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
- 罗军平:我对吉州窑有三“心”
瓷装饰高级技师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吉州窑手作柴烧技能大师吉州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品三学生吉州窑古陶瓷研究所所长一叶飘空天似水,釉彩斑斓吉州窑。吉州窑,一座在我国古代极负盛名的综合性民窑,创烧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至今还有24座保存完好的窑包。或许,它们知道吉州窑为何沉寂;或许,它们了解木叶天目盏的制作工艺;或许,它们正欣慰地看到吉州窑的复兴。走进吉州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当我脚踩在匣钵碎
农村百事通 2024年1期2024-01-25
- 茶文化与吉州窑陶瓷的有机契合与发展路径
应成为茶文化与吉州窑陶瓷的有机契合与融合发展的目标导向。根据国际社会的文化氛围,理性判断茶文化国际传播优势与不足,从而将抽象文化巧妙嵌入有形载体中。我国瓷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陶瓷器烧制经验,还在演变与优化的过程中形成精湛的制作工艺及相关技术。基于吉州窑陶瓷工艺技术衍生的各种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和古董,表现出温厚与含蓄的民族性格,以及产品本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吉州窑陶瓷兴起与创造发展过程中,在文化内涵、工艺、艺术、商业等维度上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尤其
福建茶叶 2023年10期2023-12-14
- 吉州窑宋元陶瓷款识初探(下)
赖金明关键词:吉州窑 宋元时期 款识 分类探讨二、元代陶瓷款识吉州窑元代陶瓷款识分为纪年、人名、堂名、地名、吉言、功用、数字、诗文等款识。(一)元代纪年款吉州窑器皿上题写元代不同朝代日期的款识,可见“至元己卯(1279)”“丁未岁(1307)”“癸丑年造(1313)”,全部为干支纪年款,均为白地彩绘品种,器形有净水钵、罐、三足炉。款识褐彩书在外腹壁、肩部、外底部。这些对研究吉州窑的陶瓷发展史,构建吉州窑的分期断代具有重要意义。1. 白地褐彩“至元己卯”款波
收藏家 2023年3期2023-06-03
- 吉州窑宋元陶瓷款识初探(上)
赖金明关键词:吉州窑 宋元时期 款识 分类探讨吉州窑是江南地区闻名的综合性窑场,是宋元时期江西地区与景德镇窑并驾齐驱的大窑,其产品行销海内外,对瓷都景德镇元代青花瓷的勃兴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1937年開始调查以来,一直受到学界的重视,开展了大量发掘研究,取得了巨大成果。研究表明,吉州窑经历了始烧于晚唐五代,发展于北宋,南宋时期进入鼎盛期,兴盛期延续到元代早期,元代晚期衰落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前后持续五百多年。1在漫长的
收藏家 2023年2期2023-05-30
- 试论南宋吉州窑的繁荣
333403)吉州窑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座综合性民间瓷窑,约有500年的烧造史,经历唐、五代、两宋、元代,因其窑址主要分布在吉安市永和镇,所以也被称为永和窑。吉州窑在宋代进入鼎盛时期,窑址所在地永和地区于宋景德年间形成镇市,吉州窑的发展使得永和地区人口增加、经济繁荣。《东昌志》曾记载其地区“置监镇司,掌磁窑烟火事,辟坊巷六街三市……附而居者至数千家”。永和镇也成为当时“天下三镇之一”。吉州窑为何在南宋走向繁荣呢?从出土的瓷器所属朝代来看,大多数是宋代的,元代
收藏与投资 2022年8期2022-09-06
- 南宋时期吉州窑黑瓷兴盛原因探究
3403)一、吉州窑黑瓷发展概述黑瓷是指施黑色高温釉的瓷器,东汉时期已有烧制黑瓷的窑场。宋代以前德清窑和邢窑都曾大量烧制黑瓷。在宋代以前,社会并不以黑瓷为主流审美,黑瓷仅在民间流行。直至北宋时期,随着饮茶文化和斗茶文化的兴起,社会的审美趋势逐渐发生了变化。以前不起眼的黑瓷成为盛茶的最佳选择。黑瓷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窑变釉黑瓷兔毫纹盏,经常出现在宋代文人和学者的诗词中。宋代很多窑口都生产黑瓷,如北方的定窑、怀仁窑等,南方的建窑、吉州窑、湖田窑等。其中,最出名
收藏与投资 2022年6期2022-07-07
- 基于ISOOC模型的吉州窑文化旅游商品社群营销适用性分析
社群营销视域的吉州窑文化旅游商品推广路径研究》(主持人龚琪,项目编号:YG2020198)摘 要:近年来,江西省持续高位高效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培育一批富有本地特色的文旅产业融合项目,加强文创旅游产品开发,重点打造和推广陶瓷文化。经调研,吉州窑文化旅游商品营销现状存在推广规划缺乏、推广理念落后、推广方式单一、推广效应不佳等问题,本文试以ISOOC模型为理论基础,研究吉州窑文化旅游商品开展社群营销的适用性。关键词:ISOOC模型;文化旅游商品;适用性;吉州
商场现代化 2022年13期2022-05-30
- 剪纸贴花盏的装饰与工艺制作
余瑶瑶摘要:吉州窑是我国古代烧造黑釉瓷的著名窑口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一座综合性窑口,它擅长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大胆创新,它并没有像官窑那么精益求精,反而是充满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艺术特征。它创烧于唐末,极盛于南宋,衰于元末,有着1200多年的历史,创制了许多受人追捧的产品,其中不乏: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玳瑁天目、虎皮天目等享誉中外的品种,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丰富了陶瓷的装饰手法。剪纸贴花盏以其独特的装饰手法在众多
景德镇陶瓷 2022年1期2022-05-06
- 宋代吉州窑剪纸贴花的历史、特征和影响
德镇陶瓷大学)吉州窑位于今江西吉安县永和镇,是中国古代著名窑场之一。它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已有1000 多年的历史。宋景德年间,立永和为镇,置“监镇司”,掌窑业之事,自此永和镇瓷业大兴,后至元末终烧。吉州窑作为宋朝重要民窑,是一座综合性窑场,其独创的木叶盏、剪纸贴花盏和玳瑁盏均享誉中外。据考古发现,早在唐朝,就有剪纸贴花艺术与陶瓷相融合的案例,如唐代的寿州窑、长沙窑等皆有运用此法,其中以瓷枕上的剪纸贴花最多见。吉州窑剪纸贴
景德镇陶瓷 2022年4期2022-03-17
- 短视频对吉安非遗宣传推介中的影响路径研究
推广载体。江西吉州窑作为中国传统民窑标志性的一座千年窑口,也迎来了复兴、发展的良好时机,本文以短视频对吉安非遗宣传推介中的影响路径研究-以吉州窑制瓷技艺传播为例,探索非遗宣传推介工作中的思路及策略,以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关键词:吉州窑;短视频;非物质文化遗产;路径分析;宣传策略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如何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2期2021-12-13
- 吉州窑陶瓷中书法装饰的应用研究
199)前言:吉州窑陶瓷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为久远,且由于不同时代环境以及时代背景对吉州窑陶瓷制作产生的影响,其产出的陶瓷制品均充分结合了当时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不同时期的文化思想和文化理念,使得吉州窑陶瓷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更为多元化,提高了吉州窑陶瓷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书法艺术是吉州窑陶瓷装饰的重要元素,其作为特殊的文化装饰元素,在提高吉州窑陶瓷艺术价值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吉州窑陶瓷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现状(一)吉州窑陶瓷的时代背景吉州窑是我
魅力中国 2021年40期2021-11-28
- 南宋吉州窑剪纸贴花盏赏析
摘要:吉州窑是宋元时期最富创造性和艺术性的窑口,位于今江西吉安县永和镇(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元代始称吉安),其造型装饰内容丰富,其中以独特的剪纸贴花、木叶纹、玳瑁釉等最为著名。关键词:吉州窑;剪纸;贴花盏;赏析剪纸贴花俗称“漏花”,日文翻译为“玳皮”,是从事该技艺的工匠通过自己娴熟的技巧,将作为控火艺术的陶瓷和作为形象创作技艺的剪纸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世俗现实和精神世界的完美融合。在唐代已有成品,以寿州窑、长沙窑、定窑的瓷枕较多见,而吉州窑之剪纸贴花是在前者
收藏与投资 2021年9期2021-10-12
- 宋元吉州窑卷草纹饰研究
饰中。二、宋元吉州窑瓷器卷草纹的类型宋元吉州窑瓷器中,绘有卷草纹的器型包括罐(鼓腹罐、直颈罐等)、炉(鼎式炉、鬲式炉、筒形炉等)、瓶(梅瓶、鱼耳瓶、长颈瓶)、执壶、瓷枕等。根据卷草纹装饰于器物的不同部位和不同形式可以分为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辅助纹饰包括地纹和边饰。1、主题纹及其分类首先,主题纹根据宋元时代特征可以分为粗疏卷草纹和细密卷草纹。宋代吉州窑和元代吉州窑的卷草纹作为主题纹饰在绘画风格上有明显的区别,宋代绘制的卷草纹绝大部分线条较粗,图案大而饱满,留
景德镇陶瓷 2021年2期2021-05-24
- 茶之清幽 盏之玄色
姿态,以建窑、吉州窑产品为代表的黑釉茶盏风行一时。文章以两窑口中的代表产品为主线,试分析黑釉茶盏在宋代流行的原因及烧制工艺。关键词:黑盏;建窑;吉州窑;宋代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纷争,基本形成大一统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茶风盛行。王安石的《议茶疏》中说到“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可见茶在宋人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就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成为上至皇室下至黎民的一种风尚。伴随着茶文化的兴盛,好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3期2021-04-22
- 吉州窑雕塑瓷形制与民俗生活的交融*
展的时代,其中吉州窑是宋代南方地区较有影响力的民间窑场,它始烧于五代时期,兴盛于宋代时期,在明朝时期停火终烧,期间有六百多年的烧造历史,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民间艺术特色。吉州窑以它独创的木叶天目和剪纸贴花黑釉瓷闻名中外,除了这些著名的黑釉茶盏之外,吉州窑还烧制众多的彩绘瓷、绿釉瓷以及捏塑雕塑瓷等产品。《景德镇陶录》中记载:“吉州窑昔有五窑,五窑中惟舒姓烧者颇佳,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舒娇尤善陶。”从一方面说明了当时吉州窑雕塑瓷的制作情况。捏塑和瓷雕,是吉州
陶瓷 2021年12期2021-02-17
- 刘品三的吉州窑陶
4 日,刘品三吉州窑陶瓷艺术博物馆在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举行开馆仪式。据了解,吉州窑位于江西吉安县永和镇境内,北距吉安市约8 公里。隋至宋时期,吉安称吉州,故名。吉州窑是中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始于晚唐,兴于五代,极盛于南宋,曾创造出“木叶天目、剪纸贴花”等别具匠心的陶瓷产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州窑瓷烧制技艺) 代表性传承人刘品三,1971 年被调到江西省博物馆工作,恰逢吉州窑发掘工作启动。通过观摩吉州窑窑址出土的瓷片,激发了他研究吉州窑瓷
北广人物 2020年46期2020-12-11
- 千年窑火耀庐陵
——吉州窑传承异彩齐放
3100)引言吉州窑传承与发展过程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作为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应该提高对于吉州窑传承的研究能力,通过实践探索,本文从多方面进行了具体研究,旨在促进吉州窑技艺可持续发展。一、吉州窑传承分析江西,庐陵。这个辉煌的地名伴随着中国古代许许多多杰出人物的名字,成就中华大地上一块风格独特、墨香深广的文化沃土。在这块文化沃土上,有一座传奇的千年古窑——吉州窑。吉州窑始于晚唐,成于两宋,诞生于江西吉安永和镇,是中国古代一座著名的综合性民间
魅力中国 2020年15期2020-12-07
- 吉州窑釉下彩与景德镇元青花瓷的关系研究
迅速成熟,来自吉州窑的工匠对景德镇青花瓷的胎泥配制、钴料的尝试、釉下青花绘制工艺等都有推动作用。早期元青花和吉州窑釉下彩相似纹饰颇多,元青花纹饰风格与具有传统釉下彩技艺的吉州窑有直接的基因联系。关键词:吉州窑;釉下彩;元青花釉下彩瓷使用耐高温的釉下彩色料绘制在瓷坯上,罩上透明釉后烧制,历经千年而色泽不变。釉下彩品类多样,有釉下五彩、釉下青花、釉下黑彩、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等。釉下青花作为元青花瓷的传统代表,是用含钴的颜料描绘在素坯表面,施釉后烧制。元代初年,
银幕内外 2020年4期2020-11-25
- 浅议宋代磁州窑和吉州窑的装饰纹样与中国民间剪纸的传统图案
要:磁州窑和吉州窑作为我国宋代繁荣发展的民间窑场,在装饰纹样上有着相似之处,而中国民间剪纸中的很多传统图案与两窑瓷器的装饰纹样一致,这些图案的基本造型和吉祥寓意一直延续至今,极富有生命力和活力,这是因其有着民间传统文化的浓郁色彩和深厚土壤。关键词:磁州窑 吉州窑 装饰纹样 民间剪纸 传统图案磁州窑是位于北方地区的窑场,而吉州窑处于南方地区,二者都是在宋代繁荣发展的民间窑场。由于宋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的特殊历史背景,北方窑场的烧制工艺传入南方,磁州窑和吉州
丝路视野 2020年9期2020-11-02
- 浅谈吉州窑与茶文化
重要地区。江西吉州窑是一座享誉中外的宋代名窑,其历史悠久,创烧于晚唐,发展于北宋,盛于南宋。其出土的黑釉茶具,更是再现了中国茶文化之昌盛。通过对江西吉州窑出土的几件黑釉瓷盏的赏析,可以更多的了解中国茶文化,以及中国茶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关键词:吉州窑;茶文化一、吉州窑黑釉瓷吉州窑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创烧于晚唐,发展于五代,兴盛于两宋,元末明初走向衰落。它在宋代五大名窑兴盛之时,作为自负盈亏的民窑,能够独放异彩,六百年长盛不衰,主要奥秘就在与器形
锦绣·中旬刊 2020年5期2020-08-13
- 川渝地区与吉州窑、建窑出土宋代黑瓷的对比研究
成瓷机理,并与吉州窑、建窑宋代黑瓷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为科学判别川渝地区黑瓷与吉州窑、建窑黑瓷的产地特征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探究各窑口在黑瓷制作工艺方面的交流传播提供了参考线索。中国烧制黑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两宋时期,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斗茶风尚兴起,人们对黑瓷的需求剧增,出现了大量以烧制黑瓷为主要特色的窑口。除了著名的建窑、吉州窑外,四川、重庆等长江上游地区的涂山窑、荣昌窑、合州窑、西坝窑、广元窑等窑口,生产的黑瓷也极具特色。涂山窑位于重庆长江南
东方收藏 2020年5期2020-08-09
- 吉州窑瓷塑工艺鉴析
摘 要:吉州窑瓷塑品种多样而丰富,瓷塑作品体现出窑工对现实生活形象观察的细致与准确,瓷塑雕塑技艺水平的娴熟与高超。它们动静对比、粗犷与细腻相济,具象规整与意象随性并存,展现出素朴厚重、清新刚健的艺术面貌与特征。关键词:吉州窑;瓷塑;工艺;鉴析吉州窑是一座举世闻名的民间综合性瓷窑。它坐落于江西省吉安,始烧于五代,兴盛于宋,终烧于明。木叶纹、剪纸贴花、窑变釉等装饰具有独特性,形成浓郁的民间陶瓷特色。在吉州窑的诸多产品中,瓷塑不仅品种丰富,小件捏塑产量大,而且
美与时代·上 2020年5期2020-08-07
- 一叶飘空天似水
似水完美诠释了吉州窑木叶盏的美,在有效的分析吉州窑木叶盏过程,要提高对于吉州窑木叶盏的传承发展认识,从而才能进一步推进吉州窑传承与发展。关键词:吉州窑;木叶盏;分析一、引言随着新时期发展,吉州窑的传承取得了有效突破,为了进一步分析,本文以吉州窑木叶盏为研究,深入对其进行了有效总结。二、一叶飘空天似水,传奇木叶分析我国的陶瓷装饰技艺发展至今,已达到了较为系统和先进的装饰水平。尤其吉州窑创建出一种更具特色的装饰方式——木叶纹,即用木叶纹理作为装饰图案的技术方式
艺术大观 2019年15期2019-09-28
- 磁州窑与吉州窑黑釉盏之 比较研究
表性窑场之一。吉州窑是江南地区著名的综合性窑场,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艺术色彩,同样以白釉、黑釉为基调的器物,品类繁多、装饰丰富。磁州窑中心窑场与吉州窑直线距离约1030公里,呈南北基本走向。虽然磁州窑处于华北平原,吉州窑地处江南,但不影响这两处著名窑场的交集,甚至是密切的内在联系(图1)。有关磁州窑与吉州窑之间的关系,以及酒文化、茶文化与相关器物的关系,国内外不少学者皓首穷经、成果累累,笔者深表敬重。在此,笔者不揣浅陋,拟以现有资料为基础,针对这两座著名窑
东方收藏 2019年6期2019-08-08
- 宋代吉州窑窑变瓷的创新
333403)吉州窑是江南的一处综合性民营窑场,位于江西吉安永和镇,创烧于唐,发展于五代、北宋,兴盛于南宋至元代初、中期,元末终烧。吉安自隋到宋称吉州,故名吉州窑。吉州窑产品以黑釉瓷最负盛名,在装饰风格上也有独到之处。吉州窑的窑变色釉并未经过人工的刻意雕琢,而是利用釉料的配方搭配,依托窑内的烧成制度不同,烧制过程中通过火的煅烧,产生了“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窑变花纹。其独特的魅力在于突破了黑釉的平凡,摒弃了黑色在视觉上的单调与沉重,具有深邃灵动的活力。装饰
中国陶瓷工业 2019年5期2019-07-30
-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曜变天目,古风古韵
——吉州窑陶瓷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8099)1 吉州窑的发展历史中国素有陶瓷古国之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的陶瓷不仅对本国文明的发展,乃至对世界文明、世界陶瓷的发展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陶瓷承载的不仅是中国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也承载了中华儿女精湛的制作技艺、绘画技巧和勤劳的品德,赋予了器物的丰富精神内涵。中国古代窑口众多,除了有五大民窑,汝、哥、官、定、钧等以外,还有诸多窑口,如河北的磁州窑,福建的龙泉窑,湖南的岳州窑,景德镇的湖田窑、景德镇窑,江西吉安的吉州窑,各个窑口各具特
中国陶瓷工业 2019年5期2019-07-30
- 香港苏富比历年所见吉州窑拍品
民间窑场之一,吉州窑是我国名窑瓷器研究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也是老窑瓷器市场上十分值得关注的门类。香港历来是老窑瓷器的重要拍卖集散地,截至目前为止,吉州窑拍卖价格的最高纪录均在香港诞生。其中,香港苏富比2017年秋拍“俊雅清凝——乐从堂藏宋瓷粹珍”专场推出的一件南宋吉州窑鹧鸪釉梅瓶,以370万港元的成交价创下吉州窑拍卖的世界记录。2015年香港佳士得秋拍“古韵天成——临宇山人珍藏(一)”专场出现的南宋/元 吉州窑仿剔犀如意云纹梅瓶,以292万港元的成交价紧随其
东方收藏 2019年2期2019-07-15
- 禅风与儒韵
吉州窑是我国江南地区一处举世闻名的综合性民间窑场,遗址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因隋至宋吉安属吉州管辖,故名“吉州窑”,又称“永和窑”。它创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宋,南宋末年衰退,终烧于明代中期,延烧600多年。吉州窑善于利用自身地理和人文优势,集各大名窑之大成,尤其是受唐以后古吉州地区活跃的经济和文化氛围的影响,其产品种类多、釉色全、造型丰富、装饰风格独特,在众多民窑中脱颖而出,成为唐宋时期南方最具特色的民窑之一。蓝浦、郑廷桂《景德镇陶录》中有“江西窑
东方收藏 2019年2期2019-07-15
- 浅谈宋元时期吉州窑的黑釉及彩绘和贴花产品
熊振东吉州窑是宋、元时期江南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吉安从隋唐至宋、元古称为吉州,因此得名。吉州窑历史悠久,博采众窑之长,集南、北各大民窑之大成,在满足民间实用和审美需求的同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其黑釉、彩绘、剪纸贴花、木叶纹等品种在宋元陶瓷中独树一帜。现就黑釉、黑地彩绘、剪纸贴花、木叶盏这些吉州窑代表产品逐一进行阐述。黑釉吉州窑黑釉始见于北宋,其黑色并非死黑,而是黑得有层次,有变化,可分蓝黑、酱黑、紫黑、酱黄色等。南宋时期在黑釉
东方收藏 2019年2期2019-07-15
- 论吉州窑与日本茶道的关系
化的兴盛推动了吉州窑的发展,从而论证茶文化与吉州窑的关系,并通过阐述禅茶文化在日本的大力传播、日本的茶道精神,从而论证日本茶道是在中国茶文化与禅宗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最后通过阐述吉州窑对日本的影响,得出吉州窑与日本茶道之间的关系。【关键词】茶文化;禅宗思想;吉州窑;日本茶道【中图分类号】J525.9 【文献标识码】A一、宋代茶文化宋代的茶文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其饮茶风尚的极为盛行催生了斗茶游戏。这时的饮茶不再是仅限于提神、解渴的可口良药,而是提升到更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2期2019-06-11
- 吉安市博物馆藏吉州窑黑釉瓷赏析
文/涂 飞吉州窑在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镇,赣江中游的吉安市古称庐陵、吉州,元代始称吉安。吉州窑始烧于晚唐,经五代、北宋,于南宋达到鼎盛,元代后期逐渐走向衰退,终烧于明,历时500余年。吉州窑各窑场大都分布在赣江两岸,水陆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方圆几十千米内都蕴藏着丰富的黏性白泥,柴草充足,具备瓷器生产的天然条件。吉州窑是一座大型的民间窑场,在烧制传统民间日用瓷的基础上,开创了很多新型的制瓷技术和原料,在降低生产成本上做了诸多努力,使产品适销对路,符合人们的需
文物天地 2019年3期2019-04-15
- 宋吉州窑与定窑白釉类瓷器对比研究
阳霞图一 宋 吉州窑白釉芒口压花荷花纹碟高2.7、口径11.3、足径7.1厘米吉安市博物馆藏吉州窑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南方民间窑场,其产品以装饰手法的丰富多样而别具特色,生活气息浓厚,主要有剪纸贴花类、窑变与斑彩类、木叶类等。宋元时期,吉州窑以黑釉为大宗,还有白釉、绿釉类等其他颜色釉。本文将从吉州窑白釉类瓷器入手,并将其与北方同时期的定窑进行对比,细致分析宋代南、北方白釉瓷器的相似与区别。一、宋吉州窑白釉瓷器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镇,吉安古称庐陵、吉州,
文物天地 2019年3期2019-04-15
- 吉州窑瓷碗装饰赏析
文/李 荔吉州窑是我国古代负有盛名的民间窑场之一,地处江西赣江中游吉安城东南十华里的永和镇一带,因吉安自隋至元初称吉州,永和属吉州管辖,故名为“吉州窑”。据考古记载,吉州窑创烧于唐末,五代、北宋是吉州窑的发展兴盛时期,到了南宋,吉州窑达到繁荣极盛时期。据《东昌志》记载:永和镇至五代时,民聚其地,耕且陶焉。到宋时,瓷业兴旺,呈现出“民物繁庶,舟车辐辏”的繁荣景象,永和镇也成为“天下三镇”之一。宋末元初期间,文天祥率众起兵抗元,三千多窑工弃艺从戎,封窑熄火。吉
文物天地 2019年3期2019-04-15
- 宋吉州窑陶瓷刻划花装饰的工艺特征
文/王 琼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吉安古称吉州,窑址所在地曾是古东昌县县城所在地,属吉州管辖,故称吉州窑。吉州窑是古代江南地区著名的民间综合性瓷窑,它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宋时与定、磁、耀、建等窑齐名。吉州窑陶瓷品种繁多,不仅在制作工艺上独树一帜,而且其装饰艺术特点鲜明,具有浓厚的地方和民间艺术特色。装饰技艺有木叶贴花、剪纸贴花、釉下彩绘、刻划花、印花、剔花、点彩、洒釉、捏塑等。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色彩斑斓、富于变化并
文物天地 2019年3期2019-04-15
- 宋代吉州窑器物“尚黑”装饰审美探究
343009)吉州窑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民窑瓷窑口,这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窑口在宋代鼎盛时期表现出巨大的生产活力,为我国的陶瓷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据史料记载,吉州窑创烧与唐代,兴盛于宋代,元代末年因战争而断代。明钟彦彰所撰《东昌志序》记载:“永和名东昌,地旧属泰和,宋元丰间(公元1078一1085年)割属庐陵,遂以泰和为西昌,永和为东昌,东昌之名,肇于此上自汉唐,事迹无传。至五代时,民聚其地,耕且陶焉。”“景德中(公元1004一1007年)为镇市,置监镇司,
大众文艺 2019年21期2019-01-29
- 吉州窑新貌与全域旅游发展的研究
近十年江西吉安吉州窑发展的情况,在全域旅游的视阈下讨论吉州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关键词:吉州窑;全域旅游;文化生态吉州窑是我国古代民间瓷窑中的精品,是我国古代极负盛名的十大综合性民间窑场之一,现存24个古窑包亦是世界上至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民窑遗址群,其发展至宋时达到顶峰,后因历史沿革逐渐衰败。吉州窑古朴高雅的格调引人无限怀想,近代以来虽多有复烧,但从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影响力来说,都难以企及前人的高度。近十年以
赢未来 2018年20期2018-12-22
- 中国非遗吉州窑陶瓷器创新作品亮相日本
近日,“吉州窑传统艺术创新作品日本巡回展”在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首展开幕。展览展出多件创新吉州窑陶瓷器作品,将现代审美意趣融入传统工艺。展出的个别展品还加入日本传统美术元素,吸引众多日本陶瓷爱好者前来欣赏观看。8月6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項目代表性传承人刘品三以及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教授刘晓玉来到日本横滨展览现场向参观者介绍作品细节与工艺。
佛山陶瓷 2018年8期2018-11-07
- 吉州窑研究现状的定量分析
石志芳摘 要:吉州窑自从1980年首次发掘以来,考古发掘出了大量的实物标本,为吉州窑的研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料,其研究硕果累累。基于此,文章拟对吉州窑研究的期刊论文及报纸的宣传报导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尝试从吉州窑研究文献的年代分布,发文作者分布、作者机构分布等情况进行较全面的统计分析,以期对历年来学者对吉州窑的研究有个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为吉州窑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吉州窑 研究现状 文献计量 定量分析中图分类号:G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科技资讯 2018年16期2018-10-26
- 吉州窑瓷釉种类及其装饰技法
秦慧【摘要】吉州窑是中国现有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为江南地区(江西吉安)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是中華民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民族艺术特色。吉州窑产品精美丰富,品种多样,装饰技法繁复,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推动中国古代瓷业生产,在积累制作技艺方面作出了巨大成就。【关键词】吉州窑;瓷釉;装饰【中图分类号】TQ174.43 【文献标识码】A吉州窑是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民间窑场,又名“东昌窑”“永和窑”,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3期2018-05-14
- 吉州窑陶瓷创新设计探究
官窑遍布各地。吉州窑作为宋代民窑的一个杰出代表,其创新之处比比皆是,例如木叶天目盏,能将树叶烧入1300 ℃的瓷器当中,叶片在瓷器中显现栩栩如生,被誉为天目中的瑰宝。木叶天目盏看上去像翻转的斗笠,黑得油光闪亮,更令人称奇的是,盏内嵌着的树叶,看似突出,一摸却又与盏底齐平;吉州窑生产的彩绘、兔毫天目、剪纸贴花等产品,亦不乏创新之处,且居同时代世界领先水平。图1 木叶天目 吉州窑Fig.1 "Konoha temmoku", Jizhou Kiln1 历史上吉
中国陶瓷工业 2018年2期2018-05-10
- 吉州窑黑釉瓷器的修复技术研究*
8026)前言吉州窑是我国瓷器史上的瑰宝, 窑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西侧一块平地上。吉州窑创烧于唐代,发展于五代至北宋,兴盛于南宋至元代中期, 衰落于元代中晚期。明代初期一度有小规模的仿吉州窑[1]。吉州窑产品种类丰富, 包括白瓷、青瓷、青白瓷、绿釉瓷、彩绘瓷、青花瓷、黑釉瓷以及琉璃器等。吉州窑对古代各地制瓷业有深远的影响,吉州窑的釉下彩绘同磁州窑存在一定联系, 并且对元代以后景德镇青花瓷有很大的影响[2]。黑釉瓷,又称天目瓷,是吉州窑中的代表,占重要地
陶瓷 2018年2期2018-05-09
- 江西吉安市博物馆馆藏吉州窑釉下白地彩绘瓷赏析
涂飞吉州窑是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宋时与定、磁、钧、耀、建窑齐名,极负盛誉,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在历史上曾经辉煌灿烂,一度使永和成为与汉口和佛山齐名的“天下三镇之一”。吉州窑窑址分布在赣江两岸数十公里范围内,主窑场有彭家窑、永和窑、临江窑、吴家窑等。其中,永和窑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在这里出土了被称为黑釉奇葩的剪纸贴花、木叶天目瓷和江西最早的彩绘瓷。考古成果证明,吉州窑彩绘瓷器最迟始烧于北宋晚期,终烧于元代后期。吉州窑彩绘瓷
南方文物 2018年3期2018-04-23
- 宋代吉州窑青白瓷胎釉化学组成及原料分析
01)关键字:吉州窑;青白瓷;胎釉 X射线荧光光谱;化学组成;原料0 引 言吉州窑又名永和窑、东昌窑,遗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西侧,濒临赣江,窑址沿江分布,长可达两公里。吉州窑兴起于晚唐,兴盛于两宋。作为南方地区著名的综合性窑址,吉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黑釉瓷、彩绘瓷及青白瓷在国内外的影响十分深远[1]。1981年10月,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对吉州窑进行了首次发掘,之后又先后对吉州窑进行了三次发掘[2]。揭露面积共计83830.8平方米,出
陶瓷学报 2018年6期2018-02-27
- 吉州窑青白瓷、彩绘瓷与黑釉瓷胎体化学组成与性能分析
01)关键字:吉州窑;青白瓷;彩绘瓷;黑釉瓷;制胎原料;物理性能0 引 言吉州窑又名永和窑、东昌窑,是我国南方地区著名的综合性窑口。其遗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西侧,濒临赣江,窑址沿江分布,长可达两公里。吉州窑兴起于晚唐,兴盛于两宋。生产的黑釉瓷、彩绘瓷及青白瓷闻名于世。尤其黑釉瓷及彩绘瓷是吉州窑中备受重视的产品,学者对其研究较多[1-5]。但一直以来,对宋代吉州窑瓷器的研究呈现“重釉不重胎”的特征,主要因为吉州窑瓷器的釉色变化及装饰纹饰能掩盖瓷胎的缺陷,
中国陶瓷工业 2018年6期2018-02-26
- 宋代吉州窑黑釉考
3009)宋代吉州窑黑釉考王占峰 曾军宏 (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 343009)一、前言釉是陶瓷器的外衣,是陶瓷器的重要构成因素,对于陶瓷工艺的认知,就是从陶瓷的胎骨(泥土)与胎釉开始的。釉料的发展脉络分为几个阶段,一是商周时期釉的形成阶段,这个时期的釉色为高温下草木灰落到烧制的器物表面生成的玻璃质,这是釉的前身,古时的陶瓷艺人可能就是观察到这一烧造现象并将此特征发扬光大继而形成了釉料的概念。二是汉代起始阶段,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南青北白”的产业格局,釉已经
大众文艺 2017年24期2018-01-04
- 雅俗共赏吉州窑
高英爽雅俗共赏吉州窑□ 高英爽吉州窑遗址位于江西省境内赣江中游吉安县永和镇,分布面积约8平方公里。创烧于唐代,发展于北宋,极盛于南宋,入元以后逐渐衰落。两宋时期,江西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达,瓷业兴旺,特别是宋室南迁,带动了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繁荣,素有“江南望郡”“文章节义之邦”之誉的吉州,亦迎来了自身发展的全盛时期。在以禅宗和儒家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庐陵文化的熏陶之下,产自赣江之滨的吉州窑瓷器,便有了几分与众不同的文人气韵和超凡脱俗的禅意
收藏家 2017年12期2017-12-23
- 一叶菩提千年窑
永和的陶瓷——吉州窑。从吉安县出发,不过十余千米,就到了永和镇。两旁是平坦的万顷良田,面前就是滔滔赣江,背后是延绵不尽的山岗绿林。一走进古镇,就能感觉到无所不在的陶都遗风。长街小巷,可见用陶瓷匣钵片行行排列铺成的街道;通往田间的小路,也有断断续续的陶片路面;还有无数大大小小的水塘,都是当年挖土而成,水少时,可见塘沿厚厚的陶瓷碎片;周围的耕地,也有不少陶瓷碎片散于土中……《东昌志》写道,元丰年间,永和“锦绣铺有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宋景德年间“辟坊巷三街
中华手工 2017年5期2017-05-25
- 浅谈吉州窑的绘画艺术与当地生活的有机结合
朱小明摘要:吉州窑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一大瑰宝。本篇文章主要从吉州窑的地域背景和文化背景入手,对吉州窑绘画艺术与当地生活的结合问题进行了探究。关键词:吉州窑;绘画艺术;当地生活一、吉州窑的地域背景和文化背景在对吉州窑绘画技术与当地生活的结合问题进行探究之前,我们首先要对吉州窑的地域背景和文化背景进行探究。通过对吉州窑的地域背景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宋代吉州窑所在的位置,位于今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镇境内。通过对《窑岭肖代族谱》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0期2017-03-20
- 亦真亦欢幻
沈华友吉州窑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吉安地区,吉州窑遗址大多位于现吉安县永和镇,始于唐末五代,兴于北宋,南宋、元初达到鼎盛,元末衰落。考古发现其遗存物有内底褐彩写“公”字款碗残片、“舒家记”瓷片、“吉”字款执壶残片、褐彩“本觉”字碗瓷片、“陈家号记”瓷枕片等等。说明宋代已经形成以姓氏家族为单位的窑场或产品。明代曹昭《格古要论》记载吉州窑“宋时有五窑,书公者最佳”。吉州窑陶瓷种类繁多,以碗、盏、杯、碟、盘、钵、盆、罐、壶、瓶等为大宗,也生产玩具、文具、冥器、礼器以及
收藏界 2016年6期2016-08-03
- 宋绿釉刻蕉叶纹枕窖口探究
该枕窑口应该是吉州窑。该枕长33.7厘米,宽15.8厘米,高11.2厘米,呈立体八边形。瓷枕除底面之外均施绿釉,釉色不十分均匀,枕右部釉色泛黄。器底不施釉,可见胎体为米黄色。枕呈前高后低状,两端微微上翘,以利于头枕。枕面刻划八边形框7道,内绘五瓣蕉叶纹,蕉叶分布均匀,叶边及叶内筋脉刻划清新、灵动,富有生机。瓷枕侧面为六小两大竹节柱装饰的边框,框内分别装饰有花卉纹、菱形纹、连毬纹。瓷枕腰部有一个圆形孔,应该是防止烧窑时热气膨胀导致胎体炸裂的出气孔。瓷枕左侧留
收藏 2016年6期2016-07-16
- 现代茶叶包装中的吉州窑黑釉瓷装饰元素应用
代茶叶包装中的吉州窑黑釉瓷装饰元素应用邹佳旻,李书琴,刘莲忠(井冈山大学,江西 吉安 343009)本文总结了吉州窑黑釉瓷的构图元素、构图手法和窑变釉的装饰手法.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将吉州窑黑釉瓷装饰元素应用于现代茶叶包装中.吉州窑黑釉瓷;茶叶包装;装饰元素茶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自古以来,品茶一事是中国上至天子,下至平民在闲暇之时的主要消遣活动之一.而由品茶衍生出的斗茶,则是有钱人的一种雅玩.在茶道文化极其兴盛的宋代,斗茶之风尤甚,成为流行在文人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8期2016-07-05
- 论吉州窑装饰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德镇陶瓷大学论吉州窑装饰设计的传承与创新李 昕景德镇陶瓷大学吉州窑瓷器的装饰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寓意丰富,在吸收北方定窑、磁州窑釉上、釉下彩绘装饰手法,借鉴南方建窑窑变釉装饰手法的同时,将陶瓷技艺与装饰工艺结合在一起,有所创新,突破了当时五大民窑以单色釉为主的局限,运用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开启了陶瓷装饰的新纪元,釉装饰的创新和彩绘装饰手法的突破,是其装饰工艺的两大特征。而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吉州窑;装饰;传承;创新吉州窑位于江西吉安县永和镇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6期2016-02-11
- 吉州窑陶瓷器形与装饰艺术变化成因论析
343009)吉州窑是我国古代江南地区著名的民间综合性瓷窑,其陶瓷器形与装饰艺术,集南北陶瓷名窑之大成,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它的釉下白地彩绘技术,直接促进了青花瓷的成熟;而黑釉装饰艺术等诸多工艺,如剪纸贴花、木叶纹饰及传统人文图样注入瓷艺,开辟了制瓷装饰工艺的新天地,深刻地影响了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吉州窑陶瓷器形与装饰艺术的发展变化,既受时代政治、文化、宗教、工艺以及人们审美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又不完全伴随朝代更替而变迁,其分期并非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04-14
- 木叶贴花美谈
了很大地变化。吉州窑木叶贴花黑瓷是其中表现十分突出的一个代表,它打破了传统文化中对于追求生活上美好如意的思想,将更多的宋代文人特有的闲适和自然表露,呈现给世人独具韵味的美的感受。[关键词]吉州窑 木叶贴花 黑瓷一、黑瓷发展的温土宋朝是一个文艺气息浓厚的朝代。宋初的诗文风尚,传承晚唐五代。形成的西昆体艳丽浮夸。然而,宋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不应合支持这种晚唐五代遗风的传承。[1]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诗词风格开始变得清新秀丽。这种文化形象的变化对当时的瓷艺有十分
艺海 2014年5期2014-07-05
- 浅析吉州窑彩绘瓷的发展特征
330000)吉州窑是宋元时期,我国江南地区举世闻名的综合性民间瓷窑。彩绘瓷是其兴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瓷器品种之一。吉州窑彩绘瓷的种类丰富,并且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很明显,可以大致归纳为黑釉彩绘、素胎彩绘、白地釉下彩。本文以实物的分析为例,并结合时代的背景因素,对吉州窑彩绘瓷的这种演变阶段及其艺术特征作出具体的分析。一、黑釉彩绘进入北宋,一种叫做“斗茶”的饮茶风气很盛行。这种喝茶时的这种“斗”体现在饮茶者在冲兑茶叶时,以“汤色”和“汤花”这两个因素作为决胜的重
大众文艺 2013年6期2013-12-18
- 元吉州窑纪年珍瓷两种
耕生吉州窑年代的下限是困扰学术界的一个问题,而纪年瓷无疑是解决疑问的实证。考古资料和民间藏品中目前已有两件实物可资参照。1983年,吉州窑永和窑址出土一件丁未年款釉下彩绘水波纹残罐(图1),现藏江西省吉安县文物管理所。底径12.8厘米,高20厘米。敛口,平沿,短颈,溜肩,球腹,圈足,口及上腹部分残缺。罐外壁薄施一层白釉,器内无釉,有明显的旋削纹,足边露砂胎。罐体以褐彩绘画,共有4组纹饰,各组纹饰之间以粗细弦纹间隔,颈部饰卷草纹一周;肩部褐彩书写“□□作称心
收藏 2013年7期2013-10-12
- 建窑与吉州窑素天目釉瓷的比较研究
001)建窑与吉州窑素天目釉瓷的比较研究江鹏飞 李其江 吴军明 张茂林 叶正隆 熊 露 吴 琳(景德镇陶瓷学院古陶瓷研究所,江西景德镇 333001)采用EDXRF,SEM,热膨胀分析等手段对建窑与吉州窑素天目釉瓷标本的胎、釉化学组成、显微结构以及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引入多元统计方法对样品胎、釉组成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初步探明了两地素天目黑釉瓷的组成及原料配方特征。同时,结合样品物理性能及显微结构测试结果,探析了两地素天目黑釉瓷的呈色机理及其异同点,并
陶瓷学报 2012年3期2012-09-15
- 收藏家萧坚强(四)
露的山花:宋代吉州窑瓷器萧坚强把吉州窑瓷器比作带露的山花,是因为这个窑系烧制的瓷器,以其淳朴的乡土风情、清新的艺术风格、变幻无穷的釉色及灵活多变的纹饰令无数收藏者为之倾倒。每每把玩一件吉州窑的瓷器,我便如欣赏一支带露的山花,总是爱不释手。心旷神怡。吉州窑窑址在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宋代时吉安称吉州。故名;又因烧造地点在永和镇,有永和窑之称。这里有烧造陶瓷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青原山鸡冈岭有丰富的瓷土,满山柴草烧之不尽,脚下的赣江连通各个商业贸易区。吉州窑烧制于晚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09年5期2009-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