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融入上市企业对外担保业务的应用要点研究

2024-12-31 00:00:00胡博闻
经济研究导刊 2024年21期
关键词:上市企业风险点风险因素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融资需求的增加,我国A股上市企业对外担保规模持续扩大,但伴随而来的是恶意担保、超额担保等现象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隐患显著增加。在此背景下,通过分析上市企业对外担保业务的基本情况,指出近年来担保总额、担保风险及大额担保集中的问题。从宏观经济环境风险、被担保公司风险及担保方内部风险三个维度剖析上市企业对外担保业务的风险因素。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深入分析对外担保业务涉及财务管理的主要风险点,并且提出业财融合融入企业担保业务的管理目标和切入点。研究成果可以为上市企业对外担保业务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有助于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更好地控制风险,提高经营绩效。

关键词:业财融合;上市企业;担保实务;风险因素;风险点;应用要点

中图分类号:F832"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21-0061-04

担保业务因其双重属性得到广泛应用,一方面是对于企业而言,可以缓解企业的融资难题,解决企业融资困境;另一方面是之于银行,巴塞尔协议III将保证、抵押、质押视为转移或降低信用风险最主要的技术之一,合格的保证和抵质押有助于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当违约发生时,银行可通过处置押品和追索保证人来降低损失率,故而在银行界,担保是常用的增信措施。近年来,随着资金周转需求的增加,我国A股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公告数量明显增多,整体担保规模持续扩大,担保总额、担保比率均创历史新高,恶意担保、超额担保等违规担保现象开始涌现。对外担保在加大企业经营风险的同时,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财务隐患。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指出,受国内外错综复杂形势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企业面临着上游供给不足、下游市场环境的波动、生产经营不稳定、经营风险上升的局面。过高的经营风险、过多的财务隐患对于微观企业乃至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业在对外担保业务实践中,存在着要么分阶段、割裂式的管理,要么将对外担保业务的执行与风险管控责任单方面归咎于财务部门的情况。然而,面对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与交易内容的个性化、定制化加深的趋势,仅凭财务部门在担保业务中参与并单打独斗已难以全面、有效地控制对外担保风险。

本文拟在对我国上市企业对外担保业务中涉及财务管理主要风险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业财融合融入对外担保业务的切入点及主要控制措施,以期为上市企业对外担保业务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一、上市企业对外担保业务基本情况

根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的统计结果,2020年A股担保有“三个创历史新高”和“一个集中”的特点:一是担保总额创历史新高。担保总额合计6.42万亿,约占上市公司总市值的8.05%,同比增长6.69%,涉及A股2 321家上市公司,约占国内上市公司总数的55.87%,即超过半数的上市公司存在对外或对其子公司提供担保的情况,平均担保总额27.75亿元。二是担保风险越过警戒线以及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的上市公司数量,这两项数据创历史新高。一般认为,上市公司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即担保比率不应超过50%,比例过高说明企业“隐形债务”过高,预示着公司面临较大的潜在风险。有422家A股上市公司担保比率超过50%,同比上涨6.57%,意味着近1/10的上市公司担保比率越过警戒线,其中180家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同比上涨13.92%。三是担保总额向大额集中,2020年担保总额超百亿的公司有132家,承担了77.5%的增幅,合计额度4.22万亿。本文统计了2011—2020年度期末存在担保余额的上市公司数量及担保金额,见下页表1。

二、上市企业对外担保业务的风险因素

(一)宏观经济环境风险

1.来自外部经济形势的风险。研究表明,企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在总量上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即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对企业正常的运营和发展将产生直接的影响[1]。具体到本文研究的担保方和被担保方而言,当宏观经济因不可控因素而相对疲软时,双方的正常经营活动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被担保公司的经营状况将直接关系到其抵御风险和偿还债务的能力[2]。因此,如果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将会给担保方间接带来风险。

2.来自金融机构的风险。银行在担保业务中居于主导地位,当被担保方不满足银行内部的资信标准时,银行通常要求被担保方提供担保,其中第三方担保是重要形式之一。由于银行内部业务人员出于绩效考核、私利或其他原因有可能放宽审核标准,忽视潜在的风险而采取短视行为,且银行通常会在担保业务中要求担保方承担连带责任,这样一来,一旦被担保方无法按照约定偿还贷款本息,担保方将承担全部的风险后果,无形中加大了担保方的风险。

(二)被担保公司的风险

在对外担保业务整个周期中,核心风险因素是被担保方违约引发的担保风险[2],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被担保公司的道德风险,即是否存在故意违约以逃避债务的风险;其次,是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即被担保公司盈利能力或运营出现问题,可能导致财务发生危机,担保违约风险增加[2];最后,是担保风险缓释策略落实的风险,即被担保公司是否提供了反担保,反担保可以有效地降低担保方的担保风险。

(三)担保方内部的担保风险

事实上,在对外担保业务中,担保方是最大的风险承担者和担保主体,在被担保方无法偿还本息而违约时,对担保方而言,财务和经营风险将由或有风险转化为确定风险。

担保方内部的担保风险主要有两类:一是自身的担保承受能力,主要包括代偿风险和财务状况风险,前者主要包括担保金额、业务范围是否超出承担范围、对外担保业务时限等,一旦发生风险,担保方将面临无法承受的代偿风险;后者是当被担保方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本息时,担保方财务状况的稳健性将直接决定该风险对其自身正常运营的影响程度。二是决策风险,由于在对外担保行为中信息的不对称,担保方可能会由于担保信息不完整或受到第三方的干扰而做出错误的决策[2]。

三、上市企业对外担保业务涉及财务管理的主要风险点

从全流程角度来看,企业对外担保业务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事前流程主要包括被担保方准入与受理请求、尽职调查、风险评估及形成报告、内部决议及审批、签订担保合同;事中,即日常监控;事后,即代为清偿和权利追索。本文从上述三阶段对涉及财务管理的主要风险点分别进行分析。

(一)事前

1.政策与制度。一是未制定或完善本企业的担保政策和包括财务制度在内的相关管理制度。二是审核担保申请时,未严格按照本企业的担保政策和制度进行审核。

2.尽职调查与风险评估。一是在审查担保申请人的资信情况和评估相关风险时,未进行或未有效进行财务及经营状况的调查与评估。二是对担保申请人提供的反担保资产状况未进行有效评估。三是对于涉外担保,未能有效评估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国别风险、外汇风险对担保业务可能产生的影响。四是未对担保项目的运营预期和财务绩效进行有效、合理预测。

3.审批环节。一是未衡量自身资产与负债情况、担保人整体经营情况、自身可供担保金额上限以及申请人意向担保金额,导致担保金额超额、造成风险隐患[3]。二是未能及时重新启动调查评估程序、审批流程,导致在被担保人请求针对担保相关事项进行变更时缺乏足够数据支撑、程序支持[3]。

4.担保合同签订环节。未实行担保合同的会审联签制度。

(二)事中

1.担保业务的经办部门与财务部门担保信息未及时沟通。

2.没有建立专人、专岗的过程管控机制。具体而言,包括未定期核实担保项目的投融资进展、未对被担保方的额度占用进度进行跟踪、未能及时有效地把控项目的其他相关风险等,可能导致无法及时发现被担保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财务方面的问题,进而可能使企业承担不必要的代偿责任。

3.担保业务信息记录不完整、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担保业务会计报表和相关信息失真。未建立担保事项台账,未及时足额收取担保费用,损害企业的担保权益。

4.担保相关的账务处理存在一定的瑕疵。当被担保人出现经营状况异动、资产负债表异常、可能面临破产清算风险等情况时,对于预计负债的计提不充分[4]。此外,担保信息的披露不符合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要求,面临外部处罚风险、运营风险和声誉风险。

5.反担保财产管理存在缺陷。未有效监控权利凭证保管、财产存续状况及其价值,未能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并采取相应措施。

6.当担保合同期限届满时,企业未能对担保的各类单据进行盘点、及时解除或终止相关的担保关系。

(三)事后

在向被担保人追索赔偿的司法程序中,因证据缺失或瑕疵,导致举证不能。

四、业财融合融入企业担保业务的应用要点

(一)业财融合的管理目标

1.政策完备、制度健全。一是帮助企业建立完备的担保政策和相关管理制度。二是授权审批制度健全、规范;严禁审批过程不严格或者越权审批。

2.标准明确,监控实时。一是担保申请人准入标准明确,评估流程完备,避免企业可能因担保决策失误或遭受欺诈而面临风险,消除担保业务隐患。二是对担保合同履行情况保持监控,对被担保人的异常情况及时、妥善处理。

3.操作严谨、无业务技术性失误。一是担保合同内容严谨,无重大疏漏并有效防范欺诈。二是担保业务记录全面,按监管要求对担保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信息披露充分。三是担保责任明确,并且责任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二)业财融合是融入企业担保业务的切入点

1.事前。一是政策与制度。包括担保政策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两个方面。依法依规制定、完善和执行本企业的担保政策与管理制度,对担保业务准入,如担保对象、担保范围、方式、条件、程序、担保限额及除外事项予以明确[3]。其中,考虑提供担保的情形主要包括:与本企业业务或关联度高、或关系密切、或有潜在重要的业务关系有互保需求,本企业的子公司、或控制关系的其他企业等。此外,若担保申请人满足一定信用评级、实力较强、经营良好,可考虑接受其申请[3]。二是尽调与风评。包括尽调团队组建、风评维度构成、风评制度落实三个方面。尽调团队人员构成是落实财务风险管理前置、业财融合的关键一步,团队构成除业务经办部门人员之外,应有精通财务管理的专业人员参与,以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经办部门人员的深度合作。风评维度主要包括担保申请人的资信状况、项目的盈利能力预测、资金使用计划和进度、项目的风险、被担保方偿还银行贷款本息的能力等。对于大额担保,更要重视和科学评估担保的风险程度,需排除其存在不良意图。对于需要提供反担保的,应评估反担保的资产状况。对于涉外担保,需评估外汇政策、汇率变动等因素对该业务的影响[3]。对于风评制度,可通过流程化、程序化,如建立标准化流程和技术支持体系,促使风评制度落到实处。三是审查与审批。包括匹配原则与变更重评两个原则。匹配原则指经过前期尽调与风评,在充分了解和掌握该担保项目的基础上,审查风评报告,将拟担保金额与本企业的净资产、担保限额进行比较和权衡,确保担保金额不超过本企业设定的担保阈值。变更重评原则指若被担保人要求变更担保事项,应重新启动尽调与风评程序,并重新审批,严格办理担保变更手续。

2.事中。建立信息联动机制,设立担保事项台账,确保担保会计处理、反担保财产管理准确、到位。

第一,信息联动机制。主要指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机制与外部信息KPI管理机制。内部信息沟通机制包括建立业财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双向赋能,确保相关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专人定期监控机制,实时监控被担保人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登记备案机制,担保事项发生后,应及时在财务部门登记备案;及时终止与清查机制,在担保合同届满之前,及时盘点与该担保相关的业务、财务、法律单据,确保能够如约解除或中止相关的法律关系。外部信息KPI管理机制,即被担保人的五个关键指标EUROR管理,包括:担保项目的执行(Execution)、资金使用(Utilization)、贷款归还(Repayment)、财务运行(Operation)及风险(Risk)等情况,确保担保合同的有效履行。

一旦发现被担保方投资项目效益低于预期、担保资金的使用未按计划、被担保方还债未按约定、财务状况出现恶化、异常的重要人事变动等,应立即启动预案控制担保风险的发生。

第二,建立担保项目台账。企业应建立担保项目台账,详尽记录与担保相关的必要信息,如被担保方的身份、担保的具体金额、担保的有效期以及作为抵押或质押的资产或权利等,并注意记录任何其他关键细节。同时,要确保担保费用得到及时而完整的收取,从而有效保障公司的担保利益。

第三,担保会计处理。应按照国家规定的会计准则对担保事项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一旦发现被担保方出现财务状况恶化、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或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等情况时,应及时合理地确认预计负债和可能发生的损失,并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信息披露。

第四,反担保财产的管理。应对反担保财产实施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相关的反担保权利凭证得到妥善保管,并定期核查这些财产的状况和价值。一旦发现财产价值有下降的趋势,应立即采取行动并及时处理,以保证反担保财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事后。核心是举证与减损。当企业对被担保方启动追索赔偿程序时,担保业务的经办部门、财务部门、法律部门需要紧密协作,确保在整个法律程序中拥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同时,应按照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反担保财产,力求将企业的经济损失降至最低。

担保风险自担保合同签字生效即存在。从现有的担保业务事前由业务经办部门控制风险,事中与事后财务部门被动控制的分阶段、割裂式的控制模式,转变为业财融合,财务部门风控职能前移和参与,可以有效提高对外担保风险的管理质效。具体而言,在担保业务业财融合中,企业在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不同,其中,在事前应把好承诺准入关,谨慎细致;在事中应把好过程管理关,对被担保方的经营、人事和财务变动等信息及时掌握,并启动相应预案,尽量降低和规避担保风险;在事后,应把好完结了事关,在担保合同期满之前,及时盘点与该担保相关的业务、财务、法律单据,确保能够如约解除或终止相关的法律关系。如果发生代为清偿的情况,担保业务相关的业财各部门、法律部门等应根据业务职责和专长通力合作,共同确保证据链的确实、充分,对被担保人的反担保财产处置得当,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对外担保的财务风险,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

参考文献:

[1]"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工商总局课题组:企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正相关[EB/OL].(2013-10-23)[2024-01-24].https://www.gov.cn/gzdt/2013-10/23/content_2513581.htm

[2]" "魏南.TSJ公司对外担保业务风险及其控制研究[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22.

[3]" "曲明.担保业务关键控制措施设计[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2(3):35-37.

[4]"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解读之12:担保[J].国际商务财会,2010(8):30-33.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Points of Integrating Business and Finance into the External Guarantee Business of Listed Enterprises

HU Bowen

(PwC Management Consulting (Shanghai) Co., Ltd, Shanghai 200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increase in financing demand, the scale of external guarantees provided by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continues to expand. However, the accompanying phenomena of malicious guarantees, excessive guarantees, etc. have led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business risks and financial hidden dangers. In this context, by analyzing the basic situ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external guarantee business, the problems of total guarantee amount, guarantee risk, and concentration of large guarantees in recent years are pointed out.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listed companies’ external guarantee business from three dimensions: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risks, guaranteed company risks, and internal risks of guarantors. In the three stages of pre-engagement, during-engagement, and post engagement, we conducted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main risk points related to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external guarantee business, and proposed management goals and entry points for integrating business and finance into enterprise guarantee business.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external guarantee business of listed companies, helping them better control risks and improve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complex and changing operating environments.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business and finance; Listed companies; Guarantee practice; Risk factors; Risk points; Application points

[责任编辑" "立" "夏]

猜你喜欢
上市企业风险点风险因素
浅谈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商情(2016年43期)2016-12-23 14:35:30
浅谈企业融资行为
商情(2016年43期)2016-12-23 13:21:58
规范高校内控体系加强防范经济风险
上市企业财务分析对决策的影响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及对策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37:06
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分析及启示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3:42:51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21:55
论电力工程建设内部控制关键风险点的预防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3:35:01
期间费用审计风险分析及控制
商(2016年15期)2016-06-17 08: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