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

  • 手指不灵活、行走乏力,警惕脊髓型颈椎病
    先生,这些都是脊髓型颈椎病的前期表现。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颈肩部疼痛、上肢放射痛、手指麻木、手指不灵活、行走乏力或行走不稳等。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可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和其他型,其中脊髓型颈椎病是最为严重的颈椎病亚型。 轻度脊髓型颈椎病起病往往缓慢而隐匿,可仅表现为间断、轻微手指麻木,无功能障碍。中、重度患者可表现为手部精细动作障碍,如写字、持筷、扣纽扣等不灵活;躯干、四肢可有麻木、烧灼、冰凉、蚁行等感觉异常,或胸腹部有束带感;行走不稳或容易跌

    康复 2022年28期2022-12-12

  • 走路像踩棉花?可能得了颈椎病
    实了金阿姨确为脊髓型颈椎病。“脚踩棉花”是脑梗还是颈椎病生活中,有些中老年人经常出现走路轻飘飘、脚下像踩棉花的感觉。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颈椎病,尤其是脊髓型颈椎病,但也有可能是因为脑梗。不过由脑梗导致的“脚踩棉花感”会发生得比较突然,病情发展也相对比较快,患者同时还会出现其它症状,比如一侧脸部麻木、说话不清楚、恶心呕吐甚至抽搐等。而由颈椎病引起的“脚踩棉花”多是间断出现,症状出现的时间相对比较久,并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颈椎病为什么会导致下肢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大

    人人健康 2022年17期2022-11-26

  • 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程卫东 崔宏勋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多由于颈椎椎管本身狭窄,加之退变突出的椎间盘、骨赘、后纵韧带钙化及黄韧带肥厚等前后方的压迫因素造成椎管的继发性狭窄,包括颈脊髓或支配脊髓的血管受压,引起与之相关的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1]。脊髓型颈椎病好发于中老年患者,但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呈低龄化趋势[2]。针灸在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中轻度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上起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11期2022-11-25

  • 走路感觉“轻飘飘”?警惕“脊髓型颈椎病”
    终明确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如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钩椎关节增生、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钙化,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继而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因此,脊髓型颈椎病是脊髓压迫症之一,它占全部颈椎病的10%至15%。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它在颈椎病的各种类型中却是危害最大的——起病隐匿,致残率高。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上肢麻木、无力、疼痛,双手持物不稳,写字、系扣子、拿筷子这些动作都很难完成。下肢多表现为单侧或双侧

    新传奇 2022年33期2022-09-20

  • 颈椎曲度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研究
    状[5-9]。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多存在颈椎曲度改变[10],但关于颈椎曲度与脊髓型颈椎病关系的研究较为少见。为此,本研究基于X线检查结果探讨了颈椎曲度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颈椎X线检查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和同期在医院进行颈椎X线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1.2 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骨科学》中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1],且病程≥12个月(仅针对脊髓型

    中医正骨 2022年1期2022-04-18

  • 手指不灵活、行走乏力,警惕脊髓型颈椎病
    先生,这些都是脊髓型颈椎病的前期表现。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颈肩部疼痛、上肢放射痛、手指麻木、手指不灵活、行走乏力或行走不稳等。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可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和其他型,其中脊髓型颈椎病是最为严重的颈椎病亚型。轻度脊髓型颈椎病起病往往缓慢而隐匿,可仅表现为间断、轻微手指麻木,无功能障碍。中、重度患者可表现为手部精细动作障碍,如写字、持筷、扣纽扣等不灵活;躯干、四肢可有麻木、烧灼、冰凉、蚁行等感觉异常,或胸腹部有束带感;行走不稳或容易跌倒

    康复 2022年31期2022-03-23

  • 为什么会有脚踩棉花的感觉
    明显,很可能是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起病缓慢,常为一侧或双侧下肢紧张感,步态不稳易绊倒,继而出现上肢麻木、疼痛、无力、写字困难、持物失落、胸或腹部束带感等症状,晚期还会出现大小便失控等症状。患有该疾病的患者早期伴有步态障碍症状,但患者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以为是血管堵了或者脑梗,对于步态障碍的感觉也描述不清,可能是下肢无力,可能是僵硬或者模糊不稳的感觉,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脚踩棉花感”。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脚踩棉花感”都是脊髓型颈椎病引起的,具体情况

    自我保健 2021年6期2021-12-04

  • 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魏富鑫 刘少喻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类型,由单节段或多节段椎管狭窄及颈髓受压引起,是高龄人群最常见的颈髓症类型[1-2]。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颈椎前路及后路减压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因前路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高,宜行颈椎后路手术[3]。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具有减压充分、恢复快、门轴愈合率高、手术费用低廉等优点[4],是多节段颈椎病手术治疗的常用术式,在脊髓减压同时可保留颈椎活动度,对颈椎稳定性影响也甚小[5-6]。在临床工作中,许多合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1年6期2021-11-18

  • CT与MRI对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在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中分别应用CT与MRI。方法:在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中分别应用CT与MRI,所有患者均接受CT與MRI扫描,以病理结果为依据,分析CT、MRI对神经根型、脊髓型患者的术前诊断准确率。结果:CT检查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准确率为89.39%,MRI诊断准确率为93.94%,无明显差异(P>0.05);CT检查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准确率为71.15%,MRI诊断准确率为90.38%,差异明显(P<0.05)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6期2021-09-17

  • 探讨颈椎CT 测量对脊髓型颈椎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
    淮安)0 引言脊髓型颈椎病是由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引起的脊髓受压或者脊髓缺血,进而导致出现的脊髓功能障碍,其属于脊髓压迫症的其中一种,病情严重可致患者残疾。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主要是颈椎退变,在人体的所有颈椎结构中,首先发生退变的就是颈椎间盘[1]。脊髓功能障碍主要是由脊髓受压和脊髓血供障碍造成的,另外,慢性损伤也是诱发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临床中,针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需要及时明确患者具体的病情状况,在此基础上才能对患者开展治疗措施,所以寻求有效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5期2021-08-22

  • 两类颈椎病不能按摩
    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原本存在脊髓、神经压迫的情况下,按摩的外力极易造成脊髓、神经的损伤,后果不堪设想。每年都有颈椎病患者因为按摩导致瘫痪的病例发生。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由于颈椎病导致神经根受到压迫,表现为肩、臂、手等部位麻木或放射痛,疼痛能够延伸到手指,有触电感觉,一旦受到压迫,患者可能表现为颈肩疼痛、手麻、肌肉无力等。因此,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不宜按摩。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摩后可能会造成脊髓损伤,还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严重的甚至导致

    保健与生活 2021年14期2021-07-14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早期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赵爽 彭如臣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一种进行性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导致颈髓长期受压、变性,引起颈髓功能障碍,严重者至截瘫[1,2]。磁共振成像是评估脊髓型颈椎病常用检查手段,可以清楚地显示受压颈髓的形态学和信号变化,MRI-T2WI序列中可以看到颈脊髓信号增高,此时往往提示病情处于中晚期阶段[3,4]。然而MRI与临床表现之间有时并不一致,对于早期的脊髓型

    河北医药 2021年11期2021-07-01

  • 胡乱按摩颈椎会惹祸
    严重的一种——脊髓型颈椎病,需要施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术后刘女士的四肢恢复了部分力量,双手可以持物,双脚也可以在搀扶下行走,大小便也正常了。在此提醒大家,颈椎病发病原因复杂,有的颈椎病不适合或根本不能按摩。如果不清楚具体的颈椎病类型就盲目按摩,很可能会加重颈椎损伤,甚至造成癱痪。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混合型等。颈型颈椎病最常见,多发于青壮年,主要表现颈、肩、枕部不适,酸痛、胀麻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压痛点及颈部呈僵直状。

    家庭医学 2020年11期2020-12-28

  • 脖子发僵要当心 ——警惕脊髓型颈椎病
    特殊的类型——脊髓型颈椎病。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小张是一位程序员,工作非常努力,经常加班到深夜。时间一长,脖子出现了发紧的症状。身边同事大都有这种现象,所以她认为很正常。可是问题日益严重,有时她一伸懒腰,双手会出现过电、发麻的感觉。因此她开始去做颈部按摩,借以放松缓解。去年10月份的一天,小张加完班,脖子又僵又疼,她照常去做颈部按摩。刚做完的时候,她觉得症状缓解、全身轻松,但其实,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向她袭来。第二天,小张一觉醒来意外地发现,自己的身体完全动

    中老年保健 2020年12期2020-12-09

  • 急颈椎前后路联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性
    目的:为了提高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将颈椎前后路联合术应用于其治療中并观察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7年9月-2018年9月,采取电脑随机选取方式进行分组治疗,分成观察组40例行颈椎前后路联合术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发生的并发症较少,脊髓功能障碍得到显著改善,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显著(P【关键词】颈

    健康大视野 2020年6期2020-04-10

  • ◆可能导致瘫痪的颈椎病◆
    颈椎病类型——脊髓型颈椎病。如今颈椎病患病率明显上升,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什么是脊髓型颈椎病?如何早期发现?又有哪些治疗方法?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什么是“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的相邻结构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血管等),并出现与影像学改变相应的临床表现的疾病。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双手无力、行走踏棉花感、行走不稳、头晕等。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可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和其他型,其中其他型涵

    科学生活 2019年12期2020-01-04

  • 脊髓型颈椎病要尽早手术
    而其中一种叫“脊髓型颈椎病”,主要症状并不是颈部症状,而是脊髓压迫后出现的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虽然发病率不高,占全部颈椎病的10%~15%,但一旦发病却是危害最大的,有可能致残。因此一经发现应尽早治疗,而手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症状复杂,易误诊漏诊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继而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脊髓性颈椎病通常在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表现为普通颈椎病的症状,如颈肩痛伴头晕、呕吐等,有的患者会出现手脚麻痹,易被当作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9年10期2019-10-23

  • 优质护理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董婉华 李凌云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椎体退变及相邻软组织退变导致颈脊髓的压迫造成颈脊髓受损。颈脊髓受压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可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四肢的麻木感和无力感、四肢活动不灵活、走路出现踩棉花感觉等[1]。一经确诊则首选颈椎减压手术治疗[2]。脊髓型颈椎病造成患者生活上的不便和疼痛感增加了患者本身的负面情绪,影响了脊髓型颈椎病颈脊髓减压手术治疗的效果,增加了颈脊髓减压手术术后并发症问题。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尽早地进行减压手术,再配合有效的护理干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5期2019-09-26

  • 脊髓型颈椎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护理措施评价
    较高的颈椎病是脊髓型颈椎病,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对脊髓型颈椎手术的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术前各项检查的护理有助于医护人员判断手术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并提出应对策略;术后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在本次研究中,选取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入住我院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术前和术后的护理措施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评价,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 脊髓型颈椎手术患者的临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1期2019-02-11

  • 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石化洋,何 睿脊髓型颈椎病以脊髓神经的感觉、运动、反射与排便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患者的躯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一定的影响,已成为临床上极为重视的问题[1-2]。目前,临床上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和手术为主,其中手术被公认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最佳手段,其临床价值也已被多项国内外研究所证实[3-4]。但近年来,随着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逐渐增多,其中部分患者随着病情的延长可累及多节段脊髓,对于该类患者而言,手术的难度及复杂性均显著上升,故临床上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年12期2018-12-26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350000)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由于出现颈椎退变情况而引发脊髓的供应血管受到一定的压迫,进而出现脊髓相关功能障碍的现象。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可以将脊髓病变相关内部结构的微小改变进行呈现,有助于脊髓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1]。本文分析资料是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本院收入并开展诊治的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及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分析和评估将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用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1.资料与方法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2期2018-08-05

  • 一脚踩空,引发全身瘫痪
    ,李大爷是因为脊髓型颈椎病在受到外部伤害后引起的急性脊髓损,导致症状。建议及时手术干预。潜伏:脊髓型颈椎病易被忽视脊髓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退变所致的椎管狭窄或椎间盘变性突出、椎体后缘骨刺、黄韧带肥厚及钙化、后纵韧带钙化等突入颈椎椎管,对颈脊髓造成直接压迫刺激的颈椎病,约占各型颈椎病的10%-15%。临床上,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由于颈椎病变导致相应的脊髓受到压迫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所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多数不会表现出明显的颈部症状,而是以“下肢疼痛、下肢走路不稳、下肢

    中老年健康 2018年4期2018-04-26

  •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01)0 引言脊髓型颈椎病属于临床中颈椎疾病中的一种,主要是由于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出现退变,如椎体后缘骨刺、椎间盘突出、钩椎关节增生、钙化及黄韧带肥厚等造成脊髓受压或缺血,最终导致脊髓功能障碍现象[1]。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手部活动迟钝、无力、手臂麻木、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走路不稳、步态蹒跚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研究为了分析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我院针对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智慧健康 2018年2期2018-03-17

  • 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研究概况
    髓功能障碍称为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简称 CSM),亦称瘫痪型颈椎病。该病以慢性进行性四肢瘫痪为其特征,临床表现为损害平面以下的感觉减退及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症状,其发病率占颈椎病12%~20%,以40~60岁中年人为多。属于中医学“痹症”、“痿症”、“项强”、“眩晕”等范畴[1-2]。针灸治疗主要改善肢体功能,结合辨证、辨经选方配穴对症治疗,从常规毫针及不同的针法多有运用。针刺配以电针、艾灸等方法可以消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3期2018-01-21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分析
    034000)脊髓型颈椎病英文简称CSM,是一种目前非常常见的骨科疾病,它的出现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1]。对于如何分析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迫在眉睫,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是因为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以及椎间关节退变为基础,相邻椎体后缘骨赘导致的脊髓压迫[2]。收集我院2015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的脊髓型颈椎病100例患者数据,并且均采取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记录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疗效十分明显。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年龄与性别 本

    医药前沿 2018年21期2018-01-16

  • 试析DTI的rFA、rADC对脊髓型颈椎病中颈髓压迫的诊断价值
    A、rADC对脊髓型颈椎病中颈髓压迫的诊断价值蔡 亮2潘砚章2(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鞍山医院 影像中心,辽宁 鞍山 114014;2 天津海滨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天津 300280)目的分析DTI的相对FA值(rFA)、相对ADC值(rADC)在脊髓型颈椎病颈髓压迫诊断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主要选取我院190脊髓型颈椎病颈髓压迫患者,根据常规MRI检查结果分为Ⅰ组(72例)、Ⅱ组(60例)、Ⅲ组(58例),选同期颈椎正常的健康志愿者50例设为Ⅳ组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2017-11-13

  • 丹红提取物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机制初探
    )丹红提取物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机制初探杨家祥1,杨环玮2,董军格1,于健3,胡亚南4,梁君5,唐艳阁6(1.河北省中医院骨伤一科,石家庄 050000;2.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呼吸科,河北 秦皇岛 066000;3.河北省中医院骨伤二科,石家庄 050000;4.河北省保定市儿童医院外科,河北 保定 071000;5.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大吾乡卫生院,石家庄 050408;6.河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石家庄 050000)目的探讨丹红提取物对大鼠脊髓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8期2017-09-03

  •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疗效分析
    强赵晓东梁秋发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疗效分析王强1赵晓东2梁秋发3目的分析影响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0年1月—2015年12月长期随访的5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和MRI高信号有无等因素分组,比较各组术后JOA改善率情况。结果5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状态均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其JOA评分由术前(10.6±1.8)分增加到(14.1±3.2)分;术后JOA改善率在不同年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神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14期2017-07-20

  • 评估颈椎前路融合术等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术等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殷德振 王元浩威海市立医院脊柱骨病科 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融合术联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了5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28例常规组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联合组28例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联合组患者优良率比常规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5期2017-07-10

  • 脊髓病体征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诊断意义研究*
    脊髓病体征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诊断意义研究*昌 震, 高文杰△, 郭 华, 王 彪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外科(西安 710054)目的:探讨脊髓病体征在需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CM)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颈椎病主诉患者152例,根据是否有脊髓损伤症状分为两组,纳入标准组(CM组) 78例,对照组74例,对两组性别、年龄、合并症、影像学特征、脊髓病体征及术后JOA评分进行评估分析。结果:CM组78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脊髓病体征更普遍(

    陕西医学杂志 2017年3期2017-03-20

  • 前后路联合手术对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的疗效研究
    后路联合手术对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的疗效研究吕志华(辽宁开原市骨科医院,辽宁 开原 112300)目的研究前后路联合手术对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颈椎病伴椎管狭窄患者43例,均采取前后路联合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12~48个月的随访,平均(22.39±4.25)个月,根据JOA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的后植骨均融合,无并发症发生和假关节形成,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术前患者的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5期2017-01-16

  •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评价娄文杰,车彪,王凯,覃松,刘骏,喻忠斌,邹凯长江航运总医院骨科,湖北武汉430010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择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其中,45例对照组行单纯减压植骨融入术,45例观察组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征、JOA评分、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4.52±1.2

    中外医疗 2016年28期2016-11-09

  • DTl对检测脊髓型颈椎病(CSM)脊髓损伤的价值分析
    0DTl对检测脊髓型颈椎病(CSM)脊髓损伤的价值分析刘 芸1刘 宇21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放射影像科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4450002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超声影像科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445000目的:探讨对脊髓型颈椎病(CSM)脊髓损伤的检测采用DTI的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4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脊髓病受压处的信号情况分为观察1组(脊髓高信号)14例和观察2组(脊髓等信号)26例,再选取同期自愿参加研究的健康体检者30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11期2016-02-06

  • 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6)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杨宇1夏建龙1△陈刚2杨挺1蔡平2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46)【关键词】中药脊髓型颈椎病研究进展脊髓型颈椎病(CSM)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及突出、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钙化,导致脊髓受压、缺血,继而出现脊髓功能障碍的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项部疼痛、上肢酸胀、疼痛、麻木、无力感,严重者可出现上肢肌力下降,握拳困难,手指精细动作减弱,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4期2016-01-29

  •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随访研究
    全切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随访研究桑裴铭 张 明⋆ 陈斌辉 顾仕荣 周敏目的 研究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方法 2008年5月至2011年11月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47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期采用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情况,X线片评价颈椎曲度、椎间高度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17个月。术后1个月、术后17个月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5期2015-12-16

  • 脊髓型颈椎病的前入路手术治疗效果评估
    438200)脊髓型颈椎病的前入路手术治疗效果评估尚习文(湖北省浠水县人民医院,湖北浠水438200)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前入路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所有患者行前入路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采取电话、门诊等方式进行随访,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2年,术前JOA评分为2.6~16分,平均JOA评分为(9.8±1.3)分;术后JOA评分为5.7~17分,平均JOA评分为(14

    医疗装备 2015年18期2015-11-07

  • 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体会分析
    5002)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体会分析郭自斌吴威师尚志恒(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三科,河南 开封 475002)目的 对比分析颈椎前后路一期联合手术治疗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两种手术治疗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于2008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一期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针对观察组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9期2015-10-21

  • 临床和影像学评估在脊髓型颈椎病与颈椎退变中的相关性分析
    和影像学评估在脊髓型颈椎病与颈椎退变中的相关性分析李少林作者单位: 066000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摘要】目的探析脊髓型颈椎病与颈椎退变的临床和影像学评估相关性。方法78例颈椎退行性病变患者,脊髓型颈椎病者40例为研究组,38例患者无脊髓损害的症状与体征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以及对其影像学指标进行评估。结果2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年龄、脊髓受压、脊髓内高信号以及椎体不稳出现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河北医药 2015年7期2015-04-12

  • 脊髓型颈椎病的循证治疗研究现状
    032)综 述脊髓型颈椎病的循证治疗研究现状杨 龙1,2姚 敏1,2孙悦礼1,2王 晶1,2王拥军1,2崔学军1,2(1 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目的:推荐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康复和护理方法,使患者能获得最佳的治疗和康复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加手工检索的方法,检索相关指南、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诊断治疗综述及流行病学

    世界中医药 2015年11期2015-04-03

  • 脊髓型颈椎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影像学评价
    200032)脊髓型颈椎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影像学评价姚若愚,莫文,万宏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上海 200032)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对脊髓型颈椎病神经功能康复的治疗效果,并应用影像学检查进行量化评价。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8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联合治疗,选择选择益气化瘀补肾方(炙黄芪15 g、潞党参12 g、紫丹参9 g、大川芎9

    医学综述 2015年23期2015-03-09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诊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价值
    量成像诊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价值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西 贵港 537100)黄 波 刘 彪 黄伟兰莫旭林 覃若萍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诊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2例(按照颈髓磁共振平扫结果分为A组和B组:A组32例,颈髓信号正常,颈髓60个节段受压;B组30例,颈髓信号正常,硬膜囊63个节段受压),同时入选30例体检健康者(C组)进行90个颈髓节段磁共振检查,评估各组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3期2015-02-10

  • 颈椎前路手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庄会文1王福强1徐春福1黄宝鹏1孔庆民1庄英群21.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山东沂水 276400;2.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医院骨科,山东莒县 276500目的 探究与分析颈椎前路手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后进行6~36个月的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患者康复情况。 结果 该组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9期2014-11-18

  • 颈前路Cage植骨融合术与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分析
    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分析袁 驰* 任福泉(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辽宁 大连 116001)目的对比经颈椎前路Cage植骨融合术与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4例,应用经颈椎前路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应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前后JOA评分、术中情况、椎间融合率、术后症状缓解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的JO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9期2014-06-05

  •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心理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126.com脊髓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方式的变化、电脑的普及应用等原因导致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很多学者[1]均认为一经确诊就应考虑手术治疗,有明确的脊髓功能障碍者,不宜观望和消极等待,外科干预是恢复脊髓功能的重要手段。脊髓型颈椎病作为一种慢性退行性的疾病,往往会在患者内心引起严重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反应,同时外科手术作为一种能够解除病痛的有效治疗手段,常常也会带来躯体痛苦和心理影响。目前国内对于脊髓型颈椎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1期2013-12-17

  •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0例
    刺联合推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0例张良善(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中医院针灸科,镇江212400)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门诊接诊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采用单纯推拿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等。结果 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0%,9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1期2013-03-10

  • 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200029)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myelopathy,CSM)是因颈椎退行性改变导致脊髓压迫或(和)脊髓供血障碍并引起与之相关的脊髓功能障碍的疾患。该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多,且有年轻化趋势[1],造成患者生存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危及生命,故对其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中医药疗法是非手术治疗的主体,且在术后的后遗症及并发症的治疗上有着显著的疗效。1 中药内服中医多将脊髓型颈椎病归

    吉林中医药 2013年3期2013-02-20

  •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何春军(荔湾区骨伤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140)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45~70岁,平均56.5岁。单节段病变者17例,双节段病变者10例,三节段病变者8例。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85~120min,平均95min。出血量100~190mL,平均140mL。所有患者均获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3期2013-01-23

  • 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对脊髓型减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16013)脊髓型减压病是一种在潜水作业中因减压不当,体内产生的气泡累及脊髓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经过正规的空气再加压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不能在短时间恢复健康,甚至仍瘫痪在床,该病的预后如何,不仅取决于发病时的诊疗措施,而且与是否采取适时合理的康复医疗有密切关系[1]。为改善脊髓型减压病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实现病而不残、残而不废,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而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可以充分发挥患者的潜在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观察了64例脊髓型减压病患者

    中国疗养医学 2013年11期2013-01-21

  • 动态颈椎MR检查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
    颈椎MR检查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陈 静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磁共振室,河北张家口 075000颈椎MR检查是目前脊髓型颈椎病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但忽略了颈椎的动态变化,不能全面反映脊髓受压及椎管狭窄的情况,而且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动态颈椎MR检查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并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但目前研究病例数相对较少,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动态颈椎MR的诊断价值。动态;脊髓型颈椎病;磁共振成像;早期诊断脊髓型颈椎病(CSM)是以椎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2期2012-01-29

  •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15例临床分析
    和体征,称之为脊髓型多发性硬化。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有报道[2]在多发性硬化中占9%~22.9%,我院从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68例多发性硬化中,脊髓型多发性硬化15例占22.1%,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科共收治以脊髓损害为主的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患者15例,符合Poser等[3]诊断标准中临床确诊或临床可能MS。其中女性11例,男性4例,年龄21~68岁,平均37.1岁,其中21~40岁者10例(66.7%),41~68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3期2012-01-28

  • 针灸治疗22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215003)脊髓型颈椎病属中医学“骨痹”“项强”“眩晕”“痰症”等范畴,约占颈推病的5%~10%,X线可见椎体骨质增生,甚至出现相邻椎体后缘的增生、钙化,椎间隙变窄,CT或MRI可确诊。笔者自2008年9月-2010年9月采用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2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2例均符合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均为无明显诱因情况下缓慢发病。男14例,女8例;年龄45~72岁,平均55.6岁;病程1~12年,平均4.77年。1.2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1期2011-12-31

  • 脊髓型和传统型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激素治疗的临床转归
    床表现的MS即脊髓型MS报道较多。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及诊断标准收集2009年1~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临床确诊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共28例,其中女性19例,男性9例,起病年龄为12~61岁。其中脊髓受累者18例,以脊髓损害为临床表现的MS即脊髓型MS为15例,占53.57%,女性12例,男性3例,其中30~50岁高发(86.66%),平均首发年龄41.5岁。以颅内症状为首发者即传统型MS13例,占46.43%,女性7例,男性6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19期201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