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虚拟人在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应用

2024-12-31 00:00:00刘语君徐茂剑曾舒颖
三角洲 2024年25期
关键词:桂剧数字文化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下,数字虚拟人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数字虚拟人概念最早起源于1990年的日本动漫,是通过绘画、动画、CG技术等,在虚拟或现实场景中实现非真人的形象。21世纪初,虚拟人技术兴起,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数字虚拟人也具备了一定的交互能力,可以通过语音和图像等方式与人类进行交互。数字虚拟人成本低、适用场景多、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等各个方面的优势使它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我国的非遗种类丰富、数量庞大,其中桂剧是全国“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桂剧为例进行研究。桂剧作为广西桂林主要的地方剧种,历史悠久,发端于明代中叶,明末清初昆腔流播到广西,后高腔和弋阳腔又相继传入,几种声腔相互融合形成桂剧。桂剧的表演质朴细腻、委婉动人,有细腻婉约、灵秀生动、刚柔并济、富有乡土气息的风格特色和贴近生活的质朴简约之美。但是由于各种数字媒体及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子屏幕占据了人们大量的视觉。另外,传统桂剧的演出受到场地、人员等因素的限制,传播途径受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传承的人也因此越来越少,并且古老传统的艺术形式难以迎合新时代审美,难以走到年轻化的群体中,导致桂剧目前已经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以广西的专业“桂剧”团队为例,鼎盛时期超过100个,但是之后随着相关表演机会的减少、收入的降低,很多团队都只能选择解散。当下,在桂林市内很少能见到有专业的团体进行“桂剧”演出,而且“桂剧”演员的数量严重不足。传统文化的流失、人才稀缺断档、剧目和技艺失传,使其民间演出步履维艰,桂剧的艺术特色及艺术风格正在被逐步淡忘。这也是众多非遗文化所面临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在数字化领域对其进行创新研究,将数字虚拟人与非遗融合打造成一个具有宣传、科普作用的数字虚拟人形象,全新的交互形式,都有利于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华的部分的同时,活化其传承方式,使之以更新、更现代化的姿态走进人们的视野,继而走进人们的生活。创新的传播方式,弥补其在年轻群体中无法做到有效传播这一缺憾,让民族文化得到保存与传播、发展与弘扬。

数字虚拟人在文化传承中的运用

数字人是具有人类的外观、行为甚至思想等特征,以数字形式存在的虚拟形象。数字人既包括基于某个知名人物生成的孪生型数字人,也可以是完全凭空设计的原生型数字人。

一、数字虚拟人现状

在当下数字技术手段的支撑下,虚拟数字人已经可以模拟真人的会话、表情和动作,在各种不同的场景进行交互应用。数字人需要具有感知力、学习力、有温度、可进化等智能化特征。

目前看来,数字虚拟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数字虚拟人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数字虚拟人在文化传承中的优势

数字虚拟人具有人的虚拟形象,需要借助物理设备呈现,但不是物理实物,这是其与机器人的核心区别;具备独特的人设,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和行为特征;同时也具备互动的能力,未来数字人将能够自如地交流、行动和表达情绪。归纳而言,数字虚拟人具备以下优势:

突破时空限制。利用数字虚拟人可以将不同时期的文化遗产进行呈现和展示。数字虚拟人的存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给人们展示各式各样的传统文化。

高度逼真的外貌形象。数字虚拟人具有外貌高度逼真的特点,能够生动地再现人物的形象。通过数字技术,可以还原不同的场景和事件,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互动性高。数字虚拟人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能够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观众可以通过与数字虚拟人的互动,深入了解文化遗产的时代背景、内涵和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三、数字虚拟人在文化传承中的具体应用

博物馆展览。在博物馆展览中,数字虚拟人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展示形式,呈现更加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为观众提供更丰富的视觉效果,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影视作品创作。数字虚拟人形象可以作为影视作品中的主角或重要角色,能够为作品注入新的血液。在电影、电视剧、动画等领域,可以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和情感共鸣。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数字虚拟人技术可以帮助保护传承濒危的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采集和复原技术,可以还原和再现文化遗产的原貌,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例如:敦煌通过防病害算法和远程会诊技术,避免了壁画残损、颜料脱落等情况,还有不少文化遗址通过虚拟方式拼接、复制、修复被毁坏的文物,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了昔日风貌。

在文化教育方面,数字虚拟人的运用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文化素材。通过数字虚拟人的讲解和演示,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提高文化素养和认知水平。

四、数字虚拟人在文化传承中的挑战与前景

技术成本较高。数字虚拟人的制作需要大量的数据和算法的支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其研发和应用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截至目前,数字虚拟人的制作和应用成本仍然较高,限制了其在文化传承领域的广泛应用。

隐私问题。数字虚拟人的运用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在采集和使用数字虚拟人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和权益。同时,也需要关注数字虚拟人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跨学科合作。数字虚拟人的运用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支持。不仅需要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支持,还需要艺术、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只有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数字虚拟人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价值。

数字虚拟人在桂剧中的应用

桂剧基本是以方言演唱为主,通过大量的桂林方言生动展现广西的历史文化。桂剧的唱腔则以弹腔为主,唱法清亮明快、婉约动人。在表演方面,桂戏强调神态的刻画,侧重做工,借助于面部表情神态和肢体语言对人物、场景、剧情进行刻画。“桂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其中生行的表演十分稳健大方,小生潇洒清秀,武生儒雅英气,旦行的表演则更为灵巧端庄,净行的表演十分火爆,丑行的表演十分滑稽、颇具趣味。

桂剧角色的数字化。用三维建模、骨骼绑定等技术对桂剧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后重新设计,并结合一些未来风格元素设计,打造一个数字虚拟人形象,可以作为桂剧的虚拟演员,通过动作捕捉和表情捕捉技术,将人类演员的表演转化为数字虚拟人的动作和表情,实现数字虚拟演员的精彩表演。

桂剧唱腔的数字化。将桂剧的唱腔转化为数字音频,可以在数字虚拟人中以配音的形式播放,增强观众的视听体验。

桂剧服装的数字化。通过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与三维建模,数字虚拟人可以在桂剧的表演中呈现出更加逼真的服装效果。服装设计可以根据桂剧剧情和角色的特点进行制作,从色彩、材质、款式等方面展现出桂剧独特的风格和美感。

桂剧在数字虚拟人中的优势及挑战

一、桂剧在数字虚拟人中的优势

文化底蕴深厚。桂剧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桂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著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桂剧可以利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数字虚拟人的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使数字虚拟人更具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

形象特点突出。桂剧人物形象丰富多样,既有忠贞烈女、义士豪杰等正面形象,也有奸臣贼子、妖魔鬼怪等反面形象。这些形象特点突出,具有很强的辨识度和记忆度。同时可以利用其形象特点突出的优势,为数字虚拟人的设计提供更加鲜明和独特的风格,使数字虚拟人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表演技艺精湛。桂剧表演技艺精湛,演员们通过长期的训练,掌握了高超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式。可以利用其精湛的表演技艺,为数字虚拟人的动作和表情设计提供更加真实和生动的表演效果,使数字虚拟人更具生命力和灵动性。

二、桂剧在数字虚拟人中的挑战

技术难度高。数字虚拟人的制作需要高难度的技术手段和制作经验,需要精细的建模技术和贴图技术来保证其外貌的真实性和细腻度。其次,数字虚拟人需要运用动画技术和骨骼绑定技术来保证其动作的自然流畅性和真实感。这些技术要求都需要高水平的制作团队和技术支持。

制作成本高。数字虚拟人的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模、贴图、动画等制作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和资源成本。数字虚拟人的推广和应用也需要投入大量的宣传成本和市场推广成本。这些成本压力对于桂剧数字虚拟人的制作和应用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老年观众接受度低。数字虚拟人的出现对于一些老年观众来说可能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需要一定的接受过程,且桂剧作为小众的非遗文化,知名度相对较低,观看门槛高。一些老年观众可能对于数字虚拟人的表演方式和形式感到陌生和不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和接受这种新的艺术形式。

桂剧与数字虚拟人二者结合对文化传承的突破

数字虚拟人可以作为桂剧传承的新载体,创新传承方式。通过将桂剧的经典剧目和曲目进行数字化,以数字虚拟人的形式进行演绎和传承,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数字虚拟人具有与观众进行互动的能力,可以创造更真实的沉浸式体验。通过与数字虚拟人的互动,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桂剧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表演艺术,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数字虚拟人可以通过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拓展桂剧的传播渠道。数字虚拟人可以在各种平台上进行表演、宣传和互动,将桂剧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些桂剧的珍贵剧目由于年代久远,面临失传的风险。通过数字虚拟人的演绎和保存,可以将这些珍贵剧目永久地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数字虚拟人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可以促进桂剧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和交流。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将桂剧的艺术魅力传递给更多国际友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桂剧与数字虚拟人的结合可以为文化传承带来多方面的突破,在创新传承方式、增强互动体验、拓展传播渠道、保护珍贵剧目、促进跨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字技术将桂剧文化以数字化形式传承和保存,避免传统艺术形式的流失和消亡。将桂剧文化融入文化旅游中,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桂剧表演的氛围,增强艺术体验。

数字虚拟人可以作为桂剧文化的代言人,向更多人介绍和宣传桂剧文化的特色和价值。提高桂剧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将桂剧文化推向世界舞台,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

通过数字虚拟人形象,不仅保留了桂剧原本的文化特色,更能引起年轻群体的关注和兴趣,使其自发地对桂剧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与喜爱。不仅创新了文化表现形式,更是对保护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让更多的人能够近距离地了解到桂剧的文化底蕴,不仅满足娱乐需求,也满足了文化需求。

数字虚拟人对桂剧文化传承的影响和意义非常重大,可以为桂剧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可以扩大桂剧文化的传播范围,提高其国际影响力,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作者简介:

刘语君,女,动画专业学生,主研IP设计方向;曾舒颖,女,动画专业学生,主研IP设计方向;徐茂剑,通讯作者,男,湖南永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室内设计、风景园林建筑工程。本文系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虚拟数字人在桂剧中的创新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310595079)成果。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桂剧数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非遗视角下广西桂剧的传承发展
艺术家(2021年5期)2021-11-26 10:57:29
浅析广西桂剧的起源发展
大众文艺(2019年11期)2019-07-12 08:40:28
新媒体视野下广西桂剧的现代化重构
大众文艺(2019年10期)2019-01-28 07:15:53
谁远谁近?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成双成对
现代传媒视野下桂剧的发展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