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者
- 君子①慎处
曰:“商也好与贤己者⑥处,赐也好说⑦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⑧,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⑨,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⑩,漆之所藏者黑,是以11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孔子家语》,王国轩、王秀梅译注,中华书局2022年版)【注释】①君子:有德行有修养的人。②商:孔子弟子,即卜商,字子夏。③益:長进。④赐:孔子弟子,即端木赐,字子贡。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23年11期2023-12-11
- 孔门的交友原则
。三是“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两次出现在《论语》中,说明孔子对这个原则很重视,但后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如朱光潜《谈交友》:“孔子尝劝人‘无友不知己者,这话使我很彷徨不安。你不如我,我不和你做朋友,要我和你做朋友,就要你胜似我,这样我才能得益。但是这算盘我会打你也就会打,如果你也这么说,你我之间不就没有做朋友的可能么?”读者产生这种不安当然有道理,但似乎有点过虑。孔子一生结交广泛,也包括不如己者,《论语·宪问》就有这样的记载:“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悌,
月读 2023年3期2023-05-30
- 孔门的交友原则
。三是“不友不如己者”。这句话两次出现在《论语》中,说明孔子对这个原则很重视,但后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如朱光潜《谈交友》:“孔子尝劝人‘无友不如己者’,这话使我很彷徨不安。你不如我,我不和你做朋友,要我和你做朋友,就要你胜似我,这样我才能得益。但是这算盘我会打你也就会打,如果你也这么说,你我之间不就没有做朋友的可能么?”读者产生这种不安当然有道理,但似乎有点过虑。孔子一生结交广泛,也包括不如己者,《宪问篇》就有这样的记载:“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
思维与智慧 2023年9期2023-03-13
- 孔门的交友原则
。三是“不友不如己者”。这句话两次出现在《论语》中,说明孔子对这个原则很重视,但后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如朱光潜《谈交友》:“孔子尝劝人‘无友不如己者’,这话使我很彷徨不安。你不如我,我不和你做朋友,要我和你做朋友,就要你胜似我,这样我才能得益。但是这算盘我会打你也就会打,如果你也这么说,你我之间不就没有做朋友的可能么?”读者产生这种不安当然有道理,但似乎有点过虑。孔子一生结交广泛,也包括不如己者,《宪问篇》就有这样的记载:“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3年3期2023-03-12
- 基于连词“则”的《论语》“无(毋)友不如己者”考释
“无(毋)友不如己者”是解读《论语》时争议较大的一句话,《论语》中出现过两次:(1)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第八)(2)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子罕》第二十五)很明显,后者是前者的节略。“无(毋)友不如己者”译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或者“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都能从先秦文献中找到语言证据,这样的争论直到现在仍在继续,此不赘述。这句话到底如何解读?我们
语文学刊 2023年4期2023-02-06
- 论《论语》之“无友不如己者”
著作。“无友不如己者”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无友不如己者”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前人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指的就是不与各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第二,不要和道德、思想与自己不匹配的人交往;第三,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意味着在某些方面总是有值得自己学习的朋友。以上三种观点各有自己的解释立场和意义,本文从词义、文章结构和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后,认为第三种观点更
牡丹 2022年2期2022-03-17
- 朋友圈,优化有道
朋友圈:无友不如己者“无友不如己者”在《论语》中出现两次。千百年来,对“无友不如己者”的理解如神仙打架,见仁见智,但随便拎出一条都可以受益无穷。首先,在“可与共学”的基础层,“无友不如己者”是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做到“君子和而不同”。无论工作与生活,总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优化基础层朋友圈,“无友不如己者”,才能减少对立面,为前行减轻障碍。酒肉朋友、狐朋狗友、损者三友……都是朋友的一部分。“以利相交”“以势相交”“以权相交”“以情相交”就是分别在利、势、
人力资源 2021年5期2021-06-08
- 论语别裁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我估计这则论语有很多同学都会读出疑问来,特别是对那个“无友不如己者”。那么我们来看看几位大师分别是如何讲解这一句的。朱熹先生戴着东坡巾,捋着胡子跟你说(听不懂不要晕,听得懂的大大地夸奖自己):无友不如己者。无,毋通,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过则勿惮改。勿,亦禁止之辞。惮,畏难也。自治不勇,则恶日长,故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程子曰:“学问之道无他也,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程子曰:“君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1年3期2021-04-07
- 朋 友
要抱定“无友不如己者”。“金石交”作坚固的友情解。除了金石交,古书中还有刎颈交、忘年交、口头交、势利交,等等。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败。君子不与也。说一个古时西洋三友的故事:尤笪米达士有两个至交,一个叫蔡李葛薛诺士,一个叫亚力秀士。尤极贫穷,蔡、亚富有。尤在临终之际,立了一个遗嘱:“(一)致亚力秀士君:请你维持吾母亲的生活。(二)致蔡李葛薛诺士君:吾女将嫁,请预备相当的妆奁……倘亚、蔡二人有一人死亡,其子应代行父职。”这种遗嘱,全世罕有;这种
中外文摘 2020年13期2020-11-12
- 团队“靠不住”
危机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在人者皆不可靠”,就是说在危机之时,谁都靠不住,只有你自己靠得住。“恃之以守,恐其临危而先乱”,如果你靠别人来守一摊生意,遇到大的危机之时,他就是最先乱的。“恃之以战,恐其猛进而骤退”,如果仅仅依靠别人去打仗,你就害怕他们遇上一点困难就非常快地退却。简而言之,就是8个字:团队也是靠不住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领导者要知道只有自己才能靠得住,打硬仗,自己站在最前边,是领导力的终极体现,一个人,扛得住,是成大事的根本,团队只是辅助
纺织机械 2020年4期2020-11-05
- 《论语》知多少?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讲解】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学习运用】强调君子应庄重大方、有威严,把内外修养联系起来。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讲解】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父母不在面前,乃至父母去世了,也要言行一致。说得到做得到,长期保持言行一致的态度,这才是孝道啊。【学习运用】強
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 2020年9期2020-10-13
- 主题阅读之论说道理
之道千千万,唯属己者可入心。无论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都有适合于自己的道,看你去不去尋,会不会寻。【格言链接】我最近真的认为,要把一天的义务,当作一辈子的义务,严肃地努力实践,不可敷衍了事。对于喜欢的人,也要尽早不加粉饰地告诉对方。肮脏的算计就别做了,无悔地坦率行动。剩下的,只能交给天意。——太宰治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决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村上春树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20年32期2020-07-23
- 朋友
要抱定“无友不如己者”。“金石交”作坚固的友情解。除了金石交,古书中还有刎颈交、忘年交、口头交、势利交等等。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窮则败。君子不与也。说一个古时西洋三友的故事:尤笪米达士有两个至交,一个叫蔡李葛薛诺士,一个叫亚力秀士。尤极贫穷,蔡、亚富有。尤在临终之际,立了一个遗嘱:“(一)致亚力秀士君:请你维持吾母亲的生活。(二)致蔡李葛薛诺士君:吾女将嫁,请预备相当的妆奁……倘亚、蔡二人有一人死亡,其子应代行父职。”这种遗嘱,全世罕有;这种交
读者 2020年10期2020-05-20
-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
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讁?訛,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选自《颜氏家训·慕贤》)【注释】①播越:离散。②款狎:指相互之间关系亲密。③渍:染。④操履:操守德行。⑤艺能:本领,技能。⑥较:通“皎”,明显。?譿?訛鲍鱼:咸鱼,气味十分腥臭。⑧肆:店铺。?讁?訛之徒:那样的人。【思考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较明易习者也 ( )(2)君子必慎交游焉 ( )(3)无友不如己者 ( )2.下列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9年35期2019-11-17
- 子曰“无友不如己者”歧解辨析
“无友不如己者”出自《论语·学而篇》“君子不重”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以上是未断句的文本。依南朝梁皇侃著《论语义疏》,标点如下: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本文旨在对历史上有关“无友不如己者”的诸种解释进行辨析,以求得符合孔子本义的确诂。但首先涉及不同的断句,这反映了不同的理解。依皇侃的理解,这句话与前后几句是并列句,以“君子”为共同的主语。他解释道:又明凡结交取友,必令胜己。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2期2019-02-12
- 赵匡胤的用人之道
概括起来为:忠于己者未必用,忤于己者未必不用;忠于职守者必用,失于职守者不用。据史料,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后,便挥戈返京夺权。陈桥驿在陈桥门与封邱门之间,他们先奔陈桥门,陈桥门守卒拒不开门,他们又奔向封邱门,封邱门守卒望风开关。待赵匡胤夺权当了皇帝后,立即将封邱门守卒斩首,而提拔陈桥门守卒当了官,“以旌其忠于所事”。曹彬,在跟随赵匡胤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南征北战,屡立奇功,对赵宋江山大一统功不可没,最后官至枢密院使,同平章事,位兼将相。他所以能够得到赵匡胤
领导文萃 2019年23期2019-01-13
- 孔子的交友之道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1——8)一般的质疑在于“无友不如己者”,究竟在说什么?有人解释为,比我差的人,我拒绝与他为友;这种解释的困难很清楚:比我好的人,为什么要与我为友呢?并且,人与人交往,怎能一开始就分得明白谁比我差呢?所谓的“差”又是指哪一方面?那么,到底要如何理解“无友不如己者”好呢?我们先分析原文前面的三个字“主忠信”,亦即:以忠信为做人处事的原则。只要是“主忠信”的人,我都可以与他交往,而“无友不如己者”的“如”,是“相似”之意。意即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30期2018-10-21
- 孔子的交友之道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1——8)一般的质疑在于“无友不如己者”,究竟在说什么?有人解释为,比我差的人,我拒绝与他为友;这种解释的困难很清楚:比我好的人,为什么要与我为友呢?并且,人与人交往,怎能一开始就分得明白谁比我差呢?所谓的“差”又是指哪一方面?那么,到底要如何理解“无友不如己者”好呢?我们先分析原文前面的三个字“主忠信”,亦即:以忠信为做人处事的原则。只要是“主忠信”的人,我都可以与他交往,而“无友不如己者”的“如”,是“相似”之意。意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4期2018-03-03
- “善则称人,过则称己”等
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明】祝允明《读书笔记》释义:善于观察别人的人要首先观察自己,善于观察自己的人要首先观察自己的心。稍知自省,便觉一己克治不尽,那有余力责人。——【清】申居郧《西岩赘语》释义:稍微懂得自我反省的人,就觉得能管好自己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了,哪里还有功夫去苛求别人呢。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清】申居郧《西岩赘语》释义:只有自己品行端正,才能教育别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使人信服。畏于己者,不制于彼。——【宋】吕本中《
感悟 2017年11期2017-11-28
- 警惕誉己者
人毁己而怒,则誉己者至矣。”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干部听不得逆耳之言,要么闻过则怒,给提意见者难堪;要么闻过则辩,百般文饰;要么闻过则惘,不敢客观面对,消极沉沦;要么闻过则疑,视提意见者为异己,暗中打击报复。所有这些,必然招致“誉己者至矣”。历史上有作为的官员,都把纳谏言、止谄谀视为从政的重要之策。当下,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要想不被欺蒙,须警惕“誉己”者,对阿谀之词保持足够的清醒,克服爱听“好话”的习惯,以宽广的胸襟纳谏,闻过则喜,真正倾听各界呼声,体现出浩然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7年10期2017-11-19
- 警惕誉己者
□袁 浩警惕誉己者□袁 浩人在铜镜还没发明之前就已经认识自己了。据《吕氏春秋》记载,战国时有个士人,有一次衣冠楚楚地去见国王,侍者奉承他“公娇且丽”,他不自信,“窥于井,粲然恶丈夫之状也!”但现实中,如史书中所记载的自己去照镜子,而不是一味听信美言,并非人人能做到。一些人,缺少自知之明,被人奉承后便飘飘然,导致瑕疵难祛,一事无成。就像“齐宣王好射”那样,他使的弓只用三百多斤的力气就能够拉开,那班大臣为了讨好他,故作惊讶地说,要拉开这弓,力气得不少于一千多斤
杂文月刊 2017年20期2017-11-14
- 世说新语
高贵的,面对强于己者不卑不亢,面对弱于己者平等视之。所谓迷茫,就是才华配不上梦想:大事干不了,小事不肯干;不想做手边的事,只想做天边的事。解除迷茫,就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能力不是从做大事得来的,而是从这些“不起眼”的事情中锻炼来的。小事不肯干的你,大事轮不到你。趁你跌倒還能站起来的时候,先学会脚踏实地。瑞典有一句谚语:“无论你转身多少次,你的屁股还是在你后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无论你怎么做,都会有人说你不对。若能明白这一点,听到跟自己相反的声音
女士 2017年9期2017-09-21
- 亏己也是福
己不正是福吗?亏己者,能让人们觉得他有肚量而加以敬重。这樣,亏己者的人际关系自然就比别人好。当他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乐于向他伸出援救之手;当他干事业时,别人也肯对他给予支持,给予帮助。他的事业自然就容易获得成功。毋庸置疑,能亏己者,大都是心胸宽阔者。而这些人呢,就比别人更能为国建功立业。有人说:“一个人心胸有多大,他做成的事业就有多大。”诚哉斯言!只要我们留心一下历史和身边的人就不难发现,凡那些取得了巨大成就者,尤其是那些有杰出成就的人,无一不是胸怀广、能亏
神州·上旬刊 2017年4期2017-06-27
- 为“阅”己者容
——中国最美阅读空间之先锋书店
图/文为“阅”己者容 ——中国最美阅读空间之先锋书店日 月 图/文先锋书店是南京的著名文化名片,以“好书总在先锋书店”的读书理念,承诺读者要让书店在读者的眼中更多成为一种亲情文化、一种品牌体验、一种文化符号,1 8年来探索出一条以“学术、文化沙龙、咖啡、艺术画廊、电影、音乐、创意、生活、时尚”为主题的文化创意品牌书店经营模式,搭建一座可供开放、探讨、分享的公共性平台。南京先锋书店被南京市民评为十二张文化名片之一,被美国C NN赞为“中国最美的书店”,荣获
初中生世界 2017年19期2017-05-10
- 为『阅』己者容
——中国最美阅读空间之钟书阁
为『阅』己者容 ——中国最美阅读空间之钟书阁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繁华商业圈的钟书阁,是上海滩颇有名气的一家民营书店,被众多读者誉为“最美书店”。进入这家高颜值的书店,仿若走入一片森林,白色的圆柱形书架和冷色光源让整个空间颇具未来科技风,时尚感十足。再向里走,暖色基调的欧式复古风与之前的走廊冷基调形成鲜明对比,有种哈利·波特场景的即视感。天花板上铺满了镜子,阅读者在对称与变化中感受书店的摩登气质,童书区更是小朋友们欢乐的游乐场,而最让人惊艳的是店内天花板和墙面的
初中生世界 2017年23期2017-02-25
- 微视界
高贵的,面对强于己者不卑不亢,面对弱于己者平等视之。微言论从小觉得最厉害的人就是妈妈,不怕黑,什么都知道,做好吃的饭,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哭着不知道怎么办时只好找她。可我好像忘了这个被我依靠的人也曾是个小姑娘,怕黑也掉眼泪,笨手笨脚会被针扎到手。最美的姑娘,是什么让你变得这么强大呢,是岁月,还是爱。——德卡先生有些东西,并不是越浓越好,要恰到好处。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毕淑敏《恰到好处的幸福》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要做个
老区建设 2016年17期2016-11-26
- 释“无友不如己者”
]释“无友不如己者”⊙孙露丹[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摘要:“无友不如己者”,古今多理解“不如己”为“比不上自己”,“无友不如己者”为“不与比不上自己的人为友”。本文以为:“不如己”为“不像己”“不类己”。孔子与人交往的原则是质的一致而非量的差异。明确孔子的人际交往原则,可以理解古人的人际交往,于当下的人际交往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忠信如不如己《学而》八章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本章前
名作欣赏 2016年17期2016-07-12
- 释“无友不如己者”
要:“无友不如己者”,古今多理解“不如己”为“比不上自己”,“无友不如己者”为“不与比不上自己的人为友”。本文以为:“不如己”为“不像己”“不类己”。孔子与人交往的原则是质的一致而非量的差异。明确孔子的人际交往原则,可以理解古人的人际交往,于当下的人际交往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忠信 如 不如己《学而》八章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本章前两句与后三句义不连贯,疑系错简,《子罕》二十五章重出就只有后三句而无前两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6年6期2016-06-23
- 无友不如己者
我读到“无友不如己者”这一句时的惊愕。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孔圣人怎么会说出这么势利的话?看了注解后,我才明白孔圣人是教导我们要向比我们优秀的人学习,要和比自己优秀的人做朋友。无友不如己者,那么,是不是就该多友胜己者呢?感性的美好总是容易被理性的数据所击,即使是圣人之言,也避免不了遭此宿命。你以为的朋友,其实有很多人并没有把你当作朋友,特别是比你优秀的人。我并非异想天开地说此言论。2016年3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者阿卜杜拉·阿尔玛图克和同事发表论文
知识窗 2016年8期2016-05-14
- 学习篇
,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日“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问说》刘开【赏析】议论性文言文讲究的是文气贯通,说理雄辩,逻辑性要强,语言要有气势,因此对比、对偶、排比、反复一直是作家青睐的写作手法,在形式上使文章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5年9期2015-07-06
- 中国文字太美
甫也,矩也,始生己者有矩可法也,生曰父,死曰考,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兄为世父,弟为叔父,父之从昆弟为族父,转注为长老之称,又为男子之美号,读如甫切,如古之仲父尚父,今天主教内之神父是。父,是规矩的代名词。强力而为。力不及而强之曰勉,引申之欲人奋发亦曰勉,如勉励劝勉之勉是。貌似最初不是个褒义词。过厉曰酷。酒味厚也,酒味厚则性尤烈,故凡烈者皆谓之酷,如酷吏酷暑之酷是。引申为酷好之酷。原来烈者是酷呀。落沙天也。风而雨土为霾,谓大风扬尘土从上下也,又晦也,物经尘霾,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5年6期2015-05-30
- 远离缺乏仁德者
的话:“无友不如己者”,可见这句话的“正实”与重要。“无”通“毋”,从字面上直接理解,就是“别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难道孔子的交友观就是这样?其实这样理解简单化了,孔子实际是说不要与缺乏仁德的人为友。关于“友”,今天我们一般泛泛理解为“朋友”,其实,《说文解字》称“同志为友”,可见“友”多指志趣上的一致相同,有“志同道合”的意思。“如”,《说文解字》说“从随也。从女从口”,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说:“从随,即随从也。随从必以口。从女者,女子从人者也
山东画报 2015年17期2015-04-29
- 见贤思齐
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另一次,他改了一个字,说“毋友不如己者”。学问家认为,“无”和“毋”是相通的,意思一样。为什么一样的意思,《论语》要记几次?可能是孔子的学生多,在不同的时候对不同的人说,所以说了好几次。但啾啾先生认为,有一次肯定是教导子贡时说的,这是因为,子贡的的确确是个好人,他常常跟各种人交往,哪怕是不如自己的人,子贡也不会看不起。在另一本记载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孔子家语》里就明确地写道,孔子对子贡这种老好人非常担心,孔子说:“我死了后,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2015年10期2015-04-29
- 曾国藩的“八交九不交”
八交”就是要交胜己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亏者、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九不交”是不交志不同者、谀人者、恩怨颠倒者、好占便宜者、全无性情者、不孝不悌者、愚人者、落井下石者、德薄者。仔细想想,曾国藩的这十七条交友原则很有道理。和比自己强的人交往,才能提高自己;和道德高尚的人交往,才能塑造自己优秀的品行;和有趣的人交往,才不会乏味;和肯吃亏的人交往,友谊才能长久;和敢于直言的人交往,才能不断纠正自己;和志趣广大的人交往,才能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
中外文摘 2014年15期2014-11-17
- 人生悟语
贵的人,面对强于己者不卑不亢,面对弱于己者平等视之。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宽容,就有多少欢乐。真正的平静,不是你可以静坐几个小时不起,而是用一颗平和的心看人间万象,听花开的声音。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要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一个并不完美的人。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
党建 2014年9期2014-09-24
- 公仪休拒收鱼
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小名片】公仪休,春秋时期鲁国人,官至鲁国宰相,因为廉政,不收人鱼而被流传后世。【故事大意】公仪休做鲁国的宰相,很爱吃鱼,全国的人都抢着买鱼送给他,公仪休不接受。他的学生周永驰劝他说:“老师爱吃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的鱼,为什么呢?”他回答说:“正因为我很爱吃鱼,所以不接受。如果接受了鱼,就必然要低就别人的脸色;低就了别人的脸色,就可能歪曲违背法律;法律被歪曲违背了,宰相就会被罢免。虽然我喜欢吃
作文评点报·小学三、四年级 2014年26期2014-09-18
- 问说
其奚决焉4?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5。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6。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7。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8。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1
美文 2014年14期2014-08-06
- 立以问为美德 破以问为羞耻
甘情愿地请教贤于己者。一旦消除了轻蔑心,就会放下架子求教于不如己者;一旦铲除了随意心,不再对等于己者等闲视之,就会发现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等于”自己的,他一定也有比自己高明的地方,因而值得学习,值得向他提出问题,共同探讨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取得双赢。我在这里两次提到“无意”这个词,在心理学上,它是“有意后注意”,这在“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阶段中是最高层次的注意品质了,也就是习惯成了自然。从“是己而非人”的习惯转化成为向所有人虚心求教的
美文 2014年14期2014-08-06
- 《论语》“无友不如己者”疑义辨析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前辈学者对“无友不如己者”注解上的分歧,源于对句中“如”字意义解释不一。从整篇整章来把握孔子言论的主旨,重视上下文的“语境”,对于准确理解孔子思想是必要的。要正确理解这句话,就要把握“主忠信”这个前提,合解“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就是说,君子以忠信为重,不要与不忠信的人交朋友。关键词:“如”“友”疑义辨析一《论语·学而》有这样一段文字: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7期2014-08-02
- “无友不如己者”疑义辨析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6)1《论语·子罕》第二十五章: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一章朱熹认为是“重出而逸其半”。杨伯峻先生译作: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学而6)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说,“与不如己者交友,无益有损”,“窃谓此章绝非教人计量所友之高下优劣,而定择交之条件。孔子之教,多直指人心。苟我
大众文艺 2014年11期2014-07-12
- 《论语》“不重”章断句、释义辨析
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杨伯峻断句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页)程石泉断句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读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王向荣断句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插图本论语二十讲》,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指出“‘不重’章,
江海学刊 2014年6期2014-04-16
- 《论语》“无友不如己者”新解
论语》“无友不如己者”新解⊙井 超[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京 210097]古往今来,学者对《论语·学而》篇“无友不如己者”一句各自发挥,多有歧解,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无友不如己者”为何意;“不如己”如何界定;“无友不如己者”是否为假命题。综合比较历代学者观点,朱熹对“无友不如己者”的解释较为合理,但应加以限定,可以这样理解:(孔夫子勉励自己的学生)不要和(道德)不如自己的人交往。《论语》 无友不如己者 经学研究《论语》是中国儒家经典之一,素有
名作欣赏 2014年26期2014-03-14
- 析《论语》“君子不重则不威”章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段话不长,意思好像也不很连贯,如不仔细思考,很难看出每句话之间的内在联系。历代学者对此章的讨论也有诸多分歧。程树德《论语集释》:“毛奇龄、江声皆谓“主忠信”以下别为一章,然《子罕》篇固有之,上有“子曰”字,则自为一章”,而程树德先生认为“此章则‘主忠信’三句明明连上文为一气,断无分成两章之理”。现代学者黄怀信先生在《论语新校释》中,将“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单独列为《学而》篇的第七章,而将“主忠信/无友不如
语文学刊 2014年7期2014-03-12
- 见贤思齐
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另一次改了一个字,说“毋友不如己者”。“无”和“毋”的意思是一样的。为什么同一句话在《论语》里出现了几次?这是要凑字数骗稿费吗?呵呵,当然不是。可能是因为学生多,对不同的人,孔子就说了好几次。啾啾先生觉得,这其中肯定有一句是孔子教导子贡时说的。子贡是个老好人,他常常跟各种人交往,哪怕是不如自己的人,子贡也不会看不起。孔子对此非常担心,他说:“我死了以后,子夏会越来越好,但子贡呢,会越来越糟!跟什么人相处很重要,跟好的人在一起,就像处
英语大王·奇妙成语 2013年10期2013-11-06
- “无友不如己者”传统道德语句的价值逻辑及其重构
09)“无友不如己者”传统道德语句的价值逻辑及其重构孙 杨 ,冯文全(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9)近些年,国人已普遍意识到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育人价值。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应尊重其历史性,并抱以理性的批判思维去重新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无友不如己者”的传统道德语句所蕴含的价值逻辑是典型的功利主义。对交友行为的利益结果预期,成为刺激或约束人们交友的主要原因。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平等、尊重、互助,我们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人。对“无友不如己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1期2012-08-15
- 《论语》释疑二则
。一、“无友不如己者”子曰:“(君子)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彩绘版的译文是:孔子说:“君子做人主要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将“无友不如己者”翻译成“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并不能说有什么错,但将这种理解不加分析地教给少年读者,会产生副作用。它会对读者的交友产生消极的暗示与影响:一是对“不如己者”的歧视,二是攀高势利。且不说已有学者指出过,这种交友方式在现实中根本行不通: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2期2012-03-31
- “无友不如己者”的现实意义
03)“无友不如己者”的现实意义梁辉成(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3)“无友不如己者”是《论语》中颇有争议的一句话,本文由此展开,论证了“朋友”这一概念在整个《论语》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并由此引发了对当代的一些思考,提出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美好愿景。朋友;忠信;仁;忠恕;兄弟诗云:“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声。神之听之,终和且平。”(《诗经·伐木》)这是一幅令人向往的诗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2011-08-15
- 求解
而”,“无友不如己者”一句,便教人颇费寻思。倘这话只是说给自己听,又或者是说给孔门七十二弟子听,也还不成问题;倘然是说与人人,又人人听了去照做,便会怎样呢?想想罢:我自然是“无友不如己者”的了,但我去“友”胜于己者之时,这一位却也同样是奉行圣人之教的,则必无友于我也。依此类推,这结果,便是在世界上简直“友”不成的了。如此,成什么话?圣人必不至于如此胡涂。那么只能认为,他的话,只是对自己讲;或者仅止对了他的弟子讲;再或,只是对除此之外的一部分人讲(正如“先进
读书 1992年9期1992-07-15
- 学和问
”。既要向“贤于己者”问,也要向“不如已者”“等于己者”问。古人说,在求师这一点上应该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来说仍是应该吸取的。因为“理无专在”,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圣人”所不了解的,“愚人”未必一定不了解;“愚人”所能的,“圣人”未必一定能。只要我们能不耻下问,善于向各种各样的人学习,就有助于我们的解“惑”和增长知识。“问”之重要由此可以想见了。但是也有人往往“耻于从师”。对比他们聪明的人,因忌嫉而不愿问;稍逊他们的,则轻视别人而不
中国青年 1962年17期196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