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

  • “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之马致远《汉宫秋》赏析
    云)今日灞桥饯送明妃,却早来到也。(唱)【双调·新水令】锦貂裘生改尽汉宫妆,我则索{4}看昭君图画模样。旧恩金勒{5}短,新恨玉鞭长。本是对金殿鸳鸯,分飞翼,怎承望。……(做下马科)(与旦打悲科)(驾云)左右慢慢唱者,我与明妃饯一杯酒。(唱)【步步娇】您将那一曲阳关休轻放,俺咫尺如天样,慢慢地捧玉觞。朕本意待尊前捱{6}些时光,且休问劣了宫商{7},您则与我半句儿俄延{8}着唱。……(旦云)妾这一去,再何时得见陛下?把我汉家衣服都留下者。(诗云)正是:今日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4年6期2024-03-24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壑赴荆门①,生长明妃②尚有村。一去紫台③连朔漠,独留青冢④向黄昏。画图省识⑤春风面⑥,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选自《唐诗三百首》,蘅塘居士编选,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注释】①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市西北。②明妃:指王昭君。③紫台:汉宫,紫宫,宫廷。④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⑤省识:略识。⑥春风面:指王昭君的美貌。—— 鉴赏空间 ——唐代宗大歷元年(公元766年),杜甫寓居夔州期间曾写下五首咏怀古迹诗,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23年2期2023-02-15

  • “新学”语境下的宋代昭君诗 ——以王安石《明妃曲》二首为例
    史上,王安石的《明妃曲》是一个研究者始终无法忽视的聚焦点,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存在。从《明妃曲》诞生之日起,直到当今学术界,对王安石其人其诗的评价就不绝如缕,或褒或贬,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亦曾撰文对这一文坛现象进行探讨,因有言犹未尽之憾,故希望借助此文,从宋代儒学尤其是王安石新学的立场去观照《明妃曲》及其唱和诗歌,以就教于方家。一、王安石新学与《明妃曲》的创新宋代儒学简称“宋学”,是宋代思想家在中唐学者韩愈、李翱等儒学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11-22

  • 四川马尔康市甲扎尔甲石窟调查简报
    ,多臂,主手拥抱明妃,右展姿,主面、上身、主臂及部分侧臂呈黑色,明妃亦多臂,应为十二臂胜乐金刚。其脚下所踏单层覆莲台上有墨书藏文题记,漫漶不清,大致可读出:...nad 'od...rab bjom。含义不明。另外,尊像两腿侧各有1尊小像,均一面二臂,左手当胸持嘎巴拉碗,右手上扬,舞蹈姿,应为空行母。K1-4为1尊双身像。主尊可见一面三目,六臂,主手合什持金刚橛拥抱明妃,左、右上手持红色片状物垂落背后,左下手持三叉戟,左展姿,黑色身,背生羽翅,明妃亦一面二

    四川文物 2022年3期2022-06-24

  • 这字不能说
    —杜甫所谓“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就是王明君。我们熟悉的蔡文姬,原字是昭姬,就因为避讳司马昭才改的。 李世民称帝,“世”与“民”都得避讳了。在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人风,其实是民风。乍一看,以为是人中风了呢。 但李世民也逃不了。他弟弟李玄霸,因为在清代犯了康熙玄烨的讳,被改叫李元霸了——现在民间都知道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谁知道他原叫玄霸呢? 最重要的一个细节:《史记》等古书里,否定词还常用“弗”,如“弗能禁也”,就是不能禁止。汉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7期2022-02-28

  • 王安石《明妃曲》会“意”论
    莫过于他的两首《明妃曲》,也像作者生前与身后的遭遇一样波谲云诡,令人嘘唏感叹。以下拟从文学接受的角度就宋代以来对这两首诗之“意”的领会问题做一些回顾与评述。为便于论述,先移录王安石《明妃曲》于此:其一云: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11-29

  • 两宋《明妃曲二首》接受研究
    了两首名字同为《明妃曲》的诗作。然而自它问世以来就争议不断,有人对它高唱赞歌,纷纷赋诗唱和;有人则对它进行强烈抨击,全面否定。一、创作之初的唱和之盛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王安石出生于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他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稍长,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他的文章立论高深奇丽,旁征博引,始有移风易俗之志。宋仁宗嘉祐四年,王安石写下了两首名字同为《明妃曲》的诗作。如下:其一,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7期2021-08-09

  • 昭君出塞与其文学书写研究
    忧思。欧阳修的《明妃曲和王介甫作》中直斥昭君出塞为“汉计诚已拙”,与梅尧臣的《依韵和原甫昭君辞》中“始欲以威服,竟亦惭怀来。徒令出塞师,万里求龙媒”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认为和亲就是一种权宜和妥协,借以表达自己对家国命运的担忧。同时,以昭君出塞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除有关家国情怀外,还有一部分是表达对家国的思念与坚守之情的。西晋石崇的《王明君辞》中写出了“我本汉家子”,以及离开故土“哀郁伤五内,泣泪湿朱缨”的悲痛心情;南北朝庾信的《昭君辞应诏》中写出了昭君“敛眉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7期2021-08-09

  • “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如何与人谈起
    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毛泽东吟诵了这半首诗后说:“明妃就是林彪。”我们再看看杜甫原诗的后半部分: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平定后的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当时,杜甫住在夔州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东),位于三峡上游,地势较高。杜甫站在白帝城向东望去,只见长江两岸千山万壑,一路向东。在诗人的想象中,“即从巴峡穿巫峡”,出了三峡就是荆门(即荆门山,在今宜都市西北,

    新传奇 2021年22期2021-06-22

  • 十指放血可治中风?
    在古装剧《女医·明妃传》中,其主角曾用绣花针扎十指放血救治中风老人,这种放血疗法当时曾在微信朋友圈中被疯转。那么,十指放血疗法真能治好中风吗?中风在西医中被称为脑卒中。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魏宸铭表示,在现代医学体系中,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目前无明确证据表明手指放血可以治疗脑卒中。魏宸铭不提倡非专业人士自行为患者放血治疗。“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十指、耳垂、眉心等部位被放过血的病人,这些做法不仅延误救治时间,而且因放血形成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12期2021-04-06

  • 梁圣易古诗九首
    。七律·读王安石明妃曲焉支落雁千秋唱,一曲明妃一曲伤。国色不知怨画手,丹青难绘献君王。白帘帐幕迎阳旭,朱漆宫墙避月光。自请胡天安兩代,休言万里泪成行。相见欢·惊鸿风驰宛若游龙,过千重,那日惊鸿照影,素秋中。恍如梦,徒相送,莫追风,涟起思潮逐浪,任萍踪。长相思·清明思绪飞,柳絮飞。飞入青山杜宇啼。声声唤子归。有人知,无人知。一捋轻烟双眼迷。子书枯柳诗。五律·访宜州西竺古寺闲步寺中游,羊脂抱阁楼。煦阳温野色,烟霭入青丘。佛语山林寄,茶香殿宇流。千年禅韵谧,神净

    牡丹 2020年12期2020-07-27

  • 同命相怜 感慨万端
    明妃曲·其一王安石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这是王安石以独特命意写王昭君的诗,诗中寓有自己深沉的政治感慨,是宋代文学中的一篇名作。作者把王昭君放在临别汉廷之前的时间里出场,并让她以非直接、非常态的面貌出现,还使汉元帝初识容顏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20年14期2020-04-20

  • 从“互文性”看清代昭君诗之新变
    寄托人生感遇。“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李白《于阗采花》咏昭君亦感慨自己怀才不遇、指斥统治者践踏人才。胡震亨云:“太白则借明妃陷虏,伤君子不逢明时,为馋妒所蔽,贤不肖易置无可辨。盖亦以自寓意焉。”[7]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在写昭君怨情时,寄寓了身世之慨。王嗣奭《杜臆》云:“昭君有国色,而入宫见妒;公亦国士,而入朝见嫉,正相似也,悲昭君以自悲也。”[8]唐代昭君诗中开始论和亲之是非,身处盛世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3-03

  • 宋代民族精神与昭君诗
    奇的是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第一首诗人发出的感慨总结“人生失意无南北”。表达了诗人不俗的胸襟,不落俗套,脱颖而出。第二首诗对昭君的遭遇加以创新,认为昭君的失意,不只是因为远离故国,独处异域。一句“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道出了知音难求,无法取得君王的信任与支持的失望。这是对人性本身的热切呼唤。王安石能在当时平等地看待人性、人情和民族问题,实属可贵。同时,我们也可从中领略到宋代社会思想的活跃与社会环境的宽松自由。三.宋代民族精神与昭君诗自古以来,

    文学教育 2019年14期2019-11-27

  • 三 远
    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此“深远”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平远”也。高远之意突兀,深远之意重深,平远之意冲融。高远气势高阔,深远浑涵汪茫,平远平淡天真。少年多喜高远,中年多喜深远,老年多喜平远。心志异也。林 则 徐沈葆桢的母亲是林则徐的妹妹,林则徐是沈葆桢的亲舅舅,后来沈葆桢又娶了自己的表妹、林则徐的女儿林普晴为妻,所以林则徐既是沈葆桢的舅舅,又是他的岳父,亲上加亲。官至两江总督的陶澍在联姻上可谓慧眼如炬。胡林翼是陶澍的女

    中外文摘 2019年8期2019-11-12

  • 人生乐在相知心
    感慨。王安石的《明妃曲》是议论新奇、传诵一时的名作,当时文坛名人欧阳修、司马光、梅尧臣、曾巩、刘敞等竞相唱和。《明妃曲》(二首):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

    中华瑰宝 2019年6期2019-09-10

  • 王昭君还是蔡文姬?
    们又将之改称为“明妃”。虽然,王昭君只是汉元帝宫廷里的一名宫女,但她却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据史书上说,王昭君进宫之后,对自己的容貌很有信心,一直没有去贿赂负责画秀女的宫廷画师。这些画师的画作是要进呈给皇上御览。皇上看了这些画作之后,才会决定临幸某位女子。王昭君很自信,也不走后门。她不去贿赂画师,结果画师将其丑化。皇上看到她的模样之后,觉得这样的女子不要也罢。于是,当匈奴提出和亲要求后,皇上就把他心目中相貌平平,甚至是相貌丑陋的王昭君许配给了匈

    看历史 2019年7期2019-07-20

  • 浅析王安石《明妃曲》与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王昭君形象再考究
    心和事件核心,《明妃曲》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在王安石的《明妃曲》中不再是仅局限于昭君其人,不单单把昭君作为吟咏的对象,而是将其中加入理性思维,表达对生活,社会一些问题的探究和看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诗中的思辩意味显得尤为突出。古今议论王昭君的诗词曲有很多,从汉代《琴操·怨旷思惟歌》开始,王昭君的形象被定义为“悲哀”的,直到宋代王安石的作品《明妃曲》打破了这一观念,改变了人们对王昭君的认识。在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中提到“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长江丛刊 2018年19期2018-11-14

  • 避讳与打游击
    —杜甫所谓“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就是王明君。我们熟悉的蔡文姬,原字是昭姬,就因为避讳司马昭才改的。李世民称帝,“世”与“民”都得避讳了。在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人风,其实是民风。乍一看,以为是人中风了呢。但李世民家也逃不了。他弟弟李玄霸,因为在清代犯了康熙玄烨的讳,被改叫李元霸了——现在民间都知道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谁知道他原叫玄霸呢?最重要的一个细节:《史记》等古书里,否定词还常用“弗”,如“弗能禁也”,就是不能禁止。汉昭帝

    特别文摘 2018年3期2018-08-08

  • 佳人倾城颜,身系天下事
    质文化遗产名录。明妃曲二首(其二)○王安石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王昭君:出塞催泪弦,琵琶弹落雁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昭君出塞开创了汉匈间60年无战事的和平局面,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而王昭君的故事也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

    学生天地 2018年8期2018-06-06

  • 佳人倾城颜,身系天下事
    质文化遗产名录。明妃曲二首(其二)王安石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王昭君:出塞催泪弦,琵琶弹落雁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昭君出塞开创了汉匈间60年无战事的和平局面,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而王昭君的故事也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

    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 2018年3期2018-05-17

  • 明妃王昭君
    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这首咏怀王昭君的诗,写出了王昭君虽生于长安,却殁于塞外,死后魂魄无法归乡的悲凉,也让我对王昭君的一生产生了兴趣。王昭君,晋朝时为避司马昭的名讳,又称“明妃”,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的“落雁”。据传,昭君在告别故土、和亲匈奴的路上,心绪难平,拨动琴弦奏起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

    学生阅读世界(喜欢写作文) 2018年6期2018-01-25

  • 王安石《明妃曲》释疑
    □高宏洲王安石《明妃曲》释疑□高宏洲(北京语言大学 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北京 100083)王安石的《明妃曲》是书写昭君出塞故事中的经典之作,但是对其主旨的解读至今歧义重重。导致歧义产生的原因在于研究者们没有充分尊重王安石创作《明妃曲》的历史语境,没有考索《明妃曲》与王安石同时期的散文创作之间的互文关系,解读的时候没有照顾到诗歌体裁表达情感体验的独特性。王安石的《明妃曲》创作于政治比较宽松的嘉祐四年,表达了王安石不被宋仁宗君臣所知的政治境遇,其感情基调与

    理论月刊 2017年9期2017-02-26

  • 这字不能说
    —杜甫所谓“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就是王明君。我们熟悉的蔡文姬,原字是昭姬,就因为避讳司马昭才改的。李世民称帝,“世”与“民”都得避讳了。在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人风,其实是民风。乍一看,以为是人中风了呢。但李世民也逃不了。他弟弟李玄霸,因为在清代犯了康熙玄烨的讳,被改叫李元霸了——现在民间都知道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谁知道他原叫玄霸呢?最重要的一个细节:《史记》等古书里,否定词还常用“弗”,如“弗能禁也”,就是不能禁止。汉昭帝刘

    读者 2017年5期2017-02-15

  • 历史传记题材的影视改编研究 ——以《女医•明妃传》为例
    ——以《女医•明妃传》为例杨婧绮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225000)好的电视剧离不开好的剧本,因此文学改编对于影视呈现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古装剧的市场异常火热,越来越多的历史人物被搬上电视荧幕。编剧们天马行空,大刀阔斧地对历史记载进行艺术加工。在改编的过程势必会融入创作者们对于这些历史人物的主观理解,有些历史人物出现了模糊化、淡化的现象,甚至以一种完全相悖于历史真相的荧幕戏剧呈献,这种做法有违历史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观众错将戏剧中的历史当成了真实

    大众文艺 2017年11期2017-01-28

  • 古往兮来叹生死,琴声诉尽明妃愁——分析琵琶曲《明妃怨》的技法特点与音乐语言风格
    叹生死,琴声诉尽明妃愁——分析琵琶曲《明妃怨》的技法特点与音乐语言风格黄镜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99)琵琶曲《明妃怨》运用陕西地域语言风格与琵琶的音乐技巧刻画人物的复杂内心和悲伤情绪,揭示出历史悲壮的价值与人物崇高的精神。本文从乐曲创作素材之来源、曲式结构、技法表现特点与音乐语言风格对《明妃怨》进行分析,使演奏者与聆听者深切感受乐曲内在的音乐魅力。明妃怨;技法特点;音乐语言一、创作来源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琵琶演奏家任鸿翔先生

    戏剧之家 2016年21期2016-11-23

  • 黄轩:在聚光灯下享受静时光
    黄歇,到《女医·明妃传》中的温柔腹黑皇帝朱祁钰,再到最近播出的《亲爱的翻译官》中那个毒舌翻译天才,不安于现状,总是保持挑战心态的黄轩终于从国民男二號扶正,出演霸道总裁男一号。凭借着出色的演技,黄轩在娱乐圈蛰伏十年后终于出人头地!少年时期的黄轩是不快乐的,他十几岁时遭遇父母离婚,随母亲去广州生活。2007年,黄轩还在娱乐圈艰辛打拼,却得到父亲突然离世的消息,这一度让他彷徨失措,只有靠酒来排解忧伤。有一天,黄轩带着宿醉后的头痛出门,路过一家文具店,店里的大喇叭

    意林·少年版 2016年15期2016-09-18

  • 明妃传学中医
    医师 王泽民跟明妃传学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王泽民新年伊始,《女医·明妃传》这部根据历史人物事件改编的古装传奇励志剧,因讲述了明代国医的传奇经历一上映便火了。同时,也在民间掀起一股中医热。那剧中展示的中医药材和技法是否有可借鉴之处呢?千金苇茎汤:清肺化痰治咳血剧情:女医允贤被关入大牢,她发现一起被拘役的三位女囚发热、咳嗽不止,搭脉后确诊她们得的是风温,后请求衙役为她取“千金苇茎汤”。专家点评:风温是温病的一种,是以发热为主的,具有传染性

    饮食保健 2016年7期2016-07-27

  • 把女医明妃当“养生堂”,瞎啊
    沙电视剧《女医·明妃传》虽称是据史事改编,但历史上的女医生名为“谈允贤”,而非剧中的“谭允贤”。她夫家姓杨,并未被两个皇帝抢来抢去,著作有《女医杂言》,据说活到了九十五岁。在中国,电视剧一旦扯上“养生”“调理”“治病”,群众基础就特别广。如果靠抓药在家吃下肚就能达到健康这一大目标,老百姓就更动心了。广大群众就是爱看这样接地气的居家知识汇编,就好像早年流行的《家庭生活小百科》或《家庭医药大全》一样。但是,允贤说的铁皮石斛是不是“救命仙草”?东阿阿胶真的那么管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2016年6期2016-05-14

  • 那些热播剧里的中医药
    播剧当属《女医·明妃传》了。这部号称“中国版大长今”的电视剧刚播出不久就已经“霸屏”。当然,除了演员们的超高颜值外,剧中诸多中医药知识的展示无疑最夺人眼球。铁皮石斛救命、香灰止血、“十宣”放血治中风、理气散瘀汤等和中医药有关的种种“神奇”,着实“吸攒”了一大批“中医药粉”。不过,追剧的您如果有印象,应该记得这部剧开头就写着:“本剧中所有中医食疗、医药方剂为戏剧情境所需,请勿尝试模仿。”可见,这算是提前给观众们打的预防针。可是,还是会有粉丝要问:“这些神奇的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6年4期2016-04-22

  • 宫墙春深
    因此,翌日一早,明妃娘娘便火急火燎地来到了我的昭阳宫。“曦月,你好大的胆子!平日见到本宫不行大礼也就罢了,如今你连本宫的花都敢拔,真是越发地目无尊长!”她刚进门,就像只被农夫抢走了鸡崽的母鸡一样乱叫,“本宫今日就要替你父皇教育你一番!”几个五大三粗的老嬷嬷从她的身后钻出来,蛮横地架住了我的胳膊。明妃是我父皇的宠妃,在后宫向来横着走,她今日前来处置我,我就算求饶也没用。两个老嬷嬷握着结实的藤条,用力朝趴在冰冷地面上的我招呼着。我牙关紧咬,一声不吭。明妃娘娘坐

    飞言情A 2016年4期2016-04-14

  • 《女医·明妃传》打破时代桎梏的女性励志佳作
    奇历史剧《女医·明妃传》讲述了明代著名女医谭允贤凭借对医学的痴迷和热爱,克服重重困难,开创并建立女医制度,最终成为一代女国医的经历。电视剧视角对准明代著名女医谭允贤在女性地位低下的社会环境中学医行医,力排众议开创女医制度,悬壶济世的一生,堪称一个女医者的史诗故事。该剧由刘诗诗、霍建华、黄轩主演。剧中的“女医明妃”谭允贤(刘诗诗饰)化身中国版“大长今”,与霍建华、黄轩饰演的两位皇帝上演了一出情感虐恋。该剧一经开播,就成为寒假档最具有话题度的电视剧之一。稳坐搜

    电视指南 2016年3期2016-03-16

  • 明妃”刘诗诗
    日,电视剧《女医明妃传》收视一路走高,无论是话题发酵还是口碑叠加都稳中求质。作为剧中最重要的灵魂人物,暌违荧屏一年之久的刘诗诗,将细节拿捏极致,在不断守护医者信仰的曲折之路上,深刻解读打动人心的大情小爱,演绎角色真谛的同时,亦是在诠释自己的真性情。底线之上的任何一个机会我都愿意尝试阔别荧屏一年的刘诗诗,以一出“女医升职记”重归读者视野。这位把杭皇后和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女医之一谈允贤糅合成的杜撰人物谭允贤,凭借着对医学的痴迷和热爱,克服重重困难,开创并建立女医

    齐鲁周刊 2016年9期2016-03-12

  • 那双动人的眼
    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汉族,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留在人们的传说中,留在文人的诗词里。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唐〕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明妃曲(其一)〔宋〕王安石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

    新作文·初中版 2015年12期2015-12-18

  • 最好的咏昭君诗
    邹金灿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王安石《明妃曲》其一王安石的《明妃曲》,可以说是王昭君题材里最好的诗作。王安石写了两首,此为其一,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明妃就是王昭君,晋代为避司马昭的讳,人们改称她为明君,又称明妃。这首诗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17期2015-09-10

  • 从杜甫、王安石咏昭君诗看唐宋诗之异
    三)和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最著名,杜诗即事抒情,咏昭君来写身世家国之感,以情胜;王诗是借事明理,是古之托物言志的诗法,思致深刻,见解独到,以理胜。杜诗以炼句、语言精美见长;王安石则不然,他工于炼意。杜甫、王安石昭君诗的比较体现出唐诗重丰神情韵,宋诗多筋骨思理的时代特征和风格分野。杜甫与王安石的昭君诗虽体裁、诗风、笔法、旨意不同,但对二诗人的评价不可强生区分,而应综合考量。杜甫王安石《咏怀古迹》(其三)《明妃曲二首》诗分唐宋自西晋石崇制《明君怨》乐曲,作五

    文教资料 2015年30期2015-02-25

  • 王安石《明妃曲》“汉宫侍女暗垂泪”解
    71]一、围绕《明妃曲》第二首的争议王安石有《明妃曲二首》,第二首抄录如下: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捍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①“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两句一度引发争议,最早见于南宋李壁《王荆文公诗李壁注》引范冲对高宗言,以孟子“无君无父是禽兽也”指责王安石。李壁为之调停,以为荆公诗固然欠妥“,然诗人一时务

    名作欣赏 2014年20期2014-07-19

  • 一枝独秀领风骚 推陈出新占鳌头 ——评王安石《明妃曲》及其唱和诗
    ,尤其是王安石《明妃曲》出现以后所产生的质的巨大变化。古今关于王昭君这一题材的诗歌很多,历史上也不乏辑本,而据笔者所见,由可咏雪等编注的《历代吟咏昭君诗词曲全辑·评注》,堪称目前最为完备的歌咏昭君的诗歌作品集,此书共收录历代吟咏昭君诗词曲1333首[1]。从这些诗歌可以看出,自汉代的《琴操·怨旷思惟歌》开始,“悲怨”昭君形象一直占据主流,并逐渐凝定为一种固有模式。直到宋代,由王安石的《明妃曲》肇其端,才打破这一传统的表现模式,在昭君形象的塑造上出现了一系列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4-05

  • 王安石诗歌中的女性描写*
    颜祸水论。(二)明妃明妃即王昭君,真名为嫱,字昭君,汉元帝宫人,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由于西晋时避文帝司马昭的名讳,因此改称“明妃”。王安石诗中写到明妃的诗歌仅有3首,而且均以《明妃曲》命名。现摘录如下。《明妃曲二首》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著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3-31

  • 有奖征答
    明代画家仇英的《明妃出塞图》。明妃就是王昭君,公认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是西汉元帝时人,天生丽质,聪慧多才,被选入宫中。进宫后,她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有意将她画丑,使她一直被冷落,无缘面君。后来,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汉元帝便选中了“貌丑”的王昭君。临行前,昭君的美貌使得元帝大惊并后悔不已,意欲留下,却不好失信于匈奴,便重赏昭君,亲自送出长安。昭君肩负着和亲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抵达匈奴,被封为“宁胡阏氏”。在

    月读 2013年4期2013-12-23

  • 放逐、认同与拯救 ——读吴兴华的《明妃诗》
    ——读吴兴华的《明妃诗》⊙陈芝国[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广州 510303]吴兴华在努力建构现代格律诗之余,也创造了不少艺术价值极高的自由诗。被时代放逐的吴兴华取法里尔克,在自由体《明妃诗》中穿越覆盖在昭君形象之上的诗歌史沉积物,从美的承载者与美的创造者的镜像式书写中,诗人重新获得身份认同,并进而在身份认同的意义上完成想象性的自我拯救。吴兴华 《明妃诗》 放逐 认同 拯救王昭君的故事,如同许多其他的中国历史传说一样,几乎像是生来就为做诗的题材而设的。杜甫和王

    名作欣赏 2011年17期2011-08-15

  • 刘因咏史诗的时代精神
    怨恨之情为主表达明妃与汉主之间的种种复杂感情,诸如唐代张祜的《昭君怨二首》:“万里边程远,千山行路难。举头唯见日,何处是长安。汉庭无大议,戎虏几先和。莫羡倾城色,昭君恨最多。”(1卷五百十一,5834)白居易《昭君怨》:“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只得当年备官掖,何曾专夜奉帏屏。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1卷四百三十九,4895)皆如此。刘因以王昭君为咏史题材作咏史诗《明妃曲》:(2卷三,500)初闻丹青写明

    山花 2011年4期2011-08-15

  • 我欲为后
    花檀木盒子,送交明妃的。可是她没有去,窗外的明月渐升至半空,娥公公应该从清辞殿回来了吧?因为宫里头一直有冤魂索命的传言,所以她宁愿出高价买通娥公公,替她走这一程。柳青冥不安地翻了翻身,映入眼帘的是莫紫倩绝美的容颜。莫紫倩比她早入的宫,不仅没有架子,还很照顾新入的宫女。依稀记得初进宫那会,她毕恭毕敬地给管事嬷嬷敬茶,不小心颤了手,冒着热气的茶水荡了几荡。明明没溅出来,那嬷嬷却仿佛被严重烫伤了一般,猛地站起来,一手揪着她的衣襟,挥起鸡毛掸子就打。她拼命用手挡着

    飞魔幻A 2011年5期2011-05-14

  • 揭秘胜乐金刚造像
    慧与男性的慈悲。明妃右腿盘绕于主尊腰间,左手捧嘎巴拉碗,左手持钺刀。佛父最上双手上扬举象皮披风,摆动悬垂于主尊身后,此乃象征摧毁内心的无明与愚痴。胜乐金刚其余诸手伸向两侧,各持嘎巴拉碗、斧、钺刀、三股戟、金刚索及人首等物。右腿直伸,足踏大自在天神:左腿微曲,脚踩大自在天妃的心上。表示降伏忿怒、贪欲、外道及众生的我执而得成就。二尊皆以五骷髅冠、骨饰、五十乾湿人头璎珞作严饰,金刚以寂忿相凝视佛母,双运相立于般若烈焰之中,表现出和合而无欲的极高境界。本尊造像极为

    鉴宝 2009年4期2009-04-17

  • 新颖的构思 精辟的议论
    孙俊华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①鬓角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请乎,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②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③。一去心知更④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⑤莫相忆。君不见咫只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⑥[注释]①春风:本喻女子容貌之美,这里指昭君初出汉宫时的丰润美艳容貌。②意态:指女子的容貌、体态、举止、风度等。③毛延寿:是汉元帝时的宫廷画师。据说汉宫嫔妃很多,于是皇帝请画师为每人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2003年6期200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