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代英

  • 近40年恽代英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430070)恽代英一生都与教育活动密切相关,他曾在多所学校担任重要职务,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丰富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近40年来,学界不断对其教育思想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作全面系统的梳理。一、恽代英教育思想研究概述恽代英牺牲后,学界就对其生平事迹与革命精神进行研究,相关研究多为悼念和回忆文章,针对恽代英教育思想的研究较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恽代英的文稿和遗著整理工作开始进行,《恽代英日记》《来鸿去燕录》《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3年4期2024-01-09

  • 勇担时代重任
    产主义战士——恽代英。我对恽代英最初的印象来自家附近恽代英广场的雕像,他一袭长衫,清秀儒雅,戴着眼镜,双目炯炯有神。今年清明,由于疫情原因,我们不能去现场缅怀先烈,爸爸便给我看了纪录片《永远的恽代英》,这部纪录片让我真正走近并了解恽代英恽代英从小就勤奋好学,文才出众。他酷爱读书,每每读到好书时便废寝忘食,一定要读完才肯罢休。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恽代英成为光荣的党员,发表了大量宣传新文化的文章,却因此得罪了反动分子,不幸被捕。在狱中,他三番五次被毒打,遭受了

    格言·校园版 2022年34期2023-01-16

  • 恽代英为什么能赢得政见不同者的赞颂
    由筱林撰写的《恽代英印象记》。通篇读完,令人惊讶:此文不仅没有抨击、污蔑和丑化恽代英,而是赞颂恽代英!有人可能会说,一篇赞美恽代英的文章值得你大惊小怪吗?难道恽代英这样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英勇献身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值得赞颂吗?如果有人这样说,显然他不了解《社会新闻》是怎样一份刊物,也不了解筱林是怎样一位作者,或许对恽代英也不够了解。如果当你知道了《社会新闻》的背景,当你阅读了《恽代英印象记》的全文,你可能也会像我一样惊讶。一、《社会新闻》其

    世纪风采 2022年11期2022-11-15

  • 黑地有灯 热焰未熄 ——从恽代英狱中填写的两首歌词说起
    喜地找到了一首恽代英在狱中依照当时广为流传的学堂乐歌《苏武牧羊》的曲调填写的歌词:苛刑,世人不知道!“包打听”抓人,私刑逼供招。老虎凳,三上吊,电刑真难熬。马上来吊起,手脚齐绑牢。鼻孔冷水浇,身上皮鞭子敲。三番四覆,死去活来,真是无人道。难友弟兄们,大家要记牢,这都是狗官们逼我口供招。至死不承认,意志要坚牢。肉体受痛苦,精神永不挠。一朝翻身,杀尽贪官污吏把仇报。这首珍贵的歌词由曾长期在上海参加地下斗争的徐迈进同志提供。1983年5月,徐老到常州访问时与武进

    世纪风采 2022年5期2022-05-09

  • 恽代英“封建”观考析
    的主要推动力。恽代英使用“封建”概念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共早期“封建”观蝶变的基本进程。在近代中国政治术语急剧转变的大环境中,尤其在马克思主义话语影响下,恽代英逐渐从政治制度层面深化为从社会形态层面理解“封建”概念。恽代英对“封建军阀”和“封建资产阶级”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和抨击,充分展现出反封建的立场,但也存在“封建”话语泛化的倾向。话语变迁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封建”概念的蝶变既是革命家的主观选择,也是历史进步的必然途径。【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恽代

    红广角 2022年1期2022-04-15

  • 恽代英对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21-1923)
    克思主义思想。恽代英在1921年赴川南师范学校任职期间,大力宣传革命思想,推动了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本文分析了恽代英早期在四川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条件、传播的主要内容,总结了他对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重要意义,即培育了一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青年、为川南革命斗争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为四川早期党团组织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这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四川早期的广泛传播。关键词:恽代英;马克思主义;川南师范学校一、恽代英早期在四川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条件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2022-03-03

  • 恽代英青年教育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与实践
    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在革命实践中长期领导青年运动,采取多种方式对青年进行革命教育,引导青年投身革命斗争,对于引领青年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具有重要意义。因而要准确把握恽代英青年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恽代英青年教育思想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加快推进其实践转化,真正彰显其价值意蕴。一、恽代英青年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恽代英青年教育思想侧重于教育青年力行务实,注重引导青年投身革命斗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青年运动蓬勃开展。(一)教育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12期2022-03-02

  • 建党前后恽代英人生观的转变
    发展的过程中,恽代英的人生观也不例外。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维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1](P250)因此,从主观与客观角度探索建党前后恽代英人生观转变的基础、条件和过程,为后期理解恽代英人生观奠定基础。一、建党前后恽代英人生观转变的基础思维的变化发展是人类主体自身与周围环境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主观因素来看,恽代英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11-28

  • 恽代英的革命宣传观及其对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启示
    宣传思想工作。恽代英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理论家、宣传家,他关于“革命宣传是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革命宣传兼有‘破坏与‘建设的辩证作用”以及“革命宣传必须在宣传能力和宣传对象上‘下功夫”的重要认识,为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留下了宝贵经验。进入新时代,恽代英的革命宣传观启示我们,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旗帜、努力夯实宣传思想工作的人民属性、主动辨识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困难并积极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落实渠道。[关键词]恽代英;革命宣传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1年5期2021-10-31

  • 周恩来与恽代英的革命友谊
    执行部宣传秘书恽代英恽代英(1895—1931),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出生于湖北武昌,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于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后又创办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23年任上海大学教授,同年8月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宣传部部长,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在20世纪20年代,恽代英与他的同乡瞿秋白、张太雷一道,被人誉为常州

    文史春秋 2021年5期2021-10-29

  • 恽代英“三利精神” 做新时代“四有青年”
    【关键词】恽代英;三利精神;四有青年;民族精神【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8-0094-04【作者简介】来平,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南京,210012)教师,高级教师,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一、教育背景2021年,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特殊时刻。为了纪念这一百年来的风雨兼程和沧桑巨变,汲取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全国各地都在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毗邻雨花台烈士陵园,拥有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1年8期2021-09-08

  • 恽代英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当代启示
    摘   要: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理论家、活动家、中国青年运动的先驱,也是一位杰出的革命教育家。恽代英在辩证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学习西方教育的先进理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理论,由“教育救国论”者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教育家。他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了许多具有现代理念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以睿智的眼光和宽广的胸襟,构建了具有个人特色的“养成健全的公民教育”完整教育思想体系。其理论观点,对当时的中国教育产生了影响,对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并具

    文教资料 2021年10期2021-08-06

  • 恽代英的德育思想简论
    ◆摘  要:恽代英的教育思想中,特别注重人格品行的养成。他能准确把握青年思想动向,将“立德”作为出发点,由个体到群体,以提升国民社会修养为己任。他能根据青年身心特征,采取多样化教育手段,通过写修身日记、建修身团体、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塑造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对当今学校教育仍有深远影响。◆关键词:恽代英;道德修身;实践修身恽代英同志作为杰出的政治活动家、青年运动的领导者,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青年的楷模”。他在短暂的36年中,宣传革命思想,兴办教育事业,成果

    速读·中旬 2021年7期2021-08-05

  • 师生自导自编自演话剧《你好,恽代英
    9日,《你好,恽代英》原创沉浸式主题教育话剧在华中师范大学恽代英广场上演。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通过现场短剧表演,原景再现恽代英革命生涯中的4个经典瞬间,以此纪念恽代英壮烈牺牲90周年。师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原汁原味学习红色历史。该校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沉浸式主题教育话剧《你好,恽代英》总共分为4幕,重现了恽代英引领五四风潮,创办利群书社及主编进步刊物《中国青年》,被捕后英勇就义的革命历程,还原出一个与青年学生同战线、用思想革新求进步、以革命事业为己任的革

    党员生活·下 2021年5期2021-06-28

  • 恽代英: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
    白光迪恽代英2009年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恽代英,原籍江苏武进,1895年生于湖北武昌。1915年,进入中华大学学习。他在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春,恽代英到北京,与李大钊、邓中夏等建立了联系,开始研究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来,他受《新青年》杂志委托翻译并出版了考茨基的中期著作《阶级争斗》,对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重要领导人都曾发生过深刻影响。1921年恽代英加入中国共产党

    科学导报 2021年31期2021-06-03

  • 恽代英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贡献
    苏景瑞摘要: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中国青年运动的领袖。他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传播和介绍以及对中国革命势力的养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大批青年学生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引导许多先进青年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进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出历史性贡献。关键词:恽代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传播恽代英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历程与其他共产主义早期的信仰者不同,他是由内而外自我

    公关世界 2021年6期2021-05-04

  • 恽代英:“我是共产党员,必须革国民党反动派的命”
    牲,时年36岁恽代英(1895-1931),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国青年运动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曾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宣传部长。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恽代英站立墙壁一隅,面对狱卒,平静地说,“蒋介石走袁世凯老路,屠杀爱国青年,献媚于帝国主义,较袁世凯有过之无不及,必将自食恶果……”狱卒奉令举枪,双手颤抖,很久没能抠动扳机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1年4期2021-04-26

  • 恽代英军队政治工作的思想与方法
    晓东【摘 要】恽代英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和青年领袖,还是人民军队及其政治工作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在黄埔军校工作期间,继承和发展了周恩来的军事和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对军队政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笔者在研究恽代英与黄埔军校历史关系的过程中,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黄埔日刊》上,发现了六篇未收录在《恽代英全集》中的恽代英文章。这六篇文章较系统地阐述了恽代英军队政治工作理论,不仅是恽代英军队政治工作理论的重要补充,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恽

    红广角 2021年6期2021-01-18

  • “苦行”“布道”与革命动员
    21年下半年,恽代英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踏上了革命新征程。大革命前后,恽代英主要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上海大学、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以及黄埔军校等处开展革命活动,先后参与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在此期间,恽代英逐步呈现出一种崭新鲜活的革命形象,这种革命形象饱含了牺牲、忍耐、无私、正义、真理等诸多道德意蕴。在救亡的时代背景下,恽代英的革命形象生发出无上的道德感召力,吸引了众多青年学生投身革命运动,参与宏大的社会政治重建。学界较多关注恽代英革命活动、事迹和精神等层

    唯实 2020年6期2020-10-21

  • 恽代英对中国革命问题的探索及贡献
    王智[摘 要]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坚持真理,注重实践,在探索救国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对于中国革命问题具有开创性的理论贡献。他较早地认识到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指明工农群众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率先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分析中国问题,提出关于党的建设以及武装斗争的建设性意见。这些论述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进程,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恽代英 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 历史贡献[

    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6期2020-09-10

  • 不朽的丰碑——恽代英
    传丛书》中的《恽代英传》作为资料来源,通过对恽代英从少年时期到青年时期事迹的描述,使读者能够明了恽代英成长的轨迹,工作的经历,奋斗的历程;从而明乎恽代英之所以能成为我党高级领导干部的历史性根源。同时,也可见证着恽代英所具有的超凡的工作能力,优秀的人格魅力,杰出的工作成就。关键词:恽代英;毛泽东;孙中山;黄埔军校;每日宣传要点本文主要依靠《雨花台烈士传丛书》中的《恽代英传》一书作为资料来源,从中择取资料,作为本篇论文的基础性构成部分,从而达到追怀先烈、感念党

    锦绣·下旬刊 2020年2期2020-07-09

  • 恽代英对早期学生运动的认识与行动选择
    田[摘  要]恽代英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也是五四时期武汉学生运动的杰出领袖之一。恽代英在当时积极承担起了领导学生运动的大任,做出了教育、引导学生不畏强权,坚持斗争的一系列行动选择。在领导武汉学生运动的实践中,恽代英形成了关于学生运动的正确认识,又将这些正确认识应用于实践,成功推动了武汉学生运动的发展。[关键词]恽代英;五四运动;武汉学生运动[中图分类号]  D4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0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0年6期2020-06-15

  • 利群书社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词:利群书社;恽代英;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以后,深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主与科学精神影响的恽代英及其互助社的成员们于1920年初在武昌横街成立了利群书社。利群书社以互助社为核心,日新社、辅仁社、健学会等团体的大部分社员均参加,是武昌各进步团体的结晶体,它不在赢利,在于介绍新文化,经销进步书刊,因而客观上成了长江中游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思想的重要阵地。一、以书为媒,传播马克思主义(一)借售进步书刊,传播马克思主义早在利群书社成立的宣言《共同生活的社会服务》中就曾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期2020-05-09

  • 恽代英早期思想转变与五四运动关系研究
    【摘 要】恽代英思想的转变与五四运动息息相关,一方面恽代英在力行救国论的指导下积极投入到五四爱国运动中,另一方面五四运动的革命实践又为恽代英转向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动力。而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身的终极信仰之后,恽代英对五四运动做出了新的阐释,他通过界定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挖掘五四运动的革命性内容以及反思五四运动的局限性等,推动了五四运动革命诠释传统的形成。【关键词】恽代英;五四运动;力行救国;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K261.1 文献标志码:A恽代英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6期2020-02-22

  • 五四时期恽代英国家观念的养成及其救国实践
    键词: 日本;恽代英;五四运动;排日运动摘 要: 恽代英早期成长经历正值近代中国发生转型的阶段。在此阶段日本一举成为东亚的霸主,中国则陷入列强瓜分的危机之中。由中日冲突而引发的中国民族存亡观念,在清末民初的教科书中以“反日思想”的样貌呈现出来,而恽代英就是在这种“反日教科书”的熏陶下成长为一个致力于拯救国家危亡的爱国志士。从一战到五四期间所发生的排日运动,恽代英都参与期间,在此过程中,他的民族思想和国家观念趋于成熟。在五四运动期间,恽代英的目标已经不再局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4期2019-10-25

  • 1927年汕头《革命日报》两则新史料
    《革命日报》;恽代英;郭沫若;《中央委员宣言》【中图分类号】K2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6644-(2019)04-0085-061927年9月24日,南昌起义军到达广东汕头,随后编辑出版过一份名为《革命日报》的报刊。该报发行时间仅三日即因起义部队的撤离而停刊,至今尚未发现原件。作为重要的历史见证,《革命日报》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不少学者研究涉及并取得一定的成果。①然而限于资料,当前研究中有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近日笔者从新加坡

    红广角 2019年4期2019-10-10

  • “永鳏痴郎”恽代英:十年独身报亡妻
    年的旧式爱情 恽代英,字子毅,1895年8月12日生于湖北武昌一个书香门第。学生时代恽代英即为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1年,恽代英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与邓中夏等人创办并主编《中国青年》杂志。  有意思的是,这位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主张婚姻自由,反对包办的新式文人,他自己的婚姻却恰恰是由父母议定、媒人撮合的旧式婚姻。武昌官钱局职员沈云驹是江苏苏州人,与恽家是大同乡,两家一向过从甚密,恽代英的父母要他和沈家次女沈葆秀结婚。  191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16期2019-09-10

  • “永鳏痴郎”恽代英:十年独身报亡妻
    恽代英,字子毅,1895年8月12日生于湖北武昌一个书香门第。学生时代恽代英即为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1年,恽代英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与邓中夏等人创办并主编《中国青年》杂志。 有意思的是,这位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主张婚姻自由,反对包办的新式文人,他自己的婚姻却恰恰是由父母议定、媒人撮合的旧式婚姻。武昌官钱局职员沈云驹是江苏苏州人,与恽家是大同乡,两家一向过从甚密,恽代英的父母要他和沈家次女沈葆秀结婚。 1915年10月,恽代英与沈葆秀

    华声文萃 2019年6期2019-09-10

  • 恽代英政党观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庆宏[摘 要]恽代英认为政党对革命和建设具有领导作用。为发挥领导作用,政党要坚持和发展自己的主义,要有严明的纪律,要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并维护党的团结。恽代英还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共产党员的基本标准。恽代英政党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是有积极意义,并对今天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关键词]恽代英;政党观;中国共产党[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9年9期2019-09-10

  • 探讨恽代英青年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徐吉贵摘要:恽代英是20世纪20年代我国一位杰出的青年教育家,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思想理论家,他提倡青年教育要有社会改造、社会需要及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倡导树立崇高理想信念,这些教育思想深刻影响着当时的社会青年,也对当前我国的青年教育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恽代英青年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关键词:恽代英   青年教育   思想   现实意义一、恽代英青年教育思想的内涵1.提倡青年教育思想要与社会改造、社会需要相结合恽代英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5期2019-07-19

  • 恽代英精神是五四精神的生动体现
    李良明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也是湖北五四运动杰出领导者之一。他的崇高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五四精神的生动体现。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恽代英是五四时期升起在中国思想界的一颗新星。他在武昌中华大学学习时,就初步构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物质实在论和认识论最具特色,代表着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界在这些领域的最高水平。据不完全统计,恽代英于中华大学学习和工作的1913年—1919年期间,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1917年7月,陈时校长聘任他为《

    党员生活 2019年5期2019-06-17

  • 青年领袖恽代英:最“燃爆”的青春,最热血的担当
    国青年领袖——恽代英恽代英不仅是湖北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还组织领导了武汉的五四爱国运动,参与领导了举世闻名的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在36载短暂一生中,恽代英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出重要贡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五四百年之际,我们重走了这位“湖北骄傲”在武汉的足迹,追忆其激情燃烧的青春诗行。出身名门 一生追求信仰据记载,1895年,恽代英出生于湖北武昌一个大家庭。祖父恽元复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高级幕僚,父亲恽爵三长期在外地教书。恽代英6岁入家塾,

    党员生活 2019年5期2019-06-17

  • 恽代英革命党思想探析
    赵世杰[摘要]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领袖,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革命斗争实践过程中,恽代英革命党思想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恽代英革命党思想内涵丰富,主要由革命党的定位与作用、革命党的领袖、革命党的主义、革命党党员等四方面组成。这一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历史、经验和现实等三个维度的形成背景。其思想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发挥作用,是因为内在的与时俱进的特性、彻底的革命性和坚定的人民性,这一思想对今天党的建设仍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关键词]恽代英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9年1期2019-03-05

  • 略论恽代英对广州起义的历史贡献
    出了重大贡献。恽代英作为广州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全程参与了广州起义的决策、计划和实施,在广州起义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他不仅是广州起义的重要领导人,而且是广州起义的杰出宣传者、军事教育家,恽代英对广州起义的历史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关键词:恽代英;广州起义;历史贡献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城市苏维埃政权,“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武装夺取政权的又一次伟大尝试”[1],是无产阶级

    北方文学 2018年5期2018-03-19

  • 恽代英的清贫人生
    何剑芳恽代英,江苏常州人,1895年生于湖北武昌,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与瞿秋白、张太雷并称“常州三杰”。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中央委员,曾参与组织南昌起义、广州起义,1931年因叛徒出卖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时年36岁。恽代英一生为信仰奋斗,慨然担当,克己奉公,从不追求奢华,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为后人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1918年夏,恽代英从武昌中华大学毕业后,任中华大学中学部主任。平日里,恽代英总穿着一件灰布长衫,脚蹬青布鞋。他留给后人的

    人民周刊 2017年23期2018-03-14

  • 恽代英新闻宣传的特色分析
    冯昕摘 要:恽代英是我党早期的报刊宣传活动家,他在十几年的宣传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新闻宣传观,既和当时时代背景联系紧密,又为后来我党新闻宣传理论的形成,起到了奠定和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恽代英新闻报道的思想特色,同时提出了恽代英新闻宣传特色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其新闻宣传的特色和意义,来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恽代英;新闻宣传特色;传受观念一、恽代英新闻报道思想特色(一)不搞教条,充分发挥报刊的宣传功能恽代英认为,报刊能够宣传我党的路线、方针

    青年时代 2017年35期2018-01-09

  • 恽代英的清贫人生
    恽代英的清贫人生恽代英,江苏常州人,1895年生于湖北武昌,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与瞿秋白、张太雷并称“常州三杰”。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中央委员,曾参与组织南昌起义、广州起义,1931年因叛徒出卖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时年36岁。恽代英一生为信仰奋斗,慨然担当,克己奉公,从不追求奢华,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为后人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Y君的形象”1918年夏,恽代英从武昌中华大学毕业后,即任中华大学中学部主任。平日里,恽代英总穿着一件灰布长衫,脚蹬青

    新农村 2017年12期2017-12-27

  • 恽代英的对联,既有才又有情
    周二中恽代英是原籍江苏武进的职业革命家,1931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南京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时年36岁。我们所知道的恽代英,除了他轰轰烈烈的革命事迹外,还有两点特别值得关注。一是他的文章写得好,在“五四运动”前后,只要恽代英的文章一发表,可以说一时洛阳纸贵,读者竞相传阅。二是他的演说能力特别强,举个例子,他临刑前对着狱卒宣讲,以至于行刑的狱卒手颤抖得扣不了扳机。所以郭沫若后来深有感触地说,“在大革命前后的青年学生们,凡是稍微有些进步思想的,不知道恽代英

    老年世界 2017年7期2017-08-30

  • 恽代英政党观演进的实践逻辑
    李冠宇[摘要]恽代英对政党由排斥到认同,再寄希望于改组后的国民党,最终选择共产党并为之浴血奋斗。这代表中共成立初期无数共产党人的心路历程,也体现了革命战争年代这一群体救国道路的上下求索,展示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家国情怀。[关键词]恽代英 政党观 心路历程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恽代英的政党观历经了重大转变,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色。恽代英对政党认识转变的心路历程,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组织的信任与忠诚。一、五四前后由排斥到认同的政党观民国初年,政

    党史文苑 2017年6期2017-04-24

  • 青年团二大武昌徐家棚代表资格风波
    团。团中央特派恽代英全权调查处理。恽代英在听取各方意见、查阅会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会议的方式,分清是非,化解矛盾,平息了风波。问题的发生及其解决,反映了地方党和团的组织早期建设中的局部情况,说明在组织内应本着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讲规矩、明是非、持公正,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这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词] 恽代英;许白昊;林育南;徐家棚;青年团二大;代表资格[中图分类号] D2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

    决策与信息 2017年2期2017-03-20

  • 恽代英的对联,既有才又有情
    周二中恽代英是原籍江苏武进的职业革命家,1931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南京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时年36岁。我们所知道的恽代英,除了他轰轰烈烈的革命事迹外,还有两点特别值得关注。一是他的文章写得好,在“五四运动”前后,只要恽代英的文章一发表,可以说一时洛阳纸贵,读者竞相传阅。二是他的演说能力特别强,举个例子,他临刑前对着狱卒宣讲,以至于行刑的狱卒手颤抖得扣不了扳机。所以郭沫若后来深有感触地说,“在大革命前后的青年学生们,凡是稍微有些进步思想的,不知道恽代英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12期2016-12-27

  • 恽代英的对联,既有才又有情
    周二中恽代英的对联,既有才又有情周二中恽代英恽代英是原籍江苏武进的职业革命家,1931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南京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时年36岁。我们所知道的恽代英,除了他轰轰烈烈的革命事迹外,还有两点特别值得关注。一是他的文章写得好,在“五四运动”前后,只要恽代英的文章一发表,可以说一时洛阳纸贵,读者竞相传阅。二是他的演说能力特别强,举个例子,他临刑前对着狱卒宣讲,以至于行刑的狱卒手颤抖得扣不了扳机。所以郭沫若后来深有感触地说,“在大革命前后的青年学生们,

    文史博览 2016年12期2016-12-21

  • 恽代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研究
    维[摘 要] 恽代英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理论家、政治家、教育家。恽代英在五四运动前后,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及其自身革命实践的深入,他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也撰写了大量的相关文章。本文是通过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研读其大量文章,对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中最重要的几个内容,例如对“权利”“义务”的讨论、对人权的讨论、对爱国主义的讨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关键词] 恽代英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恽代英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

    党史文苑 2016年16期2016-09-10

  • 恽代英论《教师的地位》
    丽[摘 要] 恽代英针对充斥于当时学校的奴化教育,批判了如同官僚奴仆的师生关系,主张推倒“师严然后道尊”的奴化教育,提出教师要以真品行真学问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倡导“师和而道行”的师生平等理念。这对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关键词] 恽代英 教师的地位 真品行真学问 师和而道行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理论家、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袖”[1]p1,他一生的革命活动与教育活动密不可分。恽代英的教育思想“具有十分独特的历史地位和弥足珍贵的现实价值”[1

    党史文苑 2016年16期2016-09-10

  • 恽代英青年教育思想的历史特征及其当代价值
    林沈丹[摘要]恽代英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一位杰出的青年教育家,他既有教育理论修养,又有教育实践经验。恽代英是以改造社会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教育置于拯救国家、改变民族命运的总体中去考察。他提倡青年教育思想要与社会改造及社会需要相结合、青年教育思想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青年教育思想与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相结合等。他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对恽代英的青年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恽代英;教育;特征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6年7期2016-08-01

  • 恽代英独立探索建党的理论与实践
    [摘 要] 恽代英是湖北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长江中游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他和林育南等创建的共存社,宗旨明确、纪律严明,实行民主集中制。共存社的成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表明以恽代英为代表的湖北先进青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虽然与共产国际以及上海、北京党的小组没有取得联系,但也在独立探索开展建党活动。这一史实有力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彻底驳斥了所谓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不具备成立共产党

    决策与信息 2016年7期2016-07-25

  • 唯物史观的经典中译本
    学说的中译本。恽代英受《新青年》杂志的委托,翻译考茨基的《阶级争斗》,其提供的英文底本名为The Class Struggle(阶级斗争)。它与《共产党宣言》等其他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在中国早期传播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阶级分析方法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提供了新的传播视野和研究模式,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新民主主义理论基本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关键词] 《阶级争斗》;恽代英;阶级分析方法阶级斗争理论是唯物史观的精髓,它贯穿于马克思学说始终,中共早期思想

    决策与信息 2016年5期2016-05-30

  • 恽代英的苏维埃思想
    五四运动以后,恽代英由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他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关注并接受苏俄的革命思想,对列宁的苏维埃革命理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思考,并积极应用到中国革命实践中,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作出了突出的理论贡献。[关键词]恽代英;苏维埃理论;中国革命[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4-0014-03恽代英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青年运动的领袖。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他致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6年4期2016-04-15

  • 恽代英的两副对联
    文 周二中恽代英的两副对联文 周二中恽代英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931年在南京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36岁。人们所知道的恽代英,除了他轰轰烈烈的革命事迹外,还有两点特别值得关注。一是他的文章写得好,在五四运动前后,只要恽代英的文章一发表,可以说一时洛阳纸贵,读者竞相传阅。二是他的演说能力特别强,据说他临刑前曾对着狱卒宣讲,以至行刑的狱卒手颤抖得抠不动扳机。郭沫若曾深有感触地说:“在大革命前后的青年学生们中,凡是稍微有些进步思想的,不知道恽代英,没受过他

    老友 2016年12期2016-04-01

  • 论大革命时期恽代英的政治思想贡献
    慧娟[摘 要]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宣传家、教育家和青年运动领袖。其在政治思想方面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革命性,较早注意到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两面性;坚持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中的正确原则和立场,强调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和领导权;他认为革命党必须是政党,注重政党自身建设,强调党的两个要素是主义和纪律。[关键词]大革命时期;恽代英;政治思想;贡献[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5年12期2015-12-16

  • 恽代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伟的历史过程。恽代英作为中共早期杰出的领导人和理论家之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过重要的开创性的贡献。他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分子一起投入到反封建的历史潮流中,弘扬民主与科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基本前提条件;他在五四运动以后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力传播和探索,契合了历史的客观需要,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他在中共党内发表的许多理论成果,更是充分地体现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追求。这一切,奠定了恽代英在马克思主义

    江汉论坛 2015年3期2015-11-05

  • 恽代英的青年观及其时代价值
    思政)。摘要:恽代英是中国青年杰出的领袖,他在其短暂的革命斗爭的生涯中为中国人民塑造了一个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伟大形象,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青年观思想。其青年观是对马克思青年观的继承和发展,主要内容包括青年理想观、青年群众观、青年利益观、青年学习观。关键词:恽代英;青年观;时代价值恽代英是近代中国青年的杰出代表,被周恩来称为“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和导师”,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他极为重视青年在促进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寻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

    商 2015年43期2015-05-30

  • 恽代英思想研究综述
    段玉恽代英(1895—1931),祖籍江苏武进,出生于湖北武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领导人和著名的理论家。他一生留下了约300万字的著述,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教育、军事等多个领域。学术界对恽代英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也有一些学者在不同时期对恽代英研究的状况进行了梳理,如韩凌轩《首次恽代英思想学术讨论会综述》(《文史哲》1985年第6期)、宣英《近年来恽代英研究评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5期)、田子渝《1995

    理论与现代化 2015年3期2015-05-29

  • 恽代英民治政治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30072)恽代英民治政治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宋俭(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摘要:民治主义是民国初年的一股重要的政治思潮,并发展为民治运动。中国共产党许多早期重要领导人参与了关于民治主义与民治运动的讨论,留下了许多关于民治政治的思想资源。恽代英提出的真正民治政治思想,主张“人民用人民的力量,建设,拥护,而监督一种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府”,“建设平等互治社会的政治”,强调要“唤起人民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由人民来治理国家、管理政府。这种真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2-28

  • 恽代英就像是年轻人的心灵导师 ——访爱知大学副校长、日本的恽代英研究者砂山幸雄
    特约记者 蒋丰恽代英就像是年轻人的心灵导师 ——访爱知大学副校长、日本的恽代英研究者砂山幸雄文/本刊特约记者 蒋丰他不是一个仅凭一时热血就下决定的人,而是一个在对一个政党、一个主义深入了解、充分理解后,才会付之行动的人,并且一旦决定了就义无反顾、坚定不移。众所周知的是,爱知大学是日本研究中国的重镇。鲜为人知的,爱知大学里面还有研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恽代英的学者。当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恽代英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作为《中国青年》特约记者乘新干线从东

    中国青年 2015年17期2015-02-16

  • 恽代英政党思想的转变历程及其马克思政党主义观
    杨永利摘 要:恽代英根据中国革命实际,阐述了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政党才能真正解决社会问题,他的政党思想有着鲜明的工农色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而马克思根据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总结而来的政党主义观以及在俄国革命实践中不断成熟发展的列宁主义正是恽代英政党思想的形成之源。他的这一思想日益成熟,体现了早期共产党人对当时社会政治的理解,对于革命形势的发展及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关键词:恽代英;政党思想;转变历程;马克思政党主义观中图分类号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6-26

  • 恽代英10年独身报亡妻
    年热爱的领袖,恽代英烈士的生平事迹可谓家喻户晓。但以推翻封建社会、传播共产主义为毕生奋斗目标的恽代英同时也是一个至情至性的男子,在其短暂的36岁生命中,曾经历过一段长达10年的刻骨铭心的丧妻之痛。求学期间,一桩门当户对的婚姻1895年8月12日,恽代英出生于湖北武昌一个官僚家庭。父亲恽爵三为清朝八品小官,断断续续在湖北一些州县衙门充当幕僚;母亲陈葆云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是代英兄妹们的启蒙老师。进入学龄阶段后,恽代英先是与堂兄弟们一起在私塾学习,后

    党史文汇 2014年3期2014-03-18

  • 恽代英青年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命青年的楷模”恽代英关于青年教育的实践与论述为依据,归纳、总结了恽代英青年政治工作的思想与方法,并探讨了其现实意义。[关键词]恽代英;青年教育思想;现实意义[作者简介]屠静芬,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李敬煊,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9[中图分类号]D4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09)06-0102-04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学术论坛 2009年6期2009-08-12

  • 《中国青年》创刊人
    的时代,在纪念恽代英烈士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国青年》的全体同仁谨向他表示深深的敬意!1895年,恽代英诞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少年时代被老师誉为“奇男儿”,大学时代投入新文化运动。他创建了中国最早的进步社团互助社,领导武汉青年参加五四运动,成立了宣传新文化运动的利群书社。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恽代英成为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3年10月20日《中国青年》第一期出版了。28岁的恽代英成了《中国青年》的创刊人和主编。《中国青年》是在极其艰苦、非常秘密的条件下

    中国青年 1995年8期199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