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
- 巴渝民间音乐川江号子的传承与融合发展研究
李慧一、引言川江号子是川江的船工在劳作时为了统一动作和节奏所演唱的一种劳动号子,庞大的巴渝水系就是川江号子的摇篮。随着社会的发展,川江号子作为巴渝地区的文化瑰宝,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正面临着失传的困境。2006 年,川江号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逐渐得到重视,对其传承与融合发展的研究迫在眉睫。因此,结合时代的发展,为川江号子寻求新的生存空间,成为川江号子传承和发展的重点。基于此,本文结合川江号子的发展现状和艺术特征,主要从川江号子与旅游、互
参花(上) 2024年1期2024-01-31
- 新时代川江号子的传承与音乐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川江号子,也在更新迭代的时代中逐渐失去生存空间。将川江号子的传承和音乐产业发展相结合,对提升巴渝地区传统音乐文化产业的经济利益、文化品位和文化影响力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一、川江号子的文化价值川江号子是川江船工们在劳作中所唱的劳动号子,被称为川江船工号子,简称川江号子,也有人称之为川江船夫曲,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方水系音乐的代表之一。川江号子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音乐形式、内容对巴渝地区的音乐文化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巴渝地区
艺术品鉴 2023年32期2023-12-18
- 浅论非遗川江号子原生环境的消亡与“活态”传承
更大进步[1]。川江号子作为我国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过去川渝地区特有的体力劳动形式而产生的,见证了川渝历史文脉的赓续。随着川江航运条件的改善以及机械轮船的出现,挤压了川江船工的生存空间,川江号子也渐趋消亡。川江号子原生环境的消亡对川江号子的发展传承极其不利,今天川江号子得以“重生”,离不开很多前辈的努力,而未来川江号子的传承,还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一、川江号子概述川江号子属于船工号子的一种类型,是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领众和的歌唱
广西教育·D版 2023年8期2023-10-26
- 川江号子的文化精神内蕴
郭倩川江号子是一种川渝地区船工们的劳动歌曲,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民俗环境深度契合。川江号子中蕴含着依江生活的川渝劳动人民坚韧不拔、互助协作、乐观开放的精神,并在长期以来引领着一代又一代江畔儿女不畏险峻、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是一笔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着眼川江号子的历史发展,研究其精神内涵、时代传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此种民俗艺术,更好地推动川江号子这种非遗迈步未来和迭代创新。千百年来,长江流经我国西南,镂刻出“蜀道三
炎黄地理 2023年8期2023-09-08
- 纤 道(外一章)
施迎合(重庆)川江畔随处可见:细长、细长,宛如一条褐黄色的长龙,傍着奔腾的大河逶迤,穿过沙洲,涉过滩碛,翻过坡地,一会儿蜿蜒着爬上陡峭嶙峋的绝壁,一会儿又漂浮着跌下深不可测的谷底。已说不准存在多久了,没有谁去仔细考证过纤道的历史。但我却深深懂得,有江河长流,就有纤道延伸,就有条条纤道连接着的大河故事代代流传,形象而丰满,古老而悠长。是奔流不息的长江大河孕育出了纤道。是彪悍纤夫们结实的双脚踩出了纤道。是根根金黄色的纤拉出了纤道。是船老大粗犷炽烈的抢滩号子呼喊
星星·散文诗 2023年18期2023-08-21
- 规范川江“引水” 保障川江船舶航行安全
上游航道,又称“川江”。川江航道蜿蜒曲折,河道礁石分布复杂,水势流态也不规则,尤其是重庆至宜宾段为典型的川江自然河段,弯、窄、浅、险为其主要特征,加之自然河段水位变化频繁,团雾等恶劣天气时发,自古船舶航行至川江都具有较大安全风险。随着三峡大坝成功蓄水,川江航运迎来较快发展,川江部分险滩消失,最低维护水深允许较大吨位船舶通航,重庆至宜宾已成为三级航道,可常年通航3 000吨级船舶。川江航道的迅速发展,也为危险品水上运输带来了机遇,四川泸州中海沥青码头、中石化
中国海事 2022年4期2022-12-30
- “川江航道精神”的内涵意蕴、时代价值与赓续发展
发展”[1]。“川江”是指四川省宜宾市至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上游河段,川江支流众多,多发源于高原山地,流经深山峡谷,落差巨大,水量丰富。川江绞滩站作为重庆市首批的工业遗产,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沉淀,对重庆及沿江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力。2003年6月,三峡库区开始蓄水,川江绞滩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其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珍贵文献资料和精神力量仍然具有时代价值。以川江绞滩站为物质载体,逐步形成的“川江航道精神”具有独特的内涵意蕴,在新时代航运事业上焕发出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4-07
- 川江泸州段船舶水污染防治探析
法行为案例,结合川江瀘州段港口、码头以及通航水域船舶水污染现状,分别从航运企业、船员、船舶、港口、船检以及监督检查等六个方面深入分析目前船舶水污染行为的原因,并从加强宣传、加强培训、完善机制等九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为推进美丽长江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关键词:川江;泸州;船舶;防污染中图分类号:U67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3-0117-05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中国水运 2021年3期2021-07-11
- 回荡着川江号子的川江木船
,回荡在山谷中:川江两岸有名堂,听我慢慢说端详,头巨梁,二巨梁,观音背下石硼场,兰田坝的猪儿粑甜得量,泸州老窖味道长,小市机头闹嚷嚷,水淹土地罗汉场……一艘木船正从江上驶过,船上的船工们在号长的带动下,一边唱着这首名叫《川江两岸有名堂》的川江号子,一边齐心协力地划着船桨。这段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的长江河段,人们习惯称之为“川江”,它长达1 020千米的河道大多位于四川和重庆境内。“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巴蜀之地山多又高,地势险峻,陆路交通非常不便,运输货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1年2期2021-03-18
- 荐书
物的精神风貌。《川江词典》陶灵 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金沙江在四川宜宾与岷江汇合后始称长江,流经重庆至湖北宜昌港之间的上游江段,因大 部分沿四川盆地边缘横穿三峡天险东去,被称为川江。2020年度 重庆市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川江词典》,以词典形式,用散文手法,讲述了一个个厚重的川江人文故事。书中许多词条鲜为人知,那些风物大多已永藏江底,或随时间的流逝而消亡。作者将其抢救 性地记录下来,将历史文化与风土民俗融于一体,风味别具,弥足珍贵。有学者评价道:“《川江词
红岩春秋 2021年2期2021-03-15
- 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船工的曹光裕听到川江号子便会下意识地一哆嗦:“号子一响,就意味着又要干体力活儿了。”那时,曹光裕还无法想象,这吆喝的号子有一天居然能登上大雅之堂。2005年,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在重庆召开,曹光裕受邀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献唱。第一次登上大舞台吆喝那一声声川江号子,当听到全场观众一起“嗨!嗨!”伴唱时,曹光裕哭了。2006年,川江号子成为重庆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余年后,曹光裕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川江号子渐渐告别码头,开始频繁登上世
当代党员 2021年1期2021-01-19
- 浅析川江号子的内在价值与文化传承
地域特色文化,而川江号子便是川渝地区民间艺术的重要形式。在千百年来岁月的蹉跎与历练下,川江号子不仅是国家与民族的文明成果和映照川渝地区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也成为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中重要的艺术精神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川江号子概述川江号子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原因,在百年前的木船航运时代,如若天公不作美,不能为船的行驶提供足够的风力,那么纤夫的力量便成了木船向前行驶的唯一动力来源。每当船行过险滩和急流时,纤夫由于负重前行而喊出的一声声高亢的
艺术家 2020年1期2020-12-08
- 《大江传歌》:与川江号子来一次真实的航行
,极具巴渝特色的川江号子原生態互动体验剧《大江传歌》于今年1月在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大剧院首次与观众见面,又于8月1日在四川成都电视台演播厅进行建军节慰问演出。川江号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曹光裕,与重庆川江号子传习所老船工艺术团的演员们,以激昂的船工号子、气势恢宏的现场演出,再一次向观众演绎了长江边上催人奋进的生命之歌,让人们领略了川江号子无穷的魅力。60分钟原生态互动体验剧舞台上,身着蓝色马褂、白色短裤,扎着红腰带的曹光裕,握拳振臂,发出有力
重庆与世界 2020年9期2020-10-20
- 中白沙淘金记
中,故名中白沙。川江老谚语:水码头数不过中白沙。中白沙居冠,一因它是川江沿岸最大的集镇,二缘中白沙流域是川江砂金沉积最丰富的江段。《山海经》记录有黑水和赤水。研究者以为,黑水在四川芦山县,因水流深黑而得名。赤水即川江三白沙流域,以沿岸金沙泛出赤光得名。川江上游的金沙江盛产砂金,金沙顺流而下,上川江中白沙江段是天造地设的砂金储存宝库。川江进入石门峡,两岸丘陵陡涨,笔立出石山峭壁,河床深深下切,与上白沙流域形成50多米的落差。汹涌的江水鼓涌波浪,将从金沙江运载
红岩春秋 2020年9期2020-10-20
- 武汉地铁16 号线全面复工有新进展
汉地铁16 号线川江池站至沌口站区间长895.681 米,目前该区间左线已盾构掘进超过530 米,右线也将于5 月初始发盾构机,预计今年下半年双线全部贯通。据悉,中铁十一局在全力投入武汉抗疫阻击战时就坚守一线施工场地,就武汉地铁投标项目做好了应急、复工、备料、人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一系列提前准备工作。此次复工的主要是16 号线的川江池站至沌口站区间主体工程。1. 4 月14 日,在武汉地铁16 号线川江池站至沌口站区间隧道内,工人拿着对讲机交流2. 4
建筑 2020年10期2020-06-01
- 大江传歌,声声不息
宋婷婷“如果知道川江号子终将成为一生所爱,那么我必定一早就会拜师学艺。”38年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江号子代表性传承人曹光裕,曾无数次这样回想。尽管在师傅陈邦贵的光环下,曹光裕凭借超越常人的天资与勤奋,将川江号子的传播传承事业推向了崭新高度,但是他依然悔恨因青春无知而蹉跎的光阴,“这是有着3000年历史的川江号子啊,用一生来唱都嫌不够。”“我怕我眼睛一闭,川江号子就失传了”1987年,陈邦贵下定决心要收曹光裕为徒,不仅仅因为这是重庆市轮渡公司党委交
公民导刊 2020年3期2020-04-23
- 音乐教育实习多样化需求分析
——以成都石室中学为例
的校园生活。二、川江号子的活动开展成都市石室中学是我校的教育实践基地,已有几届大四学生在该校进行实习,除了进行日常的教学外,石室中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传承基地担任起了传承川江号子的重任,为促进川江号子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川江号子是我国长江流域文明的一朵艳丽的奇葩,其历史极为悠久,在我国劳动号子中最具特色,被誉为江上的灵魂。已经被列为我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川江号子作为中国传统的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真实生动地记述了船工们生
黄河之声 2019年1期2019-03-30
- 川江传统捕鱼方法
■陶 灵◇川江上扳罾网捕鱼川江传统的捕鱼方法分文帮和武帮,文帮以网、钩、钓的方式常年性作业,武帮则用水老鸦、水猫子和刺网、旋网,进行季节性捕捞。但千里川江,河道与水流变化不断,每个江段的捕捞方法并不完全相同。三峡地区滩多水急,捕鱼人都喜用手舀子舀鱼。上川江江面较宽,在水缓的地方,人们一般借助渔船,用丝网、围网、拦网捕鱼。舀鱼水老鸦学名鸬鹚,一种大型食鱼鸟。水猫子学名水獭,鼬科动物,善于游泳和潜水。捕鱼人把鸬鹚和水獭驯养后,将其放入江中捉鱼。为防止它们把鱼吞
红岩春秋 2018年12期2019-01-03
- 川江化学品船的轮机设计分析
重庆运输至上海(川江),要求运输原油、苯酚、苯乙烯、汽油、柴油、航空煤油、乙醇等液态化学品。我作为轮机设计师,承担了本船轮机设计工作。【关键词】川江;化学品船;轮机设计中图分类号: U674.1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7-0046-002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7.022【Abstract】A Co.Ltd asked my team to design
科技视界 2018年17期2018-11-10
- 旧瓶装新酒:近代川江本土轮船公司的成立与《最新川江图说集成》的编绘
西方现代性在近代川江航道图编绘中的引入,不仅表现为西方测绘技术与绘图方法在长江上游的知识传播,更昭示近代川江航道空间与航政运作的制度重构。这种以西方科学制图为标准的空间书写,伴随近代西方人在长江上游的殖民扩张,特别是近代海关体制化的航图知识运作机制,在所谓“科学”层面创构出一个现代性的川江航道新“空间”[1]。同时,这在本质上暗合了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对“地方”和“空间”、“地方性知识”与“普遍性知识”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2]。与此同时,随着清末以来长江上游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6期2018-10-19
- 川江上段航运发展有关问题研究
彭东方摘要:川江上段(宜宾—重庆)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航运发展在长江经济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影响川江上段航运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研究航运发展相关问题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川江航运与生态资源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川江上段航运发展的现状与必要性,预判了未来发展的形势与需求,对航道及航运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航运发展的有关对策建议。关键词:川江;航运;生态保护中图法分类号:
长江技术经济 2018年2期2018-09-10
- 明清川江干流水灾及其消极影响
朱圣钟摘 要:川江干流地区明清时期水灾频繁,给所在区域带来重大灾难。明清时期川江干流地区水灾,在时间上存在年份分布不均衡和月份分布不均衡两个特点,且清朝水灾频率高于明朝;区内的水灾空间上下川江发生的次数多,多达216起。通过分析明清时期川江干流时空分布,总结出特大水灾、大水灾对经济、社会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反思历史,从而提出以恢复经济、降低社会损失为重点进行预防治理川江干流地区水灾的思路。关键词:明清时期;川江;水灾中图分类号:D691 文献标识码:A 文
三峡论坛 2018年3期2018-07-13
- 近代川江木船情结与轮船制造力、航行权、利益权之考量
摘要:近代川江木船在西方机动船进入冲击的影响下,面临阻止机动船、购置机动船、制造机动船、改良木船等多种选择的考量,其选择的过程和效果反映出近代制造力与航行权、利益权之间的轻重选择关系。具体而言,在近代川江抵触轮船、挂旗船出现、改良木船出现及轮船“本土制造”缺失等事项中,传统川江木船文化根的深厚,人们的木船情结明显,显现了近代化过程中内陆文化的封闭保守、传统利益集团的“利权”保护倾向、近代国家主权重大危机下的“航权”张扬、晚清政局动荡下对地方政局稳定的高度敏
江汉论坛 2018年5期2018-06-04
- 上了岸的川江女号子头
根纤绳的号子还算川江号子吗?当我问起真正在川江上打过橹、拉过纤、吼过号子的女号子头吴秀兰时,爽直利索的老人回避了这个问题,只发出了低低的笑声。1981年,生在船上、长在船上的吴秀兰上了岸。单位分给她一排平房,就在凤栖沱码头附近的江边,坐在屋门口的凉棚里,眼皮底下就是奔腾的嘉陵江。她和老伴张志高养了条狗,闲时听听过往船只的汽笛声,对着门前青翠的嘉陵江岸便“嗨左嗨左”地拉开了嗓子_见到吴秀兰的时候,她已经搬到江北大竹林银竹苑,小区房,门前连个池塘都没有。老伴张
中华手工 2018年5期2018-05-26
- 荐 书
《川江往事》陶灵 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你知道110多年前川江上的轮船“长”什么样子吗?你见过那些充满野性与自然之力的木排在川江上漂流吗?川江沿岸的古塔究竟有什么作用?还有绞滩站、信号台、蓼叶棚、红船、孤魂灯、递漂……《川江往事》将带你回到曾经的川江,曾经的三峡。书中描绘的川江风物如今大多已永藏江底,许多风土民俗也随时间消亡。本书具有浓郁的川江文化特色,融故事性、趣味性与风土民俗于一体,分为“川江文韵”“川江航事”“川江记忆”三章,收录作者近年来发表的
今日重庆 2017年12期2018-01-29
- 夔门今尚在 滟滪已无堆
犹豫石、燕窝石,川江人惯称滟滪堆,自古不乏诗文吟诵,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曾有诗云:“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今天更多的人知道滟滪堆,是读了高中语文课本中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日》后,记住了朗朗上口的民谣《滟滪歌》:“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每年冬季至来年初夏的枯水季节,滟滪堆显露江面20多米,远看如牛如马如象,江流被阻挡后向四面扩散,形成巨大的逆向间歇性泡漩,宽达20至30米,并且滟滪堆后面还有巨大的回流。船到这里,如离弦
文史博览·文史 2017年12期2018-01-02
- 夔门今尚在 滟滪已无堆
犹豫石、燕窝石,川江人惯称滟滪堆,自古不乏诗文吟诵,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曾有诗云:“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今天更多的人知道滟滪堆,是读了高中语文课本中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日》后,记住了朗朗上口的民谣《滟滪歌》:“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每年冬季至来年初夏的枯水季节,滟滪堆显露江面20多米,远看如牛如马如象,江流被阻挡后向四面扩散,形成巨大的逆向间歇性泡漩,宽达20至30米,并且滟滪堆后面还有巨大的回流。船到这里,如离弦
文史博览 2017年12期2017-12-29
- 现代性的回响:近代川江航道图志本土谱系的建构*
代性的回响:近代川江航道图志本土谱系的建构*李 鹏本文系统考察近代川江航道图志本土谱系的建构过程,认为近代中国本土精英在对西方“科学”地图知识的“现代性体验”中,往往不自觉地利用中国传统地图知识进行重新塑造,即通过“传统知识资源的再利用”,进而沟通与融合中西两种不同的地图绘制传统。是故,近代国人所绘的川江航道图志,在编绘方式上往往新旧杂陈,明显带有“旧瓶装新酒”的内容特征。在清末以来知识与制度转型的大背景下,近代国人特别是地方知识精英对西方现代测绘技术与制
上海地方志 2017年1期2017-12-22
- 《川江往事》
知道110多年前川江的轮船“长”什么样子吗?你见过那些充满野性的木排在川江上漂流吗?川江沿岸的古塔究竟有什么作用……本书将带你回到曾经的川江、三峡。全书分为“川江文韵”“川江航事”“川江记忆”三辑,约24万字,具有浓郁的川江文化特色,融故事性、趣味性与风土民俗于一体。书中收录图片150多张,提升了读者的视觉感受,其中许多老照片系首次对外发布。书中描绘的川江风物如今大多已永藏江底,许多风土民俗也隨时间的流失而消亡。本书可唤起中老年读者曾经的川江记忆,展现给年
红岩春秋 2017年11期2017-12-07
- 兴隆滩创造川江三个第一
故名“兴隆滩”。川江上治滩第一爆兴隆滩突然成滩,让重庆与万州两地的船帮和商会深感不便,于是在当年冬天,他们共同筹集资金,招民工1000名,对航道进行凿宽整治。这不仅减缓了水的流速,滩尾的漩涡也有所减少,木船稍可通行。兴隆滩成滩第二年,四川总督奏请清政府总理衙门,要求整治。当年冬季水枯时,总理衙门拨款3000英镑,令中国海关副巡工司泰勒和工程师多那尔得,从上海来到重庆帮助治理。他们每天雇用民工3000多人,泰勒指导民工在北岸开挖崩塌的泥石,减小碛坝,减缓流势
红岩春秋 2017年11期2017-12-07
- 趣话川江地名
,四川盐源颇丰,川江上常有船只偷运到三峡一带缺盐的乡镇售卖。为躲避追缉,他们都在隐蔽和便于转运的地点停靠,久了,便留下一些与盐有关的地名,如西陵峡南津关南岸的私盐坡、巫峡青石洞下的私盐嘴、奉节朱家坝的私盐沱。它们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反复提起。地名记载历史文化奉节县城上游21公里靠南岸的喇叭滩,下水木船经常触礁打烂,每到傍晚不敢过船,艄工只好在南岸搭棚过夜,久而久之这里形成了小场镇,官府也来设立驿站。为图吉利,人们给小场镇取名“安平”。清光绪中期建乡,民国期
红岩春秋 2017年10期2017-11-03
- 山水写意 + 现代测量技术绘就《最新川江图说集成》
量技术绘就《最新川江图说集成》◎ 文、图 | 林晓风 编辑 | 田宗伟《最新川江图说集团》上下卷封面《最新川江图说集成》的绘图风格,继承了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国璋编绘的《峡江图考》山水写意特点,并且增加了水道近年的变化,更加全面的展现出沿江两岸的风貌。同时,其增补了国外测量成果及诸行船章程,有据景实绘也有科学数据,是难得的图文资料,于川江航运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极高的实用参考价值。轮运兴起 催生河图编绘重庆开埠后,川江航运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
中国三峡 2017年8期2017-09-14
- 张艺谋的武隆情缘
陈石川江号子是长江水路运输史上的文化瑰宝。2006年,川江号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力船退出了历史舞台,人力拉纤时所唱的“川江号子”也随之濒临失传。历经7年的波折,以川江号子为主题的《印象武隆》正式公演,著名导演张艺谋再次掀起了一股“川江号子”热潮,濒临消失的“川江号子”用另一种新的方式开启了传承之路……在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旅游度假区,有一道宽阔的U形峡谷,由于形状像一颗心,所以直接被国内外媒体称之为武隆的
环球人文地理 2017年4期2017-05-02
- 浅论川江号子的传承与发展
摘 要:川江号子,是川渝地区川江流域的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子领唱,众船工帮唱,合唱的一种传统民间歌唱形式。从四川宜宾到宜昌的1多公里的长江江段,俗称川江,地形复杂,水势繁杂,重庆市和四川东部就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川江号子正在逐步淡出这个社会,以至于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川江号子”,所以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保留宝贵的民族文化以及它的传承与后续发展。关键词:川江号子;传承与发展作者简介:黎红燕(1997.1-),女,汉,重庆市开
青年文学家 2017年9期2017-04-19
- 抗战时期川江绞滩行业发展的历史追溯
160)抗战时期川江绞滩行业发展的历史追溯秦素粉,蒋涛(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水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重庆 永川 402160)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举国西迁及其导致的大批人、财、物的聚集与流动,使重庆一时成为战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也显示出川江航道作为中国抗战后方交通枢纽和门户的战略作用与地位。对伴随着三峡工程建设迅速淡出历史舞台的川江绞滩行业发展状况进行整理与发掘,可以客观揭示抗战期间大后方精英云集、同仇敌忾、国家利益至上的历史记忆;分析川江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2-24
- 川江海难觅踪影
陶灵有关古代川江海损事故的传说,多有些玄乎。蜀国一个叫黄齐的人乘船经过三峡,船被浪翻,他掉进水里,被水冲到浅滩,就像有人在背后推他一样。到了岸上,黄齐回头一看,是位老人在推他,但转眼就不见了。而救他的老人,他5年前在朝天岭见过,当时老人对他说,你5年之后会有大难,我一定救你。唐代中期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别驾李惟玉乘船东下,船到三峡,船舵被礁石折断,失去航向而撞石沉没。李惟玉落入江里,危急之际,他全力念诵《金刚经》,忽然看见一支木桡顺流漂来,便急忙抓住,浮
红岩春秋 2016年12期2017-01-14
- 三大险滩的古今传奇
,落差达7米,是川江中落差最大的险滩。其中上滩的潜埂像一道门坎,形成1.5米的跌水,把航道分成了上下两截。下水木船过青滩,稍有不慎便船毁人亡,放滩时一般要请熟悉水性的滩师把关。这些滩师是青滩人,自幼跟上辈人学放滩,身怀绝技。放滩时木船不能直行,上滩中的“门坎”会把悬空半截的重载船折断,所以木船要横着放下去。尽管有身怀绝技的滩师放滩,但仍不能免除灾祸。1978年2月,青滩水位降得很低,有人在江边捡到了银元宝,随后,大家纷纷潜到江中寻找宝物,捞得金、银元宝和紫
红岩春秋 2016年9期2016-12-26
- The Prospect of Wulong Tourism Development
[3]李昌江,李川江.武隆旅游的文化价值 [J].Tourism Today,2011(6):124-125.[4]Zhangfei Wang.Mountain Mass Poverty Area Tourism Development Analysis – Taking Wulong in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J].The World and Chongqing,2013(3):12-14.[5]Xian Li,Jichen
东方教育 2016年4期2016-12-14
- 川江上航行的第一艘轮船
航,人们开始了对川江的发掘和探索。那些在绝壁上留下足迹的纤夫,那些艰难涉滩的开拓者,以及在风浪和黑暗中给了人们无限希望的航标和号子……历经岁月更替,古老的川江生生不息,书写着一个个传奇。重庆,曾经是川江最大的水陆码头。成为直辖城市后,环境的改变和生产方式的变迁使得传统的川江文化渐渐远去。为此,本刊将陆续推出川江往事系列文章,打捞原汁原味的川江记忆,以飨读者。上古时代居住在川江的先民,或从落叶浮于水中得到启发,或遭遇洪水,意外抓获水中漂木而获生,久而久之,意
红岩春秋 2016年1期2016-09-10
- “自古不夜航”永沉江底
公里的长江,古称川江。其中,重庆至宜昌660公里,是川江的主要行船航道。在陆上交通不发达、空中交通资源更是稀缺的时代,我们的祖辈更多选择临水而居,高度依赖水上交通。重庆也曾走过这样的时代。所以,在“长江经济带”背景下,站在今天,想见未来,回想川江的过往,并非没有意义。自古川江多繁华上古时期,居住在川江边的先民,便以树干做成独木舟,成为川江上最早的“船”。川江通航记载,最早见于秦汉。张仪为秦离间连横时,曾说:“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坟山,循江而下,至郭三
今日重庆 2016年6期2016-08-12
- 川江号子
威武、气势磅礴的川江号子《船到码头把酒喝》《川江酒歌》在联合国馆响彻穹窿。精彩的演出使到场的观众流连忘返,第二天,川江号子又在米兰的华侨城再次奏起。具有4000多年古老历史的川江号子在时尚之都——米兰城大放异彩,在异国他乡吼出别样的巴蜀风情。长江魂魄长江上游自四川宜宾经重庆流淌至湖北宜昌,全长1000多千米的江段俗称川江。川江号子正是川江流域船工们为了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进而合唱的一种民间歌唱形式。重庆和四川东部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
百科知识 2016年8期2016-05-14
- 川江木排的沧桑背影
陶灵从前,川江流域生长着大片原始森林,被砍伐的树木运至溪河岸边后,每几十根为一组横竖整齐排叠,然后用纤藤牢固捆扎,就成了木排;再借助水流,用人工将木排运送到川江沿岸的目的地,这叫放排,称为排运,是一种原始、简便、经济的运输方式。后来木排改用钢缆绳和机械捆扎,由轮船拖运,称拖排,逐步取代了人工放排。再后来,拖排也退出了川江,成为历史。古代川江木排上古时代,川江的先民遭遇洪水,有的意外抓到水中的树木而获生。意识到树木在水中漂浮不沉,他们便试着附木渡水。经过漫长
红岩春秋 2016年6期2016-05-14
- 川江古塔
陶灵川江沿岸每个城镇的下游,几乎都能看见一种标志性的建筑物——7至13层不等的白色古塔。它们的名字各异:青云塔、耀奎塔、洄澜塔、映南塔、白塔、黑塔等,但最普遍的名称则是“文峰塔”。它们不属佛教塔的范畴,独成体系,具有较强的标志性和观赏性。祈祷文运昌盛据传道光年间,一条乌龙在川江云阳段的江面兴风作浪,波浪滔天,舟楫沉没,致使云阳文风衰颓,士人屡试不中。故陵镇有一姓戴的读书人,40多岁了也没能中举。究其根源,县城东10公里处的谭家山巅系乌龙之首,只有镇住乌龙,
红岩春秋 2016年7期2016-05-14
- 论《川江船工号子》的形成特点与音乐风格
:流传上千年的《川江船工号子》起源于长江流域四川宜宾至湖北宜昌航段,因地域特点和河流密布造就川江航运史上独特的文化,其形成特点独具匠心,音乐风格自成一派,在音乐领域里也独树一帜。关键词:川江;船工号子;形成特点;音乐风格[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1《川江船工号子》的诞生和发展,不得不强调川江的地域特点,由于长江上游地处过去的四川境内,现在的四川宜宾经过重庆到湖北宜昌段,俗称“川江”。但是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5期2016-05-06
- 川江号子的音乐文化价值探究
408500)川江号子的音乐文化价值探究梁明娟(重庆市武隆县中学校,重庆 武隆 408500)千古流传的川江船工号子主要发源于我国四川和重庆,是川江地区船工劳动时所唱的劳动号子。四川境内江河密布,险滩纵横,早年航运发达多以木船为主,勤劳的船工在抢险滩、搏激流、手攀岩肩拉纤的严酷环境下,边劳动边用说唱的形式即统一劳动的步调又表达劳动人民战天斗地的豪迈胸怀,形成了独具四川民族特色的川江号子。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内河航运机械发动船只替代木船,能歌善唱的老一代纤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1期2016-02-04
- 川江船务老总自杀的背后
7 月4日,重庆川江船务有限公司(川江船务)总经理王跃文坠楼身亡,而6月30日,同为该企业的副总经理任中惠(王跃文之妻)在家中留下遗书后跳江自杀,至今下落不明。王跃文今年62岁,系重庆知名企业家,曾担任重庆市第四届政协委员和重庆市工商联常委。川江船务成立于1997年12月3日,注册资金1.2亿元,资产总额约13亿元,主要从事长江内支线班轮运输及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等业务,在长江内河七省二市中自有运力规模居首位。疑因企业资金断链7月8日澎湃新闻发表一篇题为《
航运交易公报 2015年28期2015-11-30
- 周庄
川江号子周庄川江号子1一个青白相间的文字紧紧镶嵌在我的梦中。这个文字不紧不慢地在灵魂深处游走。一个肝肠寸断的情愫在朦朦胧胧的意境里顺理成章地雕刻成无与伦比的油画。弥漫着香气的庄子停泊在历史与现代的门扉上。沉默的青石板一直系着那些淡远沉静的飞鸟。如梦如幻的巷道如我那些深深浅浅的诗句。唐宋的星月如淅淅沥沥的春雨湿透青瓦白墙。从一轮明月不可能抵达你小家碧玉的高度。从一滴雨水也不可能见到你遥遥无期的归途。2你常栖息在诗人的笔尖,让激情蒸发你的浓雾。你常进入画家的
星星·散文诗 2015年36期2015-10-26
- 川江号子(外一章)
盲。如果失眠就让川江号子掉过头来叫醒你,面对春天检索出一个沉甸甸的词套在你的肩头。江风吹开久远的往事,纤绳绷得很直,生活在船上,被肩膀拖着,每一步都让峡光后退。一张张疲倦青铜色的脸,看上去不是很传神生动,但每一张都真实地像你的父亲。面对大江和峡谷,即使是春天,你也看不见温柔一词吹拂,你的眼里除了卵石滩涂就是一幅幅刀刻的面容。生存是号子里最受崇拜的一个词。它让纤绳不受一丝惊扰,彼此用肩膀照亮。一声声号子从峡谷里江面上飞出,它砸在我们的心里,让季节汹涌喷薄……
星星·散文诗 2015年6期2015-05-30
- 晚清民国川江航道图编绘的历史考察
李鹏晚清民国川江航道图编绘的历史考察李鹏通过系统考察晚清民国川江航道图编绘的历史轨迹及其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晚清传统航道图的编绘存在两大类型,一种是传统山水绘法,一种是平面符号表示法,但传统山水绘法占主要地位。伴随19世纪末川江行轮的兴起,西方现代测绘技术开始应用于川江航道图的编绘实践。而在西方人的刺激下,民国时期国人亦开始采用现代测绘技术勘测川江水道,并以此作为收回航权的技术前提。从近代川江航道图编绘的历史轨迹看,不仅清晰可见中西方对川江航道讯息处理的空间
学术研究 2015年2期2015-02-25
- 四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
——川江号子
遗产系列之 ——川江号子川江号子是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主要流传于金沙江、长江及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和大宁河等流域。川江号子的历史极为悠久,在四川劳动号子中最具特色。巴蜀自古有舟楫之利,历代史籍对此多有记载。近年来,在沿江两岸陆续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石锚”、东汉时期的“拉纤俑”等文物都印证了川江水路运输行业的久远历史。而川江两岸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以及船运中的以歌辅工之
四川党的建设 2015年3期2015-01-17
- 孤独·流浪·苦涩:论李杭育“葛川江系列”小说的精神探索
涩:论李杭育“葛川江系列”小说的精神探索李鑫(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李杭育的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主人公就是“葛川江”,他们的性别、年龄、身份各不相同,他们明艳活泼,在葛川江的这片沃土上挥洒着自己的个性。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有一群“最后一个”在历史的车轮里添上一抹永恒的亮色,开启一段沉重苦涩的精神坚守之旅。时代的进步不容置疑,李杭育用文字留下这一时代的阵痛,用文字记录着葛川江上传统的守候者,孤独固执地面对着这一不可改变的变化时动人的精神气质。李杭育 最后一个 葛川江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3期2014-12-12
- 论三峡库区川江号子的保护与开发
韩红宇论三峡库区川江号子的保护与开发韩红宇川江号子是巴渝文化的核心之一,是长江三峡文化的典型代表。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川江号子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有关部门和相关学者应结合调查研究情况对三峡库区川江号子的内容、现状等进行分析,并力图探索出一条保护和开发这一文化遗产的对策。三峡;川江号子;保护;开发宜宾到宜昌1000多公里的长江江段俗称川江,航道艰险,险滩密布,礁石林立,水流湍急。川江号子是长江上船工们拉纤、摇橹、推桡时所唱的歌谣,是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7期2012-08-15
- 悄然隐退的川江绞滩站
陶 灵悄然隐退的川江绞滩站文◎陶 灵进入农历五月,就进入了川江的汛期。近代以来至2003年三峡大坝蓄水之前,汛期时的川江河面宽阔,暗礁深藏于江中,正是行船的好时节。如今的川江,汛期和枯水期的概念已不再非常明显,万吨级船队可直驶重庆港,而川江航运发展史上的产物----绞滩站也因此从人们的视线里悄然消失了。凶猛的川江险滩川江航道暗礁密布,明岩林立,形成很大的险滩,多达211处,主要集中在重庆至宜昌的航道中,并且还有窄峡单行控制河段54处,稍不留神就有碰撞而毁的
红岩春秋 2012年1期2012-01-08
- 川江号子:在仿古木船上响起那是精神引领的顽强高地
陈与宁河纤夫曲川江号子,是长江和嘉陵江的千古绝唱,是船工、纤夫的喜怒哀乐。当川江号子继承人陶鹏唱起川江号子时,他双目盯着滚滚而来的江水,仿佛看到岸边的纤夫,让听者的心情跌宕起伏——似乎身处一叶扁舟,穿越滩多水急的长江三峡。承载船体:是三峡纤夫的伟大意志当一条重50吨、由10名老船工精心打制的仿古木船,在铜梁安居镇江边下水了,这意味着,快要失传,与嘉陵江和嘉陵江畔诀别的川江号子,有了载体,有了唱下去的可能,有了继续川江精神的文明财富。按计划,这条仿古木船从
重庆与世界 2011年22期2011-06-13
- 关于川江滚装运输的思考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川江滚装运输提供了与日俱增的市场资源,其经济安全综合比较优势确立了其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有着持久的强大生命力。川江滚装运输在环保、节能这两个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上与公路铁路运输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滚装运输市场盎然生机背后隐藏的许多危机正在日益显现,如果能建立规范、科学、高效和公正的市场环境,川江滚装船运输将在市场竞争中经久不衰,活力长存。关键词:滚装运输;市场;优势;问题;对策;川江从2000年夏天起,川江滚装运输业滚雪球般的发展
中国三峡建设 2004年2期2004-01-11
- 川江水妹
王慧兰你就是川江一路放歌留下的美妙音符么 亘古的旋律在每双闪烁的眼中响起古朴美与潮音的组合水灵灵的气息就这样弥漫开来上岸后的心情每次都被你打湿激动不已的是那些忘归的人我在梦中走进你群峰之下的美丽传说而你就是复活了神话与仙女历史的风景盛开成两岸静美在每一个涨潮的季节浇开你的都是古老的东方文明大潮川江水妹你就是川江一路奔跑之后散落岸边的美丽故事
中国青年 1995年9期199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