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策略

2024-12-31 00:00:00王天韵
电脑迷 2024年9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高中生物学情境创设

【摘" 要】 将任务驱动式教学与情境创设紧密结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系统知识与学生思考深度对接,同步促进生物学科素养的显著提升。该模式超越传统框架,让学生在强化生物学基础知识的道路上,自主搭建起新的知识体系桥梁,极大激发了他们对生物学的热爱与探索欲,为未来生物学领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石。因此,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创设生动、启发性的情境,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同时结合其既有知识,培养其科学思维,进而提升生物学科基础成就,成为任务驱动式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情境创设;高中生物学;任务驱动教学

高中生物学教师应致力于将课堂内容与学生学习深度融合,营造教学相长、互动共进的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间的共鸣与合作,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达成教学目标。本文聚焦探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以任务驱动为核心,巧妙创设学习情境,旨在深化学生理解,提升专业素养,并实质性地增强教师的生物学教学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

一、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基本概述

(一)情境创设

情境学习旨在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通过引入、创造和学习与具体情境或环境相契合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使他们能够迅速且准确地掌握所学内容。这一过程有助于不断培养学生的心理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情境创设则是根据教学需求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问题、图片、视频、对话等多种切入点,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以此激发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身上,旨在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术,理解学习内容与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由浅入深、多层次的深度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课本中的重点知识。

二、高中生物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创设情境的主要意义

首先,情境创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显著,能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促使他们更主动地学习。在高中时期,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浓厚,一旦产生浓厚兴趣,其学习有效性将大幅提高。对高中生物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诱导因素。因此,在高中生物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中融入情境创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若能巧妙运用情境创设法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将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课堂。教师需要运用情境创设来开展任务驱动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师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在师生互动的情境下,情境创设可以发挥出其强大的作用,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

最后,使用情境创设教学法可帮助学生避免传统填鸭式教学带来的无趣和难以形成知识体系的问题。当教师在课堂中以任务驱动为目的,将创设情境作为教学手段时,学生可以顺应教师的引导,逐步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完成新时期高中生物学教学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要求。

三、高中生物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的原则

(一)启发性原则

孔子所倡导的是“启发式”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在课堂上,教师应适时、适当地给予指导和鼓励,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其认知水平,进而实现教学目标。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首要原则便是启发式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任务中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而积累经验和知识。

(二)循序渐进原则

《论语》中曾有“师从善诱”之说,体现了这一道理,但当时还未形成一条固定的训导法则。朱熹在《朱子大全》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循序渐进”的主张,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循序渐进原则应包含系统性、定量性、连贯性和广泛性,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获得知识与技巧。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注重创设连续性的情境,确保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都能得到系统的培养。

(三)全面发展原则

我国一直在贯彻落实综合教育政策,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放在核心位置上,突出群体和整体性的重要性,将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教育、发展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教师应注重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的人格和体验的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创新与才能的提升。因此,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教师应尽量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以便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教师应将理论方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遵循全面的教育发展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成就。

四、高中生物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策略

(一)根据教学要求,制订学习任务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习任务的设计应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并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任务的设计应有助于知识的整合,从而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技巧。教师应确保按时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教学目标分阶段进行,并充分利用情境创设,让学生在面对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解高中生物人教版第六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章节“细胞增殖”时,教学内容包括:“细胞分裂的过程、特点及其在细胞分裂中的重要性;能依据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精确绘制出相应的图谱;利用坐标曲线,概括细胞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使学生了解生命的运动规律及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为此,制订了以下学习任务目标:

(1)学生板画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复习相关知识;

(2)学生代表板画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关系图;

(3)学生代表板画DNA的含量变化关系图;

(4)识别有丝分裂过程图,准确判断各个时期。

(二)结合学习任务,合理创设情境

1. 结合生物实验创设探究情境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实验是掌握和深化理论的重要环节。基于此,可提出结合生物实验创设探究情境的新教学方法。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有效学习情境,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并解决问题。同时,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构建可信的知识系统,将独立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突出学生主体性,实现课堂角色的有效转换,推动学生学习与发展。例如,在讲解“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时,教师可让学生用KT板代表细胞,用铅笔和毛线模拟核膜、纺锤体、染色体和DNA分子,通过实验操作直观展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为后续识别有丝分裂过程图及准确判断各时期的学习任务打下基础。

2. 结合重难点内容创设直观情境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被应用到实验教学中。高中生物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内容往往显得抽象且烦琐,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多媒体技术的可视化特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将多媒体技术融入生物学教学,能够将复杂难懂的生物学知识形象化,有效降低学习的难度和复杂性,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并结合其自身特性,创造一个可视化的教学环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取得更佳的学业成果。例如,在进行“识别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准确判断各个时期”的教学时,由于学生对有丝分裂过程图的概念不太清晰,学习任务往往难以顺利完成。为此,教师应尽量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示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图,使学生对这一过程的各个阶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样,既能突破复杂的生物学知识难点,又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

(三)基于学习情况,把控任务实施

1. 任务实施中的教师行为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观察与思考,将教与学有机结合,将学习目的与学生所要完成的任务相联系,以更好地组织并实施教学任务。教师应注重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与技巧,对任务与成果进行精确描述,有效监控任务执行过程,并适时给予指导,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的高效传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翻转课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微观学习、仿真教学等多种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基础。

2. 任务实施中的学生行为

任务实施主要以小组协作、微观学习等方式进行,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积极参与,旨在培养主动的学习态度,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转化。因此,学生需要学会合理分配工作,主动参与各项学习任务,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同时,学生还应积极探索并扩展新的知识和技巧,以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3. 总结评价,完成任务

情境创设在高中生物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中的评价阶段,主要任务是分析、调整和改进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确保教学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

第一,进行个体内差异评价。运用个体内的差异评价方式,既能帮助教师根据自身能力开展教学,又能深刻理解学生的个体特征,从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学生,同时也能让学生对自身有更好的认识。教师在做功课时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定,同时也可制订自评准则。例如,可以对学生参加集体研究讨论的活跃度、学习过程中的认真程度、学习成绩的记录等进行评价。然而,高中生物学教师很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记录学生在教室里的表现。因此,教师可以协助班级委员制定“生物学课程学习纪录登记册”,以帮助学生共同取得进步。

第二,进行形成性评价。针对目前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家庭作业等进行定期的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进行“使学生了解生命的运动规律及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这一教学任务时,要求学生自身建立知识体系,并对其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生命的运动规律及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的知识结构进行建模。在学习任务结束之后,学生的合作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且能够掌握知识体系。

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知识体系搭建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共同进步,使学生能够逐渐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探讨生命运动现象及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加强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测验等方式来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通过测试,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从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五、结语

高中生物学的知识相对复杂,记忆起来也颇具挑战。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更好地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情境创设在高中生物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中的实践尤为重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生物学教学模式,还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它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学习能力,并培养生物核心素养,从而由浅至深地加强对生物学知识的认识。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发挥教学的最佳效果,缩短教学与学习之间的距离,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与成长,为高中生物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陆亚琼. 新课标下的情境创设:本质、内涵与践行策略[J]. 小学教学参考,2024(09):15-17.

[2] 赵献芹. 现代教育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实用[J]. 中国成人教育,2014(23):170-172.

[3] 何虹霖.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4] 林凡.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4):72-74.

[5] 苗娟.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研究[D]. 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21.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高中生物学情境创设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学中不可逆性问题分析
青年时代(2016年30期)2017-01-20 01:55:59
提高高中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应用型大学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29期)2016-12-09 21:34:51
数学知识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
揭示错误本质提升资源价值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29:28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5:07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