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研究

2024-12-31 00:00:00李亚飞
现代盐化工 2024年5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计算机中职

摘要:将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计算机“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教学中,利于拓展课堂容量和育人功能,促使课程目标得以尽快落地。教师将课程历史、中华文化等思政教育元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适时适度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可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目标,促使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得以有效实现。主要阐述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策略,希望对教学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思政教育;中职;计算机;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技能及思想,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通过渗透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与诚实守信的品质,使其成为善于沟通表达与自我学习、较强团队协作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并养成规范编码与按时交付软件等良好的工作习惯。

1思政元素融入项目化教学,加强学习指导

将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需要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项目化教学中,以加强对学习的指导。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如在讲解计算机编程知识时,可引入编程道德和规范,让学生了解到在编程过程中,除追求技术的创新,还需要遵守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在讲解计算机网络知识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醒他们警惕网络陷阱,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思政教育的内容。如设计一个关于社会公益的项目,让学生通过编写程序帮助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升计算机技能,也能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如在学习“C语言认知”的相关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C语言基础知识的兴趣,培养“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工作内容,树立专业岗位意识”等能力,教师可挖掘教材中的与课程历史有关的思政元素,调动学生学习新课内容的积极性。教师可在课前预习环节或新课导入的环节,介绍“C语言之父”丹尼斯·麦卡利斯泰尔·里奇的故事。如介绍丹尼斯·麦卡利斯泰尔·里奇的家庭背景,包括父亲阿利斯泰尔·里奇是贝尔实验室的开关系统工程师,母亲琼·麦吉·里奇是家庭主妇。介绍其学术成绩,如在1963年,年仅22岁就获得了哈佛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在1967年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学与应用数学双博士学位。学术背景为其未来的计算机科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学生感悟其对科学研究的深切热爱与对知识的不懈追求。介绍其职业生涯,包括与肯·汤普森等优秀的科学家一起共同参与了Multics项目的开发,该项目为后来的Unix操作系统奠定了基础。介绍其C语言科研的成果,如在1972年发表了C语言的第一个规范,标志着为计算机科学界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C语言的设计理念和编程范式极大地影响了后来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简单、灵活、高效的特点,使其迅速成为计算机编程的主流语言之一。学生通过了解丹尼斯·麦卡利斯泰尔·里奇在计算机科学发展历程中的成就和贡献,主动向榜样看齐,激发学习本课的内驱动力,减少学习的抵触情绪和迷茫感[1]。

2立足智慧课堂,构建智能思政教育环境

将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需要以智慧课堂为基础构建智能化的思政教育环境,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思政教育与计算机课堂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接受到全面的思政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加入与思政相关的话题,以及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此外,利用智能化教育环境,对学生进行更精准的思政教育,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想状况,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以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服务。通过分析学生的网络行为,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价值观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充分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思政教育的真谛。

如在讲解“数据运算”的相关内容时,需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算术运算、自增与自减运算、关系运算、赋值运算、逻辑运算、条件运算、逗号运算、数据类型转换运算等相关知识内容,掌握相关运算符及其使用方法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带领学生在“我和数学有个约会”的主题活动中,通过以古知今、追溯数学的认知过程,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容的理解记忆。如算术是数学中最古老、最基础和最初等的部分。算术主要研究数的性质及其运算。“算术”在我国古代是全部数学的统称。至于几何、代数等许多数学分支学科的名称,都是后来很晚的时候才出现的。“算术”包含当时的全部数学知识与计算技能,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九章算术》、许商《算术》、杜忠《算术》等历史记载资料,就是讨论各种实际的数学问题的求解方法。在所有的计数法中,二进制是最为古老的计数方法,据推测,古埃及人曾使用过二进制进行计数。十进制是中国人民的一项杰出创造,在世界数学史上有重要意义。著名的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教授曾对中国商代记数法予以很高的评价,即“如果没有这种十进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现在被广泛使用的进制除了十进制以外,还有用于计算机的二进制。通过渗透中华数学文化,让学生了解算术、运算、进制的来源与发展,以及深厚的内涵,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本身,更要了解其是如何发展来的。通过渗透中华数学文化的思政元素,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认识到数学的趣味性和美妙性,积极汲取先辈圣贤的丰富养分,更好地体验数学史的智慧结晶。学生掌握了学习策略之后,也可以根据学习喜好与个性化发展需求等,追溯“逻辑运算的起源”等内容。

3以科学思维开展合作教学,渗透思政理念

合作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广为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以科学的思维开展合作教学,并且在其中渗透思政理念,对于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能在思想道德层面得到提升。基于课程思政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寻找计算机科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同时,理解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在教授编程语言时,除了讲解语法和逻辑结构,还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编程中的规范性原则,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和法治精神不谋而合。此外,通过团队协作的项目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

如在学习“函数”相关的内容时,需要学生了解函数的定义与返回值、调用、形式参数与实际参数之间的关系、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嵌套与递归等内容,掌握函数的调用与返回、函数的递归调用和函数的嵌套调用方法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授课时,可结合行业前沿发展情况,介绍C语言游戏制作相关函数总结,总结C语言一些常用函数。如popen,头文件为#include,函数原型为FILE*popen(const char*command,const char*type)。返回值方面,如果调用fork()或pipe()失败,或者不能分配内存将返回NULL,否则返回标准I/O流。popen()没有为内存分配失败设置errno值。如果调用fork()或pipe()时出现错误errno被设为相应的错误类型。如果type参数不合法,errno将返回EINVAL。说明popen()函数通过创建一个管道,调用fork()产生一个子进程,执行一个shell以运行命令来开启一个进程[2]。

4以生活化元素引导学生思考,开展体验式思政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化元素能够让知识更加具象化。尤其是对于计算机这种比较抽象的知识而言,通过生活化教学,找到知识与生活中元素的联系,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案例,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政教育。此外,开展体验式思政教学也是提升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与计算机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努力和坚持等价值观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思政素质的目的。

如在学习“数组”的相关内容时,教师结合疫情期间测量班级学生体温的真实案例,要求按照学号输入学生的体温测量值,体温超过37 ℃,输出“某同学发烧,相邻学生为某某”的信息,如体温值正常,则输出“全部正常”的信息。教师利用视频课件,讲解测试说明的过程,即平台对编写的代码进行测试,让学生了解平台运行的流程。首先,声明一个数组存放变量。其次,遍历数组进行判断,都不发烧,则输出全部正常;有人发烧,输出其上下左右的同学学号信息。教师也可以介绍“潍坊五年级弟弟用电脑编程出‘冰墩墩’满足姐姐心愿”的社会资讯报道的相关案例,渗透社会即课堂的理念。教师介绍用编程设计“冰墩墩”案例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所学去创作,实现所学知识的触类旁通和学以致用。学生在复杂程序拆分模块编写、定义使用数组、用指针形式访问简单的数据等专业能力的学习和实践操作中,发展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创新、敬业乐业、自主开放学习、团结合作精神等能力。培育学生谦逊好学、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精益求精等品质[3]。

5总结

教师合理挖掘本课中的思政育人元素,有的放矢地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是发展学生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以及方法能力的关键所在,通过落实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中华文化等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教育中,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广泛收集学生的意见想法,根据学情调整教学方案与活动安排,实现“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祁珍.谈中职教育中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信息化课堂——以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为例[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5):172174.

[2]李守成,徐美卿.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8):133.

[3]刘清生.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3):197198.

作者简介:李亚飞,女,江苏连云港人,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中职计算机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计算机中职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4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