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录酶

  • 热休克蛋白90在HBV复制中的作用
    NA聚合酶/逆转录酶(polymerase-reverse transcriptase,Pol/RT)和HBx(图1)。HBc在HBV的复制周期中起到重要作用,它可以分为氨基端和羧基端,羧基端能够调节病毒复制而氨基端参与HBc的组装[14]。在HBV复制的起始阶段,HBc会形成一个同源二聚体,而后90个或120个二聚体自我组装成二十面体的核衣壳,该衣壳可以将Pol/RT、pgRNA以及其他对病毒复制起重要作用的因子如Hsp、蛋白激酶等共同封装在其内部从而保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3年10期2023-11-06

  • 艾滋病毒的耐药性
    中,对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类药物的治疗前艾滋病毒耐药性通常高达3倍。在感染了艾滋病毒的母亲所生的婴儿中,有近一半的婴儿对一种或多种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具有艾滋病毒耐药性。对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类药物耐药性的全球流行率,强调了快速过渡到基于多替拉韦的更新治疗方案的必要性。为了阻止艾滋病毒耐药性的传播,所有全球利益攸关方都应促进艾滋病毒感染最佳治疗药物的可得性,支持坚持护理和最佳坚持治疗,增加获得和使用病毒载量检测的机会,以了解艾滋病毒治疗是否有效,并在确认治

    家庭医学 2023年12期2023-07-13

  • TGF⁃β1调控人肺泡上皮细胞中DNA甲基化酶和端粒酶的机制
    1)及端粒酶逆转录酶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表达。对照组几乎未见衰老细胞,干预组细胞衰老程度随TGF⁃β1浓度升高而增加;TGF⁃β1干预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含量明显升高(特发性肺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A549细胞;脱氧核糖核酸甲基化;端粒酶逆转录酶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慢性进展性间质

    护理研究 2023年12期2023-06-29

  • 抗HIV药物的肿瘤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为以下几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侵入抑制剂以及天然产物,还有许多新型药物在研发中[1]。根据此分类,对其中部分药物的抗肿瘤作用进行总结。1 逆转录酶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RTIs)能特异性作用于病毒的逆转录酶,抑制其活性,从而阻断以病毒 RNA 为模板合成前病毒 DNA 的过程,分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t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3年1期2023-02-18

  • AA染色体组野生种花生Ty3-gypsy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的多样性
    y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分析其序列特征、多样性及进化关系。利用根据Ty3-gypsy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的保守区设计的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对目的条带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后,对逆转录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目的条带大小均约为430 bp,分别从2份AA染色体组野生种花生材料中分离到32、33条逆转录酶序列,对于65条逆转录酶序列,其长度变化范围为 397~440 bp,A+T所占比例范围为56.48%~68.14%,(A+T)/(G+C)为1.3~2.

    江苏农业科学 2022年9期2022-06-09

  • 经典与新型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的临床疗效、药用机制及不良反应
    ,即将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及蛋白酶抑制剂中的2~3种药物组合在一起使用[3]。但抗病毒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定不良反应,而感染HIV后要终生服药,因此寻求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本研究就经典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与新型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治疗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用机制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辽阳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药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2年1期2022-03-09

  •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中酶的性能比较研究
    逆转录作用的逆转录酶和聚合形成双链DNA的DNA聚合酶,如图1所示。本研究针对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中逆转录酶和DNA聚合酶两种酶的作用进行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体外转录RNA标准物质为模板,采用相同的引物探针,考察不同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或原料酶的逆转录酶性能和PCR反应中的DNA聚合酶性能、热稳定性能等,最终形成客观有效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中酶的质量评价方法,旨在为核酸试剂盒的检测准确性提供质量控制支撑。图1 RT-PCR反应原理及考察方法Fig.1

    生物技术进展 2021年6期2021-12-01

  • 关于艾滋病的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1.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可以在细胞内磷酸化,经过病毒逆转录酶结合到病毒DNA中,阻断逆转录,同时终止了HIV-1的前期活动,以此方式限制病毒的复制。HIV-1具有较强的异变性,在用药一段时间后,机体中的病毒会脱离药物的干预,从而再度上升,最终导致耐药性发生。齐多夫定的耐药基因是最易发生变化的,同时例如:去羟肌苷、扎西他滨、司他夫定这类药物的副作用明显,能引发乳酸中毒等症状,并且在临床使用当中,该类药物大多数联合使用。1.2非核苷类逆转

    康颐 2021年13期2021-11-10

  • 从电子游戏中诞生的论文
    于自我复制的逆转录酶,这是RNA病毒具有感染性最关键的一种酶,科学家们花了15年的时间都搞不清楚这个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但在游戏中,玩家们仅用了10天时间就“拼出”了逆转录酶的结构,这一结构随后通过实验得到了证实。了解了逆转录酶的结构后,科学家们将能更快地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药物。有了这个游戏,当科学家们再发现新蛋白质时,只要将原料提供给玩家,将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蛋白质的可能结构,科学家只需要再验证其中符合规则的结构即可,这将大大缩短新蛋白质结构的研究时间。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1年10期2021-10-28

  • 从电子游戏中诞生的论文
    于自我复制的逆转录酶,这是RNA病毒具有感染性最关键的一种酶,科学家们花了15年的时间都搞不清楚这个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但在游戏中,玩家们仅用了10天时间就“拼出”了逆转录酶的结构,这一结构随后通过实验得到了证实。了解了逆转录酶的结构后,科学家们将能更快地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药物。有了这个游戏,当科学家们再发现新蛋白质时,只要将原料提供给玩家,将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蛋白质的可能结构,科学家只需要再验证其中符合规则的结构即可,这将大大缩短新蛋白质结构的研究时间。

    思维与智慧 2021年30期2021-10-27

  • 华蟾素联合化疗在食管癌中对人端粒逆转录酶表达的影响
    粒酶由人端粒逆转录酶(hTERT),人端粒酶RNA组(hTR)及人端粒酶相关蛋白(hTEP1)组成[4]。由此可知,人端粒逆转录酶(hTERT)是食管癌侵袭转移的重要分子蛋白酶。本文收集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食管癌中应用华蟾素联合化疗及单纯化的患者的外周血,利用RT-PCR法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阳性表达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安阳市肿瘤医院在2018年9月~2019年9月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5期2021-05-10

  • 艾迪药业:2020年归母净利上涨18.2%人源蛋白及抗病毒持续发力
    构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ACC007及其复方制剂ACC008,具备未来上市后可能逐步替代目前国内一线治疗方案中普遍使用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依非韦伦的市场前景,有望填补国产创新空白、为国内患者提供了一个国际同步的新选择。具体来看,ACC007为第三代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是公司创新药领域最为重要的业务方向,Ⅲ期临床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其抗病毒有效性与依非韦伦相当;在安全性上表现优异,能显著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对肝细胞的副作用更低、显著改善血脂生化指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1年16期2021-04-25

  •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一)
    T)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t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s)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非运动症状量表Non-Motor Symptoms Scale(NMSS)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肥厚性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5期2021-01-02

  •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一)
    RI)端粒酶逆转录酶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多内分泌腺瘤病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MEN)多学科诊疗模式 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儿童癌症组 Children's Cancer Group(CCG)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复合动作电位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改良Ranki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3期2021-01-02

  • 研究揭示延缓人干细胞衰老新靶标
    LINE1 逆转录酶抑制剂3TC(一种抗HIV 药物)均能有效延缓人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该研究首次发现SIRT7 通过调控“heterochromatin-LINE1-cGAS-STING”通路,在人干细胞稳态维持和衰老调控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且证实了SIRT7 基因增强和逆转录酶抑制剂对于延缓人干细胞衰老的有效性。这些发现为衰老相关疾病的干预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靶标。

    医药前沿 2020年22期2020-12-02

  • 艾迪药业1类艾滋病新药申请上市
    构的非核苷類逆转录酶抑制剂,是艾迪药业首个抗艾滋病1类新药,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ACC007 目前已经完成III期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良好、到达主要临床终点指标,在不良反应尤其是各类神经系统和精神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面,ACC007 优于对照组,提示 ACC007在安全性、耐受性和依从性方面具有优势。艾迪药业还有另外一款固定剂量的三联单片复方制剂ACC008,每片含有ACC007、替诺福韦和拉米夫定3种主要成分。与单药相比,单片复方

    健康之家 2020年7期2020-11-02

  • 生命的祖先是超级嗜热菌吗?
    一个基因叫“逆转录酶蛋白基因”,它对于超级嗜热菌是必不可少的。所有超级嗜热菌和部分嗜热菌都拥有该基因,但生活在50℃以下的嗜热菌却没有。所以,如果LUCA拥有逆转录酶蛋白基因,它至少是嗜热菌,甚至可能还是超级嗜热菌,其生活的环境应该不低于50℃。但是,最近两位法国生物学家却对LUCA是超级嗜热菌的可能性提出质疑。他们从247个细菌和古细菌中鉴定出376个逆转录酶基因,并建了一个谱系来观察它们是怎样从LUCA一代代遗传下来的。他们发现,他们所建立的谱系与已公

    科学之谜 2020年1期2020-05-18

  • 四倍体野生种花生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基因序列,可为研究其转录活性、功能及调控提供序列基础。使用根据保守区设计的简并引物对,利用PCR技术对四倍体野生种花生(Arachis monticola)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经回收、克隆和测序,对目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目的条带大小约260 bp,克隆获得了32条逆转录酶序列,序列长度范围为257~269 bp,A+T所占比例范围为54.47%~68.77%,A+T与G+C比例为1.20~2.20。核苷酸序列间相似性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9期2019-12-09

  • 研究拉米夫定联合替诺福韦与依非韦伦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效果
    疫缺陷病毒的逆转录酶的活性,是常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替诺福韦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以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似的方法抑制逆转录酶,从而抗HIV病毒。依非韦伦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选择性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所以这三种药物联合应用起到了协同作用,明显的提高了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在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拉米夫定联合替诺福韦与依非韦伦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更高,值得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2019-11-22

  • 2018年7月HIV学术研究亮点进展
    制一种被称作逆转录酶的病毒酶,这种酶对HIV复制是至关重要的。这些研究人员报道病毒晶体结构的高分辨率图像显示新丌发出的抑制剂结合到与这种逆转录酶的野生型和突变形式上。论文第一作者、耶鲁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Thomas A.Steitz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Yang Yang说,对这些结构的研究和生化测定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的药物,这些新的逆转录酶抑制剂“能够更好地呈现它们的形状”来结合发生突变的HIV逆转录酶。4.蛋白酶抑制剂会增加HIV伴心衰患者死亡率HIV患者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8年8期2018-10-17

  • 美研发抑制艾滋病病毒新药
    案。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一直是当前抗艾滋病病毒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但其局限性在于感染者需终身服药,而且还存在毒性和抗药性等问题。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研发出一类更有效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并报告了暂时被命名为“化合物I”的主要成分。首先,研究人员利用计算和结构导向设计,研究合成出“化合物I”,它以艾滋病病毒复制所必需的一种病毒蛋白为靶向目标。为提高新药疗效并降低毒性,研究人员又对这种化合

    医药前沿 2018年14期2018-01-16

  •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逆转录酶区变异的研究
    炎患者HBV逆转录酶区变异的研究李健1、2,曾文兴2,方颖慧2,曾小平1(1、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江西南昌330006;2、宜春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宜春336000)目的分析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逆转录酶区耐药相关变异位点、变异位点组合模式、HBV DNA水平和HBeAg等特征,为临床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抗乙肝病毒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研究的14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NAs治疗的107例为治疗组,未使用药物抗病毒治疗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7年4期2017-08-28

  • 青藤碱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
    研究青藤碱对逆转录酶的抑制作用;再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质印迹的实验来检测HepG2细胞中凋亡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青藤碱对HepG2人肝癌细胞株具有抗侵袭及转移的治疗作用。MTT检测结果显示青藤碱对于HepG2人肝癌细胞抗增殖作用明显,半抑制浓度IC50为(15.35±2.43)μmol/L;而Transwell法的结果显示青藤碱对癌细胞有较好的抗转移能力;青藤碱是一种有效的逆转录酶抑制剂,IC50为(21.32±2.43)μmol/L;荧光标记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7年5期2017-06-05

  • RNA→cDNA——由“2015年高考理综能力测试40(1)题”引发的思考
    含有一个编码逆转录酶的特殊基因,能够帮助病毒将自身RNA转变为DNA,潜伏到宿主DNA基因组。其感染整合过程可简述为:病毒吸附感染细胞,随后向胞内释放出病毒RNA,在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线性双螺旋DNA分子,进入细胞核,最后整合进宿主DNA基因组(图1)。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英文缩写,就是人们常说的艾滋病(AIDS)病毒,它属于逆(反)转录病毒,能诱发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给许多受感染的人带去了生命危险。由高中生物教材可知,RNA与DNA的分子结

    中学生物学 2016年12期2017-04-06

  • HBV逆转录酶区基因耐药变异的研究现状
    00)HBV逆转录酶区基因耐药变异的研究现状李 健1,2综述,曾小平1审校(1、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江西南昌330006;2、宜春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宜春336000)乙型肝炎病毒是最容易产生基因变异的病毒之一,不仅自然变异率较高,而且抗病毒药物和免疫因素可诱导其产生适应性变异。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区的基因变异可导致其对核苷(酸)类似物产生耐药性。检测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区基因变异不但可以发现和研究新的耐药变异位点,还可为临床治疗乙肝患者时选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7年1期2017-04-02

  • 抗肿瘤药物新靶点的研究进展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和端粒酶相关蛋白(如HSP90和P23等分子伴侣)组成。1.1 端粒酶与肿瘤治疗 以端粒酶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①基因疗法:针对端粒酶RNA模板序列设计反义核苷酸可阻断其模板作用从而抑制端粒酶合成端粒序列;如Geron公司研发生产的GRN163L(Imetelstat)就是一种新的小分子端粒酶抑制剂,它是一种脂肪修饰的13寡聚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6期2017-04-02

  • 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综述
    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在艾滋病患者发病的早期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可获得很好的效果,降低其死亡率。我国临床上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用药方案主要有: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蛋白酶抑制剂。现将近年来国内外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的进展做一简要的综述。艾滋病;抗病毒;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研究进展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9期2017-03-15

  •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政策和策略分析与思考
    多采用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对HIV/AIDS患者进行治疗,药物对HIV的转录复制在最初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几乎所有使用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的患者在持续使用12周后,都会出现HIV病毒的大规模反弹,之后人们通过加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的给药剂量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但依然不能实现长期有效的抑制治疗效果。在90年代的中后期,艾滋病抗病毒研究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人们把1个蛋白酶抑制剂(PI)联合2个NRTIs三药联合给药对艾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2期2017-01-20

  •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与美沙酮的药物相互作用
    过抑制HIV逆转录酶,来阻断HIV病毒的复制及其免疫破坏作用[19]。研究结果显示,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即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未有明显的抑制或诱导作用[20]。如,齐多夫定(AZT)是经由糖醛酸化,生成次级代谢产物,而去羟肌苷(ddI)、双扎西他滨(DDC)、拉米夫定(3TC)、阿巴卡韦(ABC)等则主要直接经由肾脏排泄。动物研究也证明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7年5期2017-01-13

  • 辣椒Ty3-gypsy逆转录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逆转录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的克隆及分析李宁,杨生保,杨涛,王柏柯,唐亚萍,王强,帕提古丽·艾斯木托拉,余庆辉(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91)【目的】从辣椒基因组中克隆Ty3-gypsy逆转录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分析其家族特性及进化关系。【方法】根据Ty3-gypsy逆转录转座子逆转录酶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通过PCR扩增、回收、克隆、测序得到的目的基因序列。【结果】克隆从辣椒基因组14条逆转录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序列大小均为340 b

    新疆农业科学 2016年12期2017-01-09

  • R基团搜索技术用于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分子设计
    V-1引起。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RT)在HIV-1的复制循环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HIV-1逆转录酶是抗HIV/AIDS药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生物靶点[4]。针对HIV-1逆转录酶的药物分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

    分析科学学报 2016年1期2016-10-16

  • HIV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IV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李超,史博颖(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北京10008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即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而导致的人体防御机制机能缺陷,从而引发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临床综合征。根据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的不同,HIV逆转录酶抑制剂主要分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本文详细阐述上述HIV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HIV; 逆转录酶; 非核苷类抑制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广州化工 2016年16期2016-09-26

  • 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3D-QSAR和分子对接研究
    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3D-QSAR和分子对接研究仝建波, 吴英纪, 白敏(陕西科技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 陕西 西安710021)摘要:采用分子对接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了二芳基苯胺衍生物与HIV-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的相互作用,并运用经典的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的方法(3D-HoVAIF)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MLR)研究了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MLR建模得出的复相关系数(R(cum))为0.949、 留一法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05-04

  • 逆转录病毒和逆转录酶简介
    一节中提到了逆转录酶。有少部分教师和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逆转录酶的来源与合成、逆转录的过程和病毒致癌因子的致癌机理不是十分清楚。笔者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将逆转录病毒和逆转录酶的主要知识整理如下。1逆转录酶的发现及性质1970年,H.M. Temin和S. Mizutani及D. Baltimore分别从致癌RNA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逆转录酶是一种多功能酶,它兼有三种酶的活力:①用RNA作模板,合成一条互补的DNA链,形成RNA-DNA杂种分子(RNA指导的DN

    生物学教学 2016年3期2016-04-10

  • 抗HIV-1药物的研发特点及进展
    要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膜融合抑制剂和CCR5辅助受体拮抗剂,分别作用于HIV复制的不同环节。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新型药物正处于研发和临床试验阶段。HIV;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耐药性1 前 言HIV在全球大肆蔓延,据估计在全球15~49岁的成年人中,平均有0.8%的人发生HIV感染[1]。目前采用几种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

    传染病信息 2016年6期2016-03-25

  • 广东男男性行为HIV-1感染者中耐药情况及基因型分布
    )基因全长和逆转录酶区(reverse transcriptase region,RT)基因部分片段,通过HIV-1耐药数据库,获得个体耐药突变位点、基因亚型及药物耐受情况。结果在203人中,HIV-1病毒载量拷贝数中值为4.27×104拷贝/mL,平均值拷贝数为9.37×104拷贝/mL;高度基因型耐药病例2人,占1.2%;中度耐药1人,占0.6%;低度耐药7人,占4.1%;潜在耐药26人,占15.4%。PR区未见主要耐药突变;RT区主要耐药突变有:K7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3期2015-10-21

  • 瘢痕疙瘩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和caspase- 3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瘩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和caspase- 3基因的表达及意义于冬梅, 丁 爽, 尚 勇, 罗 赛, 徐海倩, 郝立君目的 研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和caspase- 3的表达及二者间的关系,以及两种因子与瘢痕疙瘩发生、发展机制的关系。方法 以普通瘢痕为对照,采用RT- PCR和蛋白免疫印染法,研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caspase- 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5年3期2015-08-24

  • 乙型肝炎病毒阿德福韦酯耐药相关变异的研究进展*
    中,从而抑制逆转录酶的启动,另外,它还可通过阻止病毒负链延长及正链合成发挥抗病毒作用。ADV最初以120mg/d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患者,后因肾毒性而被停用。之后于2002年在美国被批准以较小剂量10mg/d用于治疗CHB患者,随后的临床研究显示ADV单一用药或者联合其他药物对于初治CHB患者具有很好疗效[3]。临床上,ADV不仅对HIV、HBV和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而且对LAM、LdT和ETV等核苷类似物耐药的病毒株仍然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4]。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5年3期2015-04-02

  • 性传播艾滋病患者抗艾滋病毒治疗后的HIV-1pol区基因突变研究
    /23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发生率(29.00%,67/231)远高于蛋白酶抑制剂的耐药发生率(0.87%,2/231)。结论 抗病毒药物的诱导作用是导致耐药突变的主要原因,在治疗过程中适时进行耐药监测是必要的,可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数据。艾滋病病毒;性接触;高效抗病毒治疗;耐药突变河北省自1989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通过性接触感染艾滋病毒(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的HIV/AIDS患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年1期2015-01-25

  • 本期信晟杯优秀论文推荐文章
    瘩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和caspase- 3基因的表达及意义(于冬梅); 3.自体PRP/PRF脂肪颗粒移植面部填充的回顾性临床分析(高伟成)。本期信晟杯优秀论文推荐文章1.瘢痕研究的现状和展望(江 华); 2.瘢痕疙瘩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和caspase- 3基因的表达及意义(于冬梅); 3.自体PRP/PRF脂肪颗粒移植面部填充的回顾性临床分析(高伟成)。读者· 作者·编者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5年3期2015-01-21

  • 蛋白-蛋白互作抑制剂在抗HIV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六类: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融合抑制剂,进入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蛋白-蛋白互作抑制剂(PPIIs)有很大的潜力成为抗病毒药物,PPIIs可以通过直接抑制两个酶的互作,发挥抗病毒作用。另外由于许多酶只有在多聚体的构型才有活性。因此影响多聚化的小分子也可以调节酶的活性。抗HIV/AIDS药物中抑制PPI的多种药物在研究之中。2.1 HIV蛋白酶抑制剂HIV蛋白酶是第一个作为PPI抑制剂靶点的HIV蛋白。H

    生物技术世界 2014年9期2014-08-15

  • 节瓜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的克隆及比对
    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的克隆及比对赵 芹①,②,谢大森①,江 彪,罗少波,彭庆务,李明珠(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对8个节瓜(Benincasa hispida var.chieh-qua How)品系基因组DNA中的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并对品系A39FA的29个克隆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及翻译的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和同源性进行了分析,还对29条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扩增结果表明:8个节瓜品系的基因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年4期2014-05-11

  • 请您收藏 ——2014年国际抗病毒学会推荐成人HIV感染初始抗逆转录病毒方案
    加2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Dolutegravir加替诺福韦/恩曲他滨 AⅠa Dolutegravir每日给药一次。因抑制肌酐分泌,可致肌酐水平轻微升高Dolutegravir加阿巴卡韦/拉米夫定AⅠa没有证据显示,与Dolutegravir一起给药时,阿巴卡韦/拉米夫定在HIV-1 RNA水平>10万拷贝/ml时作用减弱。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处于后期研发中埃替格韦/cobicistat/替诺福韦/恩曲他滨 AⅠa 每日一次固定剂量复方制剂。cobicis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30期2014-04-24

  • 胰腺癌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研究
    癌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研究薛福龙(暨南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通外科,广东 广州 510220)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6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46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胰腺癌病灶大小、具体部位与临床分明、组织分级进行描述。利用SABC免疫组化,对hTERT表达进行检测。同时取46例患者癌旁组织进行对照。结果经研究发现,患者肿瘤部位和hTE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2014-04-11

  • 早酥梨及其红色芽变Ty1-copia反转录转座子逆转录酶的克隆与分析
    的应用前景。逆转录酶是反转录转座子发生转座的重要调控因子,其序列的保守性影响着转座的发生。迄今为止,已有许多反转录转座子在果树中被分离和鉴定,用以研究其对果树基因组组成、系统进化以及基因表达调控方面的重要作用[8-10]。孙俊等[11]应用改良的Pearce方法,分离了苹果Ty1-copia反转录转座子RNaseH-LTRs序列;Tao等[12]发现,反转录转座子是导致柑橘基因组突变和进化的重要原因,芽变的逆转录酶序列存在移框、缺失等多种突变情况;Rico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3-25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Elvitegravir-Cobicistat-Emtricitabine-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上市
    制HIV-1逆转录酶;同时与天然5-磷酸胞嘧啶竞争,渗入到病毒DNA合成的过程中,导致DNA链合成中断。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水解后生成替诺福韦,并转化为活性二磷酸盐形式,后者是逆转录病毒逆转录酶的强效细胞内抑制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已有使用核苷酸类似物(包括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后出现乳酸酸中毒、伴脂肪变性的严重肝肿大(包括死亡病例)的报道。本药未被批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治疗,本药用于HIV-1和HBV合并感染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尚未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4年1期2014-01-23

  • 硝普钠(SNP)和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的白桦Ty1-copia类逆转座子的克隆及分析1)
    逆转座子部分逆转录酶序列,研究了诱导处理对Tyl-copia类逆转座子转录活性的响应以及特性,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逆转座子对白桦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响应等研究奠定基础。1 材料与方法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材料取自东北林业大学白桦强化种子园,并通过诱导白桦茎段获取愈伤组织。材料处理:愈伤组织分别经2 mmol·L-1SNP和1 mmol·L-1MeJA 处理 12 h。1.1 RNA的提取以及逆转录酶的扩增RNA提取采用缓冲液冰浴C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年10期2013-08-08

  • 富勒烯(C60)对RNA逆转录的影响
    白酶和HIV逆转录酶活性[2],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可改变核酸、蛋白质、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构象,影响其生物学功能,进而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如与核酸分子(DNA)相互作用,包括选择性剪切DNA双链[7],并且在光催化条件下引起质粒DNA构象的改变[10-12];与蛋白质和酶的相互作用,改变酶活性,进而显著性抑制多种酶活性,如Taq DNA聚合酶[13]、谷胱甘肽还原酶[6]、乙酰胆碱酯酶[14]、半胱氨酸蛋白酶(木瓜蛋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6期2013-05-16

  • 端粒酶转染防治角膜内皮失代偿的研究
    ,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兔端粒酶基因转染组细胞数目较正常对照组和表皮生长因子组增多,伸展贴壁能力增强,表型正常,G2~M期和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也较正常对照组增多。兔端粒酶转染可以促进猫角膜内皮细胞增殖且表型正常,可以增强其伸展粘附能力和分泌功能,有利于防治角膜内皮失代偿。端粒酶;基因转染;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角膜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正常是维持角膜透明性的重要前提。在婴幼儿,角膜内皮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期2012-10-21

  • 欧盟批准第二种“三合一”抗艾滋病毒药物复合片剂Eviplera
    司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盐酸列匹韦林组成,而Truvada则为一种由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恩曲他滨和替诺福韦双酯组成的“二合一”复合制剂。Eviplera是欧盟迄今批准的第二种“三合一”抗艾滋病毒药物复合制剂,第一种“三合一”抗艾滋病毒药物复合制剂为由Gilead科学有限公司和Bristol-Myers Squibb、Merck两公司合作开发的Atripla,后者由依发韦仑(efavirenz)600 mg、恩曲他滨200 mg和替诺福韦双酯245 m

    上海医药 2012年5期2012-08-15

  • 人免疫缺陷病毒-1p66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低温长时间诱导表达和活性鉴定
    IV)-1逆转录酶是由 p66和 p51亚单位组成的异二聚体,抑制其活性可阻断 H IV-1的复制,是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 IDS)的重要靶点。获得大量纯化的 H IV-1 p66亚单位蛋白有助于研究其活性,为抗 H IV-1药物研究提供药物筛选平台。文中构建 H IV-1逆转录酶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获取高纯度高活性的 H IV-1 p66亚单位重组蛋白。方法用 PCR从含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1年2期2011-12-25

  • 成人抗艾滋感染新药Complera获FDA批准
    da和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Rilpivirine,其中,Truvada包括两种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替诺福韦和恩曲他滨。Truvada和Rilpivirine在2004年8月和20111年5月分别或FDA批准,用于HIV的部分联合治疗。对Complera的批准是基于Ⅱ期,双盲,随机的、积极控制的、历经48周临床实验数据。试验比较了Complera和抗艾滋感染药依法韦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Complera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乳酸酸中毒、严重的肝大、皮脂腺病等。

    药学研究 2011年11期2011-08-15

  • 核苷(酸)类药治疗慢性乙肝患者HBV逆转录酶区基因耐药的变异分析
    由于HBV的逆转录酶没有校对功能,NA相关的HBV耐药变异多发生在多聚酶基因(P)的逆转录酶区(RT)。为此,本研究分析长期核苷(酸)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逆转录酶区基因变异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进一步开展耐药机制研究奠定基础。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及标本来源 收集2006年1月-2010年3月在金华市中医院就诊的长期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163份,男性标本125份,女性标本38份,患者年龄18~73岁,平均(42±12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5期2011-01-21

  • 艾滋病的治疗现状
    共分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两大类,共15种。什么是逆转录酶抑制剂?现在已清楚,引起艾滋病的病毒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HIV是属于RNA病毒。该病毒进入人体免疫细胞的CD4细胞后,在病毒逆转录酶的作用下把RNA转换为DNA,然后再进入病毒生活周期的其他阶段。所以阻断逆转录酶后可以阻碍病毒的生存,以达到治疗目的,这类药叫逆转录酶抑制剂。这一类又细分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与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共有6种,代表药物

    家庭用药 2001年6期200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