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语文“三味” 打造优质课堂

2024-12-23 00:00:00陈柏林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11期
关键词:朱德语文课眼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和新教材的逐步推行,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笔者以为,语文课在坚守语言能力建构、坚持语文课姓“语”的前提下,还要有“三味”。

语文课要有“人情味”。教材选文绝大多数人文内涵丰富,蕴含育人功能。《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文章启示学生要有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秋天的怀念》《散步》引领学生体悟人世间的挚爱亲情,懂得感恩和担当……学生虽未成年,但有血有肉,有情感需求,需要教师引领他们通过文本品读、语言涵泳,带着情感走进文本,为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所展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而震撼,为鲁迅对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悯情怀而感动,也为《论语》中所显现的古人智慧而击节赞叹……语文课还要带着学生打通生活与语文的通道,调动自身的情感经验走进文本,在文本中找到共鸣。

语文课要有“烟火味”。语文课堂应在真实、恰当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去听、说、读、写、思,合作探究,提升思维能力,进行审美创造。语文课堂需要尽可能地把对教材的认识还原到生活的本来面目。譬如,阅读《背影》这一经典名篇,教师若仅带领学生体会“父爱”,就忽视了“这一篇”的独特价值。笔者在学生自主感受“父爱”后,引入文中作者家境“祸不单行”的背景资料,以及后来朱氏父子矛盾的细节,促使学生发现作者的父亲并不那么完美,父子之间也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进而对照文章最后作者对父亲的体谅、父亲“终于忘却我的不好”的叙述,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和家人有过的不愉快和隔阂,认识到“家人需要互相体谅”“亲情可以跨越一切”这样的深刻主题。

语文课要有“诗味”。在语文课堂这片“诗意栖居地”,诗意的教学设计、诗化的教学语言、精美的教学课件以及和谐融洽的师生氛围共同打造了富有“诗意”的课堂。在教授《回忆我的母亲》时,笔者结合教材里朱德送给母亲的眼镜插图设计了一组问题:“1.发挥合理想象,朱德的母亲戴上儿子送给她的眼镜劳动时,心里会想什么?2.发挥合理想象:朱德在母亲去世后看到自己送给母亲的眼镜,心里会想什么?3.发挥合理想象:如果你看到陈列在朱德故居里朱德送给母亲的眼镜,心里会想什么?”这样的教学设计,如一首短诗,小巧精致,由浅入深,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分别从母亲、作者朱德以及读者的角度深入分析文本,体悟情感,并进行语言训练。

当然,无论具有什么样的“味”,语文课堂都必须保持自己的“语文味”,都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金桥红沙湾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朱德语文课眼镜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12-02 23:55:49
不必要花的钱
卖梦店
眼镜知识知多少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26
眼镜为什么打了折还那么贵
都是眼镜惹的祸