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之附子篇
617)《神农本草经》(《本经》)是我国最早论述本草的药学专著,书中多药证的描述;《伤寒杂病论》将《本经》中“四气五味”理论进一步发展[1],且书中经方是方证与药证结合的典范[2]。 故而将《本经》与《伤寒杂病论》互为参考,可助后世对两书的理论及应用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本经》中记载附子:“一名莨,味辛,温,有大毒。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伤寒论》113 方中用附子有20 方,《金匮要略》262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3期2023-07-28
- 《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之当归篇
多来源于《神农本草经》(《本经》),陶弘景有“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宗,又悉依本草”之说。《伤寒杂病论》的组方依据来源于《本经》,其将古代中医理论与临证经验相结合,故被后世医家尊为“医门之圭臬,医家之圣书”。做好临床的前提是读好经典,探究《本经》中的药物根源,领悟张仲景组方之巧妙。当归在《伤寒论》出现4方次,《金匮要略》中出现15次,合并为18次[1],涉及11个篇章,23段条文。本文将《本经》的药证与经方中当归的配伍方证进行归类分析,意在通过考据《本经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1期2023-04-06
- 从《神农本草经》看《金匮要略》湿热黄疸四方证之用药*
,并结合《神农本草经》分析张仲景治疗黄疸的用药规律,或可为更有效地运用四方于临床治疗黄疸提供新思路。1 《金匮要略》黄疸湿热四方证证候特点辨析1.1 茵陈蒿汤证茵陈蒿汤证见于《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第13条。篇中论及茵陈蒿汤证的症状均为湿热内蕴的常见临床症状,如湿热内蕴致营卫不和所致的发热恶寒(“寒热”)、湿热内困脾胃所致的食欲不振(“不食”)及食后易生湿浊内阻(“食即头眩”“心胸不安”)等[1],结合服药后提及的药后反应“小便当利”“一宿腹减”
光明中医 2022年9期2023-01-04
- 基于《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探讨石膏在经方中的应用
文参考以《神农本草经》(以下称《本经》)、《名医别录》(以下称《别录》)为代表的古代本草学著作中石膏功效,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以下称《金匮》)中关于石膏的代表性方剂及相关条文进行分析,探究石膏的主要功效,以期还原张仲景运用石膏思想的本来面目。1 《本经》《别录》对石膏功效的认识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当推《本经》,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以前中药学知识和用药经验。石膏始见于《本经》,其载:“石膏味辛,微寒。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
吉林中医药 2022年10期2022-12-31
- 《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之桂枝篇
真谛。 《神农本草经》(《本经》)虽托名“神农”所著,实成书于汉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其所载药物的功效主治,是仲景创制经方的主要参考来源,《伤寒杂病论》的组方特色均源于《本经》对药物性味和功效的总结。 现代医家秦高凤等[1]表示,以《本经》为蓝本和线索,还原经方的用药和配伍规律,可总结仲景组方思路。《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医家分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 前者共载方113 首,用药91 味,组方严谨,用药精当。 其中,有41 方为原方用桂枝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5期2022-11-25
-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所谓何,《神农本草经》[2](以下简称《本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有较多相关论述,明确其所载述“邪气”之内涵对丰富中医学之疾病观及养生观有重要作用。笔者基于《本经》相关药物记载,结合相关古代医籍文献,探讨《本经》所论之“邪气”内涵,以及祛除邪气的治则治法。1 《本经》中“邪气”相关名词内涵辨析查《本经》[2],其中共见115处“邪”字,“邪气”一词出现83处,“邪恶气”一词出现5处,“邪结气”一词出现2处,“邪恶结气”一词出现1处,“诸邪毒气”
中医药导报 2022年6期2022-11-07
- 解读《神农本草经》(107)
钟耀欣茈胡原文:茈(chái )胡,味苦,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一名地薰。译文:茈胡,味苦,主治心腹、胃肠内气机郁结不散,使饮食积聚不化。能治寒热邪气使人发冷发热,能推陈出新。长期服用使身体轻巧,眼睛明亮且添阴精。另一个名字叫地薰。解读:茈胡即柴胡。“茈”为“柴”字的古写。柴胡又名地薰、山菜、茹草等,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狭叶柴胡等的根。春、秋挖取根部,去净茎苗、泥土,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凉,味苦,入肝、胆经。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2年8期2022-09-29
- A review of the ethnobotanical value,phytochemistry,and pharmacology of Physalis pubescens L.
Jing,神农本草经),and have been adopted for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China for a long history [1].The well-accepted species for ‘Suan-Jiang’ isPhysalis alkekengivar.franchetii,which has been recorded in Chinese Pharmacop
TMR Modern Herbal Medicine 2022年3期2022-09-06
- 解读《神农本草经》(106)
钟耀欣苦参原文:苦参,味苦,寒。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一名水槐,一名苦蘵(zhī)。译文:苦参,味苦,性寒。主治心腹气滞,癥瘕,积聚,黄疸,尿后仍有排不净之感,以之排除水湿。能消除痈肿,修补内脏,使眼睛视物清楚,流泪停止。另一个名字叫水槐,又有一个名字叫苦蘵。解读:苦参,又名水槐、苦骨、苦蘵、凤凰爪、牛参等,为豆科植物苦参的根。春、秋采收,以秋采者为佳。挖出根后,去掉根头、须根,洗净泥沙,晒干即可入药。其性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2年7期2022-08-26
- 《神农本草经》治“瘀血”药物探析*
032)《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成书于两千多年前,载录的365种药物来自于古人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实录。其所载药物主治功效基本牢靠适用,绝大部分药物目前临床仍在应用,如川芎治肝血瘀阻,胸胁刺痛;丹参治瘀阻心脉、胸痹心痛等,充分证实其所记载的药物疗效确切可信[1]。《本经》明确记载治“瘀血(恶血)”的药物有24味之多。 此外,还有大量“利血气”“通血脉”“逐血痹”的记载,以及治疗“血闭”“血瘕”“血病”等的记载。根据上下文分析,这些均属于治“瘀血
中医文献杂志 2022年2期2022-08-02
- 解读《神农本草经》(105)
钟耀欣栝楼根原文:栝楼根,味苦,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一名地楼。译文:栝楼根,味苦,性寒。主治消渴,身体发热,烦闷,身有高热。能补虚损以充实内脏,能使断伤接续。另一个名字叫地楼。解读:栝楼根,为天花粉的别名,又称蒌根、瑞雪、天瓜粉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根。春、秋均可采挖,以秋季采者为佳。挖出后,洗净泥土,刮去粗皮,切成段,粗大者再纵切为两,晒干。然后撞去外表的黄色层使成白色即可入药。其性凉,味甘、苦、酸,入肺、胃经,具有生津止渴、降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2年6期2022-08-02
- Mechanisms of Dihuang (Rehmanniae Radix) in treating diabetic nephropathy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on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ing,《神农本草经》) and was listed as the top grade[2].Famous Doctors(Ming Yi,《名医》)says: “Dihuang (Rehmanniae Radix) is found earlier in Xianyang,with the better in yellow earth. Roots are picked and dried in the shade on February 8 of t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2年2期2022-07-02
- 解读《神农本草经》(104)
钟耀欣葛根原文: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谷,主下痢十岁已上。一名鸡奇根。译文:葛根,味甘,性平。主治消渴,身有高热,呕吐,众多痹证。能使阴器勃起,解除许多毒物。葛谷,主治下痢十年以上久病痊愈。另一个名字叫鸡奇根。解读:葛根又名干葛、粉葛等,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味甘,性平,入脾、胃经。据测定,含有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大豆黄酮、花生酸等成分,具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的功效,用于治疗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2年5期2022-07-01
- 解读《神农本草经》(103)
的疗效。《神农本草经》没记载其有毒,而很多医籍言其有毒。经分析,苍耳子油(曾加热到120℃)及其所含蛋白质(不溶于水且在提取过程中变性者)无明显毒性,而从脱脂部分制得的水浸剂毒性很大。中毒反应一般有头晕、头痛、懒动、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发热、颜面潮红、结膜充血、荨麻疹等;严重者可出现烦躁不安或终日昏沉嗜睡,进而昏迷、抽搐,心动过缓,血压升高,黄疸,肝肿大,肝功能损害,出血,尿常规改变或少尿,眼睑浮肿等,中毒者如能及时而有效地进行救治,大多能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2年4期2022-05-16
- 解读《神农本草经》(102)
钟耀欣干姜原文: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译文:干姜,味辛,性温。主治胸闷,咳嗽,吸气困难。能使体内脏腑温熙,使流血停止。使人出汗(发汗),以驱除风湿痹证。可治肠有泄泻下痢。生者(生姜)效果尤良。长期服用能去掉臭气,使神明通晓。解读:干姜又名白姜、均姜、干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时挖取,去净茎叶、须根、泥沙,晒干或微火烘干即可入药。其性温辛,味辛,入脾、胃、肺经,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2年3期2022-04-28
- 《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赤箭今如何
早在汉代《神农本草经》里就有记载,天麻“名曰赤箭,列草部上品”,“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现如今,各种关于天麻的西药也层出不穷,备受肯定。天麻富含天麻素、天麻多糖、维生素A、甙类、生物碱、香荚兰醇、香荚兰醛、琥珀酸、β-谷甾醇、黏液质等。其药理作用主要有:镇痛 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镇静 部分医疗单位用合成天麻素治疗神经衰弱和神经衰弱综合症病
大众科学 2022年2期2022-04-09
- 《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之半夏篇
617)《神农本草经》(《本经》)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成书年代与《伤寒杂病论》相近,所以两书对药物功效的认识有着相似之处。经方,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运用中药的经验结晶,是中国古代医家们的大智慧。以《本经》的理论来研究张仲景经方之运用,可大大提高临床应用经方治疗疾病的水平,即“以经解经”,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经方配伍规律,从而在临床运用经方时更加得心应手[1]。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使用的许多药物都记载于《本经》,在此基础上,他继承并发展了《本经》中所记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6期2022-02-16
- 解读《神农本草经》(99)
□ 钟耀欣磁石原文:磁石,味辛,寒。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除大热,烦满及耳聋。一名玄石。译文:磁石,味辛,性寒。主治周痹风湿,使肢节肿胀疼痛而不能拿东西,有发冷的样子及酸痛。能消除高热,烦闷及耳聋。又名玄石。解读:磁石又名慈石、吸铁石等,为氧化物类矿物磁铁矿的矿石。入药选择吸铁能力强的,俗称“活磁石”或“灵磁石”,味辛,性寒,入肾、肝、肺经。据测定,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具有潜阳纳气、镇惊安神的功效,用于疗治头目眩晕、耳鸣耳聋、虚喘、惊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12期2021-12-24
- 《神农本草经》治疗心病药物探析*
王佑华《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全书共载药365种,为东汉以前众多医药学家经验的总结,对中医药的发展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后世本草著作莫不以此为宗,并逐步发展丰富。许多《本经》记载的药物至今仍在中医临床治疗心病中广泛使用。该书根据药物的功效和有无毒性,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并简要而赅备记述了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奠定了中药理论体系的基础。本文以日本人森立之所辑《神农本草经》及马继兴《神
中医文献杂志 2021年5期2021-12-08
- 从《神农本草经》谈张仲景运用牡蛎的证治特色
药之一,《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言其:“味咸,平,无毒。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鬼、延年。”[1]牡蛎在《伤寒杂病论》中有着广泛应用,仅《伤寒论》一书中就出现6次、入6方,《金匮要略》一书中出现8次、入8方,去其重复,合计11方。牡蛎味咸涩、性微寒,入肝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对其效用的描述可以概括为潜阳益阴、坠痰镇惊、除热邪、软坚散结、利湿逐水五个方面。本研究将仲景师法《本经》及拓展应用牡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8期2021-11-30
- 《神农本草经》治“血”特色拾萃
117)《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是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全书载药365 种,其中具有治血功用的药物95 味,主治病症复杂多样。血主于心,藏于肝,统于脾,布于肺,根于肾,在脉内营运不息。血的生理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血液的运行失常以及血液濡养功能减退等方面。因此血失调包括血虚、血瘀、血热和出血等。《本经》中血类病症包括各种因素导致的出血、血行不畅、血气痹阻、女子经血及带下输布异常等,归根结底在于血行失常而见出血和血瘀。而治血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11-29
- 解读《神农本草经》(98)
□钟耀欣石膏原文:石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译文:石膏,味辛,性微寒。主治被风邪伤而有寒热,胃脘部有气向上返而欲呕,惊风抽搐,呼吸急促,口干舌燥,使人不能安宁,腹内坚硬且疼痛。能祛除不正派的恶鬼。能促进产妇分娩(催生),能治被金属创伤而有出血者。解读:石膏又名细石、白虎,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的矿石,味辛,性微寒,入肺、胃经,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生用具有解肌清热、除烦止渴的功效,治疗热病壮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11期2021-11-28
- 以出土文献视角考证《神农本草经》“胃络脉绝”*
700)《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麦门冬条提到“胃络脉绝”一词:“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1]。日本学者森立之《本草经考注》释为“脾肾二脏气不和,故饮食不消化而为饮癖,故使胃之络与脉,其气亦闭绝不通,气上逆于心胸间,为饮结热渴也”[2],今人亦有释之为“胃之大络”[3]者,均未对经脉病内容作进一步解释。而在《伤寒杂病论》中,麦门冬用量最大的麦门冬汤及竹叶石膏汤分别主“大逆上气”“气逆欲吐”,《本经》麦门冬条文
中医药导报 2021年11期2021-11-24
- 解读《神农本草经》(97)
□钟耀欣水银原文:水银,味辛,寒。主疥,瘘,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熔化还复为丹,久服神仙不死。译文:水银,味辛,性寒。主治疥疮久而溃烂,瘙痒并有干癣鳞介样干皮,白秃病。能杀死皮肤内虫虱。能堕胎,能祛除热邪。能消除金、银、铜、锡的毒。加热则变化回复为红色。长期服用则成神仙而不死。解读:水银又名铅精、流珠、赤汞、灵液等,为一种液态金属。主要由辰砂矿炼出,少数取自自然汞。通常用辰砂矿石砸碎,置炉中通空气(或加石炭及铁质)加热蒸馏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10期2021-11-03
- 解读《神农本草经》(96)
□钟耀欣菌桂原文:菌桂,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译文:菌桂,味辛,性温。主治多种疾病,能颐养精神,使面容愉悦而美好,是各种药物的向导和使者。长期服用能使身体轻巧而不易衰老,面生光泽,妩媚艳美,常像少年儿童娇美容颜一样。解读:菌桂又名筒桂、小桂。为木犀科植物柊树的树皮及枝叶。清翰林王恭曰:“此桂嫩而易卷如筒,即古所用筒桂也。”李时珍曰:“牡桂为大桂,故此称小桂。”“菌桂主治,与桂心、牡桂迥然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9期2021-09-30
- 解读《神农本草经》(95)
□钟耀欣香蒲原文:香蒲,味甘,平。主五脏,心下邪气,口中烂臭。坚齿,明目,聪耳。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睢。译文:香蒲,味甘,性平。主治五脏、胃中有邪气而使口内溃烂而有臭气。能使牙齿坚固,眼睛明亮,听力好。长期服用使身体轻巧,寿命延长。另一个名字叫睢。解读:香蒲又名睢蒲、甘蒲、蒲黄草等,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性平,味甘,含有多量维生素B1、B2和C等成分,具有利尿、泻火的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乳痈等症。《本草汇言》载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8期2021-08-24
- 《神农本草经》“轻身”药特色探析
附属医院《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是中药学理论的本源,书中按照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收录了365种药物,其中有关“轻身”药物功效的记载共132条。一般认为,“轻身”乃道教特有词汇,而道教所谓“轻身”,即身体轻健而能轻举。 《史记》言:“乃学辟谷,道引轻身。”[1]古人云“道医一家”,故在古代医著中多见道教思想。轻身与道教思想关系密切,《本经》中以“炼饵服之,轻身不老”[2]16描述矾石,以“炼饵服之,轻身神仙”[2]18记录朴消,但据尚志钧先生考证,《本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7期2021-08-09
- 解读《神农本草经》(94)
□钟耀欣蘼芜原文:蘼芜,味辛,温。主咳逆,定惊气,辟邪恶,除蛊毒,鬼疰,去三虫。久服通神。一名微芜。译文:蘼芜,味辛,性温。主治咳逆,能使惊恐的表现得以安定,能去邪恶,能消除蛊毒及鬼疰,能医治多种虫证。长期服用能通晓神明而洞察一切事物。另一个名字叫微芜。解读:蘼芜又名蕲苣、蕲莲、薇芜、芎藭苗,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苗叶。李时珍谓:“蘼芜,一作蘪芜,其茎叶靡溺而繁芜,故以名之。当归名蕲,白芷名蓠。其叶似当归,其香似白芷,故名蕲苣、江蓠之名。”其性温,味辛,入心、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7期2021-07-27
- 解读《神农本草经》(93)
□钟耀欣茺蔚子原文:茺蔚子,味辛,微温。主明目,益精,除水气。久服轻身。译文:茺蔚子,味辛,性微温。主要能使眼睛视物清楚,补益阴精。能除去水湿之邪气,治水肿。久服身体轻巧。解读:茺蔚子又名益母草子、苦草子、小胡麻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地上部分,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即可入药。其味辛、苦,性寒,有小毒,归肝、脾经,具有活血调经、清肝明目的功能,临床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中、带下、产后瘀血腹痛、目赤翳障、头晕胀痛等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6期2021-07-24
- 解读《神农本草经》(88)
□钟耀欣消石原文:消石,味苦,寒。主五脏积热,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炼之如膏,久服轻身。译文:消石,味苦,性寒。主治五脏积聚的热邪,胃中胀满而不通,清除聚积在肠胃中未能消化的饮食物。能促使糟粕推出,有利于纳进新的营养物质。能祛除病邪。炼消石如膏状,久服使身体轻巧。解读:消石即芒硝,学名硫酸钠,又名皮硝、盆硝,是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性寒,味苦,无毒,入胃、大肠经,主要含硫酸钠。此外,常夹杂种种物质如食盐、硫酸钙、硫酸镁等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1期2021-07-13
- 解读《神农本草经》(90)
□钟耀欣紫石英原文:紫石英,味甘,温。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久服温中,轻身,延年。译文:紫石英,味甘,性温。主治重要脏腑有邪气,使人咳喘气逆。补之不足,可治女子有风寒邪气在子宫,多年没有怀孕而不能生育。长期服用能够使脏器得到温熙,使身体轻巧,寿命延长。解读:紫石英又名萤石、氟石,为卤化物类矿物萤石原矿石,全年均可采挖,挑选紫色者入药。捣成小块,生用或煅用,多醋淬入丸散。其性温,味甘,无毒,入心、肝经。主要成分为氟化钙,纯品含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3期2021-06-05
- 解读《神农本草经》(91)
伤等症。《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上品,曰:“(石菖蒲)开心孔,补五脏,透九窍,明耳目,久服轻身延年。”其辛能发散以去风,温能胜寒湿,故可治疗风湿寒痛。其辛能宣泄肺气,故可治咳逆上气,则当为痰湿阻肺而致者。其通九窍,肝窍通则目明,肾窍通则耳聪,肺窍通则声音出,心窍通则不虚妄,不迷惑。至于其久服轻身延年当为古人推测或者是一种美好愿望。《重庆堂随笔》亦记载:“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名医别录》亦载其:“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4期2021-06-03
- 解读《神农本草经》(92)
□ 钟耀欣术原文: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译文:术,味苦,性温。主治风寒湿痹,皮肤丧失感觉如同死肉,发痉,黄疸。能够止汗,消除热邪,使食物消化,作煎剂服用饵。长期服用会使身体轻巧,寿命延长,不饥。另一个名字叫山蓟。解读:术为白术和苍术的合称。白术又称山蓟、山姜、山精等,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霜降至立冬采挖,除去茎叶和泥土,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即可。烘干者称“烘术”;晒干者称“生晒术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5期2021-06-03
- 从《神农本草经》探析仲景方中桂枝的用药规律
的本意。《神农本草经》[1](以下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其成书年代与《伤寒杂病论》相近,总结了我国秦汉以前的药学知识和用药经验,《本经》对药物的分类、性味、配伍、功效等在仲景组方上均有体现[2]。《针灸甲乙经》[3]言:“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本经》中对药物气味和功效的总结贯穿仲景组方的始终。秦高凤等[4]认为从《本经》角度,可以总结经方的用药和配伍规律,还原仲景组方思路
吉林中医药 2021年4期2021-05-22
- 《神农本草经》与宋本《伤寒论》茱萸类药考辨*
355)《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与《伤寒杂病论》皆为汉代成书,二书互参能真实反映汉代药物名实情况。但由于原书皆佚,后人整理时出现药名的差异混乱。通行本《本经》有吴茱萸、山茱萸,吴茱萸“一名藙”,其茱萸类药在《本经》中存在错简与混淆情况;而现在流行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宋人整理本,宋臣林亿等在校书时,由于药物变迁造成的差异及校改体例等原因,将“茱萸”律改为“吴茱萸”。兹从历代本草方书文献及药物历史变迁的角度对茱萸类药进行考证,还原《本经》中茱萸类药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3期2021-03-29
- 《神农本草经》药效记载探析*
120)《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成书于汉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载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文字表述简练易懂,所治疾病范围较广[1]。该书首次系统地总结了秦汉时期医家的药学成就,并作为中药学理论发展的源头,至今仍在临床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本经》对药物功效的记述极力求真,主要源于生活实践,因此非常可靠实用。其中,书中记载干地黄“逐血痹”、桑叶治“出汗”、当归主“咳逆上气”,这些都是药物相当重要的功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沿用至今,甚为可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3期2021-03-28
- 运用《神农本草经》药性理论探要
致力研究《神农本草经》《汤液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古为今用,博采众长,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卞师常以《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之药性理论诠释《伤寒》《金匮》,以经解经,独具只眼,并用于临证,效如桴鼓。笔者有幸跟师侍诊6 年,今释微卞师于《本经》药性之独到见解,列举验案,以窥一斑。1 《本经》药性释微《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至今已两千多年。卞师所训,悉本光绪乙酉年成都尊经书院王闿运先生校刊明翻刻宋嘉祐本草、1942年刘民叔先生再校印
江苏中医药 2021年5期2021-03-28
- 解读《神农本草经》(89)
□ 钟耀欣原文:禹余粮,味甘,寒。主咳逆,寒热,烦满,下赤白,血闭,癥瘕,大热。炼饵服之不饥,轻身,延年。译文:禹余粮,味甘,性寒。主治咳逆,寒热病,烦闷,下痢有赤白,闭经,癥瘕及大热之病。服冶炼的禹余粮使人没有饥饿感,使身体轻巧,寿命延长。解读:禹余粮又名太乙禹余粮、白余粮、禹粮石,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石。其名称的来源于《图经本草》,上面记载:“世传昔禹治水,弃其所余食于江中,而为药者也。”性寒,味甘,无毒,入脾、胃、大肠经,主要成分为碱式氧化铁及碱式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2期2021-03-18
- 解读《神农本草经》(87)
□ 钟耀欣矾石原文:矾石,味酸,寒。主寒热,泄痢,白沃,阴蚀,恶疮,目痛。坚骨齿,炼饵服之,轻身,不老,增年。一名羽涅。译文:矾石,味酸,性寒。主治身有发寒热,泄泻,痢疾,带下或遗精,阴器部位侵淫腐烂,恶疮,眼睛痛。能使骨齿坚硬。服用烧炼的矾石,可使身体轻巧而不易衰老,延长寿命。另一个名字叫羽涅。解读:矾石即白矾、明矾,又称羽涅、白君、雪矾等,为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而成的结晶,性寒,味酸涩,有毒,入肺、脾、胃、大肠经,含有含水硫酸铝钾等成分,具有消痰、燥湿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0年12期2021-01-22
- 从《神农本草经》知母“下水”论白虎汤治风湿热痹
[1]。《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记载了知母“下水”功效,可治“肢体浮肿”。风湿热痹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肿胀疼痛,活动不利,属于“肢体浮肿”病症。故白虎汤治风湿热痹是否与《本经》知母“下水”的功效有关,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1 知母“下水”的论述及研究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功效,《本经》记载其:“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首次提出了知母“下水”的功效,以及用于治疗肢体水肿等水
河北中医 2021年7期2021-01-06
- 《神农本草经》邪气与精神疾病相关性的考证
但此解在《神农本草经》中却难以自圆其说,例如人参可“除邪气”,薯蓣可“除寒热邪气”等,历代医家对此注释时亦牵强附会。结合历代文献,笔者认为《神农本草经》中的邪气应当解作“以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多种疾病”。以下是本观点的理由。1 邪气的概念邪气在中医历史中大约有以下三种含义。其一,各种致病因素的代称,例如,《素问·调经论篇》言:“夫邪之所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其二,针刺时针下有坚疾之感者认为
环球中医药 2021年2期2021-01-05
- 解读《神农本草经》(85)
□钟耀欣石硫黄原文:石硫黄,味酸,温,有毒。主妇人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能化金、银、铜、铁奇物。译文:石硫黄,味酸,性温,有毒。主妇人下阴部被虫啮而生阴疮,疽及痔,死血(瘀血)证。能使筋骨坚固,能祛除头生秃疮。能使之变成金、银、铜、铁特殊物质。解读:石硫黄又名石流黄、硫黄、昆仑黄等,为硫黄矿或含硫矿物冶炼而成。性热,味酸,有毒,入肾、脾经,纯品主要含硫,并含碲与硒,具有壮阳、杀虫的功效,可治疗阳痿、虚寒泻痢、大便冷秘等症;外用治疥癣、湿疹、癞疮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0年10期2020-10-26
- 记录在《神农本草经》里的小小芡实
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将芡实列为上品,称其归脾、肾经,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搭配不同药材使用,对各类人群都大有裨益。女性补血煲芡实莲子山药鸡汤女性生产后身体虚弱,多是由生产时出血过多,或素来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所致。通常表现为脸色发白、食欲不振、身体疲劳、精神低落。而女性乳汁由气血化生,如果气血不足,乳汁化生无源,就会出现奶少、乳汁清稀,甚至无奶的问题。食材:鸡肉250克,芡实、莲子、怀山药各15克,大枣10克,香油、味精、精盐适量。方法:将
自我保健 2020年5期2020-07-10
- 解读本草 溯本求源
苗摘要:《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成书于汉代,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与现代中药学将药物按功效分类不同,《本经》依药物对人体产生不同作用,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主养命,中品药主养性,下品药以治病。在当前中医药高校普遍缺乏《本经》教学的情况下,笔者对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级中医专业妇科方向的学生进行了《本经》试点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本经》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对《伤寒杂病论》的理解和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加,通过对《本经》的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20年2期2020-04-23
- Network Pharmacology Investigation in the Mechanism of Radix Pseudostellariae-Rhizoma Anemarrhenae Therapy for Diabetes Mellitus
ing(《神农本草经》) records thatRhizoma Anemarrhenae"mainly diminishes consumptive thirst and heat in the middle energizer and eliminates pathogenic Qi, for swelling of limbs, it drains water, replenishes insufficiency and replenishes Qi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0年10期2020-04-20
- 《神农本草经》“除痹”药物的构成浅析*
2000《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记载了大量朴实有验的中药,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和临床价值。在《本经》收载的365种药物中,相当一部分记载能够“除痹”。笔者以王子寿《神农本草经》[1]为研究底本,其中,中品草部芍药条下含赤芍、白芍两药,下品草部乌头条下含川乌、草乌两药,共计77味药。根据其主治痹病的不同,又可分为风寒湿痹、热痹、阴痹、血痹、肉痹、周痹、痹气、诸痹、风湿、历节及其他等。喉痹、胃痹、内痹不属现代痹病的范畴,故不在此研究范围之列。本文拟对这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10期2019-10-21
- 解读《神农本草经》
——苦菜
文/钟耀欣【原文】苦菜,味苦,寒。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一名荼草,一名选。【译文】苦莱,味苦,性寒。主治五脏有邪之气,使人食欲不振,胃内闭塞不通。长期服用使人心神安宁,气力增加,听觉灵敏,审察食物明晰,可治少卧不眠,能使人感到身体轻巧,并能使衰老减慢。另一个名字叫荼草,又一个名字叫选。【解读】苦菜是败酱草的别名,又称山苦荬、苦叶苗、苦麻菜,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早春采收,洗净,晒干即可入药,亦可鲜用。其性寒,
益寿宝典 2018年19期2018-09-08
- 解读《神农本草经》
——大枣
健价值。《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论述大枣能补气血,生津液,调和营卫,安神醒脑。民间有“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要想皮肤好,粥里加红枣”等谚语。中医认为枣可以养血、益气,能“安中养胃,……平胃气,补……身中不足”,常将枣用于补气补血的药方中。其性平,味甘,入脾、胃经。据测定,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大枣皂苷、酸枣仁皂苷、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环磷乌苷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天
益寿宝典 2018年16期2018-08-18
- 《神农本草经》疗“五脏”用药功效探析
重要性。《神农本草经》承《内经》之旨,不仅立三品以“明善恶之殊贯”,而且重视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以及强调五味和五脏的关系,用药重中土脾胃。《本经》所立本草理论不仅开本草学之先河,而且对后世脾胃理论的建立亦有指导意义。因此,对《本经》用药规律的总结将有助于完善本草理论在临床的应用。[1] 张登本.《神农本草经》的学术贡献(上)[N].中国中医药报,2010-1-11(4).[2] 孙鑫,钱会南.《黄帝内经》论治理论与《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比较[J].中华中
中医药学报 2018年3期2018-06-25
- 《神农本草经》治疗阳痿的药物分析
方跃坤《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全书共3卷,载药365种,根据药物的功效和使用目的不同以及是否有毒,分为上、中、下三品,总结了秦汉以前的药学知识和用药经验,奠定了中药理论体系的基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本经》还开创了专药治疗专病的先河,所记载的药物功效明确,临床实用性强,而且有很多药物在治疗阳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参考之一。《本经》中有治疗阳痿作用的药物及归类以《本经》中出现的“阴痿、阴衰、阴不起、阴气不起、强阴、起阴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2期2018-05-15
- 解读《神农本草经》
健价值。《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论述大枣能补气血,生津液,调和营卫,安神醒脑。民间有“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要想皮肤好,粥里加红枣”等谚语。中医认为枣可以养血、益气,能“安中养胃,……平胃气,补……身中不足”,常将枣用于补气补血的药方中。其性平,味甘,入脾、胃经。据测定,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大枣皂苷、酸枣仁皂苷、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环磷乌苷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天
天津药学 2018年2期2018-04-26
- 解读《神农本草经》
——藕实茎
文/钟耀欣【原文】藕实茎,味甘,平。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一名水芝丹。【译文】藕实茎,味甘,性平。主要是补养内脏,使人生精神,使气力增加,以祛除多种疾病。长期服用使身体轻巧,减慢衰老,没有饥饿感,使寿命延长。另一个名字叫水芝丹。【解读】藕实茎即是我们日常食用的藕,又称莲藕,属莲科植物根茎,以其色白,又称白茎。其为食药两用佳品,即可生食也可煮食,同时还具有相当高的药用价值。藕实茎藕含有丰富营养。据测定,含有淀粉、蛋白质、天
益寿宝典 2018年7期2018-01-27
- 解读《神农本草经》
——女贞实
文/钟耀欣【原文】女贞实,味苦,平。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译文】女贞实,味苦,性平。主要是修补内脏,使五脏安和,使精神得以滋养。能祛除多种疾病。长期服用使身体丰满健壮,使身体轻巧而不易衰老。【解读】女贞实又名女贞子、冬青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是一味补肾滋阴、养肝明目的中药,每年冬季成熟时采收,除去枝叶,稍蒸或置于沸水中略烫后,晒干即可入药。关于女贞实药用还有一段传说。据传,从前有个善良的姑娘叫贞子,嫁给一个老
益寿宝典 2018年1期2018-01-27
- 解读《神农本草经》
——杜仲
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在每年清明和夏至之间,选取生长10~20年以上的植株,按需剥下树皮,刨去粗皮,晒干,即为杜仲药材,其外形多呈扁平的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曲的块片,内表面红紫色或紫褐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折断后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有弹性的橡胶丝相连,一般拉至1~2厘米才会断开,称为“藕断丝连”。古代大医药家陶弘景曰:“杜仲状如厚朴,折之多白丝者为佳。”闻之气微,口尝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残余物,以皮厚、块大、粗皮去净、内表暗紫色、断面丝多者为佳
益寿宝典 2018年10期2018-01-27
- 解读《神农本草经》
——冬葵子
文/钟耀欣【原文】冬葵子,味甘,寒。主五脏六腑寒热,赢瘦,五癃,利小便。久服坚骨,长肌肉,轻身,延年。【译文】冬葵子,味甘,性寒。主治五脏六腑寒热之邪及所致的病证,身体虚弱而消瘦。能治五种淋证,使小便通利。长期服用使骨骼坚固,肌肉增长丰满,身体轻巧,寿命延长。【解读】冬葵子又名葵子、葵菜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成熟种子,夏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晒干捣碎即可入药。本品味甘,性寒,入大小肠、膀胱经。据测定,含有脂肪、蛋白质、淀粉、亚油酸等成分,具有行水滑肠、润肠通
益寿宝典 2018年34期2018-01-26
- 解读《神农本草经》
——胡麻
文/钟耀欣【原文】胡麻,味甘,平。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巨胜。叶,名青蘘。青蘘,味甘,寒。主五脏邪气,风湿寒痹。益气,补脑髓,坚筋骨。久服耳目聪明,不饥,不老增寿,巨胜苗也。【译文】胡麻,味甘,性平。主治内脏劳伤,身体虚弱消瘦而疲乏。能补助五脏,使气力增加,肌肉丰满,填补脑髓。长期服用使身体轻巧而不衰老。另一个名字叫巨胜。胡麻的叶片叫青蘘。青蘘,味甘,性寒。主治五脏的风寒湿邪气,治疗风寒湿痹。能益气力,填补脑髓,使
益寿宝典 2018年13期2018-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