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品

  • matK序列在绞股蓝及其混伪品中的应用
    区分绞股蓝及其混伪品雪胆、锥形果、棒槌瓜、乌蔹梅和崖爬藤。通过PCR扩增测序和在GenBank中下载的方式共获得16条matK序列,经比对后,用MEGA 6.0计算种间的K2P距离并基于该距离建立了系统发育邻接树(NJ),并计算了“barcode gap”。结果显示,绞股蓝与其混伪品雪胆、锥形果、棒槌瓜、乌蔹梅、崖爬藤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区分明显,可形成一个“gap”,系统发育树中6个物种中分成了两大支,葫芦科物种绞股蓝、雪胆、锥形果和棒槌瓜聚成了一支,葡萄科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7期2023-07-06

  • 绵马贯众及其伪品的红外指纹图谱鉴别
    红外光谱对5 种伪品药材整体进行鉴定的报道。本实验于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11 月以9 个产地绵马贯众与5 种伪品为研究对象,建立绵马贯众的红外指纹图谱,并结合二阶导数、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为绵马贯众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药材药材购于吉林敦化、和龙、蛟河、龙井、汪清、通化、延吉,黑龙江牡丹江和尚志,以及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广西玉林等地,经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生药鉴定教研室潘宏林教授鉴定为绵马贯众

    安徽医药 2022年9期2022-08-31

  • 10 种细小果实种子类药材的微性状鉴别
    状,并比较正品与伪品的不同点,以期创建适用于基层的药材快速鉴别方法。1 材料1.1 仪器 Olympus-SZX7 型体视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公司);Oplenic-X64 拍照软件;Adobe Photoshop 图像处理软件。1.2 药材 10 种细小果实种子类药材于2021 年4月收集于河北安国、安徽亳州药材市场,经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药学部闫国强主任鉴定,具体信息见表1。表1 样品信息Tab.1 Information of samples

    中成药 2022年6期2022-07-22

  • 基于ITS2一级序列和二级结构对土茯苓及混伪品的鉴别研究△
    关于土茯苓及其混伪品的鉴定研究尚无结合ITS2 核酸序列信息及其二级结构信息进行亲缘关系鉴定方面的研究[13]。因此,本研究建立更加成熟和标准的土茯苓DNA 条形码鉴定方法,为其DNA条形码的选择提供参考。1 材料本研究选取了土茯苓及常见混伪品的ITS2 序列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从GenBank 数据库下载土茯苓正品来源光叶菝葜S.glabraRoxb.序列5 条、混伪品菝葜属黑果菝葜S.glaucochinaWarb.序列4条、长托菝葜S.feroxWal

    中国现代中药 2022年6期2022-07-06

  • 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快速检测熊胆粉真伪及掺伪问题
    较为相似,除作为伪品冒充熊胆粉外,还常掺入熊胆粉中出售,且与伪品相比,掺伪品的检测难度更高。此类现象导致市售熊胆粉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临床疗效和消费者权益,因此,熊胆粉的真伪鉴别及掺伪比例预测对于熊胆粉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熊胆粉常用鉴别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2]、高效液相色谱法[3]及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4],但此类方法存在耗时较长、操作复杂、对样本有破坏性等问题,且在样本量较大的情况下部分方法耗费大量有机试剂。近红外光谱具有分析速度快、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2年5期2022-05-25

  • 基于特征图谱及主要成分含量比例特征鉴别制草乌及其伪品
    ,发现一种制草乌伪品,该伪品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鉴定为毛茛科植物准噶尔乌头Aconitum soongaricum (Regel)Stapf 干燥根的炮制品。对收集的制草乌伪品按照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相关规定进行测定,发现样品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总量结果均不符合规定,若制剂投料中混有该伪品,将造成安全隐患。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草乌药材中的生物碱已有报道[9-15],但制草乌的特征图谱以及3

    化学分析计量 2021年9期2021-10-11

  • 艾粉及常见混伪品的紫外-可见-近红外指纹图谱鉴别研究
    的艾粉及其常见混伪品的鉴别方法亟待探索和建立。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艾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10-14],但对艾粉及常见混伪品的鉴别方法尚未研究,本研究结果将为艾粉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材料1.1 仪器与试剂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3600 Plus,日本岛津);万分之一分析天平(MS-TS,德国梅特勒);超声波清洗仪(SY- 3200 T,上海声源);甲醇、乙酸乙酯及石油醚(分析纯,天津科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6期2021-02-28

  • 防己与常见伪品的鉴别综述
    文献记载的防己与伪品从来源、性状、显微和主要成分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区分正品与伪品,达到正确用药的目的,避免“肾毒害”事件的发生。【关键词】 防己;伪品;鉴别;综述【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7-0057-06Abstract: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 is a common chinese medicine, but in different areas, it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0年9期2020-11-09

  • 基于云端-互联便携式近红外技术现场快检西红花真伪
    国内常见的西红花伪品主要有红花、菊花、莲须、玉米须、线状纸浆[2]。目前其真伪鉴别方法主要包括显色反应[5]、薄层色谱法[5]、紫外分光光度法[6]、高效液相色谱法[5,7]、质谱法[6]和分子标记技术[8]。现有的真伪鉴别方法存在前处理繁杂、使用有机溶剂、破坏样品、不能现场检验、检验成本高等弊端。急需开发一种经济、环保、无损伤样品的现场快检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西红花与其伪品进行鉴别的研究文献少见,目前仅见Eman Shawky等利用台式近红外仪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年10期2020-11-06

  • 防己与常见伪品的鉴别综述
    涌现了大量防己与伪品比较鉴别的文献,以指导正确识别防己。但从2010年后,因为防己来源单一(只来源于粉防己),这方面的文献也就逐渐减少,人们对正品防己与伪品的鉴别意识逐渐淡薄。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和临床用药中发现,防己市场又出现了混乱,本实验室从购买回来的袋装防己中找到了3种伪品,并且都属马兜铃科,长期服用会导致肾功能衰竭。为正确识别防己,笔者对近二十多年的文献记载的不同防己从来源、性状、显微和主要成分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列表比较,供大家参考。1 性状鉴别对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7期2020-10-15

  • 黄芪Astragali Radix与其伪品饮片的分子鉴别
    法分子趁机将黄芪伪品冒充正品在药材市场售卖.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黄芪伪品有: 紫苜蓿(Medicagosativa),梭果黄芪(Astragalusernestii),背扁黄芪(Astragaluscomplanatus),多序岩黄芪(Hedysarumpolybotrys),白花草木犀(Melilotusalbus),锦鸡儿(Caraganasinica),蜀葵(Althaearosea),大野豌豆(Viciagigantea)等[7-8].黄芪正伪品的疗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3-23

  • 半夏及其伪品的鉴定方法简论
    市场中,大量半夏伪品混入其中,不仅影响了药材市场的稳定,而且对半夏的用药安全也有负面影响[3]。有鉴于此,近十年来,相关从业人员针对此种情况,不断进行半夏及其伪品的鉴定研究。本文对此展开综述,总结不同的半夏及其伪品的鉴定方法,以期为准确、快速地进行半夏鉴定提供参考。1 鉴定半夏及其伪品的传统方法1.1 原植物形态鉴别半夏及伪品在原植物形态上,无论是叶片形状还是佛焰苞片上,都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半夏的植物叶片呈现出“卵圆形”或“披针形”。半夏伪品中,水半夏的

    光明中医 2020年3期2020-03-03

  • 白及与2种混伪品的对比鉴别研究
    来不断出现新的混伪品[3],伪品大量混入正品药材之中,造成白及混伪品充斥市场的局面。近期,国家食药监局发布的不合格的云南白及饮片批次中,就有多批是因为掺杂了混伪品的缘故。白及伪品的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白及饮片及以白及为原料的制剂和中成药的质量,有必要对混伪品进行整理和比对鉴定,确保药材质量。【前人研究进展】目前,对白及混伪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研究只是明确了真伪品之间的形态差异,并没有鉴定出混伪品的基源[4];有的研究则具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性,其混伪

    西南农业学报 2019年9期2019-11-11

  • 红花伪品及其染色物的检测探讨
    比较红花与其一种伪品性状的差异,建立HPLC及HPLC-MS法检测红花伪品中所使用的胭脂红。方法:通过性状鉴别与水试,发现了涉嫌染色的一种红花伪品;采用HPLC法对所含的色素进行定性鉴别,然后使用HPLC-MS法对其进行确认。结果:该伪品与红花在花药颜色以及水溶液颜色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伪品中掺有胭脂红染色物质。结论:利用性状差异,可以快速对红花真伪进行初筛;所建立的HPLC及HPLC-MS法专属性较强,可以对红花伪品中的胭脂红进行准确定性。【关键词】 红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7期2019-10-23

  • 百合药材的DNA条形码鉴定
    别中药百合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鉴定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GenBank获取用来构建百合及其混伪品系统发育树的内群和外群的ITS序列。以老鸦瓣(Amana edulis)的1条ITS序列为外群,百合正品基源植物和相关混伪品的ITS序列为内群。正品百合的基源植物来源于3个物种,分别为百合科植物卷丹(L.lancifolium)、百合 (L.browniivar.viridulum)和细叶百合(L.pumil

    园艺与种苗 2019年9期2019-10-21

  • 误食伪“八角”可能中毒
    能增添芳香。误食伪品会导致中毒市场上冒充八角茴香的伪品,较为常见的有莽草、红茴香、大八角、短柱八角、野八角等,这些伪品和八角茴香一样,同属于木兰科植物。将莽草、大八角误用为八角茴香而导致食物中毒的事件屡次出现,大家使用时必须特别注意。如何鉴别伪品从外形上看,常见的伪品莽草、大八角、短柱八角、野八角的瞢荚果都超过8个,多为10个以上,且瞢荚果前端锐尖。红茴香虽然瞢荚果个数也为7-8个,但是果瓣顶端呈细长而弯曲的尖头。从味道上看,以上伪品的味道均与八角茴香不同

    农家参谋 2019年2期2019-09-10

  • 红花伪品及其染色物的检测探讨
    中发现一种红花的伪品,大小和颜色与红花较为相似。为有效打击这种违法行为,提供有力证据,本文首先从性状入手,辅以水试,对红花与其伪品进行了鉴别,同时发现可能有非法染色物存在,进而通过HPLC法对染色物质进行了定性,并应用HPLC-MS法对染色物质做了进一步的确认,证实该伪品中含有胭脂红。对染色物确证时,采用了多反应监测和二级全扫描相结合的模式与相应的对照品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更加可靠,以供参考。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 OLYMPUS 520 照相机;OL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3期2019-08-20

  • 五味子中山葡萄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伪品鉴别
    现有部分样品存在伪品,常见的为南五味子。文献主要对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物质成分对比,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鉴别[2-8],主要是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中木脂素成分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同时还发现在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中有其他类别伪品[9-12]。在检验中首次发现另一类伪品,研究表明该伪品与文献所描述的山葡萄类似[13]。 《中国药典》中对五味子原料杂质比例可接受范围为1%,经检验发现该类伪品的比例在2%~4%,且难以发现及挑选,为了保证用药安全,对该伪品五味子进行高效液

    中成药 2019年2期2019-03-22

  • 红参及其伪品的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许多与红参相似的伪品。笔者经过查阅相关文献报道,对红参及其伪品的鉴定方法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保证红参的质量[3]。1 红参伪品主要来源红参为五加科人参的炮制品,市面上红参伪品的来源大多与人参伪品[4]相似。伪品主要来源如下。1.1 野红豆根外形近似人参,蒸制后变为红棕色略显透明,但是根茎顶部没有人参正品的深陷环状横纹,根部表面呈黄棕色,根似棉花状质地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呈角质样,有筋脉点[5]。1.2 商陆或垂序商陆的根外形似人参,根呈圆柱形或圆锥

    光明中医 2019年9期2019-03-19

  • 显微鉴别法区分六神曲及三种伪品
    图,生产销售各种伪品,造成市场上六神曲质量混乱。目前在市场上六神曲伪品较多,其中一种为篡改制法,将辣蓼、青蒿、苍耳草不经过煎煮,直接粉碎后投料,这样避免了大型煎煮带来的不便,能够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从生产的原材料来看,青蒿、苍耳草、辣蓼的价格一般为2~2.5元/kg,赤小豆为10元/kg,而苦杏仁为18~20元/kg,一些不法商对最贵的原料苦杏仁不投料,能够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从生产的实际来看,在特定的温度、湿度下,六神曲自然发酵至表面遍生黄白色或灰色霉衣,一

    中药与临床 2018年2期2018-06-13

  •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真伪鉴别中的应用
    别,对两组鉴别的伪品率进行对比,并将伪品与常见伪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鉴定。结果 ①性状鉴别组人参的伪品率为1.6%、黄芪的伪品率为3.3%、当归的伪品率为1.6%。高效液相色谱组的人参的伪品率为11.7%、黄芪的伪品率为15%、当归的伪品率为13.3%。两组存在差异。②人参7个的伪品为三七,黄芪9个伪品为甘草,当归8个伪品为东当归。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在鉴别人参、黄芪、当归的准确性上要优于性状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药,鉴别中药对于中医而是与疾病战斗的武器,中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1期2017-06-28

  • 基于ITS2条形码鉴别半枝莲及其混伪品
    鉴别半枝莲及其混伪品郭梦月 任 莉 陈新连 庞晓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目的:运用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ITS2)条形码对半枝莲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研究,为该药材的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样品基因组DNA,对ITS2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 V5.0.2.0拼接,采用MEGA6.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计算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采

    世界中医药 2016年5期2016-12-20

  • 编者按
    造假成风,赝品、伪品文物泛滥成灾,古玩市场、文物商店、艺术品拍卖公司等机构无一幸免。据业内人士粗略估计,民间收藏品的赝品率高达95%以上,不仅严重地扰乱了文物艺术品市场,而且极大地摧残和玷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近几年,赝品、伪品的兜售者已不满足于在市场上“小打小闹”、“攻城略地”,以“国宝帮”为首的收藏群体,将目光瞄向了政府部门、博物馆,甚至大专院校。2009年,“国宝帮”在人民大会堂上演了“国宝献汶川”的闹剧;2014年,河北冀州“奇葩博物馆”被媒体

    收藏界 2016年9期2016-11-30

  • 三招教你辨别邮票真伪
    近年来,邮资票品伪品在邮市和互联网上已泛滥成灾。拿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来说,中国邮政至今发行了30多套,笔者鉴定中已发现有一半出现了伪品,有些在一套邮票中竟出现多种伪品,造假者猖狂程度,可见一斑。今将笔者新鉴定出的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伪品公布如下。《如意》个性化邮票 中国邮政于2001年开始试办邮票个性化服务。2002年5月10日,国家邮政局正式发行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如意》,全套1枚。邮票上未编印志号,集邮者按约定俗成称其为“个1”。这是中国邮政正式发行的第

    中国收藏 2016年6期2016-05-14

  • 伪品山慈菇的鉴别
    404000)伪品山慈菇的鉴别刘志友(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药剂科,重庆 404000)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功效[1]。笔者在验收中药时,发现一种山慈菇伪品,性状特征与正品山慈菇(毛慈菇)相似。现鉴别如下。1 仪器与材料仪器:PH100-3A41L-EP生物显微镜(江西凤凰)材料:毛慈菇与伪品皆来自成都荷花池市场。毛慈菇经笔者刘志友副主任中药师鉴定为兰科植物杜鹃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9期2016-04-05

  • 灵芝孢子粉、伪品、掺伪品鉴别
    庆康灵芝孢子粉、伪品、掺伪品鉴别●李子实1张庆康2目的:鉴别灵芝孢子粉、伪品、掺伪品。方法 采用经验法,物理法,化学法及显微镜检法综合判定。结果 发现伪品多为灵芝子实体,根或其它菌类(如蘑菇等)的超微细粉。掺伪品较广:有灵芝子实体,真菌类、自然铜、铁粉、细砂、砖粉的超微细粉及淀粉、滑石粉,孢子类药材(海金沙、马勃、高粱乌米等)结论:当今DNA鉴别中药材很准确,但操作专业,器材昂贵,不适合基层及消费者选用。我们探索的方法简便、易于操作、便于推广选用。灵芝孢子

    保健文汇 2016年3期2016-03-28

  • 厚朴常见伪品的鉴别检验
    张朝民厚朴常见伪品的鉴别检验张朝民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南阳 473061)摘要:目的探讨厚朴及其常见伪品的鉴别检验方法,为厚朴的鉴别检验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文章对厚朴及其常见伪品的性状、显微及理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厚朴及其常见伪品的性状、显微特征有明显区别。另外,由于厚朴含有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等特征性成分,而伪品不含这些成分,因此厚朴有特征性成分的理化反应,而伪品没有。结论可以利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厚朴特征性成分的理化反应

    光明中医 2016年8期2016-03-10

  • 丹参市售混淆品和伪品鉴别
    丹参市售混淆品和伪品鉴别陈慧( 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 江西上饶334000 )摘要:丹参作为较常见中草药,近年来随着其药用价值的增加,使用量也逐步增加,导致目前市售产品中混淆品和伪品量增多,以致影响药效的同时,还带来较多的质量安全隐患。文章从丹参主要性状特点、显微和理化性质入手,对其进行鉴别分析,并结合目前常见的丹参混淆品、伪品,提出相关的鉴别方法。关键词:丹参;伪品;混淆品;显微;性状鉴别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本身属于唇形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16年4期2016-03-10

  • 黄柏常见伪品的鉴别
    姬 诚黄柏常见伪品的鉴别郭万周姬诚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南阳 473061)摘要:目的分析黄柏药材的常见伪品及其鉴别方法,为黄柏药材提供可靠的真伪鉴别手段,以利安全用药。方法文章针对黄柏正品与多种伪品的性状、显微和理化等鉴别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黄柏正品与多种伪品在性状、显微及理化特征之间有显著差别,药理作用完全不同,不能混用。结论应加强对黄柏药材的真伪鉴别,这些鉴别方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可用于黄柏常见伪品的鉴别检验,避免因误用造成不良后果。关

    光明中医 2016年10期2016-03-10

  • 应用ITS2序列对八角茴香及其混伪品的分子鉴定研究
    对八角茴香及其混伪品的分子鉴定研究刘 镛1,2李斯璐3林 好41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 广东省东莞市 523808 2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湛江市 5240233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广东省东莞市 523808 4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6目的:对中药材八角茴香及其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为控制药材质量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中药材八角茴香与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ITS2序列,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8期2016-02-05

  • 浅析丹参易混品及伪品
    常见丹参混淆品、伪品加以介绍,并提出相关的鉴别方法。【关键词】丹参;伪品;混淆品;显微;性状鉴别【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018-02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为唇形科植物鼠尾草属(Salvia)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苦,性微寒,是较为常见的中药材之一[1]。丹参因其根赤肉紫,形状似参,故得名,主产于河南、四川等地[2],具有养血安神、调经止痛、活血祛瘀等功效[3]。丹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4期2015-10-21

  • 中药三七及其常见混伪品鉴别
    药三七及其常见混伪品鉴别张翠兰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江苏 徐州 221116目的:分析三七及其混伪品的鉴别方法,确保临床中药饮片质量。方法:对比分析三七及其混伪品在来源、性状、理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三七及其混伪品均有不同的性状和理化特征。结论:注重三七及伪品的特征差异,从性状、理化特征等多方面综合鉴定,为饮片鉴别提供参考依据。三七;混伪品;鉴别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根和根茎,广泛应用于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4期2015-06-05

  • 从外观性状识别酸枣仁伪品
    观性状识别酸枣仁伪品黄德耀探讨酸枣仁及其常见伪品的性状鉴别, 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取酸枣仁及其常见伪品, 对外观性状进行比对讨论发现酸枣仁及其伪品在外观性状有明显区别。性状鉴别方法能有效地识别酸枣仁及其伪品。酸枣仁;伪品;性状鉴别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spinosa (Bunge)Hu ex 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 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功效。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期2015-05-09

  • 四川中药材市场常见混伪品与正品的性状鉴别
    中药材市场常见混伪品与正品的性状鉴别张红梅(四川省食品药品学校,四川 峨眉山 61420)从性状上比较鹤虱与华南鹤虱及东北鹤虱、明党参与川明参、槲寄生与扁枝槲寄生、小通草与绣球小通草、合欢皮与山合欢皮、青葙子与鸡冠花子及藜种子、栀子与水栀子、酸枣仁与理枣仁及枳椇子、谷精草与谷精珠等四川中药材市场常见的易混中药材主要鉴别特征,为临床鉴别提供参考依据。四川中药材;正品;混伪品;性状鉴别四川素有“中药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其药材资源极为丰富,中药材市场比比皆是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4期2015-04-26

  • 丹参及其常见伪品鉴别
    广孝丹参及其常见伪品鉴别于广孝【摘要】丹参为唇形科植物鼠尾草属的干燥根及根茎,为常见中药之一,药用价值较高,近年来,随着使用量增加,丹参混淆品种也逐渐增多,对药物的药效影响的同时还带来较多的质量安全隐患。文章从丹参主要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性质着手,简要描述了其一般性状,并就目前常见丹参混淆品、伪品加以介绍,并提出相关的鉴别方法。【关键词】丹参;伪品;混淆品;显微;性状鉴别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为唇形科植物鼠尾草属(Salv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1期2015-01-31

  • 中药天麻的鉴定及药理作用分析
    的还有越来越多的伪品天麻,对药物的药效影响的同时还带来较多的质量安全隐患。文章从野生和栽种天麻角度分析,天麻主要性状,并就目前常见伪品:大丽菊、紫茉莉等提出真伪鉴别方法,并对天麻在抗血栓、抗惊厥、抗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力等方面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关键词】天麻;野生品;栽培品;伪品;鉴别天麻(Rhizoma Gastodiae)原名赤剑,是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是传统的中草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主产于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天麻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产量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0期2015-01-31

  • 几种常见中药混伪品的鉴别
    行业,却不允许混伪品的出现,因为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加强中药的管理,杜绝混伪品的出现,保证购买和使用的中药都是真实有效的,该文就将常见的中药与混伪品的鉴别方法在此进行阐述,希望可以为以后中药的鉴别使用提供参考。1 乌梢蛇的鉴别乌梢蛇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可以治疗一些疑难杂症,譬如说白癜风、牛皮癣等,主要作用是祛风。乌梢蛇这种中药来源于一种叫做“乌梢蛇”的动物的干燥体。所以比较罕见,价格比较高。对于这样一种价格相对比较高的中药,混伪品就比较多。如何辨别真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4期2015-01-27

  • 近红外光谱法青皮药材真伪鉴别研究
    别中药材青皮及其伪品。方法:用NIR光谱仪对不同产地的青皮药材粉末进行扫描,用导数光谱法处理原始图谱,设定CI值为303,建立青皮NIR光谱一致性模型,并用该模型验证陈皮伪品,结合薄层色谱法对上述药材真伪进行复核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正伪品的NIR光谱存在较大差异,但薄层色谱正品与伪品的斑点差异不大,而正伪品之间的斑点却有浓度差异。结论:NIR包含的信息全面,用近红外(NIR)光谱鉴别青皮的真伪,快捷、可靠,可以在快检车上推广并用于药材的聚类分析。而TLC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12期2015-01-15

  • 熊胆的真伪鉴别
    现将熊胆的正品及伪品的鉴别分述如下,以供参考。1 正品的熊胆特征1.1 来源 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 thinbetanus Cuvier或棕熊Ursus arctos Linnaeus的干燥胆汁[1][2]。1.2 性状鉴别[1][2][3]胆囊呈长扁卵形,上部狭细,下部膨大成囊状,大小不一,长10~20cm,下部宽5~10cm,表面灰褐色、黑褐色或棕黄色,囊皮褶皱,纤维状,较薄,习称“沙纸皮”。对光视之,上部呈半透明状,质坚硬,破开后断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4年8期2014-10-31

  • 防己与伪品的紫外光谱鉴别
    10006防己与伪品的紫外光谱鉴别高卫东1吴立蓉2江珊11.广东省佛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广东 佛山 528000;2.广东药学院药用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06目的建立防己和伪品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方法样品打粉后甲醇超声提取,得待测试液后扫描紫外光谱图。结果防己正品和伪品的紫外光谱最大吸收峰有明显不同。结论紫外光谱可有效鉴别防己正品和伪品。防己;紫外光谱;鉴别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的干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9期2014-09-12

  • 大青叶与伪品的紫外光谱鉴别
    8000大青叶与伪品的紫外光谱鉴别吴立蓉1,2高卫东31.广东药学院药用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06;2.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06;3.佛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广东 佛山 528000目的建立大青叶和伪品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方法样品打粉后乙醇超声提取,得测试液后扫描紫外光谱图。结果大青叶正品和伪品的紫外光谱最大吸收峰有明显不同。结论紫外光谱可有效鉴别大青叶正品和伪品。大青叶;紫外光谱;鉴别大青叶为十字花科植物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9期2014-09-11

  • 三七及其伪品的鉴别
    00)三七及其伪品的鉴别王 琳(安化县人民医院,湖南 益阳 413500)目的:分析三七及其伪品的鉴别方法,确保临床药品质量。方法:从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入手,鉴别三七及其伪品。对比分析三七及其伪品在功效、气味、性状及来源等多方面的差异。结果:三七、菊三七、藤三七、莪术等均有不同的性状特征及功效。结论:注重三七及其伪品的特征差异,从性状、显微特征等多方面综合鉴定,对辨别三七真伪、确保药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三七;鉴别;性状三七属我国特产中药,始载于《本草纲目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0期2014-04-26

  • 蒲黄及其伪品的鉴别
    劳敏华蒲黄及其伪品的鉴别刘香英 王海祥 劳敏华目的列出蒲黄及其伪品的区别,为中药鉴定工作者提供鉴别蒲黄的依据。方法用水试、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的方法将蒲黄及其伪品进行比较。结果伪品“蒲黄”从性状、显微及一般理化性质与正品均不相同,薄层色谱的斑点与正品蒲黄的斑点位置,颜色均有很大差异。结论蒲黄与其伪品有非常巨大的差别,通过水试、显微鉴别或理化鉴别的方法都能轻易地鉴别出来。蒲黄;伪品;鉴别中药蒲黄是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2013-06-09

  • 水试法鉴别中药
    体积的6~8倍;伪品多是同属植物圆粒苹婆的种子,热水浸泡后膨胀较慢,仅能膨大至原体积的3~4倍。2.燕窝:正品是金丝雀及多种同属燕类用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所筑成的巢窝,浸在水中体积能膨胀15倍左右;伪品多用琼脂、银耳加工而成,不膨胀或稍膨胀。3.西红花:正品为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浸水后可见橙黄色物质呈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染成黄色;伪品多为其他花的花丝、花冠染色而成,遇水后多呈红色。4.丁香:正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将其放入水中浸泡,质地坚实的会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3年3期2013-05-14

  • 麦冬及其混伪品的ITS2序列分析及鉴别研究
    55)麦冬及其混伪品的ITS2序列分析及鉴别研究郑司浩1,孙稚颖2,黄林芳1*(1.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2.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目的对麦冬及其易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别,以确保该药材的质量和临床安全用药。方法从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麦冬及其混伪品的ITS2片段序列,利用MEGA等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构建NJ树,并预测麦冬及其混伪品的ITS2

    中国现代中药 2012年1期2012-11-02

  • 中药成方制剂中伪品大黄的鉴别方法
    和根茎(以下称为伪品大黄)与正品大黄混淆[2]。大黄在很多清热泻火的中药成方制剂中使用。作为大黄单味药鉴别时,按照标准方法可鉴别出伪品大黄。但很多含大黄的中药成方制剂,按标准方法无法鉴别是否使用伪品大黄,仅有三黄片等少量标准进行土大黄苷的检查。土大黄苷作为伪品大黄所含特征成分[2],被用作区分正品与伪品的关键成分。本文参考相关文献[1][2][3]及日常检验的经验,总结出了三种简便易行的鉴别方法。1 仪器与材料BX51显微成像系统(日本Olympus),D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10期2012-04-12

  • 厚朴及其伪品的简易鉴别
    大,市场上厚朴的伪品和混淆品较多,有关厚朴及伪品或混淆品的鉴别方法亦较多[2-3],但应用荧光反应法鉴定厚朴及其伪品却末见报道。本研究介绍以厚朴酚、和厚朴酚两个成分、厚朴对照药材与伪品的外观性状、荧光反应方法鉴别药材,提供了快速鉴别厚朴真伪的方法,现报道如下。1 仪器与试药ZF-2型三用紫外仪(上海市安亭电子仪器厂)。厚朴对照药材(批号为 121285-200301),厚朴酚对照品(批号为 110729-200309),和厚朴酚对照品(批号为110730-

    中国药业 2012年2期2012-03-06

  • 补骨脂及其染色掺伪品的鉴别
    补阳要药。其常见伪品主要有苘麻子、猪屎豆、曼陀罗子等。最近,笔者发现一种新的补骨脂人工伪品,乃是将莱菔子染色加工后混淆掺杂于正品饮片之中,混充正品补骨脂出售。在先后发现的两批伪品中,掺伪比例分别约为70%和20%。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L.的干燥成熟种子[1],有下气定喘、消食化痰的功效。传统医学认为,莱菔子辛散耗气,气虚而无食积、痰滞者应慎服,且不宜与人参同用,是中药配伍禁忌“十九畏”中之药。为避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和贻误

    中国药业 2012年22期2012-01-23

  • 基于COI条形码序列的珍珠母及其混伪品的DNA分子鉴定△
    列的珍珠母及其混伪品的DNA分子鉴定△杜鹤1,崔丽娜1,姚辉2,宋经元2,张辉1*(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目的:探讨应用COI条形码序列对珍珠母及其混伪品进行物种鉴定的可行性。方法:用MEGA 4.0等软件计算珍珠母及其混伪品种内及种间变异,构建珍珠母及其混伪品的NJ树。结果:珍珠母种内COI序列变异小,种间存在较多的变异位点,种间的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的遗传距离。通过构建的系统

    中国现代中药 2011年11期2011-11-06

  • 谷精草及其伪品的鉴别
    各方面原因,各种伪品充斥其中,在日常检查中发现了几种伪品及掺伪现象。其中包括同科植物赛谷精草(Eriocaulon sieboldianum Sieb.et Zucc)、华南谷精草(Eriocaulon sexangulare L.)、毛谷精草(Eriocaulon australe R. Br.)。另外还有将非药用部位使用的掺伪现象存在。鉴别方法如下:附表1 正、伪品谷精草的性状鉴别附表2 正、伪品谷精草解剖特征鉴别附表3 谷精草饮片及掺有叶的谷精草饮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22期2011-11-04

  • ITS2序列鉴定小茴香及其常见混伪品
    -5]。这5种混伪品与正品小茴香同样来源于伞形科植物的果实,在形态上同为双悬果,都具有特异香气且显微特征同样具有油室或者油管等,传统的经典鉴定方法难以准确鉴定。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DNA条形码技术以其不受被检测对象的形态特征以及发育阶段影响等优点而为中药鉴定领域所关注,其热点候选序列—ITS2已被证明在药用植物鉴定方面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6-11],本研究运用ITS2序列鉴定小茴香及其常见混伪品,为小茴香药材的快速和准确鉴定提供分子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环球中医药 2011年4期2011-06-14

  • 山茱萸及其伪品的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别
    16)山茱萸及其伪品的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别喻喜华, 陈晓辉*, 李泽运, 戴荣华, 毕开顺(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 110016)目的 山茱萸及其伪品的鉴别。方法 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分别对不同产地的山茱萸及其伪品进行分析。以铝坩埚为参比,DSC量程±50 mw,升温速率20℃/min,升温范围30~500℃。结果 不同产地的山茱萸DSC图谱基本相似,在190℃处有一吸收峰,361℃处有一放热峰;山茱萸与其伪品的差热曲线差异明显,其中放热峰相

    中成药 2011年7期2011-05-26

  • 车前子的真伪鉴别
    扬,市场上出现了伪品。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现将市场上近来出现的伪品和掺伪品的鉴别特征介绍如下:车前子原植物及药材的采收加工车前子来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大粒车前子”,后者习称“小粒车前子”。车前子正品、伪品鉴别要点车前子于《图经本草》中记载:“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累年长及尺余。中抽数茎,作长穗如鼠尾。花甚密,青色微赤。”车前子药材一般在夏、秋二季采收,种子成熟时摘下果穗,晒干,搓出种子,簸掉杂质,即成车前子药材。以粒大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0年5期2010-10-19

  • 细辛及其伪品的鉴别
    焕关键词:细辛;伪品;鉴别中图分类号:R28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04)06-0023-01细辛(Herba Asari)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 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Var.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4年6期200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