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室
- 耳内镜下摘除砧骨体及鼓室成形术治疗局限性上鼓室病变伴鼓膜穿孔30例疗效分析
程忠强,詹晓东上鼓室病变是临床慢性中耳炎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继发于中耳上鼓室的肉芽或者胆脂瘤的表现[1]。上鼓室病变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显微镜下中耳鼓室手术是传统的外科手术方式,但该手术方式目前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如病人需行耳后切口,因创伤较大导致病人术后疼痛感较强,住院时间长并且术后痊愈时间也长,最重要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部分病人行显微镜中耳手术后出现面瘫、耳周麻木感、术后干耳时间较长甚至不干耳、耳后留有手术疤痕影响外观等问题[2]
安徽医药 2022年9期2022-08-31
- 分泌性中耳炎后遗疾病的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
常规的治疗手段有鼓室置管术及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经上述治疗后大多数患者恢复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反复发作、迁徙不愈,常继发炎性肉芽、胆固醇肉芽肿、中耳粘连、鼓室硬化等病变[1]。当分泌性中耳炎继发上述后遗疾病时,单纯行鼓室置管或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多无效,需及时行中耳乳突手术干预[2]。但目前对于该类疾病究竟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其效果如何,尚不统一。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收治的该类患者手术方式及疗效,探讨分泌性中耳炎后遗疾病的手术策略,以期提高该类疾病的治疗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2年4期2022-07-15
- 耳内镜联合显微镜下保留骨桥行鼓窦、鼓室联合入路在胆脂瘤切除及鼓室成形中的应用效果
中耳胆脂瘤,从上鼓室向后追踪胆脂瘤仍需磨除较大范围的骨质以暴露病变,导致较大范围的耳道后壁缺损,而耳道后壁重建有一定的困难,重建的软骨及骨片易移位,导致鼓室与耳道后壁的连接处塌陷粘连,影响重建的效果[1]。胆脂瘤和肉芽组织在CT成像上不能准确地区分,因而术前对于胆脂瘤是否侵及鼓窦区可能存在判断不准确的问题,侯昭晖等[2]提出锁孔技术,通过在耳道后壁开放一小窗探查鼓窦,可在术中快速判断胆脂瘤的范围。我科于2018年1月开始采用耳内镜联合显微镜进行手术,术中通
微创医学 2022年2期2022-06-21
- 2~6岁分泌性中耳炎儿童226 Hz和1 000 Hz鼓室导抗图特征*
1 000 Hz鼓室导抗图对于6月龄以上的婴幼儿的可应用性,但主要集中在36月龄以下[5~8],对其在更大龄儿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尚不充分。故本研究分析确诊为OME的2~6岁儿童226 Hz和1 000Hz鼓室导抗图的特征,探讨不同频率探测音鼓室导抗图对儿童OME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及分组 研究对象为自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鼓膜切开术抽出积液确诊的OME患儿33例52耳(OME组),年龄2~6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2年2期2022-03-28
- 上鼓室外侧壁重建在上鼓室开放术中的应用以及疗效分析
技术改进,包括上鼓室开放并外侧壁重建、鼓室乳突腔封闭等[1]。中耳炎分类与手术分型指南(2012)[2],对上鼓室开放加鼓室成形术进行了综述,刘阳等对鼓室成形术中上鼓室外侧壁的重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此次研究主要针对中耳胆脂瘤患者上鼓室开放后行上鼓室外侧壁重建术后疗效的分析。现汇报如下:1 研究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28例,均为中耳胆脂瘤,其中27例为上鼓室胆脂瘤,均为单耳;年龄7岁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年5期2021-10-26
- 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软骨膜重建上鼓室外侧壁的临床应用
及外耳道后壁、上鼓室、鼓窦的外耳道胆脂瘤或中耳胆脂瘤的手术治疗,需开放上鼓室外侧壁、部分鼓窦,彻底清理病灶,通畅中上鼓室引流,尽可能恢复听力,并减少胆脂瘤残留或复发。传统显微镜手术采用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canal wall down,CWD)或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canal wall up,CWU)可达此目的,但为了暴露术野需要开放没有病变的乳突气房,而且各自存在不同弊端,如:术后长期湿耳、需定期清理术腔、助听器选配困难及胆脂瘤复发等。采用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1年4期2021-07-13
- 选择性上鼓室低通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思考
腔的通气程度,但鼓室内的解剖结构因素同样对上鼓室及乳突腔的通气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上经常看到松弛部内陷袋或松弛部胆脂瘤的患者其鼓膜紧张部是正常的,捏鼻鼓气咽鼓管吹张可见紧张部可鼓起而松弛部却无反应,说明其中鼓室的通气基本正常。鼓膜松弛部容易内陷的原因很多,比如松弛部缺乏纤维层,与盾板的附着处没有鼓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大多数人的上鼓室及乳突腔的通气完全依赖鼓峡,当鼓峡因各种原因堵塞后,即使咽鼓管功能正常,也会导致上鼓室及乳突腔的低通气,引起鼓膜松弛部的内陷,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年3期2021-06-16
- 鼓室穿刺及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鼓室穿刺及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鼓膜穿刺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鼓室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气骨导差、气导听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气骨导差、气导听阈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健康之家 2021年12期2021-05-24
- 保留乳突的改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有明显改善。但上鼓室胆脂瘤一直是耳科手术的一个难题,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是未知的,这部位的解剖结构非常复杂。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学者描述了这一区域,并试图推测其可能是导致胆脂瘤发生的原因。国外Palva T、Daniele Marchioni等先后纠正及证实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上鼓室区解剖结构描述的错误观点,并且证实了正常的中耳气流交换通路[1,2]。Daniele Marchioni依据此解剖和生理功能指导临床手术,术后疗效满意[3]。本文针对局限于上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年1期2021-02-01
- 耳内镜联合显微镜上鼓室入路行中耳胆脂瘤切除的效果及耳道后壁重建方式的选择
进行手术,采用上鼓室鼓窦入路切除胆脂瘤,用自体骨或人工听骨重建听骨链,使用耳屏软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瓣重建鼓膜及耳道后壁,旨在进一步提高中耳胆脂瘤的治疗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35例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单耳患病。纳入标准:符合耳胆脂瘤的诊断标准,即患耳间歇性流脓,脓液伴有恶臭,听力下降为传导性聋或混合型聋,颞骨CT可见骨质破坏,耳内镜检查见松弛部穿孔;年龄>18岁;CT检查为板
广西医学 2020年17期2020-10-21
- 上鼓室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40耳治疗体会△
采用外耳道入路上鼓室根治术(上鼓室切除术),联合上鼓室重建及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和慢性中耳炎共38例40耳,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38例(40耳),年龄14~66 岁,平均(47.47±10.77)岁;其中男性17例(18耳)、女性21例(22耳)。所有患者均有耳流脓、听力下降(传导性耳聋为主)等表现,根据临床检查及CT影像学表现确诊。按照文献报道的“中耳炎分类与手术分型指南(2012)”[1]进行分类:中耳胆脂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5期2020-09-29
- 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联合鼓室清窍汤冲洗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下咽鼓管置管相加鼓室清窍汤冲洗治疗方案使用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8年04月--2019年08月本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治疗的62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开展项目内容计算,所用组别之间区分方式是随机抽签方式,各组入组31例,试验组采取鼻内镜之下咽鼓管置管相加鼓室清窍汤冲洗治疗方案,参照组采取鼓膜切开置管治疗方案,研究治疗有效整体统计数值、治疗后6个月中复发整体统计数值。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整体统计数值较参照组计算指标资料提升(P【关键词】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8期2020-08-31
- 鼻咽癌放疗后行改良咽鼓管吹张对鼓室积液发生情况的观察
率最高,主要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常伴耳鸣、耳闷塞感等症状,严重影响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探讨鼻咽癌放疗后行改良咽鼓管吹张后鼓室积液的发生、发展情况。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完成放疗的6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2~76岁,平均(47.6±3.2)岁。患者均确诊为鼻咽癌,其中T120例、T219例、T316例、T45例。鼻咽部放射剂量为60~75 G
贵州医药 2020年7期2020-07-28
- Glomus Tympanicum 鼓室球瘤
panicum 鼓室球瘤paraganglioma 副神经节瘤cochlear 耳蜗promontory 岬,隆起glomus jugulotympanicum paraganglioma 颈鼓室副节瘤Imaging FindingsBest imaging clue:(1)MR shows enhancing mass on cochlear promontory;(2)Floor of middle ear cavity is intact (if e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0年3期2020-07-22
- 耳内镜视频下鼓室成型术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
57013)实施鼓室成型术是耳鼻喉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有很大帮助,显微镜下实施鼓室成型术,多存在视野盲角,可影响手术操作的顺利开展。因此需要进一步选择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促进术后早期康复[1-2]。随着内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快速发展,耳内镜手术已成为实施鼓室成型术最重要的方法。大多数患者可通过耳内镜视频下鼓室成型术改善症状,本研究分析了耳内镜视频下鼓室成型术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具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将我院2018年1月~201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期2020-04-22
- 鼓室硬化病因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台264000)鼓室硬化是中耳长期慢性感染作用下鼓膜固有层及中耳黏膜下层发生的不可逆性病理改变,严重时病变损害与听觉传导相关的听小骨,导致患者产生听力下降、耳漏、耳鸣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鼓室硬化以手术治疗为主,并发症风险高,确定其病因及相关发病因素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多认为发病机制与中耳疾病、氧自由基、生物活性物质、基因及遗传、免疫等因素相关,现就其可能病因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1 中耳相关疾病在以往大量研究中,鼓室硬化被认为是急、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1-10
- 耳内镜下中耳手术及鼓室成形术效果分析
。目前,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在临床上应用展现出了较强的应用价值,可根据不同种类的疾病,有针对性的选择手术方法。显微镜下的鼓室成型术,在手术期间,需要对患者的耳内及耳后部位做切口,产生的创伤较大,患者疾病恢复时间较长。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诞生了耳内镜,具有鼓室内结构辨认度高、视野清晰等优势,切口小并且隐匿,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无需做切口,与患者对审美的要求相符合。近年来,在中耳手术治疗中而内经下鼓室成形术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例良好的应用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医药前沿 2019年28期2019-11-07
- 耳内镜下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重度以上突发性聋效果观察
的:分析耳内镜下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重度以上突发性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重度以上突发性聋患者,观察组(耳内镜下鼓室注射甲强龙,n=31)和对照组(静脉注射甲强龙,n=31),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7.10% VS 54.84%)对比差异显著(P【关键词】耳内镜;鼓室;甲强龙;重度以上突发性聋突发性聋发病急,患者病情进展快,对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所在医院为患者采取注射甲强龙方法,取得明显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比2种不同给药方法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4期2019-08-21
- 中耳胆脂瘤术中开放管上隐窝通道的方法及术后疗效分析*
体由咽鼓管进入中鼓室后,再经上鼓室、鼓窦入口进入乳突,中鼓室与上鼓室之间的气道由前方的咽鼓管上隐窝(以下简称管上隐窝)和后方的上鼓室膈组成[1,2],上鼓室隔包括锤骨颈外侧的蒲氏间隙及内侧的鼓前峡和鼓后峡。中耳胆脂瘤的形成与上鼓室通气不足密切相关[3,4],本研究主要针对上鼓室通气不良而不是咽鼓管通气不良的病例,通过手术扩大管上隐窝[5],削薄上鼓室前骨板及Korner’s 隔,使来自咽鼓管的气体通过锤骨前方的通道进入上鼓室,防止术后上鼓室胆脂瘤复发,获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9年4期2019-07-23
- 鼓室注射甲强龙联合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强龙治疗重度以上突发性耳聋的价值体会
要】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甲强龙联合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强龙对于重度以上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6例重度以上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强龙),观察组采用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耳后骨膜下注射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纯音听阈值、不良症状发生率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的纯音听阈值低于对照组,比较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8期2019-07-11
- 耳内镜下上鼓室胆脂瘤手术技巧及效果分析
唐杰 谢志国上鼓室胆脂瘤主要由于鼓前峡、鼓后峡阻塞、水肿导致上鼓室、鼓窦、乳突与中鼓室、咽鼓管鼓室口通气不良[1],鼓膜松弛部内陷所致,其手术方式一直以来都广受耳外科医生关注。显微镜下开放式和完壁式鼓室成形术已经成为业内经典[2,3],但由于显微镜的直线视野,使直视上鼓室前隐窝和鼓室窦等解剖部位的病变实际上非常困难,容易造成胆脂瘤的残留和复发,而且开放式手术还会留下不干耳的乳突腔和欠美观的较大耳道口。近年来耳内镜在中耳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多,不仅改变了中耳手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9年3期2019-05-24
-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临床效果观察
团队开展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和鼓室硬化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本科收治的49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鼓室硬化症患者,其中男 22 例,女 27 例;年龄 21~69(45.1±16.2)岁;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乳突薄层CT检查、冠状位重建评估病变范围,纯音测听评估听力情况,耳内镜检查评估鼓膜穿孔大小、位置及鼓室情况。所有患者均无急性期感染及颞骨内外并
浙江医学 2019年5期2019-03-20
- 鼓室内接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构建大鼠鼓室硬化模型
玉 刘磊 刘爱国鼓室硬化是指鼓膜固有层、中耳粘膜下层结缔组织甚或乳突发生透明样变性、钙质沉着或骨化改变,它的形成通常经历炎性渗出、透明样变和钙化形成三个阶段。尽管关于鼓室硬化临床和形态学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通常认为其发病与细菌感染、氧自由基损伤、高钙、一氧化氮、解剖、遗传、免疫、分泌性中耳炎长期置管、骨形态生成蛋白等因素有关[1~7],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为了探讨鼓室硬化的发病机制,很多研究构建了鼓室硬化的动物模型。大多数研究者通常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9年2期2019-03-19
- 鼓室硬化的研究进展
563099)鼓室硬化(tympanosclerosis)是指中耳鼓室黏膜发生的结缔组织退行性变,主要病理变化为透明样变和钙化,常造成患者进行性的不可逆传导性听力损失。鼓室硬化可发生于鼓膜固有层和中耳鼓室周结缔组织的鼓室任何部位。其在慢性中耳炎中的发生率为3%~43%[1]。鼓室硬化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临床上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对近五年来关于鼓室硬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鼓室硬化是中耳鼓室腔黏膜(包括鼓膜固有层)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4期2019-02-24
- 耳内镜下鼓室给药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疗效分析
探究分析耳内镜下鼓室给药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诊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4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耳内镜下鼓室给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4%)显著优于对照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耳内镜;鼓室;分泌性中耳炎;疗效【中图分类号】R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8期2018-10-31
- 鼓室注射甲强龙联合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强龙治疗重度以上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观察
要】 目的:探討鼓室注射甲强龙联合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强龙治疗重度以上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耳鼻喉科2014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重度以上突发性耳聋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静脉注射甲强龙、前列地尔,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甲钴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鼓室注射甲强龙联合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强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纯音听阈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14期2018-09-03
- 鼻咽癌放疗后改良咽鼓管吹张对鼓室积液发生及转归的观察*
的物理刺激可导致鼓室积液,引发分泌性中耳炎(SOM),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既往临床常使用鼓室注药或鼓室置管等有创方式以缓解NPC放疗后引起的SOM积液状态,但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故寻找有效预防NPC放疗后鼓室积液发生的措施至关重要[2]。咽鼓管吹张法是治疗SOM的有效方法,具有无创伤、简单易行等优势,临床价值较高[3]。本研究旨在探讨NPC放疗后行改良咽鼓管吹张对鼓室积液发生及转归情况的影响,为防治NPC放疗后鼓室积液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1 资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2期2018-04-11
- 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价值,以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我医院耳鼻喉科治疗分泌性中耳炎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两组患者各45例,給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鼓室穿刺术,给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鼓室穿刺结合鼓室注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63%,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1%,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对,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1期2018-03-29
- 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预后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的97例被确诊为突发性聋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性别、年龄、发病时间、耳鸣、眩晕、合并症、听力曲线类型、听力损失程度、ABR波形分化各因素进行分组,比较各因素各组的总有效率,将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引入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不同性别、耳鸣及合并症患者的总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35期2018-02-22
- 耳内镜下中耳手术及鼓室成形术效果分析
内镜下中耳手术及鼓室成形术效果分析杨海弟 高敏倩 熊浩 梁茂金 郑亿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广州510120)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鼓室成形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我科采用耳内镜下对4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上鼓室胆脂瘤及鼓室硬化症的患者进行鼓室探查、上鼓室进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型术,观察鼓膜愈合成功率,并比较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平均气导听阈(PTA)及气骨导差(A-B gap)。结果42例患者术后鼓膜一期完全愈合40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7年4期2017-09-18
- 自体皮质骨上鼓室乳突腔填充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2)自体皮质骨上鼓室乳突腔填充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吴锡芳,杨一兵,汤勇,丛林海,蔡晶(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一科,云南昆明650032)目的探讨自体皮质骨上鼓室乳突腔填充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中耳炎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依据临床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的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研究组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应用自体皮质骨上鼓室进行乳突腔填充,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干耳时间(23.7±7.9)d明
当代医学 2017年17期2017-06-29
- 高压氧联合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难治性噪声性耳聋临床研究
探究高压氧联合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难治性噪声性耳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4月~2016年2月我院90例难治性噪声性耳聋患者,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研究组给予高压氧联合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 w,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5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
医学信息 2017年1期2017-02-28
- 改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上鼓室局限性阻塞性病变
专辑·改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上鼓室局限性阻塞性病变马玉坤 蒋立新 廖志芳 涂博 肖志文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目的 探讨上鼓室局限性阻塞性病变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75例(88耳)上鼓室局限性阻塞性病变,其中胆脂瘤及内陷袋46耳,肉芽肿42耳。经上鼓室外侧壁进路,在颞线下自后上嵴至颧弓后根磨开骨壁,保留菲薄的外耳道后上骨壁和完好天盖,于后拱柱开放面神经隐窝,清除病变组织,修复或重建听骨链,疏通中、上鼓室气流通道,保留鼓窦乳突,完成改良完壁式鼓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6年5期2016-12-22
- 重建上鼓室外侧壁的保留骨桥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
临床研究·重建上鼓室外侧壁的保留骨桥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杨名保 赵海亮 柴福 邱书奇深圳市耳鼻咽喉研究所 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深圳518172)目的 探讨完桥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intact-bridge tympanomastoidectomy,IBM)并用自体骨片重建上鼓室外侧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5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患者采用IBM术式,清除病变后自体外耳道后壁骨片重建上鼓室外侧壁及听力重建,观察鼓膜愈合情况及听力提高水平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6年5期2016-12-22
- 鼓室利多卡因注射配合颞骨筛区甲强龙注射治疗顽固性耳鸣的临床效果观察
473000)鼓室利多卡因注射配合颞骨筛区甲强龙注射治疗顽固性耳鸣的临床效果观察李征1,2娄卫华1(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鼻咽喉头颈科河南 郑州450052; 2.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河南 南阳473000)【摘要】目的探讨鼓室利多卡因注射配合颞骨筛区甲强龙注射治疗顽固性耳鸣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于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顽固性耳鸣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两组均使用银杏叶、甲钴胺及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2期2016-04-19
- 鼓室硬化症与中耳胆脂瘤术后听力中短期随访对比分析
安710032)鼓室硬化症与中耳胆脂瘤术后听力中短期随访对比分析李晓媛高伟许敏陈阳邱建华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西安710032)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鼓室硬化症与中耳胆脂瘤手术治疗前后听力变化情况。方法对36例中耳胆脂瘤患者,31例鼓室硬化患者手术前后听力变化进行回顾性总结,听力情况以500,1000,2000,4000Hz的气骨导差值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血钙水平没有明显差异;术前听力下降鼓室硬化症组比中耳胆脂瘤组严重;术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5年4期2015-09-18
- 腭裂中耳功能异常的综合评估及治疗方案的优化探讨
行评估,测量包括鼓室图、鼓室压、声导纳等。鼓室图为以外耳道压力为横坐标,声导纳为纵坐标的变化曲线。根据曲线的形状分为A、B、C型和异型鼓室图。A型:为正常鼓室图,提示中耳功能正常;B型:提示中耳积液;C型:多见于咽鼓管功能不良,咽鼓管欠通畅;异型:不能将其归入以上任何一型的鼓室图,提示中耳功能异常。因B型、C型、异型鼓室图均存在中耳功能异常,故本研究将这3种类型均归为异常鼓室图。鼓室压为鼓室内的压力,正常范围为-150~+150 dapa。1.2.3 纯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3期2015-03-24
- 中耳乳突根治手术后鼓室病灶清理治疗方法的探讨
的主要是彻底清除鼓室、鼓窦、乳突腔内的病变,重建听力并力求干耳。在诸多影响中耳炎手术疗效的因素中,后鼓室隐匿病灶未彻底清除往往是炎症复发的重要原因,如何做到在彻底清除中耳病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留中耳和外耳道的结构和功能是目前值得探讨的问题[1]。我科自 2008-04~2011-04进行中耳乳突根治手术125例,均采取后鼓室入路探查和清理病变,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25例慢性中耳炎患者中,男80例,女45例。年龄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4期2014-08-15
- 地塞米松鼓室滴注对儿童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鼓室功能的影响
2000地塞米松鼓室滴注对儿童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鼓室功能的影响王向辉 章 程 张国明 浙江省绍兴市第五医院耳鼻咽喉科 绍兴 312000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性;地塞米松;鼓室滴注鼓室置管已成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仍有部分患儿鼓室积液反复发作,需要反复置管。如何尽快恢复鼓室的正常状态成为置管术后治疗的重点。有报道认为地塞米松鼓室应用对中耳功能的改善有积极作用[1],但并未得到广泛认同。为了进一步了解地塞米松液对复发性中耳炎患儿鼓室置管术后中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7期2014-07-02
- 上鼓室外侧壁软骨重建技术在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喉科接受乳突根治鼓室成形并行上鼓室外侧壁软骨重建的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上鼓室外侧壁软骨重建技术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中耳胆脂瘤患者57例(57耳),其中男36例,女21例;年龄12~58岁,平均30.81±12.88岁,病程3~37年,平均10.03±5.57年。术前均行耳镜、纯音测听、颞骨轴位及冠状位CT扫描检查。所有患者均有耳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根据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4年6期2014-02-10
- 乳突半开放鼓室成形伴上鼓室切开重建手术治疗中耳胆脂瘤
姚文丽乳突半开放鼓室成形伴上鼓室切开重建手术治疗中耳胆脂瘤郦海能 楼志平 顾析玲 俞飒 姚文丽中耳显微外科的基本原则是彻底清除病灶、建立通畅引流和功能重建[1]。中耳胆脂瘤所沿用的外科治疗技术基本可归纳为切除外耳道后壁的开放式乳突鼓室成形术(CWD)、保留外耳道后壁的闭合式乳突鼓室成形术(CWU)和保留骨桥的乳突鼓室成形术(IBM)[2],3种外科术式各有优缺点。笔者报道另外一种手术方式,即乳突半开放、鼓室成形伴上鼓室切开重建术,仅仅清除乳突腔内病灶,不再
浙江医学 2014年18期2014-01-23
- 鼓室导抗图与颞骨CT 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价值比较
以听力下降和中耳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生,尤以小儿多发。临床上依据患者的主诉、电耳镜检查以及纯音听阈测试,通常可对分泌性中耳炎做出初步诊断。在成年合作患者可通过鼓膜穿刺证实有无鼓室积液,但许多情况下确诊需借助鼓室声导抗测试和颞骨CT 影像等辅助检查。持续的中耳鼓室积液通过直接改变鼓室的声导纳特性造成听功能损害,故采取有效措施清除积液和防止积液再生是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治疗原则,而准确预测中耳鼓室积液对于疾病治疗和听力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3年5期2013-12-23
- 保留外耳道后壁上鼓室切开软骨重建术治疗中耳胆脂瘤
留外耳道后壁的上鼓室盾板切除重建术,胆脂瘤复发率为5.1%,术后听力提高有效率68.3%;1994 年Paparella等[2,3]设计了保留骨桥的乳突鼓室成形手术(intact bridge mastoidectomy,IBM);刘阳等[4]报告IBM手术中远期胆脂瘤复发率7.0%,远低于CWU 手术复发率24.6%[5];2009年Kang[6]设计了在保持外耳道后壁的基础上进行上鼓室切开并软骨重建治疗中耳胆脂瘤,远期随访未见胆脂瘤复发;刘阳等[7]2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3年5期2013-12-23
- 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在上鼓室切开术中的应用
软骨膜复合体在上鼓室切开术中的应用曾宪海1李娟娟1赵海亮1周才杰1高晗1邱书奇1目的观察应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行上鼓室外侧壁重建和鼓室成形术治疗上鼓室胆脂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3例(43耳)上鼓室胆脂瘤患者行上鼓室切开,彻底清除病变,43例均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重建上鼓室外侧壁加鼓室成形术,其中13例听骨链结构完整,30例取出病变的锤骨头和砧骨,用人工听骨(PORP)重建听骨链。观察上鼓室外侧壁和鼓膜愈合及听力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2.5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3年4期2013-02-14
- 腺样体肥大患儿鼓室导抗图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探讨
资料,对不同类型鼓室导抗图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小儿腺样体肥大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共收治32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包括单纯腺样体肥大及合并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者),其中男200例,女128例,年龄2岁6个月至14岁,平均4±0.7岁,病史3个月至8年,平均2.5±0.3年。其中夜间睡眠打鼾者218例,主诉鼻塞者110例,同时主诉听力下降者39例(11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3年6期2013-02-14
- 中耳鼓室球瘤的MRI表现
国政,窦国胜中耳鼓室球瘤发病率较低,因有鼓膜遮挡,临床上只有借助影像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及范围,并进一步指导临床手术切除。认识其在MRI上特征性表现,对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大有帮助。笔者总结MRI检查的中耳鼓室球瘤13例,分析其MRI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2005年5月至2011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耳鼓室球瘤13例(其中6例为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患者,7例为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手术患者),均为单耳,右耳7例,左耳6
磁共振成像 2012年5期2012-09-19
- 鼓膜修补术后中耳炎复发原因分析
多采用耳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以去除中耳病灶,重建中耳传音结构,改善听力;但术后复发率较高,术后复发原因主要为中耳病灶残留致不干耳,而中耳正常引流状态是维持其正常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为探讨中耳通气引流状况与中耳炎术后复发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中耳炎术后复发的原因,本研究对49例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鼓膜修补术后复发,又于耳内镜下行鼓室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2007~ 2010 年共收治49例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后中耳炎复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2年5期2012-02-14
- 鼓室成形术治疗不同类型鼓室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
罗香梅 苗晓晴鼓室硬化是指中耳黏膜固有层发生钙化病变,系中耳黏膜慢性感染或炎症的结果,是导致传导性聋的重要原因之一[1],手术清除影响听力的硬化灶并重建听力是其主要治疗方法。随着耳显微外科技术的普遍应用,鼓室成形术、蹬骨手术治疗鼓室硬化已得到了肯定。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间资料完整且随访半年以上、经鼓室成形术治疗的33例鼓室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方式及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33例鼓室硬化患者中女23例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2年5期2012-01-12
- 声导抗基本概念(2)
不同频率探测音的鼓室导抗图2.1共振下区鼓室导抗图 低频探测音时(500 Hz以下),中耳系统为劲度因素控制,摩擦形成声阻很小,质量声抗也很小,声阻与质量声抗可以忽略,此时可以声顺代替声导纳值。500 Hz以下,外耳道声顺值与中耳声顺值呈线性关系,可以算术相加减,以容积来表示声顺;超过500 Hz时,二者之间呈非线性关系,以声欧姆来表示。1 mmho=10-8m3/pa·s。 Liden-Jerger分型针对的即是低频探测音鼓室导抗图(图5)。图5 Lid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2年2期2012-01-11
- 正常新生儿鼓室声导抗测试分析
意义[1-2]。鼓室声导抗测试(tympanometry)能提供中耳结构和功能状态信息,一般成人和儿童以226 Hz 低频探测音进行中耳功能分析,为了解哪种探测音更适合于婴幼儿鉴别中耳功能,本研究对出生3 d 内的正常新生儿进行226 Hz 和1000 Hz 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借以观察正常婴儿鼓室声导抗图的特点,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2010 年2 月至4 月间在本院足月妊娠的,在出生后3 d 内全部通过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
东南国防医药 2011年3期2011-03-12
- HRCT对鼓室硬化术前诊断的价值
经手术探查确诊为鼓室硬化。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鼓室硬化患者的HRCT表现与术中所见实际情况,探讨HRCT对鼓室硬化术前诊断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2005年8月至2010年8月经手术确诊的鼓室硬化患者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8~61岁,平均37.3岁;病史1~40年,平均14.74±7.29年。鼓膜完整18例,紧张部穿孔36例,合并松弛部穿孔8例。干耳39例,间断耳漏19例,持续耳漏4例。双耳47例,单耳15例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1年6期2011-01-23
- Ⅲ型鼓室成形术乳突填塞与外耳道后壁重建
10009)Ⅲ型鼓室成形术乳突填塞与外耳道后壁重建关永良 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 (527300)冯立人 王孟东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咽喉科(210009)目的 探讨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44例(46耳)慢性中耳炎患者施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加Ⅲ型鼓室成形术,术中用乳突骨皮质及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腔并重建外耳道后壁。结果 总干耳率92.3%,术后听力有所提高者(≥10dB)占84.1% ,听力明显提高者(≥20dB)占56.8%。结论 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10期2010-08-15
- 耳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断病变范围:中后鼓室胆脂瘤12耳,上鼓室和鼓窦入口区胆脂瘤26耳,乳突腔、鼓窦及上鼓室胆脂瘤9耳。选用内镜为Carl Storz 0°、30°、70°、2.7、4 mm 硬质耳内窥镜,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1.2 手术方法 单纯型静止期:显微镜下常规耳道内鼓室探查切口,做鼓耳道皮瓣和筋膜移植床后,分别置入硬质耳内窥镜观察上、中、后鼓室、听骨链、圆窗、卵圆窗及咽鼓管鼓口,然后行病灶清理并探查听骨链活动。胆脂瘤型:中后鼓室胆脂瘤:显微镜下取常规耳内切口,做鼓耳道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期2010-08-15
- 完桥式乳突切除一期鼓室成形术 106例
治性乳突切除还是鼓室成形术在临床上是一难题,我们对这一类型患者行完桥式乳突切除一期鼓室成行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本组 106例为我院 2001~2008年住院患者。 其中 56例,女 50例,年龄 6~ 78岁,中位年龄36.4岁,病程3月至40年。术前常规耳镜检查,纯音测听,ABR及颞骨高分辨率CT检查。主要诊断依据:高分辨率 CT示中耳乳突病变。言语频率气导听阈平均 40~ 85dB,平均 65dB。 气骨导差
陕西医学杂志 2010年2期2010-04-13
- 腺样体肥大儿童的中耳功能评估
ger分型标准对鼓室导抗图分型[4]。CT检查:采用10层螺旋CT机(SOMATOM Sensation 10,西门子公司,德国),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80 mA,层厚0.75 mm,窗宽4 000 HU,窗位700 HU,扫描范围:与听眦线平行,乳突岩尖到上半规管顶1 cm处。2 结果2.1CT显示鼓室积液与鼓室导抗图类型的关系见表1。272例(544耳)中CT显示鼓室积液209例(396耳),占72.79%(396/544)。A组CT显示鼓室积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0年2期2010-01-25
- 后鼓室胆脂瘤中耳炎的听力学特征与手术处理策略*
鼻咽喉头颈外科后鼓室胆脂瘤向前易破坏砧镫关节等镫骨上结构完整性而出现较重的传导性听力损失。因后鼓室胆脂瘤病灶隐匿,清除不彻底易导致术后干耳率降低和胆脂瘤复发,故中耳手术中开放后鼓室有利于病灶的彻底清除及提高干耳率。有报道经乳突入路开放后鼓室,常以砧骨短脚为标志,由乳突方向磨薄外耳道后壁,进入面神经隐窝;若砧骨破坏,则需“断桥”后,由中鼓室方向磨薄外耳道后壁,暴露面神经隐窝及鼓室窦[1]。如何做到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留或恢复中耳与外耳道结构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0年6期2010-01-25
- 正常婴幼儿1 000 Hz和226 Hz探测音声导抗结果分析
)纯音为探测音的鼓室导抗测试对于诊断成人和儿童中耳疾病有很好的作用[1],但是有研究表明,226 Hz 探测音鼓室声导抗评估婴儿中耳功能有较高的假阴性率[2,3]。目前,婴儿的高频(1 000 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已逐渐开展[4,5],但在婴幼儿中尚无1 000 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随年龄变化的研究,一岁以内婴儿高频(1 000 Hz)和低频(220或226 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的相关性比较也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武汉市儿童医院648 例(1 29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0年6期20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