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脉
- 基于境脉学习理论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
康翠玉[摘要] 境脉学习理论是糅合了知识、情境、素养等多要素的教学理念,具有极强的时空特点,主张学习者依据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境脉在学习中主动建构生成新认知,从而获得能力的提升,与初中地理主题教学相契合。以“长江”一课为例,基于学生内外部先验知识基础创设真实问题情境,通过层层递进的逻辑问题情境构建学习境脉,从而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联结,于境脉学习中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关键词] 境脉;境脉学习;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近年来,“境脉”概念在信息技术、教育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8期2024-05-19
- “境脉”引领深化美工教学
摘 要】基于“境脉”视角,深入探究盲校美工教学的创新实践策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与评价,并结合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盲校美工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发现,创新实践策略在盲校美工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且对提高视障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从“境脉”引领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为盲校美工教学的改进提供了建议,并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关键词】“境脉”;盲校美工;策略探究培养视障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手工技能是美工教学的意义所在,
文理导航 2024年12期2024-04-12
- 境脉式 指向深度学习的语文课堂建构
教学中,教师运用境脉学习范式为课堂提质增效,涵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建构境脉式童话课堂,教师需要统整教材造境、创设情境启境、搭建支架入境、反思建构悟境、迁移拓展出境。“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自然成了教育者们关注的焦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境脉学习是课堂转型的一种新范式,深度学习是
天津教育·下 2024年2期2024-04-07
- 整体观视角下数学境脉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以“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为例
ly博士的定义,境脉是指,“学生和教师组成的一个具体班级中,由包括课堂的物理环境(软硬件基础设施)、学生的家庭背景、认知特点、心理素质和班级的精神面貌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协同作用”[1].境脉包含学生生理、心理、思维、认知、知识,以及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境脉教学的本质就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素养为导向,设计出一脉相承且交互性强的教学情境.境脉教学的设计带给学生全身心的参与感和沉浸式的体验感,促使学生从“获得知识”转向“参与知识”.《
中学数学教学 2024年1期2024-03-03
- 立足境脉,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学习理论所谓的“境脉”。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为更好地设计学习任务群,教师有必要把握境脉学习理论精髓,理解境脉在语文课程中的内涵,进而能立足境脉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以更好地实现境脉对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一、境脉学习理论的内涵境脉的英文原文是“context”,在《英汉词典》中指“上下文”“语境”“文脉”。国内对境脉学习理论的关注始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译文中,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团队第一
初中生世界 2023年48期2024-01-26
- 境脉学习视域下场馆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以中国数字科技馆为例
.2 理论指导:境脉学习的意蕴从学习科学研究的视角出发,学习发生在动态的系统中,该系统包括伴随个体生命始终的不断变化的境脉和人.境脉学习是一类基于问题解决、综合运用知识、涵育元认知素养的学习行为,以浸润型生成性的学习方式为主导.[3]中国数字科技馆的数字化资源不仅拥有一般科普性资源所具备的趣味性、逼真性等特点,还拥有情境性、互动性、高度共享性等数字化特征,与境脉学习理论倡导的“境”与“脉”的结合极具适配性.通过对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资源进行梳理后可知,该网站
物理教师 2023年12期2024-01-25
- 境脉: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结构
——江苏省江北新区初中语文徐海燕名师工作室简介
师。工作室致力于境脉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推广。境脉语文教学强调既要在课堂上营造真实的学习活动情境,也要打通学习的时空,做到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活动一脉相承。工作室课题“基于境脉学习的初中语文综合性活动的案例研究”为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被《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与研究》等期刊刊载。为进一步推广境脉语文教学的研究成果,工作室将加大研究力度,力求在语文学习任务群实施过程中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内涵和操作实践。我们追求语文教学
初中生世界 2023年48期2024-01-10
- 立足境脉,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学习理论所谓的“境脉”。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为更好地设计学习任务群,教师有必要把握境脉学习理论精髓,理解境脉在语文课程中的内涵,进而能立足境脉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以更好地实现境脉对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一、境脉学习理论的内涵境脉的英文原文是“context”,在《英汉词典》中指“上下文”“语境”“文脉”。国内对境脉学习理论的关注始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译文中,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团队第一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3年12期2024-01-08
- 境脉: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结构
师。工作室致力于境脉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推广。境脉语文教学强调既要在课堂上营造真实的学习活动情境,也要打通学习的时空,做到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活动一脉相承。工作室课题“基于境脉学习的初中语文综合性活动的案例研究”为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被《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与研究》等期刊刊载。为进一步推广境脉语文教学的研究成果,工作室将加大研究力度,力求在语文学习任务群实施过程中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内涵和操作实践。我们追求语文教学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3年12期2024-01-08
- “境脉学习”下的美术研学课堂新样态
面实施下,探索“境脉学习”下的美术研学课堂新样态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根植于境脉主义哲学观的“境脉学习”关注学习者对事物全部情境的整体把握。境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处理新信息、新知识时,与自身内部世界发生某种联系和产生某种意义时,便形成了学习的过程。一、“聚核心,升素养”:强化育人导向的课程脉络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由最初的以知识技能为重点转向“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提升核心素养。基础教育阶段的一线美术教师清楚地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不是为了培养艺
新校园 2023年12期2024-01-02
- 初中语文课堂“境脉学习模式”的建构与实施
的主要目标。为使境脉学习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合理建构并落地,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致力于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创建动态化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突出学生主体性,从而引导学生针对某个学习问题或者学习任务, 自主自发地进行实践探究,理解语文学习的本质,提升自身语文核心素养,对语文世界充满探索兴趣,最终使语文课堂教学与学习活动关联紧密,“教”与“学”皆有裨益。一、境脉学习模式的特点分析(一)境脉学习模式的内涵“境脉”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context,表示语境、文脉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3年12期2023-12-21
- 以项目式教学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的实验结果表明:境脉促进知识的链接,这种知识的链接机制谓之“精致化”机制。而“境脉”是“情境”与“脉络”的合称,“境”即创设真实情境,“脉”即设置情境教学主线与脉络,“境脉”即整体把握事物的全部情境。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动地批判性思考新知识并将其与原有知识进行整合,寻求意义与知识的链接,形成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完成学习迁移,最终能实现内化知识的一种学习理论。本文认为“精致化”机制的生成是深度学习开展的脚手架,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导向
教育 2023年27期2023-09-27
- 基于“境脉”视角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
经出现在课堂上,境脉式课堂是现阶段教师比较青睐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境脉式课堂,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境脉式课堂是指教师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以教学目标为主要方向,然后把化学课堂与学生学习构建联系。本文从不同角度詳细阐述了“境脉”视角下初中化学课堂的具体构建策略。关键词:境脉视角;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3)01-0034-03在初中化学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期2023-05-30
- 从情境创设到境脉学习
刘欣宇“境脉学习”作为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涌现的一种新型学习范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所谓“境脉”,指的是情境的脉络走向与脉动发展。真实的学习,是学习者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产生联结、发生作用的过程。而学习者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构成了学习的全部情境。这样的情境不是静止、凝固的,而是随着两个世界的不断交互和持续作用在创生、流变、更迭,是一个朝着一定的脉络发展变化的过程。而“境脉学习”,则是从学生的内部世界出发,通过创设真实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并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4期2023-05-30
- 境脉学习回答了三个关于学习的基本问题
程中,一直致力于境脉学习的实践研究,用这一理念解释并深度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往学科教学拓展,将学校教育往社会教育中的社会实践学习拓展,并进一步在生活事境中以境脉学习理念引导学用,提出“综合性经验型的全域学习”而且取得一定成果。境脉学习准确回答了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实践走在高质量发展的规律之中。一、回答了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塑造了贯穿人一生的学习人的一生都要学习、都在学习,人应当是终身学习者。从问题看,人的学习需要塑
江苏教育 2022年66期2022-11-16
- 境脉学习:一种全域的综合性经验型学习范式*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校的课程改革思考与实践
徐燕萍境脉学习是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校(以下简称“平江中学”)的学习指导理论及课改发展方向。境脉学习是一种全域的综合性经验型学习范式,主张遵从生活逻辑,强调综合育人和实践育人,综合调动学习要素,最终指向增强学习者的经验。平江中学在实践过程中,勾画平江课改样本,构造生活事境,推进跨学科综合实践学习,促进学生智慧生成。一、境脉学习的基本主张1.学习是有境脉的境脉学习将学习视为发生在特定场域的综合动态行为,是多样的学习要素有序互动、有效对话的结果。[1]外部的学
江苏教育 2022年66期2022-11-16
- 为学生创设课堂学习境脉
蒋海丰境脉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条件、学习者自身状态等诸多学习要素。境脉学习主张遵从生活逻辑,综合调动学习要素,推动学生综合能力融合发展,让学生获得更有意义的学习体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开展课堂活动是组织学生学习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基于此,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校(以下简称“平江中学”)采用跨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以主题意义为引领,关联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内容,通过强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一、创设课堂学习境
江苏教育 2022年66期2022-11-16
- 探索境脉学习视域下的学校德育工作策略
平江中学”)倡导境脉学习,注重引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对自然事物的感悟、对社会文化的领悟和对内在自我的醒悟。平江中学在德育创新实践研究中,创设学生身心发展与成长场境生态,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浸润在德育提升的趋势之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校将这一实践探索称为境脉德育。一、建设境脉德育的学习环境平江中学在年级文化的凝聚、文化元素与符号的创设运用、综合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以及针对传统文化展开的“研究性学习”等诸多方面,进行精心设计,使学生浸润于特设的学习环境
江苏教育 2022年66期2022-11-16
- 基于真实境脉问题的高中跨学科教学共同体研究
实问题。基于真实境脉问题的跨学科教学,着力于教师跨学科共同体的建设,以真实境脉中的问题为起点,运用问题化学习的方式探索跨学科教学路径。一、形成教师教学共同体的意义境脉是“情境”与“脉络”的组合,即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全部情境。真实境脉问题,是指高中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遇到的复杂的、需要通过脉络化的学习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将跨学科教学中的境脉,界定为跨学科教学的整体情境和情境中知识脉络、能力进阶以及情感发展等一系列要素的综合。境脉的多维性有助于落实跨学科教学中不同
教育 2022年31期2022-08-23
- 运用“境脉”教学模式实现生物情境化教学
养的重要载体,“境脉”是“情境”与“脉络”的合称,即整体把握事物的全部情境,“境脉”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素材,将碎片化、零散的众多情境素材按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整合形成教學过程中的境脉。整个教学活动以境脉为依托,有效开展问题任务驱动、生活生产实践的探究活动等深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新颖或陌生的复杂情境中主动思考,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发展思维、形成并应用生命观念,有利于实现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生物情
民族文汇 2022年43期2022-07-22
- 指向核心素养的境脉教学
——以初中“酸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为例
得不到体现。二、境脉教学的内涵境脉教学是指化学课堂教学要以境脉引领,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具有互动生成的教学情境,从境脉中不断发掘问题与任务,衍生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从而流畅自然地完成知识与技能的落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1]。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将“除锈剂ZJ-828”产品说明书作为“境脉”引领,以四读“除锈剂ZJ-828”产品说明书穿针引线,以分析除锈剂的成分、原理、应用和储存等为教学境脉,将稀酸的五大通性逐一展开。笔者精心设计很多探究实
名师在线 2022年17期2022-06-21
- 基于真实境脉问题的高中跨学科教学共同体研究
实问题。基于真实境脉问题的跨学科教学,着力于教师跨学科共同体的建设,以真实境脉中的问题为起点,运用问题化学习的方式探索跨学科教学路径。一、形成教师教学共同体的意义境脉是“情境”与“脉络”的组合,即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全部情境。真实境脉问题,是指高中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遇到的复杂的、需要通过脉络化的学习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将跨学科教学中的境脉,界定为跨学科教学的整体情境和情境中知识脉络、能力进阶以及情感发展等一系列要素的综合。境脉的多维性有助于落实跨学科教学中不同
教育·教学科研 2022年8期2022-05-30
- 基于境脉理论的儿童数学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成新的意义关联。境脉学习理论对儿童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重要启示。一、境脉学习理论的内涵分析“境脉”的英文是“context”,主要意思是“上下文”,指人或事存在的各种关联、来龙去脉等。境脉学习(contextual learning)关注对事物全部情境的整体把握。所谓全部情境,包括学习者自身原有的由记忆、经验、动机和反应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内部世界,还有给学习者提供的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外部世界。境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处理新的信息或知识时,与其内部世界发
中国教师 2022年8期2022-05-30
- “双减”政策下教学常规亟需适应性改良
双减”教学常规 境脉课堂引用格式 潘照团.“双减”政策下教学常规亟需适应性改良[J].教学与管理,2022(11):9-12.“‘双减’减掉的是教育负担而不是教育质量。”乍看,大家都明白,减是为了增,可真正行动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减了课业负担,对长期习惯作业强化的师生而言有如断了手脚;减了校外培训,对长期依赖外力援助的师生而言无异于绝了后路。这种情形下还要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对大多数教师来说近乎一场革命性的挑战。减!增!实现的最佳取向就是追求效率与品质,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2年4期2022-05-09
- 境脉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多维运用
徐黎本文简要探讨境脉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多个运用维度:通过连续情境的预设,建构生成结构化经验的可能;通过多线程的模式,让学习在多维进程中按需发生期待;以跨学科的学用结合,深度体验学习的成长与生活的精彩。境脉学习從“学”的角度,按需整合学习要素,建构学习任务,助推能动学习有效发生。境脉任务要预设真实可感的情境,提供适用的思维工具,梳理有序的学习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活化认知模型,促进深度实践与体验。在境脉任务逐步递进、深入展开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学习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2年4期2022-04-02
- 境脉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多维运用
学)本文简要探讨境脉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多个运用维度:通过连续情境的预设,建构生成结构化经验的可能;通过多线程的模式,让学习在多维进程中按需发生期待;以跨学科的学用结合,深度体验学习的成长与生活的精彩。境脉学习从“学”的角度,按需整合学习要素,建构学习任务,助推能动学习有效发生。境脉任务要预设真实可感的情境,提供适用的思维工具,梳理有序的学习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活化认知模型,促进深度实践与体验。在境脉任务逐步递进、深入展开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学习
小学科学 2022年4期2022-04-01
- 引入“境脉”的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
。为此,需引入“境脉”理论。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运用的“境脉”,主要有知识“境脉”、情境“境脉”、联动“境脉”,进而提炼基本的教学流程,使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更好地实现育人价值。关键词:“境脉”;革命文化;深度教学;教学流程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文质兼美,融思想性、审美性、文化性于一体。学生在学习这类题材课文的过程中往往有时代和情感上的隔阂。引入“境脉”开展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发挥出应有的教育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2年2期2022-03-15
- 基于真实境脉问题的高中跨学科教学共同体研究
实问题。基于真实境脉问题的跨学科教学,着力于教师跨学科共同体的建设,以真实境脉中的问题为起点,运用问题化学习的方式探索跨学科教学路径。境脉是“情境”与“脉络”组合,即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全部情境。真实境脉问题,是指高中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遇到的复杂的、需要通过脉络化的学习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将跨学科教学中的境脉,界定为跨学科教学的整体情境和情境中知识脉络、能力进阶以及情感发展等一系列要素的综合。境脉的多维性有助于落实跨学科教学中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真实境脉
教育·教学科研 2022年2期2022-03-05
- 基于真实境脉问题的高中跨学科教学共同体研究
方式,以学生真实境脉中的问题为起点,分学科问题为基础,教师问题为引导,“三位一体”凝练学习目标;依据境脉下的问题树、问题链、问题网等问题系统构建平行联动教学、推进式教学、师生研究共同体等不同的跨学科教学路径。中小学课程改革与上海中高考改革带来了跨学科课程建设的需要,也带来了跨学科师资缺失与教学能力薄弱的现实问题。基于真实境脉问题的跨学科教学,着力于教师跨学科共同体的建设,以真实境脉中的问题为起点,运用问题化学习的方式探索跨学科教学路径。一、形成教师教学共同
教育 2022年6期2022-03-03
- 指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境脉”式教学*
——以复习课“桥”为例
关联性。[1]“境脉”是“情境、脉络”的合称,源于情境但高于孤立情境,特指关联情境连串形成学习脉络主导课堂进程。“境脉”是学习发生的时空。[2]“境脉”式教学综合了新课标倡导的问题式教学和情境教学的优点,具有主体性、主动性、整合性、系统性和互动性特征,可采用四步教学流程(见图1)。图1 “境脉”式教学流程“接境→启境→入境→出境”四步教学,把多条脉络进行整合,形成互相关联的“境脉”,融会贯通于课堂始终,突出表现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建构和意义建构。“境
地理教学 2022年4期2022-03-01
- 初中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境脉学习理论依据研究
界的探索兴趣。以境脉学习理论为依据,高效开展初中语文综合性活动,打造多彩语文课堂,对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均有裨益。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定义语文教学可以细分为很多内容,每个部分之间互相关联又互相促成,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一线教学工作者与学生对于“综合性”学习活动并不陌生,教师从遵循教学目标的角度考量,甚至会专门在一学期内安排几节课组织学生参与课程学习。所谓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其实是本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部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3期2022-02-19
- 高中生物学单元学习活动中的境脉设计及实践研究
学单元学习活动中境脉设计的提出学习境脉的研究源于学习科学。2018年第13届学习科学国际大会上提出了“不同境脉下的学习研究”这一热点研究,并将“始终关注真实境脉特别是教育创新进程中的学习”作为当前国际学习科学研究的趋势。[1]钟启泉教授提出,培养每一个学习者超越狭小的课堂空间,以更广阔的世界和社会的“场”与“情境”,亦即以社区与整个学校作为学习者学习的“舞台”,建构有意义的学习──学习者自身潜心自己的体验与活动,从而不断有所“发现”,同时不断发展建构“脉络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2年1期2022-01-24
- 浅谈首饰设计的“境脉式教学”
19)[1]。“境脉式教学”作为当前可持续教育的新趋势,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2018 年,第13 届学习科学国际大会上,与会专家通过梳理和解读,得出了“始终关注真实境脉,特别是教育创新进程中的学习”是当前国际学习科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和趋势之一的结论[2]。这缕变化的曙光,照进了沉闷的传统注入式课堂,为基于物理空间的课堂教学创新指明了方向,也为首饰设计教学长久以来的以艺术技能培养为中心、以纯粹知识传授为主要手段的单一教学法的破局提供了新思路。1 “境脉”式
中国宝玉石 2021年6期2021-12-28
- 沉浸式语用:对联文化传承的启蒙之道
实践路径不能脱离境脉生长,须通过文化境脉、社会境脉、技术境脉多维联结,使学生“浸泡”在对联语言的环境中,强化情感交流、文化感受与语言应用。一副副经典的对联,为沉浸式语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问对联学”名城联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打开了沉浸式语用的行走方式。【关键词】沉浸式语用 对联 文化 境脉 启蒙对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态之一,从古至今,受人喜欢,尤其在春节时,千门万户,上联下对,蔚然成风。其雅语俗话皆可入对,老少皆宜。至于它的语言功用,蔡元培先生认为,对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8期2021-10-28
- 面向汉语教育的“境脉化”游戏设计模式研究
炼出汉语教育的“境脉化”游戏设计模式,为推进汉语教育游戏的发展与应用完成初步的理论探索。其研究意义在于:①随着国际化趋势,国内基于教育游戏的汉语教育还存在缺陷,不仅在理论上需要跟进,其基于设计的、实证性的研究也需要在量上发展并在质上提高。②汉语教育游戏的理念与理论,需要着眼于现代教育技术,从新的视角结合数字时代我国汉语教育现状与需求发展。本文面向汉语教育游戏的设计思想与模式问题,基于对汉语教育游戏主要研究的梳理,分析了汉语教育游戏的内涵与价值,梳理了它们的
开放学习研究 2021年5期2021-10-28
- 以“境脉”强化文化意识
海丰摘要:所谓“境脉”,是指教学中以一连串的情境活动为脉络。Great Inventions一课教学,以“境脉”强化文化意识:“境脉”引入,学生通过视听和阅读输入等活动,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知识;“境脉”延展,学生通过分享和比较等活动,了解中西方近现代发明创造的相关情况并不断反思;“境脉”升华,学生结合课时主题,通过设计和表达等活动,内化语言知识和文化意识,批判性地思考未来的行动方向。关键词:初中英语;“境脉”;文化意识;语言输入所谓“境脉”,是指教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1年2期2021-04-22
- 引入“境脉”的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
。为此,需引入“境脉”理论。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运用的“境脉”,主要有知识“境脉”、情境“境脉”、联动“境脉”,进而提炼基本的教学流程,使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更好地实现育人价值。关键词:“境脉”;革命文化;深度教学;教学流程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文质兼美,融思想性、审美性、文化性于一体。学生在学习这类题材课文的过程中往往有时代和情感上的隔阂。引入“境脉”开展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发挥出应有的教育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1年12期2021-03-17
- 化学教学中“境脉”式教学模式探究
教师要积极运用“境脉”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连续性的教学情境,使之构成系统化脉络,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帮助学生深化化学知识的学习。文章以“铁及其化合物”教学为例,融汇贯通“境脉”式教学模式,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关键词】化学教学;“境脉”式教学模式;运用;概念;特点【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23—0107—03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而且要注重核心素养
甘肃教育 2021年23期2021-01-10
- “境脉”视角下的生物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徐建1境脉和境脉学习的概念境脉在英汉词典中的语义是指“上下文”,或指“人或事存在于其中的各种有关情况”、来龙去脉、背景、情境等。境脉学习根植于境脉,注重哲学观。境脉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理解为一种与当前和历史境脉不可分割的正在进行的行为。具体来说,境脉学习关注事物全部情境的整体把握,全部情境包括学习者自身原有的由记忆、经验、动机和反应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内部世界,还有给学习者提供的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外部世界。内部世界通过外部世界得到反映和改善,如果将“境脉”
中学生物学 2021年10期2021-01-04
- “境脉”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姜统晓摘要:“境脉”式教学指运用课堂教学情境把教学活动跟教学板块有效进行連接的一种教学模式。“境脉”式教学重在情境预设,将活动,知识等多个方面进行整合,进而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培养。怎样选择教学情境才能确保真实有效,从中衍生出有关活动的问题,并以活动的开展以及问题的解决去对教学目标进行实现,这需要教师不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总结。本文以人教版中“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举例进行实践探究。关键词:“境脉”式教学;初中化学;有效应用初中化学知识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5期2021-01-03
- 核心素养引领下“情境”向“境脉”的教学跨越
——以化学学科为例
走出来,走入到“境脉”的教学实践中去。1 “情境”与“境脉”的内涵及之间的距离1.1 “情境”教学的内涵“情境”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是:客观存在中能直接感受到的具体条件的整合体。即“情境”是一个可对人产生一定情绪影响的“场地”,是对人有情感感召力的一种“气氛”。《辞海》中认为“情境”分为三类:真实的情境、想象的情境、暗含的情境。而“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引入具有感情激发功能的实际气氛或场景,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0年4期2020-12-17
- 基于TPACK框架的艺术设计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技能点培养和不同境脉的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导致忽略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团队意识、综合素养的培养,不能有效地实现艺术设计专业技能向企业生产力最大化的转换,“企业生产”“学生技能”没能很好地融合,与企业要求脱节,因此对于艺术设计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局限性。所以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更应该注重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选择不同境脉分层次设置教学项目,螺旋递进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关键词:艺术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1期2020-08-14
- “境脉”视域下的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
讨如何通过实施“境脉”理论指导下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来解决当前高三政治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强调通过把握外部“境脉”和内部“智境”“心境”之间的“脉动”,把高三政治复习课打造成“有知”“有神”“有魂”“有效”的课堂。[关键词]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境脉”;复习课[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2-0042-02现在的高三复习课往往呈现出“有知”“无神”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8期2020-08-09
- 境脉、社会与适应性存在
义、选择和建构的境脉,而且是一种适应性的存在。一切情境,除了让人置身其中,还有赖于人的存在、理解与创构。在教育之中,只有当情境作为人的适应性的存在时,它才真正存在。今天,教育的情境应有三种路向:从情境走向境脉,从师生走向社会,从适合走向适应。情境教育发展到今天,情境必然要从适合儿童走向适应儿童,适应儿童所在的境脉与社会;同时,儿童需要从事的是适应性学习,而不是用过去的方式和内容来培育现在与未来。关键词:情境教育 情境 境脉 社会 适应性存在【写在前面】在今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0年1期2020-05-28
- 以“境脉”驱动化学课堂
以“境脉”驱动化学课堂*——《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复习课教学设计与反思徐敏(江蘇省苏州高新区第一初级中学校,215011)摘要:“境脉”驱动下的化学课堂,应以特定的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能突出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动态生成空间又一脉相承的教学情境,从情境中衍生出问题与任务,以问题的解决和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对相关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落实,提升学生的素养与能力。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复习课,以食品脱氧剂为基点组织“境脉”,驱动教学的开展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0年3期2020-05-28
- 实践性知识视角下我国教师TPACK研究
技术;教师发展;境脉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7-0019-031 引言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1]。2019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指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到2022年全面促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17期2020-04-02
- “境脉”视域下基于HPS教学模式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顾美丽摘要:“境脉”视域下基于HPs教学模式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以“科学史”为脉,以“活动链”为境,采用材料阅读、实验设计等形式将科学史融入科学探究,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关键词:境脉;科学史;教学设计文章编号:1008-0546(2020)11-0038-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0.11.010“境脉”视域下的HIS教学模式是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化学教与学 2020年11期2020-01-11
- 基于“境脉学习”的综合实践单课时活动指导—以“巧手做陀螺”为例
原创的教育主张“境脉学习”理念,结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中“巧手做陀螺”这一活动实例,对综合实践单课时短线活动指导展开教学实践与反思,以境脉学习理论框架及操作模式为依托,进行具体的应用实践探索。综合实践单课时活动可以是相对独立的活动内容,也可以是中长线活动的某个点。做好单课时短线活动,找对活动的着力点和生长点,是落实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单课时活动“巧手做陀螺”选自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
名师在线 2019年26期2019-09-28
- “境脉”引领下的化学课堂
个维度出发,将“境脉”思维应用于化学教学实践,重视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发展长久持续的学习动力、培养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最终达到发展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目的。关键词:境脉;金属;化学性质;学科素养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4-0043-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04.013一、“化学课堂境脉”涵义界定“境脉”是有主体的,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依
化学教与学 2019年4期2019-05-14
- 指向化学核心素养的“境脉”式教学
识技能的机会。“境脉”式教学突出情境脉络的预设,并把情境脉络与活动脉络、知识脉络、素养脉络四者有机结合,指向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核心素养目标在实践层面的呼应。一、“境脉”式教学的概念“境脉”式教学,是指基于情境脉络的教学,“境”即为创设情境,“脉”即为教学主线,通过情境的脉络发展关系把化学课堂的板块有机地联系在一起[2]。指向化学核心素养的“境脉”式教学,是从情境中衍生出真实的问题和任务,将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育渗透于问题的解决和任务的完成
中国教师 2019年3期2019-03-27
- 设计多元境脉 发展化学核心素养
要】本文论述设计境脉的四种方法,利用史实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理性顿悟,借助文献报道引导学生迁移认知,利用思维导图带领学生梳理脉络,从而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关键词】高中化学 境脉 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B-0101-02“境脉”是由美国的研究专家威尔逊(G.Wilson)提出的,他认为教学课堂是由许多模块构成的,而联系这些模块的是课堂情境脉络的发展情况,所以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期2018-05-24
- “导生制共同学习”跨学科活动组织要点述析
思考,我提出了“境脉学习”理论框架与实践范型。在上海第十四届国际课程论坛发布并通过答辩。境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认为学习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动态过程,这是一个拥有多个组成部分,并且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无法用标准的线性方程对其演进过程加以预测的系统。影响学习动态过程的因素很多,有外部的学习环境、学习目标与内容等,有内部的学习者认知起点、情感态度和心智投入程度等,还有激发内外因素互动的教师指导。境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共同体的组织建设与学习活动的专业化引领。有
华人时刊·校长 2018年11期2018-05-14
- 高校英语教师TPACK能力的影响因素
;高校英语教师;境脉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一、TPACK的概念及构成高效的教学具有三个必不可少的知识要素:所要传达的授课内容知识、恰当的教学方法知识和必要的技术知识。TPACK打破了以上三者原来彼此孤立的边界,将這三个方面融合起来,首先,将内容知识(CK)和技术知识(TK)融合成技术内容知识(TCK),将内容知识和教学知识融合成教学内容知识(PCK)。其次,将技术知识和教学知识融合为技术教学知识(TPK),这是第一层次的也是初级层次的融合。最后
求知导刊 2017年33期2018-03-23
- “境脉”思维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陈亚萍摘 要:“境脉”思维实际上就是把情境和脉络整合在一起,从整体上把握课堂教学情境。在素质教育下,“境脉”思维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要求化学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为学生营造课堂氛围,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来研究如何教学,准确定位,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关键词:“境脉”思维;教学实践;乙醇“境脉”思维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对高中化学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化学教师要能够理解“境脉”思维,并找出教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
新课程·下旬 2018年12期2018-03-05
- “境脉”思维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以“乙醇”教学为例
,浙江 台州)“境脉”思维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对高中化学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化学教师要能够理解“境脉”思维,并找出教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握整个教学“境脉”。在乙醇教学中,化学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实现有效教学。一、“境脉”思维分析如今,“境脉”思维被提出并广泛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境脉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技术境脉,二是知识境脉,三是社会境脉,以上三种境脉相互影响,不可分离,而且都需要教育资源和技术的支持。
新课程(下) 2018年12期2018-02-25
- “境脉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概念1、什么是“境脉”。“境脉”的英文原文是“context”,在英汉词典中的语义是指“上下文”、“语境”、“文脉”,指“人或事存在于其中的各种有关的情况”、来龙去脉、背景、环境等等。“境脉”包括“情境”与“脉络”,即学习发生的时空。2、境脉学习理论。境脉学习理论(Contextual Learning)认为,学习者自身原有的记忆、经验、动机和反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部世界,学习者在处理新的信息或知识时,与其内部世界发生意义。境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内部世界对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8期2017-08-24
- 面向真实性学习的问题设计与模型开发
回复真实世界问题境脉的复杂性。其中,对活动系统的分析包括活动目标、活动要素、活动子系统和活动结构四个层面,并将境脉、动态性等因素渗透其中。最后,该研究以垃圾分类为主题进行了问题设计案例的剖析。关键词:真实性学习;问题设计;活动理论;境脉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在过去的二十年间,真实性学习(AuthenticLearning)已成为学习科学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真实性学习衍生于情境认知学习,因其有助于学习者获得易于迁移至真实实践的知识而备受研究者青
中国电化教育 2017年9期2017-05-30
- 植养中国境脉,岂止春风十里
顾惠芬植养中国境脉,岂止春风十里□ 顾惠芬与其说我阅读《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一书,不如说它“陪伴”我更加恰切,因为书中的文字化入我学校生活的每一天。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表达我的核心感受,那盘桓不去的,便是——境脉。“境脉”有科学的界定,而我更愿意以语文老师的思维将其理解为情境和脉络。古今中外多少耳熟能详的经典教育著作、教育名家的智慧认知,穿越时空在这里汇聚;多少调研数据、实践案例的灵光闪烁,在这里召唤……这小小的一本书,使多元碎片的情景变得融合
新班主任 2017年9期2017-02-18
- 论TPACK视阈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广域的设计视野、境脉的复杂性与独特性、螺旋递进式教学设计模式、基于泛技术观的设计思维以及评价的多维性等特征。关键词 TPACK 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 境脉 功能重构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60On Instructional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PACK——Take "Enterprise Webs
科教导刊 2015年18期2015-07-02
- 境脉因素对TPACK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影响研究
130117)境脉因素对TPACK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影响研究林芳竹1张哲1金哲2张海3(1.东北师范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2.朝鲜金哲柱师范大学 电化教育中心 平壤;3.东北师范大学 传媒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在以学校为基础的环境中,教师需要考虑诸如技术的有效性、学校政策等境脉因素,因为它们适用TPACK来解决教学问题。然而,定性的TPACK研究倾向于例证TPACK的七种结构,其境脉的影响尚未详细地阐明过
数字教育 2015年2期201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