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设计的创意为报刊视觉艺术添彩

2024-12-29 00:00:00张琨
三角洲 2024年30期
关键词:美术设计视觉艺术报刊

加强报刊的美术设计能够增强读者的视觉艺术感,是新时期引领审美趋势的重要美术手段。现阶段,美术设计涵盖的内容较多,包括书籍设计、平面美术、舞台美术等方面。本文通过对解放军报社举办的解放军画报编辑内容进行探究,分析其美术设计与艺术视觉两者间存在的联系,保证美术设计充满创意,才能为报刊视觉艺术添彩。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新媒体行业逐渐兴起,这对于纸质传统行业来说无疑是冲击与挑战,但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在这一发展形势之下,纸质媒体行业要利用新的技术理念对报刊进行包装设计,确保能够争取到更多的读者。作为报刊纸质版的设计美术编辑,需要对自身专业优势进行充分发挥,通过对市场设计创新保证适应市场变化状况,进而为报刊视觉艺术增添色彩。

报刊美术编辑设计创新重要性

美术编辑背景下,信息的传递途径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使得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全媒体环境与传统纸媒环境之间的显著区别。美术编辑作为新闻媒体出版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该领域的深远影响。在全媒体的背景之下,美术编辑们经历了职业领域内的深刻变革,给他们日常工作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种种考验。考虑到报纸美术领域的特殊性质和新媒体的历史演变,美术编辑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职责,并进行创新性的努力和突破。

美术编辑角色的定位已从平面逐渐转向三维。随着社会文化的演进,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更为强烈,这样的审美标准又进一步推动了美术作品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传统的报刊出版流程中,美术编辑主要的职责是根据视觉规则对各种报纸和杂志的版面进行精心策划和视觉美观性设计,通常他们的工作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单一。在数字技术日益普及和应用的过程中,报纸出版领域也逐步转向数字化发展方向。在全媒体时代,美术编辑的工作职责逐渐变得更加庞大,同时其工作的内容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在提供编辑的文本和图片信息中,除了细致的设计和修改之外,音频和视频内容有时也需要经过更深层次的优化。许多单一任务,如今都需要由美术编辑、文本编辑以及多媒体制作的专业人员齐心协力才能达成。随着数字和网络科技的持续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日益丰富,观众的需求也变得更加有个性化,鉴于这种趋势,美术编辑需要更强的创造力,以适应这些变化。

二、美术编辑设计创新的重要性

无论是网络技术还是新媒体技术应用频率都逐渐提高,这说明了这种流行动态也在持续演变。如果传统美术编辑未能摒弃他们的设计思想,及时更新审美理念和掌握新技能,他们很可能无法创造出符合现代读者需求的作品。久而久之,他们将难以适应这个新时代的进步和变化,甚至会被时代发展所淘汰。

伴随中国文化领域逐步走向繁荣,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也明显提升,这导致对于精神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进一步对从事美术编辑的专业人士提出了更高层次的专业要求。对于报刊出版社来说,报纸所涵盖的内容和展示形式都显得非常关键。在全媒体时代,出版社格外重视版面与视频界面的审美设计,如此一来,报纸的页面布局不仅需要深刻地体现其核心经营哲学,还要充分地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并切实达到以形式来提供内容服务的目标。因此,美术编辑在出版阶段扮演的角色越来越突出和关键。如今,我国的报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这无疑对报纸美术编辑们带来了不小的考验。美术编辑是编辑团队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提高其整体素质并加强团队建设对于确保报纸和杂志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鉴于当前竞争尖锐的市场环境来看,为了保持现有客户并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美术编辑应与文字编辑保持密切的协作关系,全力以赴地在报纸版面设计及相关产品创新上投入更多关注。

美术设计的创意为报刊视觉艺术添彩

一、给文字和图片“穿衣戴帽”是美术设计的特殊功能

在新时期的美术设计当中,为了更好地优化报刊功能并提升读者视觉效果,必须要运用有效的文字与图片为报刊内容进行“穿衣戴帽”。这可以将其比作为服装设计师对客户进行量体裁衣的方式,通过利用合理的文字和图片对报刊内容进行添彩。除此以外,根据不同的文字作品内容分析来看,其选择的图片作品也要进行匹配,所以在进行报刊设计阶段必须要深度理解图片文字,对图片内容进行剖析,保证迎合大众审美。举例来说,《解放军画报》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摄影图片为主的一种综合性大型月刊,其中涉及的大多数稿件都是与军事相关的专题作品内容。作为美术设计人员,必须要根据专题作品对专题图片关系进行明确,这是优化刊物视觉效果的重要方式。如其中有一篇《生命之帆,朝着海风的方向》的相关文章,该篇刊物内容主要是通过专题的形式对中船重工研究所壮烈牺牲的三位勇士进行追记。在该专刊记录的过程当中,其照片拍摄三位勇士生前的照片及牺牲时的照片进行对比,配以采访文字。再比如在对海防专题报刊设计的过程当中,利用创意设计内容突出整体深海基底,并且选用蓝色为底色。结合题目内容,选择合适的颜色设计,进一步保证通过对海洋的探究与分析,使得人们对官兵与妻儿分离的情感理解。

通过实践分析发现美术设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和摄影记者勤加沟通,加强对文字内涵的理解。把控图片的主题内容,保证美术设计和文字图片能够共同成为一体。从另一方面来说,设计人员还应对美术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实用美术和纯美术结合的方式,确保美术设计创新与优化。此外,在对报刊设计的工作阶段,必须要与国外潮流内容进行结合,在报刊艺术设计的基础之上不断优化与创新,迎合各个时期的报刊艺术审美需求,来进行报刊视觉效果刺激。尤其是对于风格艺术追求需要进行改变,从机械动力与速度感的未来设计到构成主义设计进行转变。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强调编排理性内容,同时不局限于图书当中的文字传达,更需要加强图片信息的运用,将报刊书籍设计形成一种新型的艺术创新,为满足融媒体时代下的内容优化奠定重要基础。

二、将实用美术与纯美术相融合,是美术设计创新的大趋势

自20世纪以来,书籍艺术设计在不同的时代都在持续发展,满足不同的审美标准和需求。在这一变革过程中,西方的书籍艺术创意也遭受了多次改变。特别是在最初大力提倡把日常生活和艺术融为一体的设计思维的过程中,设计手法也在逐步向展示人类深层情感的表现主义设计技巧转变。曾经偏重于机械产业和追寻高效率的设计观念,现在正在走向构成主义的方向。报刊设计的要求主要强调视觉刺激,这反映了现代社会报刊设计质量的持续提高。

在当代美术设计中,特别是在平面和书籍设计领域,人们的关注已超越了文字和图像传递的局限。艺术的参与使报刊不只是为了供人们阅读,它成为一种可以欣赏、鉴赏和收藏的独特艺术。杂志封面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传播手段,它的内容和外观设计应当随着时代进步而持续丰富。在报刊设计任务中,如何将务实的美术技巧和纯粹的美术元素巧妙融合,并借助新颖的设计思维,进一步提高报刊的专题摄影以及图书画册的视觉冲击。报刊封面设计应充满强烈的民族色彩,采用传统的图案再结合丰富的色彩来展现其深厚的意涵。例如,《拉格诗集·诗歌版》这一报刊在设计中深度融合了各种艺术风格和技巧,进而整合与应用,打造出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和作品。在编写《拉格诗集》的过程中,考虑到作者身为一名年轻诗人,同时还有大量的私人照片,所以最终决定采用双色的创作方法。黑色和橙色作为主色调,黑色调代表了神秘与诗的意境,橙色则象征着青春的活跃气息。经过PS处理,体现了艺术与实用美术融合的创新,最后达到了设计理念与诗的无缝结合。

三、重视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我国古代美学设计经历了四个阶段的革新,其中两个是与当代的美术设计链接的重要内容,它们是造纸业和活字印刷方法。尽管这两种技术都属于手工技艺,但由于当时的生产能力较低,这两种技术只能被算作是一种较为初级的应用。随时间与时代的推移,文化、艺术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印刷技术、原材料和计算机应用效率提升。为了更好地理解新技术的根本原理,唯有通过将这些先进技术融合到设计阶段,方能为美术设计创新奠定基础。

文章所涉及的新技术是以塑造美术设计创新的思维模式,这也代表着在新技术背景下需要进行创造性思考。这种“创新”不只是简单地添加新的工艺,而是为美术设计领域指明了新的道路和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纸质、油墨和颜料等物质媒介已发生变革,它们不仅仅局限于作为满足绘画艺术创作需求的设备或工具。通过利用丰富色彩为美术设计领域带来了诸多的可能性。在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若希望作品能够维持其固有的风格和外观不受影响,就有必要深入理解作品作者的初衷和审美追求。在构建《夏湘平书周敦颐lt;爱莲说gt;隶书长卷》的艺术创作过程中,需要深入探究原著是如何按照我国书画长卷的创作风格。由于初稿是以宣纸为材料编写的,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纸墨书法字体的制作处理。如果采用传统的书籍制作风格,比如锁线精制或传统线材,那么很难真实再现书籍的初始外观。在设计过程中,如何真实地展示作品的原始风貌给读者,成为中心的重要思考。鉴于前述的各种情境,美术创意人员选择了使用一种奏折装方式,即采用册页装裱。这类装帧设计拥有不可复制的美学吸引力和审美标准,在此画册的创作过程中,设计者并没有过分注重其新颖性,反而巧妙地将设计师的创新思维整合到了设计中。通过将新的制造工艺、使用材料和电子技术与传统的中式工艺完美结合。

简而言之,美术设计的真正精髓不仅在于为文字和图片创造出令人赞叹的视觉体验,更加关键的是在整体上做到完美融合,反映时代的审美取向和生活价值。报刊设计不仅是一件事,它同时也是一种用以展示和记录人际关系的特殊视觉艺术形式。报刊创作作为一种独树一帜的视觉艺术,不仅蕴含了文学的精华,也传承了道家的传统。只有当设计的力量充分渗透并传达给读者作品背后丰富的情感体验时,这些作品才能够成为人们精神的寄托,从而带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和成就感。仅通过外部形态不能完全评价一个作品,因此,书籍的设计超越了单纯的视觉展现,它更深层地传达了思想和感情。

作者简介:

张琨,女,1990年生,汉族,河南郑州人,本科学历,美术编辑,研究方向为报刊的视觉艺术设计。作者单位:河南教育报刊社。

猜你喜欢
美术设计视觉艺术报刊
美术设计作品欣赏
大众文艺(2023年10期)2023-06-16 02:57:24
本刊推荐2024年优秀教育报刊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忠魂曲》舞台美术设计创意
黄梅戏艺术(2021年3期)2021-11-06 03:18:36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海峡姐妹(2020年11期)2021-01-18 06:16:06
百强报刊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科技传播(2019年23期)2020-01-18 07:58:06
电视综艺节目宣传中视觉艺术的创新思考
传媒评论(2018年7期)2018-09-18 03:45:52
绘画构成艺术与美术设计的思考
丝路艺术(2017年6期)2017-04-18 13:58:37
美术设计在游戏软件开发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