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县水土保持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2024-12-31 00:00:00罗登科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9期
关键词:彭阳县水土保持

摘 要:宁夏彭阳县自1983年建县以来,坚持“生态立县”方针不动摇,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已累计治理小流域90条1 879.9 km2,森林覆盖率由3%提高到34.31%,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11.1%提高到81.03%,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5 584.8 t·km-2·a-1降低到2 000 t·km-2·a-1以下。介绍彭阳县建县40年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总结彭阳县水土保持工作经验,旨在对今后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出和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彭阳县

中图分类号:S435.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4X(2024)09-0067-03

doi:10.3969/j.issn.1002-204x.2024.09.013

Achievemen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Pengyang County

Luo Dengke

(Water Affair Bureau of Pengyang County, Pengyang, Ningxia 756500)

Abstract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1983, Pengyang County, Ningxia, has adhered to the policy of \"ecological county\" and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 total of 90 small watersheds of 1 879.9 km2 have been brought under control, and the forest coverage rate has increased from 3% to 34.31%, and the soil and water loss control degree has increased from 11.1% to 81.03%. The average soil erosion modulus has been decreased from 5 584.8 t·km-2·a-1 to less than 2 000 t·km-2·a-1. The achievement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Pengyang County in the past 40 years are introduced, the work exper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Pengyang County i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ork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soil and water loss; Pengyang County

彭阳县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位于六盘山东麓,地理坐标介于106°16'~106°58' E、35°4l'~36°18' N。西部与固原市原州区相连,西南与泾源县接壤,北、东、南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镇原县、平凉市崆峒区相邻。彭阳县气候类型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干燥少雨,蒸发强烈,冬寒长,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年均气温7.4~8.5 ℃,无霜期140~170 d,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 311.2 h,年均降水量450~550 mm,年均蒸发量1 428 mm;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地表为第四纪黄土覆盖,局部有基岩外露;属浅切丘陵地貌,海拔1 248~2 418 m,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分为北部黄土丘陵区、中部河谷残塬区和西南部土石质山区3个地貌类型区;土壤类型以湘黄土为主,土壤质地为粉质壤土,分散性强,易侵蚀,肥力较低,局部区域有淡黑垆土、普通黑垆土、山地灰褐土、粗骨土、新积土;植被类型属灌丛草原植被,在群落中起优势作用的植物有茭蒿、长芒草、短花针茅、冷蒿、百里香和铁杆蒿等。伴生植物有硬质早熟禾、阿尔泰狗娃花、车前草、狼毒草和赖草等,乡土树种主要有杨、柳、榆、杏等;种植农作物主要有冬小麦、玉米、胡麻、荞麦、莜麦、马铃薯,牧业养殖以牛、羊为主。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和石油。

彭阳县1983年由原固原县分设建县,现辖4镇8乡,156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户籍总人口为24.75万人,总土地面积为2 533.49 km2。

1 建县初期水土流失状况

彭阳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腹地,境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具有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典型特征。

该地坡耕地占比大、植被稀疏是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根源。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

1.1 水土流失原因

1.1.1 开垦荒地砍伐树木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涨。要多种粮、多打粮就需要更多的耕地,因此开垦荒地成风、屡禁不止,20°~30°坡度不宜耕种的坡地也被开垦进行耕种。县域内植被稀疏,很少有成片的林地,成材的树木被砍伐。

1.1.2 过度放牧

建县之初,由于农业机械极少,农业种植全靠畜力,家畜家禽粪便作为肥料。农民养殖牛、羊等家畜数量成倍增长,放牧牛羊数量远大于土地承载力。

1.2 铲草皮

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数年,化肥还没有普及,家畜家禽粪便还满足不了农业生产对肥料的需求,铲草皮堆肥十分普遍。在冬、春季节,群众收集荒山上的枯草用做燃料。

1.3 水土流失状况

建县初期,彭阳县植被非常稀疏,荒山荒坡植被盖度极低,森林保有面积极少,森林覆盖率仅为3.0%[1]。根据《彭阳县土壤普查报告》[2],建县之初,彭阳县净耕地面积为133 402.3 hm2。其中:川旱地6 924.5 hm2,川水地5 382.2 hm2,河滩地21.1 hm2,坝地45.9 hm2,高沟阶地4 749.9 hm2,沟掌地463.8 hm2,沟壕地44.1 hm2,水平梯田502.2 hm2,塬地5 651.2 hm2;坡耕地109 617.4 hm2,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达81.99%。水土流失面积达2 320 km2,占总土地面积的91.6%,中度以上侵蚀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9.3%,占总土地面积的72.6%;彭阳县年土壤流失量1 414.9万t,平均土壤侵蚀模数5 584.8 t·km-2·a-1,每年因水土流失带走的有机质37 050 t、氮素3 178 t(其中碱解氮252 t)、速效磷(纯磷)13.1 t。

2 水土保持治理成效

建县伊始,彭阳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为水土流失是导致彭阳县生态环境恶劣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彭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首要任务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经过40年的努力,彭阳县累计治理小流域90条,1 879.9 km2,森林资源保存面积由1.8万hm2增加到13.6万hm2,森林覆盖率由3.0%提高到34.31%;荒山荒沟植被茂密,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95%;除少量零星坡耕地外,原有坡耕地基本实现了梯田化,梯田保有面积由493.3 hm2增加到5.8万hm2,占总耕地面积(6.98万hm2)的83.09%;其中高标准梯田保有面积3.59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51.43%。建县以来累计建成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坝56座(部分改为水库管理使用)、中型淤地坝30座、小型淤地坝73座;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11.1%提高到81.03%,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5 584.8 t·km-2·a-1降低到2 000 t·km-2·a-1以下,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1 000万t左右;县内3条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均稳定在Ⅲ类标准以上,优良率100%,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6%。

建县40年,彭阳县由“苦瘠甲天下”的生态恶劣县变成了以“梯田花海”为主题的全域旅游县。梯田成为彭阳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被誉为“中国最美旱作梯田”,2014年入选农业部“中国美丽田园”。彭阳县“山花节”已连续举办19届,梯田旅游文化节已连续举办3届,彭阳县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逐年上升,2021年彭阳县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亿多元。彭阳县先后荣获“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3 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3.1 持之以恒

坚持“生态立县”方针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草统一规划,沟坡梁峁塬台综合治理;彭阳县干部群众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不气馁,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初步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地变平、人变富”的目标。

3.2 国家持续投入

彭阳县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级贫困县,2019年才退出贫困县序列。1984年,彭阳县财政收入仅为77万元,到2021年,彭阳县财政收入达到4.18亿元,但在全国仍处于极低水平。1987—2010年间彭阳县建成的56座骨干坝、30座中型淤地坝、73座小型淤地坝总投资为6 762.48万元;1983—2021年彭阳县水土保持完成总投资7.87亿元(不含林业、农业、扶贫、农发等单位完成项目投资);2018—2021年水务局、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完成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投资10.13亿元;2022年春季彭阳县利用45 d时间完成1.37万hm2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3.21亿元。国家的持续投入是彭阳县水土保持取得显著成就的最关键因素。

3.3 退耕还林(草)

1999年国家正式启动退耕还林工程,2000年彭阳县开始试点,2001年正式实施,2005年底基本结束。彭阳县落实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共计完成造林面积8.8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5.04万hm2,宜林荒山荒沟造林3.78万hm2[3];耕地面积占当时耕地总面积的37.8%,占坡耕地总面积的46.0%。退耕还林(草)覆盖了彭阳县1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政策惠及4.28万农户20.53万人[4],累计享受国家补助资金5.51亿元、补助粮食21.3万t。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对彭阳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彻底且不可逆地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退耕还林(草)政策使彭阳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使彭阳县生态环境产生了质的飞跃。首先,使彭阳县土壤侵蚀强度最高的陡坡耕地全部变为林地,连同荒山荒沟造林,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量约500万t[4]。其次,使彭阳县森林保存面积、森林覆盖率大幅增加,森林保存面积由3.94万hm2增加到12.76万hm2,增加了2倍多;森林覆盖率由15.7%增加到20.3%,增加了4.6百分点[3]。第三,退耕还林(草)使彭阳县陡坡耕地减少了5.04万hm2,促使彭阳县旱作基本农田建设走上快车道。

3.4 “88542”造林整地技术

“88542”是等高水平沟造林整地技术的简称,1997年起在彭阳县大面积推广运用,适宜于坡度不是过大(一般小于30°)、地形较为宽大整齐的荒山荒坡和退耕地,即在要造林的坡面上,沿等高线开挖深80 cm、宽80 cm的沟槽,用挖出的僵土,在沟外侧修筑高50 cm、宽40 cm的拦水埂,再将沟槽内侧上部的表土挖下、回填到沟槽内整平,形成宽约2.0 m左右的水平沟(坡度过大,则修成的水平沟宽度达不到2.0 m);上、下水平沟之间的间距参照造林树种的行距确定,造林时将苗木栽植到回填的沟槽内。相比以前普遍采用的水平阶、反坡带子田,“88542”等高水平沟造林整地技术能够高效拦蓄坡面径流,大幅提高造林地土壤含水率,从而保证了造林成活率;“88542”整地技术将苗木栽植区的僵土挖出、用上部的活土、腐殖土换填,保证了幼苗生长期充足的养分,促使苗木快速生长;“88542”水平沟能沟将隔坡带上的径流全部拦截,也有效减轻了坡面水土流失。“88542”整地技术对彭阳县林业发展和水土流失治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采用“88542”方式整地,栽植的苗木成活率高。1997年后,除过陡的荒沟及地形破碎带,彭阳县的荒山造林、退耕地造林几乎全部采用了这种造林整地技术。“88542”造林整地技术成为宁夏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技术标准。

3.5 封山禁牧

2003年5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境封山禁牧。这个政策实施后,牛羊“下山入圈”,天然草场、人工林(草)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果得到了有效保护,自然植被生态系统迅速恢复,生物种群日益多样化,裸露荒地基本消失,草地植被覆盖率大幅上升。2008—2010年彭阳县退耕还林(草)杨寨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监测数据显示,封育5—7年后,彭阳县大部分草地植被覆盖度已达到75%以上。近几年,彭阳县草地植被茂盛,地表基本被植被覆盖。实行封山禁牧前,彭阳县水保站实施生态修复,主要是在封育区设置工程围栏,彭阳县草原站也实施了草原围栏,因封育面积太小,对彭阳县影响不大,工程围栏建成后时间不长就会遭到毁坏。宁夏全境实施封山禁牧,牛羊圈养已成为农户养殖习惯。和周边没有实施封山禁牧的县(区)相比,彭阳县无论直观感觉、还是通过卫星影像色彩的简单比对,都有很大差别。

4 今后工作方向

4.1 在提升改造上下功夫

彭阳县2021年公布的水土流失治理程度为81.03%,今后治理要在提升改造上下功夫。

4.1.1 梯田建设

主要是改造早期修建的低标准梯田,实行二合一甚至三合一,把低标准梯田改造成高标准农田,满足机械作业要求,并把零星坡耕地清零。

4.1.2 造林

要重点解决树种单一问题,彭阳县早期造林的主要树种为沙棘、山桃,近年来以山桃、刺槐、云杉为主,林地树种多样性不够,抵御病虫害能力不足,并造成林地肥力衰退。应加大林地抚育和补植补造,乔灌混交、针阔混交、多树种混交,并顺应彭阳县全域旅游规划,树种搭配上满足三季有花、四季有景要求。彭阳县每年举办山花节,但观赏的花只有山桃花、杏花,花期短,近年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引进的碧桃、榆叶梅、丁香、香花槐、海棠、樱花等树种,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花期又正好一个接续一个,生态造林也可借鉴种植。灌木林、阔叶林中要补植云杉、油松、刺柏等针叶常青树种,提升森林景观。

4.2 作好道路防冲和沟头防护

彭阳县坡面水土流失问题已得到了较好的防治,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新建道路、村镇、居民点及农家院落等形成的硬化集雨面产生的径流汇集,冲刷掏空道路的路肩及土质排水沟,汇集到沟头,造成沟头下切,形成新的水土流失。道路防冲和沟头防护应该作为今后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之一。应加大土质排水沟的砌护力度,路肩防护可硬化,也可种草防护,同时应多建涝池、蓄水池等蓄水设施,层层拦蓄径流。由于黄土地区沟头地穴多,不宜修建蓄水型沟头防护工程,应以排水型防护措施为主。

4.3 加强防火、防鼠、防兔工作

植被好,防火压力就大,特别是一些生态移民迁出区,原来的道路、耕地全变为了林草地,植被茂盛,又无防火隔离带,冬天风干物燥,防火必须加强。鼢鼠不仅为害庄稼,还啮食树木根系,一些生长了十年以上的油松被鼢鼠咬断根系造成死亡。因此,必须加大防治鼢鼠的力度。多年来,林业部门进行了专业的灭鼠措施,但效果有限,希望有关科研单位能研发出有效的防治药物。近年来,随着植被的恢复及生态环境改变,野兔、野鸡(雉鸡)种群数量直线上升,野兔啃食树皮,对幼林危害极大。因此,应加强对植被的保护,防止野兔对植被的为害。

4.4 规范建设梯田

近几年,大型装载机、挖掘机投入梯田建设,使梯田建设的宽大平更上水平。但是,在一些陡坡地修筑梯田追求宽度,导致田坎过高过立,不符合标准要求,梯田田坎过高过立,会造成田坎坍塌,使梯田田面变窄,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因此,今后梯田建设要结合地形条件,宽度适宜,按规范设计、施工,要适当纠偏。

参考文献:

[1] 王会平,杨伟. 彭阳县生态林业建设成效[J]. 乡村科技,2016(17):46-47.

[2] 彭阳县土壤普查办公室,宁夏农业勘察设计院. 彭阳县土壤普查报告[R]. 1984,

[3] 杨治银,刘静. 彭阳县退耕还林调研报告[J]. 宁夏农林科技,2007(2):75-76,12.

[4] 王建,马占芳,路志霞,等. 彭阳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经验总结[J]. 宁夏农林科技,2006(5):67-68.

责任编辑:王银惠

猜你喜欢
彭阳县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基于能值的宁夏彭阳县退耕还草地效益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全民阅读·书香彭阳
——我是朗读者”第一期开机录制
彭阳县实施水土保持以奖代补项目的方案与效果
水土保持
彭阳县水土保持工程以奖代补试点项目经验与做法
平和:搞好六个推进 实施六大工程 水土保持谱新篇
水土保持在防洪工程中的作用研究
江西建材(2018年4期)2018-04-10 12:37:16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