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新闻评论的观点,学习阐述观点的方法

2024-12-31 00:00:00雷艳曾艳艳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4年31期
关键词: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观点

入乎其内

新闻评论,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新闻评论属于论说文的范畴,主要是说明事理、阐发见解、宣示主张。我们在阅读新闻评论时要了解文章的观点,学习其阐述观点的方法。

一、提出观点

新闻评论中的观点,是作者对新闻事件的认识,蕴含着作者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把握新闻评论的观点:

1.性质

新闻作者会对事件体现出的真善美、假丑恶进行评判,点明性质,指出“是什么”的问题。如《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中作者对厚植工匠精神的企业的性质进行评论:“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

2.原因

新闻作者会挖掘事件产生的原因,解决读者的疑问,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如《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中,“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指出了企业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的原因。

3.影响

每个新闻事件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新闻作者会对此作出评判,以回应人们的关注。如《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中,“‘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指出了践行工匠精神的社会意义。

4.对策

新闻评论起着引导、教育和监督的作用,怎样才能趋利除弊,需要作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解决“怎样做”的问题。如《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中,针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作者认为,除了“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还需要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二、阐释观点

1.事例阐释法

即借助事例从各个角度阐释观点。事实胜于雄辩,让事实说话,既可以使论点的提出有理有据,又可以扩大论证的范围,增强说服力。

2.比较阐释法

即将矛盾对立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更有力地论证观点。

3.比喻阐释法

即采用比喻的方式阐述观点,既可以使说理形象生动,又可以增添文章的哲理美。

4.本质阐释法

即采用下定义的方法把事物的本质揭示出来。如《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中对“工匠精神”下定义:“‘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5.引用阐释法

即引用名人名言对观点进行阐释,既能显示出作者丰富的文学积累,又可彰显出文章丰厚的文化底蕴。

出乎其外

什么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节选)

◎郑大发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爱岗敬业,是爱岗和敬业的合称,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爱岗是敬业的基础,而敬业是爱岗的升华。笔者调研中发现,凡是获得“工匠”和“劳模”荣誉称号的工人,都是爱岗敬业的典范,很多人都在本职岗位上工作了二三十年之久,干出了一番事业。所以,“工匠精神”最根本的内涵,就是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工匠”,就在于他对自己产品品质的追求,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笔者在调研中,最深感受之一就是,追求极致、精益求精,是获得各类“工匠”荣誉称号的工人的共同特点,这也是他们能身怀绝技,在国际、全国或省的各种技能大赛中夺金戴银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传统的“工匠精神”中具有的内涵,那么,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则主要体现于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之中。因为和传统工匠不同,新时代工匠尤其是产业工人的生产方式已不再是手工作坊,而是大机器生产,他所承担的工作,只是众多工序中的一小部分。比如“复兴号”列车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由车间或班组亦即团队协作来完成。因此,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是现代“工匠精神”的要义。

和“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一样,“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也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之一,甚至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灵魂。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继承,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是传统工匠传承的一种主要方式,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因为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选自《人民政协报》2018年8月30日,有删改)

◆赏析

本文运用事例阐释法、比较阐释法等多种方法,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了详细阐述。文中还通过新时代工匠和传统工匠的对比,明确了生产方式变化之下,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传承意义,以及与时俱进、探索创新的时代要求。文章站在时代的高度,探讨工匠精神内涵的丰富与发展,体现出理论的深化。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

◎孟繁哲

全国人大代表孙景南是一名电焊工。30多年间,她和同事解决了一个个生产技术难题,完成多项焊接工艺创新和技术攻关,见证了我国轨道交通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奋进历程,自己也成长为同行中的佼佼者。白天干活、晚上练习,满手满胳膊都是高温焊花留下的印记……“何为‘匠’?就是在专业领域中对自己‘斤斤计较’,久经磨砺方能实现突破。”孙景南道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环顾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是我们的信心和底气。继续巩固和拓展这个优势,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方能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千工易寻,一匠难求。我国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正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加速迈进,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越走越宽广。在如牛皮纸薄的钢板上焊接长征火箭“心脏”,不出一个漏点;把“蛟龙号”潜水器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1/50……大国工匠以久久为功的钻研和创新,成就了一个个“高光时刻”,有力托举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创造。“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努力掌握一技之长,一定能在自己的赛道上创造不凡业绩,成就出彩人生。

工匠精神,既是“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也是“偏毫厘不敢安”的细致,还是“千万锤成一器”的追求。“干一行就得爱一行,总得要在这片沙漠里做出点成绩”,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员徐先英在治沙一线坚守近40年,研制新型治沙装备90多台(套),推广治沙技术面积20多万亩,获评“国家工程师奖”。褒扬工匠情怀、涵养工匠文化,才能让“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成为普遍追求,激励广大技能劳动者把工匠精神蕴藏的巨大能量,倾注于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试验,在平凡岗位上绽放独特光彩。

新时代大舞台,技能人才发展机遇无限。让学技能有学头、有盼头、更有奔头,支持劳动者在本行业本领域担大任、干大事、成大器、立大功,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质量发展就有了澎湃动能和坚实依托。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3月11日,有删改)

本篇报道是如何阐述观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下期)

猜你喜欢
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观点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人民交通(2022年2期)2022-02-28 07:12:04
爱岗敬业 恪尽职守——访漯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业务审核中心副主任王若宁
中州建设(2021年1期)2021-12-02 02:43:42
爱岗敬业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探析
观点
光影视界
当代工人(2018年10期)2018-07-21 08:16:56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
爱岗敬业成就辉煌
业内观点
营销界(2015年22期)2015-02-28 22:05:04
新锐观点
清风(2014年10期)2014-09-08 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