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里人都很喜欢吃豆腐,从小吃到大的几道家常菜,诸如豆腐酿肉、剁椒豆腐、虾仁豆腐汤、小葱拌豆腐、豆干炒辣椒、豆腐乳,好像怎么也吃不腻。豆腐酿肉是将豆腐切成小立方块、猪肉剁成肉糜,再在每块豆腐中央挖小洞塞入肉馅,平底锅加油先煎后焖制成。剁椒豆腐则是先将豆腐炸至金黄,后加剁椒翻炒而成。虾仁豆腐汤中的虾仁需先去除虾线,再加酱料腌制几分钟,待到葱姜蒜爆炒后加入茄丁、黄瓜丁翻炒,最后加水沸腾后放入虾仁、豆腐煮制而成。小葱拌豆腐是最朴素的一道菜了,只需将小葱与豆腐融合,慢火烧香即可。豆腐乳是母亲每年都要做的美食,比豆干还耐储存,往往可以吃上一整年,每次吃的时候用筷子撩一小块豆腐乳,即可吃下半碗饭。
汪曾祺说过:“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吃小吃,吃的是当地的烟火气,也是人情味儿。”所以,每个城市对于豆腐的做法都融入了当地的风情,体现了当地的别样滋味。比如,淮扬名菜文思豆腐羹软嫩清醇,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四川的麻婆豆腐鲜香爽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下饭菜;长沙的臭豆腐远近闻名,臭中带香,香中溢臭,又酥又脆又辣。
前阵子去江西葛仙山旅行,在山脚下一个摊位上吃到了鲜甜的铁板豆腐。只见“豆腐西施”不停地挥舞着铁铲,顾客们簇拥在小小的摊位前等候着,热闹非凡。我在山脚下的几条商业街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发现只有这个摊位生意是最好的。果然,好吃才是硬道理,能把简单的一道铁板豆腐做出风味,也算得上是一种成功!
去江西的望仙谷游览时,我意外发现了一家特别大的豆腐铺。我被宽敞的店铺所吸引,走进去一看,高朋满座,但每张桌子上却都摆放着单一样式的豆腐块。我很好奇,该是怎样好吃的豆腐,才能支撑得起这样大的门面?于是,我也点了一份店里的招牌——爆浆豆腐。端在手心里的时候,我总感觉自己端的是一盘软软糯糯的流体,随着我手心的晃动,豆腐也在碗盘中“跌跌撞撞”。紧接着,一股清香从盘中升起,直闯入我的鼻腔,惹人沉醉。刚落座,我就用牙签串起一块豆腐,是那种虽软弱但却可以完好地串起来的程度。塞入口中轻咬一下,一股浓稠、鲜甜的豆腐液在唇齿间四散开来,再咬一口,豆腐块表层的焦香弥漫舌尖。当时我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豆腐!”环视四周,每个人都如我一般嘴角弥漫着浓浓的笑意,便瞬间明白了此店为何生意如此兴隆。
梁文道曾说:“豆腐的淡,在中国菜里就像国画的留白。没有了这一方白,山水树木就不能呼吸,画面就缺了伸展进退的余地。”可以说,一块豆腐就是一幅山水画卷,吃之鲜嫩,见之欣喜,足以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