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

  • 基于数字感知技术的“古生物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 “古生物学”是结合了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相关专业知识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及其环境的一门学科,然而课程概念较为抽象,知识点精深庞杂,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结合教学实际,对该课程当前存在的灌输式教育、实验实习成本高等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将数字感知技术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校内实验课与野外实习教育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课程近两年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本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为高校其他地质类专业课程的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5期2023-08-22

  • 游戏教学法在高职古生物学课程改革中的设计与应用
    亚摘  要:古生物学作为地质学的三大基础课程之一,具有阐明地球的圈层耦合关系以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历程、培养学生地质思维时空观的重大实践意义。该文通过有效巧妙地设计激趣性游戏、合作性游戏、拓展性游戏和创新性游戏四种由低到高层次的游戏环节,革新古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设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课前期待、课中满足、课后留恋,提高学生知识获得感、技能成就感、专业认同感,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趣、游玩交互”的新时代魅力教育理念境界,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教学刊 2023年17期2023-06-11

  • 运用在线数字博物馆资源进行古生物学线上教学的体会
    00083)古生物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界及其发展的科学,而化石是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其遗体、遗迹或与其相关的有机分子残留[1]。能够保存为化石的古生物只是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中极小的一部分,而人们发现的化石又是所有得以保存的全部化石中的一小部分;化石在发掘和采集过程中也有潜在的损坏可能,因而化石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在古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需要设立相应的实验课时用于对化石标本进行观察。但通常而言,实验课时对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3期2022-08-13

  • 少年古生物学家养成记
    孙丹辉古生物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的交叉科学,古生物学研究的领域宽广而深邃。如果想成为一名古生物学家,需要做哪些准备,储备哪些知识和技能呢?一起来听听古生物学研究者是怎么说的吧!说起古生物学,读者朋友们应该不会感到陌生。我记得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篇题为《飞向蓝天的恐龙》的课文,是中国古生物学家徐星撰写的科普文章。通过阅读课文,大家是不是对恐龍如何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感到好奇呢?那么问题来了,人类是从哪儿来的?生命从无到有又经历了怎

    知识就是力量 2022年7期2022-07-09

  • 关于中美两国在古生物学普及和教育方面的比较
    并逐渐开始对古生物学进行探索。随着对古生物学学习的深入,笔者逐渐地意识到古生物学本身的重要性,对它的兴趣也愈发浓厚。笔者意识到了喜欢古生物和研究古生物学,其实有很大的区别。很多人喜欢古生物,只是源于他们对一些灭绝的生物感到好奇,而古生物学却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古生物学是生物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需要生物学、气候学、环境学、地质学和化学等许多学科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古生物学其实是很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尽管世界各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古生物产生兴

    化石 2021年4期2021-12-23

  • 古生物学重大发现与科普特效电影创作
    一百多年来,古生物学重大发现不断助推和见证着电影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近年来基于中国古生物学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的原创特效电影,已经成为古生物学科普和特效电影产业中的亮丽风景。文章梳理电影发展早期和特效电影发展历程与古生物学成果的关系,特别是近30年来中国古生物学的重大发现与十余年来国内特效电影原创的结合,分析这种“协同进展”现象。[关键词]古生物学 重大发现 恐龙 特效电影 四维电影[中图分类号] J904 [文献标识码] A [ DOI ] 10.199

    科普创作 2021年2期2021-11-18

  •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长春成功举行
    ,由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承办,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世界地质》和《Global Geology》编辑部协办的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吉林省长春市成功举行。大会主席由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军研究员,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古植物学分会副理事长、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主任孙跃武教授共同担任。吉林大学边铁副校长出席会议,并代表姜治莹书记、张希校长和吉林大学致辞。本次

    世界地质 2021年3期2021-09-24

  • 新形势下《古生物学》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的发展,传统古生物学课程在教学上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新的课程体系和社会需求,文章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对古生物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思考和探索。文章从古生物课程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的改革和探索方面进行了阐述。只有紧跟学科发展,不断补充新的内容,加强实践,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这门古老的学科持续保持活力。关键词:古生物学;地质学;课程;教学;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

    高教学刊 2021年5期2021-06-20

  • 课程思政下的“古生物学”教学探索
    工程学院的“古生物学”科在课程思政下的教学探索进行了讨论。主要通过对在思想政治教育下的课程大纲设计、课程内容、考核方式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使得思政教育可以更好地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地为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实现积蓄了青年力量,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办学的要求。[关键词] 课程思政;古生物学;教学探索一、前言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并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在此发表重要谈话,为建设新时代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5期2021-04-06

  • 亿万年前的古生物为什么还要研究它
    天的生物的?古生物学能够回答这样的问题。中国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山海经》中,开始有了关于“龙骨”的记载。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学者就已经认识到,化石是由远古生物形成的。中国唐代的颜真卿和北宋的沈括也准确地提出,化石是远古动物和植物的遗迹。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提出了根据化石可推断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的观点。到了18世纪后期,古生物学逐渐成为现代科学的一个分支,最终在欧洲发展起来,并且迅速在地质学、生物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古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化

    科学大观园 2021年5期2021-03-18

  • 古生物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平台,开展“古生物学”课程线上线下多元混合模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实践证明,线上线下多元混合模式教学克服了“古生物学”传统校内课堂面授式教学模式封闭的时空局限,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时空开放化的新的教学体验。[关键词] 智慧教育;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古生物学”[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1-0102-04   [收稿日期] 2020-11-27一、“古生物学”传统面授式教学模式面临的挑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期2021-03-15

  •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古生物学”课程教学实践讨论
    ]该文根据“古生物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接受程度的角度出发,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进行了优化。同时每一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精细刻画,为提升“古生物学”课程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关键词]古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 Q9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8-0-03[收稿日期] 2020-08-25一、前言新疆大学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是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各个专业的一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8期2020-12-29

  • 南极洲神奇的“足球”化
    t/ n. 古生物学者2. flatten /fltn/ v. (使)变平3. reptile /reptal/  n. 爬行动物Scientists recently reported an unusual finding: the discovery of the secondlargest egg known to exist. The egg, a 68 millionyearold fossil, was found on Seymour Isl

    疯狂英语·新阅版 2020年10期2020-11-02

  • 南极洲神奇的“足球”化石
    ɪst/n.古生物学者2.flatten/'flætn/v.(使)变平3.reptile/'reptaɪl/n.爬行动物Scientists recently reported an unusual finding:the discovery of the second-largestegg known to exist.The egg,a 68 million-year-old fossil, was found on Seymour Island,of

    疯狂英语·新悦读 2020年10期2020-10-31

  • 恐龙的宏观进化与生态
    的影响一直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前沿。关键词:恐龙;宏观进化;生态;古生物学;系统发育中图分类号:Q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07-0212-090 导论恐龙(Dinosauria)属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蜥形纲,双孔亚纲(蜥臀目、鸟臀目)。在中生代(距今约2.5亿年~距今约6500万年)的陆地生态系统中,恐龙种类十分丰富,且全球分布,具有明显的种群与群落多样性。恐龙起源于早三叠纪(Triassic)或中三叠纪(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7期2020-09-02

  • 微古、古藻类和江苏省古学术年会
    0 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古生物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八次学术年会和江苏省古生物学会2020 年学术年会在云南省澄江市顺利召开。此次会议参会代表达166 位,创近年来参会人数新高,代表们分别来自18 所高校、13 个专业研究或管理机构,以及7 个生产企业。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81 篇,并有59 位参会代表在会上做了口头报告,另有18 位代表做了展板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化石藻类学与微体古生物学的主要门

    生物进化 2020年4期2020-03-18

  • 发轫:一九二零
    20年是中国古生物学发展历史中最重要的一年。为了国家的建设, 丁文江与我国最早的地质工作先行者先后于1913年和1916年成立了“工商部地质研究所”和“工商部地质调查所”,开展地质人才的培养和矿产资源调查。古生物学是地质工作的基础,缺乏化石知识就很难确定地层的时代,无法进行地层对比,也就无法开展大规模的矿产资源调查。在发展的初期,丁文江深感中国地质研究最大的困难是化石知识的欠缺。1915年1 月9 日,地质研究所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学,丁文江讲授古生物学,这

    生物进化 2020年3期2020-01-08

  • 京华名士 沪上趣人
    至于整个中国古生物学长远发展的规划者之一,他参与起草、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和学科发展规划。他还组织和领导了许多大规模的野外考察与发掘活动,足迹遍布中国许多省区。比如,在西北地区开展的中苏联合古生物考察,他就是考察队主要负责人之一兼中方队长。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从无到有,一手组建起了实力颇为雄厚的古哺乳动物研究室,汇集成由留苏归国学生及国内高校培养的青年组成、既富有才智又颇具献身精神的学术群体。先生不仅在专业上悉心指导他们,甚至亲自教授他们英语、法語。通过经

    科学 2019年2期2019-09-10

  • 追梦九十载
    成立了"中国古生物学会"。他们是丁文江、葛利普(主席)、孙云铸(会长)、李四光(评议员)、计荣森(书记)、赵亚曾(评议员)、杨钟健(评议员)、俞建章、乐森璕、王恭睦(评议员),这十位古生物学家是中国古生物学的开创者和先行者。同年9 月17 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北京兵马司地质调查所大讲堂举行了首次学术讨论会,交流了3 篇论文:俞建章交流的内容是湖北头足类、王恭睦的是江苏泥盆纪植物化石,乐森璕的是珊瑚新种。学会成立之初,运行比较困难,学会的活动经常处于停顿状态

    生物进化 2019年4期2019-04-02

  • 第1届亚洲古生物学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9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
    的第1届亚洲古生物学会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大会期间,举行了中国古生物学会90周年华诞纪念系列活动,包括纪念大会开幕式、中国古生物学会90周年纪念短片和系列图书发布,颁发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特邀国际专家学术报告、书刊展览展示、亚洲古生物学协会筹备以及天演之夜欢迎会等系列活动。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于1929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自然科学学术团体之一,目前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截至2018年10

    科学中国人 2019年24期2019-02-24

  • 中国古生物学会:风雨兼程九十载
    成立了"中国古生物学会"。他们是丁文江、葛利普(主席)、孙云铸(会长)、李四光(评议员)、计荣森(书记)、赵亚曾(评议员)、杨钟健(评议员)、俞建章、乐森璕、王恭睦(评议员),这十位古生物学家是中国古生物学的开创者和先行者。中国古生物学会的发起可追溯到1927 年,当时正在德国留学的古生物学者孙云铸和杨钟健,在哈尔茨山地质旅行途中相会,他们就有了成立中国古生物学会的想法。返回柏林后,他们在历史学者姚从吾的寓所起草了中国古生物学会章程12条,并写信咨询国内外

    生物进化 2019年3期2019-02-16

  • 华诞九十
    室,8月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北京成立,9 月北平研究院成立,12 月植物学家陈焕镛现生在广州创建了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传统博物学产生的各分支学科在中国走进了有序的发展阶段。几经风雨,今天,中央地质调查所的新生代研究室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中国古生物学会成为国际古生物学界举足轻重的学术团体,北平研究院下设的各研究所也成为中国科学院众多研究所的源头,陈焕镛先生创建的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发展成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共和国迎来

    生物进化 2019年4期2019-02-15

  • 北大古生物学唯一的毕业生
    佳慧作为北大古生物学专业2016年唯一的本科毕业生,安永睿没想到,临近毕业,因为一张照片,自己突然成了网络红人。两年前,安永睿的师姐薛逸凡将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北大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发到网络上,让这个“一个人的专业”为公众所了解。北大古生物学专业,下设在北大元培学院,8年时间,6代单传,一个专业一个人。“其实没有那么孤独,我的课程都是和地空(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或者生科(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一起上的,学校没有为古生物学专业特意开课,也不存在老师对学生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0期2018-05-15

  • 何为古生物
    周浙昆古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学科,通常归属到地质学中,我个人更偏好将古生物学归入到生物学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用大白话说就是化石或者说他们以化石的形式被保留了下来。因此简单说,古生物学就是研究化石的学科。古生物学对应的英文单词有两个,一个是Paleontology, 另一个是paleobiology。坦率说我分不清这个两个词的差别,学生问我,我就说Palontology强调的是从地质学的角度去研究化石,而paleobiology强调的是从生物

    民主与科学 2017年6期2018-02-03

  • 古生物学:来自远古的召唤
    大2010级古生物学专业薛逸凡“一个人的毕业照”走红网络,使古生物学这门偏冷的专业得以走进公众视野,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个“高冷”的专业曾在北大出现了“八年期间,六代单传”的情况,很多人因此对其敬而远之。那么,古生物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小专业,大世界我们对于古生物的理解,可能仅限于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霸王龙,但是对于古生物学家们来说,古生物学探索的是一个时代。如果将地球历史比作时钟上的24个小时,人类是在23点59分59秒才出现的,那么,在生命

    求学·理科版 2017年12期2017-12-29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六代单传”的古生物学专业再现“一个人的毕业照”。而毕业照主人公安永睿,为圆儿时对古生物学喜爱的梦,毅然选择了冷门的古生物学专业。安永睿的做法令我深感钦佩。我认为,追梦路上,即使困难重重,只要不忘初心,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便可得始终。不忘初心,不受利益所诱。安永睿怀着对古生物学热爱的初心,不被热门专业和物欲横流的社会所诱惑。正如陶渊明放弃仕途选择归隐,只因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世人甚爱牡丹,而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他们都能够不被功名利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10期2017-06-20

  • 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等
    年历史的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北京发布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我国科学家在古生物学各分支领域取得的科学成果,有力地推动着世人对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历程的认识。前五大进展分别是:志留纪古鱼揭秘脊椎动物颌演化之路、绘制冰河时代欧亚人群的遗传谱图、1.3亿年前羽毛β角蛋白的发现使古生物色彩复原更加可信、华北发现距今15.6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群、早泥盆世植物根系促进土壤形成及河流地貌转型。緊随其后的是:白垩纪琥珀中发现系列昆虫伪装行为及最原始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7年4期2017-04-15

  • 北大古生物学唯一毕业生:其实我没那么孤独
    宋佳作为北大古生物学专业2016年唯一的本科毕业生,安永睿没想到,临近毕业,因为一张照片,自己突然成了网络红人。两年前,安永睿的师姐薛逸凡将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北大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发到网络上,让这个“一个人的专业”为公众所了解。北大古生物学专业,下设在北大元培学院,8年时间,6代单传,一个专业一个人。“其实没有那么孤独,我的课程都是和地空(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或者生科(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一起上的,学校没有为古生物学专业特意开课,也不存在老师对学生

    感悟 2017年3期2017-03-24

  • 北大古生物学唯一毕业生:其实我没那么孤独
    宋佳作为北大古生物学专业2016年唯一的本科毕业生,安永睿没想到,临近毕业,因为一张照片,自己突然成了网络红人。两年前,安永睿的师姐薛逸凡将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北大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发到网络上,让这个“一个人的专业”为公众所了解。北大古生物学专业,下设在北大元培学院,8年时间,6代单传,一个专业一个人。“其实没有那么孤独,我的课程都是和地空(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或者生科(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一起上的,学校没有为古生物学专业特意开课,也不存在老师对学生

    读者·校园版 2016年20期2016-11-18

  • 肉食恐龙也会游泳
    古生物学者在云南省中部的恐龙山镇发现了中国首例肉食龙和植食龙游泳足迹。这类足迹目前在全球仅发现数例,亚洲此前只有一处。恐龙会不会游泳一直是古生物学界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肉食恐龙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怕水的。2007年,美国古生物学家找到了肉食龙能游泳的证据,但这类标本非常稀少。2013年,考古学家在四川昭觉地区发现了肉食恐龙会游泳的证据。和昭觉的发现类似,恐龙山镇的造迹者也是通过后肢的交替运动,双腿像桨一样划水前进,有些类似于现生的靠双足行走的动物,比如水鸟。很

    飞碟探索 2016年11期2016-11-14

  • 北京大学 “六代单传”的古生物专业
    北大古生物学2016年毕业生安永睿成为北大该专业本届唯一的毕业生。每年只有一个毕业生的低频率,让北大古生物学专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存在,到今年,这个专业已经是“六代单传”。安永睿等同学能够一人“独享”一个专业,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独特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关。元培学院在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到了高年级学生再结合个人兴趣与规划选择具体专业。北大古生物学专业从设立之初,就从学科交叉角度设计了全新的培养方案。古生物专业既要修地质学的专业课,还要修生物学的专业课,所以安

    高中时代 2016年9期2016-10-18

  • 北大古生物学2016届唯一毕业生离校:热爱就不孤独
    报告厅举行。古生物学专业唯一毕业生安永睿赫然在列。因为一张“专业只有一人”的毕业“合影”,这位北京大学2012级古生物专业毕业生,连同他的专业一起走红网络。每年只有一个毕业生的低频率,让北大古生物学专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存在。这个寂寞和冷僻的专业,自从北大在2008年设立以来,总共毕业了6名学生,被媒体称为“六代单传”。人物脸谱 从小就喜欢地理,十足的古生物迷安永睿从小就喜欢地理、化石方面的知识。从初中就开始走访贵阳市周边,2012年又到访南极,大学四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7期2016-10-14

  • 每届仅有一名学生的“高冷”专业
    北大元培学院古生物学专业复建至今的所有学生。每一届学生,有且仅有一名。一张特别的毕业照,让北京大学一个神秘而高冷的专业火了,原本默默无闻努力学习的学生渐渐被外界知晓。他们学习的专业是古生物学专业,这个专业在本科阶段开设的中国高校屈指可数。2008年,北大元培学院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基础上复建古生物专业,这也是元培第一个跨学科专业。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生存在地球历史的地质年代中、已几乎绝灭的生物,诸如三叶虫、恐龙和猛犸等。2014年6月,北大元培学院学生薛逸凡在

    小康 2016年14期2016-09-10

  • 北大再现“一个人的毕业照”
    北大古生物学2016年毕业生安永睿,似乎也要像他的师姐薛逸凡一样,沉默四年毕业“爆红”——今年,他也要拍摄“一个人的毕业照”。北京大学的古生物学专业从2008年创立至今,每年的毕业生都是一个,至今已是“六代单传”。几位“单传弟子”都是因为“兴趣”二字而汇集在古生物学。第四代的薛逸凡是为了“圆儿时对古生物喜爱的梦”;第五代的余逸伦则是“恐龙迷”;安永睿也是从小就对古生物相当有兴趣。面对“人丁稀少”的问题,安永睿觉得还是大家对这个专业了解不足。“很多人会觉得这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6年23期2016-08-19

  • 古生物学创新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温顺久摘要:古生物学重点课程建设作为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子项目(2012-2015),经过课题组多年的创新教学探索与实践,已经成为一门具有独特学科特色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融古生物学基础理论与古生物化石鉴定实践技能训练于一体,注重学科知识的规律性、科学性和新颖性。新的古生物学课程体系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体现出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教学改革获得明显的实践效果。关键词:重点课程建设;古生物学;地质工程专业;专业改革试点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5期2016-05-30

  • 一个人的毕业照
    天,北京大学古生物学专业的毕业生安永睿红了,作为古生物专业本届唯一的毕业生,他将拍摄一个人的毕业照。安永睿,从小就喜欢地理、化石方面的知识,孜孜不倦地探寻这方面的知识,别人觉得深奥枯燥,他却乐此不疲。在高中时,他被英国BBC纪录片里面的恐龙、猛犸等古生物所震撼,从而成为一个十足的古生物迷,这也让他抱定了学习古生物学的志愿。然而,当他决定报考北京大学古生物学专业时,就像引爆了一枚炸弹。“古生物是做什么的,有什么用?”“这么冷门的专业,就业前景肯定不怎么样,要

    知识窗 2016年8期2016-05-14

  • "一个人的毕业照":北大古生物学专业"六代单传"
    的师弟、北大古生物学2016年毕业生安永睿,成为该专业本届的唯一毕业生。薛逸凡当年“一个人的毕业照”,让大学四年默默无闻的她在网络上爆红两年前,穿着白色衬衣、顶着黑色学士帽的薛逸凡似乎还没来得及笑一下,四年的大学时光就在相机的咔嚓声中画上了句号。镜头前严肃拘谨的薛逸凡没有想到,就是这张一个人的“北大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让她几天之内成为热门人物。“今年6月份拍毕业照的时候,我也是一个人。”薛逸凡的师弟、北大古生物学2016年毕业生安永睿,成为北大该专

    世纪人物 2016年6期2016-05-14

  • 探生命之滥觞 究万虫之始祖
    大学地质学系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学位;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和2011年9~11月年先后两次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做访问研究;2011~2014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职博士后;2012年3月~2014年3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流动项目主任,与英国、瑞典、法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多国的学者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曾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专题发言多次,2008年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获中国古生物学会首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期2015-08-02

  • 像侦探一样工作
    研究员,知名古生物学者邢立达的合作研究者。古生物学听起来是有一点高冷,不过在我看来,其实它蛮有趣的。于我个人而言,古生物学充满了魅力。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的研究如同侦探一样:从有限的化石线索中去推测和还原那些从未谋面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场景,在反复地打磨中还原事件的真相。我参与过最艰苦的一次研究便是与邢立达等人一同确定东方饕餮迹这种遗迹化石的事情了。所谓的遗迹化石不是人们常说的骨骼化石,而是由古生物活动时留下的痕迹经历漫长的地质演变后石化而形成的。东方

    求学·理科版 2015年5期2015-05-25

  • 西藏改则地区昂拉仁错中—下二叠统昂杰组—下拉组地层古生物
    .。关键词:古生物学;二叠系;昂杰组;下拉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西藏中图分类号:P534.46;Q911.6文献标志码:A0引言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昂拉仁错一带地处滇藏地层大区的冈底斯—腾冲地层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冈底斯板片中的革吉—措勤复合弧后盆地[12]。其中,位于改则县西南侧的拉清乡汤模长剖面,其二叠世地层昂杰组、下拉组出露良好,生物化石丰富。该剖面在古生物化石面貌上表现为冈瓦纳—特提斯型古生物群混合。笔者结合1∶250 000赛利普幅区域地质调查,根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4年4期2015-01-07

  • 中国古生物学离“灭绝”不远?
    题:在中国,古生物学重蹈恐龙覆辙 本周,北大学生薛逸凡在她社交网站账户上发布的一张照片迅速流传开:她独自站在一座大型图书馆前,戴着黑框眼镜和学位帽,身着学位服,表情严肃地看着镜头。照片上方有这样一行文字: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中国拥有众多化石遗迹,是世界上研究古生物最重要的地区之一,但科学家们表示,令人担忧的是,这个领域并不受中国学子青睐,他们喜欢的是工程或商业专业。尽管美国拥有更多化石遗迹,但中国在发现新古代物种方面已超越美国,包括在赣州某

    环球时报 2014-06-202014-06-20

  • 我国首家古生物学院在沈阳成立
    我国首家古生物学院在沈阳成立我国首家以学院为建制的古生物学专业高等教育机构――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10月9日在沈阳正式成立。这是我国第一所古生物学院,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仅以古生物学命名的专业学院。据介绍,这个学院的成立是为适应我国近年来在古生物学科研、自然类博物馆、化石保护与管理、以及化石能源开发等领域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古生物学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古生物学专业领域政产学研用的年轻后备力量。学院设有古生物学、古地理与

    科技传播 2011年20期2011-08-15

  •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在贵州召开
    周晓丹)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在贵州召开(周晓丹)2011年10月21日—23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在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能源与地质勘探部门、博物馆、出版行业以及部分国外古生物学家共90多个单位、42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古生物科学研究与化石保护",展示了中国古生物学和相关学科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普教育以及古生物化石保护等领域取得的新进展。本次年会颁发了中国

    地质学刊 2011年4期2011-04-02

  • 古生物学名词》(第二版):献给中国古生物学会 80华诞的一份厚礼
    江 王永栋《古生物学名词》(第二版):献给中国古生物学会 80华诞的一份厚礼邬 江 王永栋*2009年 10月,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 25届学术年会和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 80周年大会在南京召开,会议举行了《古生物学名词》(第二版)发布仪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刘青和代表李星学院士的第二届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顾问戎嘉余院士分别在发布仪式上致辞。《古生物学名词》(第二版)的出版,是我国古生物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

    中国科技术语 2010年3期2010-12-31

  • 我国高校今年首次开设古生物学等7个新专业
    个。其中,“古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它可以为石油天然气、煤炭能源勘探开发提供重要支持。 开办“古生物学”专业的高校是北京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在原来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上,新设立了地球环境科学本科专业。 “电波传播与天线”专业是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国防建设发展需要所设立的新专业。 2009年大连海事大学根据国际海事组织海员证颁发的业务需要,开办了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此外,为改变我国救助打捞人才严重匮乏的情况,

    中外教育研究 2009年2期2009-04-09

  • Palaeontology和palaeobiology的区别及其中文译名
    员会公布的《古生物学名词》[1]中都称为“古生物学”。从构词法的角度看,这似乎无可非议(palaeontology源于希腊词palaios古代的+ontos生物+logos论述;palaeobiology源于希腊词palaios古代的+bios生命+logos论述)。作者查阅了近三十年国内古生物地史学教材和相关文献,发现palaeontology和palaeobiology的中文译名很不一致(见表1)。本文拟从古生物学发展史的角度讨论这两个名词的区别及其中

    中国科技术语 2008年2期2008-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