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鞘
- 基于玉米DH系分离群体叶鞘、花丝、花药与穗轴颜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吉林梅河口)玉米叶鞘色、花丝色、花药色和穗轴色是重要标记性状。经典遗传学认为,玉米叶鞘色、花丝色和穗轴色各由1 对核基因决定,叶鞘色:紫色是显性、绿色是隐性;花丝色:红色是显性、绿色是隐性;穗轴色:红色是显性、白色是隐性,F2(F1:显性×隐性)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分离比为3:1[1-4]。花药颜色(紫色和绿色)遗传非常复杂[5]。关于上述4 种颜色性状之间遗传关系的研究很少。而对于紫叶鞘×绿叶鞘、红花色×绿花丝、红轴×白轴F1诱导后的单倍体,显性性状和隐性
作物杂志 2023年3期2023-08-07
- 6种竹子叶器官的解剖结构比较
包括叶片、叶柄和叶鞘,秆箨主要包括箨鞘和箨片两部分,叶柄则是竹类植物与其他草本植物的重要区别[2];秆箨是禾本科植物重要的形态特征,是竹类植物分类学上鉴定竹种的主要依据[2]。在竹类植物中,箨器官又分为笋箨/秆箨、鞭箨和叶箨[1-3]。Wong[1]研究发现,由于秆箨与营养叶的基本组成一致,箨鞘的上部都具有细长的叶,所以认为秆箨是叶子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秆箨通常为绿色或者其他颜色,有的能够在竹秆成熟后仍然宿存一段时间,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性[1-4]。在竹子高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1期2023-03-30
- 基于生长度日的玉米冠层不同器官动态模拟
片、雄穗、雌穗、叶鞘等器官的模拟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玉米冠层内生理生态过程与形态结构建成提供基础。在作物冠层结构模拟方面,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国外学者对作物器官形态建成从不同尺度构建了作物生长动态模拟模型。WATANABE等[4]结合软件分析水稻的形态建成,对水稻植株结构进行了三维可视化研究;DORNBUSCH等[5]以春大麦为研究对象,基于器官3D功能-结构模型描述了禾本科作物植株的结构;MCCOWN等[6]分析了日照对小麦叶面积的影响,构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10期2022-10-15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鲜食玉米花青素积累的分子调控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体等位性测验证实叶鞘中花青素积累也受基因控制。从紫玉米自交系CQ01中分离的基因(ZmR1)是1个新的等位变异,其过表达致使玉米自交系京724整个植株变紫,包括玉米胚芽鞘、叶鞘、茎秆、叶片、叶中脉、苞叶、花丝、颖壳、花药和种皮等组织。玉米自交系B73中的等位基因(ZmR1)控制花青素在叶鞘(靠近地面处)中积累,而在叶中脉中花青素无积累。ZmR1启动子在叶片中的甲基化程度高于叶鞘(靠近地面)中的甲基化程度,其在一定程度上调控了ZmR1的表达。玉米EMS突变体
蔬菜 2022年8期2022-08-25
- 基于Camoco 算法挖掘谷子叶鞘和叶枕颜色相关基因
株死亡。研究表明叶鞘中合成的光合产物主要运输到作物穗等部位,对产量约有15%的贡献[7]。研究人员通过研究不同施氮条件下水稻叶鞘中与衰老相关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m,NSC),发现叶鞘中NSC 的积累与转运对水稻增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8]。因此,研究控制谷子叶鞘颜色和叶枕颜色的遗传机制作为挖掘植株颜色的切入点,对进一步提高谷子光合效率,提高谷子产量具有现实意义。颜色性状是一种重要的标记性状,早在1980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5-20
- 钙离子对不同水稻品种苗期镉吸收转运的影响
然后将水稻根系、叶鞘、叶片分开,称取鲜重后烘干。植物中Cd与Ca含量:用HNO3-H2O2消解,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ICE-3500)测定,每个样品3个重复,同时用芹菜标准物质(GBW 10048)进行质量控制,试验过程中均使用优级纯药品与超纯水。2 结果与分析2.1 Ca2+对水稻根系、叶鞘及叶片Cd与Ca吸收的影响由图1可知,在Cd 1与Cd 2胁迫下,水稻根系对Cd的吸收能力地方品种C两优华占>宜香优2115>黑糯72,与Cd 1 Ca 0相比分别
种子 2022年4期2022-05-16
- 陕西省4个湿地芦苇生长旺盛期不同器官热值和灰分含量的比较
芦苇根、茎、叶和叶鞘的热值、灰分含量和去灰分热值进行了比较,以期为湿地芦苇的能量转化和生态系统能量研究提供参考数据。1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1.1 研究地概况供试的4个湿地分别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的合阳县和富平县、汉中市南郑区和宝鸡市渭滨区,各湿地的自然概况见表1。湿地内的芦苇主要分布在台地和水体边缘。1.2 方法1.2.1 样品采集 于2019年6月至8月(即芦苇生长旺盛期),在每个湿地中各选择3个芦苇高度相近的采样点;采用蛇形取样法在每个采样点内采集5~8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1年5期2021-11-02
- 外源Mg2+对不同水稻品种苗期Cd2+吸收转运特性的影响
然后将水稻根系、叶鞘、叶片分开,称取鲜重后在110 ℃下杀青再在70 ℃下烘干至恒重,粉碎并过100目筛。植物中Cd含量用HNO3-H2O2消解,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ICE-3500)测定Cd含量,每个样品重复3次,同时质控样为芹菜标准物质(GBW 10048)。试验过程中均使用优级纯药品与超纯水。1.4 数据处理叶鞘-根系转移系数(TF叶鞘-根)=叶鞘中Cd含量/根系Cd含量;叶片-叶鞘转移系数(TF叶片-叶鞘)=叶片中Cd含量/叶鞘Cd含量;分配系数
耕作与栽培 2021年4期2021-09-25
- 剪掉倒三叶对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3]。叶片、叶鞘、茎秆是禾本科作物重要的光合器官,抽穗期旗叶、倒一叶、倒二叶合成大量的光合产物,对籽粒产量影响重大[4-6],尤其旗叶对后期籽粒灌浆的贡献最大[4]。小麦灌浆期,剪去旗叶会降低籽粒千粒质量[4]。小麦倒二叶长、宽与株高、单穗质量呈正相关,倒三叶面积影响不孕小穗数[6]。减掉倒三叶会导致小麦叶片、叶鞘和茎秆中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减少,并延缓旗叶衰老[7]。对于大麦来说,减掉旗叶后穗粒质量、筛选率、糖化时间、糖化力均有所降低,瘦秕率、麦芽黏度
河南农业科学 2021年7期2021-09-04
- 谷子茎秆叶鞘叶片及其结合部位的拉伸力学性能
,杨作梅谷子茎秆叶鞘叶片及其结合部位的拉伸力学性能李红波1,薛晋霞1,王炳轩1,张燕青1,武新慧1,李晓斌1,崔清亮1※,杨作梅2(1. 山西农业大学工学院,太谷 030801;2.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太原 030024)针对谷子机械收获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秆叶易缠绕问题,该研究以晋谷21、张杂10为对象,分别对谷子不同节间的茎秆、叶鞘、叶片和叶环各部位进行拉伸力学测试,并利用SAS统计软件对测试数据做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关力学参数沿茎秆节间
农业工程学报 2020年18期2020-12-02
- 整秆式甘蔗收割机剥叶过程仿真分析与试验
剥叶后残留蔗叶和叶鞘占剥叶前全部蔗叶和叶鞘的比值)的影响规律并获得最佳作业参数:喂入辊筒转速250 r/min,剥叶辊筒转速540 r/min,茎秆与剥叶元件搭接长度13.9 mm,甘蔗喂入根数1.68根,此时茎秆未剥净率为2.2%。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单根和双根喂入时,甘蔗茎秆未剥净率分别为2.0%和3.1%。通过高速摄像分析叶鞘的剥离过程,并获得最优作业参数下茎秆的输送速度区间为2.3~2.9 m/s。该研究结果为改善甘蔗收割机剥叶效果、提高作业适应性
农业工程学报 2020年18期2020-12-02
- 小麦不同绿色器官对灌浆中期高温胁迫的响应
D活性和旗叶、旗叶鞘、籽粒的CAT活性以及旗叶、旗叶鞘、颖片的POD活性即诱导增强,而其它器官的抗氧化酶活性则在高温持续一段时间后诱导增强,高温解除后旗叶鞘、穗下节、颖片的SOD活性和旗叶、颖片、籽粒的POD活性有恢复迹象,高温对其它器官的SOD和POD活性以及所有器官的CAT活性造成不可逆影响。NPQ在光能转化与利用平衡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无害地耗散吸收的多余光能,是植物不可或缺的光防御机制[15,16]。高温胁迫时,小麦叶片可以通过热耗散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10期2020-11-13
- 巴布亚新几内亚哈根旱稻叶鞘腐败病的发生与防治初报
长环境,也为旱稻叶鞘腐败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017年~2018年中国专家在哈根高地农学院示范种植的旱稻,连续大面积发生叶鞘腐败病,对旱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针对旱稻叶鞘腐败病的发生,我们进行了系统观察分析,并开展了有效的田间防治。1 危害症状1.1 叶片叶鞘腐败病发生在孕穗抽穗期的剑叶叶鞘,初期叶鞘内外为暗褐色斑点,后期小斑点集结成云纹状病斑,外围显现黄褐色晕圈,慢慢扩展到叶鞘大部分,叶鞘组织腐败。剥开叶鞘,内为水渍状,有恶臭味,可见菌丝体和霉菌,即为
湖北植保 2020年1期2020-05-16
- 水稻菌核病和水稻恶苗病防法方法
部位是稻株下部的叶鞘和茎秆,水稻会在整个生育期都有发生菌核病的可能。一般以拔节至收获期发生最多,尤其是乳熟期到黄熟期。因病菌不同症状表现也不一样。一、小球菌核病危害基部叶鞘和茎秆,近水面叶鞘表面先出现水渍状侵染点,后向上下和内侧扩展,形成纵向深褐色至黑色线状条斑。病菌深入内层叶鞘时,外部叶鞘的斑块会呈黑色状,表面形成浅灰色霉状物,并常结生菌丝块。抽穗后,茎秆产生黑褐色小点或纵细黑条,以后菌丝侵入茎部,茎秆表面发黑。剥开病叶鞘和茎秆,内有大量球状黑色小菌核。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12期2020-05-11
-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
的初孵幼虫有群集叶鞘取食为害的习性,使叶鞘外面显出渍状黄斑,后枯干,形成“枯鞘”。(3)白鞘斑:大螟卵产在叶鞘内侧。卵化后,幼虫群集取食叶肉留表皮,首先形成白斑(多在叶鞘上半部)四周呈水渍状,鞘变为黄褐色,它与枯鞘的区别在于此斑块在叶鞘上部较短,有白斑,而枯鞘可遍及全叶鞘,且无白斑。(4)枯孕穗:在孕穗初期侵入,食抽穗节基部组织,致使穗部不能抽出,称“枯孕穗”或“死孕穗”。(5)白穗:稻螟虫在水稻孕穗末期或抽穗初期侵入,并在抽穗节基部取食,穗部穗能抽出,但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6期2020-04-08
- 小麦早播密旺苗注意防治纹枯病
病主要危害小麦的叶鞘和茎秆。小麦起身拔节后,症状逐渐明显,病株率明显上升。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以后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随着病情的发展,向内发展危害茎部,重病株基部一、二节变黑甚至腐烂,严重者全株枯死。小麦孕穗至抽穗期病情迅速发展,扬花灌浆期病株率达到高峰,病斑扩大,叶鞘上的病斑呈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片早枯。在田间湿度大,通气性不好的条件下,叶鞘与茎秆之间或病斑表面,常产生白色霉状物
农业知识 2019年22期2019-12-04
- 鲜食玉米采穗后不同植株部位饲用品质的变化及适宜收获方式研究
位的叶片、茎秆和叶鞘中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的分布及变化规律,为选择鲜食玉米秸秆最优的饲用收获期和饲用部位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利用鲜食玉米品种苏科糯5号进行试验。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试验于2015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牧草试验田进行。该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北纬32°49′、东经 118°61′;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3 ℃,年均降水量为1035.1 mm,全年无霜期231 d,≥10 ℃的年积温约5100 ℃;试验区土壤为低山丘
草业学报 2019年10期2019-10-25
- 小麦抗倒伏性能测定方法
部第二节间,并将叶鞘去除后,再进行每个单茎上基部第二节间的逐个测定。若不再剥离叶鞘,将减少大量的测定工作量,同时若能够将多个单茎上的基部第二节间一起测定,也可以降低测定工作量。同时在测定抗倒伏性能时,大量试验中的田间取样采用剪取法,小麦基部第一节间很短,且部分埋在地下,剪取过程中容易导致剪取部位在基部第二节间,造成基部第二节间不完整,这也容易部分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基部第二节间与基部第三节间紧密相连,虽然倒伏易发生在基部第二节间,但若能用基部第三节间的测定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3期2019-08-01
- 整株干物质量分配指数模型模拟冬小麦各器官形态参数
在各叶位/节位/叶鞘位/穗之间进行分配,建立不同位置器官的相应几何特征模拟模型。这样,就可以生长结构模型的干物质量模拟结果和气象数据为参数输入,生成小麦主茎各器官的三维形态特征参数,为小麦三维可视化提供具有生物学特性的参数。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天津市武清区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16.96E,39.43N)进行。试验地点位于中国华北平原北部,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地,以小麦、玉米作物为主。供试土壤
农业工程学报 2019年9期2019-06-20
- 玉米苞叶和叶鞘力学性能及对揉碎性能的影响
秆的茎叶连接力、叶鞘的抗拉特性和冲击特性,发现茎叶连接力为0.7~16N,茎秆抗冲击能量为2.3~42.8J。王宏立等[7]通过对剪切速度、切刀刃型及剪切方式的三因素随机区组剪切性能试验,发现影响剪切力的主要因素是剪切方式。吴子岳等[8]对两端自由支撑条件下玉米秸秆切断速度和切断功耗进行正交试验,发现切割方式对切断速度的影响最大,受切的根数影响切断功耗最显著。李汝莘等[9]对碎玉米秸秆卷压过程的流变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线性黏弹性理论,构建了伯格斯模型,初步
农机化研究 2019年12期2019-05-24
- 花期低温对水稻叶鞘生理及结实率的影响
签标记稻穗的剑叶叶鞘进行取样,每天上午10∶30取样一次,连续取样5次,取样后迅速置入液氮中,之后放在-80℃冰箱中保存,供生理指标测定使用。低温处理后每天移至室外12盆,直至成熟,供结实率调查使用。1.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水稻花粉活力:取有代表性的挂签标识稻穗的颖花6朵,每个颖花取3个花药,将花药用I2-KI溶液染色后,观察3个视野的染色情况,计算花粉活力;结实率采用人工调查法;SOD、POD、CAT的酶活性及MDA含量按照李合生等[14]的方法;可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年2期2019-05-17
- 球茎茴香储藏的关键技术
茎上留5厘米左右叶鞘。球茎茴香在采收和运输过程中叶鞘表面极易产生机械损伤,不仅会影响商品品质,还会增加损耗、降低储藏性,因此从采收开始就要避免不必要的机械损伤。采收时最好将菜筐搬到地头,将菜筐的四周围上包装纸,防止搬运过程中将菜硌伤。采收后将符合储藏要求的球茎茴香整齐码放在菜筐中,防止储藏过熟和抽薹,因其较快进入衰老期,其叶鞘会较早变糠。3.搬运。采后要尽快将球茎茴香运至储藏冷库。装卸车时要轻轻搬动菜筐,避免碰撞造成机械损伤。4.预冷。可采用冷库预冷和差压
农村百事通 2019年8期2019-05-13
- 低温胁迫下外源ABA对开花期水稻叶鞘激素含量及抗寒生理的影响
是开花期低温导致叶鞘生理机能的变化、外源ABA对低温缓控效应的研究更少。因此本试验于开花期对水稻进行低温处理,开展低温胁迫下外源ABA对水稻叶鞘的影响,旨在分析外源ABA抵御低温的作用,丰富寒地水稻的抗冷技术工程体系,为水稻保产稳产提供理论支持。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选用龙稻5(LD5)和龙粳11(LJ11)为试验品种。LD5为耐冷品种,LJ11为冷敏品种。供试材料由黑龙江省寒地作物生理重点实验室提供。1.2 试验设计与处理试验于2015和2016
草业学报 2019年4期2019-04-23
- 粒用高粱F2群体农艺性状数量遗传分析
度;穗柄较短、旗叶鞘较长,会出现“鞘包穗”现象,这种现象致使未抽出的穗发生败育,严重影响产量,有时也会因“包穗”现象,导致旗叶鞘内长期积水,致使穗柄木质化程度降低,容易发生病虫害,穗柄极易折断,然而旗叶鞘过短,又容易出现穗弯曲,严重则会引起倒伏,原因是旗叶鞘包被可增强穗柄的支撑力度[11-12],此外,穗柄长还与单株产量存在负相关关系[13];穗较长,导致开花期延长,相同时间内籽粒成熟度不一致;主茎茎节数越少、平均茎节长越长,其植株的节间数越少,植株在收获
华北农学报 2019年1期2019-03-08
- 防葵(处方用名前胡)药材(饮片)鉴别要点
多有茎痕及纤维状叶鞘残基,上端有密集的细环纹,形如 “蚯蚓头”,下部有纵沟、纵皱纹及横向皮孔。质较柔软,干者质硬,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淡黄白色,皮部散有多数棕黄色油点,形成层环纹棕色,射线放射状。气芳香,味微苦、辛。饮片鉴别 前胡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黑褐色至灰黄色,有时可见残留的纤维状叶鞘残基。饮片切面黄白色至淡黄色,皮部散有多数棕黄色油点,可见一棕色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气芳香,味微苦、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期2019-01-29
- 萹蓄
有浅棕色膜质的托叶鞘,节间长约3 cm;质硬,易折断,断面髓部白色。叶互生,近无柄或具短柄,叶片多脱落或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全缘,两面均呈棕绿色或灰绿色。无臭,味微苦。饮片鉴别要点饮片为不规则的段,段长5~15 mm,茎呈圆柱形而略扁,表面灰绿色至棕红色,有细密微突起的纵纹,节部稍膨大,有浅棕色膜质的托叶鞘。饮片切面髓部白色。叶片多破碎,完整叶片呈披针形,全缘。气微,味微苦。临床注意事项《四川省中药标准》2010年版收载:小萹蓄为蓼科植物见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3期2019-01-29
- 辣蓼及其常见混伪品种的真伪鉴别
凸镜或具3棱,托叶鞘疏生短硬毛,顶端截形,中上部分支多。1.2 丛枝蓼P.posumbu Buch.-Ham.ex D.Don:无辛辣味,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瘦果双凸镜或具3棱,托叶鞘疏生短硬毛,顶端截形,基部分支多。1.3 红蓼P.orientale L.:无辛辣味,叶宽卵形、宽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瘦果双凹,托叶鞘被长柔毛,具长缘毛,通常沿端顶具草质、绿色的翅。1.4 酸模叶蓼P.lapathifolium L.var.lapathifolium:无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5期2019-01-06
- 怎样防治小麦纹枯病
,在地表或近地表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随后呈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后期病株基部茎节腐烂,病苗枯死。小麦拔节后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棕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杆状、并继续沿叶鞘向上部扩展至旗叶。后期病斑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枯死,形成枯株白穗。麦株中部或中、下部叶鞘病斑的表面产生白色霉状物,最后形成许多散生圆形或近圆形的褐色小颗粒状菌核。小麦纹枯病属于土传性
农业知识 2019年3期2019-01-05
- 旗叶对啤酒大麦干物质及品质的影响
官主要包括叶片、叶鞘、绿色茎和绿色穗部及芒等附属物,其中叶片尤其是抽穗后冠层叶片(旗叶、倒一叶、倒二叶)是光合产物生产的主要来源,对籽粒产量的贡献最大[1-3],而冠层叶片中旗叶对粒质量的贡献最大[4]。大量研究表明小麦灌浆期剪叶对穗粒数和粒质量影响的效应较大[4-6],尤其是旗叶缺失导致籽粒千粒质量大幅度下降[7-8]。当前人们围绕叶片对小麦和水稻籽粒产量的贡献已进行大量研究[3,9-10],而且通过剪去部分叶片来研究小麦植株的生长发育特性是较常用方法[
西北农业学报 2018年7期2018-08-02
- 不同氮用量下玉米不同部位生物量、养分含量及饲用品质的比较研究
部分,按茎、叶、叶鞘、苞叶、芯、籽粒分开,在烘箱中105 ℃下杀青30 min后自然风干折算不同部位的生物量,再在75 ℃下烘干至恒重粉碎后测营养品质。1.4.2 养分测定 样品粉碎过0.25 mm筛,采用H2SO4-H2O2消煮,以蒸馏法测全氮,分光光度法测全磷,火焰光度计法测全钾。1.4.3 品质测定 样品粉碎过0.45 mm筛,采用凯氏法测粗蛋白(CP),范氏分析法测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1.5 数据分析所有试验数据用Exc
华北农学报 2018年3期2018-07-06
- 稻秆叶鞘表面雾滴沉积特性试验
50030)稻秆叶鞘表面雾滴沉积特性试验李东红,王德福,江志国,李利桥,李 超(东北农业大学 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30)为研究稻秆青贮时喷洒的乳酸菌稀释液在稻秆叶鞘表面上的沉积性能,依据对叶鞘表面进行电镜扫描及形态分析,利用设计的液体添加装置,在固定喷量条件下,选取取样部位、喷嘴角度和喷嘴直径为试验因素,以单位叶鞘面积上生物染料丽春红S(示踪剂)的沉积量为试验评价指标,进行3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喷雾沉积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沉积量的影响规律为:取样部
农机化研究 2018年2期2018-06-05
- 甘蔗蔗糖磷酸合成酶SPSⅢ基因表达分析
取+1、0叶、嫩叶鞘、幼茎(最高可见肥厚带的第1张完全展开叶为+1叶,自下而上位于+1叶之上的为0叶,自上往下数位于+1叶下面的为+2叶,依此类推[17])。叶片选用距叶环20~60 cm区段,去除中脉后立即放于液氮中,混匀分装保存用于总RNA的提取。1.3 引物设计根据NCBI的GenBank与DDBJ数据库中的甘蔗SPS基因核酸序列,采用生物学软件Primer Premier 5.0分析设计半定量RT-PCR的特异性引物,引物序列为SF2:5′-GGG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2期2018-03-12
- 小麦灌浆期籽粒累积钾特性研究
与旗叶叶片、旗叶叶鞘、节、节间、穗轴和颖壳钾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随着灌浆时间延长,籽粒钾含量逐渐降低。在灌浆16 d时,籽粒钾累积速率达到最高,钾总量接近最大值。叶片、叶鞘、节间、穗轴和颖壳钾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相关分析显示,籽粒钾含量与叶鞘、节、节间和穗轴的钾含量呈负相关,与旗叶和颖壳钾含量呈正相关。表明小麦籽粒钾主要来自根系吸收和转运,并非旗叶钾的再利用。小麦;不同器官;钾累积;动态变化;相关性AbstractUsing wheat vari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9期2017-10-17
- 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与栽培防治方法
生。该病主要危害叶鞘和果穗,也可侵害茎秆。最初在近地面的1~2节叶鞘发病,逐渐向上扩展。病斑初呈水浸状;椭圆形至不规则形,中央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常多个病斑汇合连片似云纹状斑块,包围整个叶鞘,使叶鞘腐败,并引起叶枯。病斑可扩展至果穗,危害果穗。果穗苞叶上产生云纹斑状病斑,较大,可扩展至整个果穗苞叶可侵入果穗内部,使籽粒、穗轴变褐腐烂。茎秆被害病斑褐色,呈不规则形,后期破裂,严重时露出纤维。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见到稀疏的白色丝状菌丝体,病部组织内或叶鞘与茎秆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7期2017-04-27
- 玉米纹枯病生防菌DZSY21的抗病机制
Y21菌体在玉米叶鞘组织中的定殖情况,通过小区接种试验,研究不同生育期玉米叶鞘引入DZSY21对玉米抗纹枯病的作用,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生育期玉米叶鞘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酶活性以及PR-1、PR-2a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菌株DZSY21引入玉米叶鞘后,可在其体内定殖,与玉米叶鞘组织形成和谐的共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玉米对纹枯病的抗性;DZSY21在玉米叶鞘的定殖能
浙江农业学报 2017年3期2017-04-08
- 水稻主要害虫防治技术
同时,雌虫产卵在叶鞘组织中,使叶鞘受损出现黄褐色伤痕。受害轻者,下部叶片枯黄,千粒重减少,瘪谷率增加;重者, 生长受阻,叶黄株矮,甚至出现秆烂而形成稻田成团成片死秆倒伏,造成严重减少。防治方法:①60%杀螟虱每亩60克兑水60公斤喷雾,可兼治稻纵卷叶螟、螟虫;②25%扑虱灵每亩25克兑水60公斤喷雾;③15%叶蝉散每亩125克兑水60公斤喷雾。二、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又名纵卷叶虫、刮叶虫等,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大麦、小麦、甘蔗、谷子、茭白等作物,以及稗草、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期2017-03-16
- 果蔗生长后期重防纹枯病
枯病。染病后先是叶鞘变红色,后干枯,使叶片脱落,减少叶片数量,也就减少了糖分积累,使果蔗不甜,从而减少果蔗的产量。所以,在果蔗生长后期,要注意防治纹枯病,以保护叶片。具体防治方法:在果蔗生长后期,叶面要喷洒一次3000~4000倍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水溶液。其后,注意观察果蔗的叶片,发现叶鞘有转红色现象时,就要连续喷洒2~3次250~300倍10%井岗霉素水溶液,或600倍5%菌毒清水溶液,或1000倍25%戊唑醇水溶液,或600倍25%咪鲜胺水溶液进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16年9期2016-11-02
- 三氯异氰尿酸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抑制效果
氯异氰尿酸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抑制效果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陈霞,程保平,周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香蕉叶鞘腐烂病是近几年的新发病害,目前生产上尚无高效药剂,2012-2013年进行了三氯异氰尿酸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抑制效果评价。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42%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是抑制香蕉叶鞘腐烂病的较好药剂,336倍液施药4次对香蕉叶鞘腐烂病防治效果达到63.16%、66.15%,显著优于对照药
植物保护 2016年1期2016-09-14
- 水稻纹枯病综合防治技术
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 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 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 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 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9期2016-07-09
- 氮素水平影响冬小麦地上部分锌积累和转运
>穗轴>叶>茎>叶鞘,成熟期表现为子粒>颖壳>穗轴>叶>叶鞘>茎。拔节-抽穗期与灌浆期是小麦各器官锌累积最快的时期。花后小麦各营养器官中,以颖壳和茎秆中锌积累和转运量最大,子粒锌积累主要靠各器官再分配。施氮可以显著影响小麦锌含量、转运量和产量,且随施氮量的增加,基本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综合分析,以施氮肥 240千克/公顷为宜。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河南洛阳 471003 闫 佳等 发表于《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5期)
农家顾问 2016年9期2016-05-14
- 韭菜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和防治
为害韭菜的叶片、叶鞘、根等组织。叶片受害后失绿变黄,湿度大时产生水浸状腐烂,最后发病叶片倒伏,有恶臭味的黏液溢出;叶鞘受害后从叶鞘基部开始产生水浸状腐烂,逐渐向叶鞘深处发展,到叶鞘深处时植株倒伏,湿度大时有恶臭味的黏液溢出,湿度低时在病株周围泛出白色菌块;根部受害后呈黑褐色腐烂。2 防治方法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一般来说,韭菜细菌性软腐病的病菌是从伤口侵入的,因此应及早防治韭蛆,减少韭蛆造成的伤口,做到治虫防病。可于每年4月下旬和10月上旬用1
长江蔬菜 2016年3期2016-05-05
- 不同基因型甘蔗地上部氮磷钾养分特征分析
型甘蔗,YT60叶鞘和茎干重均最高。5个基因型甘蔗不同部位叶片、叶鞘和茎干重平均值来看,新叶片>上、中部叶片>下部叶片,上部叶鞘>中、下部叶鞘干重,上部茎>中部茎>下部茎。同时,叶片氮含量高于叶鞘和茎,上部叶片氮含量高于其他部位氮含量,不同部位叶鞘中氮含量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而不同部位茎中氮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部位叶片、叶鞘和茎中磷含量均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上部叶片中钾含量高于其他部位,而不同部位叶鞘和茎中钾含量则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此外,YT
甘蔗糖业 2015年4期2015-12-12
- 甘蔗成熟期蔗叶POD 活性与自然脱叶率的相关性分析
5%[3]。甘蔗叶鞘剥离的难易程度不仅是影响收获甘蔗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叶鞘剥离的干净率直接影响到制糖甘蔗原料的含杂率[4]。选育自然脱叶性状好的品种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还可减少制糖甘蔗原料的含杂率,提高制糖甘蔗原料的质量。植物叶片脱落是植物细胞结构、代谢调控和基因表达等多种变化协同作用的结果[5]。有研究[6–9]表明,与植物器官脱落相关的酶类主要有纤维素酶(EG)、果胶(甲)酯酶(PME)、过氧化物酶(POD)等。POD 作为一种重要的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7-13
- 水稻幼苗根叶伸长动态观察
节叶片、N-1节叶鞘、N-3节节根同步伸长;1叶1心期,第一层节根—胚芽鞘节节根萌发伸长,至4叶1心期,共有4节节根及其分枝根萌发,在秧盘底部缠结成网,确保秧苗连片不散,便于带土机插。水稻;秧苗;根叶生长;机械插秧在水稻生产系列机械化中,最后解决的是插秧机械化。近年随着农业劳力紧缺现象的出现和国家支农力量的加强,插秧机械化正在各地推进。适应机插的秧苗为盘育小苗。为了育成符合机插规格的小苗,必须掌握小苗生育规律。为此,2013年在福州观察幼苗从浸种至4叶期的
福建稻麦科技 2014年1期2014-01-27
- 甘蔗叶鞘破坏与剥离方式试验与分析
蔗叶主要由叶片和叶鞘组成,叶片呈披散状容易剥落,而叶鞘紧抱茎秆,剥离困难[1],研究蔗叶的结构和破坏特性对剥叶机械设计和剥叶机理研究至关重要.国内外研究者对其破坏特性和破坏方式进行了研究,宫部芳照等[2]采用对蔗叶施加单个方向拉力的方法测试将蔗叶拉扯下来的力,认为造成蔗叶机械破坏不仅仅靠拉力作用,而是多个力的作用.Paulo 等[3]采用对蔗叶施加轴向摩擦力的办法测试了蔗叶破坏的摩擦力,结果表明蔗叶破坏的摩擦力为315 N.高梦祥等[4]测试了玉米叶子与秸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年4期2013-08-29
-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主要发生在小麦的叶鞘和茎秆上,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以后病部逐渐扩大,向内侧发展为害到茎部。小麦生长中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呈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部早枯。在田间湿度大,通气性不好的条件下,病鞘与茎秆之间或病斑表面常产生白色霉状物。2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殊体中腐生,发病适温20℃左右。播种后开始侵染危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度增长期及
种业导刊 2013年4期2013-01-22
- “大配方、小调整”配方肥施肥模式对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浆期测定不同部位叶鞘淀粉相对含量。其测定具体步骤如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水稻10~20株,取样时间范围应在晴天上午9∶00至下午4∶00,取样后,取其叶鞘,从叶鞘与叶片相接的叶枕处开始,用大头针沿叶鞘脊自上而下划一条破口,用线捆住,浸泡在0.1%的碘-碘化钾溶液中,15~30 min后取出,用尺量出被染色部分的长度(A)及叶鞘总长度(B),求得“A/B”值,即为淀粉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进行实际测产,测定其秸秆生物量和稻谷产量。1.4 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处理采用E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21期2012-10-10
- 桂糖21号甘蔗 品种示范
茎,节间圆筒形,叶鞘脱落前茎呈浅黄色,白色蜡粉厚,叶鞘脱粉呈紫黑色。茎无生长裂缝,无芽沟,根源3~4列,排列不规则。芽圆形微凸出,芽体中等,老芽淡黄带紫色,芽基稍离叶痕,芽上端未达生长带,芽翼小,着生于芽的上半部。叶片青绿色,宽度中等,叶片较厚短,新叶企直,老叶伸展角度较大,较易脱叶;叶鞘浅紫色,覆盖白色蜡粉,有少量57号毛群。4 特性该品种为早熟高糖高产品种。萌芽率高,分蘖多,出苗整齐均匀,拔节早,成茎率高,亩有效茎多,宿根性好,抗旱性强,高抗嵌纹病和梢
云南农业 2012年7期2012-08-15
- 一种很好的粉源植物——散尾葵
起;叶柄、叶轴、叶鞘均淡黄绿色;叶鞘圆筒形,包茎。肉穗花序圆锥状,生于叶鞘下,多分支,长约40cm,宽50cm;花小,金黄色,在海南花期为4月下旬~6月上旬。果近圆形,长1.2cm,宽1.1cm,橙黄色。种子1~3枚,卵形至椭圆形。基部多分蘖,呈丛生状生长。散尾葵性喜温暖湿润、半阴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较耐阴,畏烈日,适宜生长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我国华南地区多作为街道及庭园绿化,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均应入温室养护。苗期生长缓慢,以后生长
中国蜂业 2012年9期2012-02-03
- 一种有效检测水稻叶鞘低丰度蛋白的方法
[25-28]。叶鞘常被作为研究禾谷类作物库源转化的特殊器官[29],已有关于水稻灌浆期叶鞘蛋白质组学分析的报道[30]。叶鞘也进行一部分光合作用,因此该器官内也含有大量光合作用相关酶类,尤其是 rubisco的存在严重干扰叶鞘低丰度蛋白的检测和分析,目前尚无提高叶鞘低丰度蛋白鉴定率的报道。本研究分别采用15%和20%PEG预分离法富集低丰度蛋白,旨在探索一种叶鞘低丰度蛋白的鉴定方法,为单子叶植物叶鞘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将水稻
草业学报 2011年3期2011-03-27
- 大蒜各器官的生长发育与二次生长的相关性探讨
要是每瓣蒜最外层叶鞘的长度,因为叶鞘不萎缩就会继续进行二次生长),后期蒜头开始膨大时的直径,单个蒜头外层叶鞘数量,并计算二次生长数量。二次生长量(cm)=各时期二次生长的数量×各时期平均二次生长的长度。解剖观察各个时期二次生长时大蒜各消耗性器官的生长情况。试验期间,2010年上半年气温一直较高,除当年2月下旬有一短时间降温外,其他时间气温多在10℃左右,有时上升到20℃。图1 大蒜二次生长变化图2 大蒜蒜薹尾生长变化2 结果与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大蒜二次生
长江蔬菜 2011年22期2011-03-22
- 水稻叶鞘腐败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老稻区大面积发生叶鞘腐败病。这种病害一但发生,可使病株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若出现枯孕穗则损失更大,减产可达20%以上。为了使广大种植水稻户在2009年水稻生产中尽量减轻水稻叶鞘腐败病的危害,现将水稻叶鞘腐败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为害症状水稻叶鞘腐败病,在秧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病。幼苗期染病叶鞘上有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分蘖期染病叶鞘上或叶片中脉初生针头大小的深褐色小点,向上、下扩展后形成虎斑形深褐色斑,边缘浅褐色,叶片与叶脉交界处多现褐色大片病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9期2009-10-21
- 水稻二化螟的有效防治
化螟初孵幼虫群集叶鞘内取食,造成枯鞘,后分散蛀茎为害,在分蘖期蛀人形成苦心苗;孕穗期蛀人造成枯孕穗;露穗到扬花期咬断穗颈,形成白穗;灌浆乳熟期为害造成虫伤株。2 识别特征2.1 成虫 雌蛾体长12~15毫米,翅展20~31毫米,头、胸部黄褐色。前翅黄褐色或淡黄褐色,外缘有7个黑点;雄蛾体长10~12毫米,翅展20~25毫米。头、胸背面淡灰色。前翅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翅外缘也有7个黑点,但翅面上布满褐色不规则小点。后翅白色,近外缘带淡黄褐色。2.2 卵 卵粒扁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9期2009-10-21
- 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措施
玉米近地面几节的叶鞘和茎秆,引起茎基腐败。破坏输导组织,影响水分和营养的输送,因此造成的损失较大。目前该病已作为国内抗病育种的目标。1 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即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苗期很少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叶鞘和果穗,也可侵害茎秆。最初在近地面的1~2节叶鞘发病,逐渐向上扩展。病斑初呈水浸状,椭圆形至不规则形,中央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常多个病斑汇合连片似云纹状斑块,包围整个叶鞘,使叶鞘腐败,并引起叶枯。病斑可扩展至果穗,危害果穗。果穗苞叶上产生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9期2009-10-21
- 水稻纹枯病的有效防治
较重。主要发生于叶鞘和叶片上,有时也可发生于穗部和茎秆上。最初发生于近水面的叶鞘上,初呈暗绿色、边缘不清晰的斑点,以后扩大成椭圆形,边缘呈淡褐色,中央灰绿色,外围呈湿润状。湿度低时,边缘暗褐色,中央:莘—灰色至灰白色,病斑多时,常多斑融合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云纹状大斑。病斑与叶鞘上基本相似。初生灰绿色斑块,后绕茎扩展,可使茎秆一小段组织呈黄褐色坏死,病重时可折倒。受害部呈湿润状,青黑色,重者全穗枯死。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白色蛛丝状菌丝体,以后集结成团,最后在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7期2009-08-05
-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防治技术
稻产区,由于剑叶叶鞘亦有发生,故有细菌性鞘腐病之称。1 症状识别 主要发生于叶片、叶鞘和穗部,自苗期开始发病至7月中旬左右大量发生于叶片上,8月上、中旬以后病势逐渐减退,抽穗后危害穗部。叶片 病斑初为水渍状褐色小斑点,扩大后呈纺锤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赤褐色,大小1~5毫米,边缘有黄色晕纹,最后病斑中心呈灰色常融合形成大形条斑,使局部叶片枯死。如病斑发生于叶片边缘时,沿叶脉扩展成赤褐色长条形病斑。叶鞘多发生于剑叶叶鞘,病斑为赤褐色,短条形,水渍状,多数病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7期2009-08-05
- 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吉粳88栽培要点
。幼虫孵化后即沿叶鞘向下爬行,先群集在叶鞘内取食内壁组织。受害的叶鞘变色,后枯黄,此时称为枯鞘期。这个时期幼虫尚未蛀入茎秆,抗药性比较差,是打药防治的有利时机。近年来看,二化螟对吉粳88危害成高发态势,观察茎秆在水面上10cm左右位置,叶鞘有不规则变黄现象,重者伴有褐色条纹,这时扒开叶鞘,在叶鞘内会发现二化螟幼虫,此时是二化螟防治的最佳时期。我地区一般在7月5日左右第一次用药防治,间隔半个月第二次用药,可选用杀虫单、三唑磷、锐劲特等药剂防治。注意预防稻瘟病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09年4期2009-05-22
- 稻秆腐菌核病的防治技术
病,侵害稻株下部叶鞘,初在近水面叶鞘上生褐色小斑,后扩展为黑色纵向坏死线及黑色大斑,上生稀薄浅灰色霉层,病鞘内常有菌丝块。小黑菌核病不形成菌丝块,黑线也较浅。。病斑继续扩展使茎基成段变黑软腐,病部呈灰白色或红褐色而腐朽。(2)褐色菌核病危害,茎部受害后变枯,常不倒,后期茎秆腔内形成褐色小菌核。褐色菌核病在叶鞘上形成椭圆形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褐,病斑常汇合呈云纹状大斑,浸水病斑呈污绿色。(3)球状菌核病使叶鞘变黄枯死,不形成明显病斑,后期在叶鞘组织内形成球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1期2009-03-27
- 好一棵狗尾巴草
簇生,柔直纤细的叶鞘支撑着毛茸茸的鞘口。这是狗尾巴草。我不自觉地去摸那蓬松松的鞘口,突然像是被针刺了一下,这才醒悟过来:它是狗尾巴草。想起它的坏形象,我一恼火把叶鞘拔了个精光。之后我再也没去注意它了。直到冬天,一次我骑车路过时,我头上戴的小毡帽被凛冽的寒风吹飞了,落在稀疏丛生的草上。我连忙下车去摘。结果令我大为吃惊,顶着我的小毡帽的竟然是四五根纤细的狗尾巴草的叶鞘。风雪载途了,还如此头角峥嵘!我的心震颤起来,不觉对它肃然起敬。光滑纤细的叶鞘托起圆柱状的花序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09年2期200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