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升级再造的运动包袋设计实践研究

2024-12-31 00:00:00孟俊卿李雪梅
设计 2024年19期
关键词:回收利用

摘要: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推动了时尚产业变革,时尚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废旧运动包袋的升级再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法,叙述升级再造设计的概念在广义上与在时尚语义中有所不同,分析在时尚语义中的特征。然后,通过市场调研法分析不同视角下包袋升级再造设计案例,从个人自发的改造,到具备商业流程的包袋升级再造设计案例,总结出包袋升级再造设计的规律与方法。最终通过创意设计实践,融合新的时尚艺术风格,解决当下青年群体面对消费主义模式下,废弃包袋过多无法处理的问题。让升级再造成为可持续设计的新思路,塑造消费者可持续的生活理念。本文旨在探讨升级再造设计的张力与延展性,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与创新可能性。

关键词:可持续时尚;回收利用;升级再造;运动包袋设计;可穿戴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4)19-0112-04

引言

随着社会化进程不断深入,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人们对于物质产品的快速消费、使用和废弃造成资源大量浪费。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寻求一种环境层面、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在面向2030 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3 个维度的发展问题,提出了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等17 个发展目标。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创新设计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要素。可持续设计(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源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是设计界对经济发展与环境、社会等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论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寻求变革与转型的设计实践[1]。伴随着可持续设计理念的不断演进,其设计方法由单一的语义逐步转向多元化,形成了丰富的设计研究与实践积累。

时尚产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设计理念不断影响着时尚产业的转变。尽管时尚业不断为可持续设计所批判,但时尚业也反映商业形式的多元美学,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相互平衡的可持续发展重要因素。时尚可持续是在可持续设计理念下,践行可持续设计策略,在满足人们时尚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并能加以引导时尚消费对需求的持续满足。面临时尚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持续需要回归时尚业的底层逻辑,从时尚产品回收重复使用、升级再造(Upcycling)等技术创新的角度,为时尚界的可持续商业模式打下基础。

一、升级再造设计的概念和内涵

(一)广义的升级再造:废弃物升级再造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青铜器制作过程中通过熔炼废旧青铜器,获取有价值的金属材料。古埃及人回收金属废料再次熔炼铸造成器皿。古代文明的升级再造源于人们对于废弃物处理方式的反思,具备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自发意识。焚烧、填埋成为其他废弃物(如纺织品等)的宿命,这种方式浪费资源、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到19 世纪末,人们开始意识到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始从理论层面探索废弃物升级再造。

升级再造的概念最早由1994 年德国学者Thornton Kay 在《Salvoin Germany-Reiner Pilz》中提出“升级再造是旧产品被赋予更多的价值”[2];1999 年“ 蓝色经济” 的首倡者Gunter Pauli 与Johannes FHartkemeyer 合著了首部以《升级再造》为名的著作,他们认为应该以自然为模型,从整个经济系统的角度确保不产生废弃物,并在材料的每个利用阶段都创造价值[3]。2002 年William McDonough(威廉·麦克唐纳)和Michael Braungart(迈克尔·布朗嘉特)在《从摇篮到摇篮:循环经济设计之探索》中认为,以工业品、生活用品的循环再利用或升级利用为手段改造现有产品设计和生产方式[4];《牛津词典》在2014 年将升级再造定义为“重复利用废弃物品或材料,以创新出比原有产品质量或价值更高的产品”;在实践过程中,升级再造的应用极为广泛,其中包括工业产品、服装服饰、建筑建材等,尤其是工业产品领域,无论是汽车工业还是家居产品,都运用了升级再造的设计方法。

伴随着可持续设计理念的不断深入,广义的升级再造设计不局限于以完成产品功能修复为主的设计方法,不断演化为从功能到外形,从结构到材料全方位的设计思维。2022 年,刘新,张军,钟芳等教授在《可持续设计》书中认为升级再造的核心是发掘产品与材料内在的特性和潜力,将被视为无价值的物品,打造成更美且更有价值和全新用途的物品。综上所述,升级再造是在产品被废弃后,通过研究废弃材料、部件在属性、形态、结构等方面特性,挖掘其内在潜力,可以重新制成二次原材料,用来打造新的产品。

(二)时尚语义中的升级再造:时尚品牌的升级再造开启于上世纪末。1993 年,瑞士Freitag 兄弟创立同名品牌,利用废弃卡车篷布等废弃材料制作成时尚包袋。而同时期国内人民的物质条件比较匮乏,最初的升级再造以重复使用的形式为主,其工作形式以废弃纺织品修复为主,这样简单粗暴的被动策略无法兼顾创意设计。与重复使用相比,国外升级再造的品牌面向时尚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更能受到消费者的追捧。重复利用和升级再造的模式极为相似,它们都涉及通过手工或其他技术修复原始废弃的服饰品,为废弃产品赋予新的生命力[5];不同之处在于,重复利用只需要进行单一的维修工作,而升级再造是基于产品功能修复,创造出远比回收材料更高的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时尚产品升级再造并不是以完成产品功能修复为主的方式,这种方式所得产品可持续价值较小,无法兼顾审美趣味。时尚升级再造设计是针对产品重复利用的修正策略,是基于功能修复的基础上以创意设计为主导的设计方法,从废旧产品的风格、面料、结构、材质、色彩等多个方向重新设计,主观发挥设计师的作用,打造具有个性化、艺术化的产品风格,在拓展产品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追求艺术性的审美趣味,提高产品的使用效率与频次,减少浪费。

韩国品牌RE;CODE 是升级再造设计的代表。以循环再生设计为理念,从过季单品和废旧面料(包含户外服、帐篷、降落伞等)着手进行解构重组。SS2022 春夏系列(如图1)利用柔软与挺括的材质结合把对立的元素重新解构,辅以女性化的柔软量感,打造个性产品。FW2022秋冬系列(如图2)利用往季滞销的男性大衣重新设计成女装,简约的廓形使原衣服的细节痕迹被巧妙地保留利用,增强日常穿戴效果。

RE;COD 衍生出多元化的配饰系列(如图3),将库存服装面料拆解后改造成各种配饰单品。比如,将库存夹克单品上的袖子拆下来,与废弃的上衣、帽子的零部件重新组合成包袋。还尝试收集被丢弃的汽车座套、安全气囊等,打造工业材料制成的配饰系列。

品牌还开设名为RE;COLLECTION 的专业定制服务(如图4),通过预约模式与客人沟通,记录下服装的故事、尺寸细节、再制过程等细节,将过时无法再穿但有纪念价值而不舍丢弃的衣服进行重新设计,定制成截然不同的崭新衣物。

此外,品牌方定期举行线下讲座、工作坊等活动推广其可持续理念,(如图5),通过讲座宣传塑造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并不定期开设再生工作坊,教导民众改造旧衣物,吸引更多消费者接受品牌价值和文化,成为忠实会员。

RE;CODE 品牌的设计理念、风格驱动成为可持续时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通过设计师对废旧面料的潜力挖掘,完成“升级再造”产品的创意设计。此外,品牌方举办线下活动,鼓励大众助力废旧服饰品升级再造,这将各利益相关方都囊括到设计过程中并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有助于消费者塑造可持续生活方式。

二、包袋升级再造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一)包袋升级再造设计案例研究:在当下极具个性的时代,时尚达人大开脑洞(如图6),主观动手改造身边的废弃面料,践行对时尚可持续的理解。这种个人自发性的小规模改造活动,能够完成部分废旧面料的再利用;但从可持续设计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属于个人行为,并不具备推广性,如果实现废弃产品升级再造,简单改造还不够,必须形成升级再造设计方法,形成小规模性并传达出设计理念,完成废旧产品升级再造的闭环流程。

国内品牌SSSUN 三日皮具的“牛仔改造计划”(如图7)通过回收废弃牛仔裤面料,进行清洁、裁剪,经过统一包袋板型设计,完成升级再造。从审美角度来看,品牌在牛仔面料的基础上搭配具有品质感的皮革面料,呈现一种复古精致的时尚风格。相对于个人的创意改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形成固定的设计风格。虽然设计师对废旧面料具备一定的改造反思,但缺乏对于创意设计把握,无法全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个性。

瑞士品牌FREITAG(如图8)是升级再造设计的旗帜。利用废旧卡车防水布为包袋的主要面料,用废旧汽车的安全带制作背带或提手,通过收集、拆解、清洗、设计、缝制等步骤有效减少材料浪费,诠释升级再造的设计理念。在包袋设计时,对卡车帆布面料的图案几何分割,有意识地避免纹样重复,确保每款包袋都具备不同的图案,不仅形成了品牌自身的设计规律与方法,也尽可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趣味。将规律性的设计方式与单独的个性创新相结合,这是设计师基于升级再造设计理念下应对商业挑战的重要参考。

(二)包袋升级再造设计方法:时尚为消费者展示个体所具有的身份,又将个体与广泛的社会群体联系在一起,更具个性化与归属感。时尚产品消费以外观是否个性化、艺术化、潮流化等成为重要衡量,有时甚至大于产品的功能舒适性。在包袋升级再造的设计阶段,如果设计师缺乏认知并介入,那难以发挥升级再造设计的价值。

废弃包袋的升级创新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包袋的创意设计应选择适合的面料。在包袋的创意改造过程中,要选择具有改造价值的废弃面料,种类统一、简洁的废弃材料,有利于包袋创意设计发挥更大的想象空间,避免在裁剪和缝制新包袋时浪费。还应根据材料的生命周期进行综合分析,回收材料要易于清洁、拆解,对材料寿命、回收次数等进行标识记录,最后通过升级再造设计来实现材料再生。

2. 包袋的创意设计应把握产品规律。赋予被丢弃包袋新的生命,需要持续实现整体废弃产品的长期循环,通过研究分析包袋的板型结构、材质面料、风格特征等设计要素,深入挖掘废弃包袋的潜力,形成相应的改造规律。如上述品牌FREITAG 利用统一的包袋板型,将回收面料裁剪,形成廓形统一、风格相近的包袋产品设计规律,并取得大众消费者所认可。

3. 包袋设计要注重个性化的创意风格。设计师要主观入手,依靠对废旧材料的感知力,通过创造性思维使新产品形成新的艺术风格。这需要结合全新的时尚流行趋势,基于易拆卸、易识别、易清洗的原则,合理规划设计元素,转化为具有新功能价值的包袋,满足不同时尚消费群体的个性化、艺术化的审美趣味,实现升级再造,这是设计师在可持续设计理念下合理应对商业挑战的重要思路。

综上所述,在时尚语义中,升级再造设计方法要求设计师合理选择具有价值的面料,考虑到包袋升级再造设计规律,即从包袋的廓形特征、板型结构、材质面料等寻求产品的设计方法,保证产品再设计风格统一,形成批量化的再造模式。创意设计是包袋升级再造的重点,融合全新的时尚流行趋势,为包袋设计注入全新风格理念,让废旧材料以新产品的方式重新进入循环周期。此外,要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去思考包袋升级再造的设计流程,避免流程设计中某环节的浪费,将升级再造设计推向更具可持续价值的方向。

三、运动包袋设计实践研究

(一)运动包袋升级再造的可行性分析:本次实践利用废旧运动包袋回收进行升级再造设计研究。实践所用的废旧运动包袋回收来自笔者坚持3 个月收集从朋友圈、二手平台等回收5 只包袋,以及工厂残次品中回收服装5 套,废弃产品均呈现八成新。(如图9)

回收的运动包袋从设计元素的角度来看,廓形、板型、材料、制作工艺等都会成为影响废旧包袋升级再造的因素。在廓形方面,以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几何形为主,廓形规整统一,相对于不规则形态的包袋利用率更高。在板型方面,运动包袋板型简单,其面料拆解后能够得到相对完整的大面积材料,便于设计的创意发挥。在材料方面,运动包袋面料主要以尼龙、涤纶为主,面料耐磨耐用,成本低好打理,却回收率较低,废弃后难以降解,回收利用是更好的方式。在工艺方面,运动包袋在制作过程中缝纫工艺多,台面的胶粘工艺少。大面积的缝制工艺有效减少了五金扣件的使用,少量的胶粘工艺避免了有害胶水的使用,有利于运动包袋各结构快速有效分离,提高废旧运动包袋回收的拆解效率。

从用户的角度分析,针对当下青年消费群体为目标用户发放问卷调研(如表1),主要针对笔者所在学校身边的同学朋友等(20-28 岁)年轻消费群体,收到有效问卷总数为105 份;问卷调研到年轻的消费群体面向可持续消费具有积极正向的回应,消费者购买包袋量大,闲置周期长,废旧包袋能够相对保存完整,方便废旧包袋回收利用。运动休闲包袋以风格百搭成为青年群体追捧的服饰产品,回收利用的包袋所使用的场景比较简单明确,多为户外休闲、都市通勤等场景。

(二)设计概念:基于包袋升级再造的设计原则,在创意设计时应该考虑合理利用废旧包袋、服装的裁片进行有效组合与拆解。依据回收的废旧服装配饰品,本系列灵感来源于对包、服装和人三者之间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时尚设计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物”的概念,而是一种穿戴方式正在革新人们的时尚生活方式。随着功能与审美不断融合,人们更加追求“美”的特征。时尚可穿戴设计[6] 更注重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基于艺术化、个性化的表达,满足消费者审美趣味性需求。

本系列设计将回收的包袋面料进行重新解构,搭配回收废旧服装的前幅、后幅、下摆、帽子、袖子等结构,来表现时尚穿戴方式层面上的变化。意在引导一种“新穿戴方式”,在设计过程中尝试多功能拆卸包袋和具有趣味性的插扣附件,满足人们在穿戴过程中的衣服与包袋不同的功能变换需求。其中利用旧回收的废旧面料撞色拼接,再设计成包袋内置隔层或内置小包,方便服装拆解与包袋组合,最终将多种包袋款式与服装进行相互融合搭配,满足不同的审美趣味,让废旧包袋重新转变为功能趣味性的穿戴设计。

(三)设计方案展示

1. 背包采用与服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搭配,体现衣服与包融为一体的思路,其中穿戴方式具体的穿戴是,将背包的肩带设计成可拆卸的方式,当不用背带的情况下,用四合口和磁扣连接,与衣服成为一体,同时,脱下衣服时又能作为一款实用型背包;本方案的改造对废旧面料可利用率的规划是90% 左右(如图10)。

2. 思考服装背后的帽子的作用,当帽子作为防护性能时,可以直接与身体佩戴,将帽子的板型进行一定的调整,构成一个闭合的空间,将帽子装上背包的背带,并且装上五金拉链等,这时可以作为一个背包的形式出现,当帽子进行一定的折叠闭合后的包款,可作为棒球高尔夫球等球杆背包;本方案改造的过程中,对废旧面料可利用率的规划是80%左右。(如图11)。

3. 通过对包袋板型与服装版型二者之间的相互思考,将胸包的版型重新打散,按照功能分散在相对应的服装板型的结构上,在包袋不使用的情况下,可作为服装搭配的某个口袋,在使用的条件下将包袋各板型进行组合,变成一个实用型腰包或者胸包进行使用。本方案改造对废旧面料可利用率的规划是90% 左右。(如图12)

4. 基于服装与包袋相互融合穿戴的思考,用衣服的下摆进行拆解设计,服装下摆使用废旧包袋面料进行改造两只口袋;将衣服的下摆拆卸下来的时候,服装只剩上面,这时下摆可作为一只斜挎包,服装的腰带也可作为包袋的背带,将下摆衣服进行左右对折,也可以折叠为一个手包;本方案改造对废旧面料可利用率的规划是85% 左右。(如图13)。

5. 将目标放在回收的衣服袖口进行思考,衣服的袖子是服装的重要部件,将拆解下的袖子板型按照包袋版型设计,包袋两面的部位又可以作为袖子重新安装在衣服上,使得衣服上结构完整;同时将袖子拆下来也可作为电脑手提包使用;本方案改造的过程中,对废旧面料可利用率的规划是80% 左右(如图14)。

从最初的废旧面料比例来计算包袋的实际使用面料,通过剩余面料的尺寸来进行比例换算,两者相互占比计算能得出相应的回收利用效率。本次系列实践作品整体对废旧面料可利用率是85% 左右。剩余的面料由于时间原因没有利用,如果将剩余面料进行改造,预计升级再造设计方法能发挥废旧面料更大价值。通过实践论证,调研问卷用户其中的30位对新产品满意度高达80%。由此看出,在创意设计主导下的升级再造更能为大众所接受。

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将目光落向生活中运动背包被大量废弃、可用的优质材料被提前结束周期的消费现象。意识到与其等待新环保材料落地的未知时间,不如立刻行动,将已经产生的废弃资源通过设计变成宝藏,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面对废旧包袋从升级再造的设计方法出发,以设计师为主导,从设计规律方法与艺术设计风格的角度深入了解产品的生命周期,使得最大化利用废弃包袋面料的裁片,提高废旧包袋整体的利用率,通过创意设计的主观能动性来让废旧产品实现以旧改“新”的目标。这是对时尚产品浪费问题的一个短期有效的解决办法,为可持续时尚打下实践基础。升级再造设计不能仅局限于产品本身,更需要达到设计师思想上的变革,用系统的思维去审视时尚产品的整体流程设计,将包袋款式设计作为闭环中的重要环节而非单项的结果产出,从更广泛的视角去解读未来时尚可持续设计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刘新,张军,钟芳.可持续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27.

[2]KAY T.Salvo in Germany-Reiner Pilz[N].SalvoNEWS.1994-10-11(14).

[3]PAULIG,HARTKEMEYER J F. Upcycling[M].Munich:Riemann Verlag,1999.

[4](美)威廉·麦克唐纳,(德)迈克尔·布朗嘉特.中美可持续发展中心译.从摇篮到摇篮:循环经济设计之探索[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84-106.

[5]Wu Duan,Zhuang Mingyu,Zhang Xinni,Zhao Yuheng.Towards Circular Fashion:Design for Community-Based Clothing Reuse and Upcycling Services under a Social innovation Perspective[J].Sustainability,2023,15(1):262.

[6]李海兵、李文欣.可穿戴设计结构情感语言表达及可视化教学[J].化纤与纺织科技,2022(01):228-230.

[7](英)凯特-弗莱彻,(美)林达 格罗斯著,陶辉译.可持续性时装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9:65-75.

[8]李海兵,邹璐.进化的特征——由可穿戴艺术展引发的思考[J].服装设计师,2020(06):91-98.

[9]Nathan Shedroff.(内森·谢卓夫)刘新覃,京燕译.设计反思-可持续设计策略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81-191.

猜你喜欢
回收利用
国内外选矿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价值工程(2017年2期)2017-02-06 21:30:09
混凝土搅拌站污水的监测与回收使用的探讨
浅谈低碳经济中的省道公路养护
消费导刊(2016年4期)2017-01-10 13:18:09
借鉴日本垃圾处理的成功经验
人间(2016年31期)2016-12-17 19:27:12
提高锅炉热能回收利用的一下思考
建筑、生态、资源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45:07
电弧炉炼钢的能量节约与利用
厂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回用设计研究
城市污水及其回收利用的技术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7期)2016-03-11 18:36:25
汽车回收再利用管控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