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
- 《长安三万里》:以历史重述承载当代经验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回望盛唐的怀旧姿态重写诗人李白与高适的人生历程,作品中存在三重错位:盛唐既是延绵至今的民族自豪感来源,也是一个永远无法回归的怀旧乌托邦;从盛唐到安史之乱的王朝兴衰,与诗人们的人生顺逆并不同步;高蹈出尘的诗仙李白,与汲汲于世功的俗人李白两个形象同时并存。这三重错位为《长安三万里》带来广阔的表意空间,也凸显出今日中国的文化症候——对可能性的怀旧向往与对确定性的现世追求悖论般地并存于我们的时代。关键词 动画;唐诗;李白;高适一、回望盛唐:
艺术广角 2024年3期2024-06-28
- 历史题材动画电影的共情传播路径探微
明摘要:《长安三万里》的创新表达为历史题材动画电影的传播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以共情传播为视角,分析了《长安三万里》通过历史画面复刻唤起受众情感共情、焕活唐朝诗人形象引发受众认知共情、以参与式互动对话促进受众行为共情的实践路径。在新时代语境中,中国动画电影的“共情”能力,是带领受众更好领悟电影叙事的纽带。关键词:动画电影 《长安三万里》 共情传播动画电影的卡通化内容叙事消解了影片在传播中的许多障碍,在以现代传媒技术为引导的消费社会语境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传媒 2024年11期2024-06-24
- 观《长安三万里》有感
影片——《长安三万里》。影片背景设定在安史之乱后的动荡年代,吐蕃大军如同贪婪的野兽,猛烈地攻击着大唐的西南边境。大唐节度使高适虽然英勇善战,但年迈体衰,在与敌军交锋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长安城岌岌可危。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高适困守孤城,心中涌起了对过往的深深回忆。在监军太监的逼问下,他将那些与李白有关的种种往事娓娓道来。整部影片不仅再现了唐朝的盛世繁华,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鲜活、立体,拥有各自独特的性格和三观。特别是李白和高
少男少女·校园 2024年6期2024-06-22
-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域下的中国民间故事电影字幕英译
讨了电影《长安三万里》字幕翻译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方面的典型特征,即:习惯用语、古诗及句式。试评价译文得失与呈现效果,进而反馈有效翻译策略和文化传播策略。在今后中国民间故事影视字幕的翻译工作中,译者需聚焦多层次要求,力求更好融合多种模态符号的意义共建,更有效地塑造国家形象,传递文化价值观。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字幕翻译;翻译策略;文化传播;民间故事;《长安三万里》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12期2024-06-20
-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色彩叙事研究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自上映后,其引人入胜的美学风格与中国诗歌意境完美结合,引得广大网友好评,满足了当下观众对大唐盛世的美好想象。本文将深入分析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探讨电影中的色彩运用、色彩叙事的具体作用。本研究将有助于动画电影的色彩创新运用以及分析动画深层含义,为动画视觉展现和色彩叙事提供启发。关键词:动画电影;色彩叙事;长安三万里Abstract: In the creation of animated films, color narrative
流行色 2024年3期2024-06-16
- 电影《长安三万里》如何表现中国式浪漫
学)电影《长安三万里》基于历史史实进行创作,票房及观影人数实现高开高走,写下中国式浪漫。“李白、高适的诗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对他们的故事既熟悉又陌生,我们这次想通过动画电影的形式去展现大唐盛景和这些伟大诗人的魅力,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诗意浪漫。”《长安三万里》导演谢君伟介绍,该片旨在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演绎,以打动更多人[1]。匠心的动画制作技艺让追光动画再创辉煌,中国诗词、中国画、中国武术、唐朝明星也在现代化动画制作技术的助力下成功出圈。影片创作团队将中国优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5期2024-06-12
- 古文化元素在国产动画中的运用
统文化。《长安三万里》作为一部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在中国古文化元素的发掘和表现上取得了成功,为国产动画和中国古文化、古文物的融合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关键词:古文化元素;《长安三万里》;服饰;纹样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集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于一身。可将其定义为使用绘画的手法,创造生命运动的艺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个国家的动画涌入中国市场,引起人们对国产电影创作设计的反思。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各个国家的动画都极具其本国文化特色。例如,日本动画注重通过渲染浪漫主义色彩来
大观 2024年3期2024-06-10
- 基于“DIMT”模式解读《长安三万里》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分析其如何通过视听符号(言与象)传达其核心主题(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电影体现的中华文化深层次内涵(道)。首先,简述“DIMT”模式的理论框架及其在电影文本分析中的应用意义;其次,分析《长安三万里》的符号运用;最后,讨论电影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期为其他影视作品讲述中国故事提供新视角。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潮流中,传播好中华文化,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尤为重要。电影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承载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使命
文化产业 2024年10期2024-05-30
- 看《长安三万里》,学写不一样的友情故事
现友情。《长安三万里》就是一部讲述李白和高适之间友谊故事的电影。影片中,导演安排了一段李白与高适相识的镜头:高适前往长安的途中偶遇李白,李白误以为高適是抢他财物的贼人,两个人动起了武。后来李白得知误会了高适,便与他握手言和,随后两个人一起骑马去了长安。在经历了一件又一件事情后,李白和高适之间的友谊也随之加深。那么问题来了,与朋友在一起的故事非常多,而电影的播放时长有限,作文的字数更是有限,到底要选择什么样的故事进行创作呢?这时候,我们就要记住三个字:典型性
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 2024年1期2024-05-27
- 对人生意义及其文化背景的诗性诠释
——也谈《长安三万里》
新锐电影《长安三万里》讲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盛唐诗人寻梦长安的故事,其中对于诗人们精心创作作品和追求人生理想的曲折过程的描绘很是引发观众的共鸣。那么,在《长安三万里》中,李白等诗人曲折的人生经历和动人的诗歌蕴含着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呢?一、人生与历史之问:才华与功名何处安放?一个是功名最高的诗人高适,一个是才华横溢又狂傲不羁的谪仙李白,二人以曲折的长安之行提出了人生与历史之问:才华与功名何处安放?人生价值何以实现?李白看似在追寻理想的路上始终坚守着初心,但透
南方论刊 2024年3期2024-05-25
- 观《长安三万里》有感
朝文学。《长安三万里》主要讲述了李白与好朋友高适之间几十年的友情,由此描绘了整个唐朝的盛衰。在整部电影中,我最喜欢以下几个场景:因为我喜欢田园风光,欣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生活,认为不受拘束、自由的生活才是人生的意义,所以电影中高适的家乡梨园令我心生向往,这跟《大宋少年志2》中的田园风景有点像,令人感到自由自在;我也喜欢长安繁华的街道,能想象到“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热闹,也能感受到盛唐时期有多繁华,文化、科技等有多先进,这也使我
小读者 2024年6期2024-05-21
- 影视作品中诗歌翻译的文学阐释研究
近热播的《长安三万里》影版《将进酒》译本作为切入点,从文学阐释学视角出发对《将进酒》的英译进行进一步研究。【关键词】文学阐释学;影视翻译;《长安三万里》;《将进酒》【中图分类号】H315.9;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2—226—03一、影视作品诗歌翻译特点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逐渐地以影视表达的方式走进我们的视野。著名翻译家钱绍昌曾说:“影视语言既含一般文学语言的要素,但也有自身的特点:聆听性、综合性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2期2024-05-08
- 观《长安三万里》咏怀
李想可怜沙场名扬世,反却飘零雨后时。高家枪法冠天下,岂料惜落一人身。位列子弟三十五,门衰祚薄方志学。直入长安鞭快馬,誓求功业振家门。无奈盛世不重武,不明佳期何护来。曾经胆战寒敌寇,身堕寡宴委遭讥。宿本将心归瀚海,感时伤作《燕歌行》。潦倒半生偎草莽,两鬓空白常自哀。暖光晶烁黄金雪,欢谑恣生不夜城。繁华浮表尽称道,山雨欲来不足夸。千疮百孔终倾覆,大难临头各自飞。公家有难全不顾,“提携玉龙为君死”。相扑诡道虚击实,世上称奇妙无双。昔时名将不能胜,三十五君可以赢。
中学生报 2024年10期2024-05-07
- 《长安三万里》:诗歌与电影的跨媒介叙事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于2023年7月8日在中国上映。该片以盛唐为故事背景,以边塞诗人高适晚年回忆自己与李白的相识和交往为故事内容,串联起安史之乱前后盛唐诗人群的交往以及长安往事。在历史题材与人物传记的内容设置上,“长安”是其烘托的核心主题,动画是其依赖的核心技术,而“唐诗”则是其着力展现的文本形式。影片展现了48首古典诗歌,其数量之多、阐释之深在以往电影中都极为少见。古典诗歌的大量植入,不仅吸引了众多的观影者,也提升了动画电影的美学意蕴;而动画电影的诗意
电影评介 2024年3期2024-04-25
- 生态批评视域下《长安三万里》中李白的狂狷精神探析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男主高适自证清白的回忆视角,讲述了他与李白从相识到相知的过程及各自人生境遇。从生态批评视角审视,率真任性的诗仙李白在影片中展露出来的狂狷精神涵盖了对规矩的破与守两大方面:冲破外在的评价束缚,守护源自内心的渴望,进而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归于自然甚至成为自然的化身,以此确证自我是李白的生存之道。借助“李白IP”,影片呈现了一个冲破万千世俗规矩的天才诗人在政治上的抱憾,和一个恪守世间规矩、稳中求进的普通人高适终于成为一代仕途达人,二者之间的人
鹿城学刊 2024年1期2024-04-20
- 《长安三万里》:挥之不去的万古愁
映的影片《长安三万里》引来一阵“唐诗热”,不少家长和孩子在大银幕前与片中的人物一道诵读起了那些千年不朽的传世佳句。这种银幕内外的精神互动,再次令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诗词歌赋”产生了深深的审美认同。一部动画影片,就这样集中传达出了这些生動诗文赖以生成的生命现场,也完成了一次“诗歌唐朝”的想象性满足。然而诗歌并非本片的全部,《长安三万里》实现了一次“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故事改编。因为影片本身的故事并不复杂,也不是唐诗的电影版,而是在虚构的高适与李白的命运图卷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4年3期2024-04-16
- 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电影《长安三万里》字幕翻译
三、电影《长安三万里》的介绍电影《长安三万里》于2023年上映,由追光动画制作,红泥小火炉编剧,谢君伟、邹靖执导的3D动画历史片,于2023年7月8日在中国上映。该片以盛唐为背景,讲述安史之乱后,吐蕃大军攻打西南,整个长安因战争而陷入混乱,交战不利的大唐节度使高适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过往。整个电影出现大量中国古典元素,包括很多观众耳熟能详的诗歌。四、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在本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一)词序调整:英汉两种语言因文化差异,在词的顺序上有所不同,如
剧影月报 2024年1期2024-04-10
- 《长安三万里》:形象重构与历史想象路径下的民族文化表达
要:《长安三万里》以其恢弘的史诗风格在暑期档掀起观影热潮。影片舍弃近年来现象级国产动画主打的神话题材,转而深耕、糅合大量史实材料,进行了创新性的历史人物形象重构与故事情节想象性填补,最终完成了历史背景的史学钩沉与影像再现,成为历史题材动画电影的里程碑。影片通过主要人物李白、高适的人生沉浮与大唐由盛转衰的史实背景,传达出不懈奋斗的进取精神、豁达自在的人生态度、攘外安内的家国思想与传承不息的文化理念,迈出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民族文化传承与表达的重要一步。关键词
美与时代·下 2024年1期2024-04-09
- 国产动画“全龄化”的创作突破
——以《长安三万里》为例
背景下,《长安三万里》的横空出世,成为国产动画“全龄化”创作突破的一个生动例证。《长安三万里》是追光动画继“白蛇”新传说、“新神榜”之后,推出的“新文化”系列动画电影。影片始于高适和程公公在兵荒马乱时的一场回忆对话,以高适的回忆视角进行叙事。这样一部国产“全龄化”动画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场“李白热”,从定档起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影片自2023年7月上映到2023年10月结束公映,累计总票房18.24亿,成为我国动画影史票房第二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在众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1期2024-04-05
- 观《长安三万里》有感
影,名曰《长安三万里》。这部影片以盛唐为背景,讲述安史之乱后,整个长安陷入混乱,困守孤城的诗人高适,回忆起自己与李白之间的过往,呈现了那个时代的文人对于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看完影片后,我久久不能平静。难以想象,那寻欢作乐的白衣男子,竟是写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仙”李太白。更难以想象,那30岁还口吃的男子,竟是吟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边塞诗人高适。《长安三万里》很长,长到影片开始半小时后,高适仍是个结巴,没吟过一首诗;而李
故事作文·高年级 2024年1期2024-03-06
- 《长安三万里》:国漫对传统文化呈现形式的重塑与文化内涵的传承
十年之作《长安三万里》于2023 年7 月8 日全国上映,以动漫的形式全新呈现以李白、高适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群像及经典唐诗名篇,让观众领略到诗意之美、文化之美。该片通过动画展现璀璨唐朝盛世下熠熠生辉的大唐诗人们追逐理想,实现人生抱负的恢弘故事,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自信与力量。作为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恢弘的开篇之作,电影取材自中国唐代历史。放眼整个国内市场,历史题材的作品一直都是较为稀缺的,动画类型与历史题材的结合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长安三万里》可以说
视听 2024年1期2024-02-04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唐诗英译
一。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有48首唐诗,这些古诗的英译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研究分析。本文从生態翻译学视角出发,结合中国唐诗的特点,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方面对该电影中的古诗词进行分析。【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唐诗;《长安三万里》【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3-0095-03【DOI】10.20024/j.cnki.CN42-19
今古文创 2024年3期2024-02-02
- 《长安三万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重构与诗意表达
欣泽电影《长安三万里》海报“新文化”是追光动画继“新传说”“新神榜”系列之后打造的全新赛道,以中国历史中的经典闪光人物及其经典作品为创作对象。《长安三万里》作为“新文化”系列的首部作品,电影根植于中国传统美学,通过李白和高适两人一生的情谊和各自的人生经历,展现了葳蕤繁祉的大唐盛世,同时塑造了杜甫、王维、贺知章、王昌龄、岑参、崔宗之、常建、张旭、李龟年、吴道子、裴旻、哥舒翰、郭子仪等众多诗人、艺术家、爱国将领在内的璀璨时代群像,讲述了他们在时代与历史洪流中不
新疆艺术 2024年1期2024-02-01
- 史笔与诗心的驰骋
——评电影《长安三万里》
画出品的《长安三万里》(以下简称《长安》)上映,堪为我国动画电影的题材开先之作。影片以李白、高適、杜甫等盛唐诗人为主人公,以天宝盛世到安史之乱为背景,其厚重的历史质感折射出命运、文化、战争、友谊的多彩光谱。影片以陈寅恪先生“诗史互证”为叙事关系,以“诗眼”打开“历史之眼”,又用“历史之眼”重新发现诗的意义。中国人对唐诗并不陌生。诗教传统绵延至今,诗歌早已融入中国人的文化血脉,其中盛唐诗“声律风骨始备”,成就最高。林庚先生曾形容为:“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5期2024-01-31
- 从《长安三万里》看1000 年前的中国“顶级天团”
迷来说,《长安三万里》的故事过于流水账。也许对于深谙历史的观众来说,《长安三万里》有很多史实上的硬伤。但是对更广泛的观众群体来说,这部动画电影却能引发强烈共鸣——这里有盛世长安,这里有家国情怀,这里还有李白。开元盛世,李白无双这场观影最绝妙的核心在于:我们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并期待着那一刻到来。所以在黄鹤楼上,当李白酒酣耳热诗兴大发的时候,我们知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所以当高适初到长安,受岐王邀请为玉真公主舞枪的时候,我们知道这里一定有一个名
海峡姐妹 2024年1期2024-01-30
- 论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中自然的再造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中如何展现唐代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内容画面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唐代“诗”文化中托物言志的独特文学形式和动画片的假定性特征为理论背景,从该动画电影中的画面构建逻辑、自然再造的设计维度、诗中的自然再造三个层面,对当今中国动画电影中历史故事题材的自然再造问题进行探讨。动画作为科技与艺术联姻的重要成果,不仅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还原唐诗中的历史地理环境,还能将文学作品中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特点,运用动画假定性特征以视听方式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再现盛世奇观
艺术评鉴 2023年20期2024-01-20
- 从“语言”“主题”与“媒介”析《长安三万里》宏大诗史的多重维度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是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的开篇之作,大唐诗人群星璀璨定格在这个暑期档,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长安三万里》借助动画的想象力,穿越千年时空,呈现出唐诗传承千年的经典魅力。故事讲述了安史之乱后数年,吐蕃大军入侵西南,长安岌岌可危。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知己李白一生的往事,片中还出现了杜甫、王维、王昌龄等同时代的大诗人,以此勾勒出大唐壮丽的历史和不同诗人的人生际遇。历史上李白、高适和杜甫都曾在首都长安、东都洛阳客居多年。求见高官贵戚
参花·青春文学 2024年1期2024-01-19
- 从《长安三万里》看国产动画电影的 音乐表达与叙事
映的电影《长安三万里》通过塑造自然主义和诗意美学,在史诗与东方神韵齐驱的基础上充分展现了东方美学的特色。现从影片声音元素中的人声、音乐和音效三个维度研究其美学特征,在阐释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电影中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动画电影的声音表达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国产动画电影作为表现东方美学的重要媒介,不仅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开创了国潮电影的新世界。动画电影不仅可以作为传播文化的媒介,而且可以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和价值倾向。动画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
文化产业 2023年35期2024-01-17
- 《长安三万里》:主体身份与数字长安空间的缝隙与弥合
画制作的《长安三万里》,影片中超真实的虚拟长安空间是主体人物共同的理想之地,同时伴随着人物理想与境遇的差异,人物多地辗转,命运跌宕起伏,但是长安城始终作为主人公心中的永恒之地而存在。影片随着人物身份经历变化与空间转化,人物重新在长安空间中凝视自身并重构认知,以达到人物的理想与境遇缝隙的真正弥合。《长安三万里》让观者在“拟像空间”[1]的搭建中获得“由数字技术建构的崇高体验”[2],以及对于自身身份的认知。一、断裂:主体身份与理想化空间的缝隙空间的历史归根到
电影评介 2023年20期2024-01-14
- 从《长安三万里》看国产动画电影的音乐表达与叙事
据显示,《长安三万里》作为暑期档备受瞩目的影片之一,收获了18.24亿元的票房。《长安三万里》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安史之乱后危机重重的边塞之地,其虚实相交之感主要源自男主人公独特的回忆叙事视角。影片采用双男主的叙事模式,借晚年高适之口,回溯他与李白的一生,阐述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观众以旁观者的视角凝视唐史与唐人,了解经典人物的传奇诗篇。谢君伟导演和邹靖导演之所以选择唐朝这个时代,是因为他们身上具有强烈的文化责任感,这种责任感驱使他们将大唐丰富绚烂的文化展现出来
文化产业 2023年35期2024-01-05
- 诗在,黄鹤楼在,长安就在
——观《长安三万里》
影莫过于《长安三万里》。电影中,垂暮之年的高适困守边关,在看似窘迫颓唐中追忆似水年华,娓娓道来漫长人生中与李白数次短暂的交集。在高适的回忆中,鲜衣怒马少年郎李白登场了,他仗剑去国,任侠使气,在江夏与高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时的李白每个毛孔都汩出才华,一张嘴就是王霸大略。少年李白的人生理想是轰轰烈烈干一场,然后飘然而去羽化成仙,如他诗歌里写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他希望像鲁仲连一样立下不朽的功业,为功名、为英雄梦而上下求索。江夏
作文新天地 2023年35期2024-01-02
- 看过《长安三万里》,与李白共赴安徽之旅
陈瑞婷《长安三万里》热映,大唐璀璨群星陆续登场,唐风唐韵、诗词歌赋贯穿全片,一场充满文化底蕴的魅力大唐之旅吸引众人的目光。众多诗人那脍炙人口的绝句中,竟处处藏着安徽省宣城市的身影。其中最为耀眼的还是“诗仙”李白,他是课本上最负盛名的大唐诗人。李白一生浪迹天涯,阅尽人世苍茫,纵笔我歌我狂。其足迹几乎遍及整个安徽,留下了许多传奇作品。李白晚年对安徽沿江、皖南一带情有独钟,曾七到宣城,五到秋浦。其一生中写有大量诗歌,流传至今的900余首诗歌,在安徽写的就有《独坐
妇女·女人观天下 2023年12期2024-01-01
- “集体记忆”理论视域下《长安三万里》的叙事研究
力。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仅16天,累计票房已经超过11亿。该电影借唐代诗人高适之口,讲述了“诗仙”李白从青年到老年跌宕起伏的半生,以及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一系列重要的史实。1 符号:激活记忆探索的密钥对集体记忆的建构、唤醒和改造,无法在受众间自发产生,需要以各种符号为线索打开人们探索记忆的通道和路径,这些符号往往是人们对文化共有的印象。1.1 器物符号:召唤集体记忆的历史细节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器物景观,电影中通过对这些器物的再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与景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9期2023-12-26
- 《长安三万里》:心中锦绣开,盛唐入画来
许敏球《长安三万里》是一部挑战常规的电影:它整体片长达168 分钟,近三个小时,打破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时长纪录。作为一部动画片,如此长度,可谓“冒险”。上映前“影视独舌”公众号评论道:“当一部动画电影的时长超过2 个小时,便犹如冲破了一条看不见的红线,一只脚已经踏入了雷区。”令人惊喜的是,这部超长动画片上映后,不仅未折戟沉沙,反而一路上扬,多次位居票房日冠军,截至7 月24 日,票房已突破12 亿元,成为暑期档货真价实的一匹黑马。恰如那篇评论最后的预言:“也
视听界 2023年4期2023-12-22
- 《长安三万里》:历史题材动画电影中文化记忆的建构研究
品。电影《长安三万里》则准确把握了传统文化的另一“顶流”,走出了一条中国历史动画阐发的新路子,全片以李白和高适的友情为主线,通过盛唐诗人们互相交错的人生和创作轨迹,展现了一幅雄伟磅礴的历史画卷。历史题材动画电影的创作以更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符号进行文本意义的创造,唤起共同的文化记忆。在不断强调文化自信的当下,《长安三万里》用“唐诗”引出盛唐风范,再次抓住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密码,为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的话语模式和鲜活样本。一、从历史到当下:影像符
文教资料 2023年15期2023-12-18
- 在《长安三万里》看“幸福”
久,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我们一家子齐聚影院。观影的过程中,儿子惊呼:“原来李白是这么浪漫的人!”当6岁的儿子脱口而出“浪漫”一词的时候,我感到骄傲又欣慰。骄傲的是,儿子平日里竟然背了那么多首李白的诗,一下子就在电影里感受到了李太白写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飘逸,懂得了李太白醉酒吟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洒脱。欣慰的是,平日里儿子积累下的古诗词,此刻让他找到了共鸣,理解了其中的意境。想必在孩子心里,李白一定是一个幸福的人。他大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3年11期2023-12-15
- 《长安三万里》吹来的风
国漫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热度极高。影片主要讲述了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大军攻打西南,大唐节度使高适交战不利,长安岌岌可危,困守孤城的高适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往事,以及曾经的辉煌和悲壮。高适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军事将领。他祖上显赫,后来家道中落,但他人穷志不穷,文武兼修,渴望报效家国。少年高适稍有口吃,显得木讷但真诚。而李白才华横溢、潇洒飘逸,颇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架势。二人形成鲜明对比,却误打误撞成为好友。高适几度奔赴长安,最后又回到梁园,边塞的迁徙与颠沛流
作文小学高年级 2023年9期2023-12-13
- 《长安三万里》:人物、空间与时代的他者
——基于拉康“镜像理论”的探讨
进行列。《长安三万里》作为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的领头雁,与一众以神话传说为故事背景的动画电影区分开来。其着眼于“唐诗”这一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跨越千年,将观众们带回了那个国泰民安、物华天宝的盛唐时代。课本上的“背诵天团”重生于银幕之上,他们饮酒起舞,他们高歌作赋,他们蹉跎失意,观众也跟随着他们一起体味大唐的脉搏跳动、跌宕沉浮。影片以边塞诗人高适的叙述口吻进行展开,以倒叙与插叙的方式,将视角由肃杀苦寒的战场,流畅穿梭于旖旎缱绻的扬州、恢宏壮丽的长安。《
长江文艺评论 2023年4期2023-12-12
- 《长安三万里》点燃唐诗热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该影片以盛唐为背景,讲述安史之乱后,整个长安城因战争而陷入混乱,而困守孤城的高适向监军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由此,两位诗人跌宕起伏的命运画卷缓缓展开,将观众带回了那个辉煌的大唐时代。李白、高适、杜甫等大唐豪杰群贤毕集,唐风唐韵、诗词歌赋、音乐绘画、舞蹈书法等艺术陆续呈现,将观众带入一场精彩的历史文化之旅。影片以动画的形式讲述了一段盛大史实,展现了很多经典片段,如登黄鹤楼,在造型与空间的极限探索下,给了观众绝佳的观感。影片中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3年41期2023-12-10
- 《长安三万里》:向诗而生,将军涅槃
就在。”《长安三万里》结尾高适的这句话,堪称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相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谪仙李白,我更喜欢电影中从高适视角展开的故事。边陲之地的渤海少年,背着行囊来长安建功立业,却发现自己并不懂长安城的功名法则。他倾尽全力使出的高家枪法,只得玉真公主一句“有点害怕”的评价。他不懂,彼时的大唐承平日久,王侯将相过惯了富贵乡里的日子,早已不再欣赏铁血蒼凉的武功,只喜欢能炫耀帝国富贵、装点高门筵席的清词丽句。岐王宅里、公主府邸最受追捧的座上宾是王维这般诗书
中学生博览 2023年20期2023-12-06
- 《长安三万里》中的风物意象、 述真话语与共同体美学
李玲《长安三万里》(谢君伟/邹靖,2023)是中国国产动画品牌“追光动画”继“新神榜”系列《新神榜·哪吒重生》(赵霁/杨天翔,2021)、《新神榜·杨戬》(赵霁,2022)和“新传说”系列《白蛇:缘起》(黄家康/赵霁,2019)、《白蛇2:青蛇劫起》(黄家康,2021)之后的第三条产品线“新文化”系列的开篇之作,同时也是追光动画成立十周年的纪念作品。《长安三万里》以盛唐为背景,讲述了安史之乱后诗人高适回忆与李白的往昔岁月,以动画电影的形式呈现中国文学史上李
电影评介 2023年18期2023-12-01
- 《长安三万里》点燃唐诗热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该影片以盛唐为背景,讲述安史之乱后,整个长安城因战争而陷入混乱,而困守孤城的高适向监军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由此,两位诗人跌宕起伏的命运画卷缓缓展开,将观众带回了那个辉煌的大唐时代。李白、高适、杜甫等大唐豪杰群贤毕集,唐风唐韵、诗词歌赋、音乐绘画、舞蹈书法等艺术陆续呈现,将观众带入一场精彩的历史文化之旅。影片以动画的形式讲述了一段盛大史实,展现了很多经典片段,如登黄鹤楼,在造型与空间的极限探索下,给了观众绝佳的观感。影片中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3年41期2023-11-19
- 《长安三万里》:盛唐风尚及诗坛的新颖讲述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再次引爆电影市场。在“国漫”光环四射的大环境下,这篇“盛唐情诗”钩沉文史,作为“新文化”题材的开山之作,通过创新性的叙事,再现国人心仪的盛世气象和风尚,堪称一部讲述盛唐诗史的鸿篇巨制。一、盛唐诗人的济世情怀在《长安三万里》中,诗人个人命运沉浮与国家盛衰密切相关。从玄武门事件开始至安史之乱爆发,时和岁稔,国家版图广袤、对夷关系缓和、国威远播,出现了“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盛世景象。片名中的“长安”作为唐诗意象,则是盛世风物集萃
电影评介 2023年17期2023-11-16
- 《长安三万里》:书在,诗在,长安就在
间,电影《长安三万里》在电影院中热映,票房累计已经超过17亿元,证明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关注。这部电影以高适为故事主线,通过他的视角将大唐数十位顶级诗人的故事串联在一起。观众可以在一曲“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诗歌中,穿越大漠边塞,感受江南雨雾。其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表达都让观众仿佛在雕梁画栋的深宫之中上了一堂生动的国学课。电影《长安三万里》致力于将古人的诗歌艺术与现代的特效技术进行融合,以期实现诗和远方的完美结合。当五光十色的特效赋予古代吟诗画卷上的生
《学习方法报》写作·高考 2023年18期2023-11-13
- 《长安三万里》出圈!“诗和远方”足以打动人心
时评优选《长安三万里》热了这个暑期。电影票房屡创佳绩,目前已累计突破10亿元;社交平台好评如流,大量网友收获了美妙的观影体验;线上图书“门庭”若市,一本名为《长安诗选》的唐诗赏析已经卖到断货;影片采风地西安的旅游经济也平添了一把火,省外游客前来饮食住宿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0%,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长恨歌》等热门景区及演出一票难求。《长安三万里》何以动人?先以高适不动声色的讲述,串联起李白精彩跌宕的一生;再以李白锦绣浪漫的诗句,映照
《学习方法报》写作·高考 2023年18期2023-11-13
- 《长安三万里》的“中国式浪漫”
国风动漫《长安三万里》受到追捧,一边看电影,一边背唐诗的“学习式观影”引发热议。电影中的盛唐美景如诗如画,李白、杜甫、高适、王维等一众诗坛“顶流”陆续登场,让观众梦回“大唐群星闪耀时”。“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银幕上带着醉意的李白举杯吟出《将进酒》,与诗人朋友驾鹤飞越星河,在九天之上与仙人共饮。这段颇具浪漫主义的瑰丽想象,令网友纷纷破防,“看到流泪,只有中国人才懂那些诗词里的浪漫。”当穿越千年的诗句透过银幕与观众相遇,长安的繁华气派、梁园的田园风光、扬
《学习方法报》政治八年级 2023年18期2023-11-10
- 《长安三万里》大唐群星闪耀时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预告片中的片段。该影片以唐代历史为背景,以李白和高适两位诗人波澜壮阔的生平经历以及彼此的情谊为剧情脉络,众多历史上家喻户晓的诗人、艺术家和爱国将领在片中轮番出场,共同构画出一幅充满史诗感的大唐群像画卷。从长安城的繁华盛景,到江南月夜的诗情画意,再到边城战场的金戈铁马,伴随“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名句,唐代诗人高适、李白的故事就此开启,多面立体的大唐风貌跃然眼前。2022年,《长安三万里》曾在《新神榜:杨戬》片尾以彩蛋形式初
人民画报 2023年6期2023-11-05
- 《长安三万里》古典诗词诵读,“打开”传统文化的另一种方式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因很高的“含诗量”——使用了48首唐诗而受到广泛关注。观影过程中,很多人尤其孩子,不由自主地跟着剧中人物吟诵起古诗来,观影现场竟然成了“背诗”现场。由于是动画片,影片中的诗歌吟诵皆由配音演员完成。或抑扬顿挫,或扣壶长吟,或铿锵有力,或低回婉转……配音演员们的吟诵,不仅让画面和声音达到最佳同步效果,大大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也让观众领略到诵读艺术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长安三万里》的制作是一次成功的古诗诵读实践;观众观看《长安三万里》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3年9期2023-11-05
- 《长安三万里》:诗人谱写的民族精神志
文兴平长安三万里,诗赋九千篇。盖世乾坤作,孩童信手拈。诗,道不尽的悲欢离合,书不尽的家国天下;诗,沉甸甸的民族精神志。《长安三万里》,以安史之乱为背景,高适、李白之交为线索,从开元盛景到破败流离,从意气风发到心灰意冷,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描绘大唐风华的多姿图景。青年太白,云游四方,潇洒豪迈,天生我材必有用。失意李白,叹世间繁华如梦,恰似昙花一现。圣上青睐,纸醉金迷,太白一醉,不知几时醒。朝堂凶险,人间道已穷,太白入道门。永王纳士,太白暮年,壮心误入,发配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3年9期2023-11-05
- 《长安三万里》热映,与李白共赴安徽之旅
婷暑期档《长安三万里》热映,大唐璀璨群星陆续登场,唐风唐韵、诗词歌赋贯穿全片,一场充满文化底蕴的魅力大唐之旅吸引众人的目光。其中最为耀眼的还是“诗仙”李白,他是课本上最负盛名的大唐诗人。李白一生浪迹天涯,阅尽人世苍茫,纵笔我歌我狂。其足迹几乎遍及整个安徽,留下了许多传奇作品。李白晚年对安徽沿江、皖南一带情有独钟,曾七到宣城,五到秋浦。其一生中写有大量诗歌,流传至今的900余首诗歌,在安徽写的就有《独坐敬亭山》《秋浦歌》《望天门山》《赠汪伦》等200余首脍炙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3年9期2023-10-29
- 打造更多《长安三万里》,尚需奔走“三万里”
白佳丽《长安三万里》火了。浪漫的唐诗宇宙,配上美妙的国风动画,让波澜壮阔的大唐兴衰跃然眼前。电影上映之后,票房一路高歌,网络评分高企,关于李白与高适、唐诗与“安史之乱”等话题持續在朋友圈引发热烈讨论。有人说,“年少时囫囵吞枣吞下的诗句,却在此时此刻击中了我。”同一部作品,孩子们看到“我会背诗”的欢乐层,青年人看到“职场艰难”的共鸣层,中年人则看到“历经沧海”的感悟层,《长安三万里》做到了。同一个观影大厅里,一边是孩子们懵懂地跟读吟诵唐诗,一边是中年人被剧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23年8期2023-10-29
- 《长安三万里》: 中国动画电影艺术形式新探
作品——《长安三万里》(追光动画出品,导演谢君伟、邹靖)。该片气象宏阔、气势磅礴、气质刚健、气韵悠然,将先进数字电影技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妙结合,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动画电影创作实践中最新、最生动的体现。一、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复调从未有如此之多的诗人在同一部电影中登场:高适、李白、杜甫、常建、岑参、王昌龄、王维、贺知章、李邕、崔宗之等。还有在历史上留下或重或轻痕迹的岐王李范、汝阳王李琎、玉真公主、郭子仪、哥
电影评介 2023年15期2023-10-24
- 《长安三万里》:传统文化两创的路径探索——写意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填补了这一空白,如果说边塞诗人高适和诗仙李白是双男主,“唐诗”就是该片独一无二的女主人公,48首唐诗随剧情时而引吭高歌,时而低吟浅唱,时而杜鹃啼血,共同串联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由衰及治的峥嵘长歌。选择这样一位“女主人公”需要勇气和实力,“她”的身份和气质决定了,该片必然通过写意实现创新,为了将诗歌的意境在故事讲述的关键时刻和盘托出,影片的绘画、表演、特效、配音相得益彰,无不融入了中国山水画传递精神实质的独特美学。然而仅有这些“术”是不够
走向世界 2023年37期2023-10-23
- 《长安三万里》:奔流而出的诗意与浪漫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成功出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唐代大诗人高适、李白的故事就此开启。《长安三万里》以高适和李白的友情为主线,从老年高适的回忆切入,讲述他与李白之间跨越数十载的深厚情谊和璀璨盛世下熠熠生辉的大唐群星们追逐理想,实现人生抱负的恢宏故事。以动画的方式将长安重新展开,通过唐代诗人们互相交错的人生和创作轨迹,书写了一幅贯穿盛唐三十多年的历史
新青年 2023年9期2023-10-10
- 《长安三万里》:中国古典诗歌的视觉探索和特效呈现
篇之作的《长安三万里》,描述了以李白、高适为代表的大唐诗人们纵横交错的人生轨迹和以诗抒怀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大唐的雄浑气魄和灿烂文化。影片制作周期长达三年,有将近300位工作人员的投入和近千人的支持,最终通过恢弘绚丽的特效全面呈现了唐诗的文学世界及其背后的盛唐诗人群像。与追光动画之前的几部作品相比,《长安三万里》所使用的动画技术并未出现重要突破,但制作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正是对唐诗的意境呈现。如何借助动画技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视觉呈现和奇观想象,成为本片最
现代电影技术 2023年9期2023-10-10
- 带着孩子看《长安三万里》:值!
没输过。《长安三万里》可谓是用心良苦,在人物的衣装、饰品,建筑的样式,风景的韵味……各个方面都极力还原着盛唐时的原貌,这就是东方美。这是全方位的文化盛宴,也许孩子说不出来什么,但会有一些元素、感受打动他,吸引他,中华文化就在这细节的助力下,种进孩子的心里。也许在某天,看到某个建筑,他会觉得熟悉;看到博物馆里的文物,他会说:“就是这个味。”甚至,他会爱上汉服,痴迷于去看历史书。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是你用多少语言都教不来的。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带孩子去看《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23年9期2023-10-09
- 带着孩子看《长安三万里》:值!
子去看看《长安三万里》。因为会有一颗种子,种进孩子的心里,在未来的某时、某地,会被某人、某事、某景所触发,突然生根发芽、长成大树、开出绚丽的花。那一刻,孩子会发自内心地感谢你。情义是世上最珍贵的财富这部电影是以高适的回忆为视角展开的,他和李白是少年情义,他的心中有李白的一生。在这部电影里娃能看到的,不是课本里朝代后面,冷冰冰的名字,而是高适、李白、杜甫、王维都是鲜活立体的人物。他们年少的顽皮嬉戏,成年后的相知相伴,战乱时复杂的关系,都是让娃体会、理解人生情
家教世界 2023年25期2023-10-09
- 《长安三万里》:壮哉盛唐一阕歌
良的作品《长安三万里》。该片气象宏阔、气质刚健、气韵悠然,将先进数字电影技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妙结合,让观众感受中国文化之美。该片取材选自中国唐代历史,通过家喻户晓的大唐诗人们的传奇故事,展现中国历史的雄浑气魄。在此之前,从未有如此多的历史文化人物在同一部电影中登场:李白肆意洒脱,高适跃马纵横,还有杜甫、王维、“唐代乐圣”李龟年、“草圣”张旭,大唐名将郭子仪、哥舒翰,李白的至交好友丹丘生等围绕在侧,勾勒出一幅群星璀璨的大唐众生图。作品以高适的视角展开故事
初中生世界 2023年34期2023-09-29
- 《长安三万里》:让传统文化成为与生俱来的自信
城,观看《长安三万里》动画电影,第一次跟着影片背起了李白在《将进酒》中的佳句,剧场里其他的孩子也在此起彼伏地背诵着……这个夏季,影城里首次掀起背诵唐诗的高潮,不仅“点燃”了暑期的精彩,而且一下子拉近了唐诗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长安三万里》是优秀文艺作品中的一瓶“芬芳美酒”,首日放映票房过亿,第二天票房突破两亿元。截至8月4日,该片的日均票房达1100余万元,上映28天的总票房超过16亿元,打破过去3年暑期档动画电影单日票房纪录。在《长安三万里》如诗如歌的
人民周刊 2023年15期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