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评价
- 隐忧与出路:数字规训之于大学学术评价的审思
地契合了大学学术评价追求可比较且便捷的实然诉求。随着数字话语的提升,大学学术评价呈现出数字全景敞视、数字过滤气泡、数字瘾欲机制等现实样态。数字规训下的大学学术评价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包括:技术理性遮蔽了人文理性;功绩主义催逼了一元迷思;行政逻辑束缚了学术逻辑。为此,应挣脱数统计算的囹圄,落实立德树人的内涵式学术评价;警惕绩效标准的趋同仿真,避免学术生态的低效内卷;弱化行政对学术的干涉,构建多元立体的长效评价体系。关键词:数字规训;学术评价;数字尺度;高等教
高教探索 2024年3期2024-07-09
- 融合评价视角下的查收查引工作发展与探索
多维指标融合学术评价理论,图书馆查收查引业务工作的新拓展,克服工作过程中过于依赖SCI收录与引用数量等问题,探索多源多维度反映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评价工作方法。通过梳理查收查引工作内容变化以及影响力相关学术评价理论,对面向计量评价的数字基础设施各类型评价指标进行梳理,对单篇学术论文及学者根据“即插即用”的工作要求进行应用分析。研究认为,查收查引工作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计量学评价理论研究成果及数字基础设施,适应我国学术评价时代特征与环境不断拓展工作内容,多源、多维度
新世纪图书馆 2024年5期2024-07-01
- 现代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实现研究
期刊本身具有学术评价的微观功能却很少关注。事实上,小到具体科研机构的职称评定、奖项评审,大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发挥的效果与水准。当前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是学术期刊存在的重要价值所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界的学术研究生态,进而影响着我国在国际上各项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地位。基于此,首先,本文对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的研究背景、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学术成果评价的阶段划分为初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2期2024-05-30
-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学术出版:回顾与展望
主知识体系;学术评价;学术规范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图书出版史”(项目批准号:19ZDA335)DOI:10.3969/j.issn.2095-0330.2023.05.002党的十八大以来,打造精品力作和追求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目标,作为支撑板块的学术出版得到了主管部门和出版单位的高度重视,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与国际著名学术出版商相比,我国的学术出版在产品、结构、运营和管理等方面都还存在差距。为此,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经验,找
现代出版 2023年5期2024-01-24
- 以科学的学术评价引领法学研究高质量发展
冯果摘 要:学术评价是学术发展的指挥棒、风向标,建立科学、权威的评价体系是营造良好科研生态的关键。为净化学术风气、涵养学术生态、推进学术创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就完善科研考核评价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具体部署,为法学科研评价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应把握历史大势,抢抓发展机遇,主动求变,勇于担当,以创新方法解决科研评价制度中的痛点难点,奋力构建符合法学学科特点和时代需求的学术评价体系和学
中国大学教学 2023年9期2023-10-17
- 基于数据可视化大屏的学术画像方法
术画像和多维学术评价的具体方法,能够帮助用户全面了解评价对象的学术成就与学术影响力,然后以2021年普赖斯奖得主Ludo Waltman为例展示并解读学术画像结果。本研究表明,这种新方法绘制出的画像非常接近专业人士在对比文献中展示的结果,而且可拓展性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关键词:学术画像;数据可视化;学术评价;学术授信;Ludo Waltman;普赖斯奖Abstract: Based on the Academic Credit Theory, this
档案管理 2023年4期2023-09-04
- 失色与重绘:大学学术评价市场化的逻辑审思与理性复归
思维,大学的学术评价应守护理性根基,澄明价值旨归,祛魅符号暴力,重绘大学精神。关键词:学术评价;市场逻辑;量化评价;理性根基;大学精神;价值旨归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23)02-0041-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坚决破除“五唯”,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1]。学术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逻辑起点,学术评价事关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自20世纪中
大学教育科学 2023年2期2023-05-30
- 我国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逻辑
象频发和现行学术评价的困境形成了问题源流;针对学术期刊改革的一系列政策实践,专家学者对学术期刊改革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汇聚成政策源流;社会舆论下的公众情绪、政治领袖对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的关注与重视以及顶层设计下全面深化改革构成了学术期刊改革的政治源流。三条源流汇聚产生耦合效应,政策之窗随之打开,学术期刊改革政策议程得以设置出台。建议从重视并明晰存在问题,找准学术期刊改革的方向;多方吸纳政策建言,建立良性的学术评价政策机制;不断提高政治觉悟,优化学术期刊改革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2期2023-05-30
- 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学者学术评价探索
性。关键词:学术评价;因子分析;h指数;AR指数;学术水平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706(2022)01-0043-05Abstrac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academic level of university teachers, based on the database data of CNKI, a factor analysis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1期2022-06-20
- 元宇宙视角下的学术出版发展趋势
术出版内容和学术评价方式或许都会产生深刻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元宇宙可能会成为中国学术出版追赶和超越西方出版集团的一个重要契机。所以,我们有必要从学术出版的角度对元宇宙进行深入研究。[关键词] 元宇宙 学术出版 出版技术 出版内容 学术评价[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22) 03-0022-08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cademic Publishing from the
出版科学 2022年3期2022-06-17
- 学术出版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指标量化的思考
;社会效益;学术评价;编辑考核;考核量化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4-0182-03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已经成为出版单位的共识和做好出版工作的一条铁律,但是“社会效益如何评价、如何量化,一直是工作难点”[1]。一、学术出版评价考核的现状及问题自2018年12月中宣部印发《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下文简称《办法》)以来,各出版单位对于“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4期2022-05-01
- 学术论文质量评价向度分析
:论文质量;学术评价;学术论文;评价向度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体系研究”(17BXW032)DOI:10.3969/j.issn.2095-0330.2022.02.013对学术论文质量的评价是学术评价的重要基石。在科研成果鉴定、职称评审、项目申报等一系列科研管理工作中,学术论文质量评价都占有较大比重。论文学术质量总体评价合理,会有力促进学术共同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活跃度;反之则会影响到学术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学术发展的繁
现代出版 2022年2期2022-04-28
- 鉴往知来:五年来学术期刊研究的十大热点(2017—2021)
界一流期刊 学术评价 媒体融合 匿名审稿 编辑身份【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2)4-042-13【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2.4.006近年来,学术期刊研究持续升温,究其原因,除了学界特别是业界对学术期刊规律探寻的日益重视外,当与学术领域一系列大事的发生有关。来自外部的推动与期刊界内部的呼应促成了学术期刊研究多个极具时代特色的热点的形成。本文尝试对此做一
编辑之友 2022年4期2022-04-25
- 学术授信分析:模型、方法及应用
行量化测度的学术评价理念和信息分析方法,系统介绍这种新型信息分析理念有助于丰富我们对学术评价、信息分析等工作的认识。通过对相关成果的系统梳理,展示学术授信分析的理论基础、系列分析方法及应用场景。学术授信分析能根据学者们在学术网络中释放出的评价信息将同行评价与量化分析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为研究者提供来自“内行”群体的佐证信息,有效支持其开展各种评估与预测。这种新型信息分析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成果影响力评价、人才评价及评奖预测、研究主题预测、同行探测、期刊评价、图
档案管理 2022年2期2022-03-27
- 2003—2020年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学术评价
游研究院旅游学术评价研究基地,《旅游学刊》编辑部. 2003—2020年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学术评价[J]. 旅游学刊, 2022, 37(3): 134-148. [Research Center of Tourism Academic Assessment of China Tourism Academy, Editorial Office of Tourism Tribune. Evaluating the research performances
旅游学刊 2022年3期2022-03-22
- 多属性学术评价方法鲁棒性及产生机制研究
文提出多属性学术评价方法鲁棒性问题,即尽管评价方法不同,但评价结果排序却大致不变,评价方法选择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研究其产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JCR2019管理学期刊评价和线性评价、TOPSIS、因子分析3种评价方法为例,通过计算不同评价方法的实际权重,将其放在同一框架下进行比较。[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指标高度相关是多属性评价方法鲁棒性的根本原因,本质上是不同评价方法的实际权重组合对高相关指标评价不敏感;评价指标相
现代情报 2022年2期2022-02-11
- 学科交叉背景下人才评价问题及对策探索
评价 学术评价分类号:G250引用格式:朱维凤. 学科交叉背景下人才评价问题及对策探索: 以西南交通大学X教授为例[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21, 6(5): 263-270[引用日期]. http://www.kmf.ac.cn/p/259/.1 引言随着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超越固有的传统学科边界,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
知识管理论坛 2021年5期2021-12-21
- 推进教授会文化建设 完善学术评价
校加快了完善学术评价的进程。在教师晋升学术评价的过程中,教授会作为特定学术共同体组织形式,其自身建设和文化建设影响着科学合理学术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对一所大学三个院系教授会文化的调研,了解在教师晋升学术评价过程中教授会成员呈现的价值文化、评价文化、程序文化和交流文化,思考加强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完善学术评价的可行路径。关键词:教授会;文化建设;学术评价学术评价在学术创造和创新中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高校加快了完善学术评价的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10期2021-10-22
- 科技期刊学术伦理和诚信体系实现路径探索
国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并从标准体系、作者诚信、同行评议专家诚信、编辑诚信、出版单位责任意识五个方面,探索科技期刊学术伦理和诚信体系的实现路径,以期促进科研诚信生态的全面营造和期刊出版活动的规范、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术伦理;学术评价;诚信体系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6-0037-03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青年人才支持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6期2021-10-12
- 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的学术评价问题
对大学教师的学术评价机构主要有大学的学术评价机构、政府的学术评价机构、民间的学术评价机构。大学的评议会、教授会等发挥着学术评价方面的领导作用。北洋政府计划设立学术评定委员会和学术审定会,但并没有具体实施;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的学术审议委员会成为全国最高的学术审议机关。民间的学术评价机构以中国科学社为代表,设立科学奖励基金,成立了评选组织。民国时期针对大学教师的学术评价方法主要是同行评议,该方法在专家的遴选标准和遴选方法、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上不断完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08-28
-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内部学术评价制度研究
度入手,分析学术评价制的发展历程,学术评价的机构、方法和结果的运用。民国时期北大的学术评议制度始终坚持以学术为本,对比当下大学的学术管理,应当回归学术本身。关键词: 民国时期 学术评价 教师聘任 学术奖励一、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的发展过程(一)萌芽时期。民国大学的学术评价制度作为学校内部管理的制度之一,伴随着近代大学的出现产生并且发展。清末的大学中提出的教师聘任、学术奖励等相关规定,可以看作早期学术评价制度的萌芽。研究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学
文教资料 2021年10期2021-08-06
- 中国科研人员的科学软件使用和引用行为研究
;引用行为;学术评价DOI:10.3969/j.issn.1008-0821.2021.08.008〔中图分类号〕G2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21)08-0076-11Study of Chinese Researchers ScientificSoftware Usage and Citation BehaviorPan Xuelian1 Sun Mengjia1 Yu Xiaotong2 Hua Weina1(1
现代情报 2021年8期2021-08-06
- 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机制变革:逻辑、困境与路径
摘要: 学术评价机制被认为是科研体制的核心,不仅能够直接引导和规范高校教师个体的学术行为,而且会影响到整个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知识生产创新。从根本上看,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学术活动而非简单的管理活动,但目前的评价机制却因受到强烈的绩效管理主义思想影响而呈现出过度的量化倾向、单一化倾向和行政化倾向。故而,基于学术共同体的分析框架和理论视角重新理解教师学术评价的权力运作逻辑、分类管理逻辑和程序规制逻辑对于推动评价机制变革具有独特价值。通过实践考察发现,多
大学教育科学 2021年2期2021-04-18
-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实施学术代表作评价制的挑战与构想
;同行评议;学术评价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21)02-0071-08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均指出高校教师职称评价要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学术代表作评价制的提出,意味着通行数十载的科学计量评价制面临着重新改造的挑战,这不仅
大学教育科学 2021年2期2021-04-18
-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学术评价指标模拟权重研究
学基金项目“学术评价与创新绩效评价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FTQB011);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项目(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制造业从数量型创新向质量型创新转型机制研究”(项目编号:Z21G030004)。作者简介:俞立平(1967-),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经济、科技评价。摘要:[目的/意义]多属性评价方法在学术评价中应用广泛,其中以非线性评价方法为主,这些评价方法降低了权重的作用,使得评价指
现代情报 2021年4期2021-04-02
- 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
;学术期刊;学术评价0引言学术期刊指在某一专业领域或某一行业内进行业务研究、学术探讨的期刊,学术期刊不仅是记录与传播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更是国家科研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因此,为更好地扩大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充分发挥科研成果对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的改善效果,学术期刊应当采取多种方法对科研成果进行验证,从而保证其准确性及有效性。为了确保学术论文符合该期刊投稿要求与该学科领域的标准,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创新,许多期刊会通过同行评议这一环节,评估论文水平,控制期刊质量。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2021-03-24
- 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理论 学术评价 网络文章评价 成果评价分类号:G251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1.06.02媒体融合改变了社会思潮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思想理论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也日益多样化。由于同行评议、引文指标等传统评价方法已不能完全覆盖网络思想理论文章的评价,优秀的网络成果无法纳入成果考核体系、不被承认的现状,挫伤了理论工作者在网络上发表文章、参与舆论引导的积极性,而网络发表的思想理论成果的质量也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1年6期2021-01-13
- 超越“五唯”: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的忧思与展望(笔谈)
五唯”,須从学术评价外在强制的后果逻辑转型至内心认同的正当性逻辑,因此很有必要完善学术共同体、建立学术声誉制度、避免评价结果与物质奖励过度关联。治理“五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供给与政策干预。大学排名作为高等教育评价的一种方式也存在“唯论文”“唯奖项”的问题,它与“五唯”是互相推动、互为表里的一丘之貉,也应该得到监管与治理。关键词:学术评价;教育评价;破“五唯”;大学排名;“双一流”建设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大学教育科学 2020年6期2020-12-21
- 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的应用情况研究
,信息检索,学术评价。摘 要:[目的/意义]考察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内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的应用情况,为后续的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研究提供参考,推动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个人学术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过程]收集9种CSSCI图书情报学代表期刊2014—2018年有关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的文献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从使用范围、使用环境、使用动机、使用情感4个方面考察指标应用情况。[结果/结论]分析显示,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个人学术评价指标使用处于主要研究h类指数的指标发展阶段,
现代情报 2020年12期2020-12-17
- 大数据时代学术评价的数据化难点及其应对
“大数据时代学术评价理论方法改进研究”(项目编号:17BTQ015)。作者简介:杨红艳(1981-),女,编审,博士,研究方向:学术评价、信息资源管理。摘要:[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的学术评价数据化,是指对有关评价的学术活动进行全面记录、存储、统计并形成有价值数据的过程,这是支撑对学术生态中各类对象的质量或水平做出判断的必要环节。数据化是实现“基于大数据的学术评价”的前提。[研究设计/方法]本文对相关文献、概念和实践进行归纳分析,探讨了大数据时代学术评价数
现代情报 2020年11期2020-11-06
- 基于因子-BP人工神经网络的期刊评价方法选择研究
学基金项目:学术评价与创新绩效评价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FTQB011);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项目(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作者简介:俞立平(1967-),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经济、科技评价。阮先鹏(2001-),男,本科生,研究方向:应用统计。陈一涛(2001-),男,本科生,研究方向:应用统计。郭静东(2001-),男,本科生,研究方向:应用统计。摘要:[目的/意义]学术评价中多属性评价方法有几十种,每种评价方法结果
现代情报 2020年11期2020-11-06
- “都市农业职业教育”电子文献学术影响力数字化评价及排序初探
篇文献数字化学术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其学术影响力数值实现了较为有效的文献排序的目的。关键词:文献排序 学术评价 学术影响力 指标体系课题任务中“都市农业职业教育”电子文献的排序涉及到单篇文献学术影响力数字化评价。“都市农业职业教育”研究方面,目前尚无有关专题文献的推荐列表和排序,因此本研究在这方面具有首创性。国内目前对单篇文献的学术影响力评价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尚无成熟、有体系的方案可选。单篇文献学术影响力的数字化评价对于学术成果评价、排名提供了一
数码世界 2020年9期2020-10-12
- 科技期刊与学术共同体协同发展研究
辑与审稿人、学术评价机构三方面提出科技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协同发展路径。关键词:学术共同体;科技期刊;协同发展;学术评价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3-00-01科技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关系密不可分,从事同一领域科技研究的学者和研究人员组成了该领域的学术共同体,科技期刊及学术会议是学术共同体进行学术探讨和深度交流的主要渠道,从中析出的学术论文及其规范也代表了该学术领域的价值观取向和规范。在新媒体和信息化发
传媒论坛 2020年13期2020-09-06
- 基于区块链的学术评价系统模型构建研究
术应用到多元学术评价系统中,以改善现有学术评价的不足,进而促进学术评价良性发展,本研究在总结分析当前学术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学术评价现存问题,结合区块链的技术特性,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学术评价系统模型的构建问题,并论证了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学术评价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笔者提出构建基于区块链学术评价系统模型的基本要素,并初步构建了基于区块链的学术评价系统整体模型。关键词:区块链;学术评价;科研评价;系统模型;模型构建;学术不端中图分类号:G301;T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9-02
- 学术评价中指标无量纲法对VIKOR评价的影响研究
评价方法,在学术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无量纲方法对VIKOR评价结果的影响研究却比较缺乏,实际应用中比较随意。[方法/过程]本文首先建立无量纲方法对VIKOR评价方法影响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无量纲方法对VIKOR评价的影响机制,然后基于JCR2017经济学期刊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结果/结论]无量纲方法对VIKOR评价的影响机制包括评价值排序、统计特征与模拟权重3个方面;指标无量纲方法同样会影响VIKOR评价方法的模拟权重;极大值无量纲VIKOR评价
现代情报 2020年7期2020-07-09
- 区块链时代的学术评价创新研究
评价结果,是学术评价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区块链技术因其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智能合约、透明化等特征,适合运用于学术评价改革。基于区块链已具备的功能和学术评价转型的思路,可以初步设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型学术评价系统。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术评价系统不仅能吸纳真正的学术共同体作为评价主体,规避人情因素的干扰,还能通过时间戳实时确权,用代币和奖励机制激励同行评议,并且能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优势,建构可信度高的引证数据库,用数据即服务开发评价延伸产品,从而实现学术
出版科学 2020年3期2020-07-04
- 医院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新探索
与决策支持;学术评价并嵌入服务助力科研支持等。并提出医院图书馆开展科研支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关键词:图书馆 医院 科研支持 学术评价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3(c)-0247-02目前,我国有29140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2232家,三级甲等医院1308家[1]。2018年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9期2020-06-30
- 省属高校学术评价体系中论文作用探析
的依据。随着学术评价中清理“唯论文”等行动的展开,省属高校在学术评价过程中积极改变数论文、算影响因子等做法,突出实际贡献,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引入同行评议等成为学术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关键词:省属高校;学术评价;论文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2-0043-022018年科学技术部、教育部等五部院联合下发文件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2期2020-04-20
- 省属高校学术评价体系中论文作用探析
的依据。随着学术评价中清理“唯论文”等行动的展开,省属高校在学术评价过程中积极改变数论文、算影响因子等做法,突出实际贡献,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引入同行评议等成为学术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关键词:省属高校;学术评价;论文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2-0043-022018年科学技术部、教育部等五部院联合下发文件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0年2期2020-04-17
- 符号视域下大学学术评价之批判与变革
之境。在大学学术评价中,“A、B、C、D、E”式以及科研项目与人才项目等诸类等级的划分建构了符号对于学术的统摄机制,学术评价的任务交由某种符号去完成。其后果是系列符号充当着学术评价的“一般等价物”,并与高等学校组织、大学教师个体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地位、身份、资格、资源、福利、关系、生涯等发生着某种必然性关联,成功地塑造了高校组织与大学教师的符号属性与特征,由此造成“符号之抽象”与“学者、学术之剩余”。由于符号是一个不具备任何实质意义的能指概念,因而在实践中
高教探索 2020年1期2020-03-03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学术评价政策的演进与展望
立70年来,学术评价政策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调整,其变化大体表现为初步发展期、恢复调整期、彷徨变革期和完善挺进期四个阶段,呈现出从单一标准到多元分类、从行政主导到多元主体、从不完善到规范有序的变迁特征,极大地推动了學术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然而,实践中仍存在评价标准简单化、同行评议形式化、反馈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为此,新时代学术评价政策仍需注重学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强化多元评价,秉承程序公正,促进评价理念的科学化、评价标准的分类化、评价主体
大学教育科学 2020年1期2020-03-02
- 数据意识下国内机构知识库学者学术计量评价
数据资源参与学术评价是其服务功能的体现,也是从应用层面检验当前机构知识库建设成效的有效途径。[方法/过程]首先介绍国内中科院以及高校两大系统建设的机构知识库中有关学者的内容,概括学者的相关信息资源,指出机构知识库参与学术评价的优势。其次以学者学术计量评价为研究视角,明确机构知识库在计量评价中的作用,并在数据意识导向下考察国内各个机构知识库中关于学者的各类相关信息,使其转化为可以支撑学者学术计量评价的三类数据资源。最后利用机构知识库提出实施学者学术计量评价的
知识管理论坛 2020年5期2020-02-04
- 新时代人文学术评价的价值与逻辑
】人文学术 学术评价 价值危机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国内人文学术研究日益繁荣,并发生深刻变迁。人文学术成果具有丰富性、模糊性以及一定程度的争议性。当前一些地方重量轻质的功利化评价体系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明晰人文学术研究评价的价值和逻辑。现代人文学术的价值危机知识是人类对物质和文化进行的探索和验证,学术是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现代社会常常将“学”“术”连用,这是因为二者早已融为一体,彼此不可分离。但在学术范式尚未建立的古典
人民论坛 2020年36期2020-01-28
- 中国旅游学术研究国际影响力评价
;SSCI;学术评价[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20)12-0123-13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0.12.014引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港澳地区陆续回归,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为大陆和港澳台地区旅游研究领域学者之间加深合作提供了契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学者与国外学者合作也愈来愈频繁,不同机构、不同地区的学者不断加强合作,旅游学术共同体日益壮大,促使我国旅游研究领
旅游学刊 2020年12期2020-01-03
- 政治学新媒体学术传播的载体、内容与趋势
间,构建新的学术评价体系,实现在“众媒时代”的突围和创新还需进一步研究。〔关键词〕 政治学; 研究态势; 学术评价; “政治学人”一、 问题提出进入“众媒时代”后,无论是在表现形态、生产主体、传播结构,还是传播平台和多屏跨界等方面,中国社会信息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最突出的特征是传播渠道和方式更加多样,与受众的联系更加紧密,传播的形态更加丰富,甚至媒体“边界”也正在消失[1]。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出现了显著的转变,调查数据表明,2019年中国成年国民数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01-03
- “破五唯”背景下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井西利摘要:学术评价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近年来基于“五唯”的定量学术评价给高校人才的培养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新的学术评价体系需要建立。在新旧学术评价体系转换期,学术评价的混沌状态将会影响以科技创新为特点的研究生培养,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首先要重视研究生培养过程,通過严格的过程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素质;其次要营造基于内容的学术评价生态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条件。关键词:学术评价;研究生;创新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8期2019-10-24
- 面向预印本系统的自组织同行评议及激励机制研究
的质量控制与学术评价机制使其发展遭遇瓶颈。[方法/过程]有学者提出了一种自组织同行评议模式适应开放存取环境下的学术评议活动,本文在此基础上扩展,提出在线论文评分模型和虚拟积分激励机制,实现对预印本论文的学术评价和对预印本系统用户的激励管理。[结果/结论]弥补传统同行评议模式存在评审过程不够透明、评议结果不够公正、对评议者缺乏激励等问题。这种新的学术评价模式具有科学高效、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等特点。关键词:预印本系统;学术评价;同行评议;评分模型;激励机制DO
现代情报 2019年12期2019-02-25
- 基于“参与”视角的学术评价问题观察与制度思考
雷润玲摘要:学术评价是一个多方参与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学术活动过程。学术生产者道德失范下的学术不端乱象、学术评价者利益驱使下的学术腐败泛滥、逻辑起点偏离下评价体系的转借、学术生态危机下的学术发展障碍、学术评价制度异化下的负面作用等,这些学术评价过程中的问题,无不引起对学术评价制度的反思。构建科学、合理、完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学术评价制度,是遏制以致杜绝学术评价乱象的根本途径。而这一制度应以量化评价为基础、以代表作评价为主,能够保证综合性地全面对学术创新及其质量
西部学刊 2018年9期2018-12-08
- 我国高校学术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灿摘 要 学术评价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它与教师业绩考核、职称晋升和学术奖励密切相关。它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学术评价存在着一刀切的学术“量化”评价、一刀切的“代表作”制度、行政对学术评价的过度干预、同行评议有待完善的问题。对于我国高校学术评价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以质量结合为主的学术评价体系、采取“双轨制”的学术评价制度、学术评价去行政化、规范并完善同行评议制度来改进高校学术评价制度。关键词 学术评价 同行评议 “代表作”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7期2018-10-31
- 《鲁迅研究年刊》的传播与影响
研究年刊》 学术评价 传播影响《鲁迅研究年刊》(以下简称《年刊》)是西北大学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创刊的,是在茅盾、周建人、许广平、曹靖华、李何林等人的支持下,先后由西北大学鲁迅研究室、陕西人民出版社、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是西北大学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出版物。《年刊》栏目丰富,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历经二十年,共出版了十期八本。每年出刊一期(有时是两年合刊),选载本年度报纸书刊上发表的有关学习、研究鲁迅的重要文章、资料,特约一部分专稿,并将未录入的资料编为目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6期2018-10-20
- 国外学术评价体系浅析及启示
海娜摘 要 学术评价对于科研人员、高校、科研院所,乃至国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的学术评价被影响因子和SCI所主导,弊端逐渐凸显,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文章力求通过对国内外学术评价体系的梳理,以期为我国的学术评价提供重要的参考。关键词 学术评价;学术专著;同行评议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7-0171-02学术评价对于科研人员、高校、科研院所,乃至国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术专著和论文是学者科研产出的主要形
科技传播 2018年16期2018-08-29
- 学术图书Altmetrics评价指标分层框架探析
trics;学术评价;评价指标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8.05.016〔中图分类号〕G25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8)05-0106-04〔Abstract〕[Purpose/Signficance]As a new way to evaluate academic achievements,Altmetrics is gradually rising and playing an
现代情报 2018年5期2018-07-11
- 日本学术评价的特点与启示
优化完善我国学术评价制度的对策与建议:加强学术评价的法制建设;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增强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加强跟踪评价。关键词:学术评价;大纲性指针;特点;启示日本对学术研究及评价十分重视,政府各大部门都设有学术审议会,其成员由高校教授或知名学者构成,重大政策的出台均要听取学术审议会专家的意见。2001年,日本颁布《关于国家研究开发评价的大纲性指针》(以下简称“大纲性指针”),并于2008年、2012年和2016年进行了三次修订,要求文部科学省内部各局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5-14
- 融媒时代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提升期刊学术水平途径探讨
体摘 要 从学术评价、期刊数量和质量、刊网融合等方面分析我国科技期刊现阶段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树立文化自信防止稿件外流、注重期刊内容和质量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加强学术期刊集群化建设不断提高竞争力等方面探讨提升期刊学术水平的途径,以期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和进步。关键词 科技期刊;学术评价;学术水平;办刊质量;刊网融合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2-0077-02据《2016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1]和
新媒体研究 2018年2期2018-03-29
- 2003—2016年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学术评价
构进行多维度学术评价和排名。整体而言:地理学科对我国旅游学术研究贡献最大,地理类学术期刊在旅游学术界占据重要地位;旅游学术研究机构以高等院校为主,科研机构为辅。从旅游学术研究团队影响力看,以保继刚为带头人的中山大学研究团队,以陆林为首的安徽师范大学研究团队,以及由马耀峰挂帅的陕西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并初步实现了旅游研究的学术传承和代际更替。[关键词】旅游;学术共同体;学术评价;h指数;g指数自2012年起,我们以每两年为周期对我国旅游学术共
旅游学刊 2017年12期2018-03-09
- 期刊影响因子被炒作的影响
在引入期刊与学术评价之初也起到过较好的作用。然而,JIF的作用逐渐异化,尤其是自JIF与高额科研奖励挂钩以来,引发了很多甚至是很严重的负面效应,一些期刊主办者恶意炒作,形成了期刊与学术评价界对JIF既恨又爱的躁狂症。因此全球包括我国期刊界与学术界对JIF的质疑和批判之声不绝于耳。面对JIF躁狂症,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叫停或废除JIF,而是直面问题并坚持不懈地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因为任何评价方式都会有其不可避免的片面性。[关键词]科学引用索引;期刊影响因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4期2018-03-01
- 社会科学强省建设的 三个着力点
;学科发展;学术评价;学科团队;学风建设[中图分类号] C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8)01-0028-06近几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系统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发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动员令,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这样的大背景
决策与信息 2018年1期2018-01-27
- 关于学术发展 和学者成长的几点思考
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学科建设;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 G6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8)01-0010-14我1997年留校以后在武汉大学当教师,从2004年起从事科研管理工作。在此围绕如何治学问题与大家做交流,包括兩个方面:学术发展和学者成长。一、关于学术发展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结合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谈一点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思考学术发展有点帮助。我们这个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是武汉大学文科科研的管
决策与信息 2018年1期2018-01-27
- 地方普通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研究
;团队建设;学术评价当前,国内地方普通高校科研团队是我国科学探索的引领者,是未来科研攻坚的主力军。专家学者的多学科多领域交流已经打破了原有传统的单一学科的合作方式。正因如此,多学科的专家合作,各自运用擅长的研究领域形成了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综合性团队。这样的科研团队是未来科研发展的趋势。一、科研团队的基本概念团队(work team),管理学大师Stephen.P.Rob.bins和管理学者Mary Coulter在《管理学》一书中认为是由利用积极协作、个人责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2017-11-28
- 现实困境与制度突破:学术评价体系发展的时代进路
:长期以来,学术评价僵滞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其总体呈现出“三重三轻”现象,即重数量轻质量、重理论价值轻实用价值以及重硬实力轻软实力。学术评价体系亟待改良,需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着力推进。从微观角度审视,学术评价机构的公正科学是实现学术评价体系发展的基本保障;从宏观角度审视,学术评价体制改革是实现学术评价体系发展的根本路径。关键词:学术评价;学术评价体系;学术评价体制改革;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G6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