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解与图说

2024-12-31 00:00:00卓凡韩谷晴易小武
天工 2024年31期
关键词:图说方位文化遗产

[摘 要]讨论了街区视觉设计在方位跟踪AR技术辅助下,成为引导用户在空间中行走的精准导游图和读取文化的解说图的话题。用户在该区域空间中进行漫游式行走时,这种方位跟踪AR技术产生数字化“文解与图说”虚实相生的方式,一方面能让用户获取精准的行走地图及明晰的场景信息,另一方面能让用户自主地阅读该街区的文化遗产内容,搭建承载和传播文化遗产数物共生的信息平台。应用了定性调研和定量调研方法,探究了方位跟踪AR技术在特定设计中所起的作用,讨论了视觉设计在文化遗产街区应用的原则和可行性。从林希逸的《鬳斋考工记解》解读文本的方式——对于插图结合文字注疏的注解形式的运用,到空间三坊七巷文化遗产街区设计的案例实践,汇集了用“文解和图说”方法解读经典文本的传统智慧,融合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多重要素服务,拓展了动态读取特定环境下社会文本和图景的方法,挖掘了增强现实技术在提升视觉呈现效果和传播传统文化方面的潜力。

[关 键 词]文解与图说;AR技术;方位跟踪技术;数字化动态图文;文化遗产街区;空间漫游

[中图分类号]J5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31-0039-05

文献著录格式:卓凡,韩谷晴,易小武.文解与图说:方位跟踪AR技术在文化遗产街区视觉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天工,2024(31):39-43.

在全球化和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推广工作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文化遗产街区,如三坊七巷,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传统视觉设计在吸引现代游客和提升文化体验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因此,探索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如方位跟踪AR技术,来革新视觉设计,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方位跟踪AR技术以其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和个性化互动能力,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推广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这项技术,游客在现实世界中自由移动时,可以实时看到文化遗产的三维模型、历史场景,从而全方位、深层次地感受和理解文化遗产的魅力与价值。这种全新的体验方式不仅满足了现代游客对互动性和趣味性的追求,也有效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承。

林希逸的《鬳斋考工记解》以图文结合的注解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现代文化遗产的视觉设计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文解图说”的表达形式,结合方位跟踪AR技术,使复杂的文化遗产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同时丰富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受众的感知维度(见图1)。

本文通过深入的文献研究、数据调研和案例分析,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方位跟踪AR技术与“文解图说”表达形式的结合,来优化文化遗产街区的视觉设计,从而提升游客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这一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实践指导和参考。

一、AR助力视觉设计的技术与文献依据

(一)AR助力视觉设计的技术

方位跟踪AR技术在文化遗产街区保护设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该技术使游客在文化遗产街区漫游时能提前精准地查看地图与导视系统,并了解文化遗产街区的内容。这一便利、精准与迅速的服务得益于方位跟踪AR技术的多功能,包括环境感知、特征检测、定位导航、视觉内容融合与互动反馈。通过漫游方位跟踪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了用户在现实世界中自由移动时对虚拟对象的持续跟踪和定位。其主要技术包括视觉SLAM、深度学习、实时图像处理、传感器融合等。SLAM通过分析环境中的视觉特征并构建地图,实现了设备在未知环境中的实时定位和跟踪;深度学习提高了设备对环境的理解能力;实时图像处理和传感器融合确保了对用户移动的快速、准确响应。

结合这些技术,漫游方位跟踪和增强现实视觉为用户提供了丰富且沉浸的AR体验。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平台,该平台具备三维高精度地图重建、空间感知计算、全场域厘米级端云协同定位技术,以及内容平台的资源编撰、内容数字化、AI结构化等功能。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定制包括“AR导航”“AR导览”“AR营销”“AR主题”等一系列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在现实物理空间上叠加虚拟AR内容,并通过统一前端应用进行展现。在文化遗产街区设计中,这些技术为游客提供了个性化导览、虚拟复原展示、互动教育体验等功能,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促进了文化传承与保护,增强了社会凝聚力(见图2)。

(二)AR助力视觉设计的文献依据

将方位跟踪增强现实技术融入文化遗产街区的视觉设计,可以实现数字化文与图在视觉上的虚实交融,这一设计灵感源自《鬳斋考工记解》。此著作记录着宋代手工艺制作技法和细节,其注解形式也极具价值。它采用插图结合文字注疏的方式,使复杂手工艺直观易懂。这种“文解与图说”的形式,是传统表达中最常见、最便利的手法,为文化遗产知识直观化、生动化提供了方法。若将其从平面转为立体,便可使观众更深入地理解文化遗产的多维价值;同时,叙事方式从静观到漫游的转变,可赋予观众更强的参与感和沉浸体验。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这种注解方法为数据动态生成提供了灵感和实现路径,使文化遗产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生动。它催生了在空间动态中观看图文结合的新应用场景,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方式(见图3)。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提出了新要求。方位跟踪AR技术作为融合虚拟与现实的交互方式,可将数字内容与真实环境结合,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因此,将林希逸注解思想与方位跟踪AR技术结合,能让用户在空间漫游时更精准地了解历史文化信息。

本文旨在文化遗产活化与数字化视觉设计领域,借鉴林希逸的注解形式,用方位跟踪AR技术拓宽当代视觉设计在数物空间中的同步应用,动态构建新物质世界的图像生产力和叙事生成力,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提供便利,推动保护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AR技术在文化遗产街区中的应用调研

(一)定性调研

方位跟踪AR技术产生数字化“文解与图说”虚实相生效果的理论推导和实践应用,汇集了《鬳斋考工记解》里文解图说的注解方法与方位跟踪AR技术的程序优势,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多重要素服务融合,为文化遗产街区的视觉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这一技术不仅将静态的文化遗产元素动态化,转化为生动的数字资产,还极大地丰富了展示形式,使观众在互动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感知体验。

以上海豫园灯会为例,方位跟踪AR技术将《山海经》中的元素融入现实场景,实现游客与神兽的互动,让游客在欣赏非遗灯彩和倾听国风故事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这种虚实结合的展示方式,不仅提升了灯会的观赏性和趣味性,还拓宽了文化传播的边界,使无法亲临现场的游客也能通过数字科技感受到灯会的魅力。

方位跟踪AR技术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文化遗产的视觉表现力,还为其传承与保护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提供精准的导视信息、丰富的文化详解以及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该技术有效地扩大了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和观众群体,使得更多人能了解和关注到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方位跟踪AR技术在文化遗产街区的视觉设计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它不仅为观众带来了精准的导视信息和全新的观赏体验,还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相信这一技术将在未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更多的力量。

(二)定量调研

在深入探索AR技术如何有效传播文化与提升视觉效果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详尽的数据资料调研,聚焦于增强现实场景的应用实例。数据明确表明AR技术对文旅产业有深远影响。

数据一:HOTDOG作为潮流元宇宙平台,响应国家号召,融合技术与设计,创建元宇宙乐园并收藏艺术藏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方式。自平台成立以来至2023年12月,月交易额达到10亿+,注册用户数达到了3000万人,平均单日活跃用户数达到50万,已与200多个品牌进行合作。HOTDOG的App有许多功能,它模糊了线上与线下世界的边界,为用户提供了增值服务。数据二:虚拟技术与商业、文旅等领域的结合能带来更加出人意料的效果。HOTDOG与百联合作,定制数字藏品,增强购物乐趣与获得感,实现销售降本增效。联名期间,满额购物即可获赠数字藏品盲盒,这一活动推动了百联商场球鞋销量增加,相较于平时销量增长了超过100倍。

调研显示,AR技术在空间与场域中通过文化遗产街区视觉设计生成新知识的潜力,拓宽了视觉表达维度。运用数字化“文解与图说”的表达形式,实现了生动有趣的文化传播,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创新铺路。随着技术的进步,AR将在文旅产业和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数据证明,方位跟踪AR技术结合文解图说,有效提供了多维度解读与互动,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此技术融合漫游式动态叙事,活化文化遗产街区,助力观众深度感知历史。总体而言,方位跟踪AR技术为文化遗产街区视觉设计带来新形式与创新空间,促进了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推广。

三、AR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街区

基于前文对方位跟踪AR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可以得出,在视觉设计中,融合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多重要素服务,把AR技术融入文化遗产街区设计中,可以在空间中得到立体的文解与图说的注解形式,生成更加直观、生动的信息,帮助观众生成新解读方法,呈现出更加多元优质的效果。

AR技术发展至今,其应用范围、技术程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在导览层面的应用也进一步优化。目前,景区中常通过使用3DMAX、Unity、Vuforia等技术,来实现增强现实追踪导览系统的精准开发。

为进一步论证增强现实技术的开发效果,目前,在5G、元宇宙以及其他技术的共同支持和推动下,增强现实正逐步渗透并丰富各类应用场景,引领数字时代新风尚。在智慧景区构建中,AR技术融合多维度数据,实现增强现实、虚拟结合与仿真三大赋能。这一技术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引导、沉浸式剧场、全息景观、角色扮演等多种有趣的体验,更好地宣传与保护文化遗产。

增强现实技术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上游硬件软件研发、中游终端与内容平台、下游多领域应用。上游深耕光学、芯片等核心技术,中游汇聚品牌力量,拓展应用场景,下游则覆盖医疗、地产、广告、文旅及娱乐,展现出了广阔的市场潜力。

多领域的合作,使得方位跟踪AR技术更加完善地将现实与虚拟融合,提供精准定位与文化沉浸双重体验,创造出虚实相生的服务功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这一技术不仅丰富了信息获取方式,还促进了知识生产的空间漫游,为视觉设计领域带来深刻变革。

四、案例研究:三坊七巷文化遗产街区设计

增强现实技术已经在智慧景区系统中有着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其中方位跟踪AR技术更是被广泛地应用在了许多文化遗产街区的设计中。设计师运用方位跟踪AR技术,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多重服务要素结合,以数字化“文解与图说”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新颖的效果。

以三坊七巷文化遗产街区设计《幻城寻珍》(见图4、图5)为例,AR技术在文化遗产街区的设计中可以创作出多样性的效果,让文化遗产街区的静态文字与图片元素移植到动态数字孪生的空间中,发挥活化遗产作用。设计师在对文化遗产街区进行设计时,选用了线上加线下的方式,并且在设计表达中提取了三坊七巷的特有文化元素符号进行转译,将重要的文字与图片元素移植到数字孪生的空间中,让游客身处现实物理空间的同时,在数字空间中提升感受。在根据三坊七巷原型重构的虚拟空间中,设计师提取了椰吉、同利肉燕、后街捞化、古蒸燕等六个三坊七巷的特色元素,并将其设计成游戏风格打卡地,游客需要解锁游戏寻找宝藏。

在设计中还可以设置游客收集或交易数字藏品,数字藏品也会同线下店铺合作,解锁新的饮品优惠券等,丰富游客的体验。这种方式使游客在游戏中轻松解锁景点美食,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体验,还让古镇多了活力,起到了虚拟导览的作用。数字化科技的助力,与街区的文化内涵相呼应,为游客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沉浸式体验。

方位追踪AR技术在文化遗产街区里的运用,使游客可以在漫游娱乐的同时,深度感受数字空间刻画的古街区氛围,让文解与图说里的二维画面转变为三维体验。以三坊七巷文化遗产街区设计《追昔》为例(见图6—图8),这是一个线下装置加线上体验的街区设计。设计师在对三坊七巷古街区进行调研了解时发现了许多富有福州特色的建筑元素,如马鞍墙、翘角飞檐、硬山顶、丁字拱等,所以便通过设计转译,将建筑上的特色元素整合为平面视觉元素,再通过方位跟踪AR技术把这些二维的抽象元素立体起来,形成一组“建筑角落”装置。

这个设计同样以线上线下协同的方式进行展示,在真实的物理空间中,设计师把三维建筑碎片放在三坊七巷街区五个不同的著名建筑景点内,不同高度约为1.2m的建筑碎片散落在庭院中,起到了休憩娱乐的作用。在线上AR世界中,游客可以跟随碎片所发出的光亮寻找余下的景点。AR技术的助力,可以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增加导视系统,强化了游客对古街区的体验感。

增强现实、三维技术、渲染技术的融入,使得文化和旅游产业得到了新的发展,开发出了多种智慧景区模式。例如,将视觉 SLAM、实时图像处理、传感器融合等主要技术相结合,通过分析环境中的视觉特征并构建地图,实现了在未知环境中的实时定位、跟踪和响应,产生了方位跟踪AR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效果在上述的案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设计中,方位跟踪AR技术是导游和体验板块的重要推手,文解图说方法是游客理解信息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遗产街区视觉设计在方位跟踪AR技术的辅助下,可以高效且有趣地引导用户行走和读取文化的图文信息,进一步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并带来更加丰富和沉浸式的观赏体验。

五、方位跟踪AR技术在当代文化遗产街区视觉设计中的应用优势与总结

方位跟踪AR技术的应用对当代文化遗产街区视觉设计来说具有积极作用。

首先,方位跟踪AR技术可以给用户在行走或动态中提供精准的行走地图及明晰的场景信息。用户通过与虚拟元素的互动,能以更加主动的方式参与到文化遗产街区的探索和体验中,提高了游客对文化遗产街区的探索效率,提升了他们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其次,方位跟踪AR技术可以给用户在行走或动态中提供丰富和沉浸式的观赏体验,不仅能让用户提前了解前方目标的简介信息,还能通过虚拟的演出场景、虚拟人物和虚拟导览等元素的呈现,将游客带入独特的传统文化世界,使游客自主地阅读该街区的文化遗产内容,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最后,方位跟踪AR技术在传承传统文化和生成新知识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能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和有趣的体验。

总而言之,本文从文献解读到案例研究,汇集了用“文解和图说”方法解读经典文本的传统智慧,融合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多重要素服务,拓展了动态读取特定环境下社会文本和图景的方法,挖掘了增强现实技术在提升视觉呈现效果和传播传统文化方面的潜力。以福州三坊七巷的设计为案例,对该街区中视觉设计和方位跟踪AR技术融合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方位跟踪AR技术、文解与图说的注解形式的研究,以及采用定性调研和定量调研的方法,探究了方位跟踪AR技术在特定设计中所起的作用,讨论了在漫游场景中,如何将文解与图说的形式和方位跟踪AR技术相结合,以提升视觉设计的呈现效果,确保用户能获得精准的定位,并为用户提供方便的阅读和参与机会,拓展了方位跟踪AR技术在传承传统文化和生成新知识方面的发展空间。

文化遗产街区视觉设计在方位跟踪AR技术独特的空间定位、实时交互和虚拟叠加能力的辅助下,成了引导用户在空间中行走的精准导游图和读取文化的解说图。这可以给文化遗产街区内漫游的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立体、便利、生动的文化体验,不仅能有效增强游客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更能多维度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希逸.鬳斋考工记解[M].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

[2]罗国琴.增强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探讨[J].参花,2020(1):147.

[3]许娟,张凯.基于AR技术的交互式场景系统设计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3,35(17):113-115.

[4]刘耿哲,刘小文,勾昭元.基于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的未来建筑空间场景设计:以宾大Simon Kim教学作品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2(8):34-36.

[5]王雅楠.增强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展示中的交互体验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3(8):102-104.

[6]于帆.“虚拟”照进现实与文旅双向奔赴[N].中国文化报,2024-04-03.

[7]于帆,李欣然.“数字+”赋予文旅产业新活力[N].中国文化报,2024-01-16.

[8]本刊编辑部.第二届杭州智博会暨2020全球人工智能大会在杭州举行 前沿AI集聚现身 开启无限想象之城[J].今日科技,2020(10):16-18.

(编辑:高 琼)

猜你喜欢
图说方位文化遗产
认方位
幼儿园(2021年12期)2021-11-06 05:10:20
与文化遗产相遇
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 01:49:46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文化产业(2020年23期)2020-10-15 08:00:12
图说
南风窗(2016年25期)2016-12-05 20:44:23
图说反腐
方圆(2016年18期)2016-10-11 20:56:49
图说
南风窗(2016年18期)2016-09-02 19:04:56
图说
南风窗(2016年9期)2016-05-27 20:50:42
借助方位法的拆字
中国修辞(2016年0期)2016-03-20 05:54:32
说方位
幼儿100(2016年28期)2016-02-28 21: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