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
- 关于岩口水库工程堰塞体初期改造与治理方案设计研究
由于历史原因,其堰塞体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改造与治理岩口水库工程堰塞体已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堰塞体初期改造与治理方案设计的研究,提出可行性方案,为岩口水库工程堰塞体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1 工程概况岩口水库是一类大型综合利用工程,集防洪、供水、灌溉和发电于一体,具有极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该项目包括一期工程和一期引水工程,总库容高达1.17 亿立方米。水库枢纽由面板堆石坝、左岸泄
价值工程 2024年6期2024-03-19
- 堰塞体渗透破坏溃决机理试验研究
210029)堰塞体是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失稳地质体堵江形成的天然坝体[1]。与人工坝不同,堰塞体由较松散的砂、石构成,更可能发生溃决破坏[2-3]。21 世纪以来,中国堰塞湖呈高发频发态势,由于堰塞体基本处于非固结或欠固结状态且缺少防渗排水设施,随着堰塞湖水位的抬升,巨大的水头差会使堰塞体发生渗透变形,影响坝体稳定,严重时坝体可能发生渗透破坏。为此,国内外学者针对堰塞体材料的渗透特性、渗透破坏机理等问题开展了研究[4-10]。石振明等[11]研制了直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3年6期2024-01-12
- 物探技术在堰塞体结构特征探测中的应用
430011)堰塞体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质灾害、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在山谷中形成类似大坝的挡水体。由于山体崩滑形成的堰塞体结构复杂,致使其土石分布、块石粒径、密实度不均匀,因此堰塞体形成后的结构特征、物理力学特性及渗流特征是进行稳定性分析和抢险救灾的重要数据基础[1]。中国是堰塞湖多发的国家,近年来唐家山、白格等堰塞体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灾害。目前研究堰塞体的地球物理探测工作资料较少,通过搜集文献可知探测堰塞体的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3年6期2024-01-05
- 滑坡碎屑流运动及堵江堰塞体堆积特性模型试验
的天然堆积体称为堰塞体。堰塞体的物质结构往往比较松散,颗粒间的胶结情况较差,当上游库水位迅速上涨、静水压力陡增时,堰塞体极易遭受破坏。堰塞体的形成具有突发性、高危险性,而人类活动空间范围的迅速扩展也加剧了堰塞体的致灾风险,致使上下游区域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生态环境稳定受到严重威胁。其中滑坡碎屑流是形成堰塞体的一种主要物质来源,通常具有规模大、运动机制复杂等特点,致使其造成的堰塞体特性至今尚未被完全掌握[1-5]。例如2018年西藏白格村金沙江右岸先后2次发
人民长江 2023年2期2023-03-06
- 高危堰塞湖引流槽结构形式优化试验研究
大频发自然灾害,堰塞湖主要是由于降雨、地震等动力地质作用导致边坡坍塌失稳形成的天然湖泊,堵塞天然河道的固体堆积物则称为堰塞体。由于堰塞体拦阻天然河道正常下泄,堰塞湖库水位不断壅高,一旦漫顶,势必造成堰塞体短时间内溃决,严重威胁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1-4]。近年来,受极端气候影响,堰塞湖形成更为频繁,仅以2018年为例,西藏地区便形成4次高危型堰塞湖,其中白格堰塞湖最大溃决洪峰达到3.1万m3/s,溃决洪水甚至下泄至下游580 km的丽江石鼓镇才逐渐平
人民长江 2023年2期2023-03-06
- 基于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堰塞湖三维动态虚拟仿真平台构建
1 引 言我国是堰塞湖类型最多、分布最广的国家,近年来发生多起由堰塞湖溃决引发的主河超常洪水灾害,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1-3]。堰塞湖是由地震、强降雨、火山喷发等引发的从高位滑下的滑坡体、泥石流、火山喷发物、冰碛堆积体等横向阻塞河道形成的湖泊。由堰塞湖溃决引发的洪水灾害相比普通水工建筑物的损毁事故具有危害大、时间短、应急抢险挑战性强等特点。为提高堰塞湖应急抢险的决策效率和效果,需要对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激光雷达(LiDAR)、干涉雷达(InSAR)、
人民黄河 2023年2期2023-02-21
- 基于物理模拟的堰塞湖溢流溃决机理
430010)堰塞湖是全球性的自然灾害。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不仅分布有大量已经存活数十年至数万年的堰塞湖,如形成于1856年的重庆小南海、形成于1920年的宁夏党家岔、形成于2010年的巴基斯坦Attabad、形成于2200多年前的新西兰Waikaremoana;还有大量溃决后留下的堰塞湖痕迹及部分溃决后留下的堰塞湖,如1786年大渡河摩岗岭、1896年金沙江色巫、1933年岷江叠溪、1967年雅砻江唐古栋、2018年雅鲁藏布江加拉等。Costa等[1]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3年1期2023-02-19
- 堰塞湖柔性防护措施控溃削峰技术研究
10)0 引 言堰塞湖作为高山峡谷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降雨、地震、融雪等外在动力因素导致发生山体滑坡、坍塌、泥石流堵塞天然河道形成的天然湖泊,堵塞河道的固体堆积物则称为堰塞体。堰塞体浑然天成、未经人工碾压,物质结构疏松,在上游持续壅高洪水及波浪涌动侵扰作用下,极易引起漫顶溃决形成非常态洪水,严重影响沿岸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2]。历史上众多堰塞湖溃决均引起了重大安全事件。1786年磨西地震诱发的摩岗岭堰塞湖溃决直接洗劫大渡河、岷江沿岸,造
人民长江 2023年1期2023-02-12
- 雅鲁藏布江加拉堰塞湖风险评估
0011)中国是堰塞湖高发地区,堰塞湖灾害具有突发、灾害链长、灾损大等特点[1-2]。堰塞湖发生后,需要对堰塞湖风险进行快速评估[3-7]。由于堰塞湖风险评估涉及的问题较复杂且不确定性大,国内外学者通过研究建立了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方法[8-12]。Casagli et al.[8]、Ermini et al.[9]分别在1999年和2003年对意大利亚平宁北部山区的70座堰塞体进行分析,提出了考虑流域面积和堰塞体体积的堆积指标法(BI)和加入堰塞体高度的改进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2年5期2022-10-20
- 松散土坡结构特征与滑坡堰塞体堆积特征之间的关系试验研究*
数据,滑坡是形成堰塞坝的主要原因(Costa et al.,1988;石振明等,2014;年廷凯等,2018)。滑坡堰塞坝既可以堵塞大江大河,也可以堵塞普通沟道。地震往往诱发大量滑坡并形成大规模堵河型堰塞坝,如唐家山堰塞坝、红石岩堰塞坝等(胡卸文等,2009;李守定等,2010;刘健康等,2016)。堵河堰塞坝在上游拦截河水形成大规模堰塞湖,稳定性差,对周边区域及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威胁。例如,唐家山堰塞坝形成后29d发生溃决,迫使下游20万人撤离
工程地质学报 2022年4期2022-10-06
- 滑坡堰塞湖溃决风险与过程研究进展
流等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的地质灾害,其中堵塞河流的堆积物被称为堰塞体[1]。统计全球1 393座堰塞湖案例发现[2],其中50.5%的堰塞湖由地震诱发,39.3%由降水诱发,两者之和接近90%;其他诱因依次为融雪、人为原因和火山喷发。滑坡堰塞湖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本文的关注对象。堰塞体作为滑坡堰塞湖的挡水结构,由土石材料组成,但与人工修筑的土石坝存在明显区别,其几何形态、结构与材料特征、水动力条件更为复杂,导致其寿命较之土石坝也更为短暂。主要表现在:①几
水科学进展 2022年4期2022-09-14
- 2018年雅鲁藏布江米林县加拉堰塞湖考证*
)0 引 言加拉堰塞体物质源自雅鲁藏布江左岸色东浦沟,位于米林县加拉村下游约5.7km。加拉村至色东浦沟之间没有道路连接,加拉村上游至派镇的道路被堰塞湖部分淹没或水毁,导致险情发生后人们无法近距离实地观察,所有信息均依赖于直升机空中观察及上下游水文监测,缺少完整的堰塞湖形成过程及准确的堰塞湖数据。2019年3月,课题组开展两江堰塞湖综合评估,对加拉堰塞湖进行了系统的实地调查。调查范围上游至堰塞湖库尾达林桥、下游至色东浦沟沟口堰塞体。实测了残留堰塞体地形,选
工程地质学报 2022年3期2022-08-02
- 金沙江白格堰塞坝溃决模式与冲刷进程分析
010)1 白格堰塞坝形成经过2018年10月10日晚22时6分,金沙江右岸白格段发生滑坡,滑坡带位于东经98°42′17.98″,北纬31°4′56.41″,滑坡物质堵塞金沙江干流河道形成堰塞坝[图1(a)],滑坡前后缘高差达780 m,面积约76.7万m2,总方量约2 380万m3,堰塞湖库容约2.90亿m3;10月13日,堰塞坝自然溃决,14日上午,堰塞坝上下游水情恢复平稳。2018年11月3日17时40分,白格滑坡后缘裂缝贯通,发生二次滑坡,方量约
湖南水利水电 2022年3期2022-07-14
- 天然源面波法在堰塞体上的研究及应用
1 引 言我国是堰塞湖灾害多发的国家,国内近年来发生多次堰塞湖事件,如汶川地震唐家山堰塞湖、鲁甸地震红石岩堰塞湖、舟曲泥石流堰塞湖、金沙江白格堰塞湖等[1-5]。山体滑坡堵江形成的堰塞体,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淹没损失,而且一旦失控溃决,将严重威胁下游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查明堰塞体的物质结构组成,对堰塞坝险情处置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4]。由于堰塞体的物质结构组成不均,局部存在架空现象,大部分物探方法都存在着不利条件,相关研究资料很少。吴学明等[6]在堰塞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2年2期2022-04-14
- 堰塞体状态相关剪胀理论与坝体溃决演化规律研究构想
210098)堰塞体是一种特殊的天然土石坝,一般由于地震和降雨引起的滑坡与泥石流阻塞河道,造成上游段壅水而形成[1-2]。堰塞体堵江形成堰塞湖作为重大水旱自然灾害,具有集雨面积广、蓄水量大等特点,全球范围内有文献记载的堰塞体案例有1 700余处,中国有800余处[3]。近年来,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气象水文等条件综合作用,中国由于滑坡形成的堰塞体呈多发、频发态势。堰塞体一般由崩滑土石料快速堆积而成,没有经过充分压实,结构较为松垮,组成物质杂乱,局部存在由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1年6期2021-11-30
- 高流动性及水下抗分散改性砂浆研究
301700)堰塞体通常由滑坡、崩塌、泥石流和碎屑流等方式形成,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存在的土石坝,其具有物质成分复杂、材料不均匀系数分布范围广、结构松散零乱、部分架空、稳定性差、抗渗透性能弱等特点,一旦遭遇强降雨、地震等恶劣自然条件,极易发生滑坡、管涌等模式的破坏[1-4],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开发利用堰塞体,改造堰塞湖为控制性水库,达到减灾兴利的目的,必须进行防渗加固改良处理。目前对于堰塞体的再利用技术及相应加固防渗机理研究较少。国内仅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1年5期2021-11-16
- 河道堰塞生命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00038)河道堰塞是一种由地震、降雨等因素导致山体滑坡,从而造成河道堰塞的自然灾害[1-3]。河道堰塞会导致河道上游壅水,形成堰塞湖,淹没上游土地,并对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4]。1933年,四川叠溪因地震导致河道堰塞,地震和水位抬升造成当地300余人遇难[1]。2019年浙江永嘉县因超强台风“利奇马”的影响造成当地山早村发生山体滑坡,堵塞河流,由于堰塞湖灾害发生在凌晨,事发突然,在10 min内,水位上涨近10 m,群众应急反应时间短,未能及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1年5期2021-11-10
- 科氏力对汶川地震堰塞体形成的影响
科氏力对汶川地震堰塞体形成的影响杜红宇,雷镇宇,王启元(四川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 雅安 625014)针对在野外调查过程中发现汶川地震区各流域右岸发生滑坡形成堰塞体的比例普遍高于左岸,河谷坡度明显右岸大于左岸的现象,经提取研究区滑坡前河谷断面的有关基础数据,计算出河谷坡度和不对称系数等河谷特征指标,发现研究区近七成河谷右岸坡度大于左岸,“左倾型”河谷的占比超过半数,这与科氏力在北半球对运动质点的作用结果一致,得出科氏力与汶川地震堰塞体形成有一定的相关
四川地质学报 2021年3期2021-10-23
- 甘肃省康县周家坝镇“8·18”堰塞湖处置研究
坝镇“8·18”堰塞湖是由持续强降雨突发滑坡滑动堵塞河谷而形成的,研究堰塞湖的形成原因对指导应急排险救灾和后续治理处置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无人机航拍影像及后期实测地形图、剖面图、水位、流量监测资料,基于灾害损失影响调查评估,将定性经验判别和定量计算方法相结合,深入研究了堰塞湖的形成原因、过程和特征;同时,还开展了风险评估,以及渗透稳定性、抗滑稳定性、应急处置预警水位及流量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突发性滑坡形成的堰塞湖灾害,应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形成的条件
人民长江 2021年8期2021-09-18
- 白格堰塞湖溃决洪水特性分析及其对下游梯级电站的影响
定库容的湖泊,即堰塞湖[1]。堰塞湖本身构造极不稳定,在河道上游持续来流的情况下,堰塞湖水位将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从而诱发上游区域淹没,对上游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自然环境等造成重大威胁。据统计[2],大多数堰塞体在湖水持续浸泡、掏蚀及冲刷等作用下最终发生漫流溃坝,产生的巨大洪水也会对下游沿岸居民以及对下游水库、电站等造成严重影响。如雅鲁藏布江支流易贡湖2000年4月9日,由于发生特大崩塌型泥石流而形成堰塞坝,之后,堰塞湖水位以每天1 m的速度上涨,至
四川水力发电 2021年4期2021-09-15
- 豆坪河纸槽沟堰塞湖应急监测及风险评估
阻断豆坪河,发生堰塞湖。柏杨、张赵、草坪、李家庵、李坝、上沟、砖家沟、草坝等八村的道路、电力中断,1150户4133人出行及生产生活受阻。淹没耕地50余亩,受影响的经济总量3120余万元。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李万林、周英帅[1]等研究证明暴雨、洪涝、台风是造成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重要原因。而在陇南山区,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主要是暴雨。由于该地区气候变化异常[2]、土层较薄,当雨量达到饱和,最终导致土层脱落,很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形成堰塞湖。马
水利技术监督 2021年6期2021-07-15
- 岩口水库工程堰塞体初期改建治理方案设计
阶段,本文仅针对堰塞体改建治理方案设计进行介绍。2 堰塞体概况、成因分析及前期抢险应急治理简介2.1 堰塞体概况1996年9月18日22:00许,在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印江河左岸岩口河段发生一起特大型牵引式深层基岩滑坡,滑体从标高为670 m的印江河左岸斜坡上快速冲入标高为474 m的河谷中,方量约260万m3,形成了高51.4 m的天然堆石坝体及水深42.24 m、库容3 821万m3的堰塞湖,最大淹没水位达到516.44 m,堵塞了印江河及阻断了印(江)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21年1期2021-05-19
- 滑坡体未处置下的堰塞湖后续处置实践
汉430064)堰塞湖应急处置后,堰塞体残留部分稳定性、泄流通道的稳定性和行洪能力仍会影响堰塞体下游的防洪安全,需要进行后续永久处置。我国堰塞湖后续永久性处置,有的堰塞湖采取清除方案[1]、彻底消除溃堰风险;有的大型堰塞湖经过应急处置后风险依然较大,经过防洪除险、移民安置等,使其成为除险、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如2014年8月云南红石岩堰塞湖[2];有的大型堰塞湖经综合评估后采用休养生息的方式,充分发挥生态修复功能,经过一段时间让其形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1年4期2021-04-29
- 崩滑堰塞湖的形成-孕灾-致灾机理与模拟方法
9)1 研究背景堰塞湖是一定量固体物质阻塞山区河谷或河道导致上游壅水形成的具有一定库容的水体,而堵塞河谷或河道的固体物质被称为堰塞体[1-2]。堰塞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依据成因,堰塞湖可分为熔岩、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冰碛堰塞湖等5类[3],全球350个大型堰塞湖分布如图1所示[4-5]。世界范围内1 393个堰塞湖案例的统计数据表明[6],形成堰塞湖的诱因依次是地震(50.5%)、降雨(39.3%)、融雪(2.4%)、人为原因(2.2%)、火山喷发(0
人民长江 2021年2期2021-03-05
- 雅鲁藏布江流域嘎贡沟巨型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及演化过程研究
高约130m 的堰塞体,其上游为面积约1.2×105m2的堰塞湖,下游分布高差约50m 的嘎贡沟瀑布,见图3。图3 嘎贡沟滑坡三维全貌[11]Fig.3 Three-dimensional panorama of Gagong Valley landslide2.1 地形地貌据滑坡上下游边界山体地形地貌推测滑源区原始地形坡度约为40°~50°,坡向为SW。嘎贡沟滑坡形成后,堆积体(堰塞体)整体形态呈“喇叭状”,其上分布马刀树,后期上覆崩坡积体上植被直立生长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4期2020-01-15
- 成都院两项科技成果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区重大滑坡失稳-堰塞-溃决灾变过程及控制关键技术”两项科技成果荣获“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锦屏一级复杂地基特高拱坝变形稳定控制关键技术”依托锦屏一级拱坝工程,以产学研用相结合,提出了适用于复杂地基特高拱坝的强度控制和体形设计方法,创建了复杂地基特高拱坝变形稳定控制设计方法,提出了特高拱坝开裂风险区识别方法和相应抗裂加固技术,构建了特高拱坝变形安全监控与快速评价技术。项目创新成果应用于锦屏一级工程,解决了复杂地基特高拱坝变形控制与防裂技术关键
水电站设计 2020年2期2020-01-06
- 舟曲泥石流堰塞坝稳定性分析及应急预案研究
重从而形成泥石流堰塞体,堰塞体最大厚度约12 m,长约1 500 m,总体积约140万m3。泥石流堰塞形成的堰塞湖给上下游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很大威胁,分析堰塞坝稳定性,安全快速清除堰塞湖,疏通河道,解除堰塞湖的威胁,对河流上下游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巨大意义。根据国内外研究的成果总结出影响堰塞坝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概括一下分为内因和外因。内部因素,如Casagli[1]与杨麒麟[2]等针对堰塞湖坝体材料的颗粒级配分析与泥石流的堆积物特征及演变,指出该堆
水力发电 2019年8期2019-11-22
- 滑坡堰塞湖及其灾害应对
塞江河河道,形成堰塞湖后溃决造成巨大危害的情况不断出现。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容易因降水或地震活动诱发地质灾害产生堆积物形成堰塞湖。从区域分布看,我国的堰塞湖大多分布于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西藏等高山峡谷区和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宁夏和陕西等黄土高原地区。其频发范围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频发范围基本一致,其中西南高山峡谷区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河流下切强烈,河谷狭窄,成为大
城市与减灾 2019年3期2019-06-21
- 灾害面前 人民利益至上
——中国电建成都院两次战斗在白格滑坡灾害抢险最前沿
金沙江截断,形成堰塞湖。20多天后,灾害再次降临白格。11月3日下午5时左右,白格滑坡再次发生滑塌,超过200万m3岩土体滑入金沙江河道填充原有龙口,造成第二次堰塞。新增堰塞顺江长度273 m、横河向长度195 m,堰塞体体积达到1 000万m3,超出第一次堰塞体高度约36 m,满库库容达到7.7亿m3。较“10·11”白格堰塞湖增加5亿多m3,严重威胁上下游沿江村镇和基础设施安全,若不加以人工干预,危情难以预料。险情牵动人心。中国电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晏志
四川水力发电 2019年1期2019-02-15
- 阿尔山,用我的影子随你的形(组诗)
草木,交给无数个堰塞的出入口直到我们轻如空气再也没有可以交出的东西阿尔山,我懂你的寂寥唯独没有提到飞鸟和阿尔山的寂寥在这最早的秋天四野寂静。长尾雀用飞行代替鸟鸣白桦的叶子蘸满金黄绣线菊眯起眼缝,轻扬的脸她还在梦里太美的事物,都令人着迷我们都有不愿醒来的一天孤独是一种病,可以治愈另一种想要容得下自己,就去最小的地方像云一样,走近又离开阳光撒下碎银兴安盟宛若一个富人贺兰慢慢行走越来越多的草肌肤相亲漫过枣红马的身体这草原之王。他的每一声嘶鸣都令我无限哀伤怎么我越
天津诗人 2018年4期2018-11-14
- 金沙江“暂停”的34小时
断金沙江干流形成堰塞湖。当日11时,位于堰塞体下游70公里处的叶巴滩电站流量由10日20时1900立方米每秒降至200立方米每秒。据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截至12日中午12点30分,堰塞体顺河长约2000米,横河最大宽约200米,高度约100至200米,方量约2500万立方米,估计堰塞湖蓄水约2亿立方米。12日15时,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截至10月12日20时,西藏、四川2.1万余人紧急转移安置,涉及江达、白玉、贡觉、芒
南方周末 2018-10-182018-10-18
- 堰塞湖应急抢险救援机制概述
63000)1 堰塞湖形成与溃决特性1.1 堰塞湖定义堰塞湖(Dammed lake)指由于地震、降雨和融雪等原因引起大规模山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后蓄水而形成的湖泊,也称“悬湖”。1.2 形成特性堰塞体主要是快速堆积所致,组成物质复杂多样,坝体结构较为松散,属于短暂的湖泊形态。随着堰塞湖区内水位升高,渗透压力逐渐增大,在疏松堆积体中形成管涌、流土可能导致堰塞体溃决,也可能因水流漫顶而溃决,造成堰塞湖上下游的次生洪水灾害。1.3 溃决机理堰塞湖是一种天然形
水利水电快报 2018年6期2018-07-19
- 综合物探方法在红石岩堰塞体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塞河道形成红石岩堰塞湖。红石岩堰塞湖应急处置完成后,为确保地震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除害兴利,政府当即决定充分利用堰塞体和原红石岩电站设施兴建红石岩堰塞湖水利枢纽工程,用于发电和引水灌溉。文献资料表明,堰塞坝内部结构疏松,密实度差,一般呈松散~稍密状态,其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变形模量一般也较低。同时,堰塞体崩塌堆积体往往具有物质组成、结构特征的不均一性,地形起伏较大,表面广泛分布有大孤石、块石,架空现象严重,堆积深厚,不同部位堆积体厚度的不等性等特点,影响坝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8年3期2018-07-02
- 封面照片说明
县阿用乡小桥滑坡堰塞湖2018年8月6日凌晨,受当地前期连续降雨影响,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阿用乡阿用河右岸一级支流发同河下游河段右岸发生顺层岩质滑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滑坡前缘高程721 m,后缘高程871 m,主滑方向219°。滑坡长约200 m、宽约100 m,滑体厚约2~15 m,滑坡总体体积约2.0×105m3。滑坡形成的堰塞体坝顶长64 m,顶宽20 m,底宽约140 m,断面呈不规则的倒梯形,堰塞体体积约5×104m3。堰塞湖面宽40~70 m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8年4期2018-01-25
- 茂县“6·24”特大山体高位垮塌堵塞河道应急处置设计
,虽未形成明显的堰塞湖,但垮塌堆积体堵塞了松坪沟河道,对河道汛期安全行洪造成严重影响,为消除隐患,本着安全快速高效的原则,对河道进行了应急处置方案设计。山体垮塌 堵塞河道 应急抢险1 概况2017年6月24日5时45分,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特大山体高位垮塌灾害,灾害点位于岷江右岸一级支流松坪沟左岸,距松坪沟沟口约1.5km,垮塌堆积体约800万m3,位于松坪沟景区游客集散中心与芳草海之间,造成村舍被埋多名群众失联。垮塌堆积物在平面上呈扇形分布,
四川水利 2017年5期2017-11-15
- 永定桥水库堰塞体治理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5)永定桥水库堰塞体治理工程施工技术要点龙军飞1,胡 平1,王会杰2(1.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72;2. 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5)由于水位的抬高,加上恶劣天气、地震等原因,水库库区经常出现边坡滑塌,形成堰塞体。水库库区堰塞体不仅侵占库容,破坏水质,还增加库区泥沙量,对水库的建设、运营管理都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本文水库堰塞体治理技术要点、施工方案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
水电站设计 2016年4期2016-12-21
- 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整治工程
利厅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整治工作建设指挥部,云南昭通657100)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整治工程张宗亮1,张天明2,杨再宏1,程 凯1(1.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51;2.云南省水利厅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整治工作建设指挥部,云南昭通657100)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为2014年鲁甸8·3地震时形成的大型堰塞湖,由于堰塞体形成的位置的独特性及堰塞体组成物质较好,为应急处置、后续处置及永久整治提供了条件。介绍了红石岩堰塞体形成概况、应
水力发电 2016年9期2016-12-20
- 堰塞体浸润线的Monte Carlo模拟
610021)堰塞体浸润线的Monte Carlo模拟刘德伟1,李连侠1,廖华胜2,罗树火昆3(1.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5;2.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East Lansing,USA;3.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21)浸润线的高低对堰塞体的渗透稳定至关重要,而堰塞体材料渗透系数往往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如果采用确定性模型则不能准确地模拟实际的渗流场及浸润线位置。本文
东北水利水电 2016年4期2016-09-30
- 鸡尾山堰塞湖后续处置措施对策研究
400020)堰塞湖是指河流被外来物质堵塞而形成的湖泊,常由山崩、地震、滑坡等喷发的熔岩流和流动沙丘等造成,在我国西南部地区发生较为频繁。对于堰塞湖的治理,一直是地质、水利工作者的一门抢险救灾的重点研究课题。堰塞湖的后续处置方案是具体工程区情况和当地整治要求相结合的综合性方案对策,对整个灾害处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 鸡尾山堰塞湖灾害概况1.1 鸡尾山堰塞湖概况1.1.1 灾害发生情况2009年6 月5 日14 时52分,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发生严重的
陕西水利 2015年4期2015-08-15
- 红石岩堰塞湖整治方案研究
0021)红石岩堰塞湖整治方案研究花润泽1张天明2龚爱民1(1.云南农业大学水利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2.云南省水利厅,云南昆明 650021)本文通过对比红石岩堰塞体整治方案的选择,从项目实施及除害兴利,工期难度,移民安置,安全风险,投资估算,整治后效益方面来比较,得出永久性整治方案比堰塞体拆除方案更合理,为以后堰塞体的处理提供借鉴。整治 稳定性 永久性 紧迫性1. 国内外堰塞湖整治经验国内唐家山堰塞湖由于坝体大多为岩土混合体,稳定性差,堰塞坝坝
四川水泥 2015年12期2015-04-07
- 堰塞湖群溃决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震形成了113座堰塞湖,主要特点:瞬时形成,机理复杂,滑坡原貌与地质构造不详,健康情况难易诊断;汛期临近,湖水上涨,险情加剧,抢险工期要求紧;地处峡谷,交通不便,排险施工难度大;分布密集,同一流域上可能形成几座甚至十几座堰塞湖,如石亭江流域8座、白沙河流域3座、绵远河流域16座、北川都坝河流域10座。应急排险期间,由于应急资源和抢险时间有限,无法对堰塞湖群中所有堰塞湖进行详细勘擦,进行彻底治理,只能定性分析堰塞湖群的风险影响因素,根据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优
东北水利水电 2015年7期2015-02-28
-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阶地成因的演化与分析
地 雅鲁藏布江 堰塞湖1 研究范围及背景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近东西向横贯我国西藏自治区南部,在大拐弯下游巴昔卡流出国境,后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湾,我国境内全长2057km,流域面积为240480km2。其中,朗县~直白河段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长约270km,天然落差130m,河道平均比降1.3‰,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地区。该段河谷宽阔,多呈“U”型河谷,宽度可达1000m~3000m,两岸山体雄厚,山脊高程42
四川水利 2015年4期2015-02-20
- 西藏朋曲某规划水电站坝址古河槽特征及成因分析
积的含孤块碎石,堰塞湖积的黏土层、淤泥质土层,河流冲积的砂层、圆砾石层等。成因分析表明:河流改道主要由坝址左岸冲沟冰川冰水物质堆积堰塞形成。勘察结果可为大坝防渗设计提供地质依据。朋曲;古河槽;冰川;堰塞0 前 言古河槽是原河流改道后废弃形成。河流改道有由内因引起,也有由外因引起。外因包括构造运动使某一河段地面抬升或下降,或冰川、崩塌、滑坡等物质将河道堰塞,或人工另劈河道等[1-4]。朋曲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是西藏较大的外流河之一。河流发源于希夏邦马峰北坡,
水电站设计 2015年4期2015-02-11
- 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应急处置措施浅谈
4万m3)红石岩堰塞湖,堰体顶部最低高程1 216 m,高83~96 m,轴线垂直河道方向迎水面长286 m、背水面78 m,顺河方向宽度753 m,上下游边坡均约为1∶1,堰塞体总方量约1 200万m3,是四川唐家山堰塞湖的4倍。堰塞体为两岸全强风化白云岩高速崩落而成,右岸崩塌量较大,约占70%。堆积物中巨石体约占10%,块径30 cm以上的约占30%,块径10~30 cm的约占40%,块径10 cm以下的约占20%,从表面看,堆积介质自上而下均一性较好
中国水利 2015年2期2015-01-27
- 红石岩堰塞湖排险处置与统合管理
0053)红石岩堰塞湖排险处置与统合管理刘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北京100053)本文介绍了云南昭通鲁甸红石岩堰塞湖的基本情况,叙述了排险处置方案编制及组织实施的过程及其考虑,分析了处置效果,从统筹目标、整合力量及系统性等方面阐明了统合管理方法在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对进一步提高统合管理能力进行了探讨。昭通鲁甸地震;堰塞湖排险;统合管理1 前言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造成牛栏江红石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10期2014-03-07
- 地震堰塞湖风险影响评价定性分析
地震形成了上百处堰塞湖。其中四川省绵竹市绵远河形成20余处堰塞湖(壅塞体),各堰塞湖之间相互影响,构成堰塞湖群,严重影响下游地区,特别是清平乡回迁居民的生产生活[1]。绵远河上游地区堰塞体体积及河道淤积总量可达5000万m3以上,蓄满后总水量可达到2000万m3以上,根据堰塞湖分等分级标准[2],绵远河上游堰塞湖均为高危级,由于各堰塞湖间相互影响,其排险难度大大增加。文中主要定性论述绵远河上游堰塞湖群溃决风险,论证目前常用的溃坝模型不适用于高比降的山区河流
东北水利水电 2013年2期2013-09-19
- 古河道
崩塌、滑坡将河道堰塞,或因人工另辟新河等原因。构造运动可使河流大规模改道,构造抬升可使废弃河道露出地面,而下降的因堆积作用旺盛,将河道掩埋,形成埋藏型古河道,如中国华北平原地下埋藏着古黄河、古海河等古河道。河流本身作用引起的改道多发生在平原地区,由于堆积作用旺盛,使河床逐渐淤浅升高成为地上河,当河流决口后,河流循新槽流去,原河道被废弃成为古河道,在地表留下条带状高地,形成裸露型古河道。裸露型古河道可在野外直接追索,也可根据遥感影像判读;埋藏型古河道则需借用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3年4期2013-08-15
- 崩滑堰塞湖沉积物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因造成崩滑堵江(堰塞湖)灾害时有发生,特别是5.12 汶川大地震后在四川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地震堰塞湖多达百余个。崩滑堵江(堰塞湖)灾害在全球各地均有分布,国内外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崩滑堵江事件的分布、识别、天然堆石坝的形成和特征以及堵江事件的环境效应等。很少研究其沉积物工程特性及工程地质问题,在水电资源开发中,经常遇到崩滑堵江形成的堰塞沉积物,本文以四川丹巴县关州水电站为例,对堰塞沉积物的工程特性及利用其作为闸坝基础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研究。1 地
四川地质学报 2013年2期2013-07-10
- 舟曲白龙江堰塞河道应急除险及防洪工程建设技术实践
坏,在白龙江形成堰塞体。堰塞体顺河向总长1500m,最大厚度约10m,方量约150万m3。堰塞后的白龙江抬高舟曲县城段水位约10m,水面宽100~120m,水深9m,蓄水量150~200万m3。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灾情之重、伤亡人数之多、损失之巨、救灾难度之大,在甘肃省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紧急部署,全力救灾。水利部陈雷部长、刘宁副部长坐镇前方指挥部指挥抢险。舟曲白龙江堰塞排险与应急疏通主要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3年2期2013-04-08
- 关州水电站堰塞沉积物工程地质特性与评价
到崩滑堵江形成的堰塞沉积物,笔者以四川丹巴关州水电站为例,对堰塞沉积物的工程特性以及将其作为闸坝地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研究。1 关州水电站工程地质概况关州水电站位于四川省丹巴县大渡河一级支流小金川河干流上。地貌上处于川西高原东部,属川西高山至高原过渡地带的侵蚀型高山峡谷地貌。大地构造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的小金、丹巴弧形构造带的北西翼。工程场地位于川西北强隆起内部,新构造运动以第四纪大面积整体间歇性隆升为主;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区内除寒武纪地层
四川水力发电 2012年3期2012-07-12
- 四川什邡青牛沱崩塌群特征及其形成的堰塞坝体稳定性评价
堵塞青牛沱河形成堰塞湖。青牛沱崩塌群的整体特征及随之产生的问题在地震灾区尤其在震中附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前期勘查获取的崩塌群特征参数,青牛沱崩塌群产生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堰塞湖坝体稳定性的问题。1 青牛沱崩塌群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1.1 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青牛沱崩塌群位于石亭江上游支流青牛沱河流域,具体位于青牛沱河中游主河道及北岸宽缓斜坡地带,总体呈北西高南东低之势,地形坡度12°,局部可达20°。最高点位于工作区南东侧,海拔1892 m;最低点位于工作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2年1期2012-05-25
- 以鸡尾山为例分析堰塞湖应急处置方案设计
容约49万m3的堰塞湖。滑坡现场概况及堰塞湖概貌见图1,图2。图1 滑坡现场概况图2 滑坡上游河道1. 2 堰塞体特征崩滑体原基岩为石灰岩形成的陡崖,岩体受两组构造裂隙和层面裂隙控制,坡体受和平沟切割卸荷及降雨影响,结构面的抗剪强度降低,岩体沿岩层面滑动,滑动方向约345°,形成崩滑灾害。由于崩塌区位置较高,势能大,崩滑体快速滑动解体,冲过坡下铁匠沟后,直接撞击对面山体,造成对岸山体局部垮塌。崩滑堆积物主要堆积于和平沟内及两岸岸坡地带。2 应急处置工程第二
山西建筑 2011年32期2011-07-25
- 舟曲白龙江堰塞排险与应急疏通减灾工程管理认知
53)舟曲白龙江堰塞排险与应急疏通减灾工程管理认知刘 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北京 100053)介绍了舟曲白龙江堰塞排险与应急疏通工程的基本情况,叙述了方案编制和完善以及实施组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实际考虑等,从目标决策及系统性、动态性等方面阐明了减灾工程管理在应对自然灾害、抢险救援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对进一步提高科学减灾能力进行了探讨。舟曲泥石流;堰塞湖排险;应急疏通;减灾工程管理1 前言白龙江穿甘肃舟曲县城而过,县城以上集水面积8955 km2。20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1期201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