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

  • 论吴伯萧《灯笼》的闲情、雅致与理趣
    表现,主要体现在闲情、雅致与理趣三个方面。关键词 《灯笼》 闲情 雅致 理趣吴伯萧内心深处的乡土情结是《灯笼》的创作动机。在吴伯萧笔下的“灯笼”更像是一种代表故乡的符号与概念,其内蕴含深厚的趣味性,是一种深层次的东西。《灯笼》中除了“情”的调节,思想性和理性都是散文审美艺术的一方面表现,文中感情与理性相互衬托、相互制衡,理在情中育,情在理中生。思想和理性的表达使得灯笼意象的出现显得更加睿智,增添了一种智性,让作者在意绪纷繁之间越来越坚定自身的理想与担当,使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5期2023-07-17

  • 闲 情
    ◎ 杨福成闲情是一种静美之情,雅意之情。花前月下,竹林酒肆,皆是闲情之所。一提花前月下,人们所联想到的都是男女之情,但这样美好的地儿,它不仅仅为爱情独享,还适合独处或会友的闲情。自己漫步于花前月下,颇是闲适,还容易沉于思考。这时候,蛐蛐的鸣叫是一份温馨的陪伴,它暗夜里发出的一个音符,都可能会改变人生的思路。与友人在这种况味下行走,也就不一般了,别有意味,谈人生,谈往来,谈何去何从。话越多,况味越深,时光也就淡忘了,不知久远。这就是闲情。不了之情,未知之情。

    思维与智慧 2023年4期2023-02-11

  • 闲情
    杨福成闲情是一种静美之情,雅意之情。花前月下,竹林酒肆,皆是闲情之所。一提花前月下,人们所联想到的都是男女之情,但这样美好的地儿,它不仅仅为爱情独享,还适合独处或会友的闲情。自己漫步于花前月下,颇是闲适,还容易沉于思考。这时候,蛐蛐的鸣叫是一份温馨的陪伴,它暗夜里发出的一个音符,都可能会改变人生的思路。与友人在这种况味下行走,也就不一般了,别有意味,谈人生,谈往来,谈何去何从。话越多,况味越深,时光也就淡忘了,不知久远。这就是闲情。不了之情,未知之情。當月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3年2期2023-02-10

  • 闲情才有趣
    碌,是为了生活;闲情,才是有趣的人生。闲情是一种心境,不忧不惧,不慌不忙。有闲情的人,应对世事,淡定从容,旷达洒脱。当年,梁实秋到了重庆,在“雅舍”一住就是七年。说是雅舍,其实窗子无玻璃,瓦片有缝隙,漏风漏雨,门窗不严,一到夜里,老鼠、蚊子猖獗,让人不得安枕。然而,梁秋实却觉得这屋子有个性。“雅舍”地势较高,月夜,他与朋友坐看山头吐月,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待月升中天,清光从两株梨树间洒下,地上阴影错杂,尤为幽绝。细雨蒙蒙时也有雅趣,推窗展望,若云若

    做人与处世 2022年23期2022-02-21

  • 由朱淑真诗词看其人生况味之变
    人心路的中介,由闲情到闲愁,由凄然到断肠,直至心死,她的人生况味皆以本然的样态陈列在诗词之中,供我们永不厌倦地聆听,令我们不由自主地倾心、沉迷。关键词:朱淑真 诗 人生 闲情 愁朱淑真作为宋代较有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常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如陈廷焯言:“宋妇人能诗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夫人也。”而后世研究李清照者比比皆是,对朱淑真的研究则寥寥,她的作品在被其父“一火焚之”后,留存于世的诗歌还有337首,词作只剩33首。尽管如此,朱淑真仍然是明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2期2021-12-20

  • 闲听落花
    们总以为老人才有闲情,其实不然,有闲情的人不易老。”真正的闲情如一泓清泉,哪怕走至暮年依旧气定神闲,哪怕奔波半生依旧元气满满。关于闲情,美女作家安妮宝贝是这样诠释的:“院子里的落花此时被风吹远了,喜鹊清脆地啼叫起来。黄昏时下起一场雨,停息之后,有月光淡淡地爬上树梢。时间这样过去就很好。”如果说辛苦工作是为了饲养自己的肉体,那么每天花点时间写篇小文,做几道精致的菜,就是喂养灵魂深处渴盼的闲情。人不能太忙,也不能太闲。太忙会没有思考的时间,太闲会养懒了筋骨,疏

    中国工人 2021年5期2021-12-13

  • only Yolking
    Notes (《闲情偶寄》), where he described raising his own crabs in 49 vats in autumn and preserving them in yellow Shaoxing rice wine to be enjoyed for the rest of the year.Over 1,000 years earlier, Emperor Yang of the Sui dynasty (581 –

    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21年3期2021-07-28

  • 《暂坐》的闲笔和闲情
    美学上呈现出一种闲情。闲笔能侧面烘托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能传达审美意境和文化意蕴,也能调节叙事节奏。更重要的是,闲笔作为一种具有抒情意味的手法,展现了贾平凹的中国文人闲情审美观念。关键词: 《暂坐》   贾平凹   闲笔   闲情贾平凹的多产,使我们知道他善于表现地域文化和西北韵味,却也使我们难以了解他,因为他的写作场景从乡村到都市,从都市到乡村,现在又以《暂坐》①再次回到西安这座都市。可不论小说题材怎么改变,不论小说的主人公是浪荡的文人还是落寞的艺人,总能

    文教资料 2021年5期2021-06-25

  • ONLY YOLKING
    Notes(《闲情偶寄》), where he described raising his own crabs in 49 vats in autumn and preserving them in yellow Shaoxing rice wine to be enjoyed for the rest of the year.Over 1,000 years earlier, Emperor Yang of the Sui dynasty (581-6

    汉语世界 2021年3期2021-06-18

  • 从鱼玄机诗词中探究女冠诗人的闲情意识
    玄机;女冠诗人;闲情;诗词唐帝国的盛世繁华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不复存在,晚唐时期(836-907)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混乱不堪。在男权极盛的封建社会,女性往往处于依附的位置,女性的才情和思想并不受到重视。寻常接受儒家三纲五常封建道德束缚的女子并不容易在思想上觉醒,只有那些经历了特殊的生活遭遇的女子才能跳脱出封建伦理纲常的束缚,随心随性的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她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就是创作诗词了。鱼玄机的生平事迹在《三水小牍》、《北梦琐言》和《唐才子传》中有记载,她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期2020-09-10

  • 闲情的人,不容易老
    式,只要保有几分闲情,再忙的时候也能减少焦虑,没事做时不至于无所适从。“不用心”就是“不着心”,不为一个念头操心,不被一个焦躁留住,念来念转,身心自在,这才是闲情。有闲情的人休闲才用,没有闲情则休闲何益?对于那些一天不工作就坐立不安的人,休闲正是一种折磨!而彻夜打麻将的人下桌之时,总比上班累!闲情的境界,中国的禅宗讲得最透彻,像“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竹密无妨水过,山高不碍云飞”“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掬水月在手,弄花香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0年6期2020-07-04

  • 陶渊明《闲情赋》主题再探讨
    余霞陶渊明《闲情赋》主题再探讨余霞(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陶渊明《闲情赋》是中国辞赋史上最令人费解的作品之一,关于其赋文主题,历来众说纷纭。通过对文本五个层次的细致分析和溯源,我们发现《闲情赋》大体根源于楚辞中的《九章》与宋玉《神女赋》《九辩》等作品。因此,《闲情赋》的主旨需要结合其繁复错综的“拟作”系统和自身进行综合考量。《闲情赋》的主题肯定与爱情相关,但并不能坐实为陶渊明自身真实的爱情经历。对《闲情赋》谱系和渊源的分析,有助

    天中学刊 2020年6期2020-01-08

  • 让教师团队在“闲情”中发展
    ,让教师在优雅“闲情”中发展。这里的“1”是核心,是领衔人,他可以随着活动的需要而改变;“N”是若干人,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通过若干个“1”带领若干个“N”,凝心聚力,让学校里的老师成为抱团发展的“合伙人”。[兴趣先行,是“1+N”团队的车票]以“1+ N”模式组建教师发展团队,旨在让每个教师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乐于参与的共同体。因此,对于团队活动的内容,先不强调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铺陈,可以是学习型、艺术特长型、各类实用技能型、体育运动型、公益爱心型、娱乐

    江西教育A 2019年2期2019-04-12

  • 陶渊明《闲情赋》主题纵论
    ,各家对陶渊明《闲情赋》主题的论争不断,大致产生了两类意见:一者以为《闲情赋》是写情之作;一者认为其别有寄托。两派的论争源于梁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集》序文里一段对《闲情赋》的评价:“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萧统此言一出即点燃了后世争论的导火索。唐人对陶渊明的文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引用不多,但对其诗却比较推崇,杜甫、韩愈等人都有论及,杜甫有“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江上值水如

    文学教育 2018年28期2018-11-29

  • 闲情的境界
    式,只要保有几分闲情,再忙的时候,也能减少焦虑,没事做时,更不至于无所适从。“不用心”就是“不着心”,不为一个念头操心,不被一个焦躁留住,念来念转,身心自在,这才是闲情。所以,有闲情的人休闲才有情,没有闲情则休闲何益?尤其对于那些一天不工作,一会不赚钱就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的人,休闲简直是一种折磨。林清玄平时喜欢散步,而且散步时什么都不想,散步就是散步。他说,走一趟下来,流几滴汗,心像空了一般。心空方为闲,此乃闲情的一种境界。我有一位画家朋友,也爱散步。她说

    幸福·婚姻版 2018年6期2018-08-22

  • 闲情的境界
    式,只要保有几分闲情,再忙的时候,也能减少焦虑,没事做时,更不至于无所适从。“不用心”就是“不着心”,不为一个念头操心,不被一个焦躁留住,念来念转,身心自在,这才是闲情。所以,有闲情的人休闲才有情,没有闲情则休闲何益?尤其对于那些一天不工作,一会不赚钱就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的人,休闲简直是一种折磨。林清玄平时喜欢散步,而且散步时什么都不想,散步就是散步。他说,走一趟下来,流几滴汗,心像空了一般。心空方为闲,此乃闲情的一种境界。我有一位画家朋友,也爱散步。她说

    幸福 2018年16期2018-07-03

  • 当我老了
    当我老了,做一个闲情之人,养花弄草,心事如花般简单随意。不问花期,把日子过得风轻云淡,寂静欢喜。当我老了,庭院阶前,邀知己二三,一张小圆桌,几把木椅,喝喝清茶,说说闲话。当我老了,守着一方老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问红尘纷乱,只闻鸟语花香。当我老了,走在四季路上,不逞春光,不悲秋凉,在草木闲情的光阴里,笑看红尘过往。当我老了,无论缘深缘浅,只要有你在身旁,情未了爱还在,不羡鸳鸯戏水,只陪你看细水长流。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7年1期2017-03-23

  • 乔战雄
    适与淡然,妙哉!闲情偶寄系列之一 42cm × 42cm 2015年闲情偶寄系列之二 42cm × 42cm 2015年闲情偶寄系列之三 42cm × 42cm 2015年闲情偶寄系列之四 42cm × 42cm 2015年闲情偶寄系列之五 42cm × 42cm 2015年闲情偶寄系列之六 42cm × 42cm 2015年闲情偶寄系列之八 65cm × 33cm 2016年闲情偶寄系列之九 65cm × 33cm 2016年闲情偶寄系列之十 65cm

    艺术沙龙 2016年3期2016-12-01

  • 怎一个“闲”字了得 ——解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词:苏轼;闲人;闲情;闲置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作品中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将他逮捕入狱。十二月,苏轼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做了一名有职无权的 “闲”官。他在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写下了散文《记承天寺夜游》。在这篇文章结尾,苏轼写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读到此处,不禁深思:几度遭贬,流落到这步田地,仕途坎坷,生活困顿,几欲使苏轼心力交瘁,又何来

    学语文 2016年3期2016-03-02

  • 从陶渊明《闲情赋》探析赋体的审美特质
    、前贤对陶渊明《闲情赋》主题的解读陶渊明的《闲情赋》是一篇非常奇特的赋作,无论其主题内容、表现手法,还是艺术结构、艺术风格,都与多数人印象中的陶渊明迥然有别。那么,陶渊明的《闲情赋》究竟表现了什么主题?对此,历代学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梳理前贤的论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卒无讽谏,白璧微瑕首先提出这个观点的是萧统,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因此赋而批评陶渊明的人。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赞扬了陶渊明人品以及诗歌之后,遗憾地说:“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

    安康学院学报 2014年6期2014-03-21

  • 何谓“闲情” ——园林审美及其书写中的“放情”与“防情”
    :《选姿》,见《闲情偶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35页。中唐以前的园林诗歌大多是在夸耀奢华的基础上,嵌入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此后不同。[注]早期的园林诗文以西晋石崇的《思归引》和《思归叹》为代表。初唐描写王室贵胄园林的诗文也清晰地呈现出这种倾向。详情可参见[美]杨晓山:《私人领域的变形:唐宋诗歌中的园林与玩好》,文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12页。对于市井细民而言,庭院深深便如黄粱美梦一般可望而不可及,这是荣华富贵最直观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2-10

  • 闲情不易老
    ◎林清玄闲情不易老◎林清玄对我来说,休闲是什么都不做,才能算是休闲,即使脑子里想事情,也是负担。我平时喜欢散步,散步时,什么都不想,走一趟下来,流几滴汗,心像空了一般。我有一位写小说的朋友,也爱散步,是为了构思小说,所以一趟下来,可能走三四个小时,一路上,什么也没看见。他有一次还撞了电线杆,回家后,满头大汗,愁眉苦脸,因为小说里的结,并未因散步而解开,人反倒焦虑了。这样的散步,不是“休闲”,是“休命”,比工作时还累。休息不一定闲,闲的时候,也不一定能休息。

    公务员文萃 2013年12期2013-12-19

  • 闲情》阅读理解
    汪 瑞第19课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闲 情冰 心弟弟从我头上拔下发针来,很小心地挑开了一本新寄来的月刊。看完了目录,便反卷起来,握在手里笑说:“莹哥,你真是太沉默了,一年无有消息。”我凝思地,微微答以一笑。是的,太沉默了!然而我不能,也不肯忙中偷闲;不自然地,造作地,以应酬为目的地,写些东西。病的神慈悲我,竟赐予我以最清闲最幽静的七天。除了一天几次吃药的时间,是苦的以外,我觉得没有一时,不沉浸在轻微的愉快之中。——庭院无声。枕簟生凉。温暖的阳光,

    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版 2008年4期2008-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