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

  • 心理学视域下 《郑伯克段于鄢》母子关系探究
    失和的典型篇目。姜氏自私偏狭,对庄公只做到了生,未做到养育和关心,促使庄公产生自卑感;对共叔段的养未采用合理的方式,促使共叔段产生虚假的优越感。两个儿子受姜氏的影响,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偏差。本文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切入,深入剖析姜氏偏私之因以及对两个儿子分別产生的影响。探求姜氏与庄公、姜氏与共叔段的母子关系形成的心理原因,对现代社会形成健全的母子关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姜氏;庄公;共叔段;母爱【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

    今古文创 2024年1期2024-02-02

  • 兄弟相残
    掘突娶了个妻子叫姜氏姜氏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wù) 生,据说姜氏生他的时候是难产,吓得她直喊救命。婴儿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怪他呢?可是姜氏就讨厌这个孩子。小儿子叫段,长得逗人喜欢,特别受到姜氏宠爱。姜氏老在他父亲跟前夸奖小儿子怎么怎么好,将来最好把郑国的君位传给他。郑武公可不答应,还是照当时的规矩,立大儿子寤生为太子。公元前743 年,郑武公掘突死了,寤生继位做了国君,就是郑庄公。郑庄公接着他父亲在天王的朝廷里办事。姜氏眼见心爱的小儿子没有好地位,

    奇妙博物馆 2023年8期2023-07-31

  • 《左传》“春秋笔法”的罪郑叙事
    。“庄公寤生,惊姜氏,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姜氏厌恶郑庄公,是因为出生时难产,而对另一个儿子共叔段,又极其溺爱。对此金圣叹评点道:“庄公寤生,便名为寤生;段居京城,便谓之京城大叔。只两人称为相形处,便极其不堪。有才口妇人,实实有此事。当时亦只是摇弄唇舌,后来便成极大是非,可恨可痛!庄公闻呼其寤生,哪不恼?后又闻呼段为京城大叔?哪有不恼?姜氏之为祸首如此。”[1]8姜氏此举不仅愚蠢而且顽固。《左传》的叙述者对她很厌恶。在隐公元年特意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5期2023-06-05

  • 文姜的“文”
    女。九月,齐侯送姜氏于讙。公会齐侯于讙。夫人姜氏至自齐。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两国皆格外重视这桩婚姻,鲁遣执政卿公子翚迎亲,齐僖公亲送文姜至鲁国讙地(山东宁阳北),过一月又使胞弟仲年聘鲁,抚慰远嫁的文姜。文姜居鲁的第四年(前七0六)九月丁卯日,生长子,生日恰与鲁桓公同,桓公亦独厚爱此子,出生不久旋立为太子,取名曰同。文姜婚后应该享受了十余年安康、快乐的生活。然至公元前六九八年,随着齐襄公的即位,二人旧情复燃,打破了这份平静。公元前六九四年春,鲁桓公不顾大

    读书 2023年4期2023-04-12

  • 郑伯克段于鄢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生母恶之,似乎对庄公极其不利,再次铺垫,王位危机。】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好在生父尚能明辨是非,不与王后辩论就坚决否定其观点,说明老郑王绝不是等闲之辈,十分看好这个儿子。国家大事,岂能儿戏?第三次铺垫。】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看来母亲护短是没有道理也没有节制的,然而也属于人之常情。】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这是暗示,也是预言,处处都在替弟弟考虑。于情于理都是无可辩驳的。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3期2023-02-09

  • 姜氏胡辣汤
    出名的胡辣汤店叫姜氏姜氏胡辣汤店,距离码头不远,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店门口排着一溜儿长队。当地人已习以为常,不排队就能喝到姜氏胡辣汤,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为什么要排队呢?一是味道好,二是限量,每天只做200碗,卖够200碗,便不再供应。有好事者问老板姜中良,你这店人气这么旺,多做一些不好吗,为什么只固定卖200碗呢?姜中良答,超过200碗,就不是姜氏胡辣汤了,这是我们姜氏胡辣汤的规矩。有人说,有些老规矩是该遵守,但也应该与时俱进,现成的钱,哪有不弯腰去捡的理。

    小小说月刊 2022年13期2022-07-18

  • 小议宽容
    华横溢,然而母亲姜氏并不喜欢他,而是一味宠爱他的弟弟。郑庄公继承王位后,姜氏十分不满,与共叔段勾结各方势力夺取王位。郑庄公虽解决了叛乱,内心却悲痛不已,立誓与母亲不到黄泉,永不相见。时光流转,母子之间的亲情却没有淡薄,郑庄公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后悔说出此话,但又顾及面子,十分为难。经过再三考虑,他在地下修建通道,终于与母亲相见。他们抱头痛哭,言归于好。因为宽容,两颗曾经越行越远的心灵重新联结在一起。宽容是智慧的体现。管仲年轻时曾一箭射伤齐桓公,齐桓公成为国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34期2022-05-30

  • 小议宽容
    华横溢,然而母亲姜氏并不喜欢他,而是一味宠爱他的弟弟。郑庄公继承王位后,姜氏十分不满,与共叔段勾结各方势力夺取王位。郑庄公虽解决了叛乱,内心却悲痛不已,立誓与母亲不到黄泉,永不相见。时光流转,母子之间的亲情却没有淡薄,郑庄公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后悔说出此话,但又顾及面子,十分为难。经过再三考虑,他在地下修建通道,终于与母亲相见。他们抱头痛哭,言归于好。因为宽容,两颗曾经越行越远的心灵重新联结在一起。宽容是智慧的体现。管仲年轻时曾一箭射伤齐桓公,齐桓公成为国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2年34期2022-05-30

  • 姜淑斋书法艺术略探
    家事迹。当代关于姜氏的专门研究目前仅见姜栋《清代女书家姜淑斋书事考略》和刘争艳《“永和”才女姜淑斋考》,主要是从文献角度考证姜淑斋生平,并简要叙述其书迹。另外如常春、杨勇等著《中国古代女性书法文化史》等研究女性书家的专著也将姜氏收录其中,但主要是对前人论述及研究进行总结和整理。由此可见,关于清初书法家和诗人姜淑斋的研究与其盛名相比颇显薄弱,这主要是与其作品流传较少有关。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文献及其存世作品,补充了姜氏存世作品资料,并对其存世

    中华书画家 2022年3期2022-04-06

  • 庄公“寤生”探析
    载: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讲的是郑庄公“寤生”出生时,由于导致其母受惊,遂被其母厌恶的事。遗憾的是,作者并未进一步阐述何为“寤生”,这亦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千百年来,学术界对此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比较流行的说法有“开目说”“睡梦生子说”“难生说”“闭气说”等。一、开目说与闭目说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对“寤生”有详细的记载。但《风俗通义》至今仅存十卷,而记录“寤生”的章节恰好在已佚失的二十卷之中。因此,我们只能从后人所引的只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3-31

  • 重耳回晋国
    (重耳的舅舅)、姜氏(重耳的夫人)、侍卫深夜,重耳喝得醉醺醺地回到家。狐偃和姜氏正在家里等着重耳。狐偃:主公,您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您不要贪图享乐,忘了大业啊!重耳:舅舅也在啊!今天齐王请客,我多喝了几杯。舅舅,难道你在这里不开心?别老想着回国啊!狐偃:我们流浪快二十年了。晋国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主公却只顾贪图享乐,不思大业。我们有时候十天也见不到您一面,这样如何能成大事?重耳:舅舅,齐桓公跟其他人不一样,他对我们真好。我们在这里过得这么开心,为什么

    数学大王·趣味逻辑 2021年4期2021-04-27

  • 《革除编年》作者考辨
    。吴德义曾在《〈姜氏秘史〉考辨及其史料价值》中对此问题进行过研究探讨,可惜未能深入①吴德义:《〈姜氏秘史〉考辨及其史料价值》,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年第03期,第47—52页。。 而付海月在其硕士论文《陈洪谟与〈治世余闻〉〈继世纪闻〉》中对此问题的讨论也仅一笔带过。 截至目前,此书作者共有四种说法:其一,陈洪谟,见清朱彝尊编《明诗综》卷十八“蒋兢”条诗话云:“建文诸臣……陈洪谟有《革除编年》。”《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亦沿用此说法。其二,武陵免归渔叟

    天一阁文丛 2021年0期2021-01-08

  • 《春秋》“夫人何以不称姜氏”笔法新释 ——兼议春秋初期齐、鲁之关系
    :“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曷为贬?与弑公也。”(2)公羊寿传,何休解诂,徐彦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224页。而《春秋谷梁传》则曰:“不言氏姓,贬之也。”(3)范宁集解,杨士勋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79页。鲁僖公元年也使用这种逻辑。僖公之母哀姜的尸体自齐返鲁,《春秋》经文记载此事曰:“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丧至自齐。”而《春秋公羊传》曰:“夫

    管子学刊 2020年4期2020-12-01

  • 好杂文家南史氏
    高官职业情人吧。姜氏老公暴亡,崔公去喝白喜酒,估计姜氏一身白服,眼角又含些真真假假的眼泪,梨花带雨,楚楚动人,“见棠姜而美之,遂取(娶)之”。姜氏一是太漂亮了,二呢也或非良家妇女,中间还有一些情节,史书没记,反正与崔杼领导刮涎上了,“庄公通焉”。庄公是崔杼领导,崔杼并不是众乐乐主义者,绝不拿老婆跟群众来众乐乐,却蛮喜欢拿堂客与领导来官乐乐,“乙亥,公问崔子,遂从姜氏。姜入于室,与崔子自侧户出”。三人在房子公乐一番,后,两男没从正门出来,而从侧门出。这里还要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0年8期2020-10-28

  • 隐形梯子
    君郑武公娶了申国姜氏为妻。姜氏喜欢次子段,而不喜欢长子庄公,因此多次劝说武公改立段为王储,但被武公拒絕。武公死后,庄公即位,姜氏和段暗中垒甲筑城,图谋夺权。大臣焦急万分,屡次劝说庄公采取措施,但庄公置之不理,只说了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直到后来,姜氏和段举兵谋反,庄公才派兵镇压,并将母亲姜氏囚于颍地,发毒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不久庄公反悔了,但“毒誓”却使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窘境。此时,颍谷的一位小官颍考叔及时想出了“掘地及泉,隧道相见”的妙计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0年26期2020-09-22

  • 隐形梯子
    君郑武公娶了申国姜氏为妻。姜氏喜欢次子段,而不喜欢长子庄公,因此多次劝说武公改立段为王储,但被武公拒绝。武公死后,庄公即位,姜氏和段暗中垒甲筑城,图谋夺权。大臣焦急万分,屡次劝说庄公采取措施,但庄公置之不理,只说了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直到后来,姜氏和段举兵谋反,庄公才派兵镇压,并将母亲姜氏囚于颍地,发毒誓“不及黃泉,无相见也”。且不论是因经历多了世事炎凉而使孝心回归,还是因时间砂轮渐渐磨平了他的仇恨棱角,不久庄公反悔了,但“毒誓”却使他陷入了进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0年6期2020-06-15

  • 隐形梯子
    君郑武公娶了申国姜氏为妻。姜氏喜欢次子段,而不喜欢长子庄公,因此多次劝说武公改立段为王储,但被武公拒绝。武公死后,庄公即位,姜氏和段暗中垒甲筑城,图谋夺权。大臣焦急万分,屡次劝说庄公采取措施,但庄公置之不理,只说了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直到后来,姜氏和段举兵谋反,庄公才派兵镇压,并将母亲姜氏囚于颍地,发毒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且不论是因经历多了世事炎凉而使孝心回归,还是因时间砂轮渐渐磨平了他的仇恨棱角,不久庄公反悔了,但“毒誓”却使他陷入了进

    思维与智慧 2020年11期2020-06-11

  • 古代父母能有多偏心
    霸主郑庄公的母亲姜氏经历九死一生才生下他,不免心有余悸,所以厌恶地给这个孩子起了个名字──寤生,逆生的意思。三年后,姜氏又生了郑庄公的弟弟叔段,这次生产很顺利,姜氏对这个小儿子宠爱有加。小时候,弟弟总是莫名其妙地独得母亲恩宠。长大后,老爹郑武公患病要传位的时候,母亲跳了出来,非要让老头子把王位传给小儿子。要知道,尊王守礼、传位嫡长子是当时天下人的共识,母亲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偏心弟弟如此,着实让郑庄公伤心透顶。幸亏老爹郑武公并没有同意,还是传位给了大儿子。老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20年5期2020-05-14

  • 谈《重耳出亡始末》所体现的“左传义法”
    型女性形象。2 姜氏身上所体现的“大义”:“智”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重耳后来能够称霸,当然少不了他与怀赢的特殊关系——怀赢为重耳赢得了秦国军事上的支持。另一个女人,也功不可没,她就是姜氏姜氏是重耳在齐国时娶的妻子,重耳满足于这种和姜氏卿卿我我的生活而乐不思蜀。如果这样长期待下去的话,必然消磨了重耳的意志,影响他将来的称王称霸。在这种情况下,子犯等人在桑树下密谋,让重耳尽早离开姜氏、离开齐国的计划,却被在桑树上采桑的采桑女听到。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8期2019-12-26

  • 站上遗存
    丁姜纯墓。姜纯被姜氏后人尊称为“开基始祖”或“来江始祖”,1925年(民国十四年),姜氏第七代孙姜金栋、姜金发等人发起为先祖立碑活动,始有姜纯墓碑。“文革”期间,姜氏家族祭祀活动被作为“四旧”被迫停止,墓前石碑、石桌、石碗、石杯遭到破坏。2006年,时值站丁戍边320周年,姜氏后人己繁衍至第14代,约万余人。为不忘历史,自发捐款,为姜纯修墓立碑并举行了祭祖仪式。如今,该处墓园已经成为文保单位,成为承载站人历史的遗存。查阅富裕县编撰的《古道站丁习俗》,在富裕

    青年文学家 2019年4期2019-03-12

  • 文姜形象考辨
    ,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繻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①可见《左传》先借申繻之言,用以铺叙,说明文姜同行至齐,是不合礼之举。其次,所谓“齐侯通焉”,多数人将其视为是“文姜淫乱于齐侯”的有力证据。但在《管子·大匡》篇尹桐阳则认为:“诸侯夫人一嫁而不归母家者,防其泄露国情也,此云‘通于齐侯’,谓文姜以鲁国机要而告于其父耳,非淫通之谓也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12期2019-03-05

  • “对克”条件下的孝道
    郑庄公 武姜(姜氏) 共叔段 孝道翻开《犹太秘史》会发现:也是公元前722年,即鲁隐公元年,北国以色列为亚述帝国所灭。其国民被掳往亚述,这个拥有十个支派的以色列人,此后因与外国人通婚而被同化殆尽。而共叔段被“克”以后,出奔共邑,从此也基本没了。人们几乎再也没有听到有关他的消息,只听说过卫国的州吁曾联合四国替段伐郑,而段本人却杳无音信……《圣经》中记载了当时的真实:“亚述王攻取了撒玛利亚,将以色列人掳到亚述,把他们安置到哈腊与歌散的哈博河边,以及玛代人的城

    名作欣赏 2018年9期2018-09-10

  • 姜夔《续书谱》方法论评析
    江苏、安徽一带,姜氏无论对诗、词、音乐还是书法都有所研究和探索,著有《白石道人歌曲》、《琴瑟考古图》《续书谱》、《诗说》、《白石道人诗集》等。姜夔虽以书法理论闻名于后世,但其书法创作实践造诣亦令人高山仰止,上溯魏晋风尚,近追北宋意韵,用笔稳健雄强而不失文人风度,实乃不可多得的实践与理论俱佳的书家。其书法遗留后世的有《禊帖偏旁考》、《绛帖平》、《续书谱》等。二、《续书谱》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方法1、《续书谱》研究的主要问题《续书谱》的《总论》里面提到无论真书、行

    世界家苑 2018年4期2018-05-21

  • 郑庄公形象讨论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从这里我们得知庄公的出生方式与常人不同,母亲姜氏就极其讨厌庄公,甚至想让武公立自己的小儿子为太子,从“亟”这个字里我们发现这种行为不止一次,由此可见姜氏为母不母,偏爱小儿子。庄公即位,姜氏为公叔段请求制为封邑,因为制这个地方是个险要的地方,所以庄公没有答应,而是说“佗邑唯命”,意思是其他的地方都听从安排。从中我们知道庄公并不是一个伪善的人,因为除却制,其他的地方都任由自己的母亲选

    文化学刊 2018年3期2018-03-07

  • 宝匣
    跟着流民闯关东,姜氏把宝匣用包袱严严实实贴身绑着,经过一路艰险,刚到关东时,姜大勇就被胡子绑了票,他的母亲独自上山和土匪周旋,也不知用了什么方法,终于领着孩子全须全尾地回来了。有心细的人注意到,姜氏身上的包袱还在,但是她却显得失魂落魄的。于是,一些流言蜚语传了出来,很多人有鼻子有眼地说姜氏陪土匪头子睡了三天三夜,这才省下了一匣子宝贝,换回了孩子。姜氏一句都没辩解,一家三口离开了p家乡,找一个没人认识的村子落了脚。眼下老姜头已经去世多年了,姜老太也八十多岁了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17年12期2018-01-02

  • 运 河
    强。”吃饭的时候姜氏一边把盛着菜的碟子摔到桌子上,发出很大的声音。“你嘟嘟囔囔的说啥呢?”陈洪善问她。“云艳!云艳又走了你不知道?”“云艳又走了?”陈洪善问还站在一旁的陈锦英。“嗯。”“这龟孙,说走就走了。啥时候走的?”“昨天晚上。是吧?”姜氏说道。“你怎么不拦着她?”“我不在家。我在老马那儿呢,夜里才回去。”“老马那儿这两天你少去,听说来了一伙广东人,牌里面弄花色,打得也大,你不要去惹事。”“我又不跟他们打,我打得小,输赢几十块钱。”“那也不要去。”“你

    延河(下半月) 2017年2期2017-11-13

  • 管领风骚三百年 ——姜宸英
    是一路。有人批评姜氏书法缺少纵逸恣肆,而觉斯又何尝不失之狂放疏野而少蕴藉沉着。西溟情淡若水,洋溢着雅逸气息,自是右军的后现代版本。若《为勉斋道世兄草书轴》,点画跳宕而不失娟秀清劲,笔画起讫萦带分明,别有一种空山幽远的境界。姜宸英以老名士身于古稀之年得中一甲三名,是皇上的特拔,以为老姜“积学能文,至老犹笃,为天下读书人劝”。而此前,姜宸英屡赴乡试不中,后被荐入史馆,纂修《明史》,分撰《一统志》,“月给餐钱,依儒生衣,杂坐公卿之次”(李调元《淡墨录》卷七),实

    大观(书画家) 2017年2期2017-09-16

  • 郑庄公掘地见母
    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它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22期2017-08-03

  • 桃花折江山连载四
    有人跑了出来。“姜氏?”看着门边靠着的人,穆无暇一脸震惊:“你,你怎么会……”姜桃花一身的血迹,将素裙染得惨不忍睹,脸上也是没什么血色,看起来像是受了很重的伤。“王爷。”一看见他,桃花立马红了眼眶,“王爷可能救我一命?”“发生什么事了?”穆无暇慌张极了,蹲到她身边,眉头紧皱,“伤成这样,怎么不告诉沈丞相?”“不能告诉他。”桃花摇头,喘着气道,“详细的情况,进屋之后王爷可以听我慢慢说,现在请您务必想个法子,在所有人都不会发现的情况下,将我带进您的屋子里去。”

    桃之夭夭A 2017年7期2017-07-27

  • 运河
    强。”吃饭的时候姜氏一边把盛着菜的碟子摔到桌子上,发出很大的声音。“你嘟嘟囔囔的说啥呢?”陈洪善问她。“云艳!云艳又走了你不知道?”“云艳又走了?”陈洪善问还站在一旁的陈锦英。“嗯。”“这龟孙,说走就走了。啥时候走的?”“昨天晚上。是吧?”姜氏说道。“你怎么不拦着她?”“我不在家。我在老马那儿呢,夜里才回去。”“老马那儿这两天你少去,听说来了一伙广东人,牌里面弄花色,打得也大,你不要去惹事。”“我又不跟他们打,我打得小,输赢几十块钱。”“那也不要去。”“你

    延河·绿色文学 2017年2期2017-03-23

  •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女性形象审美分析
    美视角分析文本中姜氏、僖负羁之妻、怀嬴、赵姬、介之推之母五位女性所反映出的深厚个人修养与卓越政治胆识,探索人物形象之美背后的成因,揭示其中蕴含的文化品格,有助于更全面地展示春秋时期女性的生存状况与精神风貌。晋公子重耳之亡;女性文学形象;审美;文化品格;左丘明《晋公子重耳之亡》是《左传》中的叙事名篇,更是中国古代早期史传文学的经典篇章之一。文章主要叙写晋公子重耳自流亡十余年直至归国的丰富经历,使一位名垂千古政治家的成长经历跃然纸上。文中不仅细致地描摹晋公子及

    潍坊学院学报 2017年3期2017-03-09

  • 文姜疑议
    ,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繻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公会齐侯于泺,遂使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这段话的意思就是鲁桓公十八年,桓公将与文姜出使齐国,申繻劝谏桓公男女有别,宜遵礼节。桓公不听,最终才有文姜奸情的发生。奸情暴露后,齐襄公杀死鲁桓公。司马迁在《史记》中更是把“文姜之乱”描述得形象生动具体到位。据《史记·鲁世家》记载:“十八年春,公将有行,遂与夫人如齐。申繻谏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6期2017-01-30

  • 姜氏庄园建筑文化特色及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719000)姜氏庄园建筑文化特色及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罗彩云 杨 斌 张 静(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榆林719000)介绍了姜氏庄园的地理环境及设计思想,从石雕、木雕、砖雕三个角度,分析了姜氏庄园所体现的地域文化与建筑装饰技术,并探讨了建筑防火、排水、保温等设计技术,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城市景观,地域文化,装饰艺术,建筑技术当前生产方式的全球化、技术的发展和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城市景观在更新中

    山西建筑 2016年21期2016-08-30

  • 姜氏庄园 陕北黄土上的三重窑院
    渝南子姜氏庄园的窑洞从立面看是拱形,从平面看是方形,象征了古人对“天圆地方”的认知,人居于其中宛如身处天地之间。上院是陕西地区最高等级的窑洞院落,“明五”寓意“五子登科”,“暗四”寓意“四喜盈门”,“六厢窑”寓意“六六大顺”。下院有一间井窑,井深33米,井口设有用于汲水的手摇辘轳,水源来自山下的泉眼,至今活水不断。在“北瞰河套,南蔽三秦”的榆林中东部,有一座将陕北黄土高原传统的窑洞结构与京城的四合院模式相结合的庄园——姜氏庄园,大到巧妙的整体布局,小到园内

    环球人文地理 2016年4期2016-05-25

  • 悠悠古绛史 卓卓剪裁艺
    。在他婚礼之际让姜氏脚穿此鞋、头戴此花,以显其光彩。姜氏系齐庄公之女,她愿让晋国所有女子出嫁时都能像她一样共享其美,于是将十果鞋、十果花纹样传于民间。时至20世纪30年代,民间结婚还流传着穿十果底样红绣鞋的习俗。这就是新绛剪纸的源头。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人日》中便有“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这样的诗句。新绛民俗剪纸传至唐代,内容和纹样变化更为完美,十果中又增加了石榴和葡萄,而这两种果子都是唐代通过丝绸之路才传到中原地区的。至宋代,剪纸内容开始出现戏曲

    科学之友 2016年5期2016-05-20

  • 久别逢知己
    公是郑武公和夫人姜氏所生长子,因难产不为母亲所喜。姜氏又生次子公叔段,极为宠爱。郑庄公即位后,姜氏要求庄公赏赐公叔段封地。后来,公叔段在鄢与母亲姜氏密谋袭击郑庄公,被讨伐,兵败出逃,姜氏亦被迁于城颖。庄公发誓:“下及黄泉,毋相见也。”后来,庄公后悔,便掘地及泉,从隧道中出与母亲相见,母子和好。傅抱石应邀作《郑庄公见母图》,描写姜氏见庄公替段请求封邑的场面。宫殿内庭柱耸立,气氛深严,郑庄公端坐一侧,神情凝重,姜氏在公叔段的陪伴下慎言对话,一副小心谨慎的样子。

    中国收藏 2016年7期2016-05-14

  • 川藏茶马古道之姜氏边茶史话
    雅宗脉相系的荥经姜氏人家,就曾以茶为业,因茶成名,由茶败落,演绎出“仁真杜吉”品牌边茶的传奇史话。一、边茶及茶马古道唐代茶叶传入藏区以后,茶叶所具有助消化、解油腻的特殊功能,使乳饮肉食的畜牧人民饮茶成风。边茶就是当政者为供应中国西部高海拔地区饮茶需要而规划、指定专门的内地汉族区域,采用特定工艺所生产的砖茶。由于西藏是最重要的饮茶地区,因此边茶也叫“藏茶”,又称“西藏黑金”,它与酥油、青稞、牛羊肉并称为西藏饮食“四宝”;作为深受藏族喜爱的民生之茶,藏茶保障了

    中国茶叶 2016年9期2016-01-18

  • 试论《左传》中的郑庄公
    而他出生时,其母姜氏就厌恶他,“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姜氏喜爱共叔段,并想立其为君主,在郑武公时,就想让共叔段当太子,武公没有答应他。等庄公即位,又为共叔段“请制”,庄公拒绝后,又为之“请京”,可见,姜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共叔段在其母的蛊惑下,也加快了其反叛的步伐,加固城墙,使京城“过百雉”,并把郑国北部和西部的土地“贰于己”,而这时,沉着冷静的庄公只是劝说臣子:共叔段“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义不昵,厚将崩”。共叔段在完成了所有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3期2015-12-07

  • 王小孝母
    供半天。女:媳妇姜氏咋瞅咋不顺眼,背地就把刷锅热水浇在它上边。男:王小这夜做一梦,梦见我妈妈下来来到眼前。只见她浑身上下全是大水泡,雨泪连连来诉冤。女:儿子你上山把柴砍,你的媳妇在家虐待咱。男:一句话惊醒王小我,秉上灯烛仔细观,王小一看急了眼,大骂姜氏理不端。哪人都有双重父母,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我妈跟你有何仇恨?你为啥把她遭糟践得这么可怜?女:姜氏闻听翻了脸,怒气冲冲把木像搬。男:王小我紧跟随后撵,女:来到屋外撇进壕沟里边女:拧拧达达我回屋转,急忙就把门

    参花(上) 2015年1期2015-10-27

  • 近代以来华北地区家族契约文书研究 ——以大城县正村姜氏家族契约研究为中心
    ——以大城县正村姜氏家族契约研究为中心李哲坤(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新发现的河北大城县正村姜氏家族契约文书,不仅为我们研究20世纪上半叶姜氏家族及当时华北地区民间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材料,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行政区划及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同时,这批文书又充实了太行山文书的收藏内容,为华北地区契约文书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可以更好地推动北方地区契约文书的研究。华北地区;家族;民间契约;太行山文书笔者新近于河北大城县正村访得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07-12

  • 《左传》首篇《郑伯克段于鄢》的人物性格刻画
    在前倒生出来),姜氏由此很讨厌他,于是疼爱小儿子共叔段(太叔),并且屡次为之向武公请立太子,均未获准。2.二,三段:太叔的扩张 庄公即位后,姜氏为太叔请求封地,先因制是险要城邑而未准,再请京,获准入居后,太叔便开始违制建城,而且还自令西部和北部边邑的领地额外向其纳贡,受其管控,直至完全收贰于己,甚至扩张到了廪延。而庄公每闻其报,均采取放任其为的态度。3.四段:郑伯克段 太叔修治城郭,囤聚粮草,制造兵器,准备好步兵和战车,要袭击郑之国都,姜氏计划为之开城门做

    名作欣赏 2015年12期2015-07-12

  • 《左传》郑庄公形象探微 ——从“礼”的角度
    公元年》:“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白:‘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2]王令说:“武姜使她的小儿子共叔段将郑国边境西方和北方的土地非法占有,又与共叔段里应外合企图消灭郑庄公,好在郑庄公明察秋毫当机立断,才平定了国内忧患。”[11]他对郑伯的行为持肯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5-03-28

  • 幽默手段在姜文喜剧电影中的运用
    电影,带有鲜明的姜氏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了解姜文喜剧电影中幽默手段的运用,要超越其剧情设定的思维模式,从人物塑造的深层次上予以挖掘。隐喻、象征手法的运用,是姜文喜剧电影的重要表现方式,而幽默语言则是构筑姜文喜剧电影的重要元素。以上述三个层面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将有助于我们从更宽泛的层面上,理解姜文及其喜剧电影的艺术魅力。幽默;姜文;喜剧电影;运用作为我国新生代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姜文的喜剧电影,在继承前辈成就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风格的姜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8期2015-02-20

  • 迷踪拳之谜
    究竟是否正宗呢?姜氏的说法似乎又有所保留。因为姜氏所描述的秘宗拳,乃是近于太极拳的拳种,因此曾服务于中央国术馆的沧州人王子平替姜书作序时说:“其与普通秘宗拳有别者,即斯术之不用力而有内动,不养气而气自贯丹田,上下连络,动作自然,决无纵窜蹦跳之弊,亦无聚气努力之害。”他所批评的“普通秘宗拳”即包括了霍元甲所传习的那一种。姜氏讲得更直接:“余以二十年之广征博访,幸遇秘宗艺之能者十余人,然求其真能得斯术之三昧者,不过二三人而已。……学者率多莽夫,徒以使气努力为妙

    少林与太极 2014年8期2014-11-11

  • 对《郑伯克段于鄢》中郑伯的认识
    关键词:郑庄公;姜氏;共叔段《左传》的第一篇就是《郑伯克段于鄢》,也是我认真读过的第一篇,对于这篇文章我一直有个疑问,姜氏和共叔段都参与了暴乱,而且暴乱还是他们挑起来的,为什么世人责怪他们的较少,反而指责郑庄公的较多呢?就连我们学过的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都说郑庄公是阴险毒辣和虚伪的,更不要说老师上课讲的了。但我个人认为这是对郑庄公的不公平。文章首段说“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39期2014-10-21

  • 蜂起云涌
    来。原来,这名为姜氏的女子是大安村村民,前几天,她的丈夫大牛进城来买东西,没想到碰上顺天府尹到处抓劳力修城墙。大牛也被抓了,他不堪忍受这种非人的待遇,带头造反,结果被诬陷为宁王的奸细,无须过堂,准备择日处死了。神像后“咚”的一声,不知掉了什么东西。姜氏吓了一跳,正要四处找找看怎么回事,神像说话了:“你的冤情本官已经知道了。安心回去吧,不出三天,清者自清,你的大牛会回到你的身边。”姜氏仍然不肯走:“天官大老爷,小女子仍有一事相告,不过这事涉及个人隐秘……”她

    上海故事 2014年9期2014-09-02

  • 《郑伯克段于鄢》之美分析
    斗并取胜、与其母姜氏反目而后和好的过程的生动记叙,反映了他们兄弟、母子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展现了郑国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最高权力而勾心斗角的情况,揭露了春秋时期统治者残忍无情、卑鄙虚伪的丑恶面目。它不仅对我们了解我国奴隶社会后期的情况有一定的认识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首先是鲜明的人物性格美。作者把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刻画,褒贬之意从文章的场面和细节之中自然地流露出来。通过对人物语言和行为的描写,表现其鲜明的个性,魏禧在《左传经世钞》中说:“此

    大观 2014年7期2014-06-11

  • 语文教学中《郑伯克段于鄢》之郑庄公形象探微
    说,共叔段从小在姜氏的庇护下骄纵、跋扈,获得封地后蓄意谋反,政治野心不断膨胀,在这一过程中,大臣多次进言,但郑庄公以各种理由加以搪塞而不加制止,其实不过是等着共叔段自己露出尾巴,以免因杀弟而被天下人责难。郑庄公在明知姜氏与共叔段图谋不轨的情况下,却一次次地容忍,表面看是对母亲的无奈,实则是另有计谋,用心之狡诈可见一斑。作为兄长,本有规劝弟弟的责任和义务,他却任共叔段胡作非为,而后除之而后快。由此观之,班固把其列入“下愚三等”不无道理。之所以汉代对郑庄公的评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2期2014-03-19

  • 姜氏特色疗法治疗带状疱疹
    龙口市南山工业园姜氏健身推拿会所,265071)带状疱疹发病前局部皮肤先有灼痛,伴轻度发热、疲倦无力等全身症状。但也可以无前驱症状,经1~3d后,皮肤陆续出现散在红斑。继而在红斑上发生多数成簇的粟粒大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并迅速变为水疱。水疱壁紧张、光亮,疱水澄清,水疱表面大部有小凹陷。数日后疱液混浊化脓,破溃后形成糜烂面,最后干燥结痂,痂脱落后留下暂时性红斑。一般病程约2~4周。轻症患者只出现红斑及丘疹,不出现水疱,称为不全性带状疱疹。在恶性淋巴瘤、急性系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0期2014-01-24

  • 对《郑伯克段于鄢》的再解读
    恕。就连做母亲的姜氏也令人十分不满。姜氏实不该心有所偏,“手心手背都是肉嘛”,若不是母亲对共叔段的庇护纵容,弟弟也不至于野心膨胀到难以收拾的地步。更可恨的是,姜氏与共叔段定下秘计,使他们兄弟反目,骨肉相残。所以笔者对姜氏遭软禁的下场并不表示同情。然而这一次读后,笔者情感的天平似乎有了倾斜,对郑庄公阴险的用心、虚伪的面孔也有更深的领会。且不说他对弟弟欲擒故纵的做法有多么下劣,单是掘地为泉,母子相见的伎俩就能窥见郑庄公的丑陋嘴脸。郑庄公杀了想要作乱的弟弟,对助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3年7期2013-04-29

  • 从“郑伯克段于鄢”看《左传》的叙事时间
    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这段话交待了“郑伯克段于鄢”之前母子三人之间的恩怨,姜氏因为生郑伯时难产,于是厌恶他,而喜爱小儿子共叔段。这段过去经历的描述也为后文共叔段的步步紧逼、不臣之心的行为,母亲姜氏的态度以及郑庄公的隐忍不发做了解释说明。鲁隐公元年是公元前722年,而据《史记》记载,郑庄公生于公元前757年,14岁即位,所以一个初字将时间推回到36年前。“初”可译为“当初”,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4期2013-04-10

  • 论姜可生新闻文章特点及其意义
    的研究。笔者拟从姜氏新闻评论文章入手,探讨姜氏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其重要意义,或有裨于姜氏和南社报人研究。一、姜可生新闻评论的内容姜可生在1912年至1913年间,在《太平洋报》发表评论4篇,《民立报》1篇,《民国新闻》128篇,《大同周报》10篇。从姜氏的评论内容来看,可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严辞鞭笞当权专制。辛亥革命建立了民国,袁世凯攫取了总统一职,动辄以兵力要挟解散参议院,内阁成立一变再变;同时铲除异己分子,对进步报刊残酷镇压。副总统黎元洪更是怙恶不悛:查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3期2013-04-02

  • 《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二、三”
    。“庄公寤生,惊姜氏。”“‘寤’,通‘ ’,逆,倒着。”“寤生,胎儿脚先出来,等于说难产。”①所以,姜氏不喜欢这个让她受到惊吓的儿子,“遂恶之”,并名之“寤生”,可见厌恶之极。相比之下,“爱共叔段”。爱到何种程度?不顾“立嫡以长”的礼制,“亟请于武公,欲立之”,当然“公弗许”,其一不合礼制,其二前车之鉴太多。庄公即位后,武姜又为段请制(又名虎牢,今河南巩县东)不得,又请另一要地京(今河南荥阳东南)。段有母亲的仗势而野心勃勃,在拥有富庶的“京”地后,大肆加高

    名作欣赏 2012年5期2012-08-15

  • 欲擒故纵
    南省南阳县)娶妻姜氏,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长大成人后继承王位,史称郑庄公,小儿子名共叔段。2 虽然郑庄公是姜氏的亲生儿子,但姜氏并不喜欢他,原因是郑庄公降生时是难产,脚先出来,头后出来,其母姜氏为他取名“寤生”。3 姜氏喜爱小儿子共叔段,郑武公在世时,她就多次要求立共叔段为世子,但郑武公始终没有答应。4 郑武公去世之后,按照长子继位的礼制,寤生即位,成为郑国的国君,史称郑庄公。5 郑庄公即位之后,其母姜氏因偏爱小儿子,要为小儿子争取更好的条件,这日便把郑庄

    连环画报 2012年8期2012-07-18

  • 生既为后
    大司马之女,姑苏姜氏钟灵毓秀,赐凤印金册,当以母仪天下。康瑞元年正日,我携新帝的手,走上九重之阙,在满朝跪拜中称后。我以为我会住进凤仪宫,本宫是皇后,不是吗?可是内侍监竟传言皇上请工匠为我翻修宫殿,将我引到不知名的雨荷宫去。宫殿建在池塘边上,森森然戚戚焉,更过分的是,大婚当日,整座宫殿上挂的却是白灯笼。赵沢在给我难堪。我是他的妻,他可以无视我、轻视我、冷落我,但是,我绝不允许他在大婚当日侮辱我姑苏姜氏!“来人,搬梯子来!”我扬声,宫人赶紧搬来了梯子,见我要

    桃之夭夭A 2011年9期2011-05-14

  • 文眼的训释与主题的理解
    有“庄公寤生,惊姜氏”一句,句中的“寤生”可以称得上是“文眼”,它揭示了庄公母子、兄弟矛盾产生的根源,因此对“寤生”的正确理解至关重要。荀生在《义府》中是这样训释“寤生”的:“通牾,逆也。生子,首出为顺,足出为逆。”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也有类似训释:“寤,假借为牾,寤生,足先见逆生也。”按这两种训释“寤生”应为逆生(难产的一种)。“庄公寤生,惊姜氏”可理解为“庄公是逆生的,使姜氏受到惊吓”。语文读本采用了此注释。杜预在《左传注》中,把“寤生”训释为“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7年2期2007-03-17

  • 郑伯克段于鄢
    系。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说明姜氏“恶”庄公的原因。一个“遂”字,写出“恶”的无理。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妇人昏聩,偏爱幼子,从此种下祸根。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谋立储君不成,又为段索取地盘。母子进一步交恶。公曰:“制,岩邑也,险要之地,岂能与人?虢叔死焉,找个理由原为推脱,表面上却像为段打算。他邑唯命。”庄公辞令,听来音节短促,句句含毒。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故意尊宠之,以骄段心,正所谓“欲檎故纵。”庄公处心积虑,要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2003年8期2003-03-11

  • 怀安丧志
    时,齐桓公把女儿姜氏许配给了他,招他为婿,并赐他二十辆马车,生活上照顾得很好,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住的是亭台楼阁……。从此,重耳就迷恋于安乐生活,在齐国一耽七年,情愿老死在齐国了。当时,重耳的从人对此十分忧虑,都想把重耳救出超富。其中一个名叫子犯的(重耳的舅父)就同赵衰等人聚在桑林下密议劝谏重耳之事。他们不知道桑树上面正有养蚕娘在采桑。蚕娘把窃听到的话,一句不漏地告诉了姜氏,想博得姜氏的奖赏。那知姜氏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妇女,对于重耳的怀安丧志早有

    中国青年 1961年12期196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