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礼德
- 韩礼德谈机器翻译
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1955 年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曾在剑桥语言研究中心工作,任剑桥大学助理讲师,从事有关机器翻译的研究。随着计算语言学的发展,20 世纪60 年代他先在美国伯克利大学,后在耶鲁大学与Sydney Lamb合作研究。80 年代在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院与Willian Mann 及其团队合作,从事计算语言学与机器翻译结合的研究。到20 世纪末,他开始关注智能机器翻译。本文主要介绍韩礼德在上述不同时期对机器翻译所持的一些观点①。2 机械翻译(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1期2023-04-01
- 对韩礼德语言元功能三分说的质疑及问题溯源
tions)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重要思想[1]和最基本的概念之一[2]35。韩礼德所区分的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被广泛应用在话语分析领域。关于这三大功能的区分,很少有人提出质疑,然而其有关三大元功能的论述却并非毫无问题。本文拟从各功能的划分层次、功能界定的严谨性、统一的解释原则这三个方面对元功能三分说进行分析,讨论该假说的不足,并通过追溯韩礼德元功能思想的学源来探究以上三个问题的根源,以期对元功能三分说做出合理的评价。二、对元功
江汉学术 2022年6期2022-11-26
- 《纪念韩礼德先生》翻译心得
摘要:韩礼德先生于2018年4月15日悉尼时间晚8点去世,享年93岁。韩礼德先生是英国当代语言学家,世界两大主要语言学派之一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以及世界语言学界的杰出代表和语言大师。《纪念韩礼德先生》是一篇集生平故事介绍与理论阐述于一体的论文式讣告。此次翻译结合文章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翻译中的难点与应对策略。关键词: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讣告;翻译1.翻译分析1.1 从文本类型德国功能主义学派代表卡塔琳娜·莱斯首次提出了文本类型理论。依据布勒对“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2021-11-24
- 格林童话的情态资源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情态理论,对格林童话经典篇目中的情态资源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格林童话中肯定形式的中值、低值情态动词使用较多,否定形式中的高值情态动词使用较多。通过这些情态动词的使用,潜移默化地向读者灌输社会特定伦理和审美价值,影响读者价值观的形成。关键词:格林童话 情态 系统功能语言学 韩礼德格林童话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童话故事集之一,它讲述了一个个爱恨情仇、富于奇妙幻想的故事。关于格林童话的学术研究有源于翻译、道德、悲剧的审美元素、社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6期2021-08-06
- 韩礼德论加的夫语法
〔摘要〕韩礼德对加的夫语法的基本看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文章从语言的层次性、语言的元功能、功能句法、自然語言处理及语言认知研究方面系统梳理了韩礼德对加的夫语法的基本观点。总体而言,韩礼德认为加的夫语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种模式,是对系统功能语言理论的有益补充。具体而言,韩礼德认为加的夫语法在语言层次性和元功能上的不同划分有其特定的研究目的;加的夫语法在功能句法研究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成绩斐然;加的夫语法在语言认知研究上更接近当代主流认知科学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02-08
- 韩礼德生态语言学思想的必然性和政治性*
院外国语学院)韩礼德(Michael A.K.Halliday)生态语言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以下几个根本问题的思考上:语言与生态的关系如何?语言学家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能否有所作为?如何有所作为?韩礼德认为,语言与生态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复杂的。一方面,语言尤其是词汇语法融汇了人类对现实(生态是现实的一部分)的认知,是意识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生态、人们对自然生态的认知分别构成了语言的物质基础和认知基础;另一方面,语言中的词汇语法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1-01-21
- 韩礼德学术思想中国学理之渊承1
国当代语言学家韩礼德青年时期曾在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学,并于1947年至1949年间在我国北京大学跟随罗常培教授学习历史语言学,之后转入广州岭南大学跟随王力教授学习共时语言学,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方言。1950年,韩礼德再次回到英国剑桥大学,在著名语言学家弗思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元朝秘史》。自此,韩礼德写出了多篇关于汉语研究的论文,他对汉语的研究对他后来构建系统功能语言学起到了重大作用。韩礼德生态语言学研究模式根植于系统功能语言学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0年5期2020-11-12
- 韩礼德的生态语言学思想论析
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M.A.K.Halliday)有明确的态度:语言学家可以有所作为,而且要积极作为。在希腊塞萨罗尼基举行的第九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上,韩礼德指出,“等级主义、增长主义、物种灭绝、污染及其他类似的问题,不仅仅是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的问题,也是应用语言学领域的问题”[1]172。他的观点突显了语言和语言学的能动性,得到了生态语言学界的重视,开启了生态语言学研究的新篇章。国际语言与生态学会召集人、奥地利语言学家艾尔文·菲尔(Alwin Fill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4期2020-03-03
- 韩礼德生态语言学思想的必然性和政治性
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对生态问题的积极关注得到了学界的好评。与注重弱势语言保护、提倡多种语言共存、维护语言多样性的隐喻模式生态观(将语言类比成生物)不同,韩礼德主张运用语言学的武器来面对生态环境危机问题。语言和语言学的能动性是韩礼德生态语言学思想的鲜明特色,生态问题进入他的语言学研究视野有其必然性,原因是他的语言学思想具有政治性,即他的语言学理论具有干预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启发和影响民众的意愿和能力。他对语言的诸多理解,如社会意义符号说、系统说、意义潜势说、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02-24
- 韩礼德生态语言学思想的学理传承研究
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Michael A. K. Halliday)的生态语言学思想内涵丰富,饱含着积极的能量,是他语言学理论的又一大社会实践成果。它的发展和完善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它吸收了多学科的、多元的养分,得益于注重语言的意义研究以及跨领域的应用研究,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韩礼德生态语言学思想的学理传承呈现出多源性特征,其学理来源是多学科的。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韩礼德的生态语言学思想的学理传承:汉语及其方言研究的启蒙(韩礼德早年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2-23
- 英语语法隐喻在中国发展现状
要】本文通过对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归纳出本理论的三个新进展。并展示了语法隐喻理论近十年间在中国的较为重要的发展节点。【关键词】英语语法;隐喻【作者简介】贠楠(1991-),女,汉族,陕西咸阳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一、语法隐喻内容隐喻一直是语言学中的热门,它不仅是一个修辞手法,亦包涵了许多与语言学相关的范畴及理论,如:词汇学,语义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等等。隐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类表达、交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10期2019-11-07
- 语域理论视阈下的外译“红色”小说《新儿女英雄传》的翻译批评
断发展,建立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之上的话语分析、语域分析逐渐被引入翻译研究。沙译《新儿女英雄传》作为中国第一部译介到美国市场的“红色”小说,其成功的经验对于后续以“红色”为题材的中国文学外译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试以韩礼德语域理论为支撑,基于翻译批评视角,对沙译《新儿女英雄传》进行分析,以期对当下文学外译中的“红色”文学有所裨益。关键词:语域理论;韩礼德;话语分析;语域分析;翻译批评中图分类号: H059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10-08
- 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看中国儿童文学在韩国的接受度
批评话语分析 韩礼德 文化传播中图分类号:I2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10.024Keywords Chinese Children Literature;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Halliday; cultural communication0 引言韓礼德①(Halli
科教导刊 2019年29期2019-09-10
- 韩礼德语言研究取向之哲学溯源
——《韩礼德的新马克思主义语言研究取向》评介
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早年参加共产主义语言研究小组,并声称其语言学研究是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1-4]。然而,学界对此并未予以应有的关注,更谈不上对韩礼德的这一学术思想进行深入挖掘。我国青年学者何远秀(以下简称“作者”)以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在其新著《韩礼德的新马克思主义语言研究取向》(以下简称《取向》)中,系统论述了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在韩礼德语言研究中的具体表现,加深了学界对韩礼德的新马克思主义语言研究取向的认识。这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和认识韩礼德的学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6期2019-02-18
- 巨星陨落 光辉犹存
——追思韩礼德先生的高尚品德与划时代贡献
310058)韩礼德(M.A.K.Halliday)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4月15日在澳大利亚仙逝,在他93岁寿辰一天之后与世长辞。噩耗传来,心头一震,心情沉重,深感悲切。他的去世意味着世界失去了一位历史巨人,而功能语言学界失去了一代宗师!我没有胡壮麟、方琰、朱永生、张德禄、龙日金等学者那样的荣幸,得到韩礼德的直接指导和谆谆教诲,从而获得真传。但是按照《杨绛妙说“读书”》一文中杨绛先生对读书的隐喻解释,读书就是读者登堂入室,向作者请教。从这个意义上讲,我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9-01-12
- 吾师韩礼德先生的为人和治学
100871)韩礼德先生于2018年4月15日悉尼时间晚8点去世,享年93岁。我的导师韩礼德先生走了,永远离开了。噩耗传来,悲痛难抑。种种思绪,涌上心头。这里汇报一下我亲身经历和目睹的先生为人和治学的优良品质。一、指导学生宽严结合1979年1月,中国的9名中青年教师通过教育部在全国的选拔考试后,由教育部派遣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进修。出国前,这批学员曾在北京语言大学集训。集训期间学员曾就此次出国是否需要攻读学位进行过热烈讨论:一部分教师认为出国主要是提高英语水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9-01-12
- 《功能语法导论》修订的互文分析
311121)韩礼德(M.A.K.Halliday)先生去世,是语言学界的巨大损失。我没见过韩礼德本人,与他也没有直接的师承关系,按理说我很难写纪念文章。然而,我是发自内心由衷地敬佩韩礼德,敬佩他能将深奥的语言学道理讲得那么透彻而且引人入胜。所幸,我读过一些韩礼德的重要著作,收获良多,在此我仅从《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下文简称IFG)的修订试图说明他在语言学理论上的历史功绩和卓越贡献,以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9-01-12
- 维特根斯坦与韩礼德的语境观:联系与区别∗
和意义的关系。韩礼德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出发,提出语境理论。虽然二者的出发点不同,但都强调语境对意义理解的影响。本文梳理维特根斯坦和韩礼德语境观的发展脉络,以求更明晰地理解二者的语言思想。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尽管维特根斯坦和韩礼德的研究对象不同,二者的语境观也存在差异,但他们都重视语境对语言意义的影响,其实质是一样的。他们的哲学和语言思想对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1 引言语境,简单而言,就是语言赖以存在的环境。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就是语
外语学刊 2018年2期2018-10-12
- 从学科话语特征破解学科教育的困境
——韩礼德《科学语言》对话语深度研究的启示
9)一、引言: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学科话语询问学习语言学的入门者对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印象,回答往往是:这是一套复杂的语法系统。的确,其中的系统图令一些初学者望而却步。但是一套繁复的理论为什么多年来在教育教学界广为应用(胡壮麟等 2017)?重温韩礼德先生对科学话语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该理论创始人的学术声名绝不虚妄,而是建立在他对社会和教育的深度关切之上,同时也来自他对学科话语(例如科学话语)的深耕细作与远见卓识。对于学科教育的困扰,韩礼德试图从学科话语特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8-02-10
- 简析西方现代语言学代表人物及其方法论贡献
不开以索绪尔、韩礼德、布龙菲尔德和乔姆斯基等语言学家对于语言学的深入剖析。对于语言学流派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者对于语言学的发展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和方法论研究对于后来学者研究语言学有引导作用,引导学习者对于语言学进行新的探索和创新。本文在简述现代语言学流派代表人物的基础上,也列出了相对应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希望能对后来的语言学习者有一些方法论的启示。关键词:索绪尔;乔姆斯基;韩礼德;布龙菲尔德;方法论1 前言语言学,是对于语
小说月刊 2017年12期2018-02-05
-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日语听力语料库建设研究
性基础上,结合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之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理论,构建了以高频词,新闻常用句型和语篇语料为一体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日语听力语料库。该语料库的建设旨在解决学生在听力课中存在的词汇量不足、不熟悉新闻常用句型以及知识面窄等实际问题。关键词:系统功能;日语;听力;语料库;韩礼德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8-0087-04endprint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8期2017-10-21
- A Brief Talk on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and Case Grammar
华,童剑平.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与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之比较[J]. 外语语言教学研究,1996.[5]胡壮麟,朱永生,张德录等. 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6]李伟娜. 格语法理论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7]龐素芬. 系统功能语法与格语法的比较[J]. 华北工学院学院,2001.[8]雍和明.系统功能语法与英语句法研究[J]. 外国语,1992.endprint
东方教育 2017年14期2017-09-25
- 韩礼德系统思想在音系学中的应用
的一部分,是以韩礼德系统的思想为依据,在音系学理论及研究方法上发展起来的一只新兴音系学流派。弗斯曾是韩礼德的到时,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弗斯的观点在系统音系学中涉及颇多,尤其是弗斯的韵律分析。关健词: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音系学 韩礼德一.引言系统功能语言学包括系统和功能两部分,其注重语言的系统多于结构,系统语法主要说明语言作为系统的内部底层关系,是一种意义潜势。在韩礼德对语言与语言学的阐释中,主要有六种核心思想,为别为:元功能思想、系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8期2017-08-08
- 维特根斯坦与韩礼德语言观之意形融合:继承与超越
)维特根斯坦与韩礼德语言观之意形融合:继承与超越宋 健 楠(上海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 上海 200083)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无论词语还是语句,其功能不止于指称外部对象和事实,更在于试图编织生活场景。维特根斯坦的整体经验、功用论及语境等思想为后世韩礼德等人建立功能主义语义观奠定了坚实的辩证哲学根基。探求功能语义观的哲学溯源并论述其如何继承和超越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在人本主义思潮下重新理解和审视意义与形式的融合与统一、发现语义的本质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3期2017-05-25
- 系统功能语法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孙晨摘 要: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派之一。韩礼德认为,语言是一个社会性的符号系统,包含三大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蕴含的系统的思想、层次的思想、纯理功能的思想和盖然的思想對语言教学有着很深的指导意义。关键词: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语言教学韩礼德自70年代以来发表了包括《语言的系统和功能》在内的许多著作,建立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体系,形成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受该理论流派影响的教学观大都遵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0期2017-05-02
- 韩礼德与语料库研究*
3)1 引言在韩礼德看来,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料库研究之间有天然的血缘关系,是共生和联合增效的关系(a symbiotic and synergistic relationship)(Halliday 2006:293)。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料库相结合的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是《系统与语料库——探究其联系》(SystemandCorpus:ExploringConnections)。这是第29届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会议(2002年7月在利物浦大学召开)的论文集,于20
外语学刊 2017年4期2017-03-13
- 论韩礼德的实践辩证法语言研究思想
08100)论韩礼德的实践辩证法语言研究思想何远秀(长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涪陵 408100)近年来,韩礼德本人多次提及他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语言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研究语言的,学界曾对其语言研究思想和方法进行过不少的探讨,但鲜有人从马克思主义语言研究的方法论角度去审视韩礼德的语言研究方法论的问题,以至于学界对韩礼德的语言研究方法论的认识,尤其是有关韩礼德的辩证法研究思想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甚至是误解。通过阐释马克思辩证法的思想实质以及韩礼德的语言研究思
外国语文 2017年2期2017-03-10
- 韩礼德系统思想在音系学中的应用
黄 丹韩礼德系统思想在音系学中的应用黄 丹系统音系学作为系统语言学研究的一部分,是以韩礼德系统的思想为依据,在音系学理论及研究方法上发展起来的一只新兴音系学流派。弗斯曾是韩礼德的到时,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弗斯的观点在系统音系学中涉及颇多,尤其是弗斯的韵律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音系学 韩礼德一.引言系统功能语言学包括系统和功能两部分,其注重语言的系统多于结构,系统语法主要说明语言作为系统的内部底层关系,是一种意义潜势。在韩礼德对语
文学教育 2017年23期2017-02-12
- 韩礼德的情态附加语分析
16000)韩礼德的情态附加语分析胡玉燕(延安大学,陕西 延安 716000)[摘要]作为情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情态附加语是体现语言人际功能的必不可少的手段。该文根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对情态附加语的分类、用法、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其功能做一个综合性的分析,以此加深对语气附加语和评论附加语的理解与认识。[关键词]情态附加语;韩礼德;不足之处;功能在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中,概念、人际和语篇是语言的三大功能。语言对于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3期2016-08-15
- 从人际功能的角度来研究《伊芙琳》和《死者》
定了重要基础。韩礼德提出的功能语法为分析实际的语言提供了有效而科学的方法。本文就运用韩礼德的人际功能,以乔伊斯的两则短篇小说《伊芙琳》和《死者》为例,分析它们所传达出的深刻主题并以此说明对韩礼德人际功能的运用不仅仅局限于语法范畴,还可以广泛应用到文学作品的分析中去。关键词:乔伊斯;人际功能;《都柏林人》;韩礼德作者简介:詹劲阳(1991-),女,汉族,黑龙江齐市人,吉大外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3期2016-08-01
- 韩礼德纯理功能理论在高职英语分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韩礼德的纯理功能是其系统功能语言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三部分: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分层教学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被普遍接受。把韩礼德的纯理功能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可以为英语分层后的教学方法提供一点启发,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学生灵活掌握课堂信息量。【关键词】韩礼德 纯理功能理论 高职英语 分层教学一、引言系统功能语法的创始人M.A.K.Halliday在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000)一
校园英语·下旬 2016年6期2016-07-20
- Halliday and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1]胡壮麟.韩礼德的语言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4(01).[2]李君子.谈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9).[3]武宁.谈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04).[4]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000.[5]Halliday MAK,Matthiessen C.An Introduction to Funct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8期2016-05-14
- 《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及物性分析
大反响。本文以韩礼德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系统为研究路径对该条例的语言特点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及物性研究探求语言形式选择背后的深层动因,揭示该语篇的社会意义。【关键词】功能文体学 及物性系统 韩礼德一、引言及物性分析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纯理功能中概念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继韩礼德对威廉·戈尔丁的《继承者》的分析后,及物性分析模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文体分析。及物性系统包括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5期2016-05-14
-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导论》(第四版)述评
0024)《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导论》(第四版)述评董晓明林正军(东北师范大学,长春,130024)Halliday,M.A.K.2014.Halliday’s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4th ed.).Routledge:London & New Youk.ISBN:9780415826280(hbk).pp.ⅩⅤⅢ+786.1. 引言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法导论》(以下简称《导论》)是第一部系统介绍功能语法的著作,
当代外语研究 2016年2期2016-03-19
- 从韩礼德关于科技英语的论述联想到物理学与语言学的关系
从韩礼德关于科技英语的论述联想到物理学与语言学的关系吴国玢,戴炜华(上海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摘要:韩礼德为科技英语的发展做出过杰出的贡献。语言学家们致力于研究科技英语的动力源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科学家对于语言和语言学的关注,作为科学技术核心基础学科的物理学与语言学之间的密切关系由来已久,每当有划时代的重大物理学发现时,往往会同时出现伟大的物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物理学家与语言学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对于语言学和物理学的发展都十分有益,科技英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2016-01-14
-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取向:韩礼德专题访谈录
主义取向 ——韩礼德专题访谈录韩礼德何远秀杨炳钧([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悉尼;西南大学/长江师范学院,重庆,400715;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中图分类号]H0-06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8921.2015.07.0012015年4月23日至26日北京师范大学举行“韩礼德-韩茹凯语言学国际基金成立大会暨第14届功能语言学研讨会”期间,我们利用会议间隙对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M.A.K. Halliday
当代外语研究 2015年7期2015-12-18
- 论韩礼德的音系观
姆斯基革命”;韩礼德的功能主义理论,也同样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理论之一。韩礼德建立和发展的当代系统功能语法常被称为“系统语法”或“系统语言学”,也有人称之为“功能语言学”或“功能语法”,严格地说,韩礼德的语言理论模式应称为“系统语法(语言学)”或“系统功能语法(语言学)”,无论如何,“系统”二字不能去掉,这也是其语法区别于布拉格学派(马泰休斯、尼古拉.特鲁别兹科依和雅各布森)、荷兰学派狄克(S.Dik,1940-1995)等“功能语法”的根本所
外国语文 2015年3期2015-12-02
- 系统功能语法下米歇尔北大演讲人际功能分析
功能角度出发,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对语言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对于与语言相关的各种学科,如社会语言学、语言教学、统计学等,都具有巨大的促进和影响作用。运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对米歇尔北大演讲进行分析,能揭示语言和意义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阐明米歇尔在北大演讲时是如何构建人际关系的。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人际功能;米歇尔;北大演讲20世纪以来,系统功能语法在语言学理论中一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是伦敦学派的主要代表韩礼德提出来的,他从社会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6-09
- 丘吉尔演讲辞的“及物性”分析
张轶舟【摘要】韩礼德把语言的元功能分为概念元功能、人际元功能、语篇元功能。本文选取概念功能的一部分 —“及物性”的角度,对温斯顿·丘吉尔在二战期间作的著名演讲《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进行分析,解释演讲辞中对概念功能中“及物性”各过程的运用,以期读者对理论与演讲有更好的理解。【关键词】丘吉尔演说辞 韩礼德 及物性 过程一、引言1.理论基础。英国语言学家弗思教授开创了伦敦学派,后来他的学生韩礼德陆续发表了很多著述,建立起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体系。韩礼德把语言功
校园英语·上旬 2015年7期2015-05-30
- 隐喻之语法隐喻
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于1985年在《功能语法导论》中首次提出,是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语言学家大多都把隐喻看作是词汇层面隐喻化的过程,韩礼德认为隐喻还发生在语言的语法层面,即我们所说的语法隐喻。当语法的形式或者范畴发生转换时,就产生了语法隐喻。本文通过对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及其分类的介绍,梳理了近些年国内研究语法隐喻理论的现状并探讨学者提出的语法隐喻理论的不足之处。1.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1985年,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入门》一书中,从研究词汇隐喻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9期2015-05-30
- 从“语言游戏说”看语法隐喻理论的哲学意蕴
的功能语言学和韩礼德(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随之诞生,语言学的研究视角也转移到生动活泼的言语活动上去,不断把语言哲学的理论应用到话语篇章的具体分析中去,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当代应用语言学的进步[2]。不同于维特根斯坦,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和代表性人物,韩礼德所擅长的似乎不在于以学究式的旁征博引或缜密的逻辑推导与思辩阐述其语言哲学思想,而在于运用自己所创立的语法理论模型或框架分析、解释一些语言现象[3],其中的语法隐喻理论属核心内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5-27
- 韩礼德的翻译对等类型观初探
言学理论根据。韩礼德的翻译对等观源自其语言观,与其语言观相一致。文章首先讨论了韩礼德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定位,然后探讨了其翻译对等的意义首要性和语境决定性,最后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级阶观、层次观和纯理功能观等三个维度对其翻译对等类型观进行了阐释。一、韩礼德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定位从前系统功能语言学时期其关于机器翻译方面的研究直到21世纪初其对适用语言学的探索,韩礼德一直认为翻译研究的中心问题是语言问题,并将翻译问题定位为语言学问题。在1962年发表的Linguist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3-31
- 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及不足
词汇形式上,而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入门》(Halliday,1985)最后一章提出,隐喻现象并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这便是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的由来。关于语法隐喻这一术语的确定,各学者意见不一,质疑其理论依据,且关于语法隐喻的分类上也有不同的意见。本文就语法隐喻的理论依据及其分类进行探讨,并指出语法隐喻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对语法隐喻的展望。一、语法隐喻的理论依据“我们认为,语法隐喻理论的提出首先是与韩礼德不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3-19
- 论并协与互补思想的元理论意义
——从外语研究的价值说起
的复杂无序性。韩礼德的语言系统的并协与互补思想包含的启示是多重的,主要有三点:整体主义语言研究观、语言的经验识解作用和科学真理相对论。韩礼德;并协与互补;外语研究;主观与客观;语言系统;整体主义;真理相对论人类活动往往具有目的性,外语研究也不例外。人们从事外语研究大多是相信其具有价值,当然也不排除完全出于兴趣和好奇的研究行为,但外语研究是有价值的行为活动,这一观点得到绝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那么,外语研究有何价值?对于这个议题的探讨,回答可以是多元的。需要注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2-14
- 韩礼德的“并协与互补原理”与中国古代辩证法
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M.A.K.Halliday)提出了语言系统的并协与互补原理(the principle of complementarity),他指出:“这意味着要把两个或更多的对应部分合在一起,以便形成一个新的模式。”[1](P184)韩礼德认为,并协与互补原理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理,可以解决语言系统的互补问题。自韩礼德20世纪60年代创立语言学理论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系统功能语言学及其运用做了大量研究,而对其关于语言系统的并协与互补原理的研究寥寥
江西社会科学 2014年10期2014-12-03
-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谈谈外语教学
要:本文先介绍韩礼德以及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探讨在外语教学中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几点主要应用。首先,该功能可以应用于指导语境教学当中,将语法与日常相互结合在一起;其次,该功能还可以应用在听说教学当中,将听、说语言与交际的目标和交流意义相互的结合在一起;最后,还可以应用于读写教学当中,为写作和阅读提供了更好的教学模式。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 外语 教学 韩礼德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196-01
科技资讯 2014年13期2014-11-10
- 语言层次观
——从索绪尔到韩礼德
——从索绪尔到韩礼德徐来娟1,2(1.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715;2.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语言符号的层次性是现代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虽然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没有直接提出层次性的概念,但他关于能指与所指的二元对立、形式与实体的二元对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以及能指的线性原则等思想为叶姆斯列夫、兰姆和韩礼德等人的层次理论提供了共同的理论背景。在对这三位学者有关层次的分类、层次的内容以及层次间和层次内部关系的描述进行梳理的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6-28
- 浅析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1524)浅析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李函柯(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重庆 401524)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在欧洲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强调了语言及语言使用者得社会性和语言的功能性。该学派对语言本质的看法,对语言系统的重视,使其在语言理论和应用领域都取得了耳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和所有语言理论一样,系统功能语法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语言体系。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在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2014-04-17
-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
世纪50年代,韩礼德就密切关注计算语言学的发展,并对机器翻译、电子词典编纂等多个分支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Webster,2007)。从此以后,自然语言处理一直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者的研究视野当中,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也逐步问世。从时间上来看,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应用历程恰巧伴随着计算机的变革。如今许多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应用已经离不开计算机,比如机器翻译、语料库、自然语言生成和人机对话等,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完整性——面对真实的文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4-10
- 园林科技英语语篇中语法隐喻对应策略探究
在这一领域中,韩礼德(Halliday)和马丁(Martin)等曾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基于他们的研究,名词化被视为语法隐喻的主要特点。所谓名词化主要与词汇语法层有关;同时语法层的隐喻与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具有等同地位,这对科技英语语篇中语法隐喻的应对策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基于前人的研究,探讨园林科技英语语篇翻译中的语法隐喻应对策略对更准确地进行园林科技英语语篇翻译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相关的理论分析语法 隐 喻 (韩 礼 德 1985[1],1994[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6期2013-08-22
- 试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系统性
结构”相联系,韩礼德则发明了“阶”,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韩礼德才正式用“系统”一词作为该理论的核心概念,并把对系统的选择作为这一理论的重要范畴(下文另述)。第三,系统指语言学的概念体系。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理论一样,也是由一系列概念构成的系统。这些概念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结构组合起来,共同为理论的目的服务。本文中说的“系统性”,主要是指第三个意义。不过,正像任何理论都可以有多种意义解读一样,系统功能语言学也是多意义系统[3]。笔者试图通过解读和归纳系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5期2013-08-15
- 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及其在体裁分析中的应用
276800)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及其在体裁分析中的应用秦兆荣(曲阜师范大学 外语教研部,山东 日照 276800)语境的研究由来已久,许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作为系统功能语法代表人物的韩礼德也非常重视语境的作用。他认为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量:语场、语式、语旨一起决定了特定情境的特征,即:语域,该理论现在也被应用到了体裁分析中。作者在回顾马林诺夫斯基和福斯的语境理论之后,介绍了韩礼德的语境和语域理论。最后作者分析了语域理论在体裁分析上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3年3期2013-04-07
- 浅谈系统功能语言学之元功能思想
,是由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alliday)在50 年代末创立的。它有“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大思想。但这一重要理论不只是两个思想的简单相加,而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两大语言理论。“系统语法”是由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其强调语言是系统的最底层关系。语言是一种符号,在表达语义时,表述者一定要在语言的各语义功能间进行选择,由内容决定形式。“功能语法”阐明语言具有社会交际的功能,这一理论体系语言系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构建的。在语言系统中,人们会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6期2013-02-19
- 韩礼德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观
523808)韩礼德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观李忠华(东莞理工学院 外语系,广东 东莞 523808)韩礼德一直以来视马克思主义语言学为其追求的长远目标。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渗透于韩礼德的语言思想与研究实践之中。文章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思想渊源和发展中所透射的语言社会本质属性观、韩礼德与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思想的对比以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的辩证互动等三个方面探讨韩礼德的语言哲学思想,阐释其马克思主义语言观。韩礼德;社会本质属性;辩证互动;马克思主义语言观1.0
山东外语教学 2013年6期2013-01-19
- 英语中的衔接理论研究
年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和哈桑首次给出衔接的概念以来,很多的语言学家和学者对衔接都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比较全面的理论,但是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看法。衔接理论;衔接手段;连贯一、引言连贯是一个综合性和包容性的术语,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定义。在19世纪初,学者们对于连贯主要强调句子的连接和段落的结构,在此期间主要着眼于句子间的连贯性和段落间的连通性,从而建立一个可以形成过渡的较大的文本。[1]话语分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在学术界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6期2012-04-12
- 韩礼德的系统观批判
100024]韩礼德的系统观批判□楚行军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100024]以国内学者对韩礼德的系统语法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当代系统科学为参照,把韩礼德的系统语法所体现出来的系统观放在系统科学的框架内,来探讨韩礼德系统思想的科学性:肯定其在方法论上的可取之处,探讨其由方法论和语言的性质所决定的他的语言系统描写的局限性,以及他的系统描写在反映语言实际运作方面的局限性。韩礼德;系统语法;系统;系统科学,批判引言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早已提出了语言系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年3期2010-12-04
- 衔接理论研究综述
230601)韩礼德与哈桑的 《英语中的衔接》(The Cohesion of English)(1976)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他们把“衔接”界定为“存在于语篇内部的,使全文成为语篇的各种意义关系”(1976:4)。“当语篇中的某一语言成分的意义需要依赖另一语言成分时,便产生了衔接关系”(Halliday&Hasan,1976:4)。 同时,他们对英语中的衔接作了详细的划分。由于韩礼德理论对衔接现象的强大解释力,它的权威性受到广泛的承认,并在
文教资料 2010年27期2010-08-15
- 通过积木游戏看韩礼德系统语言观
搭建策略。二.韩礼德系统语言观的特点第一,“系统语言学家最关心的问题是语言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及如何完成这些社会功能。”①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积木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它成为一个孤立的、静止的小木块,而在于和其他积木组合在一起搭建成一个能让施事者获得心理满足的建筑体。系统语言学家就最注重语言的功能性。这与转换生成语法是对立的,“系统语言学从社会角度研究语言,不重视语言的心理基础;转换生成语法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语言,不过问语言与社会的紧密关系。”② 在这一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11期2009-04-13
-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模式:加的夫语法
(4)福塞特与韩礼德的关系;(5)加的夫语法的主要成员。黄国文在文章中明确指出,加的夫语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系统功能语言学这种“语言”的一个“方言”,它的创新点主要在于试图改进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词汇语法”部分的内容。廖楚燕在《加的夫语法的若干问题探索》中简单回顾了加的夫语法的发展状况,并就其性质和核心理论、观点进行了阐述。廖楚燕在文章中讨论了加的夫语法对语义系统、句法类别、体现规则和小句分析树形图的处理。该文还通过对主要动词、“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1期200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