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及养护分析

2024-12-31 00:00:00逯登果
现代盐化工 2024年5期
关键词:生态恢复

摘要:在实际生活以及高速公路运行过程中,高速公路建设对经济发展、物料流通和要素流动起着较为突出的作用。然而,城市化及公路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显著影响。为了减轻其所带来的显性压力,高速公路生态植被覆盖及养护方案成了重中之重。生态环境恢复的可行性路径之一是重构生态系统,引入它种植被,进而使得环境变得更加宜居舒适。因此,着手高速公路生态植被的建设,针对高速公路进行生态绿化以及养护,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深化养护

1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恢复与绿化养护的重要性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恢复与养护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环境保护:高速公路建设需要耗费较为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造成了当地植被破坏,资源过度开采。在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地表断裂、开发破坏土壤、空气质量降低、水土流失严重、沙尘频发等问题。而针对性修复生态系统后,可以提高空气质量、增加物种多样性、增强水土保持能力、维护生态平衡。

(2) 生态景观塑造:绿化工程对高速沿途风景进行打造,可以缓解驾驶疲劳,提升周边地区旅游价值和景观价值,使行车过程心情舒畅,同时也可以起到减噪降排、防尘、阻拦视线的作用,以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行车环境。

(3) 生态功能提升:特定的植被具有特定的作用,针对当地特点,采取科学养护手段,增加植被覆盖率,起到固定水土、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作用。

(4) 社会效益提升: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和养护工程既能改善生态环境,还能提供就业岗位,为旅游开发、植物设计、科研提供必要岗位,同时有望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循环发展,实现绿色可持续性发展。

因此,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养护的重要意义在于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生态功能、提高景观品质,为周边居民打造良好的生活和旅游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

2绿化生态恢复及养护基本原则

2.1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是指在进行绿化生态恢复及养护工作时,以维护和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为出发点和核心目标。具体而言,生态优先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自然生态:绿化工作开展的前提是对目标区域的了解以及评估调查。针对目标区域的自然生态领域进行全方位的评估调查以及审核,了解其土地植被的构成、生物多样性元素、气候水文条件、土壤特性等基本信息,并通过物种组成等重要信息,确保合理规划并针对性选择引进相适应物种。

(2) 尊重生态过程:不同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植被特征。需要根据绿化需要,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在合理引进生态系统时,防止原有生态链遭受破坏,避免产生不可逆转性伤害。

(3) 保护境内生物物种栖息地:对生物物种进行分析,在其原有栖息地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补充,而非进行替代性处理或者直接改变栖息地,争取在现有情况下,优化生物生存条件,而非掠夺资源。

(4) 促进地表水循环:在绿植覆盖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植护,显著提升植被覆盖率、水土保持率、水土养肥育肥能力,并减少地表水流失,使水循环更加完善,实现水循环自然恢复。

(5) 避免干扰生态敏感区:针对生态区域的湿地、森林保护区等脆弱地区,应避免开发,加强保护。通过取消路径、增加防护栏、张贴警示牌等手段,限制人类过度活动和干扰,以确保该区域内的生态特殊功能系统完备稳定。

(6) 推动可持续发展:绿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并非一日之功,应考虑其长远性以及可持续性,并结合社会经济需要在满足基础生态圈保障基础上,适当性进行生态效益经济扩张,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优先原则的实施需要结合生态领域特性和科学技术手段,综合养护知识,兼顾环境需求,考虑长远社会经济效益,满足环境保护需求,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2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准则之一。适应性原则的重点在于考虑当地环境条件的特殊性以及本身资源所存在的特征,并选择适当的植物种类的养护技巧,以实现绿化工程的可持续性、稳定性。适应性原则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适应性:结合当地气温、水土湿度、土壤酸碱性、水文等特征,选择适应气候水文条件的植物种类。

(2) 物种多样性:在植被选择规律上,可以针对植物物种进行选择,提高景观观赏效果,弥补生物缺陷,同时避免单一植被局限,以相互协同克制病虫灾害。

(3) 区域特色:为追求整体协调以及地域文化特色,应考虑当地植被现状以及地域整体风貌,追求环境协调一致,兼顾历史文化传统,适当提升景观美感,增强情感共鸣。

(4) 可持续性:针对环境状况选择良好相性的植物,并使得其具备完整的自我更新和繁殖能力,实现自我延续。为兼顾可持续性需要,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使环境完成自我循环,避免造成负面影响。

(5) 科学管理:根据植物生长特点,针对环境需要,兼顾多样性需求,制定科学养护方案。在养护过程中,减少化学元素的使用,通过自然方式进行合理干预,包括施肥浇水等,以期实现健康良好的植被养护[2]。

3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及绿化养护措施

3.1绿化设计与规划

(1) 高速公路生态恢复及绿化养护的前提是做好整体规划及设计。在实施之前,明确整体要求,就当地气候、水文、土壤等特点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和研究,对归类植物相性,确定植物物种,确定绿化范围、大小、区域布局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和理论意义。

(2) 针对绿化目标,确定绿化需求以及绿化目的。从当前现状来看,一般性植物绿化价值在于生态恢复、环境形象美化升级、防尘降噪等诸多方面,并根据兼顾的需求不同,选择有特色的植被。例如,针对观赏性而言应设置观赏绿地;针对物种迁移需要等目的,应设置生态走廊;针对防沙降噪而言,应设置防护林。同时在植物选种上需要遵循生态原则,在适当的位置选择乔木、草本植物等物种,并形成稳定的生态圈,构建完整植物群落,以提高生态稳定性和抗逆能力。

(3) 针对植被特点,采用多层次绿化结构,通过建立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层,提供多功能栖息地。乔木作为防风固沙、遮阳的重要屏障,为鸟类以及其他动植物提供了完整栖息地,而灌木和草木则有利于保护水土流失,为微生物、爬虫等提供生存环境。

(4) 布局设计兼顾汽车行驶需要以及施工安全性。在绿色规划过程中,需要合理考虑绿化带位置、尺寸以及细节,针对位置、形状、施工需要,考虑交通安全,设置交通缓冲带。同时在细节设计上密切注意植被的密度、方向、补充策略等,实现合理布局。

总之,高速公路的植被生态恢复以及养护,首要问题是绿色设计与规划,并以此确定绿化功能目标,以生态原则为首位,以多层次绿化结构为基础,注重景观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合理进行布局设计。实现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并兼顾驾驶行车舒适性和道路美感,照顾施工安全。

3.2植物选择与配置

在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及绿化养护措施中,植物选择与配置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1) 植物选择与配置应基于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考虑气候和土壤条件。一般来讲,应选择抗击打能力较强的植物,同时争取在本地取材,更适应本地的生态环境。

(2) 在色彩选择上,需要兼顾植物的观赏性。绿化带观赏效果良好可以给驾驶员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在植物选种过程中,可以选择花色鲜艳、变化丰富的植物,提高视觉冲击力。同时,由于气候变化等影响,应兼顾四季特征,使四季均有一定的色彩展示。在此过程中,还应考虑植物的固沙能力,由于周边受到风沙、流水等影响,应优先选择具有抗风沙能力和固土能力的植物。

(3) 在植物选择上应兼顾植物用水量大小和养护成本,考虑其节水能力以及养护的支出,选择具有抗旱性、养护成本低的植物。

3.3水土保持与防治

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及绿化养护的根本目的就是修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景观质量,能够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1) 构建护坡体系:在高速公路绿化过程中,针对沿路河道、陡坡、边坡等部位,需设置水土流失警示牌,并通过发达植物根系、构建堤坝、铸造防护网等,确保坡面稳定,防止水土流失。

(2) 土壤改良:针对土壤问题,若有必要可进行大范围的土壤肥力等弥补。针对土壤侵蚀流失,可通过添加天然有机质以增强土壤肥力,减少土壤裸露,增强土壤的保水性。

(3) 水体治理:植被绿化之际,应避免垃圾污染和河道冲刷,对附近的水体进行保护治理,采取生态修复,构建保湿带,清理垃圾等,减少水体污染和冲刷。

(4) 定期养护:对于已经完成绿化的高速公路景观需要进行定期检测观察,防止病虫灾害入侵和生态链破坏,同时定期整草修枝,保证绿化带的美观整洁,增强生态功能[3]。

4结语

高速公路绿化对于沿高速公路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需要采取科学的养护手段和绿化措施,也需要政企共同参与,实现高速公路、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未来,期望通过进一步创新技术管理方法,实现高速公路养护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美丽、绿色的生态高速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婷婷,李琦.高速公路管理养护设施景观绿化浅析:以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为例[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26.

[2]韩璐.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恢复设计——以西安到汉中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为例[J].建材与装饰,2020(2):278279.

[3]潘鹏宇,段昌群,潘瑛,等.高陡岩质边坡植物绿化与生态重建的立地条件分析——以西双版纳州景海高速公路K15路段为例[J].环境生态学,2020,2(12):2331.

作者简介:逯登果,男,青海西宁人,工程师,本科,从事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生态恢复
采石场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技术
现代园艺(2016年7期)2017-01-09 23:08:29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原则及方法研究
苏州太湖湖滨湿地生态恢复模式与对策
福建长汀县生态恢复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8:47:36
乡土景观设计在玛纳斯河生态设计中的应用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12:40
废弃采石场景观改造策略
现代园艺(2016年13期)2016-09-02 13:20:55
不产氧光合细菌在养殖水体生态系统恢复领域的研究进展
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与湿地的生态恢复
当代旅游(2015年7期)2016-03-07 15:55:44
向家坝生态恢复边坡土壤有机磷形态和磷酸酶活性研究
我国煤矿塌陷区土地利用方式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