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沈腾和马丽饰演马成钢、春兰夫妇。他们和现实生活中万千普通父母一样望子成龙,马成钢希望儿子考上名校,继承他的事业,大儿子马大俊富养做不到,他便“换号重来”,用苦难教育来打磨小儿子马继业。一家人“没苦硬吃”成为电影笑点的同时,马成钢夫妻在儿子身上实行的苦难教育也成为观众眼中最大的教育恐怖。
马成钢夫妻确实付出了很多心血,明明打拼半生,能过上富裕充实的生活,却要为了孩子装穷。马成钢的头发一次次染白,伪装困顿失意;妻子春兰爱美的天性要被强行约束。在马继业面前,他们还要装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犯困也要抱着书苦读。
观影者说
Dark-Ceiling:很多人认为这部影片前半程笑点密集,但我却笑不出来,或许是因为我更能和马继业共情。记得某个暑假,妈妈让我背古文,发现我偷懒后,她以一种自我感动的方式,和我共同接受惩罚。后来,我在一篇名为《我爱古诗词》的作文里,反驳了所谓“引导孩子爱上古诗词”的说法,提出了唯有获得不爱的权利、选择的权利,对古诗词的爱才是真挚的。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看到马成钢找人用水浸泡平板电脑的时候,感觉特别难受吧。
他们给孩子精心营造了一个最好的成长环境——邻居有爱练书法的大爷,爱读书的叔叔,还有洗衣服都能脱口说出物理知识的阿姨。这些“邻居”是马成钢请回来的员工,也是马继业成长过程中的老师,为他的学习查漏补缺。
这些学习上、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也让马成钢有足够的底气在被儿子质疑时,发出控诉:“你以为是我操控了你的人生,实际上是你操控了我们的人生。”
电影的最后,马继业在戳破父母的谎言后,用704分的复读成绩,考取了梦寐以求的体育大学。虽然在马成钢眼里,他是一个连第三梯队都跑不进去的选手,但他终于获得了自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找到了自己的跑道。大儿子马大俊也没有再希冀得到父母的关注,而是通过不懈地努力,完成了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其实,教育从来不是教育一个人如何走向成功,而是教育一个人在生活面前如何宠辱不惊,勇往直前。现实生活中的你我,或许都是一个又一个马大俊。在学习上怎么都开不了窍,对未来也总是没有目标,甚至在家里,也不是被父母偏爱的那一个。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是一个好孩子,更不代表我们没有价值。
《家庭的觉醒》一书中写道:“孩子终其一生最重要的三件事:第一个叫‘我被看见’;第二个叫‘我有价值’;第三个叫‘我很重要’。”愿你我都被看见,做好自己,认可自己。
《楚门的世界》
看完《抓娃娃》,很多人会想起26年前的一部美国科幻喜剧片——《楚门的世界》。影片讲述了一个名叫楚门的普通人,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摄影棚里,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全球观众通过电视节目观看,而他却对此一无所知。
这是一部探讨真实与虚假,自由与束缚的电影。影片中,楚门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完全由幕后操纵者控制的虚假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楚门没有真正的亲人、朋友、爱人,他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别人为他安排好的剧本。他被剥夺了自己的意志和选择,被迫接受别人给他安排好的生活,被困在一个没有真实和自由的牢笼里。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生活的真相,开始了一场逃离虚假世界,追求真实自由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