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众多AI硬件中,智能眼镜因其独特的便携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科技巨头的背书,无疑为AI眼镜的火爆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Meta和知名眼镜品牌雷朋合作的名为“Ray-Ban Meta”的AI眼镜,创下百万级销量,点燃了科技界对AI眼镜的热情。
华为作为中国的科技巨头,也加入了AI眼镜的行列。其推出的智能眼镜搭载了最新的鸿蒙4系统和盘古大模型,为用户提供了更为智能、便捷的使用体验。此外,百度也在其世界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小度AI眼镜,进一步丰富了AI眼镜市场的产品线。
不仅如此,更多的智能硬件品牌也在积极筹备或评估眼镜项目,试图在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国外的微软、苹果、谷歌、三星等科技巨头,以及国内的小米、OPPO、VIVO、腾讯、字节、魅族等知名企业,都纷纷传出了正在研发或计划推出AI眼镜的消息。
可以说,2024年的AI眼镜市场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这不仅体现了科技界对AI眼镜的看好和期待,也预示着未来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年,“Ray-Ban Meta”AI眼镜突破一百万副量级出货引发业界关注。根据IDC统计,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约为150万副,Meta占其中主要部分,并在2024年下半年有显著增长。
Ray-Ban Meta相较于前代Ray-Ban Stories,产品大幅提升了拍摄画质像素,可直接连接Facebook等社交平台分享拍摄的照片视频,很大程度加强了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强度。AI大模型带来的风口也强化了AI卖点。
有了珠玉在前,近期市场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AI眼镜产品。包括百度、Rokid、蜂巢科技旗下界环先后发布AI眼镜,整机厂商还在积极与传统眼镜渠道商深度合作。
一名AR眼镜公司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未来传统的近视眼镜、墨镜等品类都有望得到AI大模型的加持,成为AI眼镜的未来战场。
《雷科技leitech》
如果说智能眼镜是科技行业的“新大陆”,那么2024 年传统眼镜品牌的加入,无疑让这片土地更接近“宜居”。这不是空喊口号,而是一场握手。在全球市场,“Ray-Ban Meta”的爆火无疑是“AI 眼镜”非常重要的一个推手。
传统品牌与科技的碰撞,可能远比单纯的硬件迭代更有吸引力。事实上,“Ray-Ban Meta”之后,很多智能眼镜厂商都意识到了传统眼镜品牌在眼镜外观和佩戴等方面的优势,以及这些优势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而联合传统眼镜品牌推出打造 AI 眼镜,这种趋势不仅是对用户审美和需求的深度洞察,更是一次全行业的“认知矫正”。智能眼镜不必永远科技感爆棚,它更可能的归宿是低调、时尚,成为最实用的一件生活配件。
《新浪网》
2024年,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硬件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互联网巨头、手机制造商,还是初创企业与传统眼镜品牌,都积极投身这场竞争,一场“百镜大战”悄然拉开帷幕。
从互联网巨头到硬件创业公司,行业内的大小玩家都希望在这个被认为是“下一代移动终端”的领域分得一杯羹。在此背景之下,各大厂商纷纷亮出自己底牌,并在产品与宣传下足功夫。
细数市面AI眼镜特点,往往是有主打拍摄的,有主打大模型的,还有主打音频的……各有侧重的智能眼镜产品层出不穷,但都是主打融合了AI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AI智能眼镜的大火,促进了智能眼镜厂商与AI大模型企业的合作,以便更好、更为快速地打造拥有品牌优势的AI智能眼镜或AI+AR智能眼镜。而这背后是出于技术融合与创新、拓宽应用场景、提升市场竞争力和降低研发成本等多方面的考虑。这种合作将推动智能眼镜行业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界面新闻》
大模型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智能眼镜的人机交互体验,在语音理解、AI功能实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重燃了大众对智能眼镜的热情。目前来看,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群芳争艳,大模型+智能眼镜的主流形态正在稳固下来,那就是兼顾了重量、功能、价格的路线——“AI眼镜”,正在吸引各大厂商加速布局,将是智能眼镜这一轮复兴的主要形态。
新硬件的产品形态稳定下来,大量科技企业、垂类企业甚至白牌代工厂都想参与进来,就会进入到百花齐放阶段,推动市场的爆发式增长。AI眼镜,大概率会重现智能手机领域的“千元机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