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

  • 有机肥替代化肥在黔北稻区水稻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等4个处理,在黔北稻区开展水稻种植最适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生育期基本一致,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没有明显缩短或延长水稻生育期;水稻种植中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有效提高水稻结实率、穗长,株高、有效穗、穗粒数、穗实粒数随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有机肥替代化肥下水稻各农艺性状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要获得水稻高产,需通过调控施肥比例、农艺措施等使各性状间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综上,在黔北稻区测土配方(每667 m2 N、P2O5、

    南方农业·上旬 2023年8期2023-11-03

  • 黔北传统商路与红军长征行军路线的关系研究
    年1月初红军进入黔北,在此转战三个月,取得诸多胜利,积极动员群众,宣传革命,为黔北留下了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当前学界对黔北红军的研究颇多,主要涉及红军在黔北的军事战役、民众宣传、传说故事等内容。如王淼生的《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之战》[1]一文叙述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的经过及意义。黎洌的《黔北红色故事的内容及价值》[2]一文对红军长征在黔北的故事进行了收集分析。红军长征进入黔北之前,由于黔北商品经济的长期历史发展,已经形成了无数传统水陆商道交织而成的密集商业网络。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3-01-11

  • 少时青绿老来丹红
    野拉到了百年前的黔北黔北人喜酸辣,这一习惯的最初原因还是来源于吃不起盐巴。封建王朝,盐和茶同属朝廷专卖,说白了,凡是专卖之物,也就等同于变相收税了。而贵州一直不产盐,食盐都要从四川等地运输过来,而且贵州地区多山,素有“地无三尺平”之说,所以运输费用也很高昂。至明清时期,盐价一直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斗米斤盐的局面。俚语有“斗米斤盐,斤盐吃半年”之说。而辣椒的传入完美地扭转了这一局面,也使贵州成为最能吃辣的省份之一。辣椒在黔北人民的生活中,往往是以主角的身份

    美文 2022年12期2022-06-30

  • 黔北仡佬族冲傩仪式文化传播的战略定位与行动策略*
    面临新的挑战。以黔北仡佬族冲傩仪式为例,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战略定位与行动策略,可以使民族文化的传承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更具新活力,使传统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一、概述(一)仡佬族傩文化与冲傩仪式“傩”兴起于商周时期,以活动场面宏大为主要特征,到唐宋时期才演变为祈福、驱瘴的民间活动,此后,在各民族的努力下,不同形式的傩文化相互吸收借鉴,仡佬族冲傩文化由此形成,它涉及历史、人文、艺术、宗教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社会研究价值。特定的文化传统、地域

    歌海 2022年3期2022-02-26

  • 黔北麻羊RAR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550025)黔北麻羊(Qianbei Ma goat)又名麻羊,主产于贵州省北部地区的遵义市仁怀市与习水县等地,是基于贵州省较为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特性的地方山羊品种。身处云贵高原地区的黔北麻羊能较好地适应当地气候、自然和地理环境。在生产性能方面,黔北麻羊体格较大、体质结实、四肢粗壮,属毛皮肉兼用型品种,皮肤大多为花色,因遗传性能稳定、抗逆性强、耐粗饲、繁殖力高而闻名,是宝贵的畜禽遗传资源。视黄醇(Retinol)是维生素A的化名,分子式为

    中国畜牧杂志 2022年2期2022-02-20

  • 黔北麻羊GPx3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在不同性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动物的生殖调控。黔北麻羊是贵州省三大优良地方山羊品种之一,具有适应性强、产肉性能良好、肉鲜美可口、蛋白质含量高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但繁殖力始终是制约黔北麻羊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对黔北麻羊基因的CDS区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探究GPx3在单、多羔黔北麻羊不同性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期为提高黔北麻羊的繁殖性能提供基础数据。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 本实验的黔北麻羊均来自贵州省习水县,选取健康、

    中国畜牧杂志 2022年1期2022-01-20

  • 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核心文化价值研究
    (遵义师范学院)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产生、传承与发展,是生活习俗、经济发展、宗教信仰、社会价值观等多种文化形态的映照。解构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形态,将促进我们更清楚地认识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价值,积极运用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财富,繁荣黔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增强黔北人民的文化自信。一、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地域文化价值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黔北地域环境,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地域环境相适应,并与黔北经济发展相融合,具有显著的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1年3期2021-12-02

  • 黔北土家族民族传统服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
    李静亚黔北土家族民族传统服饰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其风格深受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黔北土家族民族传统服饰的样式、图案、制作工艺等特征的系统性研究,实现黔北土家族民族传统服饰传承发展基础上的设计创新,寻找土家族民族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的正确打开方式,为包含黔北土家族服饰文化在内的土家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黔北土家族服饰;文化传承;设计创新土家族传统服饰可以深刻地反映出土家族地区的社会变革和族群流动。黔北土家族民族传统服饰特征受到黔北地区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12-02

  • 黔北黑猪保种利用与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550005)黔北黑猪是贵州原生态高原猪种,因其肉味香水分少,口感肥肉不腻,被誉为黔北“黑珍猪”,中心产区位于遵义市湄潭县天城乡和道真县土城乡,主要分布在遵义、湄潭、绥阳、道真、桐梓、正安、务川、凤岗,德江、息烽、习水等县,是贵州省体型较大的地方品种之一。由于生产地的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17℃,雨量充沛,相对湿度常年在80%左右。肥沃的土壤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饲料和农副产品,为黔北黑猪的养殖生产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黔北黑猪毛色大多为黑色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1期2021-12-02

  • 黔北辣椒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模均居全国第1。黔北辣椒产业带是指遵义市辣椒产业示范带。遵义辣椒2019年种植13.33万hm2,产量160万t,产值60亿元,占全省产值的40.6%,是全省辣椒产加销最集中的示范区域。“老干妈”以遵义辣椒(遵椒1号)为原料走向了全世界,贵州省果蔬工作站站长、业内专家张绍刚给遵义辣椒定位的是“香辣协调、品位温醇”。中国辣椒城坐落于遵义,遵义朝天椒获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遵义正在打造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以实现供销全球的奋斗目标。从历史的角度,“遵义会议”让

    蔬菜 2021年3期2021-11-26

  • 妊娠前期黔北麻羊能量和蛋白需要的估算
    558000)黔北麻羊是贵州省地方山羊品种中数量最少的品种(约为48 万只)[1],是受国家保护的品种资源,以肉质鲜美、皮品质好、耐粗饲、适应性强、一毛三色等优点被广大消费者和养殖户所喜爱,近些年贵州省各级政府均在大力推动黔北麻羊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2-3]。但有关黔北麻羊的营养需要研究鲜有报道,致使黔北麻羊的生产活动缺乏科学指导,产业特色发展受阻。黔北麻羊饲养标准制定小组近年来对黔北麻羊的营养需要和养分利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前期饲养和消化代谢的基础

    草业科学 2021年10期2021-11-22

  • 黔北麻羊TGFβ2基因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物繁殖性能有关。黔北麻羊体格较大,体质结实,四肢粗壮,属肉用型品种;具有抗病性强、耐粗饲等特点;被毛分为深褐色及浅褐色2 种,是贵州地方三大山羊品种之一[7-9]。本实验以黔北麻羊为研究对象,采用T-克隆技术获得黔北麻羊TGFβ2基因编码区序列,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蛋白结构功能;RT-qPCR 技术分析黔北麻羊TGFβ2基因在各性腺轴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初步探究黔北麻羊TGFβ2基因在性腺轴组织的表达水平和蛋白结构功能,为探析其高繁殖潜力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基

    中国畜牧杂志 2021年10期2021-10-21

  • 黔北麻羊PPP3CA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不同组织表达研究
    550025)黔北麻羊作为贵州省三大山羊品种之一,其在生态学特征、体质外貌特征、生理指标、生产性能、繁殖性能等方面均具有诸多特点[1],尤其在肉质优良特性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2]。羊肉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3]。羊骨骼肌是主要食用部分,占机体干重的40%~50%[4]。肌纤维是构成动物骨骼肌组织的基本单元,是肌肉生长的重要参数。钙调磷酸酶是影响肌纤维的重要信号分子。蛋白磷酸酶3(Protein Phosphatase 3,PPP3)又称

    中国畜牧杂志 2021年10期2021-10-21

  • 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核心文化价值研究
    摘要: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核心文化价值是黔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因素之一,是黔北人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本文从地域文化、浙大西迁文化、匠心文化等角度研究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核心文化价值,对于探索文化自信的新征程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关键词: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  核心文化  地域文化  浙大西迁文化  匠心文化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产生、传承与发展,是生活习俗、经济发展、宗教信仰、社会价值观等多种文化形态的映照。解构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形态,将促进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1年3期2021-05-18

  •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创新性发展下的黔北非遗特色村镇建设研究
    563000)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包括:手工酿酒技艺、手工饮食技艺、手工制茶技艺、手工工艺技艺。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品类繁多,广泛分布于黔北各地,随着历史的发展,在黔北社会生产生活精细化分工中日臻成熟。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源自黔北传统手艺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索,在生产劳作中形成的创造力,既满足普通大众的生活所需,也承载了黔北民众的精神追求,是黔北质朴的山地文化的象征,也是黔北人民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黔北村镇为载体,活态化传承发展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对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0期2021-03-07

  • INHA、INHBA 基因在单、多羔黔北麻羊不同组织的表达研究
    550025)黔北麻羊是贵州省地方肉用山羊品种之一,有着独特的生境特征、体貌特征及生产、繁殖性能特征。黔北麻羊产肉性能好,繁殖率高,抗病力强,适应山区粗放饲养,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2011 年被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成为国家级新遗传资源[1]。抑制素(Inhibin,INH)是由羊卵巢颗粒细胞和睾丸支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成员,在哺乳动物体内分布广

    中国畜牧杂志 2020年12期2020-12-21

  • 人类学语境中黔北嗜酒习俗的文化解构
    64501)流经黔北的赤水河是著名的“美酒河”,盛产优质酱香型白酒是黔北显著的地域特征,其酿酒文化的兴起和繁盛与当地的嗜酒习俗有极大关系。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考察,黔北、特别是其赤水河流域的仁怀市茅台镇、习水县习酒镇与土城镇及赤水市复兴镇等地,都是酿酒产业较为集聚的地方,同时也是嗜酒习俗极为浓郁的乡土,在酒文化上有极大的相似性和系统性。在人类学的语境中对当地的嗜酒习俗开展文化解构,有助于系统分析当地酒文化的地方特质。1 黔北嗜酒习俗的历史流变及成因黔北与川南

    酿酒科技 2020年12期2020-12-19

  • 黔北麻羊StAR 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在单、多羔黔北麻羊不同性腺组织中的表达
    550025)黔北麻羊俗称“麻羊”,属短毛型皮肉兼用山羊,是贵州省优良地方山羊品种[1],于1993 年收录至《贵州省畜禽品种志》,2011 年被《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收录,2013 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该品种羊主要分布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仁怀的山区,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生产性能优等特点,且皮张品质优良,羊肉鲜美,深受广大养殖户及消费者的喜爱[3]。多胎性状作为衡量雌性动物是否优良的一项重要繁殖指标,受排卵率、卵泡数量和质量以

    中国畜牧杂志 2020年11期2020-11-18

  • 黔北麻羊不同组织中FABP1、FABP3 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
    )含量呈正相关。黔北麻羊是贵州优良的地方山羊品种[13-14],但与国外优质肉羊相比仍存在个体偏小、产肉性能低等缺点。本研究以黔北麻羊为研究对象,利用qRT-PCR 技术检测FABP1、FABP3基因在各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期丰富黔北麻羊肉质性状相关基因的遗传信息数据,为进一步探究FABP1、FABP3基因在羊生长发育和脂肪沉积中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采集 实验动物来源于贵州省习水县富兴牧业有限公司,选取6 月龄、1 周岁、1

    中国畜牧杂志 2020年11期2020-11-18

  • 黔北麻羊CTSB、CTSD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克隆和测序验证。黔北麻羊主产于贵州北部的仁怀、习水两地,属短毛型皮肉兼用山羊,是当地优良品种,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和繁殖力高等特点。于2009年获批为新遗传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发展潜力。近年来黔北麻羊的研究集中在肉质、生长性能、繁殖性状与基因多态、表达等方面[14-16],但有关组织蛋白酶在黔北麻羊上的克隆与表达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qRT-PCR技术检测分析CTSB、CTSD基因在单、多羔黔北麻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克隆出黔北麻羊C

    中国兽医学报 2020年9期2020-10-15

  • 黔北黑猪肌肉组织形态学研究
    感鲜嫩、风味好。黔北黑猪主产于贵州省北部,作为我国畜禽种质资源的重要成员,具有“头大、嘴长、岔口深、脚高、体长、架子蹬、大耳下挂粗尾根、倒八卦头、日增斤”的特点[1],除此之外,黔北黑猪性成熟早、繁殖力强、母性好;储脂能力强、肉质好;耐热耐寒、抗病力强[2],但由于其生长速度缓慢,经济效益低,近年来数量锐减。猪的骨骼肌约占胴体重量的50%~60%,是供人类食用的主要部分,由肌纤维、肌内脂肪和结缔组织组成,肌肉的组织学特性包括肌纤维的类型、直径、密度、面积、

    甘肃畜牧兽医 2020年3期2020-05-22

  • 黔北文化融入地方高职语文教育的意义与路径探析
    很有必要。本文以黔北文化为例,梳理黔北文化对于地方高职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抓手,探索将黔北文化融入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路径和方法,从而增加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树立本土文化自信,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髙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关键词:地方文化;高职语文教育;黔北文化一、背景分析在当下“唯考试”、“唯分数”论的大环境下,地方文化的教育被漠视,上至地方学校、下到学生,家长都不太重视,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3期2020-05-06

  • 黔北户外运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法等研究方法,以黔北户外运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对黔北户外运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进行探究。关键词:黔北;户外运动;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基金项目:2019年度贵州省理论创新联合课题项目:“黔北户外运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GZLCLH-2019-241)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9年12月5日一、黔北户外运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现状(一)黔北户外运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3期2020-03-25

  • 从考古材料看黔北地区的汉化进程
    朱梅摘 要:黔北一带的汉墓主要集中分布黔东北、务川、正安、道真[1]。乌江以北地区今称为黔北,司马迁称为南夷,即夜郎的北端。在商周时期,黔北地区属于濮人居住区,其地就因盛产丹砂而文明,《逸周书·王会》有“卜人以丹砂”[2]贡献方物的记载。黔北由于盛产丹砂,从商周以来就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在黔北遵义地区发掘的汉墓不是很多,经过发掘的地区有仁怀市、赤水市、务川县、道真县等地。文章以考古材料为主,结合部分文献材料,试讨论黔北地区的汉化进程。关键词:

    卷宗 2020年1期2020-03-23

  • 黔北茶叶供应链现状分析与优化
    106)1 引言黔北是贵州省茶叶发展的主要经济带之一,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贵州省之首[1]。黔北茶叶种植带主要包括湄潭、凤冈、正安、余庆、务川、道真等县,其种植技术较为成熟;主要地理标志茶产品有“湄潭翠芽”、“遵义红”、“凤岗锌硒茶”、“正安白茶”和“道真硒锶茶”等。相关数据表明,截止2018年年底,黔北茶叶种植有200 万亩,其中湄潭县60 万亩,凤冈县50万亩,正安县35万亩,道真县21万亩,务川县16 万亩,余庆县18 万亩,其余县(市、区)均有分

    物流技术 2020年1期2020-01-18

  • 浅析黔北乡村民居建筑形式与功能演变 ——以苟坝村为例
    看到木结构的传统黔北民居,几乎都是改良后的现代黔北民居,提取了黔北民居的外观要素,但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全部采用木框玻璃窗或仿木框玻璃窗。2.1.2 立面设计苟坝村的传统民居建筑修建于用毛石砌筑的石阶之上,外围的红棕色木结构柱作为立面的装饰构成要素,暴露于外侧。墙板分为上下两个色彩不同、材料质感不同的部分,下部为色彩较深的木色墙板,上部为石灰抹面的白色墙板。小青瓦坡屋顶,一般为悬山两面坡。窗户为木花窗,窗花图案为几何形,便于制作。现木壁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2期2020-01-10

  • 黔北猪肉冷链物流配送模式优化研究
    调查可知,目前,黔北地区现有的猪肉冷链物流配送模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就必须优化现有的冷链物流配送模式,以达到提高配送的及时性、降低物流成本和满足消费者对猪肉品质需求的目的等。1.黔北猪肉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的现状1.1 黔北猪肉的配送模式现阶段黔北猪肉冷链物流配送模式主要采用自营配送模式,具体自营配送模式如图1.1所示:如图1.1所示,目前黔北地区猪肉在冷链物流配送过程中主要采用自营配送模式,在该模式中,由各大猪肉销售点(如

    中国储运 2019年6期2019-06-11

  • 黔北地区农产品绿色物流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引言遵义市有着“黔北粮仓”之称,农产品丰富,每年有大量农产品销出。物流是农产品发展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产品绿色物流将给社会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对黔北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农产品绿色物流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利用[1]。黔北地区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势在必行。1.黔北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黔北地区是贵州省的第二大地区,降水量丰沛,光照充足,农产品资源相当富饶。黔北地区农产品产量仍呈上升趋势,发展绿色物流将会

    中国储运 2019年6期2019-06-11

  • 如何把拉班舞谱运用到黔北仡佬族傩戏中
    李瑾【摘 要】黔北仡佬族傩戏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戏曲的瑰宝,被称为“中国戏剧文化的活化石”,发展和传承傩戏不仅能研究古代人的生活习惯、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等,同时对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结合黔北仡佬族傩戏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把拉班舞谱运用到黔北仡佬族傩戏中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黔北仡佬族傩戏。【关键字】黔北仡佬族;傩戏;拉班舞谱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戏剧之家 2019年7期2019-03-28

  • 贵州独竹漂运动文化特征以及功能价值研究
    556011)黔北独竹漂是流行于我国贵州省黔北地区的一项传统民间体育运动,在该项运动当中需要人通过站在单棵竹子之上完成水上漂流,因其具有表演性和观赏性,同时又可以开展竞速比赛,因而受到了众人的追捧和喜爱。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水上芭蕾以及一苇渡江等。经过长期发展,黔北独竹漂已经于2009年正式成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为我国2011年全国民运会的比赛项目,并于由于黔北独竹漂所蕴含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能够生生不息。因而探明黔北独竹漂的历史变迁与文化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9期2019-02-09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黔北仡佬族傩戏
    的早期思想学说。黔北仡佬族傩戏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孕育出的产物,自然有着独一无二的多元文化内涵,其在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价值值得我们去研究。关键词:傩戏;黔北;多元文化;仡佬族;地理;历史傩戏是傩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傩文化是一种古老的,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他起源于文明初期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未知而产生出的敬畏,傩文化中充满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他是一种虔诚的祈祷,虽然在现代科技文明发达的今天,我们回望过去祖先的傩文化会感到有一丝愚昧,但是

    黄河之声 2018年21期2018-10-21

  • 清代黔北山区柞蚕业发展与生态安全探微
    知州徐阶平等,据黔北山地多“槲”的区域特点和生态实际,在遵义引入柞蚕及养殖技术等后,所产遵绸竟与江浙诸地丝绸媲美。黔北山区居民在发展柞蚕业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稳定柞林的地方经验和民俗规则,使得柞蚕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成了牢固耦合体,有效地促进了地方产业发展与生态安全的兼容,成为贵州古代史上山地农业发展的样板,为当今人与自然交换共生的实践关系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启示。关键词:黔北;柞蚕业;山地高效农业;生态安全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6期2018-09-10

  • 黔北麻羊DKK1基因CDS区及部分内含子的多态性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2.贵州省仁怀市黔北麻羊原种场,贵州 仁怀 564500 )【研究意义】黔北麻羊是经原产地长期自然环境选择而成的贵州重要地方优质山羊品种之一[1]。因其具有食性广、适应性强、耐粗饲、适宜高寒山区饲养、肉质鲜、口感佳和膻味轻等优点[2]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广大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羊肉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使黔北麻羊个体小、净肉率低和生长较缓慢的缺点日益突出。因此,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育高大、生长性状优良和肉质好、成熟快的黔北麻羊对提高其养殖经

    西南农业学报 2018年1期2018-02-28

  • 黔北地区乡村民宿业发展探析
    的一种经营旅店。黔北地区凭借资源优势,吸引着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旅游者。借助政策的出台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黔北民宿经济已经成为绿色经济、休闲经济、美丽经济、共享经济的重要承载。二、民宿业发展现状(一)国内外民宿业发展现状我国目前正处在民宿增长的爆发期。由于我国目前的电子商务规模大,据权威网调查,我国在2016年第二个季度,民宿的订单量已经达到了2.3亿,这个数据是非常惊人的。相比2015年,环比增长了近58%,同比增长了300%以上。而且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1-29

  • 剖析黔北乡村生态旅游与茶产业发展的融合
    63000)剖析黔北乡村生态旅游与茶产业发展的融合于天(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贵州遵义563000)茶产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自身不断进步的生产技术,更需要和地方的乡村生态旅游结合在一起。黔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茶区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黔北地区生态环境优美,因此可以借助其自然环境优势打造多元化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积极和本地的茶产业融合,开拓出特色发展之路。黔北;乡村生态旅游;茶产业发展黔北地区历来是产茶的重地,早在清代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全国

    福建茶叶 2017年4期2017-02-04

  • 试析黔北传统花灯现状成因
    义563006)黔北花灯,分老花灯和新花灯。习惯上,人们把老花灯称为“传统花灯”,把新花灯称为“新式花灯”。传统花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主要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演出,自愿观看,演出时间主要在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其程式、角色、唱词等都相对固定;新式花灯继承了传统花灯的角色、唱词及部分程式,演出时间也有较大调整,除正月演出外,其他时间如有重要活动也演出。它主要由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热心村民,对花灯唱词进行加工改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创编演唱的一种新花灯。[1]P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7-01-27

  • 铭记历史?践行遵义精神
    义精神。关键词:黔北;历史;文化;红色;遵义精神翻阅黔北大地的历史典籍,这片承载了二千多年历史文化积淀,滋养我们学习、工作、成长、生活的地方,传统和现代,自然和人文,喧嚣和寂静都在这里留下深深的印痕。但我们有多少人了解她的历史过往?了解她所走过的曲折沧桑?了解她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承受的苦难和作出的巨大牺牲?了解她曾经的灿烂、正在经历的高速发展和将要来临的辉煌?黔北对于贵州来说,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积淀深厚的主要区域,从全国来讲,黔北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

    卷宗 2016年8期2016-11-15

  • 据实立说 因品成史 ——浅议曾祥铣的文学史观
    究会)曾祥铣从事黔北文学研究数十年,对黔北这方地域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类文学现象心怀敬意,躬于梳理,长于讨论。其成果集中体现在 《黔北古近代文学概观》(与曾春蓉合著)、《黔北20世纪文学史》(与王刚合著)等专著中。此外,曾祥铣还写了大量的文学评论,散见于当地报刊及有关文集。曾祥铣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诸方面均有建树,构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本文主要从文学史的角度,以 《黔北古近代文学概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 《概观》)、《黔北20

    西南学林 2016年1期2016-11-14

  • 黔北民俗文化管窥
    视角,简单分析了黔北仡佬族服饰文化的演变。在此基础上,以黔北仡佬族服饰为例,探索了黔北的民俗文化。【关键词】黔北;民俗文化;仡佬族;服饰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226-02仡佬族主要散居在我国广西、云南、贵州以及越南等地,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很多民俗历史文化都是由口头相传。从仡佬族服饰文化的角度来看,其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且伴随着仡佬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仡佬族的

    戏剧之家 2016年4期2016-03-25

  • 仁怀市黔北麻羊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考
    64500仁怀市黔北麻羊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考周蔓贵州省仁怀市中枢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564500黔北麻羊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是仁怀市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同时更是仁怀市区域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1 发展意义和必要性黔北麻羊是贵州三大优良地方山羊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发育快、体型大、性成熟早、繁殖率高、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合群性好、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顺、肉质香嫩鲜美、无膻味和皮张品质好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为国家级山羊遗传资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10期2016-03-10

  • 黔北傩戏神谱的特点
    563002)黔北傩戏神谱的特点吴德盛 (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贵州遵义563002)摘要:黔北傩戏是极有研究价值的“农民戏剧”。其神谱的和合性集中表现在以巫术为底色,以道教为主体,结合儒佛思想及其表现形式,融合巴楚和多民族文化基调,形象地反映了黔北人质朴、务实、守成性格形成的文化渊源,同时又深刻地彰显了黔北人民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共同超越的历史意蕴,对当下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一定意义。关键词:黔北;傩戏;神谱;和合黔北仡佬族与多民族杂居“信巫好鬼屏医”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2016-02-14

  • 黔北农村中老年PSQI评分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报告黔北农村中老年PSQI评分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冯扬,黄厚今,杨城,饶文博,胡曦尹,付腾腾,刘金梅(遵义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毒理学教研室,贵州 遵义563099)[摘要]目的 了解黔北农村中老年人睡眠质量情况以及调查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为提出改善睡眠质量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遵义市团泽镇236名中老年人,采取问询式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估其睡眠质量,分析可能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结果 黔北地区中老年PSQI得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6期2015-02-24

  • 黔北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政策建议
    群(遵义师范学院黔北文化研究中心 贵州 遵义 563000)近年来,政府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尤为重视,鼓励政策、指标规范、资金投入等相继增加,极大推动了社区体育发展。但我国社区体育方面建设起步较晚,系统理论和实践研究还不尽完善,对于黔北地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研究有待深入。1、黔北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现状1.1、黔北社区体育活动场所情况调查表1 黔北社区体育活动场所情况如表1所示,黔北居民进行社区体育活动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公园、广场>单位设施>居民小区>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24期2015-02-08

  • 黔北俗语的包容与超越
    563002)黔北俗语的包容与超越吴德盛(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2)黔北俗语数量大,品种多,层次和内容非常丰富,它们充分表现出黔北民间对各种关系诸如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文化关系复杂多面的认识。黔北是一方四汇之地,四方移民及其风俗,通过其对立矛盾俗语的联结、济泄、转化、融合,最终完成其艰难的超越。黔北;民俗;超越;语言黔北,贵州的北部,指遵义市下辖14个县级行政区(3区、9县、2市),方言区化的范围则要大很多,主要包括遵义市所辖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01-31

  • 黔北黑猪的遗传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
    550000)黔北黑猪产于贵州省北部。1977年西南区猪种资源普查,认为遵义县的山盆猪、湄潭县的天河猪、道真县的旧城猪、德江的复兴猪、凤冈的龙贝猪、绥阳县的绥阳猪、务川县的桐木猪、桐梓县的芭蕉猪、息烽县的石洞猪等,属同种异名猪种,将九个类群统一命名为黔北黑猪[1,2]。1 黔北黑猪的遗传资源特点1.1 黔北黑猪的体型外貌黔北黑猪的头型清秀,大小适中,分长头和短头两种。长头型额面较平直,嘴筒圆而直,皱纹浅,额头突出不明显;短头型额头突出,呈倒八字形或菱形,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3年6期2013-10-17

  • 浅析黔北仡佬族酒俗
    的影响。关键词:黔北;仡佬族;酒俗中图分类号:K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175-02仡佬族,又称濮人或僚人。从大量的历史文献及仡佬族祭祖的古歌词“当抱原来无人烟,开荒辟草是仡佬”[1]中可见他们是贵州最古老的民族。全国现有仡佬族57.94万人,其中近57万人居住于贵州省境内[2]。除主要分布于遵义的务川、道真两自治县之外,在遵义的其他县市如仁怀、遵义县和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区还有零星的分布。他们聚居区域处于云贵

    学理论·中 2013年5期2013-07-24

  • 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系的纽带,积极将黔北文化与巴蜀文化对接融合,以此增加板桥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不断开拓乡村旅游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更好地将板桥镇的乡村旅游业融入重庆经济圈以及西南经济圈的发展范围,最终开辟板桥镇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一、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它以具有乡村特色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期2012-08-15

  • 新时期黔北文学艺术风格略论
    等为代表的新时期黔北文学于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分析他们的艺术风格,展现新时期黔北文学的魅力,对于当下文学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描写黔北的自然环境,铺叙黔北的风土人情,塑造黔北的人物形象,是蹇先艾、寿生、石果、廖公弦等现当代黔北作家形成的的传统,新时期黔北作家延续了这一传统。他们以黔北的山川河流、乡风民俗为背景,演绎具有黔北风味的故事,刻划像黔北的大山那样朴实厚重的乡民形象,形成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学流派。一、俊逸与雄奇:心中的黔北乡土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6期2011-08-15

  • 地域文学的二重性
    帆内容提要: 黔北文学的地域文学特征值得重新探讨。它既不是在封闭的黔北地域独自生长,也没完全成为主流文学的回声,而是呈现出地域性与共通性共存的二重性,这种二重性在具体作品中存在着更为错综复杂的相互渗透、交叉和缠绕状况,体现为悖离又亲和、狭隘又广阔、封闭又开放等特点。深入探讨地域文学的二重性,有助于把握地域文学的特征,并由此进而揭示包括主流文学在内的整个文学的审美与文化特征。黔北文学曾在新时期文学潮流中扮演过不可缺少的角色。黔北指贵州省北部遵义市所属地区,

    文学评论 2000年4期200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