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瑰宝和结晶。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不仅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中职语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文章旨在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策略,以期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中职语文;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文化传承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提升文化素养
中职语文教学是培育学生文化素养的关键环节。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诗文、历史故事、哲学思想等,都是滋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宝贵资源。通过中职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学生能接触更多经典诗文,了解更多历史故事,领悟更多哲学思想,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培养道德情操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素材。中职语文教学通过传承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仁爱、诚信、正义等道德观念。这些观念对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健全人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语文教学通过传承传统文化,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现存问题
(一)文化氛围不足
当前,中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普遍不足,传统文化知识相对匮乏。这主要归因于中职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涉及不够深入,教师未能充分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学生缺乏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兴趣。
(二)教学方式单一
中职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多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效果不佳。
(三)与现代文化脱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存在一定差异,中职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时,往往感到与现代文化存在隔阂,难以产生共鸣。这主要是因为传统文化教育未能与现代文化充分结合,缺乏时代感和现实性。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丰富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是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关键。这不仅要求教学内容涵盖经典诗文、历史故事、哲学思想等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使传统文化教育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经典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中职语文教学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诗文,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引导学生深入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经典诗文语言优美、情感深刻,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历史故事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传承。中职语文教学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故事,如古代英雄人物的传奇事迹、重要历史事件等,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哲学思想是传统文化的核心,通过学习和领悟哲学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和人生智慧。中职语文教学可以引入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具有代表性的哲学思想,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哲学的深邃和广博。为了使传统文化教育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中职语文教学还可以引入与现代社会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如传统节日、民俗风情等。这些传统文化内容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
(二)创新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音频等,将传统文化内容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在讲解古代诗词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配乐朗诵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古代的建筑、服饰、风俗等文化元素,让学生仿佛置身古代社会,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情境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在其中进行学习和体验的教学方法。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和内涵。例如,在讲解古代历史故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人物,通过对话和表演来还原故事情节。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在亲身参与中更深入地理解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
互动教学是一种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教学方法。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在互动中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例如,在讲解古代哲学思想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或者将学生分成小组就某个哲学观点进行辩论或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互动中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
(三)营造文化氛围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其布置风格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态有着重要影响。为了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职语文教师可以巧妙利用教室空间,融入各种传统文化元素。
教室的墙壁或黑板上可以悬挂或书写一些经典诗文作品。这些诗文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学生每天面对这些诗文,可以在无形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教室的角落或讲台上可以摆放一些传统艺术品,如瓷器、国画、书法作品等。这些艺术品不仅美观大方,还能让学生近距离欣赏到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通过观赏这些艺术品,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教室的一角可以设置传统文化角,摆放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杂志、图片等。这个角落可以成为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交流学习心得的重要场所。通过定期更新内容,保持传统文化角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索传统文化的奥秘。
(四)结合现代文化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时能够产生更强的共鸣,中职语文教学可以巧妙地引入一些现代文化元素。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传统文化主题相关的流行歌曲,通过歌词分析、音乐鉴赏等方式,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一些以古诗词为歌词基础的现代流行歌曲,既保留了古诗词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对古诗词产生更深的理解和喜爱。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应仅停留在对古代经典、历史故事的简单复述上,而应引导学生用现代视角去解读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加贴近现代生活。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例如,在教授古代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现象、价值观念等,并鼓励学生将其与现代社会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这种对比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同时也能更清晰地认识到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异同。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去解读传统文化。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古代场景、利用数据分析方法解读古代历史数据等。这些现代科技手段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直观感受,还能培养他们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
四、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案例分析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其中,飞花令比赛便是一种既传统又充满趣味的方式,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一)运用趣味比赛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飞花令,作为一种古老而优雅的文字游戏,自古以来便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它要求参赛者根据给定的关键字或主题,迅速吟咏出包含该字或主题的诗句,既考验了参赛者的诗词储备量,又锻炼了他们的应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在班级内开展飞花令比赛,教师可以设定特定的主题或关键字,如“春”“月”“花”等,让学生围绕这些主题进行诗词接龙。比赛过程中,学生需要迅速调动自己的诗词库,寻找符合要求的诗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吟咏出来。这种紧张而刺激的比赛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比赛中体验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结合现代教学,带给学生沉浸式教学体验
为了使飞花令比赛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等。通过投影仪或大屏幕展示诗词的背景图片、配乐,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古人的诗意世界之中。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语音助手、语音识别软件等,对学生的吟咏进行实时评分和反馈。这种科技与传统的结合,能够提高比赛的公平性和趣味性,还能让学生在比赛中更加专注于诗词的韵味和意境。
(三)锻炼语言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飞花令比赛不仅仅是一场诗词的较量,更是一次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锻炼。在比赛中,学生需要迅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寻找合适的诗句进行接龙,这不仅需要他们具备扎实的诗词基础,还需要他们具备灵活的思维和敏锐的应变能力。同时,飞花令比赛也是一次对传统文化乐趣的深刻体验。在比赛中,学生可以感受古人吟咏诗词时的那份优雅与从容,也能在与其他同学的互动中体验到团队合作和竞争的乐趣。这种乐趣不仅来自比赛的胜利,更来自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五、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培训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推动。因此,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例如,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传统文化讲座、培训班等活动,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和教学方法。同时,可以鼓励教师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完善教材体系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需要完善的教材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应加强对中职语文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材中,使教材更加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同时,应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自主开发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三)加强家校合作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需要家校合作的支持。因此,应加强家校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例如,可以组织家长参加学校的传统文化讲座、展览等活动,让家长更加了解传统文化和教学方法。同时,可以鼓励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孩子一起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四)利用现代科技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持。因此,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教学等,使传统文化教育更加便捷高效。例如,可以开发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在线课程和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学习和交流传统文化。同时,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参考文献:
[1] 张玲.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探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9):187-189.
[2] 李统兴,李佳瑜. 文化传承视域下古诗词教学的价值取向、策略与路径[J]. 教学与管理,2021(14):44-47.
[3] 邵伟. 新课改下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J]. 中学语文,2021(05):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