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性
- 主持人语
细读等角度探讨经典性生成的问题。今年,我们最重要的调整是:聚焦于文学语言这一议题。在我们看来,文学的经典性离不开语言的经典性。然而,不同的文学经典却有不同的语言经典性。因此,文学语言即使不是文学经典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对于日常语言来说,语言只是内容的外壳;但对于文学语言来说,语言与内容的关系,就不是核和壳的关系。某种意义上,语言创造思想,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想和文学。我们并非语言决定论者,要将语言的作用夸大到不切实际的地步。可是,
四川文学 2023年1期2023-08-15
- 隐没与显扬:经学与哲学视角下的“经典性”*
论“经典”或“经典性”是颇有风险的。究其原因,概有三端:其一,经、典、经典等语汇在传统中国的学术思想和文化体系中的意涵嬗变就可以构成一部颇为复杂的观念史,任何一个语汇的运用都可能牵出为数众多且各有所指的文本、历史与学派背景;其二,在当代思想和学术语汇中频繁出现的“经典”或“经典性”体现了中西文化传统译介和交融过程中的意义扩张和创生,横贯了从信仰传统中的神圣经文到思想史研究中的书写性文本的巨大跨度,具体指向十分庞杂和丰富;其三,“经典”与“经典性”在一定程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12-06
- 何谓与何为:论中国早期经典歌剧的“经典性”
期经典歌剧的“经典性”问题,探讨经典之所以经典的可能性存在。很多文学家都尝试对“经典”进行定义。例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提出了著名的十四条定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重读”。南非作家库切认为,“历经时间检验而未被淘汰的东西必定是经典。”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认为,所谓经典著作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阅读的一本书,在书中一切都是深思熟虑的,如宇宙般博大,并且可以引出无止境的解释……上述论述共同指向了经久不衰、深刻博大、包罗万象、历久弥新等。如果
歌唱艺术 2022年2期2022-11-05
- 主持人语
辨认一种“异质经典性”。因为我们相信,正典之所以为生生不息的正典,必然有赖于多元、弹性、混成的经典性。从文学生态角度看,异质的经典性并非互相抵消,而是相辅相成。本期“经典的肉身”深读的是鲁迅两个经典短篇《孔乙己》和《铸剑》。《孔乙己》精短,却具有宏大的格局,读者常常会忘记它居然只有区区两千多字;《铸剑》既有调侃和反讽,又有着大浪漫和大信念,鲁迅这种既解构又建设的综合性,对今天的作家也大有启示。“异质经典性”部分讨论的是陈希我,陈希我的写作尖锐、凶猛,直指世
四川文学 2022年1期2022-10-21
- 建构武侠小说的“经典性”
——论严家炎的金庸小说研究
李汇川“金庸小说是不是文学经典”这一问题,曾引起阅读界和文学研究界的广泛讨论。从“经典化”角度研究金庸所创作的武侠小说及其影响,二十余年来也是流行且较为成熟的学术路径。出乎一般想象的是,对某一类文学作品“经典化”的研究,其实无法也无须对其研究对象“是否经典”这一问题做出回答。这是由“文学经典”这一概念的内涵决定的。一方面,理想中文学经典应当具有永恒的权威性与典范性,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宏教”①刘勰:《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7页。;另一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04-07
- 自旋为1的系统的量子非经典性度量
旋为1的态的非经典性度量, 给出一些性质和计算例子. 利用一个与态ρ有关系的矩阵Z是否为半正定的引出一个非经典性度量.Z的元素:Zab=Wab-uaubWab=trρ(JaJb+JbJa)-δabua=tr(ρJa)(1)本文第二部分介绍经典的态的定义和特征,第三部分提出一个非经典性度量,第四部分为计算例子.2 经典的态的定义和特征(2)一个自旋为1的密度矩阵ρ可以表示成:(3)其中Ja是j=1的角动量算子,ua=tr(ρJa),Wab=trρ(JaJb+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2-10
- 阿城“三王”的经典性及其文学史意义
索四个方面就其经典性价值和文学史意义进行探究和阐释。关键词: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经典性阿城是中国当代文坛“新时期文学”中一个独异而不可或缺的存在。其文学创作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文学及其他艺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谈阿城的文章却很多,来自各方面的评价丰富了我们对阿城的认知:一个有着善良品质、豁达人生态度的稳重青年,在经历了十一年知青生活后仍然对世界葆有无比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他的肚子里装着无数生动的故事和爱吃的面条,他的通透、克制与真实显现出他深厚的
当代文坛 2021年5期2021-08-30
- 史料选用的四个关注点
史料选用应关注经典性、前沿性、多样性和典型性。具体来说,要做到:依托正史,参考名家论著;了解动态,紧跟最新研究;形式丰富,做到交替呈现;高度概括,力求言简意赅。关键词:史料选用 经典性 前沿性 多样性 典型性傅斯年先生提出,“史学只是史料学”。历史学习是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历史解释,史料则是学生构建历史解释的重要依据。因此,历史教学中史料选用是否得当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选用应关注经典性、前沿性、多样性和典型性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0年9期2020-12-21
- “石瓢壶”艺术结构与经典性分析
就是说一件具有经典性的艺术品往往是沟通着历史、文化、艺术与社会等多种层面的,能够成为研究某一艺术形式特点与发展的重要文献。紫砂壶艺术是中国传统陶制手工艺术品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式各样的陶器艺术品当中,无论是从艺术性还是传播程度上来看,紫砂壶都可以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明朝正德年间,小书童供春揭开了中国紫砂壶艺术制作的灿烂一页,此后五百余年间紫砂壶艺术一直是“不愠不火”地发展着,这种发展离不开明清两代紫砂壶手工艺人们所开创出的各种经典壶型,“石瓢壶”便是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7期2020-09-03
- 空间的言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石鲁经典性的建构
构石鲁及其作品经典性的途径和意义。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收藏、研究与展览等行为是不断赋魅石鲁的过程,石鲁作品价值也因此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艺术品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在博物馆中相遇,中国国家博物馆空间成为石鲁经典性的重要建构之手。【关键词】中国国家博物馆;神圣空间;艺术展览;石鲁;《转战陕北》;经典性;建构【中图分类号】TU236 【文献标识码】A1917年,杜尚签名“R. Mutt 1917”的《泉》因對传统艺术标准的“亵渎”而震动了当时的艺术界,这位反艺术的艺术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5期2020-07-04
- 论《背影》经典地位之建构
文学的历史化和经典性两方面。《背影》经典地位的建构既离不开其历史化过程中文学批评、文学教材选编、文学史书写和大众接受等因素的合力,也离不开其自身的经典性。关键词:《背影》;经典;历史化;经典性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69-1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其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即在经历漫长的历史化过程后仍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历久而弥新,得到大众的喜爱与共鸣。《背影》作为20世纪中国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2020年8期2020-06-01
- 先锋性就是经典性
法:先锋性就是经典性,但一直没有想明白其中的道理,最近与一个叫高檩的年轻作家通过电子信箱交谈时,才对这个命题有了可以叫人信服的推理与思考。在我的意识里,我一直认为先锋文学必须是有其经典意味的文学,要么它必将昙花一现,不会在文学史上留下其牢不可破的地位。“高檩,《灰烬》以单瑗、孟邦、罗南、宋洁几个人的故事来结构小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没有特别的新意,有些平淡了。你小说里提到的《微物之神》这部印度女作家阿伦德哈蒂的小说,其结构内容显然很不一般,若是借鉴一下,会提高
小说林 2020年1期2020-03-03
- 一道经典性“问题”试题的修正与拓展
的试题,可谓是经典性“问题”试题.先阅读试题及“经典性”解析:题目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与转台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物块重力的k倍,它与转轴OO′相距R,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当转速增加到一定值时,物块开始在转台上滑动,在物块由静止到开始滑动前的这一过程中,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 ).答案:D注意到:转台转速增加,随着转台一起运动的物块速率也增加,物块做速率增加的圆周运动,因此物块受到的摩檫力并不指向圆心,不等于向心力,可见原解析显然存在问题.那么,物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4期2020-03-02
- 浅谈莎士比亚的经典性与世界性
于其具有较强的经典性。因此,世界性、经典性是莎士比亚的核心品质,值得深入研究。一、莎士比亚的成就及英国的崛起背景从某种角度来讲,大英帝国的崛起是莎士比亚影响力扩大的一个原因。因此,要想深入分析莎士比亚的成就,就需要对英国崛起背景进行一定了解。莎士比亚于十五世纪开始接触戏剧,充分发挥了他的天分,在他的一生中,创作出来的十四行诗超过150首,创作出来的戏剧超过37部[1]。而这个时间段内,正是英国崛起的关键时期。1588年,英国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打败,
流行色 2019年2期2019-12-11
- 香竹翠韵藏四方
——从“四方竹韵”看紫砂壶艺术的经典性与创新性
机之感。此壶是经典性与创新性并存的紫砂壶艺术作品。它的经典性来源四方壶与竹段壶的造型,而创新性则来源于这二者的结合。手工艺人有着相当纯熟的技巧,因此才敢于选择民国绿这种极为珍贵的泥料用于制壶。四方壶的造型古朴中正,加入竹段装饰则增添了柔和的自然清风。手工艺人通过造型的设计,全面体现出竹独特的品格,而且不显突兀,又颇具创新之风,使得人们眼前一亮。虽然壶中元素颇多,但结合起来不见强硬之感,而是自然而然的相结合,由此才能使得此件紫砂壶方正传统,竹香四溢。其实任何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8期2019-10-16
- 《甄嬛传》中甄嬛形象分析
嬛;人物形象;经典性[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34-01甄嬛生活在清朝雍正时期,是吏部侍郎甄远道之女。豆蔻年华,容貌家世都可圈可点,受到一些文化教育的影响,有对自由生活和爱情的追求。在入宫前表现出对皇宫的淡然,在入宫后掀起涟漪。本文重点梳理甄嬛入宫后人物形象的变化,将甄嬛在宫斗剧中的经典性呈现出来。一、初入宫的甄嬛初入宫的甄嬛还有宫外的善良,虽善于攻心,但极少有害人之心。在初次拜见皇后,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7期2019-08-06
- 产品外观设计对消费者的影响分析
词:产品外观;经典性;新颖性;消费者在商业化的浪潮中,产品外观设计在其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它除了展示产品主要功能性质外,更多的是传达了产品的信息,反映了消费者的审美倾向。产品外观设计上的形状、图案、色彩运用,既能使产品外观更加醒目,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使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还能表达商品的质感、特色,是将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最重要的方法。国外研究者最先对产品外观研究起源于格式塔理论,格式塔理论涉及人们如何感知物体,并假定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说,人们对一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年3期2019-06-13
-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性、当代性与经典性
史性;当代性;经典性“五四”作为中国社会历史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得到广泛认同的,尽管对这个转型节点的多重内涵还有不断的讨论,尽管对现代文学“现代”的含义在理解上依然众说纷纭,尽管对于一些现代文学史的细节仍有争论,甚至对于现代文学史分期、命名等问题仍有较大分歧,但无论如何,中国现代文学从“五四”发生至今,已然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一百年是可以作为一段历史载入史册了。事实上,现代文学作为一段历史的特质和特征已经越来越明显。当下大力提倡国学,弘扬传统
当代文坛 2019年2期2019-03-13
- 紧抓叙事,探讨文本
才能还原小说的经典性,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价值。关键词: 叙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经典性《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一篇经典小说文本,历年来有许多优秀老师上法与众不同,我也曾多次尝试不同的教法。我曾看过不同的课堂实录,一般的教学重点容易放在小说三要素上进行教学安排,尤其关注这篇小说的人物与风雪环境。这是一般教师对小说解读的常规做法,我在教学中多次采用。人教版大纲教材在单元提示中指出“这个单元的学学习重点是鉴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认为其中
文教资料 2018年21期2018-11-26
- 道德与法治故事教学法庶谈
故事的趣味性、经典性、创新性,架起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融入社会生活,增强学生的道德法治观念。[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故事教学法;趣味性;经典性;创新性[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0-0079-01故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穿插相关的简短故事,以强调所教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的一种化繁为简、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统编本《道德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8年10期2018-10-23
- 论白先勇笔下“城与人”的经典性
和《纽约客》的经典性。关键词:台北人;纽约客;边缘人;经典性作者简介:姜彦竹(1996.6-),女,汉族,吉林省人,武汉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4-0-01且不说白先勇作品是否经典,只提到《台北人》或者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许多人对此一定不陌生。《台北人》曾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位居第7位。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世界巡演多场,相当知名。他一生辗转各地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4期2018-07-27
- 批评对《日出》经典性地位的确立及意义
日出》最初面世经典性地位的确立作用。作家与评论家之间良性的互动,对于当今这个不太纯粹的文学批评界,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评论环境,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与价值。关键词:《日出》 《大公报·文艺》 经典性 文学批评界 借鉴《日出》是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之一,《大公报·文艺》是萧乾主持的。萧乾组织了十五位评论家,对《日出》进行集体批评,分两次刊出。第一次是在1936年12月27日天津《大公报·文艺》上刊登的,评论家包括谢迪克、李广田、杨刚、陈蓝、李影心、王朔。第二次是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5期2018-07-08
- 唐诗选本经典性及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典化的,是那些经典性的选本。什么样的唐诗选本才具经典性呢?经典选本应该具备两个特点:体现唐诗风貌,为广大读者接受、认可。由此考察人们对选本经典性的认识,会发现人们观念上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还影响着我们对古代文学经典和文学批评史的认识。关键词:唐诗;选本;经典性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8)01-0139-06唐诗的经典化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选本之流行,而选本本身也有经典与非经典之别。能够推进唐诗经典化的,是那些
中州学刊 2018年1期2018-02-26
- 浅谈艺术美术批评的重建
伪创新”。二、经典性是美术艺术批评的核心经典(classic)在英文中的名词意思是优秀的典范,也有经典作品、古典著作、古典主义者的意思。虽然在英文语义中,classic涵盖较广,但在汉语中,古典代表一种艺术风格,经典却是一种品质上的高度。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 1900-2002)说:“真正的经验就是这样一种使人类认识到自身有限性的经验。本文的经典适用于这句话,即经典就是人类可以达到的自身有限性的上限,而艺术批评应该揭示
精品 2018年7期2018-02-13
- 我的文言文教学的反思
《小石潭记》的经典性不仅在于语言意境的优美与作者将自己的情绪委婉,曲折地折射到景物描写之中有关。由此,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读全文后思考:全文共5段,能否删去一段?大多数同学毫不犹豫地选择删去最后一段,理由是交代同行之人和文章主旨关系不大,教师请学生读第四段并追问:既然有5位同行者,作者为何说:“寂寥无人”呢?又为何说“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呢?学生答曰:被贬永州。教师要引导学生读1——3段并追问: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感受吗?学生逐渐感受到作者的感情由“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8年5期2018-01-28
- 美术艺术批评的重建
应以艺术品质的经典性建构为核心,以艺术技巧、精神内涵和深度解读为维度,重建以艺术本体论为核心的当代美术艺术批评。这不仅因为历史经典为新的美术艺术批评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可靠的参照物,而且渗透在历史经典中观念需要不断被发掘出来,并为当代美术艺术批评所强调的创新提供重要的参照。这有助于解决当代艺术观念由于轻视技巧而陷于无所附着的尴尬,并不断渗透到美术本体中来。美术;艺术批评;当代性;经典性美术作品是当代社会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当代美术批评领域脱离技
美育学刊 2017年6期2017-12-07
- 论金庸新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经典性
深度等方面对其经典性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关键词:《射雕英雄传》 经典性 新武侠小说一、独特的世界观与艺术表现力评价作品的经典性,从本体特征来看,作品需要达到原创性文本与独特性阐释的结合。在这一点上,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毋庸置疑地表现出了作为经典的本体特性。1庞大而神奇的武侠世界在原创性上,金庸创造出了一个崭新的武侠故事模式,以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笔和壮阔的场面,展示了武侠世界的神奇魅力,在艺术上显示了金庸“大手笔”的气度。《射雕英雄传》中的武侠世界中有着一个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9期2017-09-27
- 如何体认和鉴赏古代文学作品
识性、文学性、经典性等方面有其特性。中国古代作品的文学性内涵更为广泛,既包含各类社会思想的精神实践,也包含个体或集体的情感体验,还包含具有匠心和美感的文本形态。古代文学的经典性体现在人文精神、美学品质、创造性三个方面,是在交流、教育、欣赏、批评等传播过程中形成的。当代鉴赏者首先必须有丰厚的古典语文知识、历史意识、文学史知识。在继承和发展“知人论世”的鉴赏传统的同时,要以自己的心灵体认其精神内核,以现代话语阐释其超越性意义。鉴赏者还必须从历史的真实、逻辑的真
中国大学教学 2017年11期2017-09-25
- COVER STORY 纪
两个关键词是:经典性和儿童性。但要做到却很难。2016年9月,新教育在 “晨诵午读暮省”实践十多年后,也推出了自己的诵读教材《新教育晨诵》。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借此机会,本刊以新教育晨诵实践为点,由点及面,进一步探讨儿童诵读取得的成绩和可以完善的路径:如果说诵读是学习母语最好的方式,我们该如何确定儿童诵读内容的经典性?到底什么内容是最适合儿童的?就诵读形式而言,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又有何区别?诵读和音乐有何关系?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3期2017-05-17
- 试论理雅各1871年《诗经》翻译的经典性
构要素,揭示其经典性,能够为翻译研究提供省思和借鉴。关键词:《诗经》;结构要素;经典性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3-0233-03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3.145一、理雅各1871《诗经》翻译的经典地位“经典”一语大约从汉魏时期就开始使用了,主要用来指儒家典籍,与英语对应的词是“canon”和“classic”。由于“canon”这一概念原初具有浓
学周刊 2017年13期2017-05-13
- 关于唐诗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词:唐诗教学;经典性;人文性;审美性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唐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它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而又持久的影响,所以唐诗教学也是当今中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唐诗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如今的唐诗教学却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师生缺乏情感交流与互动古人云诗言志,诗词是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情感的载体。教师能不能以充沛的情感感染学生,是一堂诗词鉴赏课是否成功的标志。但是我们唐诗教学的
速读·中旬 2016年10期2017-05-10
- 试论网络文学中“经典性”元素的存在
络文学作品中“经典性”元素的存在,为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进行一次尝试和探索。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和中国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悄然兴起,并伴随着日新月异的传媒方式的变革,形成了以网络科技、数字传媒为平台,以娱乐、消遣、宣传为主要功能,以大众性、互动性、即时性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文学业态,并通过孵化优质IP和产业化运作,使网络文学作品衍生动漫、影视、游戏等文化产品,形成独特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这不仅带来了当代文学的数字媒介转型,改变
雨花·下半月 2017年2期2017-04-15
- “写作虹吸效应”视域下的阅读与写作漫谈
本书”阅读和“经典性”阅读可以把“碎片化的知识”以“抽夺”的方式吸纳过来并整理融合,积淀下来,产生比原先的知识能量更大的效应,即具有“写作虹吸效应”;“碎片化”的读写、“消遣性”的读写,因为不具有相互联系性,因而不能相互影响,也就不具备“虹吸效应”。虹吸效应;阅读;写作阅读与写作是相得益彰、齐头并进的,它们各有自己的内在规律,互不为“附庸”。阅读与写作还有一种关系,那就是“写作虹吸效应”。所谓“写作虹吸效应”,指的是写作时的表达,其实是一种与读书时的“吸收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7年15期2017-02-18
- 当代诗歌经典性的想象
97]当代诗歌经典性的想象⊙宋夜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京 210097]在百年新文学现代性诉求的历史建构中,小说的经典性早已开始,而因表意方式的独特和纯粹而体现了文学审美尖端性的诗歌,却尚未得到经典性话语的相对分享。从新诗史的角度看,当代诗歌的美学追求、语言实验、现代性启示已经构成了经典建构的重要标识。当代诗歌经典性的建构已经成为可能。当代诗歌 经典性 建构五四以降,中国新文学已经艰难走过百年。在文学现代性诉求的历史建构中,新文学已经呈现出了丰满、自
名作欣赏 2017年11期2017-01-28
- 可怕的是历史的大审判
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性,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和民族,应该在勇于开拓的同时,不要忘了文化的经典性和经典文化的延续性。韩愈临黄河,作诗曰:“条山苍,河水黄,浪波法法去,松柏在高岗。”显然,他在思索崇高和永恒的关系,他在贬斥没有根底与随波逐流。再说经典一词,早已被滥用到汉人不懂汉语的程度,文化贫乏,欲望失去控制,挤歪了良知与理性的坐标,面对着这样的大背景,再由我这样的一介草民喊经典,看来实在有点滑稽。但是我个人虽然是转瞬即逝的灰尘一粒,但中华民族却是永恒的,中华民族
中国美术 2016年4期2017-01-12
- 新诗的经典性来自于诗美的创造
□邹建军新诗的经典性来自于诗美的创造□邹建军中国新诗已经有了一百年的历史,数以万计的诗人投入其中,许多重要的作品于是得到了创作与发表,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现在我们已经无法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的诗歌从古代走向当代,已经实现了现代转换,许多作品都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即新诗已经是当代文学中的重要一体,已经进入了历史的长河中,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成为了中国新文学的重要一脉。它是与古代诗歌不同的一种新的体式,是古代诗歌的当代发展,是外国诗歌的本土形态。自“
中国诗歌 2016年2期2016-11-26
- 京剧“花脸”的经典性和现代性解读
术形式。对其“经典性”“现代性”的解读,有助于人们看清传统艺术的发展方向。从人的意识形态实物化的京剧“花脸”中,能感受到真、善、美,收获一种人性的升华。解读“花脸”艺术的经典性,“花脸”艺术的现代性表现形式,以及经典与现代的融合时,应该注意京剧脸谱艺术的伪变化,即伪艺术的发展等问题出现。关键词:经典性;现代性;伪艺术;花脸1 “花脸”艺术的经典性的理解“什么是经典,是一种潜藏在大脑的记忆层中,披上了集体或个体无意识的伪装的具有特别的影响力又无法从脑中剔除的
艺术科技 2016年7期2016-11-20
- 《乘战车的人》主人公形象解读及其格雷马斯符号学矩阵分析
阵;民族特征;经典性小说《乘战车的人》出版于1961年,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帕特里克·怀特所作。彼时的“澳大利亚独特的社会状况、民族心理和地理条件使现代主义文学在其国内的勃兴,比欧美晚了足足40年”[1],直到20世纪60年代帕特里克·怀特一系列作品的出现,这一面貌才有改观。《乘战车的人》这部小说集中展现了怀特的写作技巧和宗教情怀,“苦难和赎罪”一直是怀特作品突出的主题[2]。关于这部作品的研究不多,仅有王培根的《〈乘战车的人〉中的意识流》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7期2016-08-09
- 再谈朱自清《背影》的经典性
自清《背影》的经典性广东马天保摘 要:朱自清散文《背影》之所以作为经典课文,一是因为作者选取的是一个极其琐细的生活片段,表达的却是中国文人不擅长表达的父爱主题,道出了埋藏在作者和读者内心深处的父子之情;二是因为作者运用白描技法,将四个巨大的感情张力网铺垫其中,寄丰富的内涵于简练的笔触之中。正因如此,《背影》才得以不断入选带有启蒙教育功能的基础教材;也基于这一点,我们绝不应该将《背影》从中学语文课本中删减除去。关键词:朱自清 《背影》 父子之情 白描手法 经
名作欣赏 2016年7期2016-07-14
- 以《我与地坛》为例看史铁生美文的永恒意义
的美学意义及其经典性。关键词:史铁生 《我与地坛》 自然与生命 诗与哲 经典性我与地坛像一对恋人,一旦相遇,便再也无法长久地离开;一旦相遇,心中的躁动便两相着落。于是我热忱地享受生命,在我双腿永远无法着落的地坛上,至此,我与地坛彼此静默十五年。地坛于我,就像是安置心灵的容器。这便是笔者眼中的史铁生与他的地坛。《我与地坛》发表于1991年《上海文学》第一期。此时史铁生40岁,四十是一个充满迷惑与智慧的人生阶段。史铁生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写下这篇寓哲理与诗情为一
文学教育 2016年8期2016-05-14
- 论翻译文学经典的经典性
翻译文学经典的经典性于 辉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摘 要:翻译文学经典是当前译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对其经典性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借助互文性等文学研究理论,对翻译文学经典本身的“翻译经典”性和“文学经典”性做出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探究翻译文学经典拥有上述性质的原因,这就是:翻译文学经典的译者主体和原作者主体间拥有高度的主体间互文性,其译作本身也是互文程度极高的文本。关键词:翻译文学经典;经典性;原因;互文性1. 引言翻译文学经典是当前我国译界关注的焦
英语知识 2016年2期2016-04-02
- 论中国经典性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越性
周 琳论中国经典性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越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周 琳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高速平稳发展,移动互联网在全社会得到普及,高校大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更多、知识更新的速度更快,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挑战。面对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新问题、新挑战的重要手段。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优越性经济全球化、生活网络化、价值选择多样化的背景下,伪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0期2016-03-20
- 张爱玲研究的经典性和持久性
)张爱玲研究的经典性和持久性杨春(中华女子学院 学报编辑部, 北京 100101)摘要:张爱玲小说的价值在于她的经典性和典范性。张爱玲小说是关于双城记、市井的、女性、人性的、“原欲”的小说。作品大量使用蒙太奇、颜色和意象使用等艺术手段。目前的研究角度有:从海派文化的确立分析张爱玲的作用,从创作理论分析张爱玲的心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张爱玲的女性内审意识,从日常生活分析张爱玲的非启蒙,从张爱玲的创作主题分析多主题,从叙事角度分析张爱玲的叙事特点等等。当下张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3-16
- 语文教材作品选编的经典性与时代性的对立统一
教材作品选编的经典性与时代性的对立统一◎张 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与前沿性的科学也随之一起发展变革,而语文教材作品的选编不仅体现了时代的缩影,更是对学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文教材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占所有文学作品的一半左右,可见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点内容,而语文教材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应当考虑到它的经典性与当下性,以此来反映时代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近年来,中
现代语文 2016年35期2016-03-03
- 左翼政治与经典构建中的玛丽•麦卡锡创作研究
词:左翼政治;经典性;双重本体;自传体小说欢迎按以下格式引用:张劲松.左翼政治与经典构建中的玛丽•麦卡锡创作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3) :157 -180.Citation Format: ZHANG Jinsong. A study of Mary McCarthy’s literary creation from the Left-wing politics and classical building perspectiv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02-20
- 徐志摩诗歌的“经典性”
书”对其诗歌“经典性”的确立产生了重要作用。这种影响作用在当代诗人中,如海子、舒婷等人身上较为显著,而对于现代诗人徐志摩实为特例。徐志摩诗歌直接作为歌词谱曲传颂,创新了传播方式和途径,它将在提高个人文化涵养和陶冶情操方面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人。郭沫若、闻一多等人在新诗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但其诗歌在当今青少年群体中的传诵度显然无法与徐志摩相提并论。徐志摩诗歌中那些有关爱的力量和对美的追求是不会过时的。他作为一个“纯粹的”诗人的形象也将会同他的经典作品一起留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11期2014-12-01
- *1 利用EPR实现远程控制量子态的非经典性
控制量子态的非经典性提出了一个可行的远程控制量子态非经典性的实验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利用EPR的关联特性和一个透射率为T的分束器.通过控制平衡零拍探测装置前的分束器的透射率T,使得远程制备的输出态的正交振幅起伏压缩(反压缩)到原来输入态的T/(1-T),同时输出态的正交位相起伏反压缩(压缩)到原来输入态的 (1-T)/T.量子纠缠;远程控制;非经典性光场的非经典性尤其是光场的压缩和纠缠特性是开展量子信息研究的重要资源,利用量子纠缠可以完成经典计算与经典通讯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01-11
- 短篇小说的经典性写作及其可能性
——许辉短篇小说漫议
书泉短篇小说的经典性写作及其可能性 ——许辉短篇小说漫议黄书泉在一个所谓“纯文学”的时代,对于一个追求经典性写作的小说家来说,短篇小说往往是他首选或经常性的写作样式。这是因为短篇小说由于其精巧、精美、精悍的文体而更具有文学的纯粹性,更易于进行艺术的实验和创新,从而更能实现作者对美的追求。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的艺术创新实验就是从短篇小说开始的,由此产生了一批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精品。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随着文学的边缘化和“纯文学”的式微,特
扬子江评论 2011年3期201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