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哲学

  • 阿多诺道德哲学下的易卜生《野鸭》解读
    在其讲演稿《道德哲学的问题》中提到《野鸭》,阿多诺认为《野鸭》的悲剧缘于人自身的矛盾,这正契合其非同一性的道德哲学。本文试从阿多诺道德哲学的角度,探寻易卜生《野鸭》中的伦理疑难,从而为易卜生戏剧提供新角度的研究与思考。关键词:《野鸭》 易卜生 阿多诺 道德哲学 伦理《野鸭》是易卜生戏剧创作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剧本之一,该剧本讲述了一个伦理悲剧,其悲剧内涵扑朔迷离,后世争议不断。《道德哲学的问题》是阿多诺对康德道德哲学问题进行评说的讲课稿,他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

    文学教育 2023年1期2023-05-30

  • 西方道德哲学的转向微探
    摘要:西方道德哲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范畴的哲学分支形式。在西方道德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先是经历了“神命论”与“德性论”纠缠,后又开启了“德性论”与“功利论”的争论。神命论是道德哲学的起始,指道德上正确的事情就是上帝命令我们做的事情;德性论是道德哲学出现的第一次转向,认为人之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发现自身内在德性;功利论是道德哲学的发散性转向,以抽象整体的“好”来引导精确义务的规定,孜孜不倦地想要去量化追求,最后达到“善”的终极目标。

    西部学刊 2022年5期2022-04-08

  • 《群书治要》的道德哲学及其当代意义
    用,明确指出道德哲学的忽视和缺失是中国近代文化的一大弊病,应当予以重视。《群书治要》的失而复得是中国文化界的幸事,对文化建设有重大意义。关键词:《群书治要》、传统文化、道德哲学作为一部“巅峰制作、失而复得、盛世重光”的古代典籍,《群书治要》以其高贵的出身、跌宕的命运以及承载的重托成为诸多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的一颗明珠。她传承自远古,发端于盛唐,由有着“天可汗”之称的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编纂,其深厚的道德哲学思想对“贞观之治”的盛世产生过巨大作用;又由于唐宋之际战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2021-12-02

  • 道德哲学角度探析善和幸福
    人的本性,在道德哲学层面,德性与知识、理性是分不开的,一个人是否作恶的判断标准,除了是否具备知识,还要看他在实践中是否具备理性,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活动,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成为德性。幸福是在德性的基础上产生的,按照努斯进行的思辨活动就是人的幸福,幸福就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对于实践主体来说,善是低层次的幸福,高层次的终极的善是实践主体感受到思维中的满足感和获得感,是思辨的幸福。道德哲学中的幸福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理性的价值追求,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诱惑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1期2021-11-10

  • 查尔斯?泰勒论“道德现象学”
    现象学; 道德哲学; 道德现象学; 本体论解说中图分类号: B82-066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1.04.016一、 问题的缘起在《自我的来源:现代同一性的形成》(Sources of The Self: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1989)一书的开篇,加拿大当代著名思想家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性的哲学关联:“自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10-23

  • 从“超越现实”到“现实超越”:论马克思的道德哲学革命
    要:马克思的道德哲学一直以来遭受误解,诸种误读导致的后果是马克思所实现的理论变革被遗忘。只有在西方近代道德哲学的发展谱系中才能合理地理解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哲学是近代道德哲学遭遇危机的产物,它体现出一种超越现代性道德哲学的思想努力。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马克思破解了道德之谜,揭示了道德的阶级根源和利益基础,在批判阶级道德时马克思暗示了“真正的人的道德”。“真正的人的道德”的致思逻辑展现了一种后形而上学的视野,同时又从根本上超越了后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的问题域。马

    理论导刊 2021年6期2021-07-12

  • 关于康德道德哲学几点分歧的解释与阐明
    全面梳理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一些误解和歧义,通过正本清源的方式还原一个完整的康德道德哲学,为以后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关键词]康德;道德哲学;形而上学[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292(2021)01-0018-05[收稿日期]2020-11-10[作者简介]刘旭,中共菏泽市委党校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方向:道德哲学、西方伦理学史。到1768年,康德宣称正在研究一套伦理学体系,标题是“道德形而上学”。他反复承诺,不仅会很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05-25

  • 利己主义道德哲学在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利己”作为道德哲学的基础才是最合理的道德原则。可在实践中,人人奉行利己主义原则行事,每一个人的“自利”与他人的“自利”将会冲突,导致每一个人都无法实现所期待的“自我利益”,这就是利己主义道德哲学的“群己困境”。 如果其是一种合理的诉求,为什么“利己主义者”多不乐于公开自己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呢?这是其“身份困境”。利己主义道德哲学如果“合理”,理应被人们所推崇或树立为榜样,但这种情况很少。这被称为“榜样困境”。利己主义在实践中还被指忽略了集合中微小的善恶。一

    西部学刊 2021年2期2021-02-26

  • 浅析霍布斯的道德心理学——非心理利己主义
    道德心理学;道德哲学一、心理利己主义(一)基本定义“人们所做的所有行为,基本上都是处于自私的心理,不论一个人为他人做了什么,他最后的动机都是为了自己的好处。”这种主张认为,每一个人从根本上都是被自我利益的欲望所驱动,他们的行为都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即使是表面看上去人们会做一些有利于他人的事情,但其实这种利他的行为最终是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人是完全利己的,无私且不考虑自身利益的利他行为根本不存在。这种主张,被称之为心理利己主义(psychological eg

    客联 2020年9期2020-09-10

  • 康德道德哲学视域下《失明症漫记》的善恶谱系
    本文以康德道德哲学为理论基点,对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进行结构主义式解读,将小说情节置入一个以善恶为内容,主动和从动为形式的道德参照系之中,并指出其在叙事系列中与康德道德哲学的契合或冲突,最后将小说深层意旨归为两个问题:人类道德建成的可能性条件在于何处?人类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还是只会在中间阶段徘徊?通过對比康德理论和小说思想后得出结论:道德的建成一方面是可能的,即实现至善是可能的,其条件在于康德所提出的实践理性三大悬设;另一方面又

    今古文创 2020年3期2020-09-10

  • 康德道德哲学视域下《失明症漫记》的善恶谱系
    本文以康德道德哲学为理论基点,对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进行结构主义式解读,将小说情节置入一个以善恶为内容,主动和从动为形式的道德参照系之中,并指出其在叙事系列中与康德道德哲学的契合或冲突,最后将小说深层意旨归为两个问题:人类道德建成的可能性条件在于何处?人类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还是只会在中间阶段徘徊?通过对比康德理论和小说思想后得出结论:道德的建成一方面是可能的,即實现至善是可能的,其条件在于康德所提出的实践理性三大悬设;另一方面又

    今古传奇·故事版 2020年3期2020-08-25

  • 现代性语境下道德哲学视域中的教师伦理
    代性语境下,道德哲学视域中的教师伦理乃是一种试图用反思、批判与建构的致思范式,它运用建构性原则和范导性原则,对教师伦理做道德哲学意義上的沉思,借以给出伦理学意义上的德性构成,指明一种培育和践行教师伦理的理论主张和实践诉求。依照教师伦理自身的演进逻辑,现代性语境下的教师伦理会以如下四个环节而展开其自身:教师伦理的先行标划-作为问题的教师伦理-作为环境的教师伦理-作为行动的教师伦理。关键词: 现代性;道德哲学;教师伦理;问题教师;主体性德性;客体性规范中图分类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8-16

  • 近十年康德道德哲学研究综述
    】 随着康德道德哲学研究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近十年来学界对康德道德哲学展开了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主要在康德道德哲学的情感问题、义务思想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目前的创新性研究和系统性研究较少,在今后应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康德道德哲学研究,为实践提供更为科学、全面、有效的思想理论。【关键词】 康德 道德哲学 批判性康德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中,道德哲学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占有优先地位。开展康德道德哲

    大经贸 2020年5期2020-07-23

  • 双层功利主义
    层功利主义把道德哲学分为两个层面,即直觉的和批判的。在直觉的层面,人们可以像规则功利主义者一样思考,并且按照初级道德原则行事。在批判的层面,人们可以像行为功利主义者一样思考,并且基于功利最大化来选择初级道德原则。虽然黑尔认为这种双层功利主义是一种合理的道德理论,但是它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关键词〕 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功利主义;黑尔〔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20)01-0132-06起码自18世纪以

    社会科学研究 2020年1期2020-04-22

  • 道德哲学,大千底色
    曹辉《道德哲学》[ 英] 乔纳森·沃尔夫著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7月我对哲学感兴趣,是四十不惑之后的事,可能和思想的成熟有关,一些哲学书籍年輕时的我本不喜,近年倒是逐渐入眼,这便是与《道德哲学》邂逅的源起。该书是英国哲学家乔纳森·沃尔夫的著作,他是牛津大学政府学院公共政策教授,曾任伦敦大学学院哲学系教授、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这本书被选入《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套装,经过漫长时间的大浪淘沙,成为大学哲学教材,自有它的普世性,同时可见《道德哲学》受重视的程度。不

    新民周刊 2020年10期2020-03-27

  • 真理、诚实以及个体生活意义的深层意蕴探寻
    。【关键词】道德哲学;伦理学;张力;自我理解;伦理经验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4-0233-02道德哲学一直都是历代哲学家积极关注的领域,从古希腊苏格拉底道德哲学到近代功利主义、康德伦理学,道德哲学的发展路线很明显地贯穿着逐渐抽象思辨、愈发逻辑化的特点,就某些方面来说,这就意味着“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应“对现有哲学提出批评”。学术界一般认为是B·威廉斯复兴了道德哲学:他以一种

    戏剧之家 2019年34期2019-12-25

  • 康德道德哲学中道德律和自由意志研究
    ]康德在他的道德哲学中对道德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回答了关于何为道德律、自由意志、道德律之所以可能的前提等问题,并将自律的原则作为他的最高原则,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确定了自由意志在人们日常道德行为中的重要地位。有理性者在道德生活方面是自律的,是出于意志的自由而为自己立法,而不是出于其他的诸如感性的欲望等,保持了自由意志的一贯性而不变质。这样,将道德律纯粹地作为自身行为的准则和动机,使自己的行为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则,进而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和崇高性。有理性者在日常的道德

    知与行 2019年5期2019-10-14

  • 从界限到界限?
    芝【关键词】道德哲学  认识论  道德律  必然与自由【中图分类号】B516.3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15.013人能够认识什么?人应当如何行事?人依凭何者而认识美好?于《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与《判断力批判》中,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康德定义了“人”的概念。然而,这并不代表给出了康德哲学的全部要义,为了寻求康德整个学说到个别问题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年15期2019-09-25

  • 浅论柏拉图的道德哲学观及其影响
    有诸多著述,道德哲学观是他的重要思想及成就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开启了意识与物质的对立统一基础,为后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也起到了一定促进意义。关键词:柏拉图;道德哲学;德性观一、柏拉图道德哲学产生的根源在西方哲学派别里,智者派作者西方哲学史上较为有影响力的一个派别,在哲学思想里,智者派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作为柏拉图哲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道德哲学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智者派在怀疑

    新教育论坛 2019年5期2019-09-10

  • 托尔斯泰道德哲学与俄罗斯法治化进程
    ,托尔斯泰的道德哲学为俄罗斯法律虚无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本文探究了托尔斯泰道德哲学的非暴力伦理学和法律虚无主义思想对俄罗斯法治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关键词:俄罗斯 托尔斯泰 道德哲学 法律虚无主义中图分类号:I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2-0226-02一、托尔斯泰的“道德伦理学”作为道德家的托尔斯泰,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他的道德伦理学说。这种以仁爱道德为基础的理论,是从古至今的许多宗教道德学说都具有的。例

    现代交际 2019年12期2019-08-01

  •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 王阳明 道德哲学 “心即理”作者简介:陈光,河北大学中国哲学专业。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6.226王阳明是明代心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心学理论构建,不仅是对宋代陆学的重大转向,更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

    法制与社会 2019年17期2019-06-26

  • 有关马克思道德哲学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总论
    要】马克思道德哲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紧密,高校在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包涵着马克思道德哲学要素,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客体往往忽视它起到的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将通过对马克思道德哲学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价值、研究现状和趋势、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几个方面做出总体论述,以企达到整体最优的目的,最终使得马克思道德哲学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得以顺利开展。【关键字】马克思;道德哲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科技视界 2018年16期2018-10-27

  • 浅析康德三大道德律令
    康德哲学中其道德哲学在康德的三大批判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三大道德律令又是其道德哲学的核心,三大道德律令“普遍立法”、“人是目的”以及“意志自律”层层递进,康德从人的道德意识为切入点提出道德的形而上学的原理,通过“绝对命令”的形式将道德提升到自由意志的自我立法。最终,康德确立了“意志自律”在其实践理性中的最高地位。正确理解康德三大道德律令的真实内涵对于把握康德三大道德律令的意义,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3期2018-05-07

  • 《择天记》中的哲学意蕴
    励志哲学以及道德哲学,对现今社会颇具启示意义。关键词:电视剧 《择天记》 爱情哲学 励志哲学 道德哲学《择天记》是著名网络作家猫腻加盟腾讯文学后的首部作品,它于2014年5月28日正式在腾讯文学连载,随即引发了网络读者的广泛好评。2016年11月,该作品荣登2016中国泛娱乐指数盛典“中国IP价值榜-网络文学榜前10”,反映了网民对作品的认可与肯定。以该作品为范本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择天记》由杨晓培担任总制片人,钟澍佳任总导演,鹿晗、古力娜扎等青年明星领衔主

    声屏世界 2017年12期2018-03-07

  • 聚焦好人存在,共筑道德社会 ——评阿格妮丝·赫勒《道德哲学
    究领域广泛,道德哲学是其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她的道德哲学就是要回答好人何以可能,即在现代化的社会道德哲学如何引导人成为一个好人的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末,赫勒先后完成了道德哲学三部曲。《道德哲学》是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她从“好人”出发,回答了立足于双重偶然性存在的现代人应如何回答“我应该做什么”“好人何以能”等问题。在《道德哲学》一书中,赫勒力图让文化重拾引领地位,重新塑道德标准,寻求在现代性的背景下使道德哲学能够引导人选择成为一个道德的人。赫勒进行了

    学术交流 2018年12期2018-02-20

  • 平等与责任
    治哲学引向了道德哲学。在道德哲学的思考中,我们通过对“偏好的合理性”和“责任的根据”的深层分析和论证,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昂贵偏好本身是不合理的;第二,人们应该对自己拥有的昂贵偏好负有个人责任。〔关键词〕 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平等;责任〔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8)01-0137-07在当代政治哲学中,分配正义是讨论最多和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在分配正义的讨论和争论中,核心问题是平等。平等是一个规范的概念,

    社会科学研究 2018年1期2018-01-27

  • 文明社会的伦理基础: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主题
    ;文明社会;道德哲学作者简介:张翼飞,男,法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从事社会学理论研究。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韦伯与中国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4ASH002;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欧洲资本主义早期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启示”,项目编号:15SHD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西方经典社会理论研究”,项目编号:HEUCF171306中图分类号:B51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7)06-0

    求是学刊 2017年6期2018-01-10

  • 巴赫金道德哲学下的负责任道德主体哲学解读
    动、行为作为道德哲学的主要研究目标。提倡个体通过负责任道德主体哲学的行为规范参与到生活中,从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方方面面里积极体现自己的“位置”,重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并主张积极对话和沟通,要求在多元化、多形式的话语交流和丰富的主体精神世界当中,做到道德哲学色彩体现。关键词:道德哲学;负责任;巴赫金;哲学解读;哲学一、巴赫金个人的哲学历史和内涵巴赫金(1895—1975),是俄国文学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和思想家,有着“超越了当代所有人思想”的美誉。巴赫金是出生在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2017-12-09

  • 赫勒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对个性道德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道德哲学;好人;赫勒【中图分类号】B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092-03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到现在,道德哲学一直在哲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亚里士多德、康德、休谟等哲学家对道德哲学的研究大都基于人们如何获得幸福的生活,布达佩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阿格妮丝·赫勒在其“道德三部曲”《日常生活》《超越正义》《现代性理论》中,基于对现代生活的思考和反思,提出了个性道德的合法性以及如何形成良好的道德判断。

    世纪桥 2017年10期2017-11-22

  • 福斯特生态正义思想的道德哲学意蕴解读
    阶级倾向”的道德哲学辨识,凸显了其中蕴涵的人(环保主义者)与人(林业工人)—环境(原始森林)—资本主义(政府与企业)伦理关系的“生态伦-理形态”应然与实然的生态伦理悖论和生态伦理与资本主义伦理关系的道德范式之间的冲突。由此,他指出,环保主义试图通过超越阶级倾向维护生态正义,在现实中面临着多重困境。通过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道德哲学反思,福斯特揭示了马尔萨斯人口论反生态正义的伦理本质。在福斯特看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的新马尔萨斯主义都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利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4-26

  • 休谟道德哲学的本体论失陷
    从而成为休谟道德哲学的本体论失陷。真与善之断裂的认识论根源在于理性与经验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它体现的时代意志则蕴含在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之间的哲学史动力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性原则”发生了异化,它在本体论层面表现为绝对主体被有限主体和客体所取代,它在伦理学层面表现出个人主义伦理的特征。关键词:道德哲学;休谟;有限主体中图分类号:B56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道德哲学若以本体论为前提或基础,那很可能会以真与善的统一作为教条。这种教条往往是由

    西部学刊 2017年3期2017-04-13

  • 良知与责任: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
    供解决方案的道德哲学。她呼吁现代人追随好人的脚步做一个好人,并指出好人和最好的道德世界存在于每一个个人的道德自律中,即选择自己成为好人,然后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一个好人。尽管赫勒探讨了现代道德和时代精神重建的可能性,指出了现代人的命运和责任,但她试图通过反省和规约自己达到自由的自律的道德理论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气质,也或多或少浸透着一种政治悲观主义的伤感。但是无论如何,赫勒对现代性和现代世界道德状况的反思都是当今社会道德重建的重要理论资源。关键词:偶然性;好人;

    求是学刊 2016年6期2017-01-07

  • 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及其意义和局限
    )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及其意义和局限倪颖微(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金华 321000)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美德即知识”是道德哲学的核心,由“知”“行”合一论、德行和知识、“有意为恶优于无意为恶”作为基本内涵。其道德哲学有其积极意义,也有其局限性。虽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与如今的道德教育有本质区别,但仍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模板。我们应在继承发扬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同时,摒除其消极因素。苏格拉底;道德哲学;德行;意义;局限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最著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7期2016-12-06

  • “社会”的再发现:黑格尔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
    黑格尔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赵丽辉【摘 要】黑格尔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道德哲学问题重新回到古典的自然法传统中去,让其由独立出来的领域重新嵌入到人类共同体的整体之中。他让个人决策、个人的动机与热情及其相互关系内嵌入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总体背景中,并从中对它们进行新的考察和构建。【关键词】康德 黑格尔 道德哲学 社会一、前言现代道德哲学经历启蒙之后认为外在于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构成对人之自由的某种奴役,所以它试图建立一种摆脱政治、社会和经济

    长江丛刊 2016年5期2016-11-26

  • 论环境伦理学的两种探究模式
    ;探究模式;道德哲学;应用伦理学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5作者简介:张婷婷(1982—),女,内蒙古赤峰人,讲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硕士,中共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环境伦理学。一、应用伦理学模式探究应用伦理学模式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它的兴起是伴随着应用伦理学的兴起而产生的。与道德哲学不同,应用伦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基于应用伦理学的本质,其研究的问题是那些十分具体、与

    求知导刊 2016年25期2016-10-17

  • 中西四德的对观:伦理冲动的两种道德哲学形态
    理冲动的两种道德哲学形态潘小慧摘要:樊浩教授所提出的“西方四德的人性结构是‘理性+意志’;中国四德的人性结构是‘理性+情感’”的两命题,经讨论或许可以得出:西方四德智、义、勇、节的主体依序是“理智、意志、愤情、欲情”,或“理性、理性欲望、2感性欲望”或“理性、3非理性”或“理性、3欲望”,未必可归结为“理智/理性+意志”。关于中国四德(或儒家四德,或孟子四德),樊教授归结出“四德—四心之中,3/4的是情感,1/4的是理性,是一种‘理性+情感’的并以情感为主

    哲学分析 2016年2期2016-07-26

  • 亨利·詹姆斯与奥斯卡·王尔德“自我诗学”比较
    性。本文试以道德哲学中一些核心概念作为理论资源就上述问题对两位作家作品作对比研究,引出在主体日趋消解、破碎的现代社会自我实现的两种不同理路。【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奥斯卡·王尔德 自我诗学 道德哲学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189将亨利·詹姆斯与奥斯卡·王尔德并置于同一视域下研究,在Michèle Mendelssohn的著作Henry James, Oscar Wilde

    南北桥 2016年8期2016-05-30

  • 帕菲特道德哲学之基石:理由与合理性
    要]帕菲特的道德哲学是在规范并分析“理由”和“合理性”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其理论“大厦”是在“理由”和“合理性”基石上建立起来的。帕菲特认为,人是宇宙唯一的能够回应理由的理性存在。我们应该接受某些基于价值的、客观的理论,行为的理由从那些给予我们理由去拥有欲望或目标的事实中获取力量。实践合理性与认识论的合理性的关键区分,在于对实践理由的自发回应和对认识论的理由的非自发回应。[关键词]帕菲特;道德哲学;理由;合理性[中图分类号]B56159 [文献标识码]A

    北方论丛 2016年1期2016-05-30

  • 道德哲学视域下的微博伦理失范研究
    伦理失范放在道德哲学视域下来考察。笔者在详细分析和解读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结构的基础上,从中吸取了值得借鉴的道德观念,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尝试提出规制对策。关键词:康德 道德哲学 伦理失范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7-0379-02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预言,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新的传播手段的运用、传播理念的产生以及传播领域的不断扩展,促进传媒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诱发和加剧了更多

    中文信息 2016年7期2016-05-14

  • 道德形而上学、道德哲学何以必要与如何可能?
    德形而上学、道德哲学何以必要与如何可能?晏辉摘要:伦理学是否需要道德形而上学和道德哲学为其奠基,源于伦理学自身的需求,更由于道德哲学的特殊地位。伦理学需要一个前哲学致思,即前提批判,其旨趣在于对德性与规范之何以可能、如何可能以及怎样可能做形上沉思,借以给出德性与规范之必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的根据与条件的证明。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一种致思方式,其富有成果的概念就是道德哲学,前者是思的过程,后者是思的成果,由原则、观点、承诺和方法构成。这些原则和观点为伦理学得以成

    中州学刊 2016年2期2016-03-28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哲学意蕴
    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哲学意蕴张涛 (西安航空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陕西西安 710077)摘 要:在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氛围下,为了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哲学意蕴,把其中的伦理之美充分展露出来,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支撑,从道德哲学的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进行分析。分析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当前国家层面道德哲学精神的精华,是国家层面伦理价值的核心内容、生命线、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3-24

  • 康德伦理学的“道德政治”路径研究
    024摘要: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内在关系问题,成为理解康德伦理学的困难。康德的法权普遍公式虽然不是直接从道德的绝对命令推出的,但却来自于纯粹实践理性的自由理念。正是因为人作为“自由者”的自由本性,才使人先验地同意法权意义上的自由,通过法权关系来守护自由者的共在关系,与自由者组成共在的“自由共同体”。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更是一种整体性的,即它既是一种道德哲学,也是一种政治哲学,在根本的意义上是一种“道德政治”的思路。这种“道德政治”的路径,是在道德形而上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3-08

  • 立足好人存在重塑道德期待 ——评阿格尼丝·赫勒《道德哲学
    尼丝·赫勒《道德哲学》孔 婷自17—18世纪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以来,在西方占主导的理性主义特别是技术理性推动下,人类社会获得了空前的进步与发展。但东西方社会都面临着一个共性问题:文化模式对人的引导和制约正在慢慢失去效用,引发了一系列道德失范现象。那么,个人如何在道德多元选择的今天突破片面的技术理性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成为“道德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阿格尼丝·赫勒在《道德哲学》一书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书用规范的方式和方法回答了在现代社会中立足

    学术交流 2016年10期2016-02-26

  • 社会治理的政治伦理建构析论
    ;伦理价值;道德哲学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1-0052-04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社会治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现代性的发展带来了社会治理的飞速进步,形成了科学的社会治理观念,创建了一整套以和谐、平等、发展为核心价值理念的社会治理体系。与此同时,我

    理论导刊 2016年1期2016-01-20

  • 道德选择与道德困境——亚里士多德道德哲学及其困境的解决
    —亚里士多德道德哲学及其困境的解决王珍(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2)[摘要]亚里士多德将人性观作为其道德哲学的逻辑起点,他言下的道德认识、道德判断以及道德选择的精神价值是巨大的,他对道德的描绘彰显了对德性的塑造和对至善的追求。但他道德哲学中所持有的理智主义与功利主义立场,使其陷入不可避免的困境。该文探讨了亚里士多德道德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价值,揭示了亚里士多德道德理想的困境,在当代世界道德哲学领域的启发影响下提出了困境解决的可能路径。该研究以现代价值

    梧州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3-21

  • 古今官德理论比较——论官德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是从现代道德哲学中吸取资源①,它在现有的研究中占有最大的比例;二是从古代官德中寻求资源②,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儒家的官德传统;三是寻求古今官德之间的某种融合③,明确运用这一思路的人虽然为数不多,但前两种思路中都有或多或少的隐含。总之,我们可以说现有的官德研究都有意无意地在古今融合的背景下展开。然而笔者认为这种通过融合古今道德哲学④来为官德建设寻找出路的智识努力在理论上是轻率的,在实践上则是无益的。这是因为人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古今道德哲学在根本上的不同,进而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03-20

  • 社会发展全球化趋势下俄罗斯学者对儒家思想的新诠释
    教,不如说是道德哲学。俄罗斯学者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基础,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今日中国在全球经济危机情况下仍能迅猛发展,与儒家思想的影响不无关系;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性自我完善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全球化趋势下当代国际社会发展的新矢量。关键词:俄罗斯学者;儒家思想;孔子;道德哲学早在17世纪,俄罗斯的民族文化精英们就对中华文明倾慕不已,尤其是对中国的儒家学说。当时一些学者在喀山大学开始宣讲《四书》。到了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3-17

  • 内尔?诺丁斯基于“关心”思想的道德哲学及其教育蕴意
    心”为核心的道德哲学和关心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她认为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诺丁斯通过对传统道德哲学、女性主义和实用自然主义的追溯,奠基于存在主义“我—你”关系,勾勒出最基本的人际关心的关系,并借由对关心者与被关心者之间的互通互动关系的研究,梳理出关心教育理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终极目标——关心学生和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意识。诺丁斯从长期的以“关心”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实践中提炼出道德教育的四种方法:身教、对话、实践和认可。[关键词]内尔·诺丁斯;关心伦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6期2015-01-12

  • 享乐主义观及其批判
    的。关键词:道德哲学;享受;享乐主义;纵欲主义;禁欲主义中图分类号:B8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4)02—0104—07享乐主义观是古典道德哲学家所关心的基本问题之一,是人在享受问题上作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它主要是一种追求过度享受的观点,人们将这一主张称为“享乐主义”。一、享乐主义的概念界说在古典道德哲学中,主张享乐论的人和以享乐为自身生活立场的人,都将推至极端的享受单纯地视为人生最高和唯一的目的,并把享受与创造活动分

    理论与现代化 2014年2期2014-09-10

  • 道德图林机对康德绝对律令的重述
    律令;康德;道德哲学中图分类号:B51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6?0001?05自罗尔斯《正义论》产生巨大影响之后,伴随而来的是康德道德哲学在当代的复兴。但在分析哲学传统中的这种复兴决不是一种诠释性的哲学史学究方式,而是在对其基本精神的各自理解中的多方向发展。其中一个诱人的方向是,如何在康德的道义论基础上兼容后果论或价值论的伦理学——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价值道义论”(value-based deontolo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6期2013-12-31

  • 黑格尔的道德哲学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要:黑格尔的道德哲学是黑格尔的法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意义也绵延至今。其道德哲学可分为“故意和责任”、“意图和福利”以及“善和良心”三个阶段。其中故意与意图的关联与区别,道德与利益的纠葛,真善与伪善的区分和辨别等观点对现代社会仍具有不可否认的重要意义。关键词:黑格尔;道德哲学;意义项目名称:浙江师范大学课程实践教学项目成果(编号:201129)。指导老师:首作帝黑格尔将道德发展分为“故意和责任”、“意图和福利”以及“善和良

    卷宗 2013年11期2013-05-14

  • 西方道德哲学史的研究现状与学术展望——以“三十余年来西方道德哲学史研究”为视角
    来,国内西方道德哲学及其相关研究通常是在西方伦理思想史、西方伦理学说史、现代西方伦理学说史以及伦理学的体系与方法的名义下进行的,直接以西方道德哲学或西方道德哲学史之名进行的研究尚没有见到。从国内伦理学学者的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上的自觉探索看,国内学者中万俊人先生比较早地系统引介并梳理了现代西方伦理学史,率先贯注了一种“道德哲学史”的问题意识。姚大志先生对当代功利主义、契约主义、社群主义的研究,廖申白先生对希腊德性伦理学的研究,何怀宏先生对契约主义伦理学的研究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3-23

  • 儒学和基督教道德核心理念的差异
    学 基督教 道德哲学 仁 爱作为中西文化的代表,基督教和儒教均以重视道德见称,然而二者的核心理念及其哲学基础却是大为不同的。“爱”是基督教的核心理念。一般认为,《旧约圣经》的主题是“律法”,《新约圣经》的主题则是“爱”。在《新约圣经》中,“爱”既通过基督的生平尤其是受难体现出来,也通过保罗书信得以明确。保罗在《罗马书》中指出,所有的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爱完全了律法”。 “仁”在儒教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就仿佛“爱”在基督教中的地位。《论语》中两

    商情 2009年8期2009-07-22

  • 浅论辩证唯物主义视阈下的道德哲学
    伦理学也称为道德哲学,伦理学的学科特殊性决定了伦理学是根据哲学的基本体系和框架构成的。本文把伦理学和哲学的唯物辩证思维紧密的联系起来,以此来说明伦理学学科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关键词:道德哲学;道德起源;道德终极标准;道德规范;道德评价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09)04-018-03纵观各种科学知识的发展,我们可以把所有的科学分为两大类:“理论的和实践的。”理论的目的就是为获得某种知识,而实践的目的就是希望掌握某种事物和知识领域的规律

    西安社会科学 2009年4期2009-05-18

  • 康德政治哲学的道德基础
    [摘要]康德道德哲学的出发点是自由,而其政治哲学是以其道德哲学为基础的,自由在其哲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其政治哲学的本质特征。正义作为外在自由准则,为个人自由规定了界限,并且他关于政治与道德的统一在其正义学说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关键词]康德;政治哲学;正义;道德哲学[中图分类号]B5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4-0008-03康德以自律原则为中介把道德和自由意志联系起来,本质上是确立了作为立法

    党政干部学刊 2009年4期2009-04-27

  • 分析的马恩道德哲学要义
    恩格斯的早期道德哲学具有理性主义和理想主义特征。中期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阐发了道德哲学的基本理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过程中,作为社会结构和运动的要素进行了道德社会学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理想是建立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对立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和谐社会。恩格斯在晚年所阐述的马克思和他共同建立的道德哲学体系,是他们所理想的自由及其秩序的道德哲学体系。[关键词]马克思;道德哲学;自由;秩序[中

    党政干部学刊 2009年12期200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