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

  • 谋心
    屡遭碰壁,便去终南山隐居。他租了一间破屋子,每天自己做饭,靠读书打发时间。几个月后经济不支,连房租都交不起了,这让他感觉压抑。半年后,他的父亲上终南山将他“抓”了回去,心疼之余,一句话将他踹回到现实:“没钱学什么陶渊明?”据说,这些年终南山成了隐居的胜地,新闻还说,隐居的人越来越多,致使终南山房租暴涨,让许多想去隐居的人都隐居不起了。我怎么觉得这则新闻有些搞笑的成分?逃避现实式的隐居,终不能长久。有钱人的休闲式隐居,也不是谁都能模仿的。当然,确有真正的隐居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3年1期2023-05-30

  • 谋心
    屡遭碰壁,便去终南山隐居。他租了一间破屋子,每天自己做饭,靠读书打发时间。几个月后经济不支,连房租都交不起了,这让他感觉压抑。半年后,他的父亲上终南山将他“抓”了回去,心疼之余,一句话将他踹回到现实:“没钱学什么陶渊明?”据说,这些年终南山成了隐居的胜地,新闻还说,隐居的人越来越多,致使终南山房租暴涨,让许多想去隐居的人都隐居不起了。我怎么觉得这则新闻有些搞笑的成分?逃避现实式的隐居,终不能长久。有钱人的休闲式隐居,也不是谁都能模仿的。当然,确有真正的隐居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3年1期2023-05-30

  • 谋 心
    屡遭碰壁,便去终南山隐居。他租了一间破屋子,每天自己做饭,靠读书打发时间。几个月后经济不支,连房租都交不起了,这让他感觉压抑。半年后,他的父亲上终南山将他“抓”了回去,心疼之余,一句话将他踹回到现实:“没钱学什么陶渊明?”据说,这些年终南山成了隐居的胜地,新闻还说,隐居的人越来越多,致使终南山房租暴涨,让许多想去隐居的人都隐居不起了。我怎么觉得这则新闻有些搞笑的成分?逃避现实式的隐居,终不能长久。有钱人的休闲式隐居,也不是谁都能模仿的。当然,确有真正的隐居

    思维与智慧 2023年1期2023-01-16

  • 长安秋望
    指长安城南边的终南山。翻译我在长安城里,登楼远望。楼阁高耸于落满了霜的树木之上,远远望去,天空高远明净,简直像镜子一般,连一片云彩也没有。终南山与这秋色,彼此互相衬托,互增博大的气势,说不清楚谁更宏大、更动人一些。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诗人只用了寥寥数字,就高度概括地描绘出了秋天所特有的明净、高远、平静与空旷。诗歌首句即点出了自己所在的位置。清秋时节,诗人登楼望远,只见楼外的树木已经有了秋色,或许半黄半绿,落叶开始飘零。抬眼望去,天空如此寥廓平静。

    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 2022年11期2022-10-17

  • “寿比南山”的南山究竟在哪儿
    么几座:衡山、终南山、祁连山、南屏山、荆南山、云门山等。“寿比南山”中的南山又指的哪座南山呢?大致有三种说法:其一指衡山。南岳衡山很早就被定为寿岳,许多古籍里把南岳对应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中的轸星,轸星司衡主寿,寿岳之说从此而来。宋徽宗当年游历衡山,留下“寿岳”两字刻石。清康熙帝也御定衡山为寿岳。清名僧智犁《重修广济寺记》中写道:“南岳乃天下五岳之一,世称为寿比南山者,即此岳也。”其二指终南山。《诗经·小雅·天保》里讲:“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

    中外文摘 2022年10期2022-05-17

  • 终南山 我的故乡
    力爬上了久违的终南山仿佛到了天上的感觉碎云飘动  微风拂面频频低首山村丛树柯蓝?万物陌生不见同骑牛背的童趣也不见放不下包袱的缺了门牙的奶娘枣园呢  梨园呢  露珠呢我努力搜索从前夜幕低垂  寒气袭胸心生愁怨数不清的落叶盖着荒废的岁月山坡上添了无数座坟亦有好几堆新的黄土这一刹那我万念俱灰所有的鸟鸣惊恐万分向山外逃离无影无踪唯独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只孤独的野鸡伪装自己胆大妄为围着守旧的耄耋老人献殷勤广场上的健身器材都是铁铸的冷若冰霜互不联网唯一让我感到惊叹的是从荆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2期2022-02-13

  • 东鸣西应:关于“长安画派”与终南山水的再思考
    词:长安畫派;终南山;传统;变化在长安画派历史语境中不得不提的赵望云先生,其1941年画的《稻熟季节》,就有一定的传统绘画场景。后来他受张大千的影响,如1944年的《蜀中农家》等,就非常接近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但是他的绘画道路,基本上是沿着自己旅途写生的方式进行的,画现实中的人与现实中的景,成就了他在美术史的地位。到了1947年时候,他也还会偶尔画一点普遍意义上是山水画,但是仍然保留着一定生活的场景。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大变革,社会

    锦绣·上旬刊 2021年3期2021-06-11

  • 终南山问道
    实我说的南山是终南山,陶渊明笔下的南山是庐山,山不同,底蕴也不同。庐山风华俊秀与佛结缘,终南山钟灵清秀与道通玄。李渔题庐山的对联可见一斑,上联:“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下联:“世间好话佛说尽,谁识得五千道德,出我先师。”而终南山正好就是李渔说的“一二奇峰”了。“天下修道,终南山冠。”几年前偶发奇想去感受了一回,那时西康高速路开通不久,清明节从老家镇安返回西安,途径终南山,看着高架桥下逍遥的炊烟袅袅升起,三三两两的农夫在地里点瓜种豆,偶

    西部散文选刊 2021年3期2021-04-08

  • 东鸣西应:关于“长安画派”与终南山水的再思考
    词:长安画派;终南山;传统;变化在长安画派历史语境中不得不提的赵望云先生,其1941年画的《稻熟季节》,就有一定的传统绘画场景。后来他受张大千的影响,如1944年的《蜀中农家》等,就非常接近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但是他的绘画道路,基本上是沿着自己旅途写生的方式进行的,画现实中的人与现实中的景,成就了他在美术史的地位。到了1947年时候,他也还会偶尔画一点普遍意义上是山水画,但是仍然保留着一定生活的场景。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大变革,社会

    锦绣·上旬刊 2021年7期2021-03-15

  • 终南山还在下雪(组诗)
    [终南山还在下雪]以白藏起鸟和人的路径拥有最多雪还虚怀以待——凡天下不必寄出的书信都放这儿吧[定格的水鬼]之前的事我不想知道你从水里轻轻升起没有声响没有打扰到岸边那只尚未停稳的蝴蝶没有打扰到作为背景的人世长发紧贴白衫白衫紧贴身体发梢及衣角的水珠未及滴落就喜欢你从水里刚好露出半个身子[一只青海的鹰]这只鹰悬浮于高迥的天空它的翅膀一动不动像是借助着外界的力量使我不敢收回仰望的目光怕它掉下来[一棵树面对劈来的斧头]紧紧盯着的不是寒光闪闪的锋刃不是握住斧头的一双手

    草堂 2020年2期2020-11-18

  • 烟雨终南山(节选)
    祁源终南山在西安城以南20余公里处,交通很便利。我们到了终南山,走出车门,天空依然细雨蒙蒙。仲春的西北仿佛也弥漫着江南那种春寒兮兮的味道,漫天的雨雾笼罩着远近山峰,让我们对终南山忽然生出一种神秘感。据记载,历代以来,文人墨客在终南山留下了许多墨宝,成为终南山丰富的人文史迹的重要部分。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到了天池。天池是翠华山自然形成的一个高海拔堰塞湖,被誉为“秦岭明珠”。天池面积虽不大,但一汪池水清澈如镜。雨雾缭绕中,碧波涟漪,四面环绕的青山在池水中形成了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0年28期2020-08-06

  • 论王维《终南山》的艺术特点
    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山》写道:“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此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体现出唐诗艺术的精髓。就诗歌的艺术特点来说,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这首诗。一、错综《终南山》全诗仅八句,但其中错综变化的要素甚多,最为显著的当属情景空间的错综变化。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两句总写终南山之大。“太乙”乃终南山代称,而“天都”则有两层意思:第一,天空。《淮南子·泰族训》记载:“

    名作欣赏 2020年18期2020-07-12

  • 人生适意最难得
    离城市喧嚣,到终南山租了一块废弃的宅子,然后自己拆房、搬砖、挖地基、刷墙、铺地、吊顶,一步步打造出自己的小院。从翻地、下种、移栽,到苗儿成活、长大、结出果实,再到听一声鸟啼、闻一场雨声、独享一个有虫鸣的夏夜,他的心境已然适意。冬子的父亲曾上山去看他,一到院子就放声大哭,说没想到冬子的生活如此艰苦。冬子却安慰父亲说:“我想要的东西都能轻易得到,那么我就是富有的。富在我此刻坐拥终南山;富在我有电影、音乐、书,有宣纸、毛笔、油画框;富在这里有鸡有鹅、有猫有狗、有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20年4期2020-06-09

  • 诗中有画,妙趣天成
    温世浩一终南山[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这首诗的大意是:终南山上临天帝之所,东西绵延不绝到海边。回望身后白云连成一片,走入云雾中却又看不见。辽阔的终南山在中峰两侧分属两地,山里的阴晴也各不相同。我想在山中找个人家投宿,隔着山涧向樵夫询问。“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太乙”即太一,指终南山主峰,故成终南山的别称。“天都”既可指帝王居所,即长安,又可指天帝居所。若取第一种解释,则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 2020年1期2020-05-25

  • 论王维《终南山》的艺术特点
    摘 要:王维《终南山》一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体现出唐诗艺术的精髓。这首诗在错综、蕴藉、生动这三个艺术特点上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关键词:《终南山》 错综 蕴藉 生动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山》写道:“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此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体现出唐诗艺术的精髓。就诗歌的艺术特点来说,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这首诗。一、错综《终南山》全诗仅八句,但其中错综变化的要素甚多,最为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6期2020-03-01

  • 终南望余雪
    【注释】阴岭:终南山的北面。终南山在长安之南,自长安望去,只见山北。林表:林外,林梢。霁色:雨雪停止后出现的阳光。【阅读导航】这是一首描绘雪景的诗,句句从“望”字着眼,描写终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遥望终南山,只见山北一派秀丽的景象。山岭似乎高出云层,岭上的积雪仿佛浮在云端。傍晚,微弱的阳光抹在林梢。雪后初晴,城中反而更增寒气。

    作文小学中年级 2019年12期2019-12-20

  • 长安画派与终南山的因缘以及对创作风格所形成的影响
    作出大量以秦岭终南山题材有关的作品,作品具有很浓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关键词:长安画派、终南山、笔墨、写生。1.石鲁与秦岭题材山水画作品石鲁,原名冯亚珩,四川仁寿县人,因仰慕石涛,鲁迅而改名为石鲁,是天才型画家,他的一生中画了大量的秦岭题材山水画作品与写生,作品笔法奇崛,墨色酣畅淋漓,常以泼墨法,破墨法及拖泥带水皴来表现山的苍茫与大气,极具个人面貌。在他创作的小画《秦岭冬麓》中,以生辣拙朴的线条来表现冬日秦岭萧条的景色,尤其对干枯的树丛刻画十分生动,写实,整

    广告大观 2019年12期2019-10-20

  • 终南望余雪
    【注釋】阴岭:终南山的北面。终南山在长安之南,自长安望去,只见山北。林表:林外,林梢。霁色:雨雪停止后出现的阳光。【阅读导航】这是一首描绘雪景的诗,句句从“望”字着眼,描写终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遥望终南山,只见山北一派秀丽的景象。山岭似乎高出云层,岭上的积雪仿佛浮在云端。傍晚,微弱的阳光抹在林梢。雪后初晴,城中反而更增寒气。

    作文·小学低年级 2019年12期2019-09-10

  • 唐诗中的终南山
    陈鑫摘要:终南山是唐代知名的风景胜地,宗教圣地,它还和唐代的政治活动有密切联系,是一座政治名山。研究终南山有利于我们了解唐代的文学、文化、宗教、政治以及交通。本文以《全唐诗》中写终南山的诗为根据,探讨了唐代南山诗兴盛的原因,分析了南山诗囊括的主要内容,最后总结了南山诗的思想意蕴。关键词:终南山;山水;隐逸;贬谪;佛道一、南山诗的兴盛终南山又名中南山、太一山、周南山,简称南山。《长安志》记载其“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

    雨露风 2019年1期2019-09-10

  • 王维的“终南山”:兼论盛唐山水诗的转型
    维创作了一系列终南山诗歌,其中不少篇章体现了王维乃至盛唐山水诗的最高成就。全面考察《诗经》、汉赋、六朝诗歌中歌咏终南山的篇章,以此为基础,对王维的终南山诗从意象、意境及创作思维诸方面进行深入考察和解析,可以较为清晰地勾勒出山水诗产生、发展及嬗变的轨迹,由此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盛唐诗歌独特的美学风格及其典范意义。盛唐诗人将不涉理路、排除知性干扰的纯自然山水诗创作发挥到了极致,为后世提供了一种极具艺术精神的思维方式与审美理想。[关键词] 王维;山水诗;终南山诗;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5期2018-12-11

  • 烟雨终南山
    一直想去终南山做次探访,但两次去西安,都因故未能成行。最近休假,与朋友相约去登终南山,了却了多年的心愿。终南山是中国南北天然的地质、地理、生态、气候、环境以及人文分界线,自古以来一直是古都长安城的坚实依托和雄伟屏障。预定登终南山前一天傍晚,西安下起了绵绵细雨,但我的心情似乎有点急不可待。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启程了。终南山在西安城以南20余公里处,交通很便利。我们到了终南山,走出车门,天空依然细雨蒙蒙。仲春的西北仿佛也弥漫着江南那种春寒兮兮的味道,漫天的雨雾笼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18年9期2018-10-16

  • 烟雨终南山
    祁 源一直想去终南山做次探访,但两次去西安,都因故未能成行。最近休假,与朋友相约去登终南山,了却了多年的心愿。终南山是中国南北天然的地质、地理、生态、气候、环境以及人文分界线,自古以来一直是古都长安城的坚实依托和雄伟屏障。预定登终南山前一天傍晚,西安下起了绵绵细雨,但我的心情似乎有点急不可待。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启程了。终南山在西安城以南20余公里处,交通很便利。我们到了终南山,走出车门,天空依然细雨蒙蒙。仲春的西北仿佛也弥漫着江南那种春寒兮兮的味道,漫天的

    初中生世界 2018年35期2018-09-21

  • 人生难得是逍遥
    瑾先生的弟子、终南山佛教律宗祖庭净业寺主持本如法师说:“中国文化的精神在终南山终南山是清净的家园。我自己在这里住山感到很受用,有真切的身心感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愿意来终南山隐居?四点原因:一、青城山幽,峨眉山秀,黄山奇,华山险,泰山雄伟,终南山王者之气。王者之气为道气。天下修行,终南为冠。二、终南山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这对修行很重要。三、终南山‘精气神俱足。四、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有隐士传统,许多人是‘慕道而来。”南方的山秀气,但藏不住人,摩托车可以直接

    醒狮国学 2018年4期2018-08-04

  • 何处是终南
    初冬西行,我到终南山待了几日。从小就听惯了有关它的清雅诗词,提及终南山,脑海里是“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或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时日变迁,文人墨客心中曾经的终南山,如今是怎样的境况?心向往之,得以起行,欣喜许久。初到,我去朋友修建的草堂小住。近两千米海拔的山上气温极低,晨风凛冽,深秋时从市区移来的红梅上山没几天,以为晚冬来了,自顾自地开起了花。朋友做出版工作,是个儒雅书生,多数时间住在山里,做传统文化的传习;爱人红袖添香,温婉而美。我们一同见了

    青春美文CUTE 2018年2期2018-05-09

  • 从装饰性角度探析终南山佛教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装饰性审美,以终南山佛教建筑为浅析的案例,对其表现形式、色彩、线条、装饰造型等艺术特色进行解析与探究。对中国佛教建筑的装饰性的归纳总结与借鉴,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大力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且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装饰性是人类对审美需求的一种视觉表现形式,对传统装饰元素的挖掘与梳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丰富现代艺术的外延与内涵,同时呼吁现代人对于传统的回归与再认识。关键词:佛教建筑;终南山;装饰性;审美佛教作为外来宗教文化,传入中国的两千年历程中,不断地本土化发展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11期2018-01-16

  • 时光惊雪
    己。朋友如是在终南山,她有许多茅草屋,我看上了一个,她说:送给你。终南山落雪的时候,她拍了那屋子给我看,积雪足有半米厚。我将这个茅草屋命名为“禅园”。我喜欢终南山,这三个字真有灵气啊。王维也喜欢终南山,他这样写《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我在终南山有过一次禅园雅集,是乙未年九月。在终南山,有摄影师为我拍了几组照片,那是我今生最好的照片。终南山的荆老师与我同好,他说下了大雪定要来终南山,我说那得带

    醒狮国学 2017年11期2017-12-26

  • 唐代儒士与终南山
    究】唐代儒士与终南山董永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关中历史文化研究所,西安 710071)终南山北接唐都长安。近山地带的寺院、道观、别业就成为唐代儒士习业、待考、守选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士们聚会交游的理想处所。对于儒士们来说,长安城和终南山成为人生之路重要的两个时段。进是追逐功名利禄的捷径;退是隐居终南,纵情山水,与佛老相伴的乐土。这为终南山文化名山美名增添了浓重的儒家色彩。儒士;唐代;终南山终南山不仅是山水名山,而且是文化名山,同时也是道家和道教思想的发源地,

    唐都学刊 2017年6期2017-11-27

  • 《望岳》与《终南山》对比分析
    维的五言律诗《终南山》都是描写高山景象的名作。本文试从诗歌内容、写作角度、修辞手法、声韵、主旨风格等方面对比分析《望岳》与《终南山》的异同。关键词:望岳 终南山 杜甫 王维一.内容与角度两首诗歌首联都刻画了高山的总体轮廓,但写作角度不同,“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以一问一答的形式间接表现了泰山的宏伟高大。“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则直接描绘了终南山自西向东横向态势。两位诗人都没有直接称呼高山的普通名字。“岱宗”是对泰山的尊称,“太乙”则是道书中对终南山的称

    文学教育 2017年10期2017-09-25

  • 终南山:隐士的天堂
    文/史飞翔终南山:隐士的天堂文/史飞翔西安城南的终南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文化意义的历史名山。它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终南山得名的历史很早。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尚书·禹贡》中已有“终南”之名:“荆、岐既旅,终南、物,至于鸟鼠。”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国风·秦风》里有一篇《终南》:“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山海经》中将终南山简称为“南山”。据历史学家考证,“终南”之称始于东周早期。当时居住在甘肃陇东一

    益寿宝典 2017年4期2017-09-15

  • 24年后,终南山再寻隐士
    ,很少有人知道终南山里还存在着隐士,更没有人写过隐士生活。24年后,峨眉电影频道的纪录片摄制组和该书作者比尔·波特重走终南山,拍了一部纪录片《隐士》。比尔·波特(Bill Porter)跟我说,直到2010年,他才觉得自己和《空谷幽兰》在中国火了。那时,为了写新书《寻人不遇》,他去了孔子的出生地尼山,有人突然跑到他身前说:“我认识你,我有你的书!”“这种感觉很好。我在美国,这种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2017年这个初夏,波特坐在成都的酒店里跟我回忆。这次他来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26期2017-06-29

  • 为什么都爱隐居终南山
    为什么都爱隐居终南山□ 太 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5000多人隐居终南山,他们过着和千年前一样的生活,寻找他们需要使用专用的敲门暗语。终南山自古是隐居首选地,有着千年末断的隐逸传统。但现代人为何也爱隐居终南山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省眉县,东至西安市蓝田县,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20多年前,美国汉学家、佛经翻译家比尔波特来到中国,寻访传说中在终南山修行的隐士,并写下《空

    中外文摘 2017年4期2017-02-23

  • 《望岳》与《终南山》对比分析
    元《望岳》与《终南山》对比分析邓富元杜甫的五言古诗《望岳》与王维的五言律诗《终南山》都是描写高山景象的名作。本文试从诗歌内容、写作角度、修辞手法、声韵、主旨风格等方面对比分析《望岳》与《终南山》的异同。望岳 终南山 杜甫 王维一.内容与角度两首诗歌首联都刻画了高山的总体轮廓,但写作角度不同,“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以一问一答的形式间接表现了泰山的宏伟高大。“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则直接描绘了终南山自西向东横向态势。两位诗人都没有直接称呼高山的普通名字。

    文学教育 2017年28期2017-02-09

  • 终南山佛教与北周灭法后的佛教复兴
    □ 曹振明终南山佛教与北周灭法后的佛教复兴□ 曹振明终南山古称“南山”或“终南”,在秦岭中段北麓,居神州大地之中、古都长安之南。终南山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终南山东起蓝田、西至周至,即古都长安之南。中义的终南山指陕西境内的秦岭北麓。广义的终南山即西起甘肃东至河南的秦岭。本文采用中义的终南山。北周武帝的灭法运动(574-578)可谓声势浩荡、政令严酷。经此一难,“北方寺像,扫地悉尽”(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93页

    华夏文化 2017年2期2017-01-27

  • 终南山:隐士的天堂
    飞翔西安城南的终南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文化意义的历史名山。它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终南山得名的历史很早。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尚书·禹贡》中已有“终南”之名:“荆、岐既旅,终南、物,至于鸟鼠。”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国风·秦风》里有一篇《终南》:“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山海经》中将终南山简称为“南山”。据历史学家考证,“终南”之称始于东周早期。当时居住在甘肃陇东一带的秦部落因在西周末年的动乱中勤王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6年11期2016-11-24

  • 终南山地带休闲养生旅游模式的开发研究*
    10105)终南山地带休闲养生旅游模式的开发研究*刘晓燕,叶银宁(西安翻译学院经管院经贸管理系,陕西西安710105)旅游业作为人们亲近大自然放松身心的有效途径,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追捧,而休闲养生旅游由于集休闲娱乐与养生保健于一体,近年来发展较为快速。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及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终南山休闲养生旅游现状进行细致分析,认为目前终南山休闲养生旅游存在的主要存在旅游模式单一、精品及特色产品缺乏、文化挖掘层次不高、生态养生与人文养生结合程度较低等问题。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年5期2016-10-14

  • 终南山佛教的养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710065)终南山佛教的养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冀晓斌刘勇(西安文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5)佛教是对人类自身包括在内等一切生命加以尊重和爱护的。修心、修身既为佛教最求“成佛”的主要途径,也是佛教养生思想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举例、文献引用等论述方法,从终南山佛教概述、终南山佛教的养生思想、终南山佛教养生思想在当代的应用,对终南山佛教的养生思想内涵,以及将其在当今社会养生实践进行了探讨,旨在引发养生爱好者的思考,通过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幸福指数。终南山

    山西农经 2016年11期2016-04-13

  • 终南山访友(随笔)
    〇阿坚终南山访友(随笔)〇阿坚以前在唐诗里神往过终南山,寻思着像李白、王维、贾岛等唐朝诗人那样去野游、访隐士,雪夜煮酒或雨霁听蝉。两年前一个弹琴而好古的朋友也说要去终南山搭个茅棚,好好读书弹琴。我觉得终南山可能还比较接近古代,不食现代人间烟火。果然,几个月前,又听说一个诗人,处理了北京的居房、大量图书及芳菲关系,关了手机,进终南山了。于是,我想去终南山转转,看看唐朝的山水还剩几分(不能总是《梦回唐朝》),看看那些隐修者的求道精神,看看我这位搞过诗歌行为的

    诗潮 2016年2期2016-03-12

  • “南山”意象与古代东亚都城建构 ——以长安终南山和奈良吉野山为中心
    构 ——以长安终南山和奈良吉野山为中心高兵兵(西北大学 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9)在中国古代典籍和文学作品中,“南山”多指长安南边的终南山。在“南山”脚下,周秦汉唐历代都曾建造过辉煌的都城,形成了“南山—北阙”的对峙格局,因为古代人认为终南山“在天之中”,理应建都在此。中国古代都城与“南山”的位置关系,集中反映了中华传统的世界观,而这一世界观也影响了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的都城营造。文章将主要通过对长安终南山和日本奈良吉野山的对比分析,来揭示长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6期2016-02-20

  • 终南山 ——说不尽的隐居之地
    终南山 ——说不尽的隐居之地说完隐者,再看隐居之地。据了解,古往今来,最有名的莫过于终南山终南山,这座藏在白云深处的神奇之山,不但有无欲无求的隐居者,还有修行人的种种传说……长安八景之草堂烟雾《诗经》里说:“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何有,有纪有堂。”这话极有见地,终南山的确美得,足以让人昏厥。终南山下的温泉,不但多且水质好,骊山华清宫温泉与白居易的《长恨歌》连在一起,汤峪温泉同样闻名全世界,被誉为“桃花三月汤泉水,春风醉人不思归”。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

    新传奇 2016年23期2016-02-04

  • 逃离都市 隐居深山
    终南山,对于爱好旅游的人来说,知道的人并不多,感兴趣的人就更少了。但它却备受世人瞩目,不是因为风景秀丽,而是因为其“隐士文化”。从西安城往南约一小时的车程,就到了终南山终南山属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宝鸡市眉县,东至西安市蓝田县。“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修道胜地。它既是佛教的策源地,也是道教的发祥地,不少高僧大德多聚于此,姜子牙、陶渊明、王维等历史名人也都曾隐居终南山。即便是现在,也有数以千计的隐士“藏居”于此。一位关注终南文化多年的

    中国报道 2015年5期2015-09-10

  • 唐宋诗歌中终南山的审美文化特征
    位于西安南郊的终南山终南山又名太乙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东起盛产美玉的蓝田山,西至秦岭主峰太白山,绵延数百里,是古城长安的坚实屏障。终南山在古代备受人们青睐,尤其是唐宋时期,它既是诗人喜好的歌咏之地、隐士倾心的藏匿之处;也是僧道首选的修练场所、官员理想的度假胜地。终南山以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吸引着众多的文人,文人们的诗文与行为又铸就了它的文化特征,文人们在营造终南山的过程中形成了深深的南山情结。势奇看不定,景变写难真——气象万千的终南山终南山包括南五台、翠

    山花 2015年10期2015-06-19

  • 佛教山居诗探源
    形式以及文人对终南山僧的关注启发并影响了佛教山居诗的写作。佛教山居诗的大量出现,是佛教大德意图复兴传统、革除弊端、护持佛法、寻找出路的表现。关键词:佛教; 山居诗; 终南山; 文人佛教山居诗在诸佛教写作传统中显得格外重要。表现之一,是其写作从一开始就颇具规模,晚唐贯休的24首山居诗可以看作是佛教山居诗之滥觞,继之五代永明延寿有69首山居诗,北宋吴山净端有23首,元代栯堂益有40首,无见先睹有79首,石屋清珙有183首,明清两代动辄上百首,在数量上远超其他禅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5年2期2015-02-21

  • 杜甫《望岳》与王维《终南山》之比较
    望岳》与王维《终南山》之比较☉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曾坤杜甫诗集中有三首以《望岳》为题的诗,分别写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其中最著名的是写东岳泰山的诗,清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价其为:“公集当以是为首。”浦起龙的评价虽有一些拔高,但该诗写得很成功当是千载不刊之论。这首诗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起初笔者发现,学生认为这首诗很难理解,于是笔者便引用王维的《终南山》诗,引导学生将二者进行比较阅读,学生不仅快速地理解了这两首诗,而且饶有兴致地背诵了《终南

    语文知识 2015年1期2015-02-13

  • 金庸小说中的终南山形象及其文化特质
    ,主要是华山和终南山,与之相应,创立并描写了存在于华山的华山派和存在于终南山的全真教、古墓派。较之华山,终南山在金庸小说中的出现虽然不如华山那么普遍,只主要见于《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两部小说,并在《倚天屠龙记》略有余续,但自有它的描写特点。严家炎认为:“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决不仅止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更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的种种因素。……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实际上通过区域文化这个中间环节而起作用。”[1]27金庸对终南山的描写兼具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4-10

  • 终南山地区生态养生旅游开发的模式研究
    活动。本文选取终南山地区为例,研究该地区生态养生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终南山又称太乙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终南山地区是一个极适合养生的地区,周边山林茂密、深谷优雅、奇峰万千,且具有较浓厚的道家思想,是高人异士和道士梦寐以求的良居。作为我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终南山有“天下第一福地”、“仙都”以及“洞天之冠”的美称。目前,生态养生旅游已成为旅游时尚的焦点,本文将道家的养生文化融入到终南山地区生态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探究终南山地区适合生态养生的旅游特性

    中国商论 2013年23期2013-08-15

  • “终南”为何称“捷径”
    用,早年隐居于终南山。有一次,司马承祯再度请辞归山,卢藏用就说:终南山是个好地方,到那里隱居就可以了,何必千里迢迢回到天台山呢?司马承祯回答:据我看来,终南山是当官的捷径。卢藏用听出了司马承祯讥讽的意思,脸上露出了惭愧的颜色。终南山之所以被当做当官的捷径,是因为它距离唐朝京都长安很近,皇帝重臣时常要到此地烧香访道,隐居此处容易被朝廷发现,被招进宫去当官。后来,人们以此比喻追求官位名利的便捷门径。

    文史博览·文史 2012年7期2012-08-30

  • 快乐从心开始
    据说终南山麓一带出产一种快乐藤,凡是得到这种藤的人,一定快乐无比,不知道烦恼为何物。有一个人,为了得到不尽的快乐,不惜跋山涉水去找这种藤。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险峻的山崖上,他找到了这种快乐藤。可他发现他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快乐,反而感到一种空虚和失落。这天晚上,他在山上一位老人的屋中借宿,面对皎洁的月光,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老人闻声问他:“年轻人,什么事让你这样叹息呀?”他说出了心中的疑问:为什么已经得到快乐藤的自己,却没有得到快乐呢?老人一听就乐了,说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06年11期2007-01-18

  • 快乐藤
    吩咐道:“听说终南山一带出产一种快乐藤,凡得此藤者,皆喜形于色,不知烦恼,你速去采吧!”备足干粮,配齐鞍辔,小伙子策马扬鞭,一路风尘朝终南山飞驰而去。水沛草美的终南山麓,小伙子发现一处藤萝缠绕的小屋,一位老师傅正辛勤地工作着。他身穿布衣而无怨,腹裹野菜而无悔,面挂喜色,不知疲倦。小伙子必恭必敬上前询问:“师傅,这些藤萝能使您快乐吗?”“当然。”“可以送些给我吗?”“当然。不过快乐不能仅凭借几株藤萝,关键是要具备快乐的根。”“埋在泥土中的根吗?”“不,埋在心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8年2期199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