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氧核苷
- 指向科学思维培养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
的前提,但对脱氧核苷酸是如何组成DNA分子的,学生没有直观的认识,所以这节课重点应落在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上,以此突破DNA 分子结构的学习,达成以下教学目标:(1)概述DNA 分子结构的基本要点和特点;(2)尝试利用教师提供的线索,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3)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体验模型构建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二、教学思路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既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重视探究性学习和知识的获得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10期2023-04-28
- 《DNA的复制》教学设计
___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DNA分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_______________,构成基本骨架; ________________ 排列在内侧,通过________________键连接成碱基对(A与T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氢键相连、C与G通过_________________个氢键相连),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⑤⑥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9期2022-04-19
- “试错教学”在模型构建中的应用
——以“2021年高考浙江选考题”为例
构建染色体与脱氧核苷酸链的模型教师设问:若染色体中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利用含有14N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后的染色体与脱氧核苷酸链的模式图应该如何呈现?学生往往会构建两个错误的物理模型,如图2中A与B所示。A中学生没有明确染色体与脱氧核苷酸链的关系,B中学生没有掌握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误将DNA的复制理解为全保留复制。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修正模型。学生反思得出:一条染色体在复制之前含有1个DNA分子,即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用实线表示,数字1
中学生物学 2022年12期2022-02-06
- 浅谈试题的引导教学功能
——以山东省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第5 题为例
原题再现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与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ddNTP 按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加到正在复制的子链中后,子链的延伸立即终止。某同学要通过PCR 技术获得被32P 标记且以碱基“C”为末端的、不同长度的子链DNA 片段。在反应管中已经有单链模板、引物、DNA 聚合酶和相应的缓冲液等,还需要加入下列哪些原料 ( )①dGTP,dATP,dTTP,dCTP② dGTP,dATP,dTTP③α 位32P 标记的ddCTP④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21年2期2021-05-31
- DNA结构模型建模教学实践
础。1.构建脱氧核苷酸模型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DNA结构模型图片,明确磷酸、碱基分别与脱氧核糖的哪个碳原子相连,以及嘧啶与嘌呤大小的差异,运用“画图3D”软件中不同颜色的球形分别表示C与O原子,以细圆柱表示原子间的化学键,小组合作构建球-棍状的脱氧核苷酸模型,并且用画笔标出1-5号C原子的位置。各小组展示、评价所建构的脱氧核苷酸模型,修正存在的未准确体现脱氧核糖5个C原子的排列方式、未体现磷酸、碱基与脱氧核糖之间的化学键等问题。建构脱氧核苷酸模型活动帮助学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4期2021-05-23
- 基于问题导学模式的高中生物教学
——以“DNA分子的结构”一课的教学为例
一)构建一个脱氧核苷酸在“DNA 分子的结构”模型构建中,教师通过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脱氧核苷酸是由三个小分子构成,它们是如何连接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模型建构,从所给材料中自主选择所需要的材料,构建一个脱氧核苷酸。之后教师进一步提问:脱氧核苷酸中五碳糖的碳原子的排布情况如何?学生对此产生了疑问,积极地回顾与思考,同时教师及时进行点拨释疑。(二)构建一条脱氧核苷酸链首先,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资料“DNA 分子是以4 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
名师在线 2020年18期2020-11-25
- 学生通过模型构建活动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以“DNA分子的结构”高一新授课为例
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并通常由两条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完全涵盖了这部分知识。2.1.2 教材的特点 教材用一个模型构建的活动来让学生亲自动手构建DNA模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DNA的结构,这样的授课效果要明显好于教师直接讲授。在模型构建的困难点上都会有一些材料来推动学生的模型构建,从而使模型构建可以顺利完成。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体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0年3期2020-03-11
- 基于实验活动构建生物学概念的教学实践研究
——以“DNA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的概念构建为例
、4种碱基、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链等是一般概念,又支撑着本节最重要的概念——次位概念(概念3.1.2 概述DNA 分子是由4 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长链,一般由2 条反向平行的长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4],即DNA 分子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具有多样性、稳定性和特异性等。通过本节课学习,达成的学习目标,即预期结果是:学生应知道DNA 的结构特点、脱氧核苷酸的组成,理解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卡伽夫法
生物学通报 2020年3期2020-03-06
-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数学素养的培养
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多少个?根据(A1+T1):(C1+G1)=(A2+T2):(C2+G2)=(A+T):(C+G)=2.5,而整个DNA分子中A=T,G=C,所以得到:T:C=2.5,则:C=T:2.5,A+T+G+C=1 4 0 0,由于A=T,G=C,可得:A+G=T+C=50%,则T+C=700,由上式代入,则得到T=500。第一次复制需要500个T,第二次复制需1000个T,二次复制共需1500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在DNA分复制过程中每次需
科学咨询 2020年40期2020-03-04
- 脱氧核苷酸注射联合咪喹莫特外用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
]。近年来,脱氧核苷酸注射液常作为辅助药用于病毒性肝炎、肿瘤放化疗等治疗中,能增殖细胞,修复组织,加快体内能量代谢,增强免疫力[3]。为探究咪喹莫特乳膏、脱氧核苷酸注射液联合用于扁平疣中的治疗效果,我院将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68例扁平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扁平疣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证实为扁平疣,皮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6期2019-10-22
- 有关PCR扩增过程中的疑虑与剖析
的原料是四种脱氧核苷酸,但教材的图1-8中却出现了dATP、dTTP、dCTIP、dGTP。学生知道ATP是三磷酸腺苷,但不知道dATP、dTTP、dCTP、dGTP。其实dATP、dTTP、dCTP、dGTP指的是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NTP),是合成脱氧核糖核酸的“最小单位”。DNA复制时,脱氧核苷酸链的延伸使用的原料只能是dNTP。DNA的合成需要能量,dNTP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而dNMP则做不到,用这种原料所完成的反应不可逆且极易发生。因为当脱氧核
中学生物学 2019年7期2019-10-17
- 水溶液中四种脱氧核苷酸与水合铀酰离子相互作用的理论计算
UO22+与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结合进而破坏了DNA结构的完整性。除了铀酰离子对DNA分子正常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近年来功能核酸也广泛应用于环境水体中铀元素的检测。李弘杨等[4]报道了基于铀酰离子特异性脱氧核酶的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铀酰离子。Tang[5]等利用二茂铁修饰的脱氧核酶通过电化学检测技术实现了对铀酰离子的检测。相比于实验研究,国内外对铀酰离子与DNA基本结构单元作用体系的理论计算研究仍然较少[6-7],两者具体如何发生作用还待细究。有关核酸分子结
无机化学学报 2019年9期2019-09-09
- 乙型肝炎患者为什么必须检查HBV-DNA
检测乙肝病毒脱氧核苷酸,也就是HBV-DNA,来判断乙肝病毒在人体内的活跃性。乙肝病毒脱氧核苷酸在人体内的量越高,说明活跃性越高,复制的越多,那么传染性也就越强。现在在临床上将乙肝脱氧核苷酸的检测结果分为阴性和阳性。目前而言,乙酸脱氧核苷酸的定量检查,主要通过抽取一定数量的血液,检验定量的血液中,乙肝病毒的含量。就在临床上称为定量检查。既然是定量检查,那么肯定就有一定的数值限制。目前适用于全国范围的,乙酸脱氧核苷酸的阴阳性判断数值是1000cps/ml。意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8期2019-08-30
- 遗传信息传递、表达和蛋白质运输的方向性
A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含氮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脱氧核糖是五碳糖,具有5个碳原子,分布如图1中数字所示。DNA是通过脱氧核苷酸间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即前一个脱氧核苷酸的C-3′位羟基与下一个脱氧核苷酸的C-5′位磷酸基团之间脱水形成酯键相连。脱氧核苷酸的连接具有严格的方向性,DNA一条链的两个末端分别是5′末端(游离的磷酸基)和3′末端(游离的羟基),且DNA两条链是相反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和书写方向是自左向右的5′→3′
生物学教学 2019年3期2019-03-22
- 高中遗传学核心概念教学中类比模型的应用研究
四种小分子(脱氧核苷酸)构成的长链,两条反向平行的长链组成了双螺旋的结构。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围绕着这一核心理念进行,通过构建类比模型的方式,围绕着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历史研究进展组织学生的建模活动,将微观、抽象的DNA 转变为具象、直观的类比模型,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二)选择类比模型的表达方式大部分教师在进行《DNA分子的结构》这一章内容的教学时,通常会采用两条电话线、螺旋楼梯等结构与DNA 进行类比,这些
天津教育 2019年18期2019-01-20
- 例谈“DNA结构与复制”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
连接方式?(脱氧核苷酸;单链以磷酸二酯键的形式相互连接,双链之间以氢键形式连接。)②DNA的结构特点?(两条反向平行链构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互链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碱基以氢键形式排列在内侧。)③DNA复制的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④DNA复制的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⑤DNA复制的条件?(模板、酶、原料和能量。)⑥ DNA复制的意义?(DNA分子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
生物学教学 2018年8期2018-11-29
- 从化学键的角度解读与DNA有关的几种酶
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从DNA分子整体的双螺旋结构来看,包括两种重要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和氢键。(如下图)四种脱氧核苷酸示意图 DNA分子平面结构示意图二、对于七种酶的归纳与总结从化学键的种类以及合成与破坏化学键的角度出发,我把这七种酶进行了“检索式”的归纳与总结。(见下图)三、详细解读每种酶1.①解旋酶DNA分子在细胞内复制时首先要用解旋酶将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实质上就是破坏DNA分子碱基对中的氢键。小结:这是几种酶中唯一作用于氢键的酶。2.②限制性核
新课程(下) 2018年9期2018-11-21
- 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PCR技术中的数量关系
,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续结合到双链DNA片段的引物链上。PCR反应中有两种引物,即5′端引物与3′端引物,两者分别是与模板5′端序列和模板3′端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PCR扩增产物可分为长产物片段和短产物片段两部分,这是由于引物所结合的模板不一样而形成的。其中的短产物片段才是需要扩增的目的基因特定片段,其长度严格地限定在两个引物链5′端之间。以一个原始模板为例,在第1轮反应周期中,以两条互补的DNA链为模板,引物是从3′端开始延伸,其5′端是固定的,3′端
生物学教学 2018年10期2018-10-31
- 基于“体验式学习”的“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构1:一个“脱氧核苷酸”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人教版必修1“核酸”有关的内容,组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是由哪些成分构成?教师提示学生拿出课前分发到每个小组的相关教具(图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用相关教具组装DNA基本组成单位的模型(脱氧核苷酸)。在学生分组制作模型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五碳糖的5个碳原子的位置。5 min后,第2组学生代表展示模型并讲解分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
中学生物学 2018年7期2018-09-07
- “DNA复制中原料消耗相关计算”的教学反思
子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m个,则理论上该DNA分子复制n次和第n次复制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分别是多少?部分学生的答案是: 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原理,采用不完全归纳法,该DNA分子经n次复制后共产生2n个子代DNA分子,但是有两条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模板链没有消耗脱氧核苷酸原料,实际消耗原料的DNA分子数目是2n-1,因此复制n次实际消耗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目为(2n-1)·m。而第n次DNA复制是在第n-1次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第n次DNA复制消耗的
生物学教学 2018年1期2018-08-07
-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脱氧核苷酸注射液的临床效果分析
类抗病毒药物脱氧核苷酸注射液的临床效果分析米娜瓦尔•达吾提(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新疆 喀什 844900)目的分析探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脱氧核苷酸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剂,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脱氧核苷酸注射液。记录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HBV DNA变化情况、肝纤维化指标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BIL、ALT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9期2017-11-13
- 3D打印技术在DNA模型制作中的应用
3.1 构建脱氧核苷酸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脱氧核糖组成。其中磷酸分子连接在脱氧核糖的5号碳原子上,含氮碱基连接在3号碳原子上(图1)。1.3.2 构建双链DNA分子模型 多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用同样的方式来构建另一条脱氧核苷酸链,注意这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序列要与互补。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是通过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连接起来的。其中A与T互补,形成两个氢键,C与G
生物学教学 2017年7期2017-08-20
- 生物高考DNA计算问题汇总
分子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的,两条长链按照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含氮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单链上相对的碱基以氢键连接,碱基的配对是有规律的,即A一定与T配对(形成两个氢键),G一定与C配对(形成三个氢键)。例1:下图为某同学在学习DNA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片断(其中○表示磷酸)。下列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正确的是()A甲说:该图没有什么物质和结构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9期2017-04-10
- “DNA分子的结构”一节的教学设计
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复习提问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的组成,通过分析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式,使学生理解脱氧核糖1、3、5号碳位的特点,为将要进行的DNA分子模型制作做准备。对照模型组分(图1)介绍模型构件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所用模型为球棍插接模型,强调:大球代表脱氧核糖,S面朝上,右侧大孔为1碳位,左上方小孔为5碳位,左下方小孔为3碳位(脱氧核糖碳位必须标记清楚),小白球表示磷酸,四种碱基分别用不同形状结构表示,有字一面朝上,白色细棍代表连接各组分的化
生物学教学 2017年5期2017-02-18
- 模型建构在“基因工程”专题教学中的实践
模板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在PCR扩增仪中不断地进行复制,使其数量呈2n形式增加,从而大量扩增出目的基因。(如图7、图8)图7 PCR技术反应原理示意图图8 一个DNA分子经过PCR技术3次重复循环的结果示意图由图8可得出,若一个DNA分子经过n次扩增循环,那么(1)形成的子DNA分子总数=2n个;(2)含有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总数=2个;不含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总数=(2n-2)个;(3)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总数=2n+1条;亲代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1期2017-01-10
- DNA分子复制的特点补充
示含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3)DNA的复制从一点开始以后是单向还是双向进行的,用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DNA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给以适当的条件,让其进行复制,得到图4所示结果,这一结果说明.(4)为了研究大肠杆菌DNA复制是单起点复制还是多起点复制,用第(2)题的方法,观察到的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如图5所示,这一结果说明大肠杆菌细胞中DNA复制是起点复制的.解析本题同样是通过图示信息,考查学生分析DNA分子复制的新特点.(1)问中介绍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16年4期2016-11-19
- 脱氧核苷酸钠联合疏血通治疗初发型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1000)脱氧核苷酸钠联合疏血通治疗初发型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沈月霖刘永祥林晓明(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东 泰安271000)目的探讨脱氧核苷酸钠联合疏血通治疗初发型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5例初发型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组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脱氧核苷酸钠150 mg联合疏血通6 ml,2周为1疗程。观察治疗后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加以比较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6年9期2016-10-28
- 脱氧核苷酸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脱氧核苷酸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脱氧核苷酸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白蛋白、总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降低(P[关键词]脱氧核苷酸;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5期2016-10-08
- DNA复制准确性的机制
够根据模板的脱氧核苷酸,选择正确的dNTP掺入引物末端,错误的碱基不能进行聚合反应。另外,新生链的引物末端也影响DNA聚合酶的识别过程。只有引物3′-OH末端正确时, DNA聚合酶才能起作用。引物末端不正确, 即使与模板的下一个核苷酸互补也不能与聚合酶发生相互作用。这是因为DNA聚合酶的识别是一种有序的过程,即先识别模板和引物的3′末端,再识别底物。这样,通过DNA聚合酶对碱基的选择和对底物的识别作用,保证了新合成的链严格按照模板链的互补碱基顺序进行聚合[
生物学教学 2016年1期2016-04-10
- 以“DNA”为核心的归类复习
的,DNA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但若数量不限,在连成长链时,排列顺序就是极其多样化的,其所贮存的遗传信息的容量自然就非常大。同时由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可见DNA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完成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直接途径),也可以通过控制酶(绝大多数为蛋白质)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间接途径)。【例2】由50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的DNA分子,按其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可分为多少种,说明了DNA分子的什么特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6年4期2016-04-08
- 脱氧核苷酸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
光赵纯荣周天脱氧核苷酸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刘荣强①李晓光②赵纯荣③周天③目的:观察并比较脱氧核苷酸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治疗人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62例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脱氧核苷酸注射液200 mg/d。评价化疗第2、7、14天的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并记录Ⅲ度+Ⅳ度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8期2015-12-16
- 成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的脱氧核苷酸钠治疗
胞减少患者的脱氧核苷酸钠治疗张子韬 熊进 王守丰 邱勇作者申明:本文无利益冲突目的 观察脱氧核苷酸钠治疗成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 选取 42 例II b 期成骨肉瘤患者,行术前 2 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化疗药物剂量及顺序为异环磷酰胺 ( 15 g / m2/ 3 周 ),顺铂( 120 mg / m2/ 2 周 ) 和多柔比星 ( 90 mg / m2/ 2 周 ),第 2 个化疗周期 ( B 组 ) 给予脱氧核苷酸钠 ( 2.0 mg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5年9期2015-11-30
- 例析用数学思维方式解生物推理题
卷第5题)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序列为GTACATACATG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解析:根据题意,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可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10期2015-11-05
- 脱氧核苷酸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
10000)脱氧核苷酸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马洪波1李基陶1胡永城2李 俊3(1 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郯城 276100;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3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目的 观察脱氧核苷酸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入选104例CHB患者,对照组给予PEG-IFNα-2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6期2015-10-31
-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的模型(4个脱氧核苷酸对)(1)仔细观察学案预习部分的脱氧核糖(注意示意图中的氧),碱基,磷酸的结构式意图,以及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式意图(注意三种组成成分的连接位置),然后迅速认识所给材料(注意:使用前不要材料相互混合)(2)根据以上识别,利用材料迅速组装一个脱氧核苷酸模型(注意三种组成成分的连接位置)(3)根据学案中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示意图,组装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四个脱氧核苷酸长度)(注意:脱氧核苷酸间是怎样链接的)(4)构建脱氧核苷酸双链,從上至下记录本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9期2015-09-25
- 脱氧核苷酸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子方·论著·脱氧核苷酸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万裴奇 李则平 薛云贵 李子方目的观察脱氧核苷酸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合并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84例CHB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 给予PEG-IFNα-2a联合脱氧核苷酸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42例仅给予PEG-IFNα-2a治疗, 两组连续治疗24周后评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2015-05-08
- 脱氧核苷酸钠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治疗胃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建坤 霍晓辉脱氧核苷酸钠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治疗胃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李素梅 储建坤 霍晓辉目的观察脱氧核苷酸钠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胃癌患者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 6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均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化疗期间检测白细胞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停用化疗药3 d后复查血常规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1期2015-05-06
- 脱氧核苷酸与G-CSF联合干预骨髓抑制多中心临床试验*
·临床研究·脱氧核苷酸与G-CSF联合干预骨髓抑制多中心临床试验*西安市第一医院干部病房消化肿瘤科( 西安710002)张明丽 和 云∆胡爱党∆董建立▲李雪云▲沈康杰▲李晓生#目的:观察脱氧核苷酸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预防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144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均采用常规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化疗同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脱氧核苷酸注射液(200mg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3期2015-05-05
- 用肢体语言激活课堂
子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然后连接成双链DNA分子,最后让学生总结DNA分子结构的重要特点即“它是一对双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原本以为如此“还原科学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动手动脑,学生应该是积极、主动、活跃的,没想到学生不仅参与度不高,而且在构建DNA分子模型时出现了较多的错误。我不得不重新花大量时间“讲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这节课,比传统课堂还要沉闷。问题出在哪里呢?课后我反复思索:给学生的活动时间是足够了,但活动内容似乎有些单一,导致学生参与欲望
广西教育·D版 2014年12期2015-01-21
- 脱氧核苷酸注射液与胸腺五肽联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边 160)脱氧核苷酸注射液组分为脱氧核糖胞嘧啶核苷酸﹑脱氧核糖腺嘌呤核苷酸﹑脱氧核糖胸腺嘧啶核苷酸及脱氧核糖鸟嘌啶核苷酸钠盐[1]。研究结果显示,脱氧核苷酸在个体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生理、生化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还具有刺激骨髓造血,提高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促进细胞蛋白质的合成,改善患者体质量及免疫功能等作用[2]。胸腺五肽是胸腺分泌物的一种胸腺生成素Ⅱ的有效部分,由49 个氨基酸组成,可激活T 淋巴细胞水平,在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11期2015-01-08
- 脱氧核苷酸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随机临床研究
3月, 采用脱氧核苷酸注射液配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均为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住院患者, 经纤维胃镜或术后病理确诊为胃腺癌, 胃髓造血及心、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 男23例, 女15例, 年龄32~71岁, 中位年龄49.5岁。病程6个月~12年, 平均病程1年3个月。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13例, 管状腺癌8例,印戒细胞癌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9期2014-12-01
- 脱氧核苷酸联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明显有限,而脱氧核苷酸作为细胞增殖分裂的底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促进肉芽生长,增强创面营养,激活免疫功能等作用[4]。但临床上尚未发现脱氧核苷酸治疗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研究,因此我们开展这项临床试验试图探索脱氧核苷酸联合VSD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年龄3~75岁,男女不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经X线检查确诊;Gustilo分类为II型或III型。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倾向;具VSD禁忌症(溃疡或活动性出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4年20期2014-11-05
-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脱氧核苷酸注射液干预对骨髓抑制的临床应用价值的随机对照研究
胞肺癌化疗后脱氧核苷酸注射液干预对骨髓抑制的临床应用价值的随机对照研究朱远东 李丽 赵永娟 何丽娜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采用脱氧核苷酸治疗对骨髓抑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 对照组21例。均给予化疗, 化疗周期内治疗组同时给予脱氧核苷酸注射液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评价化疗后7、21 d的白细胞、血小板、免疫功能、体重、生活质量评分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不良反应。结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4期2014-09-05
- 主体参与情景下的《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分子的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且每个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的。提出问题:依据这则资料,你能试着构建出脱氧核苷酸的结构模型吗?【模型建构1】:脱氧核苷酸。请一位同学展示所构建的脱氧核苷酸模型,教师点评。教师展示资料2:DNA是由一个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构成的。提出问题:一个个脱氧核苷酸怎么连接成长链呢?【模型建构2】:脱氧核苷酸链。让学生两人一组,利用刚才完成的脱氧核苷酸模型,分组试着构建脱氧核苷酸链模型。教师展示资料3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4期2014-08-21
- 补充脱氧核苷酸对12岁以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性对照临床研究
100)补充脱氧核苷酸对12岁以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性对照临床研究董 李1李玉欢2朱雪云2李玉森3(1 福州市儿童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0;2 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 海口 570100;3 海南省儿童医院,海南 海口 570100)目的评价12岁以下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补充脱氧核苷酸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性对照研究方法,入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儿童72对,试验组采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发作期10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3期2014-05-25
- 核酸与蛋白质的区别与联系
NA中的6个脱氧核苷酸(碱基)至多能转录出一个密码子(含三个碱基),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2) 两者都存在物种的特异性.因此都可以从分子水平上为生物进化、亲缘关系远近、亲子鉴定、侦破案件等提供可靠的证据.(3) 两者均存在多样性.蛋白质的多样性是由于组成氨基酸的种类数量不同、排列顺序不同以及空间结构不同造成.而DNA的多样性则是由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导致. 核酸和蛋白质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有机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14年2期2014-04-23
-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效果观察
年12月应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06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1例化疗后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按《内科学》诊断标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0%者,排除入组。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期间不予升白细胞。1.3 化疗方案 急性髓系白血病(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DA方案化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V
当代医学 2014年3期2014-03-12
-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儿童心肌炎的临床体会
221300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儿童心肌炎的临床体会冯遵荣邳州人民医院,江苏 邳州 221300目的分析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儿童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儿童心肌炎;临床效果本文旨在分析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0名儿童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0名儿童心肌炎患儿,所有患儿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4期2014-02-14
- 脱氧核苷酸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伤的患儿采用脱氧核苷酸钠进行保肝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附图 治疗后患者AST、ALT呈现逐步下降趋势1.1 临床资料 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科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患者6 1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儿年龄3~8周 岁;符合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入组前A L T大于正常值2倍;充分告知患儿家属该药物的基本情况,患儿监护人自愿加入该临床研究。排除标准:合并病毒性肝炎;合并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肝病;精神疾病史;严重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24期2013-10-19
- 脱氧核苷酸钠抗人肾脏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
步。现已证实脱氧核苷酸具有一定的抗衰老、抗凋亡作用〔3〕,可能对肾脏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体内、体外实验结合的方式,探究脱氧核苷酸的抗衰老、抗凋亡作用,并试图揭示脱氧核苷酸保护肾脏的可能分子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试剂 SDS-PAGE、(Therom,美国);光学显微镜及取图系统(奥林巴斯,美国),低温微量离心机(Eppendor公司,德国);酶标仪(岛津,日本);液氮罐及低温冰箱(Thermo公司,美国),小型流式细胞仪10 cm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5期2013-09-13
- 脱氧核苷酸钠干预对消化性溃疡面愈合状况的影响
前已经证实,脱氧核苷酸在外科创面的应用时,可以通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表皮细胞的迁移,促进局部创伤细胞蛋白质合成,增强细胞的抗感染能力从而促进创面的愈合〔4〕。本研究探讨脱氧核苷酸钠干预对PU创面愈合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试剂 考马斯亮蓝G250(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REG14-L精密电子天平(美国BD);TGL-16G型冷冻离心机和L8-80型低温超速离心机(Beckman);Max M5酶标仪(Molecular Devices)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5期2013-09-13
- 脱氧核苷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10150)脱氧核苷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黄越前 符业阳(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广州 510150)目的 观察脱氧核苷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使用保肝及对症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脱氧核苷酸针剂,疗程1个月。结果 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中症状改善率为83.8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ALT复常率为77.4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HBVDN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9期2013-06-28
- 增强CpG免疫刺激作用途径的研究进展
酸核心的寡聚脱氧核苷酸(ODN)序列,又称为免疫刺激序列,一般为6个寡聚核苷酸。1995年,Krieg等[1]研究发现非甲基化的CpG 二寡聚核苷酸是病原体 DNA 免疫刺激活性的结构基础,自此,对 CpG 基序的各种研究得以展开,包括 CpG 基序免疫刺激机制、CpG 基序个数及结构对免疫刺激活性影响、CpG 寡聚脱氧核苷酸作为佐剂使用等。含有非甲基化 CpG 二核苷酸的寡聚脱氧核苷酸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在体内和体外均表现免疫刺激作用,可以引起先天性免疫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2年2期2012-12-01
- 脱氧核苷酸钠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脱氧核苷酸钠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各种类型的肝损害,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各种类型肝损害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实验室检查和B超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同时排除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恶性肿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儿童、高龄等患者。全部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年龄22~60岁,平均(47.46±10.85)岁;体重49~78 kg,平均(6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8期2012-08-18
- TP及D2-40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磷酸化酶由两个相同的亚单位组成,其分子量均为5500,主要用于催化胸腺嘧啶核苷、尿嘧啶核苷及其类似物的可逆的磷酸化反应,并构成碱基及2-脱氧核糖-1-磷酸。实际上,胸腺嘧啶的降解产物TP并不是直接刺激内皮细胞(EC)的分裂和增殖,但其具有酶的活性,对内皮细胞具有化学趋化性,能刺激培养的内皮细胞迁移,从而通过诱导血管新生来增加血管新生能力[4]。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磷酸化酶在体内能促血管增生,在体外能够促进内皮细胞生长和具有并化学趋化性。胸腺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2年9期2012-04-14
-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致变态反应1例
250mL+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200mg,静滴,在输入该药液20分钟后,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立即测量体温38.5℃,脉搏 100 次/分,血压 140/100mmHg,考虑为变态反应所致,立即更换0.9%氯化钠及输液器,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地塞米松5mg入壶。30分钟患者症状缓解,1小时后测量生命体征,体温37℃,脉搏78次/分,血压130/80mmHg。2 讨论在临床中,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致变态反应非常罕见,临床医护人员用药应谨慎,用药前详细掌握药品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5期2012-04-07
- 从海洋生物中挖掘的良药
基础材料——脱氧核苷酸在国内的生产是一片空白,都要从国外进口,文献提示小牛胸腺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DNA的进一步分解产物即为脱氧核苷酸。牛奶公司的小公牛(除了极少数留做种牛)年年被大批廉价处理掉,小牛胸腺更是完全废弃不用。这是个极好的变废为宝的机会。一个个不眠之夜,一次次的试验,这几个年轻人终于成功地从小牛胸腺里提取出了具有一定纯度的DNA,并水解成脱氧核苷酸单体。自此,中国有了自己提取的脱氧核苷酸,全进口的时代结束了。当时的中国医药采
家庭用药 2009年8期2009-09-03
- 关于“遗传”中两个问题的思考
:1.基因中脱氧核苷酸顺序的改变一定会导致哪些改变?例1(多选)如果基因中4种脱氧核苷酸顺序发生改变,这一变化一定会导致A.遗传性状改变 B.密码子改变 C.遗传信息改变 D.遗传规律改变给出答案:B、C。争议答案:只选C。理由:基因在结构上分为非编码区和编码区,真核基因的编码区包括内含子和外显子,其中非编码区和内含子都不编码蛋白质。所以基因中脱氧核苷酸顺序的改变发生在非编码区和内含子,这不会导致遗传性状改变。还有,即使是基因的内含子部分脱氧核苷酸顺序改变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2009年9期2009-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