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囊

  • 慢性泪囊炎小泪囊患者行En-DCR联合RS管置入术的疗效观察
    ,刘琪,丁琳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眼科疾病,约占3.0%左右[1],本病由鼻泪管阻塞导致,并进一步继发细菌感染甚至结石形成[2],泪囊炎作为眼部感染病灶,会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等疾病。常规保守治疗可导致一定负面结果,长期抗生素治疗也会导致全身不良反应[3]。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是解决患者病情的微创安全的方法[4]。En-DCR可以迅速减轻患者的疼痛并加速特定感染的消退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11期2023-11-07

  • 超声诊断胎儿泪囊囊肿的临床价值
    构异常的筛查,但泪囊囊肿的报道相对较少。泪囊囊肿也称泪囊突出或泪囊鼻泪管囊肿、先天性鼻泪管堵塞[1]。泪囊囊肿可引起部分新生儿出现急性泪囊炎症状,如红、肿、热、痛、溢泪或分泌物多,更严重的如皮肤溃烂、泪囊瘘管等[2]。在胎儿期及早地诊断出泪囊囊肿并随访,可使新生儿得到及时诊疗避免出现严重症状,但由于发生率不高、重视度不够,产前超声容易将其漏诊。本研究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在本科室检查出的10例(16眼)泪囊囊肿的超声表现及随访结果进行报道如下。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3年2期2023-03-16

  • 经鼻内镜鼻泪管-泪囊切除术的应用解剖
    510080)泪囊位于眼眶前内侧的泪囊窝内,内侧连接泪总管,上方为盲袋状,下方移行为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1]。由于泪囊和鼻泪管均和鼻腔外侧壁相毗邻,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临床上已开始逐渐采用经鼻内镜入路开展泪囊和鼻泪管的手术,其中以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最为广泛[2]。在此基础上,对于部分原发于泪囊和鼻泪管的肿瘤,近年一些临床学者也开始采用经鼻内镜入路进行泪囊和鼻泪管切除的临床探索[3-7]。然而,目前仍缺乏针对经鼻内镜鼻泪管-泪囊

    眼科学报 2022年11期2022-12-11

  • 鼻内镜下泪总管暴露治疗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分析
    杨南南 王殿强泪囊炎是眼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表现为流泪及眼部分泌物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泪囊炎作为眼部感染病灶,会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等疾病。特别是内眼手术前,必须提前处理,否则可能引起术后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主要手术方式[1],然而对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患者,手术难度大,术后复发率高,提高此类患者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尝试在常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实施泪总管暴露,即增大骨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1期2022-03-23

  • 泪道造影及MSCT在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价值
    许崇永,厉芬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多发病,多见于女性和老人[1],由于药物治疗无效及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容易复发[2],现多采用鼻腔泪囊造口术,而泪囊开放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引流情况及患者的预后[3],且有学者认为泪囊大小直接影响手术方式[4],故研究患者泪囊的体积大小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泪道造影及鼻窦多层螺旋CT测量泪囊的大小,比较不同性别及年龄泪囊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进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温州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7期2021-09-06

  • 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腔泪囊吻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伴鼻泪管阻塞的对比研究
    53000)慢性泪囊炎属于感染性眼科疾病,多由泪液在泪囊内潴留及鼻泪管阻塞所致。慢性泪囊炎伴鼻泪管阻塞(NLDO)患者多伴有溢脓、溢液等症状,除威胁患眼健康外,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前鼻腔泪囊吻合术(DCR)为治疗慢性泪囊炎伴NLDO的常用术式,治疗成功率较高,但单独使用可能会出现瘘口封闭,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1~2]。与DCR相比,DCR与泪道置管术联合使用能够依据泪道阻塞位置,判定造口位置,保障泪道通畅[3~4]。鉴于此,本研究对比DCR与鼻腔泪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0期2021-07-30

  • 慢性泪囊炎怎么治?
    年48岁,患慢性泪囊炎十几年了,经常流泪,眼屎也多,近两个月症状明显加重。请问,该怎么治疗?青海西宁 徐繼红慢性泪囊炎是一种较常见的眼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鼻泪管狭窄或阻塞,使泪液滞留于泪囊内不能排出。泪液中的水分慢慢被泪囊黏膜吸收、浓缩,刺激泪囊黏膜分泌增多。随着时间的延长,泪液中酶类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发生细菌感染。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慢性泪囊炎的发病与沙眼、泪道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因素有关。主要症状为溢泪,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结膜充血

    保健与生活 2021年13期2021-07-14

  • 改良鼻内镜下与改良鼻外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对比研究
    255000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以长期溢泪和溢脓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保守治疗无效且有主观手术愿望。眼科传统采用鼻外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随着近20 余年来鼻内镜及鼻眼相关学科的发展,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逐渐成为治疗慢性泪囊炎解决泪囊后鼻泪管阻塞的重要手术方法,改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既解决鼻泪管阻塞,又减少鼻外径路之弊端,且有效率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大幅升高,凸显其优越性。本研究重点比较改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04-19

  • 外伤性鼻泪管阻塞伴泪囊移位的手术探讨
    陶海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已成为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主流术式,外伤性泪囊炎由于上颌骨额突骨折,骨性鼻泪管及泪囊窝的塌陷导致膜性鼻泪管撕裂或中断[1]、泪囊破损及移位,给手术带来难度,其手术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有待深入研究。作者对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联合泪道置管术的外伤性鼻泪管阻塞伴泪囊移位患者11例(11只眼) 进行观察,手术安全,效果好。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11例(11只眼)外伤性鼻泪管阻塞伴泪囊移位患者,男性5

    临床眼科杂志 2021年1期2021-03-17

  • 宝宝为何总是“泪汪汪”
    ,再由泪总管进入泪囊泪囊是泪液的临时贮存池。当泪液储存到一定程度时,再经鼻泪管排入鼻腔。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是由于鼻泪管先天发育异常所致,通常是鼻泪管下口的Hasner瓣开放障碍。泪液排出的正常渠道被阻断,除了表现为一天到晚泪汪汪,还容易引起泪囊感染,表现为脓性液体流出,当挤压泪囊时,会有大量脓性淚液返流。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患儿,早期可予以泪囊按摩缓解:先找到泪囊的位置(内眼角下方,靠近鼻梁处),用拇指或食指上下推动按摩,尽量使泪道内部脓性分泌物排出,每次按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1年2期2021-03-09

  • 平阳霉素在慢性泪囊炎鼻内微小切口开窗术中的应用
    谊,柳韶真慢性泪囊炎临床上比较常见,常出现流泪、流脓等症状,一般都需手术治疗,而手术目前主要采用的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窗术,此手术不会引起面部瘢痕,但常规手术切口较大、对泪囊破坏较大,有的甚至破坏了鼻泪管,且鼻腔内过度暴露的泪囊易受鼻炎鼻窦炎等疾病的侵袭,容易滋生炎症感染等病变,故笔者采用改良式高位小切口进行鼻腔泪囊开窗术避免了以上并发症的发生,但手术后因吻合口较小,部分患者会出现闭塞、引流不畅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平阳霉素(国药准字H2

    实用医药杂志 2020年7期2020-12-29

  •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文晓 葛金玲急性泪囊炎作为泪道疾病中的急症,多为慢性泪囊炎的急性发作,也可以无溢泪史而突然发生,多由毒力强的致病菌如β-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引起。常规的治疗方法为全身及局部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联合切开排脓,待炎症控制后,再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急性期不能行此手术[1]。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完善,急性泪囊炎早期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不但缩短了病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且避免了皮肤切口所带来的局部瘢痕,临床应用前景广泛。本研究比较了鼻内窥镜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0年2期2020-08-10

  • 鼻腔泪囊吻合术中填充美乐胶治疗小泪囊泪囊
    ,张 咏0引言小泪囊泪囊炎患者由于泪囊长期慢性炎症,不适当或过多的泪道探通、置管等治疗可引起泪囊本身或与周围组织粘连、瘢痕挛缩、泪囊腔变小[1],增加了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手术难度[2],影响手术效果。本研究就小泪囊泪囊炎行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EN-DCR)中使用不同填塞材料后的术后并发症和疗效进行分析。1对象和方法1.1.1诊断标准泪囊炎的诊断标准:(1)患者有溢泪、溢脓史;(2)泪道冲洗检查时返流液有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小泪囊的纳入标准:术中暴

    国际眼科杂志 2019年9期2019-09-06

  • 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0例疗效观察研究
    50400)慢性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而引起,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农村和边远地区。在临床中比较多见,是因为鼻泪管阻塞或狭窄所致,鼻泪道阻塞与鼻中隔偏曲、沙眼、鼻炎、泪道外伤等因素关系密切,使得泪液无法正常排出,久而久之残留在泪囊中,形成脓性分泌物。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鼻腔泪囊吻合术有通过内眦皮肤进路或通过鼻内窥镜下鼻腔粘膜进路。本文特此对慢性泪囊炎患者实施了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1 资料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15期2019-06-20

  • 改良法治疗急性泪囊炎导致前部眶蜂窝织炎的临床观察
    ,张华,陈涛急性泪囊炎是眼科泪道疾病的急症。由于泪总 管及泪囊的解剖特点,急性泪囊炎产生的脓液无法正常通过上下泪小管进行引流,同时存在骨性泪道狭窄或鼻部疾病所致鼻泪管开口阻塞,导致集聚的泪液和脓液给细菌带来一个天然的繁殖场所。感染常常向泪囊周围扩散,引发眶前部组织感染,甚至引发眶深部蜂窝组织炎、眶内脓肿可能。因为眼部和鼻部的静脉没有静脉瓣,感染若经眼静脉回流至海绵窦会引发颅内海绵窦感染,严重可危急生命[1]。针对这种急症,目前常规临床治疗方法是全身应用抗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年2期2019-04-28

  • 泪囊孤立性纤维瘤一例
    李光宇【摘要】泪囊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该文报道1例泪囊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因发现右眼泪囊区隆起肿物伴溢泪20年,行泪道造影+眼眶CT、双眼平扫加增强MRI检查可见右侧泪囊区类椭圆肿物。行泪道冲洗右眼泪道不通,上冲下返,下冲阻力大,原路返,无脓性和血性分泌物。考虑该肿物为原发于泪囊的良性肿瘤可能性大,行内外路联合手术完整切除肿物,最终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为泪囊孤立性纤维瘤,患者治愈出院。该例提示起源于泪囊的孤立性纤维瘤极其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泪道

    新医学 2018年3期2018-09-10

  • 透明质酸钠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00191)慢性泪囊炎(chronic dacryocystitis)是在鼻泪管阻塞的基础之上泪液潴留,如果继发致病力强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则引起急性发作[1]。传统治疗方法为经皮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external dacryocystorhinostomy,Ex-DCR),目前仍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金标准,但创伤较大,可能破坏泪液泵的功能,而且面部留有瘢痕;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endoscopic dacryocystor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8年2期2018-03-09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性处理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中、术后常见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1例(共45眼)长期溢泪、溢脓、经反复泪道冲洗或经鼻外鼻腔泪囊吻合术后治疗无效的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术后随访2个月~1年,观察术后溢泪、溢脓、泪道冲洗通畅及造口处上皮化情况。结果41例(45眼)患者中有39例(43眼)治愈,术后无溢泪、溢脓,泪道冲洗通畅,鼻内镜下造口处上皮约在1~1.5个月上皮化良好,仅2例(2眼)无效(1例系多次

    中外医疗 2017年35期2018-03-07

  • 鼻内镜下保留鼻黏膜瓣泪囊鼻腔吻合术临床疗效分析
    镜下保留鼻黏膜瓣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泪囊炎患者8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鼻腔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 鼻内镜;鼻黏膜瓣;泪囊;鼻腔吻合术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泪囊病变,慢性泪囊炎的发病机制为患者的鼻泪管发生阻塞,使得泪液在泪囊中发生滞留,进而引发细菌感染。为了判断鼻内镜下保留鼻黏膜瓣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本文以8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治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6期2018-02-23

  • 导光纤维引导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张伟红,傅寅慢性泪囊炎不仅影响患者仪容,而且严重威胁眼球健康。近年来,鼻内镜外科的发展为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已经逐步成为治疗慢性泪囊炎主要手术方式之一。Knisely[1]回顾了目前的相关文献和最近更新,进行Meta分析,内镜泪囊鼻腔造口术与外部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相当。然而,泪囊的定位、造口位置及大小、鼻部疾病的处理等操作技巧、术后随访及处理等因素均可能影响手术疗效[2]。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1期2018-02-12

  • 泪囊炎超声图像分析对术前临床的指导意义
    10003)慢性泪囊炎是较常见的眼部疾病,在中老年女性中较为常见。在临床上来说,慢性泪囊炎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眼科疾病,很多都是因为鼻泪管狭窄或阻塞造成眼泪不能及时从眼中排出而溢出眼睑之外,如果出现细菌感染就会造成泪囊炎。临床发病时,慢性泪囊炎患者往往会出现与泪道外伤、沙眼、鼻息肉等相似的症状。而这些症状的出现,均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尤为严重的影响。若没有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甚至也会对患者造成更加严重的威胁,因此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本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0期2018-01-21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及并发症率分析
    41400)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鼻腔泪囊造口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完善,鼻内镜已经延伸到越来越多的鼻眼相关疾病的治疗领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已成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1],我院2017年03月—2018年3月期间选取68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展开探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03月—201

    医药前沿 2018年28期2018-01-16

  • 比较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和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在慢性泪囊炎治疗内的疗效
    002)比较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和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在慢性泪囊炎治疗内的疗效王金生(黑龙江农垦第二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目的对比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同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在慢性泪囊炎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泪囊炎患者50例为对象。按照患者个人意愿分为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组A组和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组B组各25例,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以后,A组和B的总治疗有效率分别是96.0%和92.0%,显示两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9期2017-12-18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泪道炎症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炎患者9例,慢性泪囊炎14例,急性泪囊炎3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扫查泪小管、泪囊(线阵探头频率11.43 MHz),测量泪小管管径并探查血流信号,结合临床表现对超声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泪小管炎表现为泪管增厚、增粗、回声不均匀,前后径5.0~6.1 mm,平均5.43 mm,上下径5.1~6.3 mm,平均5.82 mm,增粗的泪小管局部彩色血流信号增多,合并泪道结石时,泪小管内见强回声区。慢性泪囊炎者泪囊壁增厚,泪囊内探及液暗区,泪囊内脓液显示为弱回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7年4期2017-11-06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分析
    0)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分析张小丁 陈彦芳(新乡县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 河南 新乡 453700)目的 对比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和常规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新乡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的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8期2017-07-12

  • 浅析CT泪囊造影及其临床应用
    断技术·浅析CT泪囊造影及其临床应用刘 松(四川省简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 资阳 641400)目的 对CZT泪囊造影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收治的23例慢性泪囊样患者,病眼数量为26眼,对这些患者分别进行CT泪囊造影和X线平片泪囊造影观察,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对于泪囊造影,其采用CT技术能够更加清晰的将泪囊的大小以及其同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的呈现,同X线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2017-06-28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泪囊炎常见失败原因
    小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泪囊炎常见失败原因王永波,钱筱英,鲍锡柳,金洪尧,游小华(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眼科,江西 南昌 330008)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泪囊炎常见失败原因,探讨解决方法。方法 对泪囊炎患者66例72眼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常规随访6~12月,分析其临床常见失败的原因。结果 71眼手术成功,1眼手术失败,术中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治愈50眼(69.44%),好转16眼(22.22%),无效6眼(8.3

    当代医学 2017年29期2017-04-13

  • 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儿童复杂性泪道阻塞临床观察
    0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儿童复杂性泪道阻塞临床观察翟孝全河南民权县人民医院五官科 民权 476800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儿童复杂性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 将复杂性泪道阻塞患儿80例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经鼻外泪囊鼻腔吻合术,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泪道阻塞;儿童鼻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是近年来兴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4期2016-11-08

  •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老年慢性泪囊炎的效果观察
    476700)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老年慢性泪囊炎的效果观察董广智(宁陵县妇幼保健院河南 商丘476700)目的观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老年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宁陵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0例,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两组均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治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7期2016-03-09

  •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小纱球的临床研究
    7400)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小纱球的临床研究黎 波,刘杰成,黎雄豪,吴清波(通城县人民医院眼科,湖北 通城 437400)目的 观察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应用小纱球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至2015年4年间开展的118例(135只眼)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采用小纱球经鼻腔顶部压中鼻道骨窗处鼻黏膜压迫止血,同时致骨及骨膜凸起,突出手术部位以利于做瓣及缝合。结果 118例(135只眼)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应用小纱球,无1例大出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5期2016-03-08

  • 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U形置管治疗小泪囊泪囊炎效果分析
    定 527200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U形置管治疗小泪囊泪囊炎效果分析张远航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广东罗定 527200目的 评价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U形置管治疗小泪囊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从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64例小泪囊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小泪囊泪囊炎,试验组则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U形置管来治疗小泪囊泪囊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情况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10期2015-12-02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硅胶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分析
    3)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硅胶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分析曾伟,芦二永,张素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河南洛阳471003)目的:比较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硅胶置管与否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手术效果,其中35例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37例联合硅胶置管。结果: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愈30例,复发5例,有效治愈率85.7%,联合硅胶置管治愈35例,好转2例,治愈率94.6%,总有效率达100%,P>0.05,两组比较

    中国美容医学 2015年16期2015-09-28

  • 泪小管吻合术113例体会
    :泪小管吻合术;泪囊;成功率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是眼科常见外伤,上泪小管因所起作用较小,故伤后若无特殊要求一般不做特殊处理,下泪小管断裂如不及时手术吻合,将造成永久性溢泪,而手术吻合的关键是鼻侧断端的寻找。我院2000年9月~2014年1月共收治下泪小管断裂113例,经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0年9月~2014年1月处理下泪小管断裂113例(113眼),其中男性106例,女性17例,年龄7~62岁,平均年龄35岁。致

    医学信息 2015年5期2015-03-31

  • 耳内镜下泪囊囊肿鼻腔泪囊吻合术疗效观察
    李日祥耳内镜下泪囊囊肿鼻腔泪囊吻合术疗效观察王跃武 丁 勇 黎 钢 李日祥目的 观察耳内镜下泪囊囊肿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3例523(眼)慢性泪囊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泪囊囊肿患者43例(43眼)均在耳内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治疗,术中行耳内镜下囊肿探测,利用耳显微手术器械进行囊肿剥离及术腔创面处理,防止术腔粘连。结果 43例(43眼)泪囊囊肿患者术后1年内复查,泪囊冲洗通畅,无溢泪及眼内眦部流脓液,耳内镜下观察鼻腔外侧壁造瘘口

    当代医学 2015年24期2015-03-25

  • 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对比研究
    ·论著·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对比研究朱建光,杨国庆目的 对比观察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解放军252医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慢性泪囊炎120例(13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和观察组(采取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每组60例(65眼)。随访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5年8期2015-03-24

  • 鼻内窥镜下激光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应用▲
    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泪道阻塞的主要症状是溢泪,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很大。泪道置管术、传统的鼻外鼻腔泪囊吻合术、鼻内窥镜鼻腔泪囊吻合术等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泪囊炎引起的泪囊阻塞和鼻泪管阻塞。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出现在内窥镜下使用激光进行泪囊鼻腔吻合术,使用激光代替手术刀对鼻黏膜和骨性泪囊窝进行切割,使组织汽化,重建鼻腔泪囊引流通道,与传统的鼻外鼻腔泪囊吻合术相比有不用切开皮肤、手术几乎无出血、创伤少的优点。本院2011年起使用980 nm激光进行内窥镜

    微创医学 2015年4期2015-03-17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应用观察
    邓芳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应用观察代学忠 周扬 鲍学钰 邓芳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诊断为慢性泪囊炎的38例患者(42眼)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造孔或翻瓣术手术, 术后观察患者症状, 内囊造孔及泪道通畅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 38眼造瘘口稳定通畅, 无闭锁。3眼局部狭窄, 肉芽增生,予以清理后置扩张管3个月后稳定通畅, 1眼患者再次闭锁追问患者手术前在眼科冲洗有形成假道史而放弃再次手术。结论 鼻内镜下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2015-02-01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的疗效观察
    王翠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的疗效观察赵勇1王翠2目的观察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治疗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3年9月43例(52眼)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慢性泪囊炎患者与同期54例(61眼)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患者比较,术后观察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鼻内镜组43例患者中39例泪道通畅(90.70%),通畅欠佳3例(6.98%),仍堵塞1例(2.33%),有效率97.67%;传统手术组54例患者中48例泪道通畅(88.89%),通畅欠佳4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5年1期2015-01-07

  • 泪囊压迫器的研制与应用1)
    ,给药时药液易沿泪囊流入鼻腔内,导致药效差、作用慢,甚至引起全身不良反应,造成过敏、中毒等严重后果。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在给病人眼部用药后一般要求病人用手指压迫泪囊处,防止药液沿泪囊进入鼻腔。由于多数病人不了解眼部结构,指压方法不正确,压迫时间稍长,病人容易因手臂疲劳而放弃指压,影响治疗效果,对于高敏病人还易产生严重的全身药物不良反应。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设计出一种专业的泪囊压迫装置。现报道如下。1 泪囊压迫器结构及应用1.1 结构 泪囊压迫器包括夹头、夹脚和

    护理研究 2014年35期2014-12-16

  •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观察
    471000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观察张岩艳河南省洛阳中建二局二公司职工医院 河南洛阳 471000目的:观察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选择83例(83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42眼),应用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观察组41例(41眼),应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结果:1月后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1年后两组治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改良泪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2014-06-07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0)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王荣兵(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医院耳鼻咽喉科,广东 东莞 523000)目的 观察探讨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与2009年之前行传统吻合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做比较,对比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的临床疗效。结果 48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治愈率为91.7%,有效率8.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9期2014-05-05

  • 鼻内镜下寻找泪囊位置的体会
    广帅鼻内镜下寻找泪囊位置的体会金大玉 崔广帅目的 结合泪囊CT确定在鼻内镜下泪囊在鼻腔中的位置, 以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方法选择4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泪囊CT检查, 并测量泪囊与中鼻甲最前端的距离。结果 泪囊与中鼻甲最前端水平位置距离为-2~9 mm, 平均为4.6 mm。另外测量52例正常没有泪囊炎患者泪囊与中鼻甲最前端距离为-1~8.7 mm, 平均为4.5 mm。结论 经χ2检验P<0.05, 证明是否患有泪囊炎与泪囊位置没有关联性。鼻内镜;泪囊鼻腔吻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期2014-03-06

  • 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
    111000)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吕晓霞 柴立静(中国医科大学辽阳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目的研究分析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采用平内眦韧带下外弧形切口,不断内眦韧带,泪囊鼻黏膜均采用“ㄈ”切开,泪囊瓣向鼻腔铺开,造口道置管,鼻黏膜瓣与泪囊前唇吻合,如鼻黏膜破碎,用前泪嵴骨膜直接与泪囊前唇吻合,皮肤采用皮内缝合不需拆线,术后隔日冲洗,7天去管。结果所有患者泪道均通畅,随访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2014-01-27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58例临床分析
    0)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58例临床分析张 艳(双牌县人民医院,湖南 永州425200)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在慢性泪囊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 116 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8 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 96.5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5088,P>0.05)。两组均未见术后并发症发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5期2013-06-12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及泪道支架扩张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0例
    卓平 段学军慢性泪囊炎是指分泌物在泪囊内滞留、积聚,逐渐合并细菌繁殖引起泪囊壁炎症。传统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中,多为眼科操作,于眼睑处行切口,应用常规手术器械,出血多、反应重,且无法改变面部瘢痕的缺陷。鼻内镜下进行鼻腔泪囊吻合及泪道支架扩张手术,避免了手术对相关眼睑、泪道、泪骨等的损伤,大大降低患者手术痛苦及创伤瘢痕的几率。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对3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及泪道支架扩张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陕西医学杂志 2013年2期2013-04-07

  •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50例体会
    宪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50例体会牛广宪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50例(56眼)。结果随访6个月至2年,治愈45眼,好转9眼,无效2眼,有效率达96.4%。结论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效果好,操作简便,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和美观无瘢痕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鼻内窥镜手术;慢性泪囊炎慢性泪囊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眼病,由于溢泪、溢脓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2期2013-02-02

  • 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瘘术疗效观察
    李杰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瘘术疗效观察付云朝 付博渊 李杰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瘘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共选取20例(2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作研究对象, 均为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 采用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瘘术治疗, 回顾临床资料。结果 本次选取病例1次治愈21眼, 治愈率为95.5%;好转1眼, 占4.5%,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慢性泪囊炎治疗中, 行鼻腔与泪道通道重建为根本方法, 通道的通畅度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操作效果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2期2013-02-02

  • 缝线牵开切口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267例应用体会
    416000慢性泪囊炎是临床常见眼病,治疗方法繁多,但以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最为经典,治疗效果确切,但也仅有90%的治愈率。我科在传统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的基础上做了改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2年1月-2011年10月我科共收治267例(27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其中男8例,女259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36.7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20年。1.2 手术方法 术中于中鼻道常规填塞麻黄素地卡因棉片,距内眦约0.5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16期2012-12-09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的疗效
    报道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以来,鼻内镜下利用电钻、微波、激光等先进设备治疗慢性泪囊炎已有文献报道。2007年5月至2011年12月南昌市第五医院眼耳鼻喉科应用鼻内镜行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52例(58眼),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慢性泪囊炎患者52例(58眼),男7例,女45例,年龄18~45岁,病史6个月~10年,术前均行泪囊造影CT扫描,泪道冲洗均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全部病例均无鼻息肉及鼻中隔重度偏曲等症

    实用临床医学 2012年8期2012-08-15

  • 13例老年泪囊脓肿治疗效果分析
    00)13例老年泪囊脓肿治疗效果分析顾守闯 张启霞(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眼科 223900)泪囊脓肿常见于老年女性,临床常规采取脓肿切开引流,待脓肿消退后再择期行泪囊摘除术。但由于患者年老体弱、抵抗力低下,需要引流时间较长,伤口愈合缓慢,往往使眼科医师感到棘手、病人痛苦不堪,也增加患者家人的负担。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采用脓肿切开清创联合泪囊摘除术治疗老年泪囊脓肿1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病例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两年来我院收治老

    当代临床医刊 2012年4期2012-08-15

  • 鼻内镜下保留鼻黏骨膜瓣泪囊鼻腔造口术临床疗效分析
    的发展,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已成为鼻眼相关外科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我科应用鼻内镜行保留鼻黏骨膜瓣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6例(28眼),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2008年3月~2011年5月收治慢性泪囊炎患者26例(28眼),男2例,女24例;年龄18~65岁,平均37.5岁;病史0.6~13年。均有不同程度的长期溢泪、溢脓,压迫泪囊有黏脓反流,泪道冲洗不通畅史。其中6例曾行泪道探通、挂线术,伴鼻中

    当代医学 2012年1期2012-03-30

  •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20010)慢性泪囊炎是眼科的常见病。1904年Toti率先行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1],后被广泛运用。泪囊位于鼻外侧壁,与鼻腔黏膜仅有泪骨相隔,1921年Mosher尝试经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后经Halle、Bjork不断改进。由于该术式明显优于鼻外径路[2],逐渐被大家所接受。随着鼻内窥镜的广泛应用,耳鼻喉科医生能够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行鼻腔泪囊造口术[3]。该术具有安全、便捷、出血少、术野清晰、伤口愈合快、术后反应轻、面部不留疤痕等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1年2期2011-08-15

  • 慢性泪囊炎548眼的诊断、手术体会及麻醉方法的改进
    28300)慢性泪囊炎是一常见病、多发病,以泪溢、流浓为主要症状,一般需要手术治疗,鼻腔泪囊吻合术是常用且效果确切的方法。我院自1994年1月至2011年8 月共行此手术480例(548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480例中,男 150 例(170眼),女330例(378眼);年龄最小16岁,最大75岁;病程从2个月到10年不等。1.2 手术方法采用常规术式,麻醉方式与常规不同,及手术切口长度较传统术式小。①鼻内表面麻醉、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6期2011-02-10

  • 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急性泪囊炎18例
    科收治18例急性泪囊炎患者,均在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面部无瘢痕,炎症无扩散,无溢泪、溢脓,吻合口开放良好,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06年3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18例急性泪囊炎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15例;年龄25~73岁,平均48岁。入院时患者泪囊区均有红肿疼痛,4例体温升高,2例形成泪囊瘘,18例患者白细胞均高于10.0×109。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按治疗计划使用抗生素、激素3~5 d,16例全身症状控制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6期2011-02-09

  • 泪囊鼻腔吻合术32例体会
    州 841000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泪囊炎的传统方法。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32例(42眼),效果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共32例(42眼)。男2例(4眼),女30例(38眼)。左26眼,右16眼。年龄最小15岁,最大65岁。病程2月至5年。1.2 手术方法 用2%的卡因加有0.1%肾上腺素少许的棉片填塞鼻腔。2%的卡因加0.1%肾上腺素少许行滑车上下神经,眶下神经阻滞及局部浸润麻醉。内眦部常规皮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4期2010-08-15

  • 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16眼
    0)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16眼罗 恒,余 红,周晓红(南华县人民医院,云南南华 675200)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慢性泪囊炎近年来,利用内镜探索经鼻进路完成鼻眼区域的部分手术〔1〕,使得一些眼科手术向微创、简单、并发症少且外型美观的方向发展,鼻内镜手术为该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术途径。我院在鼻内镜下行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16眼,并不断改进术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6眼,男4眼,女12眼

    大理大学学报 2010年2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