骨瓣组(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70例,分析两组术前及术后7 d时神经功能缺损(MESSS)及道格拉斯(GCS)评分,术后半年时疗效。结果两组术后MESSS与G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3期2016-09-07
- 骨窗加压包扎防治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疗效分析
王洪流 张爱明骨窗加压包扎防治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疗效分析邢细红 董又坤 廖志刚 崔汉江 王洪流 张爱明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行骨窗加压包扎预防和治疗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9月至2015年4月55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病例随机分为骨窗加压包扎组(n=26)和常规组(n=29),两组术后均行常规治疗,加压包扎组自术后行绑带骨窗加压包扎1个月,两组定期复查头颅CT,对出现硬膜下积液者及时骨窗加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6年4期2016-02-25
- 对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进行骨窗加压包扎对预防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效果
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骨窗加压包扎处理,使其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现将相关的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114例患者均为2013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这些患者均无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凝血功能障碍,均无进行去骨瓣减压手术的禁忌症,均经CT检查被确诊患有颅脑损伤[3]。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7例患者。在常规组中,有男性31例,女性26例,其从发病至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4期2016-01-11
- 单纯后颅窝减压术治疗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效果研究
探讨单纯后颅窝小骨窗骨性减压术治疗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27例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Tator评价标准对所有病例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全部患者的感觉及运动症状均有改善,出院时依据Tator评价标准评估疗效,优17例,良10例;术后随访24例患者,随访时间0.5~6.0年,患者症状均有缓解,且MRI检查提示脊髓空洞较术前
骨科 2015年1期2015-12-03
- 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疗效分析
的 探讨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对我院诊断、治疗的4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治疗7d后血肿体积为(20.14±10.08)cm3;治疗14d后,血肿体积为(12.03±8.15)cm3,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 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高血压基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14期2015-09-15
- 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疗效探讨
00)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疗效探讨高武飞,董继斌,邬锡真,杜昊兰(宁海县第一医院,浙江 宁波 315600)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术对自发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钻孔引流术,研究组行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死亡率及血肿完全清除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肿完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12期2015-04-22
- 颅骨缺损并脑积水致脑膨出同期手术前后颅内压变化及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压力,并测量术前骨窗膨出高度;分析脑组织膨出程度与颅内压变化的关系,以及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脑组织膨出程度与颅内压的变化以3 cm为临界值,膨出低于3 cm的患者手术前后颅内压变化不明显,膨出高于3 cm的患者术后压力明显升高且与膨出程度呈正相关(r=0.98,P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缺损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采用去骨瓣减压的手术治疗方法以缓解颅内压增高、降低致死率,已经得到广大同仁的一致认可。但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的颅骨缺损、脑膨出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2期2015-03-15
- 高血压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并骨窗同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及原因分析
骨瓣术后1~3周骨窗明显饱满且压力逐渐增高。神经症状、体征逐渐加重,有颅内压增高表现或有与脑出血不相符的不同程度的新神经定位体征,临床表现一度好转又逐渐恶化是其特点。患者中出现渐进性头痛、步态不稳、大小便失禁、进行性痴呆者12例,出现意识障碍加重、四肢肌张力增高3例。1.3影像学检查患者均多次做头颅CT,有进行性脑室扩大,额、颞角变钝变圆,第三脑室、导水管及第四脑室扩大变形,均有明显的脑室周围渗液征。骨窗同侧硬膜下积液,量10~60mL,中线结构移位均不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5期2015-01-22
- 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观察
李建 高觉民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观察李建 高觉民目的 探讨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8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手术治疗, 观察血肿清除情况及病死率。结果 术后1~3 d复查CT显示80例患者中, 64例血肿清除量≥80%, 9例血肿清除量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手术;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基底节区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急症, 其中高血压动脉硬化是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占据了脑血管疾病的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9期2014-10-23
- 不同微创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血患者分别实施小骨窗微创开颅术和CT引导下穿刺引流血肿术,并比较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89例患者中男89例,女100例;年龄49~63岁,平均(54±4.26)岁。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颅脑平扫加增强的CT检查和相应的体检,确诊为高血压病性脑出血。随机分为小骨窗组(94例)和CT引导组(95例)。小骨窗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系统评分,轻型32例,中型40例,重型22例。根据多田计算公式,患者颅内出血量30~90 mL,另1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5期2014-10-11
- 采用不同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体会
单 伟采用不同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体会王 翀 祁国英 单 伟目的 总结根据不同骨窗手术入路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的治疗后体会。方法 对本科2010~2012 年治疗的5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病情, 采用不同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不同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死亡率为12.1%;传统内科保守治疗, 死亡率高达50%。结论 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不同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治疗后达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7期2014-04-26
- 加压包扎法治疗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减压侧硬膜下积液疗效观察
积液的患者行术区骨窗加压包扎治疗,并与常规治疗者进行了比较,现将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术后存活患者定期行颅脑CT复查,当硬膜下积液厚度≥1cm时确诊为硬膜下积液,共有60例患者进入课题研究。其中车祸伤40例,高处坠落伤14例,钝器砸伤6例;单侧脑挫裂伤16例,单侧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32例,双侧脑挫裂伤8例,双侧脑挫裂伤合并同侧或对侧硬膜下(外)血肿4例。所有患者均急诊行开颅去骨瓣加压术,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52例,行
浙江医学 2014年17期2014-04-13
- 去骨瓣减压术后骨窗卡压16例临床分析
存在较多并发症,骨窗卡压是其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骨窗卡压的16例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4~67岁;复合型颅脑损伤患者11例,脑出血患者5例。均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切口前缘达额部中线,后方至顶结节,前下方至颧弓水平;术中行额颞顶骨瓣去除,清除额颞叶的脑挫伤组织或颅内血肿,颅压控制不满意时可行部分颞极和额叶切除;然后常规给予硬
山东医药 2014年9期2014-04-05
- 开颅手术内减压与外减压术效果的理论评价
效果与术后时间,骨窗大小、位置,局部软组织损伤程度及缝合技术紧密相关。内减压术[颞极切除和(或)额极切除]则与是否为优势半球,是否存在颞叶或额叶挫裂伤、脑内血肿及脑肿胀程度等因素相关。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对39例不同部位內减压患者计量术中减压脑组织量,对40例不同骨窗外减压术后1~3 d、7~8 d、14~16 d患者的颅脑CT平片脑膨出体积进行计算,用以评价不同减压方式,不同大小减压窗,不同时间节点,对增加颅腔相对容积的作用,报道如下。
河北医药 2014年22期2014-03-29
-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超早期手术方法探讨*
近年来我科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超早期手术治疗合并脑疝的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病人,效果满意。为此我们回顾分析在2002年6月至2010年10月采用上述两种术式治疗72例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合并脑疝病人的临床资料,综合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血肿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等,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患者入选标准①有高血压病史,或发病时血压增高并排除其他原因的自发性脑出血;②CT显示基底节出血伴(不伴)脑室内出血,无脑干出血,无小脑半球出血,按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量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年6期2011-04-13
- 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院共手术治疗(小骨窗开颅与大骨瓣开颅术)HCH患者130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这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30 例HCH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会议修订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其中男79例,女51例;年龄41~75岁,平均63.7岁。血肿部位:基底节区79例,脑叶31例,丘脑15例,小脑5例。分别行小骨窗开颅术(小骨窗组,65例)和传统大骨瓣开颅术(大骨瓣组,65例)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
山东医药 2011年26期2011-04-13
- 神经外科病人头部骨窗保护带的研制与应用
神经外科病人头部骨窗保护带的研制与应用高凤兰,宋 敏神经外科抢救危重病人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去骨瓣减压术,可解除重度颅脑损伤、颅内血肿、脑水肿、脑出血等疾病对颅腔产生的颅内压增高、脑疝等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术中骨板多在开颅时咬除,造成颅骨缺损,形成一个窗,即“骨窗”。骨窗部位脑组织无硬脑膜及颅骨,只有头皮保护,病人在术后恢复过程中由于颅骨缺损与脑压之间的变化,致使骨窗部位膨隆或塌陷,易发生危险。护理人员经长期实践,自行设计了一种骨窗保护带,经76例病人临床应
护理研究 2010年23期2010-08-15
- 头皮直线切口骨窗开颅术在脑转移瘤手术中的应用
用头皮直线形切口骨窗开颅术切除脑转移瘤,取得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我科共收治32例脑转移瘤患者,男23例,女9例;年龄32~74岁,平均56岁;病程1~12个月。临床表现:头痛30例,恶心、呕吐20例,视乳头水肿18例。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偏瘫13例,癫痫发作7例,失语2例,有精神症状者5例,共济失调5例。CT、MRI扫描示肿瘤直径1.8~5.5 cm不等。26例脑转移瘤系单发,6例多发。其中额叶16例,顶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09年6期2009-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