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语

  • 中伊合璧,丝竹如缕:文化对比视角下的宁夏回族民歌浅析
    义。关键词:阿拉伯语;宁夏回族民歌;文化对比从唐朝开始,阿拉伯、波斯等地的穆斯林商人陆续来华,在中国内陆定居并繁衍后代,逐渐形成了早期回族。“长于华夏地,根源穆斯林”,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融合影响着回族人民的一生。宁夏回族自治区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要塞以及中阿文明交汇地之一,宁夏回族民歌作为中伊文化交融的见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形态。本文试从其历史溯源、时代变迁两方面引入,并从民族器乐、音乐调式、语言融合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一、宁夏回族民歌:中伊文化交融的

    百花 2023年1期2023-05-30

  • “一带一路”背景下学习阿拉伯语的重要性
    马斌摘要:阿拉伯语在中国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从最初的中亚和西亚大批穆斯林学者、工匠等到达中国,“小经”文字的使用,清真寺经堂教育的发展演变,为中国阿拉伯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新建大学阿拉伯语专业50多所,从专业数量相比其它大语种专业很少,但是官方伊斯兰学院和外国语学校一定程度弥补了初中级教学的空缺,为中国阿拉伯语发展注入新的力量。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这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2年2期2022-06-09

  • 对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探索
    :翻译教学 阿拉伯语 课程思政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3-一:课程思政与阿汉互译课程1.1:课程思政的提出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高校及教师,应该为其提供良好的支撑与辅助,立德树人,帮助青年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要求“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3期2022-05-23

  • 中国学生阿语学习偏误研究
    中国学生学习阿拉伯语过程中出现的标点符号的偏误进行分析,归纳偏误类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中国学生;阿拉伯语;标点符号;偏误;原因;教学方法前言:近些年来,随着中阿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汉语为背景的阿语学习者也随之增多,但在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各样的偏误,这对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教学的效果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国国内关于标点符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标点符号在对外汉语应用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对外汉语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6期2022-04-20

  • 马来西亚的阿拉伯语教育
    。马来西亚的阿拉伯语教育始于伊斯兰教的传播,伊斯兰教对马来西亚的阿拉伯语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伊斯兰教在其存在之初就间接或直接奠定了阿拉伯语语言的基础,它激发了阿拉伯语-马来语的融合过程,这在教育方面大有帮助以致其学习得以持续并继续流行。作为一个伊斯兰教国家,马来西亚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很高,其在宗教文化方面多元和谐共生,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许多具体事务都由社会团体所承担,伊斯兰教育是核心,政府官方很少弘扬伊斯兰教,除了宗教文化方面的成就,马来西亚也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期2021-09-10

  •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阿拉伯语教学改革的分析
    本文针对高职阿拉伯语教学,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面临的教学新形势,提出改革阿拉伯语教学的相关对策,以供参考。◆关键词:高职;阿拉伯语;互联网+;教学改革阿拉伯语作为热门小语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开设阿拉伯语课程的高职院校逐渐增多。对于阿拉伯语的教学,在互聯网+背景下,需要注意到教学改革,要推动教学活动从传统模式摆脱出来,依靠互联网+渠道,建立起全新的教学模式,让阿拉伯语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一、互联网+及阿拉伯语教学新形势(一)互联网+所谓互联网+,其实质就

    速读·下旬 2021年5期2021-07-28

  • 新媒体时代对外传播“爆款”作品的分析及思考
    广播电视总台阿拉伯语部近年将社交媒体作为对外传播重点平台,成立了“一千零一日”工作室,推出了以马烨、徐薇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主播,打造出越来越多的高传播度(“爆款”)社交媒体作品,受到中东观众喜爱,走出了一条特色道路。该文通过对相关优秀作品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有益经验,有助于更好地在社交媒体平台提升对阿传播效果。【关键词】社交媒体 阿拉伯语 对外传播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以来,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新媒体席卷了中东、北非的阿拉伯国家。该地区社交媒体渗透率在过去五年

    对外传播 2021年6期2021-07-21

  • 汉语和阿拉伯语中与“猫”相关成语的对比
    本文以汉语和阿拉伯语中与“猫”相关的成语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修辞、语法角度,对比分析两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同关于“猫”的成语的共性和个性。关键词:猫 成语 汉语 阿拉伯语在伊斯兰文化中,猫被认为是高贵的动物,洁净的动物,享有很高的地位,据《圣训》记载,先知穆罕默德就是著名的爱猫人士,他要人们善待猫,给予它们足够的食物,而虐待猫的人一定会受到报应。一.猫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历史在中国远古时期,猫因为其出色的捕鼠能力,成為祭祀的对象,后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最早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2期2021-04-12

  • 汉语的意合和阿拉伯语的形合
    萨曼【摘要】阿拉伯语和汉语都属于不同的语系。阿拉伯语属于闪米特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从语言组织法来看,阿拉伯语和汉语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形合和意合的对比。阿拉伯语的“形合”,就是凭借语言形式手段来显示句法关系,把词语或句子里的成分连接起来,从而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汉语的“意合”则指凭借词语或句子的意义或逻辑联系来完成它们之间的连接。本文主要讨论汉语“意合”和阿拉伯语“形合”的问题。【关键词】汉语  阿拉伯语  意合  形合  构词法正文:从语言组织法来看

    商情 2020年43期2020-12-24

  • 阿拉伯语被动语境运用中的文化因素
    因此了解研究阿拉伯语及其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阿拉伯语被动语境运用的研究,以此揭示阿拉伯人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关键词:阿拉伯语;被动语态;伊斯兰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相对应的文化,通过对语言运用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使用这一语言人群的独特文化。对于学习语言者,可以更好的理解并使用这一语言,通过了解这种文化,会更好更容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交流日渐频繁,双方经贸、人文交流合作成为必然趋势,学习阿

    西部论丛 2020年14期2020-12-15

  • 毛里塔尼亚语言政策研究
    家联盟成员。阿拉伯语为毛里塔尼亚官方语言,哈桑语、布拉尔语、索宁克语、洛夫语同为国语,法语为通用语言。本文对毛里塔尼亚语言政策进行了研究分析。【关键词】阿拉伯语;法语;语言政策;国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政策是指人类社会群体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根据对某种或者某些语言所采取的立场、观点而制定的相关法律、条例、规定、措施等。语言政策是语言冲突和矛盾的产物,是表明

    决策探索 2020年24期2020-12-09

  • 俄语中的阿拉伯语借词借入原因的分析
    。在俄语中的阿拉伯语借词正是折射出了两国文化交流的发展轨迹。现如今阿拉伯语词汇在俄语中涉及范围广泛影响较大,为更好的学习运用俄语很有必要整理、研究阿拉伯语借词的借入历史背景以及阿拉伯语借词在俄语中的发展及影响。关键词:阿拉伯语;借入;借词Abstract:Language is a tool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It not only carries the culture of a country, but also i

    青年生活 2020年12期2020-10-21

  • 阿拉伯语四级测试的反拨作用对阿拉伯语线上教学的启示
    摘要:阿拉伯语四级测试对阿拉伯语教学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反拨作用,这些反拨作用对我们当下开展的线上教学具有许多的启示,我们应该积极利用正面反拨作用,提高线上教学的效率,尽力规避负面反拨作用给线上教学带来的不良影响。关键词:阿拉伯语;四级测试;反拨作用;线上教学;启示1. 前言众所周知,阿语四级测试具有正面的反拨作用,能够促进阿拉伯语教学的发展。但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负面反拨作用,对阿拉伯语教学造成了一些困扰。因此,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当下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我们

    青年生活 2020年22期2020-10-21

  • 变“单向输出”为“双向互动”
    校目前引进了阿拉伯语课程。然而,阿拉伯语本不是中职生的母语,在学习方法、语言构成与分析特点上也与汉语有些较大的差异,中职生的基础积累与理解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很多学生在初步接触阿拉伯语时很容易产生听不懂、不会写的困境。本文拟在探讨新形势下中职阿拉伯语课堂如何变“单向输出”为“双向互动”,听说结合促进教学活动开展。关键词:阿拉伯语;听说结合;双向互动当今世界,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我国目前正处于与国际化接轨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外语应用型人才参与到国际国内交流与

    速读·下旬 2020年1期2020-10-09

  • 试谈如何做好中央文献翻译
    ;对外传播;阿拉伯语中图分类号:HO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8-0267-02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主要任务是编译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和领导人讲话及其著作。在一楼、一院、一大家,朴实无华,和睦谦逊的氛围中,围绕翻译储备、文本分析、翻译策略、翻译流程等各个方面,向每位老师请教学习,收获满满,对翻译学习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一、中央文献的特点中央文献是一种政治色彩浓厚、体例特殊、逻辑缜密的文本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3期2020-08-06

  • 阿拉伯语汉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的文化交流。阿拉伯语所体现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汉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有诸多不同,因此在阿拉伯语汉语翻译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可减少学生由于对相关文化的理解缺失和误读而造成差译、错译。[关键词] 阿拉伯语;翻译教学;文化导入[基金项目]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教改项目“人文交流視域下的‘阿拉伯语汉语笔译课程重构”(0010521821)[作者简介] 杨 希(1987—),女,硕士,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讲师,主要从事阿拉伯语语言文化、翻译教学与研究。[中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3期2020-07-16

  • 一带一路视角下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措施分析
    的提出,对于阿拉伯语人才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对于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使得阿拉伯语专业设计能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阿拉伯语人才。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推行,我国的许多行业包括新闻、外事、经贸以及科研在内都对于阿拉伯语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了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的当务之急。本文首先对于一带一路视角下大学阿拉伯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从而对于一带一路视角下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教学

    锦绣·下旬刊 2020年2期2020-07-09

  • 本科生阿汉口译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及应对策略分析
    键词:口译;阿拉伯语;解决办法;意义框架口译是一种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译等多项技能的语言活动,它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将译者所听到的信息准确而快速地转化为目标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信息目的的交际行为。阿拉伯语是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之一,世界上有接近二十亿人在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它。如今,在中国已经有众多高校开设了阿拉伯语专业,而口译成为了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必修课,以及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需必备的技能之一。但由于两种语言在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加之口

    青年生活 2020年21期2020-07-06

  •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第二外语(阿拉伯语教学探究)
    视并开设二外阿拉伯语课程。但由于阿拉伯语难度大,实际的教学过程存在诸多困难。如何改进二外阿语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培养优秀的多语种复合型人才,是我国高校二外阿语教学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教学实践经验,试总结二外阿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二外阿语课的教学质量。【关键词】“一带一路”  第二外语(阿拉伯语)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G642;H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0期2020-07-06

  • 浅议临沂一阿拉伯贸易市场的“语言互通”和阿语人才培养
    了便利条件。阿拉伯语作为阿拉伯国家的主要语言,也是我国重要的外语之一,在临沂阿拉伯贸易往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互通是临阿贸易往来互通的前提和基础,也为培养复合型商贸人才、服务临沂市贸易市场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关键词:临阿贸易往来;语言互通;阿拉伯语;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F740-4;H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6-0064-03一、引言阿拉伯语是联合国6大工作语言之一,是23个阿拉伯国家的语言,也是全球15亿穆

    西部学刊 2020年6期2020-06-08

  • 基于Android阿拉伯语学习APP设计与实现
    用市场上关于阿拉伯语学习类APP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学习者日常学习需求的问题,同时为了广外南国商学院阿拉伯语学习者们能拥有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学习APP,设计并实现了口袋阿语APP。该APP基于Android平台,使用了多线程、9Patch、XML、JSON和SHA-256等技术实现了用户注册登录、单词学习复习、趣味学习、个人中心和打卡签到等功能。该APP可以为学习者们在移动端学习阿拉伯语带来极大的便利和趣味性。关键词:Android;APP开发;阿拉伯语;单

    现代信息科技 2020年19期2020-06-08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阿拉伯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这一目标,在阿拉伯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本文以翻转课堂在阿拉伯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实践来分析该模式的优点,并总结该教学模式在阿拉伯语视听说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以期为提高阿拉伯语视听说教学水平提供借鉴。关键词:教学模式;阿拉伯语引言听与说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校阿拉伯语教学中,视听说课程作为基础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阿拉伯语视听说教学缺少真实语境,所以,学生听说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4期2020-05-28

  • 阿汉翻译方法初探
    笔者以汉语、阿拉伯语互译为例,从翻译目的、读者意图、读者类型、文本性质四个角度分别探讨了如何能合理地在阿汉互译中选择相对适宜的翻译方法。关键词:汉语;阿拉伯语;翻译方法;直译;意译在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领域,一直存在着直译派和意译派的争论,一部分甚至认为二者相互矛盾且不可兼得。在笔者看来,直译与意译作为两种基本的翻译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它们适用于不同的翻译目的、读者意图、读者类型、文本类型。脱离上述的这些条件直接来讨论二者孰轻孰重、孰优孰孰劣是片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3期2020-05-26

  • “慕课”背景下阿拉伯语教师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了慕课背景下阿拉伯语教师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关键词:慕课 阿拉伯语 教师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还是学生的启发者和促进者,特别是阿拉伯语教师,因为该语言的独特性和复杂性,需要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入门学习更容易、知识体系更完善。一.“慕课”背景下阿拉伯语教师面临的问题1.教师角色上的转变以前的网络信息技术还不发达,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学生不能独立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困难,因此,教师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4期2020-05-21

  • 慕课背景下阿拉伯语教学改革研究
    ,我国高校的阿拉伯语教学仍处于较为传统的模式中,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不灵活,慕课的出现为阿拉伯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对慕课的基本概念、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现状、以及慕课对阿拉伯语教学的影响作了具体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在慕课教学中的改革对策,从而进一步推动阿拉伯语教学的发展。关键词:慕课 阿拉伯语 教学改革“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是一种新的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平

    文学教育 2020年4期2020-05-20

  • 中药名阿拉伯语翻译规范研究
    介绍了中药名阿拉伯语翻译及规范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问题的策略。借鉴中药名其他语种翻译规范经验,讨论了影响中药名阿拉伯语翻译的因素,中药名汉语与阿拉伯语对应的不同情况的处理,多种音译方法的处理等,还讨论了药名翻译的规范方法,包括翻译的规范模式,阿拉伯语语法中冠词、多音词的处理,汉语拼音阿拉伯语转写规范,药名中炮制方法的翻译,以及道地药材地名的翻译等。关键词:中药名;阿拉伯语;翻译;规范Abstract:In order to resolve the p

    中国科技术语 2020年2期2020-05-06

  • 商务阿拉伯语人才培养研究
    :商务贸易;阿拉伯语;人才培养;措施引言:目前,我国对阿贸易的形式越来越多元化,而且涉及到的贸易范围逐渐扩展,所以各个高校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在阿语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层次上进行调整,并且以全新的目标和理念指导阿语教学,引入新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提升阿语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完善阿语教学的环境和条件,促进阿语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出适应国贸发展的优秀人才。本文主要论述了商务阿语人才培养的价值和目标,就我国在阿语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实际的改进建议。一、商务阿拉伯语

    山东青年 2019年9期2019-11-22

  • 吉尔吉斯斯坦阿拉伯语培训机构教育现状分析
    时期、独立后阿拉伯语在吉尔吉斯斯坦的传播与发展情况,分析了吉尔吉斯斯坦的外语教育政策和教育特点。在对阿拉伯语培训机构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阿拉伯语培训机构的教育现状,发现学生热衷于学习阿拉伯语,对目前的教学状况和学习状况很满意,但存在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少、教学资源有限、教材匮乏等问题,需要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更好地发展。关键词:吉尔吉斯斯坦;阿拉伯语;培训机构中图分类号:G64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

    西部学刊 2019年11期2019-11-01

  • 基于微信平台的阿拉伯语自主学习模式探析
    养复合型应用阿拉伯语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和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实现“三全育人”的格局。本文以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应用阿拉伯语专业为例,探析基于微信平台的阿拉伯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关键词:微信平台:阿拉伯语:自主学习模式中图分类号:H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9) 08 - 0288 - 011.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8期2019-10-20

  • 阿拉伯语在马格里布等地的传播
    以逻辑顺序对阿拉伯语在马格里布[1]在等地的传播加以论述。阿拉伯人征服埃及之后继续西进,于7-8世纪之交完全征服马格里布,从而在马格里布地区得到了很大的传播和发展,并体现出了阿拉伯语的语言特点。关键词:阿拉伯语;马格里布传播;阿拉伯语言特点。[中图分类号]:H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1语言会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融合与发展,生产力、文化水平较落后的民族的流言会融合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文化比较发达的民族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4期2019-09-16

  • 浅谈阿拉伯语教学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摘 要:阿拉伯语教育对于培养阿拉伯语人才、推动中阿友好关系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结阿拉伯语教育发展经验、探索阿拉伯语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则是提升我国阿拉伯语教育水平的有效路径。为此,本文在对我国建国之后的阿拉伯语教学发展历程做出梳理与阐述的基础之上,对我国阿拉伯语教学的现代化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关键词:阿拉伯语;语言教育;发展历程;现代化发展我国阿拉伯语教学历史十分悠久,最早的阿拉伯语教学机构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即1289年设立的回回国子学。与此

    高考·中 2019年1期2019-09-10

  • 从阿拉伯人的言语行为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际这个过程。阿拉伯语中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应用特点,清晰地剖析阿拉伯人会话含义的主要特征、文化语境和宗教因素对阿拉伯人日常生活的言语行为有着直接且深远的影响。分析探究阿拉伯人的言语行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阿拉伯国家进行往来。关键词:阿拉伯语;言语行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一、语用学语用学是一门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用来研究在适用领域中的语言现象。语用学的概念首先是美国哲学家C.W.莫里斯 (1901~1979)和R.卡纳普(18

    青年生活 2019年29期2019-09-10

  •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阿拉伯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教学法运用到阿拉伯语阅读课的教学中,有利于学生通过“在做中学”实现阅读技能的提高,提升阅读兴趣。文章研究了任务型教学法下的阿拉伯语阅读课教学,并提供了教学设计实例,以期推动阿拉伯语阅读教学和研究。【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阿拉伯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一、任务型教学法概述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任务型教学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以杜威的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

    教育界·中旬 2019年6期2019-08-06

  • 实施阿拉伯语专业四级备考“导师制”的可行性分析
    一一所开设了阿拉伯语专业的高校,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以下简称川外成都学院)一直十分重视阿语专四备考工作,并于2017年正式实施了阿语专四备考“导师制”工作。“导师制”的实施增强了学生备考的自信心,为学生的备考提供了更坚实的后盾。文章主要分析了该学院实施阿语专四备考“导师制”的可行性,并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导师制”后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阿拉伯语;专四备考;导师制;可行性一、川外成都学院实施阿语专四备考“导师制”的基本情况在实施“导师制”之前

    求知导刊 2019年7期2019-07-08

  • “三全育人”理念的《阿拉伯国家概况》的课程思政改革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阿拉伯语专业课程,研究如何在“三全育人”模式下进阿拉伯语专业课程思政的举措。关键词:课程思政;阿拉伯语;阿拉伯文化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提炼的理论精华。部分思政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难免会觉得晦涩难懂,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程没有兴趣、不爱学、被动学。适合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具有吸引力,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一、阿拉伯语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

    新一代 2019年6期2019-06-25

  • 阿拉伯语学习中的汉-阿语言迁移现象研究
    语语言知识在阿拉伯语学习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现象,以期提高学生阿拉伯语学习效率,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提供更多高层次翻译人才。关键词:汉语;阿拉伯语;语法迁移作者简介:苏九兰(1994-),女,宁夏人,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中图分类号]:H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3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阿拉伯语作为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4期2019-06-06

  • 《阿拉伯国家概况》实践教学研究
    马燕芳摘要:阿拉伯语专业作为小语种在国内高校开设时间较早,但对阿拉伯语教育教学以及实践教学方面的研究不多,阿拉伯语实践教学在大学课堂中如何开展方面的论文非常少,阿拉伯语教学尚在初级探索阶段。阿拉伯语,作为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语言,如何学好阿拉伯语,如何讲好阿拉伯语,如何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知识,如何将实践教学穿插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外语学院及阿拉伯语教学方面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这将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以及实际价值。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研究该课程的实践教学。

    现代交际 2019年7期2019-05-16

  • 阿拉伯语学习中的“英-阿”语言迁移现象研究
    :语言迁移在阿拉伯语学习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英语语言知识对阿拉伯语学习的阻碍作用和促进作用上。本文从语言迁移角度出发,探讨英语语言知识对阿拉伯语学习产生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现象,以期提高学生阿拉伯语学习效率,提高阿拉伯语教学质量。关键词:阿拉伯语;英语;语言迁移对于母语为汉语,同时又接受过多年英语教育的中国学生而言,掌握阿拉伯语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大多数语学习者学习阿拉伯语时都会遇到语言迁移问题,即母语或第一外语对所学语言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北方文学 2019年11期2019-04-29

  • 阿拉伯语对西班牙语的影响
    特点,这源于阿拉伯语对西班牙语的影响。关键词:阿拉伯语 西班牙语 影响西班牙语产生于伊比利亚半岛,是拉丁语族的分支,全球有22个国家将西班牙語作为官方语言,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口近4.8亿,主要分布在西班牙以及中、南美洲国家。与其他拉丁语族相比,西班牙语因受阿拉伯语的影响,其词汇、语义、词法等都有自己的鲜明的特点。1.历史背景本文不涉及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统治的全部历史,只对其进行简要回顾总结,以便提供一个语言相互融合的历史背景。在阿拉伯人征服伊比利亚半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3期2019-03-30

  • 全球化对阿拉伯语的影响
    流。全球化对阿拉伯语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科技尤其是通信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阿拉伯语的发展,使阿拉伯语在世界范围传播,成为一种世界语言。但是,科技的发展在推动阿拉伯语言发展的同时,也使方言侵蚀了标准阿拉伯语,影响了其纯洁性。在全球化大趋势下,强势的英語使阿拉伯语受到巨大冲击,许多英语外来词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英语在阿拉伯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日渐提高。阿拉伯语虽受到一些负面影响,但其未来依然充满希望,阿拉伯语要恢复原有的地位和作用,尚

    西部学刊 2019年20期2019-02-06

  • 阿拉伯语解析
    杨建荣摘要:阿拉伯语是中东地区22个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同时也是全球10多亿穆斯林使用的语言,自1973年12月,阿拉伯语被列入联合国使用的工作语言。阿拉伯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对非学习者而言,该语言好似由很多“小蝌蚪”组成,犹如“天书”一般神秘。关键词:阿拉伯语;传播与发展;阿语解析阿拉伯语()是阿拉伯民族的语言,公元七世纪开始,阿语便是世界主要语言之一,目前主要通用于西亚和北非的中东地区,现为阿拉伯国家联盟22个成员国及4个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联合国教科文

    神州·下旬刊 2018年9期2018-10-28

  • 阿拉伯语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
    来实现的,而阿拉伯语阅读一直是比较难上的一门课程。本文就阿拉伯语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诠释,以期作为自己的教学心得,也对从事教学的同行有所帮助。【关键词】阿拉伯语 阅读教学 步骤The basic steps of Arabic reading instructionLi Ziyun(Supervisor:Saipolbarin Bin Ramli)Sultan Idris Education University,35900 Tanjong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8期2018-08-10

  • “一带一路”视域下高校跨文化交流课程设置探索
    于此。本文以阿拉伯语类课程为例对高校跨文化交流课程的设置提出了一些浅显的想法,以求教于方家。[关键词]“一带一路” 阿拉伯语 跨文化 课程设置一、问题的提出“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作为新一届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它也对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僅是更利国、利民、利世的创举,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领

    商情 2018年28期2018-08-07

  • 阿拉伯语对西班牙语词汇的影响
    钱瑾摘要:阿拉伯语是民间拉丁语的一种派生语言,在罗马帝国统治西班牙时期,阿拉伯对西班牙进行了长达八个世纪的统治,而阿拉伯语也对西班牙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将从词汇角度出发,探析阿拉伯语对西班牙语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关键词: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词汇公元前711年,阿拉伯军队入侵西班牙的伊比利亚半岛,对西班牙宣誓主权,夺回天主教失去的腹地。阿拉伯的入侵对西班牙的社会乃至文化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西班牙的地名、词汇、语法与词义等都与阿拉伯语有着密切的关系,

    北方文学 2018年9期2018-07-16

  • 浅谈阿拉伯语成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何璇【摘要】阿拉伯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成语、谚语,它们体现了语言的特色和魅力,也反映着该民族的风俗习惯、道德标准和生活哲理等,由于阿拉伯语和汉语有着巨大的差异,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也不同,因此阿汉成语、谚语的翻译有一定难度。笔者根据自身学习与实践经验总结出四种翻译阿拉伯语成语、谚语的方法,即直译法、意译法、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以及觅同法。【关键词】阿拉伯语 汉语 成语 谚语 翻译理论【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2018-05-11

  • 汉语阿拉伯语礼貌用语比较研究
    中国学者研究阿拉伯语的语言学,本文从汉语的礼貌用语表达方式这一角度出发,和阿拉伯语的礼貌用语比较,探讨文化对两种语言的影响,发现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关键词:汉语;阿拉伯语;礼貌用语;比较1.礼貌用语概述“禮”源于古代中国祭祀神灵、祈求赐福的活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云:“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古时之“礼”己不再等同于现在的“礼貌”。《现代汉语词典》将礼貌解释为:礼貌是“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礼貌通常包括

    世界家苑 2018年3期2018-04-27

  • 伊斯兰教在广东的传播途径
    宗教传播 阿拉伯语一、引言1.伊斯兰教传人广东的经过关于伊斯兰教传入的时间,前史学界多数学者的看法认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一般以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大食国开派始遣使朝贡”事件为传入标志,唐永徽二年在伊斯兰教史上是奥斯曼七年,距今1352年。天宝十年751年唐军在中亚的战争中战败被俘人员杜环在阿拉伯漫游十年,回国写了一本经行记,将伊斯兰教称为大食法。在公元587年,穆罕默德派遣的“四大贤人”之一宛葛素,把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港口城市广州,并在这里建立了传

    商情 2018年6期2018-03-28

  • 浅谈阿拉伯语本科生提高翻译能力的途径
    :本科生作为阿拉伯语翻译的初学者,其能力有待提高。笔者认为本科生应从加强理论知识储备、重视教材内容的翻译、重视阿拉伯文化的积累、广泛阅读各类书籍这四个方面着手,提高阿拉伯语翻译能力。关键词:阿拉伯语;翻译理论;阿拉伯文化;阿拉伯谚语近年来,阿拉伯语人才紧缺,许多学生本科毕业后就开始从事翻译工作,然而本科生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笔者结合自身学习、实践经验教训,就本科生如何提高翻译能力谈谈一点见解。一、 加强理论知识储备加强理论知识储备,掌握并灵活运用科学的翻译理

    考试周刊 2018年19期2018-01-19

  • 浅谈阿拉伯语的传播原因
    彬月摘 要:阿拉伯语作为阿拉伯民族的母语,现如今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有了广泛的传播。阿拉伯语是阿拉伯人的语言,其属于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阿拉伯语也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语言,在全世界,使用阿拉伯语的人不计其数,阿拉伯语在世界上实现了广泛的传播,本文主要对阿拉伯语传播的原因进行分析与阐述。关键词:阿拉伯语;传播;分析伊斯兰教的兴起是促进阿拉伯民族统一的重要因素,也孕育出了一种新的文化,即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语也逐渐得到完善和整合,同时也帮助阿拉伯语在世界上得到了广

    青年时代 2017年36期2018-01-09

  • 黑龙江省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学习者学习现状探究
    省两所高校的阿拉伯语专业187名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从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第二语言的输入质量和数量几方面探究其学习状况,发掘阿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提高学习者学习效果提出对策和建议。关键词:阿拉伯语 学习者 调查问卷引言外语学习的有效性是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不仅要注重教师如何教授外语,如教学方法的设计、教材的编写等,还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外语的。二语习得的研究促进了人们对学及学习者的研究。Ellis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主要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4期2018-01-02

  • 基于教育心理学的高职阿拉伯语高效课堂建设浅议
    如何建设高职阿拉伯语专业的高校课堂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关建议,同时通过教育改革实践,进一步论证了教育心理学在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关键词:高职;阿拉伯语;教育心理学;高效课堂一、研究背景所谓的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根据资料,国外并无“高效课堂”的提法,但课堂教学相关研究却一直存在。Jackson P.W(1968)是国外较早对课堂教学进行系统研究

    东方教育 2017年19期2017-12-05

  • 阿拉伯语基础阶段学生词根派生学习策略的研究
    要:作为一名阿拉伯语学习者并教学工作者,我深切体会外语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教授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与能动性。尤其对于基础阶段的学生而言,词汇是最难攻克掌握的,学生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并研习一些学习策略。相比之下,通过词根派生学习法来记忆阿拉伯语词汇明显比其他学习策略有效。从阿拉伯语词根派生学习策略的角度进行研究得以发现词根派生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有效的降低了教与学的时间、精力的投入。关键词:阿拉伯语,基础阶段,学习策略一、阿拉

    山东青年 2017年4期2017-09-26

  • 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四级统测的反拨作用研究
    对黑龙江大学阿拉伯语系部分课堂的观摩和部分学生的访谈,分析了高校阿拉伯语四级统测的积极反拨作用和消极反拨作用,提出教师和学生应该利用积极的反拨作用进行教与学,同时努力化解消极反拨作用。关键词:阿拉伯语;四级统测;反拨作用一、前言反拨作用是指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如果测试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影响就是积极的;反之,影响则是消极的。高校阿拉伯语四级统测(下文简称四级统测)从2008年开始至今已经走过近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7期2017-09-15

  • 阿拉伯语基础阶段教学法探究
    摘 要:阿拉伯语学习的基础阶段是学习该语言的基石,在该阶段学生需要能够掌握阿拉伯语的语音语调、基本语法、基本听说读写译等内容。学生进入大学从零基础开始学习阿拉伯语,面临许多难题,需要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引导才能有效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这一学习主体能够主动积极学习,为高等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词:阿拉伯语 基础阶段 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8-0-01随着“一带一

    中文信息 2017年8期2017-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