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

  • 中央顾问委员会: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选择
    问委员会主任,薄一波、许世友、谭震林、李维汉为副主任,并选举产生了172名委员。一大批原先在中央、国务院、军队系统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以及政府中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并在党内外享有崇高威望的老干部率先垂范地退出领导岗位,进入中央顾问委员会,开创了新老干部交替与合作的进程。同时,老同志的模范行动,也带动了全国几百万超龄的在职干部陆续退下来。9月13日,在新产生的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就中顾委的性质、任务、工作方法、注意事项等作了全面阐述。小

    领导文萃 2024年10期2024-05-23

  • 新中国初期税收工作中反对“仁政”观念的历史考察
    任财政部部长的薄一波在给朱德的信中更明白表示:“解决财政困难,惟有增加税收”。⑤《薄一波书信集》(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年版,第113 页。在首届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他也明确表示,解决财政困难,“第一个办法是增加税收,第二是发行公债”。⑥财政部税务总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料》第4 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年版,第40 页。多发钞票被否定了,增加税收自然成为主要方法。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后解决战争财政的方法,大致经历了从多发钞票到发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3年6期2023-04-20

  • 洞见 纪律
    华北局机关找到薄一波,说:“我来向你报到。”并告诉薄一波,他将去天津巡视工作。薄一波说,你是中央领导同志,该上哪就上哪,何必特意来告诉我。刘少奇严肃地说,按照组织原则,应该这样做。刘少奇嘱咐薄一波,他在天津的活动,由天津市委向华北局报告,再由薄一波向中央和毛主席报告;中央和毛主席有什么意见,由薄一波向他传达。多年后,薄一波在回忆中提到,这件事表现了刘少奇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使他受到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

    红岩春秋 2022年1期2022-04-12

  • 刘尊棋澄清不实之说
    附件之十七中有薄一波的一段话:“刘尊棋是叛变出狱的。”刘老知道这个情况以后勃然大怒,因为关于他1931年进监狱、1933年出监狱的这段历史早有结论。薄一波这时还处于半落实政策情况,住中组部招待所。刘老拿着张学良好友李卓然写的、以宋庆龄为主席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营救他的那本书,到中组部招待所,当着好多人的面,把书一摊,训斥起薄一波来:“你不看书可以理解,你不知道是宋庆龄营救我出狱也可以理解,但是你没有根据说我‘叛变出狱’……”薄一波有点紧张,连声说抱歉:“附件

    世纪 2021年5期2021-11-12

  • 受贿4.6亿,董宏4个神秘身份被揭开
    小平,副主任是薄一波、许世友、谭震林、李维汉。有资料记载,当年薄一波的秘书名叫“董宏”。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与中央档案馆主管并主办的中央级学术理论期刊《党的文献》,曾在薄一波逝世一周年之际,在2008年第2期刊登了一篇文章《怀念敬爱的薄一波同志》,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曾任王震秘书的李慎明。文中有这样一段话:1986年4月9日下午,王老来到中顾委自己的办公室对我说:“你去看薄老在不在,我去看看他。”当得知薄老在外边开会时,便说:“你把在家秘书找来。

    华声文萃 2021年10期2021-10-18

  • 受贿4.6亿,董宏4个神秘身份被揭开
    小平,副主任是薄一波、许世友、谭震林、李维汉。有资料记载,当年薄一波的秘书名叫“董宏”。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与中央档案馆主管并主办的中央级学术理论期刊《党的文献》,曾在薄一波逝世一周年之际,在2008年第2期刊登了一篇文章《怀念敬爱的薄一波同志》,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曾任王震秘书的李慎明。文中有这样一段话:1986年4月9日下午,王老来到中顾委自己的办公室对我说:“你去看薄老在不在,我去看看他。”当得知薄老在外边开会时,便说:“你把在家秘书找来。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34期2021-09-13

  • 王光美:少奇第一次上我家
    共华北局工作的薄一波同志为此非常焦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和毛主席派少奇同志去天津调查,解决问题。少奇在去天津之前,特意到华北局向薄一波同志通气。那天是我(王光美)陪他去的。当时中央机关在香山,华北局已经在城里。这次进城去华北局,少奇提出顺便到我家看望我的父母。我赶紧打电话告诉了家里。北平解放前夕,叶剑英同志被任命为军管会主任兼市长。他进北平以后,亲自给我家打了电话,告诉家里,我已经和刘少奇同志结婚了,快要回家了。叶剑英同志是广东口音,我父母只听了个大概。他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0年6期2020-06-12

  • 攀枝花钢铁厂选址
    决定派李富春、薄一波到攀枝花作调查。李富春、薄一波两位副总理骑马,我骑的毛驴,其他同志就走着到弄弄坪,把弄弄坪一帶考察了。在研究中,冶金部的人不表态,最后,坚持定弄弄坪的只有我一个人了。1964年10月,又作了一次调查,考察了三天,中央来了13个部委。考察完后,开始搞“攀钢”建设规划。在这次搞规划会议上,西南局的阎秀峰反对,冶金部副部长徐驰说:“咱们这么多人看了三天,不搞规划一点结果也没有,跑这三天干什么呢?咱们还是搞个规划吧。是否在这里建厂,以后再定嘛。

    百年潮 2020年3期2020-05-30

  • 抗战时期决死一纵队在沁县发展的原因探究
    各种矛盾之中。薄一波对阎锡山当时的矛盾困境做了生动形象的说明:“阎锡山是在三颗鸡蛋中间跳舞,哪一颗也不能碰着。”[3]203这里的“三颗鸡蛋”分别指日本侵略者、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坚持抗日的中国共产党。阎锡山自认为,这三股政治势力都可能是敌人,而自己没有能力去消灭三者中的任何一方,又不想轻易得罪任何一方。针对阎锡山的这种特殊情况,中国共产党适时转换了策略,从对阎锡山进行军事进攻转变为政治争取,加紧了对阎锡山的统战工作,促使其迅速实现从“亲日”到“抗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1-10

  • 周恩来的“举轻若重”
    期间,周恩来向薄一波提出如下一个问题:“你在晋冀鲁豫与伯承、小平共事多年,你对他们的工作方法有什么看法?”薄一波回答说:“总理,您是老领导了,又与他们相识甚早,您看呢?”经过一番相互推讓后,周恩来说:“据我多年观察,他们两人的工作方法各有特色,小平是‘举重若轻,伯承是‘举轻若重,你看是不是这样?”薄一波表示完全赞同周恩来的看法。接着,周恩来问薄一波:“那么这两种工作方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未等薄一波回答,周恩来就讲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从愿望上讲,我更喜欢

    百年潮 2019年7期2019-07-29

  • 毛泽东的批评艺术
    救人”的方针。薄一波曾经受过毛泽东的批评,并深深地感到“惩前毖后”的震撼与“治病救人”的溫馨。1952年下半年,由中财委主持制定的新税制颁布执行,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和波动。这一情况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1953年1月15日,他给周恩来、邓小平、陈云、薄一波写信,批评出台刚半个月的新税制,词锋甚严。薄一波预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他立即派出若干个工作小组分赴各大中城市检查整改,经过努力,执行新税制中所发生的较大问题,很快得到妥善解决。在此期间,毛泽东约薄一波

    领导文萃 2019年11期2019-06-14

  • 试论毛泽东“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历史演变
    ,1991.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1991.③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1991.④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1991.⑤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1991.⑥《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山西青年 2019年15期2019-01-15

  • 薄一波空棺救战友
    。太岳军区政委薄一波得知情况后,马上召开了一个十分隆重的抗日将领胡兆祺阵亡追悼大会。“送殡”时,8个战士拾着棺材,薄一波、陈赓等军区领导人臂戴黑纱跟在棺后,胡兆祺的夫人号啕大哭地走在棺前。最后他们还在坟前立了一块“胡兆祺烈士纪念碑”。消息很快被日军暗探得知。从此,日军再也没有追查胡兆祺的下落。胡兆祺被救出来之后,那座纪念碑仍然立在太行山上。瞒天过海此计是三十六计中第一计。据说,唐太宗御驾亲征,统兵30万向高丽进发。至海边,只见波浪滔天,3()万大军如何渡过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8年6期2018-07-19

  • 李大钊研究会成立始末
    在老一辈革命家薄一波等同志的倡议下建立起来,该学会团结了全国一大批从事李大钊研究的学者、专家,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活动,为认识、学习、宣传李大钊及其革命思想,指导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极大贡献。今天,我们一起从北京大学档案馆珍藏的李大钊同志的系列档案中,重温李大钊研究会的成立始末。一、李大钊研究会的发起和筹备1985年12月25日,由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庄守经(负责人)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教授王世儒(联系人)发起,向学校提出了《关于成立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的请

    北京档案 2017年5期2017-06-14

  • 邓小平、陈云与中央顾问委员会
    为中顾委主任,薄一波(常务)、许世友、谭震林、李维汉为副主任。同时选举常务委员24人。在1987年召开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选举陈云为中顾委主任,薄一波、宋任穷为副主任。因原来的副主任谭震林、李维汉、许世友病逝,常务委员由24人改为22人。秘书长由李力安接替荣高棠。在中顾委存在的十年中间,邓小平、陈云先后领导中顾委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协助中央做了一些事情,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总的说,第一届中顾委的活动较多,第二届根据中央精神有意识地減少活动,以便为

    中共党史研究 2017年3期2017-01-25

  • 邓小平与陈云1986年密商“交班”
    楚。”几天后,薄一波到杭州看望陈云,两人一见面就谈起了前几天植树的事。薄一波兴奋地说:“我在电视里看你种树使劲还挺大哩”。陈云自豪地笑着说:“台湾报纸说我‘半身不遂’,香港报纸说我是‘重病在身,卧床不起’。老汉走路还可以嘛,还可以种树嘛。”薄一波明白了陈云的用意,称赞说:“植树辟谣,谣言不攻自破呀。”尽管有关陈云的谣言不攻自破了,但外界还是猜测不断,也有外宾亲自向邓小平打探过这方面的消息。1987年3月8日,邓小平在会见坦桑尼亚总统时,作了这样一番解释:“

    党史文苑 2016年19期2016-11-01

  • 高镇五小传
    ,年仅17岁的薄一波正就读于高镇五的师范班内。建党之后的1922年,山西青年学生的觉悟迅速提高。在党的领导下,以薄一波为首的一批青年进步学生编写红色小册子,宣传马列主义,游行集会,张贴革命标语和传单,进行革命活动。一次,薄一波等在张贴革命传单时被警方发现,遂要到学校逮捕薄一波等进步学生,但碍于学校教务总长赵戴文是阎西山的老师,未敢轻举妄动。高镇五闻讯后,马上联合五名学校的骨干教师,直面赵戴文,为薄一波等申辩。高镇五严肃地说:“学生无知,乃我之过也。彼等年纪

    时代报告 2016年10期2016-09-10

  • 1951,毛泽东为何发起“三反”运动
    共中央建立了以薄一波为主任的中央增产节约检查委员会,并在党政军三个系统成立了各级增产节约检查委员会。但是,经过深入的调查,问题比毛泽东想象的还要严重。“三反”运动刚开始不久,摆上毛泽东案头的各种报告,已经是触目惊心,除刘青山、张子善一案外,还有其他较典型的案例。对此严峻形势,毛泽东表示:“全国可能要枪毙一万至几万贪污犯才能解决问题,”他还说:“过去看联共党史,看见大批开除党员,当时了解不深刻,现在才体会到这一点。只有这样党才能健康。”可是,由于中共进城不久

    领导文萃 2016年14期2016-07-15

  • 1948年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相关资料辨误
    文字错讹问题《薄一波书信集》披露,薄一波曾在1948年8月17日给刘少奇并中共中央写过一份报告[9-1]。在该报告中,似有两处文字错讹之处。(1)薄一波称:“特在前天开了个全体党员会议。”[9-1]从习惯上讲,“前天”指昨天的前一天。8月17日的“前天”应是8月15日。但谢觉哉、董必武与薄一波一同参加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谢觉哉、董必武的“年谱”在1948年8月14日条分别记载:“晚参加党团会”[10];“在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上讲话,阐述了团结党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6年6期2016-02-11

  • 滹沱河旁的晋北三杰
    才的地方,文有薄一波,武有徐向前,如果这两个人都为我所用,我就可以统治全中国,可惜他们都跑到共产党那里去了。”命运交集滹沱河旁的晋北三杰中,年龄最大的当属阎锡山,从响应辛亥革命夺得山西军政大权起,统治山西近四十年之久。阎锡山于1883年出生于五台县河边村,如今这里已是定襄县的河边镇。1919年,时任山西督军兼省长的阎锡山创办了一所专门培育小学教师的学校——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这一年,在杂货店当学徒的徐向前考入该校,成为该校的第一批学生。虽然阎锡山经常来学

    文史月刊 2015年3期2015-09-10

  • 周恩来为何不当主席也不当接班人
    致的看法?或许薄一波的回忆可以对我们有所启发。1950年6月6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因为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毛泽东作报告《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所以全会期间,周恩来曾与中财委的薄一波聊天,谈论稳定物价等问题。话一聊开,内容渐渐广泛。周恩来想到什么事,带着思考的神情问:“一波同志,你在晋冀鲁豫同伯承、小平共事多年,你对他们二位的工作怎么看?”薄一波说:“他们在工作上配合得很好,确实是同心同德,和谐有致。”周恩来笑着摇头:“我不是讲他

    党史天地 2015年2期2015-05-30

  • “高岗事件”若干重要问题辨析
    毛泽东;陈云;薄一波中图分类号:K205 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4-10-24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研究”(12ADJ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姬文波(1973-),男,山西阳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当代中国史研究。“高岗事件”是建国初期在党内高层发生的一次严重的权力斗争。这次事件影响深远。在“高岗事件”研究领域中,1953年夏季全国财经会议上“批薄射刘”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2-28

  • 1953,全国财经会议风波
    总理作了汇报。薄一波回忆:“总理用了好几个钟头的时间,逐字逐句对方案进行了修改。”新修订的税制自1953年1月1日起实行。为了配合税制改革各项办法的贯彻执行,同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努力推行修正了的税制》的社论,社论提出“公私一律平等纳税”的原则,并说明国营商业、合作社和私营商业在按税法规定纳税上处于同等待遇等。新税制之所以赶在1953年初出台,按照薄一波的说法,完全是为了在消费旺季多征些税。他回忆:“新税制从9月财经会议酝酿到年底出台,仅用了3个多

    同舟共进 2014年9期2014-02-11

  • “文革”前后的陈云:十年不鸣,一鸣惊人
    富春、李先念、薄一波到会。陈云称病,没有去南宁。会议期间,毛泽东很称赞柯庆施1957年12月25日在中共上海市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号召“大家都要学习柯老”。在南宁,1月16日,毛泽东在大会上拿出柯庆施的报告,当众问周恩来:“恩来同志,你是总理,你看,这篇文章你写得出来写不出来?”周恩来只得答:“写不出来。”毛泽东便说:“你不是反冒进吗?我是反反冒进的!”毛泽东此言,使周恩来很尴尬!当时,曾出现一个重要的动向,毛泽东有意让

    读书文摘 2013年10期2013-10-25

  • 刘少奇:平民主席历史伟人
    时华北局负责人薄一波将这一情况向党中央作了书面汇报,毛泽东和刘少奇都非常重视。为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民族工商业的问题,刘少奇决定亲自到天津考察一番。据薄一波回忆,4月初的一天,刘少奇来到华北局机关,对他说:“我来向你报到。”并告诉薄一波,他将去天津巡视工作。薄一波说,你是中央领导,愿意上哪就上哪,不必告诉我。刘少奇却严肃地说,按照组织原则,应该这么做。并嘱咐薄一波,他在天津的活动,由天津市委向华北局报告,再由薄一波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告,中央和毛泽东有什么

    支部建设 2013年13期2013-05-26

  • 顾问委员会的成立与撤销
    小平同志担任。薄一波、许世友、谭震林、李维汉当选为副主任。由于邓小平当时还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很难顾及中顾委的日常工作,因此,根据邓小平的推荐,由薄一波副主任主持中顾委的日常工作。薄一波后来回忆说,“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当时自己是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第一副主任,正在围绕计划与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财政、外贸、工业体制改革等重大课题,展开调查研究和综合试点工作。一天,小平同志找我去谈话,告诉我中央已决定成立中顾委,

    党史文苑 2013年1期2013-03-26

  • 毛泽东支持山西试办农业合作社的理论依据
    信件半个月后,薄一波回忆,“毛主席找少奇同志、刘澜涛同志和我谈话,明确表示他不能支持我们,而支持山西省委的意见。毛主席批评了互助组不能生长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观点和现阶段不能动摇私有基础的观点。他说:既然西方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工场手工业阶段,即尚未采用蒸汽动力机械,而依靠工场分工(协作)以形成新生产力的阶段。则中国的合作社,依靠统一经营形成新生产力,去动摇私有基础,也是可行的。他讲的道理把我们说服了。” 因为被毛泽东说服的对象都是党内读过《资本论》

    党史文汇 2013年2期2013-02-20

  • 毛泽东 因人而异的批评艺术
    救人”的方针。薄一波曾经受过毛泽东的批评,并深深地感受到“惩前毖后”的震撼与“治病救人”的温暖。1952年下半年,由中财委主持制定的新税制颁布执行,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和波动。这一情况引起毛泽东的重视。1953年1月15日,他给周恩来、邓小平、陈云、薄一波写信,批评出台刚半个月的新税制,词锋甚严。薄一波预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他立即派出若干个工作小组分赴各大中城市检查整改。经过努力,执行新税制中所发生的较大问题很快得到妥善解决。在此期间,毛泽东约薄

    共产党员(辽宁) 2012年13期2012-07-27

  • “歪墙不倒”与“久病延年”
    年9月29日,薄一波到陈云办公室商谈工作。临别时,薄一波叮嘱陈云:“要多保重身体。”陈云笑道:“还是按我的计划来,只作‘两年计划。50年代我的身体就是‘木炭汽车,身体是脆弱的平衡,能活到现在就不容易。”薄一波佩服地说:“柳宗元有言‘精壮暴死,久病延年,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你的身体就属于‘久病延年呀。”陈云活到90岁去世。知名作家吴组缃曾说,他长寿的秘密就是“歪墙不倒”。吴组缃自喻“歪墙”,在他的兄弟中,唯有他体质较弱却最长寿。“歪墙不倒”与“久病延年”,说

    新天地 2012年3期2012-04-29

  • 一九五三年全国财经会议“搬兵”之我见
    工作的批评,把薄一波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上纲为‘两条路线的斗争’,其矛头暗指刘少奇、周恩来。在高岗的干扰下,会议批薄的调门居高不下,直到8月初,会议仍很难作出结论。为此,毛泽东建议周恩来‘搬兵’,请在外地的陈云、邓小平两位副总理回京参加会议”。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290页。此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的《陈云传》等著作也持此说。这段论述中提到的两点史实是需要特别强调的:第一,毛泽东建议“搬兵”的时间

    中共党史研究 2012年11期2012-01-28

  • 再读父亲薄一波
    在草岚子监狱的薄一波。阎“希望一波兄回晋,共策保晋大业”。此时,阎锡山对爸爸可以说知之甚少,但有两点是他心知肚明并很看重的:一、薄一波背后是共产党。二、薄一波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当时阎锡山身边已有不少大革命失败后脱党的原共产党员),他的心思是“要在三个鸡蛋(共产党、国民党、日本人)上跳舞”。爸爸经过40天对山西的考察回到北平,向中共北方局汇报。主持北方局工作的刘少奇,总结历史经验,纠正“左”倾路线,提出新的策略:“党的秘密工作必须与公开的群众工作完全分开,

    领导文萃 2011年18期2011-10-18

  • 宋任穷薄一波:亲历中顾委筹建撤销始末
    文/若溪宋任穷薄一波:亲历中顾委筹建撤销始末■文/若溪原中顾委副主任、开国上将宋任穷于2005年1月8日离世,而原国务院副总理、连任两届中顾委副主任的薄一波在2007年1月15日离世。他们在中顾委的建立与撤销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在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时,刚刚复出的邓小平披露了成立“中顾委”的思路。“十年‘文革’让中国的大部分开国元勋走向老龄化,但让刚刚恢复工作的他们马上退下去又不符合情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说

    博客天下 2011年13期2011-09-21

  • 薄一波巧救部下
    身份。情况报到薄一波那里,薄张嘴就说:“马上开追悼会。”59团政委大吃一惊:“老胡人还没死呢,咋就开追悼会啊?”“没死也开,不是已经抓起来了吗?还能活着回来吗?”战士们对胡兆祺团长的感情特别深,很快,“纪念胡兆祺团长及阵亡将士追悼大会”在高坡上搭起了台子,马上就开始了。薄一波亲自主持,台子中央摆了一口漆黑的棺材,在场的官兵和老乡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胡兆祺的妻子带着一大堆孩子在棺材上号啕大哭,在场的人都泪流满面,“呜呜呜”地哭倒了一大片。追悼会后,大路上出

    共产党员(辽宁) 2011年20期2011-08-13

  • 高岗的1953年
    兼财政部部长的薄一波将新税制阐述为:“公私一律平等纳税。”毛泽东对新税制提出了严厉批评:“‘公私一律平等纳税的口号违背了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修正税制事先没有报告中央,可是找资本家商量了,把资本家看得比党中央还重;这个新税制得到资本家叫好,是‘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毛泽东不但对新税制的实行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而且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了周恩来负责的政务院,认为政务院犯了“分散主义”的错误,并且在组织上对中央政府进行了重大改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把政务院20个部中的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12期2011-05-14

  • 名刊要览
    环球人物》再读薄一波此文由薄一波女儿薄小莹撰写,从薄一波接到的老部下的来信说起,讲述了老战士们与他们的政委薄一波在“文革”中的共同抗争,又以书信为线索、视角,回顾了75年前的那段艰苦卓绝而又辉煌传奇的历史。当时三晋是全国抗日模范,但在“文革”期间,“牺盟会”、“山西新军”更被污蔑为“反动组织”、“反动军队”。《财经》“不独立,无大学”科教兴国一直是中国现代化的长期战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亦成诸多大学跨世纪目标。但全面审视中国大学教育,在硬件升级、院校合并

    决策 2011年6期2011-03-09

  • 试论薄一波新时期的整党思想
    作指导委员会,薄一波任常务副主任,主持委员会日常工作。这次整党历时三年半,期间,薄一波以巨大的精力投入整党指导工作,在统一党的思想、整顿党的作风、纯洁党的组织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薄一波的整党思想和方法对于我们当前党的建设仍具有现实意义。一、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加强党性教育放在首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在思想战线上也出现了精神污染现象,精神污染的实质是“散布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思想,散布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

    党史文苑 2010年18期2010-08-15

  • 薄一波的科技思想及现代启示
    541004)薄一波的科技思想及现代启示仲娜(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薄一波的科技思想非常丰富,突出体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方面,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要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和工业,广泛开展技术革命;另一方面,发展科学技术要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要尊重各行各业的老中青科技人员,大力支持和鼓励广大科技人员不断学习,并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科技人员。其科技思想启示我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4期2010-02-15

  • 开国大典阅兵计划出台前后
    方案。聂荣臻、薄一波联名向中央提出开国大典上阅兵的动议时间到了1949年的8月初。就在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紧张地准备开国大典时,一个在开国大典上举行阅兵的动议提出来了。提出这个动议者,是聂荣臻和薄一波。他们提出这个动议的过程是这样的;1949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解放军各部队照例都要举行庆祝活动,当时担任北平地区警备任务的华北军区北平卫戍区部队也举行了庆祝活动,而庆祝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阅兵。这一天,华北军区司令员兼平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检阅了部

    党史纵横 2009年10期2009-11-26

  • 50年代末,民主空气缘何消弭?
    定的苗头。根据薄一波后来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一书中披露,问题的根子主要在“没有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党员”身上。连续召开会议之后,中共中央在八届二中全会上开出了药方——明年在全党开展一次新的整风。刘少奇在讲话时说:“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党以及我们国家的领导机关和各级领导人员无论如何也不要脱离工农劳动群众。这是一个根本问题。”毛泽东在发言时同意刘少奇的观点:“我们可以成为贵族阶层的,人数几百万,主要的就是那么几十万到百把万,我看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33期2009-09-14

  • 薄一波:吃醋比喝酒本事大
    薄一波是山西定襄人,享年99岁。他能喝酒,但吃醋的本事比喝酒的本事还要大。他平常吃饭很简单,有老陈醋和臭豆腐就好。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授周韫珍说,从现代医学和营养学角度看,醋的主要成分醋酸能防止体内脂肪过多积累,还可以软化血管、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醋中另一主要成分有机酸有利于维持人体内环境酸碱度的平衡和稳定,使各种代谢和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醋虽有营养,但不能大量饮用,每天最好不要超过20毫升浓缩汁。喜欢吃肉的人可在每餐之后饮用一点醋,

    新天地 2009年4期2009-05-08

  • 薄一波:“山药蛋话” 对付苏联“大喝”
    ,库图佐夫是由薄一波作陪。在中央领导人中,薄一波很适合跟这位库图佐夫坐一起了。年轻时的薄一波,虽然不能同库图佐夫熊一样的身体相比,可在中国人中,已经完全能用魁梧来形容了。薄一波是山西人,能喝酒,但吃醋的本事比喝酒的本事还要大。说话带着韵味,那是因为山西腔抑扬顿挫,高低婉转。他有马列主义观点和理论,也有生动的群众性的“山药蛋话”。上上下下最喜欢听他的“山药蛋话”。比如他在各省工业书记会议上,批评某些人搞工业建设,只图眼前不考虑将来,在台上将大腿一拍说:“你们

    老同志之友 2009年5期2009-04-01

  • 薄一波与朱德的深情交往
    军“主要干部”薄一波进行了“调研”。“突然相逢”,薄一波想自我介绍,朱德连说“不用说了,我知道,我知道”薄一波原名薄书存,1908年2月出生在山西定襄蒋村,曾就读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山西从事党务工作。1927年6月阎锡山在山西公开反共,下令通缉薄一波等共产党人,薄一波被迫转入地下,在北平、天津、唐山等地从事兵运工作,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唐山兵变和平汉线北段兵变等斗争。1931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薄一波在北平被捕,押在“

    党史纵横 2009年2期2009-03-25

  • 人民币强攻上海
    布。此一役,用薄一波的话来总结,“人民币从此占领了市场。”银元风潮被压下去以后,上海新政府紧接着就面临粮食和棉纱的物价飞涨。6月24日,涨价先是从棉纱开始,米价随后跟上,涨到最高潮时,已经是5月底时的13倍多。而共产党政府对付涨价的办法是大量调集物资抛售。7月中旬,国营的上海粮食公司抛售的粮食总量已经占到市场成交总数的36%以上。然而政府抛,粮食商们就吃,抛多少吃多少。一时粮价仍然有升无降。但是粮食商们没料到,他们要对付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个政府,这个政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09年12期2009-03-15

  • 薄一波反腐倡廉思想
    和建设实践中,薄一波基于对腐败现象的科学认识,阐述了加强党风建设,坚持群众路线,完善监督机制等一系列反腐倡廉工作的科学思想,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反腐倡廉领域的思想渊源。在反腐倡廉任务日益繁重的今天,探讨薄一波反腐倡廉思想,对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反腐败工作。不无启迪。关键词:薄一波;反腐倡廉;科学发展观中图分类号:D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6—0043—04薄一波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新民主

    探索 2009年6期2009-02-03

  • 永久的怀念·回忆薄老
    志兼第一书记,薄一波同志相继任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兼华北军区政治委员,实际主持华北局的工作。华北局刚成立,薄一波同志就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方针,指出在华北大部分地区应及时宣布土地改革已经完成,全面转入大生产运动。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时,他当选为第一副主席,任政府党组干事会书记;随即兼任平津卫戍司令部政治委员,成功地部署领导了接管北平、天津两大城市的工作。华北人民政府的组建,为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和预演。党中央进入北平后,薄

    红岩春秋 2008年1期2008-04-29

  • 重庆改革开放的推动者薄一波
    了日程。当时,薄一波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体改委党组书记兼第一副主任,分管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与农村改革相比,城市改革面临的问题要复杂的多。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他带领体改委一班人,围绕计划与市场、速度与效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重大课题,进行了大胆地探讨。1982年4月,当国务院主要领导人在《请求在重庆进行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的建议》上作出:“原则同意”的重要批示后,他立即委派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安志文来到重庆,会同四川省委、省政府一起协商,达成在重庆进

    红岩春秋 2008年1期2008-04-29

  • 薄老的情操历历在目
    共和国开国元勋薄一波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不禁回忆起与薄老生前接触的一件往事。那是距今25年前的1983年的夏天,时年49岁的我,在四川省宜宾地区屏山县党史办工作。由于撰写党史人物传的需要,在我所撰写的党史人物中,有一位名叫凌则之的烈士。凌则之同志是四川省屏山县人,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民先”,是“一二九”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后来他离开清华大学到了山西太原,加入了“牺盟会”,在“青抗先”中工作。193

    红岩春秋 2008年1期2008-04-29

  • 薄一波与战友的浓浓深情
    杨建中薄一波和陈原道、刘亚雄夫妇是大革命时期在白区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相识的。在战斗中,他们结下了深深的战友情谊。正如薄一波在为《刘亚雄纪念集》写的序言中所说:“亚雄同志是‘五四运动后三晋妇女参加革命的先驱之一。我与她父亲刘少白相识较早,同她认识并在一起工作,是在1931年2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她同陈原道同志来到天津,原道同志任顺直省委组织部长,实际上主管省委的全面工作,亚雄同志任省委秘书长。不久,因组织遭受破坏,她和原道及大批同志被捕,判刑后被关押在‘北

    党史纵横 2008年1期2008-03-06

  • 薄一波同志生平
    员会常务副主任薄一波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月15日20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薄一波同志1908年2月6日出生于山西省定襄县蒋村,原名薄书存。他7岁入小学,1922年从定襄第一高小毕业,考进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开始接受五四运动新思想和马列主义影响。1925年5月,他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参加了国民师范学校学生声援太原市民反房税斗争。同年6月,又组织国民师范学校学生参加声援五卅爱国运动。在斗争实践中,薄一波同志逐步认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新华月报·下 2007年3期2007-03-22

  • 胡仁奎夜晤吕调元
    狱中,吕调元由薄一波介绍,加入了党组织。出狱后,吕调元担任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常委、青年军官教导团政治部主任。1939年“十二月事变”中,吕调元因涉嫌策动学生去延安而被阎锡山囚禁在第二战区吉县南村坡宪兵司令部候讯室,是不许任何人接见的大政治犯,当然也是很多人不敢去见,怕引起嫌疑和麻烦的事。胡仁奎,字梅亭,定襄县蒋村人,当时的公开身份是重庆国民党中央派驻晋察冀边区政府(在五台县)的督察专员。1941年夏秋之际,胡仁奎从晋察冀边区去重庆述职,路经第二战区长官部

    文史月刊 2006年7期2006-07-18

  • “六十一人案件”始末
    大错案,那就是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等同志的所谓“六十一人叛徒”案(也叫“三六”大案)。所谓“叛徒”,就是在日寇势力侵犯华北的1936年,经中共中央批准,被囚禁在国民党北平监狱的这些同志,在监狱主管当局印好的“反共启事”上签了字而离开监狱,投身抗日斗争的那段往事。狱中党支部组织两次要求无条件释放的斗争没有获得成功1931年1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会后,王明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政治路线和宗派主义的组织路线,派遣许多中央代表或“

    读书文摘 2004年2期2004-12-24

  • 首任石油部长李聚奎上将的短暂任期和离职之谜
    富春和经委领导薄一波开会找人,每一次都是部长助理或副部长到会。李富春和薄一波一直纳闷,但见到李聚奎在各地一份接一份向他们或石油工业部党组递交的报告后,才知道这位新部长的行踪。“聚奎呀,你可真是个忙人!好几次找你开会,不是说你去了油田,就是到炼油厂,真是下功夫啊!”李聚奎也乐。乐的另一层意思是通过学习、研究,他已把情况慢慢熟悉了……李聚奎到部里工作后,学一路、调研一路、思考一路。他了解到建国之初的石油工业情况正处于“两难选择”之中:一方面国家要勘探天然油,一

    党史博览 2003年9期2003-04-29

  •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十年途程
    邓小平为主任,薄一波、许世友、谭震林、李维汉为副主任。由主任、副主任及其他常委王平、王首道、伍修权、刘澜涛、江华、李井泉、肖克、肖劲光、何长工、宋时轮、陆定一、陈锡联、段君毅、耿飚、姬鹏飞、黄火青、粟裕、程子华、傅钟组成领导机构。会上,邓小平就中顾委的性质和任务作了重要讲话。他说:中央顾问委员会是个新东西,是根据中国共产党实际成立的,是解决我们这个老党、老人实现新旧交替的一种组织形式。目的是使中央委员会年轻化,同时让老同志退出一线后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顾问

    党史博览 2003年10期2003-04-29

  • 高岗发难
    动委员会主任的薄一波转呈给毛泽东。毛随即把这封信批在很小的范围内进行传阅。这使高岗大为不满,认为是薄一波故意给他抹黑。不久,鞍山钢铁公司发生了八号高炉铜管瓦斯爆炸事故,死11人,伤15人。1952年8月,由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和中财委(陈云主任、薄一波副主任)组织了一个联合检查组去鞍钢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高岗认为,这又是薄一波故意在挑东北的毛病。财经会议发难在高岗眼里,刘少奇和薄一波等都是一起在北方局做白区工作的,属同一个“山头”。毛泽东批评新税制、“分散主义

    百年潮 1999年9期1999-06-04

  • 毛主席为《人民日报》写报头
    中央局副书记的薄一波去请毛主席题一个报名。开始,有关同志拟为《晋冀鲁豫日报》或《太行日报》。毛主席听后说:“为什么你们不叫《人民日报》?”他觉得不一定总要冠上地区的名字,那样未免显得太死板俗套了。毛主席兴致极高地润墨提笔,一连横写了五幅《人民日报》,并指着其中的一幅嘱咐薄一波同志:“这个比较好,用这个!”1946年6月初,随着革命形势的胜利发展,党中央决定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大解放区正式合并,筹备成立华北人民政府。6月15日,《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的《人民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2年8期199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