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学生“中药调剂技术”教学满意度评价

2024-12-31 00:00:00刘晓君张丹婷
现代盐化工 2024年5期
关键词:教学满意度中药学

摘要:为了解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中药调剂技术教学现状,为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中药调剂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依据,选取广州市白云区某高职院校中药学专业已完成中药调剂技术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思政元素融入、实践环节、师生互动、教学资源满意度评价。调查显示,学生对课程广度和深度评价高,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满足了不同学习需求。思政与专业知识融合自然,实践操作时间安排合理,教师互动展现卓越职业素养和亲和力。对教材与教辅适用性非常满意,内容丰富全面且紧贴实际工作。由此可见,目前中药学专业学生对“中药调剂技术”课程的教学满意度整体较高,但各方面仍有改进空间。高校应结合学生需求,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中药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中药调剂技术;中药学;教学满意度

在全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肩负培养学生中药调剂技术与能力的重要使命。“中药调剂技术”作为主干课程,其教学质量关乎学生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为深入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满意度,发现教学优势与不足,本研究拟对2021级和2022级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评价,以评促改,为教学工作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广州市白云区某高职院校2021级和2022级中药学专业已完成中药调剂技术课程学习的21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调查内容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中药调剂技术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思政元素融入、实践环节、师生互动、教学资源满意度评价以及希望在今后教学过程中需改进的方面等相关问题。

1.3调查方法

在课程结束后通过学习通平台匿名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219份,回收有效问卷219份,回收率为100%。此次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1.52±0.51)岁,男女比例为1.00∶1.15。

2学生关于“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分析2.1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评价

2.1.1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60%的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用性表示非常满意,35%的学生表示满意,仅有5%的学生评价一般。学生们普遍认为,课程内容既覆盖了中药调剂技术的基础理论,又融入了实际应用中的技能和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紧密结合,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环境。

2.1.2课程内容的学科前沿性

学生普遍赞赏课程内容紧跟学科前沿,及时介绍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行业动态。55%的学生对此表示非常满意,35%的学生表示满意,反映出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紧跟学科前沿[1]。

2.1.3理论知识的系统性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给予了极高评价,65%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这表明课程内容结构清晰、条理分明,有助于系统地掌握中药调剂技术的理论知识。

2.1.4跨学科知识的拓展性

尽管跨学科知识拓展的满意度略低于其他项目,但仍有45%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这表明学生认识到跨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并期望课程能更多地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以提升其实用性和吸引力。

2.1.5课程内容中案例分析和实践应用

案例分析和实践应用是课程内容的一大亮点。58%的学生表示,通过案例分析,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而实践应用则让他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并巩固所学知识。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

2.2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评价

2.2.1混合式教学模式

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表现出较高的接受度,50%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40%的学生表示满意。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既灵活又高效,线上学习提供了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的便利,而线下学习则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增强了学习效果。

2.2.2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融合度

48%的学生表示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融合度较高,认为线上资源和线下活动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形成完整的学习链条,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学生还表达了希望进一步优化线上平台功能和服务的意愿,以满足更加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2.2.3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60%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课堂的互动性。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问题解答等互动环节,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2.4翻转课堂和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和自主学习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45%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另有45%的学生表示满意。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提前预习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

2.2.5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结合

55%的学生认为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3思政元素融入的满意度评价

2.3.1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的自然度

50%的学生对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的自然度表示非常满意,在课程学习中不仅能够学到专业知识,还能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这种融合方式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希望思政元素能够更加巧妙地融入专业知识之中,以减少生硬说教的感觉,表明在这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

2.3.2思政元素对价值观形成的帮助

55%的学生认为思政元素对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帮助。通过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环节,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生意义,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在课程中的重要性也给予了高度的认可。

2.3.3思政教育活动多样性

在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多样性方面,尽管满意度略低于其他项目,但仍有45%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学生认为单一的思政教育方式容易让人感到枯燥乏味,而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则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因此,学生希望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例如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以丰富思政教育体验[2]。

2.4实践环节的满意度评价

学生普遍认为实践操作的时间安排基本合理。50%的学生对实践操作的时间安排表示非常满意,认为通过实践操作环节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希望能够增加实践操作的时间和次数,以更好地满足实践需求。55%的学生对实验设备和条件表示非常满意,认为提供的实验设备齐全且先进,能够满足他们的实验需求。45%的学生对校企合作与真实工作环境模拟表示非常满意,普遍认为校企合作对于提升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60%的学生对实践操作的指导效果表示非常满意。学生认为教师在实践操作环节中的指导非常专业、耐心且细致,能够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解决问题,并有效提升实践技能。

2.5师生互动的满意度评价

70%的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和亲和力表示非常满意。65%的学生对答疑解惑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表示非常满意。60%的学生对师生互动的频率和质量表示非常满意。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个别辅导等多种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和质量。

2.6教学资源的满意度评价

60%的学生对教材与教辅材料的适用性表示非常满意。55%的学生认为这些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便捷性、丰富性和时效性等显著优势,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和途径,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学习体验并提高了学习效率。50%的学生对实训平台和模拟设备表示高度满意[3]。

3对策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中药学专业学生对“中药调剂技术”课程的教学满意度整体较高,但在各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3.1课程内容全面性与实用性受好评,跨学科拓展待加强从课程内容来看,学生普遍对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用性给予高度评价。这表明课程设计较为成功,能够紧密贴合行业实际,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然而,跨学科知识拓展的满意度稍显不足,这提示在未来的课程设计时应更加注重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相结合,引入更多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适应性。

3.2混合式与互动式教学模式成效显著,平台功能需进一步优化在教学方法上,混合式教学模式和互动式教学应用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这些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和效率,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线上教学平台的功能和服务仍有待优化,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更加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此外,增强课堂互动和小组合作,进一步提高师生互动的频率和质量,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3.3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获肯定,深化方式需创新

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自然融合得到了学生的肯定,这表明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然而,为了避免生硬的说教,后续需要不断探索更加自然和贴切的融合方式,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体验。同时,增加思政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如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也有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3.4实践环节学生满意度高,实践教学体系需强化

实践环节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虽然已经获得了学生较高的满意度,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希望增加实践操作的时间和次数。因此,应当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投入和安排,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真实工作环境模拟,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5教学资源丰富多样,持续优化与更新势在必行

在教学资源方面,学生对教材与教辅材料、电子图书和在线课程资源以及实训平台、模拟设备的满意度较高,这反映了学校在教学资源方面的投入和努力。然而,随着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发展,仍需持续关注教学资源的更新和优化,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梁娜,叶云华,李林,等.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中药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标准研究:以“中药调剂技术”课程为例[J].才智,2023(15):113116.

[2]王妍.信息化教学设计在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3):2728.

[3]薛宁,杨晓冬.高职院校线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1,20(2):7580.

作者简介:刘晓君,女,广东广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学;医学教育。

通讯作者:张丹婷,女,山西闻喜人,经济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发展、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教学满意度中药学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现代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9-28 07:01:04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学生评教的元评价研究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临床技能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医学信息(2017年6期)2017-04-18 18:25:06
高职学生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探讨
《中药学》教学引入拓展性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